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时间第2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时间第2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时间第2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2课时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1.新授课设计精巧、联系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认识整时入手,引出几时几分,很自然地解决了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紧接着通过4时5分和4时45分两个时间的引出,引导学生在认读中感受对比,从而突破认读几时几分的难点。

2.练习形式多种多样。

从写时间到拨钟面再到画分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高。

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认读时间,会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正确地推断时间。

2.经历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观察、思考,推断答案。

3.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

学习

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准确推断时间。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相应的课件钟表学具准备:钟表答题卡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1.这个周末你是怎样安排的,把

你的计划说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明明的

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吧。(板书课

题:解决问题)

1.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看时间画出下面钟面上的分针。

2.圈出刘阿姨下班的时间。

二、自主探索,体认读时间。

课件展示例3。

(1)学生自由观察,获取信息,

回答老师的提问。

(2)指导学生回答。

验新知。(1)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什么

信息?

(2)图中钟表上的时间是多少?

你能读出来吗?

(3)质疑:明明可能在哪个时间

去踢球?

(4)你能把明明这天踢足球,做

作业,看木偶剧按时间的先后顺

序排列一下吗?

7:459:1510:50

(3)学生小组内交流,点名汇报,

全班讲解,给出明明9:00做完作

业,做完作业后才去踢球,踢球

的时间不会是7:45,而10:30明

明要去看木偶剧,所以明明踢球

的时间也不会是10:50,所以他应

该是9:15去踢球。

(4)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9:00-----------9:15-----10:3

做完作业踢球看木偶剧

3.停电通知

8:20~9:00锦川小区停电

9:05~9:45西山小区停电

10:05~11:00华庭小区停电

李明9:25回家,家里没电。他住在(西

山)小区。

4.圈出他们去踢球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1.小牛今天到谁家里做客?请把

它的房子涂成喜欢的颜色。

2.按要求画出钟面上的时间。

3.找规律接着画。

1.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点

名汇报,集体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答题卡)。展示

后点评。

3.先引导学生找钟表的排列规

律,独立观察后小组交流。

4.小组内看图讲故事,故事中的

时间要准备。

4.看图讲故事。(课件展示教材第

96页第11题)。

四、课

堂总

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二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时间练习课导学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课 学习 目标 熟练掌握时和分的关系,会认钟表上的几时几分、几时半,会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问题。学习 重点 掌握时和分的关系,会认钟表上的几时几分、几时半,会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问题。 学前 准备 相应的课件钟表答题卡 教学 环节 导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理清3件事的时间先后顺序,写出可能的时间。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 4题。 小红可能在什么时间去摘西红柿?圈一 圈。 分析:先要将已知时间的事 件和时间对应好,再去看四 个钟面图,一个一个去排除 就行了。从题中得知小红 8:30开始大扫除,之后去 摘西红柿,12:30要去小文 家玩,那么,摘西红柿的时 间应该在两个时间段之间, 不可能是12:30。 答案: 小红可能在10:05的时间 去摘西红柿,圈第三个钟 表。 1. 圈出小红打羽毛球的时间。 知识 点2:根据所给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 5题。 亮亮的活动时间表 分析:要准确把时间和相应 的活动连起来,先要正确认 出三个钟表的时间,第一个 钟表是3:35,第二个钟表 2.小红的半天。

的时间段选择相应的活 动所对应的时间。把时间和相应的活动连起来。 是5:00,第三个钟表是 4:20;再看表格中各种活动 所对应的时间,以此来判断 四种活动的时间所对应的 钟表的时间,发现读书的时 间题中没有提供相应的钟 表。 答案:第一个钟和练琴相 连,第二个钟和玩相连,第 三个钟和做作业相连。 知识点3:根据时针和分针所走的格数判断所走的时间。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三”第 7题。 拿出钟表拨一拨,想一想,填一填。 (1)分针从12走到6,走了() 分。 (2)时针从12走到6,走了() 时。 (3)分针从3走到10,走了() 分。 (4)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 走了()时。 分析:要根据时针和分针所 走的格数判断所走的时间, 先要看清是什么针在走,分 针走一大格是5分,时针走 一大格是1时;再看从几走 到几,以此来判断走了几大 格,然后才能知道走了几个 5分或是几个1时。 答案: (1)30(2)6(3)35 (4)12 3.想一想,填一填。 (1)分针从12走到8,走了(40)分。 (2)时针从12走到8,走了(8)时。 (3)分针从4走到9,走了(25)分。 (4)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多,走 到1,走了(13时)。 知识 点4:认钟表的时间,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三”第 8题。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 的时针和分针。 分析:先根据提供的钟表认 出相应的时间,再看相邻时 间之间的间隔找出时间排 列的规律,以此确定最后一 个钟表的时间,再根据最后 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画出最后一个时 针和分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试卷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一填。 1.列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都要把()对齐,从()位算 起。 2.做加法时,个位相加满(),要向十位进();做减法时,个位不 够减,要从()位借1当()来减。 3.48比30多(),25比42少()。 4.比57多13的数是(),比53少26的数是()。 5.()+26=5070-()=18()-37=48 二、连一连。 得数小于50的算式得数大于80的算式 三、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丽丽的身高是94厘米,云云比丽丽矮6厘米。云云的身高是() 厘米。 ①100②88③82④34 2.阳光小学二年级有两个兴趣小组,书法组有21人,绘画组的人数与

书法组的差不多,两个小组大约有()人。 ①21 ②50 ③40 ④60 3.三个加数都是24,和是()。 ①62 ②48 ③72 ④24 4.下面算式中,和最接近80的是()。 ①35+26 ②100-9 ③46+35 ④37+40 四、计算题。 1.算一算。 98-20=9+40=80-17= 36+30= 8+54= 44+8= 35+30+5= 48-6-4= 32+40-12= 80-9+10= 91-8-60= 42+8+40= 2.列竖式计算。 58+27= 72-43= 25+36+17= 80-19-37= 53+28-39= 16+(64-48)= 五、在里填上“>”“<”或“=”。

4118+22 78-6414 86-6810 36-1723 36+2753 65-1745-7 六、解决问题。 1.争星比赛。 (1)小红得了多少颗星?(2)小军得了多少颗星? (3)他们三人一共得了多少颗星? 2.二年级开联欢会,二(1)班有48人,二(2)班有45人,礼堂里有80把 椅子,还差多少把椅子? 3.手工小组计划要做90件手工艺品,上午做了31件,下午做了36 件,还要再做多少件才能完成预定的任务? 4. 根据条件完成二年级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表,再回答问题。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90~92页内容。在学过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 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理解1时=60分。掌握读取计算钟面时间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中,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培养观察及推理的能力,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感悟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掌握“几时几分”这种读取时间的方法 说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掌握“几时几分”这种读取时间的方法 本课教学难点: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掌握“几时几分”的这种读取时间的方法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读取整时、半时”的旧知,从而引入新知 1、创设情境:我早晨6时起床,你能说说6时在钟面上是什么样子的 么? 2、出示一口钟,这个时间明明正在上课时间,让学生说出这个时间。 3、钟面上的这两根指针长得这么像,你是怎么区分他们的呢?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继续研究钟面,研究时、分的认识。 二、在观察、操作、体验的活动中认识时间 (一)观察钟面,感悟时、分的关系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格呢?请拿出学具钟,一起边看边数,数完再说说你们数的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后汇报。 小结:用不同的方法数后,我们发现钟表上一共有60个小格。 (二)建立时、分的概念,学习1时=60分的 1、认识“时”,“分” 小结:时针走了几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几大格。 小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圈有60小格,就是60分。 2、理解1时=60分 (1)导语:时针和分针是一对好朋友,时针走分针也走,现在请你再一次观察屏幕上的时针和分针各是怎么走的。请男生观察时针,女生观察纷争。 (2)学生汇报: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动了一圈是60分。 (3)研讨:刚才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动了1圈,是60分,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同时停,你有什么发现么? 学生汇报:1时=60分。 (4)学生拨动钟表验证1时=60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7单元 认识时间-第2课时 时间推算

第2课时时间推算 学习目标 在确定的一个时间段内,合理地推算出比较合适的时间。 重、难点掌握合理推算的方法。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拨出下面的时间 5:30 8:15 6:40 11:20 2、如果这四个时间是同一时段的,你能把上面的4个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吗? ------- -------- ------- -------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92页例3 1、读一读,三个钟面分别表示什么时间? 2、明明可能在哪个时间去踢球?把它圈起来。 3、说一说,你是怎么推算的。 4、检验: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把所选的答案10:30代到题目中看看是否合理。 三、当堂检测

1、连一连。 2、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过10分是过2分是过4分是过2时是--------- --------- --------- --------- 3、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的打“×” 1)2小时=20分。()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1小时=()分 1分=()秒 7)钟面上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是()时整。 8)钟面上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是()时整。这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9)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7,是()时()分。 10)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1)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2)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年级应用题80题 1.同学们排队做操,站了8行,每行9人,一共多少人? 8×9=72(人)答:一共72人。 2.二年级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6×7=42(人)答:一共42人。 3.小红带了50元钱,买6本书,每本书4元,应找回多少元? 6×4=24(元)50-24=26 (元)答:应找回26元。 4.小红、丽丽、圆圆、蒙蒙每人都有8支铅笔,刚刚有9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4×8=32(支) 32+9=41(支) 答:他们一共有41支铅笔。 5、笔书尺子 3元/支 5元/本 2元/把 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多少元? 4×2+5=13(元)答: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13元。 6.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碰碰车,每辆车可以坐2个人,4辆车可以坐几个人?2×4=8(人)答:4辆车可以坐人。 7.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每3个人一组,分成了2组,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3×2=6(人)答:一共有6人在跳绳。 8.小松鼠摘松果,每个筐里放了5个松果,一共放了7筐,小松鼠一共摘了多少个松果?5×7=35(个)答:小松鼠一共摘了35个松果。

9.有4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一共需要放几个苹果? 4×3=12(个)答:一共需要放12个苹果。 10. 一件衣服需要5粒扣子,那么4件衣服要多少粒扣子? 5×4=20(个)答:那么4件衣服要20粒扣子。 11. 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5×2=10(个)答:一双手有10个手指。 12.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每排站了5名同学,总共站了3排,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5×3=15(名)答:一共有15名同学参加比赛。 13.小明一家三个人去公园去玩,一张门票是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门票钱?5×3=15(元)答:他们一共花了15元门票钱。 14.一块橡皮5角,丫丫买了2块橡皮,一共花了多少钱? 5×2=10(角)=1(元)答:一共花了1元钱。 15.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吃水果,每个小朋友吃了2个苹果,5个小朋友吃了多少个苹果?5×2=10(个)答:5个小朋友吃了10个苹果。 16.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12-6=6(岁)30+6=36 (岁)答:妈妈36岁。 17.会议室里有单人椅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8×2=16(人)16+30=46(人)答:一共能坐46人。 18.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 8×4+6=38(人)38<40 答:不够坐。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材分析,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 材分析,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p90、91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归纳的过程,使学生知道1时=60分。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的数) 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教学难点: 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师:“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它是什么?(钟表)钟表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我们以前学习过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你能告诉大家这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多少?(课件出示9时钟表)生:分针指12,时针指9,就是9时。 师:你能告诉老师,这个时间你在做什么吗? 生:早上9时我在读书。(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师:那这个时刻又该怎样看?(出示7时半) 生:分针指6,时针指7和8中间,所以是7时半。师:这个时间你又在做什么?生:晚上7时半我在吃饭。 师:看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挺好的。看看这幅图小 朋友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主题图)钟表上现在是什么时间呢?你们会读吗?学生尝试认读。 师:同学们对这个时刻有不同的意见,说明关于时间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的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钟面结构的回顾。 请学生观察屏幕上的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指名汇报。(时针、分针、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你能告诉大家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是什么意思吗?(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 一端对着几。 3、1米=()厘米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 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 6、30米+8米=()米12厘米-7厘米=()厘米 27厘米+6厘米=()厘米54米-4米=()米 7、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3米()2米75厘米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

4、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 )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 5、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 6、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6、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7、5厘米比2米长。() 8、一根电线杆高8厘米。() 9、一本书厚3米。() 四、量一量。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六、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在加上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我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一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学,有( )个大格,有()个小格,1 大格里有()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3、秒针转一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也就是()分钟,所以1分=()秒。 4、分针转一圈,是()分,时针正好走()大格,也就是()时,所以1时=()分。 5、一天有()小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要转()圈,分针要转()圈。 6、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3,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12走到数字3,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7,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12走到数字7,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8,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2走到数字8,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7,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3走到数字7,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12,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3走到数字12,走了()分钟。 7、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7,这时的时间是( )。 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和9的正中间,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8,时针走过5,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10和11之间,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11,时针快要指向4,这时的时间是()。 8、100 分=()时( )分 1 时 50 分=()分。 120分=()时 90分=()时()分 1刻=()分 30分=()刻 3时=()分 2时20分=()分 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时和()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时、()时、()时、()时整,时针和分针成锐角。 ()时、()时、()时、()时整,时针和分针成钝角。 ()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10、填单位。 小明每天睡 10(),上一节数学课要 40(),眼保健操要6()。

二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时间导学案第2课时 解决问题

第2课时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1.新授课设计精巧、联系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认识整时入手,引出几时几分,很自然地解决了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紧接着通过4时5分和4时45分两个时间的引出,引导学生在认读中感受对比,从而突破认读几时几分的难点。 2.练习形式多种多样。 从写时间到拨钟面再到画分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高。 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认读时间,会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正确地推断时间。 2.经历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观察、思考,推断答案。 3.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 学习 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准确推断时间。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相应的课件钟表学具准备:钟表答题卡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1.这个周末你是怎样安排的, 把你的计划说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明明 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吧。(板 书课题:解决问题) 1.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 务。 1.看时间画出下面钟面上的分针。 2.圈出刘阿姨下班的时间。 二、自主探索,体验认读时间。 课件展示例3。 (1)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 什么信息? (1)学生自由观察,获取信 息,回答老师的提问。 (2)指导学生回答。 7:459:1510:50 (3)学生小组内交流,点名

新知。(2)图中钟表上的时间是多 少?你能读出来吗? (3)质疑:明明可能在哪个 时间去踢球? (4)你能把明明这天踢足球, 做作业,看木偶剧按时间的先 后顺序排列一下吗? 汇报,全班讲解,给出明明 9:00做完作业,做完作业后 才去踢球,踢球的时间不会是 7:45,而10:30明明要去看木 偶剧,所以明明踢球的时间也 不会是10:50,所以他应该是 9:15去踢球。 (4)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 流。 9:00-----------9:15-----10:30 做完作业踢球看木偶剧 3.停电通知 8:20~9:00锦川小区停电 9:05~9:45西山小区停电 10:05~11:00华庭小区停电 李明9:25回家,家里没电。他住 在(西山)小区。 4.圈出他们去踢球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1.小牛今天到谁家里做客? 请把它的房子涂成喜欢的颜 色。 2.按要求画出钟面上的时间。 3.找规律接着画。 4.看图讲故事。(课件展示教 1.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 点名汇报,集体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答题卡)。 展示后点评。 3.先引导学生找钟表的排列 规律,独立观察后小组交流。 4.小组内看图讲故事,故事中 的时间要准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时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时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 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 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 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还是二年级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学生 54人,九班共有学生49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 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 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 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 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 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 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 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 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 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 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 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共49人,男25人,女24人,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 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 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 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 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公开课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茶亭小学:向忠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的),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闹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展示钟面)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和整时半,谁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投影逐个出示9时,11时,3时半三个时间)(生回答时,提问:你是怎么看的?)投影出示第三个时间:小朋友真能干,你能把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吗?校正答案。 2、再同时出示两个时间(3时5分,10时28分)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时间,哪位能干的小朋友能认识呢?(不认识也可让学生猜猜看,大概是多少)让学生充分猜测、争论。(多叫几名学生说) 师引:这两个时间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先放这儿。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认识时间,(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 1、投影展示钟面。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钟面,钟面上有些什么呢?学生观察后汇报。(生:时针、分针、秒针、点、数字等) 把钟面等分成了几个大格? 2、认识时针的运行。师引:钟面上12个数字,我们把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叫一大格,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马上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生:12大格,请4至5名学生说)是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时针走一大格,就是过了()小时?时针走一圈就是走了()小时。 2、认识分针的运行。

师:(教师边演示边说)这叫一大格,那这就叫—小格(生齐说) 师:一大格里面有几小格呢?生:5小格。 钟面上有12大格,一共有几个小格呢?请小朋友数数,并和同桌交流交流。(优化5格5格数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演示一遍。 分针走1小格就是过了()分钟,那分针走一圈就是过了()分钟。 师:(1)、现在分针指向3,指几分?分针指向8,指几分?分针指向7,指几分? (2)、随意指:分针在这儿是指几分? 4、探究时分的关系。 师:小朋友真能干,时针和分针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请小朋友们拿出闹钟拨一拨,认真观察,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先请学生自己观察闹钟,汇报)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教师不急于做评论)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这样吗?课件演示。你发现了吗?指名说并得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生:1时),师板书。分针走60小格,是几分(生:60分)师板书,那也就是说 1时=60分(师板书=) 师:我们怎样来看钟面上的时间呢?(课件出示一个时间8时5分)请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师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认识时间时先看时针是几时或几时过一些,到底过了多少则要数分针走了多少格,分针走完一圈是60分,这时时针走完了一大格,1时=60分。 5、读写时间 师:现在你知道刚才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 你是怎样观察的?生说。 谁能到黑板上把这个时间记下来?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书写。 用两种方法表示,3时5分,10时28分。(课件出示:认识3个时间并说说认的方法) 6、拨时间练习(课件出示)。(反馈并请拨错的小朋友展示,大家一起分析为什么会错。) 三、感受一分钟 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听一段音乐。并说说感受 四、总结:你收获了那些知识?(让学生爱惜时间珍惜时间) 教案反思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7 认识时间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时,并认识时和分的关系;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与几时半的方法;让学生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内容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以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1.熟练掌握时和分的关系。 2.会认钟表上的几时几分、几时半。 3.会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问题。 (1)认识时间1课时 (2)解决问题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主要用直观演示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第1课时认识时间

课。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2.课件出示小红的午饭 时间:12∶35,你知道 这是多少吗? 3.导入:同学们都有自 己不同的看法,怎样才 能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 呢?这节课我们将进一 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 时间。(板书课题:认识 时间)3.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导入,明确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时钟走1大格是(1)时,走一 圈是(12)时。 (3)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 大格是(5)分。 2.照样子认一认,写一写。 3:45 3时45分 6:05 6时5分 7:30 7时半 3.看钟表想一想,写一写。 过20分钟是7时25分 过35分钟是8时50分 4.写出相应的时间并在钟面上画出 缺少的分针。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认识钟面。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屏幕上显示的钟面,互 相记一次,你看到钟面 上有些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2.认识几分。 (1)出示问题:时针用来 记时,分针用来记分, 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 针走多少是1分? (2)合作学习:分针走一 大格是几分?为什么? (3)以小组为单位,数一 数、算一算:分针从12 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 1.(1)小组观察交流,然后小组代表 记报交流结果,小组间互评,并互 相补充。 (2)小结: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 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一共有60个小格,有12个数。 2.(1)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时针走 一个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 1分。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汇 报:分针的一大格是5分。因为一 大格是5小格。 (3)学生小组互学,将教材第90页 的空白填写完整,点名汇报、展示, 全班讲解、纠正。 3.(1)学生观察汇报,分针走一圈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 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 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 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 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二、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三、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 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四、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 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 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 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解决问题。 第四、六单位表内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补充口诀。 2、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个多少和个数,求一共多少?每个数量×个数=一共的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1.1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口算。 62—30+25= 16—5+31= 20+28—13= 89—39—6= 2.在计算90—50+29时,先算(),再算(),结果是() 3.40与20的差再加上35,列式是(),结果是() 4.竖式计算。 46+36+18= 93—26—35= 23+47—28= 5.上午在摘了38个西瓜,下午摘了46个西瓜。 (1)一天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2)运走了60个,还剩多少个? □○□=□()□○□=□() 答案: 1.57 42 35 44 2.减法加法 69 3.40-20+35 55 4.100 32 42 5.(1)38+46=84(个)(2)84-60=24(个) 1.2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1.第一行摆9个圆,第二行摆5个,第一行比第二行多()个,第一行移()个到第二行就同样多。 2.第一行摆8个,第二行摆12个,两行相差()个,第二行去掉()个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画一画,再解答

(1)在横线上画△,比☆多6个,△有()个☆☆☆☆☆☆☆ □○□=□ (2)在横线上画△,比○少7个,△有()个○○○○○○○○○○ □○□=□ 4.看图填空。 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 (1)第一行添上()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拿掉()个,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二行拿()个摆到第一行,两行的个数就同样多。 答案: 1.4 2 2.4 4 3.(1)13 △△△△△△△△△△△△△7+6=13 (2)3 △△△ 10-7=3 4.(1)6 (2)6 (3)3 1.3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在横线上画○,比△少2个。 △△△△△△ □○□=□ 2、笑笑摘了21个葫芦,强强摘的葫芦比笑笑多12个,强强摘了多少个葫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

2019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多做二年级数学练习题有助于同学们成绩的提高,接下来为大家提供了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题,同学们可以认真做一下,相信一定会帮助到大家的! 一、我会填。 1、在钟面上,时针从7走到8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 )圈,是( )分。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个小格。 2、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 )时。分针从12走到12,是( )分,是( )小时。 3、7时30分到10时30分,经过( )小时。时针从7到11,经过了( )小时。分针从2走到6,共走了( )分钟。 4、学校下午2时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第一节下课是( )时( )分,课间休息10分,第二节是( )时( )分上课,( )时( )分下课。 5、1小时=( )分,120分=( )时 6、(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7、学校秋游,8:00出发,9:10到达,路上用了( )时( )分。 8、上午8:00开始下雨,下了4个小时,( )时雨才停止。 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3.看一场电影要2()。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7、我们放学的时间是11( )30( )。 三、判断。 1、分针走一圈是1分。( ) 2、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 ) 3、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学,下午在校的时间是2小时30分。( ) 4、钟面上最短的针是分针。( ) 5、电子表上显示6:45就是6时45分。( ) 6、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7、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 ) 四、在钟表盘上拨出下列时刻 1、5:55 9:35 12:00 9:00 3:00 2、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钝角的是: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形成锐角的是: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形成直角的是: 五、拓展延伸: 1、博物馆开放时间是上午8:00~下午4:30。 (1)现在是7:35,离开放还有多长时间?

《二年级上册》课时安排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1 / 1 《二年级上册》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册教材为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8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长度单位(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5课时) 1. 两位数加两位数 ………………………………………………………………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 ………………………………………………………………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2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 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1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观察物体(一)(2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1课时) 7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量一量,比一比 ……………………………………………………………………………1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认识时间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一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学,有( )个大格,有()个小格,1 大格里有()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3、秒针转一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也就是()分钟,所以1分=()秒。 4、分针转一圈,是()分,时针正好走()大格,也就是()时,所以1时=()分。 5、一天有()小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要转()圈,分针要转()圈。 6、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3,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12走到数字3,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7,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12走到数字7,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8,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2走到数字8,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7,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3走到数字7,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12,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3走到数字12,走了()分钟。 7、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7,这时的时间是( )。 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和9的正中间,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8,时针走过5,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10和11之间,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11,时针快要指向4,这时的时间是()。 8、100 分=()时( )分 1 时 50 分=()分。 120分=()时 90分=()时()分 1刻=()分 30分=()刻 3时=()分 2时20分=()分 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时和()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时、()时、()时、()时整,时针和分针成锐角。 ()时、()时、()时、()时整,时针和分针成钝角。 ()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10、填单位。 小明每天睡 10(),上一节数学课要 40(),眼保健操要6()。 爸爸每天工作8(),中午休息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