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标试题

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标试题
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标试题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说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简称新课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老课标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确认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 学习新课标后对课程基本理念的以下描述有误的是

A. 设罝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

B. 选择能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

C. 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

D. 倡导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

2.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以下认识中有误的是

A. 是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念

B. 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D. 是针对选考化学的学生提出的素养要求

3. 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A. 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

B.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五个方面

C. 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提出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D.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每个方面划分为四个水平层次

4. 关于学业质量的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B. 每一级水平的描述中均包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

C. 每一级水平依据侧重的内容将其划分为5个条目

D.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5.有关高中化学新课程组成与性质的以下描述有误的是

A.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组成

B. 必修课程为全修全考课程

C. 选择性必修课程为选修必考课程

D. 选修课程为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课程

6.关于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必修课程共有5个主题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

C. 选修课程有3个系列

D.《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属于校本化学课程

7.关于必修模块变化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A. 必修的学分没变,仍然是4分

B. 由化学1、化学2中的6个主题整合为5个主题

C. 每个主题的内容从“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个方面呈现

D. 对学生应完成的化学实验作出具体要求

8.必修课程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其中不属于必修课程的主题是

A.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B. 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

C.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D. 化学与社会

9. 对选考化学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

A. 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

B. 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

C. 模块3:有机化学基础

D. 系列3:发展中的化学学科

10.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A. 必修课程共4学分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

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D. 修习完高中化学课程最多可得14学分

11.对高中学生修习化学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

A.高中毕业不高考:0~4学分

B.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化学:不少于4分(必修)

C.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化学:不少于10分(必修+选修)

D.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化学:不少于6分(选修性必修+选修)

12.高中学生修习化学学科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

A. 选考政治学科的学生:只修习必修课程

B. 选考化学学科的学生:修习全部高中化学课

C. 选考地理学科的学生:修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D. 选考历史学科的学生:只修习选修课程

13.高中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化学学科在流程上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

A. 高中毕业不高考:只选修化学校本课程

B. 高中毕业不选考化学学科:必修→选修

C. 高中毕业选考化学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D.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14.关于有机化学以下内容对高中毕业生不作整体要求的是,

A. 知道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B. 能书写乙烯、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 能说明常见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化学原理,能结合具体的污染问题设计简单的防治方案

D. 能描述和分析烃类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5.以下要求与新课标要求不一致的是

A. 全体学生:了解第三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

B. 全体学生:准确书写钛元素电子排布式

C. 选考化学的学生: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

D. 选考化学的学生:能从原子价电子数目和价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划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有2~4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确认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多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

16. 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特征等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B. 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C. 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

D. 是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17.新课程内容从“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个方面呈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内容要求”属于输入性要求,是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B. “学业要求”属于输出性要求,是学生学习应达到的学业质量要求

C. “教学提示”是为了达到“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给教师提供的参考

D. “学业要求”是学业评价、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18. 关于新、老课标在课程目标设定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老课标是以“三维”目标方式设定课程目标

B. 新课标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5个方面设定课程目标

C. 老课标是用行为动词来表述课程目的水平层次

D. 新课标是以行为动词与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表述课程目标的水平层次

19.关于学业质量与考试评价的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应达到的合格要求

B. 学业质量水平4是选考化学的学生应达到的学业要求

C. 学业质量水平4是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D. 学业水平2是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20.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B. 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

C. 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

D. 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21.理解新课标关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修习的学分要求有误的是

A. 高中毕业:不少于4学分

B. 高中毕业不选考化学:不少于6学分

C. 高中毕业选考物理:不少于8学分

D. 高中毕业选考化学:不少于10学分

22.关于科学探究的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 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

B. 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或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等核心要素

C. 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于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研究目的、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基于证据进行分析和推理

D. 化学实验是探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

23.按新课标内容要求,以下内容属于必修课程修习的是

A. 了解化学反应体系能量改变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

B. 认识物质具有能量,认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C. 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能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D. 了解盖斯定律及其简单运用

24. 关于电化学的以下内容对选考物理的学生不作要求的是

A.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能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B. 能利用相关信息分析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

C.能利用电化学原理解释金属腐蚀现象,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

D. 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和电解池,书写相应的电极反应式

25.关于化学反应的以下内容在必修模块不作要求的是,

A. 能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B. 常见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C. 能举例说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D. 一定条件下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26.关于化学平衡的以下内容在必修模块不作要求的是,

A. 能从正、逆反应速率变化描述化学平衡状态

B. 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C.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D. 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化学动力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的适适宜条件

27.以下内容是修习必修课程的基本要求

A. 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 能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属

C. 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具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D. 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8.以下实验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必做的实验是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C.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D. 氯气的性质实验

29. 以下关于化学计算的内容对不选考化学的学生不作要求的是

A.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简单计算

B.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焓变、平衡常数、转化率的简单计算

C. 关于溶液pH的简单计算

D. 常见酸碱盐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30. 与化学键相关的以下内容是修习必修课程应达到的学业要求的是

A. 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

B. 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C. 能利用电负性判断共价键的极性

D. 能用化学键解释离子化合物、配合物、金属等物质的某些典型性质

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31.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哪五个方面?请具体说明其中一方面的内涵。

32.新课标比老课标相比较有哪些变化?

33.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说明:实例主要从熟悉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等方面选取,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四、教学案例(25分)

以“氧化还原反应”(必修)第1课时为例写一篇“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案(提示:①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要注意依据内容特征确立“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②教学设计案从内容分析、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与评价思路、教学流程和案例说明五个方面设计)。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

2017高中生物竞赛初赛试题

CO 2+H 2O (CH 2O )+O 2 光能 叶绿体A 转录 DNA 信使RNA C 酶6CO 2+12H 2O+能量B C 6H 12O 6+6H 2O+6O 2 B .它能以亚硝酸和硝酸作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 C .它能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D .它能把氨氧化所释放的化学能合成ATP ,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6.下图在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能找到根细胞有丝分裂的部位是() 7.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生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染色体移向两极 C.细胞板形成 D.DNA分子进行复制 8.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并将琼脂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将图结构置于360度匀速旋转盘上,单侧光照射,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 9.给成年大鼠连续3周饲喂甲状腺激素后,与对照组比较,会出现() A.体重增加 B.嗜睡 C.耗氧量下降 D.对低氧环境耐受能力下降 10.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进入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细胞 11.人类对感冒病毒好像很无奈,感冒刚好有可能再次感冒,主要原因是() A. 感冒病毒的变异性极大 B.人体效应T细胞失去应有功能 C.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D.人体中没有抵抗感冒病毒的物质 12.下列有关①~⑤的共同特征中,叙述正确的是 ①埃博拉病毒②毛霉③硝化细菌④发菜⑤烟草 A.①不具有细胞结构,但能发生突变 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②③④⑤都具细胞壁,且成分相同 D.②③都是需氧型生物,都能进行有性生殖 1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2008.4 第Ⅰ卷(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Cu-64 N-14 Zn-65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B.NH3的结构式为 C.HCl的电子式为D.热稳定性:H2S>HF 2.目前,科学家拟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型的C 60分子熔进Si 60 的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它是一种硅酸盐 C、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它是一种合金 3.氢化钙可作生氢剂,反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A.溶剂B.还原剂C.氧化剂D.既作还原剂又氧化剂4.某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Fe2+、CO32-、SO42-B.Na+、K+、Cl-、SO42- C.Mg2+、H+、Cl-、NO3-D.K+、Ca2+、HCO3-、Cl- 5.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 2 4 +4H+ B.2Fe2++Cl2====2Fe3++2Cl- C.I2+SO2+2H2O====H2SO4+2HI D.H2O2+H2SO4====SO2+O2+2H2O 6.2004年4月15日重庆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2004年4月20日江苏扬州发生的氨气泄漏事故再一次给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下列有关氯气和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气和氨气都是易液化的气体 B.氯气和氨气都是无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C.氯气和氨气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经典试题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集萃(五)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26. (3分)如右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等质量的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在烧杯中央滴入CuSO 4溶液。 ⑴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指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27. (4分)以铜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用含3~5gNaOH 的15%NaCl 的混合溶液做电解液,外加电压为 1.5V 电解时,得到一种半导体产品(产率93%以上)和一种清洁能源,则它的阳极反应式为 ,阴极反应式为 ;电解也是绿色化学中一种有效工具,试以此为例,写出绿色化学的两点特征: 和 。 28. (10分)下图中E 是一种固体的非金属单质,A 、B 、D 、F 、G 、H 中都含有E 元素,A 、C 、F 、H 、G 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G 加入含碘的淀粉蓝色溶液,蓝色褪去。 ⑴试写出A ~H 的分子式;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⑵写出G 与单质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 (5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两种:HCl 、NaOH 、NaH 2PO 4、Na 3 PO 4、H 3 PO 4和Na 2HPO 4。 ⑴这六种物质两两间可能形成 种互相不发生反应的组合。 ⑵取某种组合溶液,滴入甲基红指示剂后为黄色(pH=6.2),再滴入酚酞指示剂后仍是黄色(酚酞无色,pH ≤8.0),则此组合是 和 的组合液。 ⑶取另一组合溶液xmL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c mol/LNaOH 溶液滴定至红橙色(此时pH 约为9.6左右),又消耗V 1mL(V>V 1),试确定此组合溶液是 和 物质组成的。 30. (7分)我国东方Ⅱ号宇宙火箭的燃料是N 2H 2(CH 3)2,助燃剂为N 2O 4,两者发生完全燃烧时产生了巨大推力,让火箭携带卫星上天。 ⑴N 2H 2(CH 3)2中N 的氧化数为 ,N 2O 4中N 的氧化数为 。 ⑵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试写出N 2O 4中N 、N 连接的一种Lewis 结构式并标出形式电荷 。 ⑷N 2H 4与N 2O 4比较, 的N -N 键长较长,其理由是 。 H G E A F B C D O 2 NH 3·H 2O HCl

201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

2017 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 注意事项:1.所有试题使用2B 铅笔在机读卡上作答; 2.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和多选题混排,单选题每题1 分,多选题答案完全正确才可 得 2 分;120 题,共计152 分; 3.答题时间120 分钟。 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31 题题38 分 1. 下列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单选,1 分) A. 细菌 B. 酿酒酵母细胞 C. 蓝藻 D. 支原体 2. 蝌蚪尾巴消失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单选,1 分) A.细胞衰老B.细胞分化C. 细胞凋亡D.细胞增殖 3. Hox 基因(同源异型基因)与下列哪种功能直接相关:(单选,1 分) A. 表观遗传 B. 细胞周期调控 C. 细胞凋亡 D. 细胞分化与发育 4. 经常接触粉尘的人容易患肺部疾病,如矽粉引起的矽肺,下列哪种细胞器和矽肺的形成直接 相关:(单选,1 分) A. 内质网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溶酶体 5. 下列有关核糖体的陈述,正确的是:(单选,1 分) A. 真核细胞核糖体大亚基的rRNA 包括5 S、5.8 S、28 S 三种 B. 在体外实验中,随着溶液中Mg 2+ 浓度升高,完整的核糖体易解聚为大小亚基 C. 在体外实验中,随着溶液中Mg 2+ 浓度降低,核糖体易形成二聚体 D. 核糖体中发挥主要催化作用的成分是某些核糖体蛋白 6. 内质网是细胞中“钙库”之一,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单选,1 分) A. 钙离子从细胞质扩散到内质网 B. 内质网上的钙泵将钙离子从细胞质主动运输到内质网 C. 钙离子通过内质网上的钙离子通道主动运输到内质网 D. 钙离子通过钠钾泵协同转运到内质网 7. 动物细胞培养工作始于20 世纪初,其后得到广泛的发展。Hayflick 和Moorhead 的实验发现在体外培养的细胞经过40-60 次群体倍增后便不再分裂了。这一发现源于下列何种生理现象?(单选,1 分) A. 细胞衰老 B. 细胞凋亡 C. 细胞自噬 D. 细胞坏死 8. 在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过程中,负责对微管进行捕获的结构是:(单选,1 分) A. 染色体动粒 B. 染色体臂 C. 中心体 D. 姊妹染色单体间的黏连蛋白 9. 在真核细胞中, 三羧酸循环发生在:: (单选,1 分) A. 线粒体外膜 B. 线粒体内膜 C. 线粒体基质 D. 内质网 E. 高尔基体 10. 下列核酸合成过程中,哪项是无需模板的?(单选,1 分) A. 转录 B. 逆转录 C. PCR D. 合成真核细胞中mRNA 的3polyA 11. 存在于RNA 双螺旋但不存在于DNA 双螺旋的碱基对是:(单选,1 分) A.GC B. GU C.AT D.AC 12 . 下列关于α-螺旋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1 分) A.α-螺旋每圈螺旋占3个氨基酸残基 B. α-螺旋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使结构稳定 C. 左手α-螺旋构象比较稳定 D. 多肽链中含有脯氨酸时影响α-螺旋的形成 13. 在大肠杆菌中,切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是的过程。(单选,1 分) A. 除去冈崎片段 B. 由DNA 聚合酶II 除去RNA 引物 C. 形成引发体并合成RNA 引物 D. 除去RNA 引物同时填补DNA 链空缺(gap) 14. 如果一种mRNA 的序列是5′UCAGACUUC 3′,那么它的DNA 编码链序列是:(单选,1 分) A.GTTGTCTGA B.AGTCTGAAG C. TCAGACTTC D. GACGGCTGA 15.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红蛋白(Hb)病。当此病发生时,会发生下列哪种变化?(单选,1 分) A. 电泳时血红蛋白向正极的迁移率增加 B. 去氧血红蛋白聚集 C. 血红蛋白溶解度增加 D. 血红蛋白分子量增加 16. 在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催化形成肽键的是:(单选,1 分)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 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mol-1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m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V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 B单位:mol/L nB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V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v×M ②.称量③. 溶解④.转移⑤. 洗涤(2---3次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⑥.定容⑦.摇匀⑧.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液胶体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亮的通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 SO2 CO2 NH3等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HCl H2SO4 HNO3 强碱NaOH KOH Ca(OH)2 Ba(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如:KCl和KNO3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溴水 CCl4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不 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钠焰色:黄色钾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4+ 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SCN)3 Al3+检验: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考试限时: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多选、错选都给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I卷答题表中) 第Ⅰ卷答题表 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钱永键等三位科学家,以 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简称GFP)方面 做出的卓越贡献。生色团是GFP发出荧光的物质基础,也 是GFP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管水母中GFP生 色团的化学结构如下图,该生色团中的肽键数为() A.2 B.3 C.4 D.5 2、向三份均为100mL2mol/L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0.2g冰醋酸、0.1gCa(OH)2、0.3gNaAlO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减小、增大 B.减小、增大、增大 C.增大、减小、减小 D.减小、减小、减小 3、已知:⑴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AlO2-+H++H2O Al(OH)3Al3++3OH-;⑵无水AlCl3晶体的沸点为182.9℃,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⑶PbSO4难溶于水,易溶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a=Na2SO4+(CH3COO)2Pb。下列关于Al(OH)3、AlCl3和(CH3COO)2P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为强电解质B.均为弱电解质 C.均为离子化合物D.均为共价化合物 4、甲、乙、丙、丁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017年湖南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试题及答案

2017年湖南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试题 考试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有关①~⑤的共同特征中,叙述正确的是 ①埃博拉病毒②毛霉③硝化细菌④发菜⑤烟草 A.①不具有细胞结构,但能发生突变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②③④⑤都具细胞壁,且成分相同D.②③都是需氧型生物,都能进行有性生殖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C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B.ATP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它所含的腺苷可参与RNA的合成 C.等质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都产生水,糖类耗氧量最多 D.生长素、性激素、胰岛素、TRH都含有C、H、O、N 3.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 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C.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A、B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C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 4.某人感觉身体不适,并表现出全身浮肿,去医院作尿液检查,化验师的操作与现象如下: 溶液3~4滴取稀释尿液2mL→加0.1g/mLNaOH溶液2mL摇匀→加0.01g/mLCuSO 4 摇匀→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据此可判断,该人最可能患: A.糖尿病B.肾炎C.脂肪肝D.高血压 5.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正常情况下不起作用②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通常都有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④抗体、激素、神经递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受损⑥破坏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高尔基体,可形成双核细胞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6.如用模拟细胞溶胶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水稻叶片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 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 7.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实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另一组在黑暗中,48h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下表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离子浓度的百分比,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条件水分消耗(mL)Ca2+(%)K+(%)Mg2+(%) 在光照条件下109013527179 在黑暗环境中43510535113 A.大麦在光照条件下吸收钾离子的相对速度比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快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化学必修1知识点 主题1 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科学发展史 1 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 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 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 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5 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6 Cl2的发现者——舍勒(瑞典); 7 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8 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9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1 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12 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瓷 10 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键相间的六边形结构,简称凯库勒式; 二化学基本概念 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和分子的基本微粒。(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 +、Na + 阴离子:Cl-、OH - (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 、Na2SO 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等 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从宏观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从微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 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由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包括:复杂离子如:酸根离子,有机基团。 8.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变化本质: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9.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10.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它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由不同的同位素原子组成同一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与D2O混合为纯净物。 1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两种。 1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13.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强酸如:HClO4、H 2SO 4、HCl、HBr、HI、HNO3… 常见弱酸如:H2SO3、H 3PO4、HF、HNO2、CH3COOH、HClO、H2CO3、H2SiO3、HAlO2… 14.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 常见弱碱如:NH3.H2O、Mg(OH)2、Al(OH)3、Fe(OH)3… 15.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盐的分类①正盐 ②酸式盐③碱式盐④复盐(电离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的盐) 1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分: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等 17.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为同素异形体。(1)常见同素异形体:红磷与白磷;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

历年高中化学竞赛有机题

历年有机试题 一. 有机结构 (1999)第六题(10分)曾有人用金属钠处理化合物A (分子式C 5H 6Br 2,含五元环),欲得产物B ,而事实上却得到芳香化合物C (分子式C 15H 18)。 6-1请画出A 、B 、C 的结构简式。 6-2为什么该反应得不到B 却得到C ? 6-3预期用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处理C ,得到的产物是D ,写出D 的结构式。 [解题思路] 1.对比产物C 的分子式(C 15H 18)和起始物A 的分子式(C 5H 6Br 2)可见一个C 分子是3个A 分子脱去溴原子连接而成的,而且A 转化为C 的反应是用金属钠消除A 分子中的溴。可见此题并没有要求应试者必须学过武兹反应,此思路的知识基础没有超过中学化学。 2.试题用A 是溴代环戊烯和C 是芳香化合物2个信息同时限定了A 和C 的结构。溴代环戊烯因溴原子连在不同碳原子上而有多种位置异构体,它们与金属钠反应失去溴连接的方式更多,但是,为满足C 是分子式为C 15H 18的芳香化合物(至少要有一个含共轭双键的苯环)的条件,A 必须是1,2-二溴环戊烯,C 必定有答案给出的结构式。应试者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和花费的时间自然很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在草稿纸画满各种各样的二溴环戊烯,并令其脱溴相连,甚至得出很大的环状化合物,有的学生则只需在脑子里想清楚,其差别不是知识水平高低而是智力水平高低。在思考过程中,下述联想是有助于应试者得出结论: 3.为什么A 与金属钠反应会得到C 呢?如果应试者联想起中学化学里学过乙炔合成苯的反应,就会想到,A 脱去溴首先得到的应是含C C 键的环戊炔(B ),既然乙炔经催化可三聚成苯,对比乙炔和环戊炔的结构,理应联想到中学化学学到:乙炔的碳氢处在一条直线上(《化学读本》的sp 杂化当然有帮助,属竞赛大纲要求,但并非必需),环戊炔的炔碳在五元环上,其不稳定性就不至犹豫,不需催化剂也会聚合就在意料之中。 4.命题人考虑到环戊烯不稳定,有的学生可能将B 写成它的双聚物,以求得到较稳定的化合物,因而答双聚体也算对,而且对两种B 的不稳定给了注释性说明(注:不要求学生达到这种注释水平)。 5.C 的氧化可看成是苯环的侧链碳原子的氧化。中学化学里讲过甲苯氧化得苯(甲)酸,去年初赛题分析里讨论过芳香烃侧链氧化的规律,应试者一般研究过去年初赛题,所以由C 得出D 应不是困难的事。但是,这里仍有很强的智力因素,应试者若被C 的复杂结构迷惑住,不注意分子的核心部位是一个苯环,对题目给出的C 是芳香化合物的信息视而不见,D 是什么就很难答上来,到事后才恍然大悟。 [答案] 6-1 各2分 若答B 的结构式为: 亦给2分 6-2 要点:B 不稳定 (2分) 注:前者的炔碳原子通常为sp 杂化轨道,线性,环炔的张力太大;后者为反芳香性。 6-3 A B C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资料(详细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的单位就是摩尔(mol)。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0、012 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6、02×1023 (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 N N A。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1。 (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 M。 3.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一定的温度与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单位为L ?mol-1。 (2)标准状况下,V m≈22、4 L?mol-1。 (3)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与气体摩尔体积(V m)之间的关系:n = V V m。 4.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 质的量浓度(c B),单位为mol?L-1 。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 B)之间的关系:n = c B?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 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与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就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学习笔记

历年高中化学奥赛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化学会第21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分 满分12 6 10 7 10 12 8 4 10 12 9 100 得分 评卷人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 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 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12分) 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1-1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键的键长相等。 1-2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A+H2O NH2OH+HN﹡O2→B+H2O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目录 【一、物质的分类】 (2) 【二、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 (2) 【三、电解质】 (2) 【四、离子反应】 (2) 【五、氧化还原反应】 (3) 【六、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 【七、元素周期律】 (4) 【八、化学键】 (4) 【九、化学反应与能量】 (4) 【十、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5) 【十一、常见的无机物】 (5) 【十二、有机部分】 (6) 【十三、干馏、气化、分馏】 (7)

必修一、二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 溶液 混合物 胶体 浊液 酸 物质 碱 化合物 盐 纯净物 氧化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二、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 1.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mol (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 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 表示,约为6.02×1023。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 。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 表示;单位:g/mol ;以g/mol 为单位 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相对分子或相对原子质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n= 。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 ()()(aq V B n B C 。 【三、电解质】 1.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酸、碱、盐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叫做碱; 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四、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种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气体,沉淀(难溶)或水(难电离)。 3.离子共存问题: ①有难溶物生成。如Ba 2+与SO 42-、CO 32—大量共存;Ag +与Cl -不能大量共存。 ②有气体生成。如CO 32-、HCO 3-、SO 32-、等离子与H +不能大量共存。 ③有难电离物质生成。如NH 4+与OH -不能大量共存;OH -、CH 3COO -、ClO -与H +不能大量共存。 1.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 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效应。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2.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M m A N N m V V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1.下列说法,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CO2可以灭火,所以镁条着火时可用CO2灭火 B. 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提取Br2 C.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温下不可能发生氮的固定 D. 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2.溴单质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观察溴的外观→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B.观察溴的外观→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C.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 3.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O2 B.SO2 C.NH3 D.Cl2 4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5.Na2O、NaOH、Na2CO3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③电解质;④细分为:碱性氧化物、碱、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H+ B.Ca2+ C.SO42- D.NH4+

7.鉴别NaCl、NaBr、NaI 三种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氯水、CCl4 B.淀粉溶液 C.溴水 D.碘水 8.下列物质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Na2O2 B.FeCl3 C.NO2 D.SO2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 === Cu2+ +Fe2+ B.氯气跟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 === 2Fe3++3H2↑ 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 CO32- + H2O 10.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 将红色布条放入新制的氯水中,布条退色(HCl) C. 将SO2通入新制的氯水中,溶液退色(Cl2) D. 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11.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O(NO2):水 B.FeCl2溶液(FeCl3):Fe C.CO2(HCl ):Na2CO3溶液 D.NaHCO3溶液(Na2CO3):CO2 1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已知: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L 0.1 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200 mL 0.1 mol?L?1 KCl溶液 B. 5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0.2 mol?L?1 NaCl溶液 D. 25mL 0.15 mol?L?1 AlCl3溶液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第1题(7分) 完成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1.由AgCl 制备AgNO 3:将AgCl 溶解在氨水中,电解,所得产物溶于硝酸; 2.由Hg 2Cl 2得到Hg :浓硝酸氧化,加热至干,溶于热水后电解; 第2题(8分) 钢中加入微量钒可起到脱氧和脱氮的作用,改善钢的性能。 测定钢中钒含量的步骤如下:钢试样用硫磷混合酸分解,钒以四价形式存在。再用KMnO 4将其氧化为五价,过量的KMnO 4用NaNO 2除去,过量的NaNO 2用尿素除去。五价钒与N -苯甲酰-N -苯基羟胺在3.5~5mol/L 盐酸介质中以1︰2形成紫红色单核电中性配合物,比色测定。 回答如下问题: 1.高价钒在酸性溶液中通常以含氧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写出钒与浓硫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2.以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测定过程中KMnO 4、NaNO 2和尿素的作用。 第3题(8分) 黄金的提取通常采用氰化-氧化法。 (1)氰化法是向含氰化钠的矿粉(Au 粉)混合液中鼓入空气,将金转移到溶液,再用锌粉还原提取Au 。试写出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计算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已知:Ф0Au +/Au =1.68V ,Ф0O 2/OH -=0.401V ,Ф0Zn 2+/Zn =-0.70V ,K 稳Au(CN)2-=2.0×1038 K 稳Zn(OH)4 2-=1.0×1016) (2)为保护环境,必须对含CN -废水进行处理,请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处理方案。比较它们的优缺 第4题(6分) 1.用通用的符号和式子说明所谓的过氧化合物,写出四种过氧化合物的化学式。 2.过氧化钙由于具有稳定性好,无毒,且具有长期放氧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功能的无机过氧化物,主要用于消毒杀菌。定量测定过氧化钙(Ⅱ)中过氧化物含量,通常先用适当的酸使过氧化钙分解,然后采用高锰酸钾法或碘量法测定以上分解产物。请写出这两种方法的化学方程第5题完成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11分): 1 三硫化二砷溶于硫化钠溶液。

2017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初赛理论试题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初赛理论试题 (考试时间:2017年4月16日9:00-11:00,全卷200分) 注意事项: 1)在答题纸上解答; 2)以下题目均为选择题,单选和多选混排,但多选题有标注; 3)共有100道题目,每题4-5个选项,每题2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我们常把食物放在冰箱的冷藏层来保鲜,原因是低温能对一般细菌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减弱毒性B.减慢代谢C.消毒D.灭菌 2.下列关于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有:(多选) A.是微生物中形态结构最为复杂的类群 B.具有典型的细胞核及完善的细胞器 C.统计个体数量都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 D.酸奶和米酒需用不同的真菌发酵制造 3.普通食用蘑菇属于真菌的什么结构: A.孢子团B.用于产生无性孢子的结构 C.紧密缠绕的菌丝体D.用于产生有性孢子的结构 4.微生物寄生关系主要发生在噬菌体和细菌之间,但1962年发现了细菌和细菌之间的寄生关系,其中的寄生细菌为: A.链霉菌B.梭菌C.蛭弧菌D.白色念珠菌 5.在微生物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多选) A.实验室常用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染色前的先行固定可以增加染料对细菌的亲和力 C.常用的碱性染料包括结晶紫、醋酸洋红、亚甲蓝等 D.在EMB培养基中伊红美蓝的作用是促进大肠杆菌生长 6.下列哪项不是噬菌体的应用范畴: A.测定细菌的相容性B.鉴定未知细菌 C.细菌的分型D.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 7.下列对病原微生物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A.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鼠疫都是病毒病 B.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的一个途径是产生干扰机体全身系统的毒素 C.可以选用抗生素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 D.病原微生物侵袭,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8.溶酶体能够溶解以下哪些物质:(多选) A.核酸B.单糖C.蛋白质D.磷脂 9.当今社会,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在发达国家和城市化地区急速上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