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规培大纲知识点

循证医学-规培大纲知识点
循证医学-规培大纲知识点

1. 循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

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2. 遵循证据是EBM的核心思想。循证医学的核心是患者。

3. 狭义EBM:循证临床实践;广义EBM:包括一切医疗卫生服务的循证实践。

4. 循证临床实践(EBCP)三要素:患者意愿、临床医生地专业知识和研究证据。

5. 临床研究作为医学证据(按研究内容分类):

a关于病因的临床研究;b关于诊断或筛查的临床研究;

c关于治疗或干预的临床研究;d关于预后的临床研究。

6. 证据的分类:原始研究证据(观察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

究、横断面调查、描述性研究、病例分析、个案报道,实验性研究:随机对照实验、非随机同期对照实验、交叉实验、前后对照实验)、二次研究证据(系统评价,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决策分析,卫生技术评估,卫生经济学研究)

8. 证据分级(干预的临床研究)

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二级:单个的

样本量足够的RCT结果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四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五级:临床经验,专家意见

新9级: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报告、个案报告、专家的观点评述及意见、动物实验、体外/试管内实验

9.治疗性研究的设计类型: 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的对照试验、队列研究(观察)、无对照的病例系列、个案报告。诊断性研究的设计类型:系统评价、队列研究。病因研究的设计类型: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预后研究的设计类型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系统评价是最高级别的证据。

10. 需要治疗的病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指获得(或避免)1个事件需要治疗的病人数。NNT越大,效应值越小

11.循证临床实践的步骤方法:A.发现和提出临床问题;B.检索相关研究证据;C.对证据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进行评价;D.应用当前最佳证据指导具体患者的临床决策;E.决策效果评估。

12.临床问题的类型:治疗问题、诊断问题、病因问题、预后问题。基于主题的学习(系统,以教材为中心,效率低下,缺乏目的性) 基于问题的学习(零散,以学习者为中心,印象深刻,针对性强)

13.证据来源:(1)原始资料来源包括专著、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

著、电子出版物等。例如医学索引在线(Medline)、Embase数据库(Embase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和国立研究注册(NRR)等等。(2)经系统评价的二次研究资料包括循证医学教科书、与证据有关的数据库、网站等。例如Cochrane图书馆(CL)、循证医学评价(EBMR)、循证医学杂志(EBM)、国立指南库(NGC)、指南(Guidelines)等等。

14.查找文献——检索词及其应用:MeSH :美国国立图书馆索引用的

标准词、文本词:text word,实际在文献中出现的词、Boolean Operator(布尔算子)

15.PICO :P: Patients / Participants 患者/人群;I:

Intervention / Exposure

干预/暴露因素; C: Comparison 对照;O: Outcome 结果。16.评价过程——三个问题:①值得看研究结果吗(可靠性)?②如果是,那么研究结果是什么(效应值及其精确度)?③这些结果适合于你的病人吗?

18.关于偏倚:

概念:是指由已知或可控制的因素使研究结果或推论系统的偏离了真实情况的误差。

偏倚的类型:选择偏倚、执行偏倚、脱漏偏倚、检测偏倚。

发表偏倚:指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如果Meta分析只是基于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因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占多数,从而夸大效应量或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而致偏倚发生。

①偏倚与抽样误差不同,不能通过增加样本量而减少;

②它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或分析环节存在的系统偏差,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值不同

③偏倚可能夸大或者低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某种危险因子的作用以及某种关系的程度

19.作为病因的标准:①暴露在前,结果在后;②有量效关系;

③去暴露和再暴露研究;④其他研究的情况;⑤生物学解释。

20.系统评价的概念: 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

所有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Meta-分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21.Meta-分析的概念:通过综合多个目的相同且相互独立的研究结

果,以提供量化结果来回答根据临床情况提出的研究问题,这是

目前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研究手段和方法。

22.为什么做系统评价?意义:

①解决信息多、时间少的问题;对RCT的质量和结果有评价,结论

可靠性增加;经过meta分析,有综合的结果。

②综合多个样本量较小的试验结果,使权重增加。

③前人工作的总结——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

23.国际Cochrane 协作网:制作、更新、保存和传播干预措施的系统

评价,采用GRADE的方法评价方法学质量。

Cochrane系统评价特点:国际性的非盈利机构,减少有关的利益冲突。专业制作、保存、传播系统评价。多学科协作完成。统一的制作程序和标准。定期更新。具有权威性,被广泛应用。

24. 临床证据、临床资源的共同点:1.根据PICO原则清楚表述临床

问题;2.纳入标准明确,文献检索全面;3.严格评价临床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4.对临床问题,分级给出推荐处理意见;5.以电子版形式推出,检索方便,层次分明,及时更新。

25. 评价证据:1.证据的内部真实性;2.证据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效应性、精确性;3.临床适用性。

26. 意向性治疗分析ITT:是指在最后资料分析中包括所有纳入随机

分配的患者,不管是否最终接受研究最初分配给他的治疗。

27. 病因研究的评价:1.研究开始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是否具有相似

的预后?①两组人群中,与预后相关的暴露因素是否相似?在分析中是否进行了校正?②如果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则两组人群的暴露因素的测定方法是否相同?2.研究开始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预后是否仍然具有一致性?①两组对于结局的测量方法是否一致?是否采取了盲法?②是否有足够的对象完成了随访?

28. 诊断研究的评价:诊断性试验结果是否真实?1.诊断试验是否包

括了适当的疾病谱?与临床实际相似吗?2.诊断试验是否与金标准进行了独立的盲法比较?3.是否每个被检者都经过金标准检查?

29. 预后因素包括:1.人口统计学特色、年龄、性别;2.疾病相关性、

病理分型、疾病分期等;3.并发症。

常用的预后指标1治愈率2病死率3缓解率4复发率5致残率6其他结局

30. 预后研究的评价:预后性研究结果是否真实:1.样本人群是否具有代表性?2.观察样本是否具有同质性?3.随访的病例数是否完全?4.终点判断是否客观?有无偏移?

31. 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系统开发的多组临床指导意见,帮助医生

和患者针对的特定的临床问题作出恰当处理、选择、决策适宜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