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

(课程代码00465)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性别与年龄因素以及

A.心理冲突因素

B.生活事件因素

C.器质性因素

D.人格类型特征因素

2.下列属于精神分析学说基本概念的是

A.强化

B.心理防御机制

C.应激

D.脱敏

3.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心理辅导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其中之一是研究个人在制定总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

A.不良认知

B.理性作用

C.个性差异

D.自我潜能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校心理辅导目的的是

A.解决心理问题

B.解决道德观问题

C调节情绪

D.平衡心态

5.重视从无意识的矛盾冲突、幼年生活经历中寻找心理问题根源的辅导理论是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心理分析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6.辅导人员对来访者所表达内容中认为重要的字或词以强调性语气进行重复就是

A.重复

B.摘要

C.指导

D.重读

7.学绩测验中最常见的是

A.教育测验

B.临床测验

C.学科测验

D.职业测验

8.“你能谈谈近来你的情绪表现吗?”,这种问题归属于

A.开放型问卷

B.封闭型问卷

C.选择型问卷

D.尺度型问卷

9.把行为治疗技术系统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出“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A.艾森克

B.华生

C.沃尔帕

D.班杜拉

10.社会性奖励的形式有

B.音乐

C.代币

D.自由时间

11.认知一般指人的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不包含

A.思维

B.记忆

C.想象

D.动机

12.当感觉到紧张时,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体育和娱乐活动调节情绪,开阔心胸,放松心理,这种消除紧张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

B.改变生活步调

C行为宣泄法

D.自主训练法

13.对沮丧情绪的咨询要点不包括

A.增进社交技能

B.加强锻炼

C.突出自己的优势

D.行为宣泄

14.有些人思想行为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隘,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情感不稳、易冲动,富有挑战和攻击行为,对批评和轻视十分敏感,反应强烈而持久,不能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属于

A.偏执型人格障碍

B.攻击型人格障碍

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D.强迫型人格障碍

15.不听劝阻,认死理,爱钻牛角尖,不承认错误,易和他人陷人激烈的争论中,争个是非明白,这属于不良个性卫生问题中的

B.狭隘

C.压抑

D.孤僻

16.常见的复习方法不包括

A.尝试回忆法

B.强化回忆法

C.要点法

D.比较法

17. 9-11岁的儿童认为

A一起玩的伙伴就是朋友

B.互相同情和帮助是朋友的重要特征

C.利益是交友的基础

D.朋友间的友谊必须稳定

18.在“我”与“他人”之间、“我”与“环境”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时所出现的心态是

A.羞怯

B.自我中心

C.自私

D.孤独

19.一般情况下遗精最早出现的年龄是

A. 10岁

B. 11岁

C. 13岁

D. 15岁

20.下列关于神经症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神经症等同于神经病

B.神经症存在情绪不稳定表现

C.神经症等同于精神病

D.神经症是大脑功能紊乱的精神疾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导致个体心理应激的“紧张性刺激物”包括

A.躯体性的

B.心理性的

C.文化性的

D.幻想性的

E.社会性的

22.小学生道德感发展的特点包括

A.道德感的内容日益单一

B.道德感的体验范围从小到大

C.道德感的体验从浅显、冲动到深刻、稳定

D.道德感的体验范围由近到远

E.道德感的评价标准由无原则向有原则发展

23.小学生交往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

A.在学校的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同伴

B.从对师长的依赖向自主发展

C.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的怀疑和思考

D.具有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E.同伴交往稳定,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日益减少

24。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

A.身体外形的改变

B.内脏机能的健全

C.性生理发育的成熟

D.性冲动

E.性焦虑

25.强迫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潜意识方面出现强迫症状

B.思维方面出现强迫症状

C.情绪方面出现强迫症状

D.意向方面出现强迫症状

E.行为方面出现强迫症状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6.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社会功能良好、人际关系良好和积极劳动实践四个方面。

27.心理疾病日益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居重要位置。

28.心理辅导工作是辅导人员通过等手段对当事人给予指导帮助的过程。

29.当代用学习与行为理论来解释行为异常方面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30.在心理辅导方法中,更多提供的是一种辅导的理念而非方法。

31.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32.中小学生的个性卫生问题主要包括发展性卫生问题和卫生问题。

33.复习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温习、巩固、系统和延伸,复习的形式很多,包括

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等。

34中学阶段友谊的主要特征有稳定性、和矛盾性。

35.焦虑症是的简称,它不同于人们的正常焦虑反应。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6.解释

37.学习测验

38.榜样引导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9.简述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

40.简述学校心理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简述中小学生应培养哪些良好的思维习惯。

42.简述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3小题12分,第44小题15分,共27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3.试论述亲子交往困难的表现、成因及心理辅导。

44.结合实例论述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失真。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4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C

2. B

3. C

4. B

5.C

6. D

7. C

8. A

9. C 10. A

11. D 12. A 13. D 14. A 15. A

16. B 17. B 18. D 19. B 2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ABLE 22. BCDE 23. ABCD 24. ABC 25. BCDE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6.自我意识良好

27.社会心理因素

28.言语

29.斯金纳

30.个人中心法

31.行为替代

32.适应性

33.课堂复习

34.亲密性

35.焦虑性神经症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解释就是为来访者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1分),或者说是辅导人员依据某一理论架构或个人经验,对来访者的间题、困扰做出合理化的说明,从

而使来访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2分)。

37.学习测验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分析与评定(1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学习效率、学习障碍及影响学习因素等进行的测验(1分),一般包括学习态度测验、学习方法或策略测验、学习成就测验、学习障碍测验及影响学习因素测验等几方面内容(1分)。

38.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己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3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9.

(1)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个体采用的主要防御机制有:合理化、升华、幽默、否认、压抑、倒行、曲解、固执、投射、转移、隔离和补偿等(2分)。

(2)在面对挫折情境时,如果个体能恰当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则会从挫折中解脱出来,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2分)。

(3)但心理防御机制的极端应用和发展会形成神经症或精神病症状。防御机制经常应用有时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2分)。

40.

(1)整体性原则(1分)。

(2)主体性原则(1分)。

(3)活动性原则(1分)。

(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1分)。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2分)。

41.

(1)要培养自己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1分)。

(2)要培养自己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习惯(1分)。

(3)要有一间多思的习惯(2分)。

(4)要有善于进行求异思维的习惯(2分)。

42.

(1)接受自己(2分)。

(2)以发展为动力(1分)。

(3)不要完全以“我”为中心(1分)。

(4)不要自悲自怜(1分)。

(5)不要伤害自己(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43.(本题12分)

(1)表现: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依附性减弱,独立性增强,从而使亲子两代人在对待事物的认识上产生一定的分歧,由于态度的不同及意见的分歧,由此出现一条心理上的鸿沟(2分)。青少年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不关心他们,有事不愿与家长谈甚至以不满、顶撞、反抗、违法等方式试图摆脱成人或社会的监护,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判断是非的标准(2分)。

(2)成因分析:

①两代人生长环境的差异(1分);

②两代人个体发展过程上的差异(1分)

③两代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同(1分);

④两代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同(1分)。

(3)心理辅导的要点:承认代沟的存在,而不要回避,及时沟通(1分);意见融合:两代之间可以陈述自己的意见,双方可以寻求一种意见融合的途径(1分);在沟通时应多从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去设想(2分)。

44.(本题15分)

(1)对认知失真的描述: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以偏概全;心理过滤;贬抑积极的事物;仓促做出结论;夸大其辞;情绪推理;虚拟陈述; 咒骂和乱比附;人格化等认知失真。

(注:每答对两个要点得1分,最多得3分)

(2)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莫兹比发展起来的(1分)。帮助来访者想象当时的情景,重新进人那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进一步探求来访者当时的想法,可能就会找出不合理信念。同时也能使来

访者真切感受到信念与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改变不合理信念的重要性(2分)。

(3)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使用时的基本步骤:

①让来访者主动地想象引起其情绪困扰有情景,特别是让他心烦意乱,承受不了的情景,体验这种情景下不适的情绪反应,并报告此时的感受(2分);

②要求来访者保持想象这一情景,但帮助他把消极的情绪改变为适度的情绪(2分);

③停止想象,要求来访者讲述他是怎样才使情绪发生变化的,一般来访者往往是通过形成合理信念才做到改变的,此时辅导员要注意帮助他进一步强化合理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信念,必要时可补充其他的有关合理信念(2分)。

(4)实例恰当(3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