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一) 走近细胞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一) 走近细胞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一) 走近细胞 Word版含解析

选修模块综合检测

[选修1部分]

1.某生物小组试图探究以葡萄、柿子为原料制作果酒、果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分离和纯化

①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甲瓶中。葡萄汁的质量和环境温度等方面满足需求,在____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则被抑制。应注意的相关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通过酵母菌的单菌落进行计数,应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分离和计数。能用这种培养基对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吗?________。

(2)柿子酒、柿子醋的制备

①将打碎的柿子浆装入发酵瓶内,若加入______________酶,则能较好地提升柿子酒的清澈度。

②当酒精发酵基本完成时,将果汁的酒精浓度稀释至5~6度,然后倒入醋酸发酵装置(装有5%~10%的醋酸菌液),搅匀,将温度保持在30 ℃,进行醋酸静置发酵。该过程中,对装置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由于果酒发酵中,发酵液缺氧且呈酸性,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可以在这样的发酵液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果酒。因为酵母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但会产生CO2,以防止发酵瓶因气压过大而爆裂,应注意间隔一段时间排气。②若要通过酵母菌的单菌落进行计数,需要用固体培养基培养才能形成菌落,所以应在培养液中加入凝固剂——琼脂;分离并计数要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但不能用这种方法对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因为固体培养基不能被培养的酵母菌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2)①发酵制作的果酒呈浑浊状态,是因为发酵液中存在大量的酵母菌不能利用的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分解,以提升柿子酒的清澈度。②当酒精发酵基本完成时,将果汁酒倒入含有醋酸菌液的装置中进行醋酸发酵,由于醋酸发酵需要在有氧环境中进行,所以需要对装置通入无菌空气。

答案:(1)①缺氧、呈酸性间隔一段时间排出CO2②琼脂稀释涂布平板不能(2)①纤维素酶和果胶②通入无菌空气

2.以下是有关泡菜制作的一些问题,请分析作答:

(1)制备泡菜的盐水中盐与清水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泡菜腌制过程中经常向坛口边缘的水槽中补充水分的目的是提供________环境。

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这些气泡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所以在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在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必须先制备已知浓度的_______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其进行比对。

解析:(1)制备泡菜的盐水中盐与清水的质量比约为1∶4,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2)在泡菜腌制过程中,经常向坛口边缘的水槽中补充水分的目的是提供无氧环境。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这些气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和泡菜坛中剩余的空气。(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是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4)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所以在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利用比色法,在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必须先制备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其进行比对。

答案:(1)1∶4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2)无氧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和泡菜坛中剩余的空气(3)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4)亚硝胺比色法标准显色液

3.(2019·赣州模拟)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接种1 mL水样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经37 ℃、24 h培养后,所生长出的菌落总数不得大于100。某兴趣小组对某蓄水池进行细菌总数测定,以了解池水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菌三角瓶取水样前,取样器(玻璃制品)需通过________法灭菌。取水前的无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通过滤膜法测定细菌总数,将10 mL的水样进行过滤后,将滤膜放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时应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除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外,还能提供磷酸盐和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所观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经过24 h培养,结果如表

据上表结果判断,所取水样测定结果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4)该小组若想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滤膜放在含有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计算培养基上________(颜色)菌落的数目。

解析:(1)用无菌三角瓶取水样前,取样器(玻璃制品)需使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取水前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以免干扰实验结果。(2)平板倒置后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冷凝水滴落培养基,造成污染,影响实验结果。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除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外,还能提供磷酸盐和维生素。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所观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异有菌落的大小、数目、形状、颜色等。(3)表格中3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为38个,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所取水样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4)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的方法: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在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黑色,可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

答案:(1)干热灭菌防止外来杂菌污染(2)防止冷凝水滴落污染培养基维生素菌落大小、数目、形状、颜色等(3)符合(4)伊红美蓝黑色

4.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胶酶的问题:

(1)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

a.用搅拌器制苹果泥;

b.取6个烧杯编号1、2、3、4、5、6,依次注入适量30 ℃、35 ℃、40 ℃、45 ℃、50 ℃、55 ℃的水,恒温水浴;

c.每一烧杯中放入分别装有等量苹果泥和果胶酶的试管,保温3 min;

d.向每组烧杯的苹果泥中加入相应的等量的果胶酶,振荡试管,反应一段时间;

e.过滤,比较获得苹果汁的体积。

①c中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装在不同试管中恒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认为该实验缺乏对照,应补充一组果汁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______________。

③若继续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则在实验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条)等因素应保持不变。

(2)由霉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较大的酶制剂之一,若通过固定化霉菌细胞生产果胶酶,在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可能出现焦糊。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但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必须预先达到实验要求的条件,该实验利用温度梯度作为相互对照,没必要补充果汁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对照实验。(2)固定化细胞技术操作时为了避免海藻酸钠溶液出现焦糊,要注意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由于细胞体积大,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霉菌细胞。

答案:(1)①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②没有③pH、果胶酶浓度、果泥量(答出两条即可)(2)加热时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细胞体积大,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5.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不易挥发,高温和受潮易分解。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而不宜用水蒸气蒸馏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青蒿素时,最好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黄花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青蒿素对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如图是对青蒿素敏感的卡他球菌原始菌种的相关实验(影印接种法指用无菌绒布覆盖在长有菌落的1号培养基表面,轻轻按压,不旋转绒布,然后将绒布上的菌落“复印”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

①培养基配制好后,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对其进行灭菌。

②在2号培养基上挑取与3号培养基位置相同的1个菌落,接种到________(填“含”或“不含”)青蒿素的培养基上,若出现较多菌落(未受污染),则抗青蒿素卡他球菌的出现说明相关基因突变发生在该菌接触青蒿素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

③影印接种时需将菌种先影印到2号培养基再影印到3号培养基,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青蒿素不易挥发,很难随水蒸气蒸馏出来,故不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素。(2)青蒿素高温和受潮易分解,若采用高温烘干的黄花蒿,烘干过程中青蒿素受高温易分解;若用新鲜的黄花蒿,含水量较高,会影响萃取的效果(萃取前一般需进行干燥);采用晾干的黄花蒿,可避免青蒿素高温下分解,且晾干的黄花蒿含水量低,有利于用有机溶剂提取青蒿素。(3)对青蒿素敏感的卡他球菌,经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1号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用影印接种法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影印接种法可保证2号和3号培养基相同位置上长出相同的菌落。①培养基配制好后,需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

其进行灭菌。②在2号培养基上挑取与3号培养基位置相同的1个菌落,若接种到不含青蒿素的培养基上,长出较多菌落,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若接种到含青蒿素的培养基上,长出较多菌落(未受污染),则说明这些卡他球菌在接触青蒿素之前对青蒿素已经产生了抗性(抗性的产生是相关基因突变的结果)。③影印接种时需将菌种先影印到2号培养基再影印到3号培养基,不能颠倒,因为2号培养基不含青蒿素,3号培养基含有青蒿素,若操作颠倒,先影印到3号培养基,大量卡他球菌会被青蒿素杀死,导致2号和3号培养基上的菌落都是抗青蒿素的菌株,进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答案:(1)青蒿素不易挥发,很难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合理即可)(2)晾干青蒿素高温和受潮易分解,晾干过程避免了青蒿素高温下分解,且晾干的黄花蒿含水量低,用有机溶剂萃取青蒿素的效果好(合理即可)(3)①高压蒸汽灭菌锅②含之前③若先影印到3号培养基,青蒿素会杀死大量卡他球菌,导致2号和3号培养基上的菌落都是抗青蒿素的菌株,进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合理即可)

[选修3部分]

6.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陆地棉的酶D基因与拟南芥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入油菜叶片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油菜品种。

(1)从陆地棉基因文库中获取酶D基因,一般用PCR技术扩增,PCR扩增过程中,需加热至90~95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至70~75 ℃时,互补链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延伸。

(2)如图甲,选用限制酶________处理两个基因后再用____________酶处理,得到________(填图中字母)端相连的融合基因。

(3)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图乙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________________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__________(填“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或“链霉素”等抗生素)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得到用于转化的侵染液。

(4)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

(5)在分子水平上,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检验融合基因是否表达成功。

解析:(1)PCR扩增过程中,需加热至90~95 ℃,其目的是使双链DNA解聚为单链;加热至70~75 ℃时,互补链可在Taq酶的作用下延伸。(2)图甲所示酶的识别序列,可以用Cla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得到A、D端相连的融合基因。(3)将上述融

合基因插入图乙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重组质粒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侵染液。(4)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细胞。该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培育成转基因油菜植株。(5)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确定融合基因是否完成了转录,产生了mRNA;用抗原—抗体杂交法可检测转基因油菜植株中的融合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答案:(1)使双链DNA解聚为单链热稳定DNA聚合(或Taq)(2)ClaⅠDNA连接A、D(3)基因表达载体四环素(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5)抗原—抗体杂交

7.苦荞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在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功效显著。查尔酮合成酶(CHS)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如图为将CHS基因导入苦荞,培育高产黄酮苦荞品系示意图。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获取CHS基因。

(3)过程①中切开质粒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它能在质粒特定的部位切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苦荞细胞能培养成植株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培育转基因苦荞植物,还可将该植物幼叶消毒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混合液处理,获得原生质体。酶混合液中含有适宜浓度的甘露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原生质体,经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分散的胚性细胞,发育成__________,生长发育后获得该转基因植株。

解析:(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获取、化学方法合成。(3)过程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切开质粒的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能在质粒特定的部位切割的原因是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形成黏性末端。(4)过程②、③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苦荞体细胞能培养成植株的根本原因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细胞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5)获得原生质体需要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除细胞壁,酶混合液中含有适宜浓度的甘露醇,其作用是维持渗透压,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原生质体,经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

液体悬浮培养得到分散的胚性细胞,发育成胚状体,从而获得该转基因植株。

答案:(1)构建重组DNA分子(2)从基因文库获取化学方法合成(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4)脱分化、再分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或细胞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5)纤维素酶和果胶维持渗透压液体悬浮培养胚状体

8.如图1为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为经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为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细胞A的形成过程中特有的诱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直接产生的A细胞可能有______种,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进而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其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过程优质奶牛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其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同时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进行____________,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图3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在羊水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________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同时还应控制培养基的__________、温度、pH和溶解氧等外界环境条件。在出现细胞的接触抑制时,应用____________处理。

(2)图3中,在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____________(填时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

解析:Ⅰ.(1)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是灭活的病毒处理。(2)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涉及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两个过程。直接产生的A细胞可能有3种(小鼠B细胞自身融合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杂交瘤细胞),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再对这些细胞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3)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并可在体外大量生产。(4)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其生理基础是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排斥反应。(5)若要同时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进行胚胎分割(移植),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将囊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Ⅱ.(1)在羊水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血清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同时还应控制培养基的温度、渗透压及pH和溶解氧等外界环境条件。在出现细胞的接触抑制时,应用胰蛋白酶处理。(2)因为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所以在进行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答案:Ⅰ.(1)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2)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4)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排斥反应(5)胚胎分割注意将囊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

Ⅱ.(1)血清渗透压胰蛋白酶(2)有丝分裂中期

9.如图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生态农业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业中农作物秸秆得到了充分利用,贯穿全过程的核心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原理。其中“过腹还田”是最快捷的还田途径,具体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设计开发了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

(2)依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系统结构,使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更为合理。

(3)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依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使社会—经济—自然相统一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可

能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减少,因此利用生物的____________进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解析:(1)根据对农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可知,贯穿全过程的核心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其中“过腹还田”的具体途径是秸秆→家畜→粪便→农田。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这是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2)依据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系统结构,使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为合理。(3)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依据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使社会—经济—自然相统一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使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秸秆→家畜→粪便→农田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2)物种多样性能量流动(3)整体性生物多样性种间关系

高中生物 专题9——细胞分裂教案

专题9——细胞分裂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细胞分裂 二、教学目标 1.细胞周期(了解)、有丝分裂(综合应用)、无丝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综合应用)2.细胞的分化、癌变与衰老(理解和掌握) 三、复习过程: 1.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 3.细胞分化在达到最大限度。 4.细胞癌变的原因:外因1 2 3 内因 四、典型例题

[例一] 下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 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推断: ①有丝分裂后期开始在() A. 5分钟 B. 10分钟 C. 0和10分钟之间 D. 十几分钟以后 ②上图曲线B代表() A. 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 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 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D. 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间距离。 例题二.如图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 周期中,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 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 ______________。 (2)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 _______________。 (3)代表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_,其数目在各时期的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代表DNA含量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其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例三、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③细胞质和核物质均等分配④同源染色体分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题四图4-14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 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 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 A. 无丝分裂 B. 有丝分裂 C. 减数分裂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020-2021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考点10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学案

考点10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1.关于细胞分裂与遗传规律的3点提示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3)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2.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的3点提示 (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特别提醒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并不是只有间期才能够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在间期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前期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后期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造成的。 (3)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3.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染色体数目异常细胞的3种原因 (1)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3)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异常。4.XXY与XYY异常个体成因分析 (1)XXY成因

(2)XYY 成因:父方减Ⅱ异常,即减Ⅱ后期Y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 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 5.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分析 (1)一定源自基因突变: ?????①体细胞中发生②发生时间在间期③亲代基因纯合?一定是基因突变 (2)一定源自交叉互换: ? ????①姐妹染色单体的其中一条有两种颜色②发生时间是MⅠ前期?一定是交叉互换 (3)无任何提示,则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4)若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或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出现“不同字母”基因如A 与B(b),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如易位等)。 题组一 辨析分裂过程中的遗传问题 1.(2018·泸州模拟)男性色盲患者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 .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B .DNA 数目比值为2∶1 C .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D .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 答案 D 解析 男性色盲患者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2个色盲基因,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0个或2个色盲基因,A 错误;如果不考虑细胞质DNA ,男性色盲患者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46×2=92个DNA 分子,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6个DNA 分子,但是考虑细胞质DNA ,比例就不确定了,B 错误;男性色盲患者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有44条常染色体,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也有44条常染色体,C 错误;男性色盲患者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4+XY ,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为44+XX ,即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D 正确。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一蛋白质复台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台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台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台物中含有RNA聚台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王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 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 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台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第一章走进细胞的引入,让他们体会一下学习细胞的好处。 〖板书〗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边思考边回答。 〖生答师提示〗1. 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 〖板书及问题〗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思考与讨论〗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 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小结〗让学生思考之后看第四页第一二段。(第一课时完) 〖复习引入〗略。 〖板书〗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问〗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那些层次?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细胞分裂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细胞分裂 细胞增殖是生物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方式增殖,通过它,单细胞生物能产生后代,多细胞生物则可以由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最终发育为一个多细胞个体。在增殖过程中可以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可见,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一、有丝分裂 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它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此,包括分裂间期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最大特征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增长,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它是整个周期中为分裂期作准备的阶段。 2、分裂期 (1)前期 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同时,核仁解体,核摸消失,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中期 染色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 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运动。 (4)末期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染色质,同时纺锤体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然后细胞一分为二。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 二、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比较简单,一般是细胞核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进,分裂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间分裂为两个细胞。此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故名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光合作用 语句: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 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 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 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 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 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 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 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 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 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 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 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 →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 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6、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 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 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高考生物考前3个月专题复习 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 考点11 理清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考点11 理清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题组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1.(2015·海南,29)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会发生________,同源染色体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____,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型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某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答案(1)自由组合交叉互换(2)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解析(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另外一种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叉互换。(2)如图所示,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上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开,已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为精细胞。 2.(地方卷重组)判断与填充: (1)如图为某种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该果蝇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则Ⅱ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2011·山东,8改编)( √)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必修一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 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20、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统称为活化能。 2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2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4、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5、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6、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测试 细胞分裂及变异 (含答案)

2020年高考专题-细胞细胞分裂及其变异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人的细胞周期中周期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包括DNA复制前期、DNA复制期和DNA 复制后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蛋白A的主要作用是调控DNA分子复制 B.细胞周期蛋白在分裂间期结束时基本都被降解,在下一 个细胞周期会重新合成 C.细胞周期蛋白可参与中心体的构成 D.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只与原癌基因有关 2.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 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灰色 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3.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 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 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 不变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 随之减半 4.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及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乙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图乙所示细胞对应图甲中DE段 C.图甲中实线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均发生在AB段时期 5.图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 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可能来自d图所示细胞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7.图甲为一个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图乙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未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①②两个精子 B.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③④两种精子 C.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产生①②③④四种精子 D.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生物体产生的精子中,③④类型的

2018年高考生物必背的85个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8年高考生物必背的85个重要知识点总结 1.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特点: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单倍体育种过程:杂种F1 单倍体纯合子。 单倍体育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意义: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局限: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的作用。 6.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7.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8.双缩尿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9.高血糖症,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为血液是红色的。 10.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11.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值的原理。 12.细胞板不等于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13.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加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这个点昨天一摸理综就考了),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公开课

第1讲走进细胞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点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非细胞生物—病毒 分类:①DNA病毒②RNA病毒③朊病毒 特点:个体微小,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利用宿主提供的原料合成自身物质作用:①可使生物致病②制成疫苗治疗疾病 2.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①分类依据: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即无核膜 ②原核生物种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蓝藻[简记为:放一(衣)只(支)细篮(蓝)子] 细菌:杆、球、螺旋、弧,乳酸菌、醋酸菌 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原核生物特点:(1)无染色体,但有环状DNA分子,称为拟核;(2)有且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知识点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 种类: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20多种 分类:①依据含量: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 Mn 、B 、Zn、 Mo、 Cu(铁门碰新木桶) ②依据作用: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 H、 O 、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 鲜重时O含量最多,干重时C含量最多 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①有机物:糖、脂质、蛋白质、核酸 ②无机物:水、无机盐 鲜重时水含量最多,干重时蛋白质含量最多

斐林试剂:斐林甲液和乙液等量均匀混合后再加入到检测液中,需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试剂:在组织样液中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不需加热 高考考法 考法一病毒 1.1(2017赣州模拟,1)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 D.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衍后代 1.2(2015新课标I,3)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考法二原核细胞的种类及特点 2.1(2015新课标I,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2(2017海南,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2.3(2017湖北一模,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核糖体只能结合两个tRNA分子 B.圆褐固氮菌通过内质网合成磷脂 C.酵母菌的细胞核中可以合成rRNA和DNA D.HIV、SARS病毒都只含有RNA一类核酸 2.4(2016江西上饶联考,2)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细胞分裂的方式

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细胞分裂的方式查字典生物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细胞分裂的方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2019年高考复习正在进行中,高考生物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分,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量,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以下是小编对《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细胞分裂的方式技巧》进行的总结,供考生参考。 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是活细胞繁殖其种类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前的细胞称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称子细胞。一般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步。在核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子细胞。在单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就是个体的繁殖,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是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1855年德国学者魏尔肖(R.Virchow)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的著名论断,即认为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除细胞分裂外还没有证据说明细胞繁殖有其他途经。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细胞分裂的生理作用 主要是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对组织培养的烟草髓或茎切段,细胞分裂素可使已停止分裂的髓细胞重新分裂。这种现象曾被用于细胞分裂素的生物测定。茎切段的分化常受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比例的调节。当细胞

分裂素对生长素的浓度比值高时,可诱导球芽的形成;反之则有促进生根的趋势。如对抑制的腋芽局部施用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顶端对腋芽的抑制(即顶端优势)。天然的簇生植物(莲座状植物)或由于病害发生“丛枝病”的植物里,常含有较多的细胞逼分裂素。 细胞分裂素还有防止离体叶片衰老、保绿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细胞分裂素能够延缓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速度,稳定多聚核糖体(蛋白质高速合成的场所),抑制DNA酶、RNA酶及蛋白酶的活性,保持膜的完整性等。在叶片上局部施用细胞分裂素,能吸聚其他部分的物质向施用处运转和积累。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方式还不完全清楚。已知在tRNA中与反密码子相邻的地方有细胞分裂素,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它们参与到tRNA与核糖体mRNA复合体的连接物上。但这可能不是外源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方式。因为在tRNA中,细胞分裂素的合成是由原来在tRNA中的嘌呤的改变产生的。而外源细胞分裂素并不参入tRNA中,但可促进硝酸还原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除了天然的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外,还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一些类似激动素的物质。通常也统称细胞分裂素。其中活性较强,也最常用的是6-苄基嘌呤。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细胞分裂的基本知识点 1、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细胞分化的起点)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高考卷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细胞分裂教学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细胞分裂教学案 一、教学内容: 复习细胞分裂 二、教学目标 1.细胞周期(了解) 2.有丝分裂(综合应用) 3.无丝分裂(了解) 4.减数分裂(综合应用) 5.细胞的分化、癌变与衰老(理解和掌握) 三、复习过程: 1.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数目为2N) 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比较 3.细胞分化在达到最大限度。 4.细胞癌变的原因:外因1 2 3 内因 四、典型例题 [例一] 下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推断:

①有丝分裂后期开始在() A. 5分钟 B. 10分钟 C. 0和10分钟之间 D. 十几分钟以后 ②上图曲线B代表() A. 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 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 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D. 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间距离。 例题二.如图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__。 (2)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 (3)代表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_,其数目在各时期的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 示)________________;代表DNA含量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其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例三、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③细胞质和核物质均等分配④同源染色体分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题四图4-14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图4-14 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5节 复制标记类含答案

1.两个基因型均为aaBb的动物精原细胞,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物质分别标记基因a、B和b,两细胞分别进行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精细胞中都有3种颜色的3个荧光点 B.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3种颜色的6个荧光点 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3种颜色的4个荧光点 D.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3种颜色的6个荧光点 2.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 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分别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 3. 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放在不含32P 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都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2P B.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含有32P C.某个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含有32P D.此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中有一半的染色体含有32P 4.为了验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可能发生部分交换,将植物分生区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让其不断增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原理是DNA复制时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经特殊染色后,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着色深,而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发生部分交换,第一次分裂中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较深,另一条较浅 B.若不发生部分交换,第二次分裂中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较深,另一条较浅 C.若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部分交换.则中期着色较浅的染色单体上一定有着色较深的部分 D.若第二次分裂前期发生部分交换,则中期着色较深的染色单体上不会有着色较浅的部分 5.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不唯一,至少占50%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有8条 C.若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含15N,则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15N,则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6.水稻体细胞中含24条染色体,现有一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此细胞中的DNA双链均被15N 标记。将其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有丝分裂一次,被15N标记的子细胞占所有子细胞的比例为100% B.细胞有丝分裂两次,被15N标记的子细胞占所有子细胞的比例为50%或100% C.细胞有丝分裂N次(N>6),被15N标记的子细胞最多有48个 D.细胞有丝分裂N次(N>6),被15N标记的子细胞最少有2个 7. 将某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再将细胞置于

【2019年整理】全国高考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

全国高考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必修1部分) 第1章走进细胞 1.(08上海卷. 1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 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答案:A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1.(08江苏卷·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答案:B 2.(08全国卷II.1)为了测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答案:D 3.(2008广东文基.69)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 A.生长激素 B.维生素D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答案:B 4. (2008天津理综.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要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答案:D 5.(08广东理基·37)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不同 答案:B。 6.(08广东理基·42)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 A.肽键 B.氨基酸 C.羧基 D.氨基 答案:A。 7.(08上海卷.1)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NB.OC.PD.S 答案:D 8.(08上海卷.5) 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 答案:B 9.(08海南卷.1)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七年级生物 细胞分裂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 学习内容系统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有丝分裂,细胞分裂的本质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DNA进行复制,然后均分到两个细胞中去,课程标准只是要求学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本节内容是学习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 (二)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三) 教学难点 1、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四)知识点分析 1、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由小变大,即细胞的生长。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长大。这是由于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大,细胞膜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越来越小,所吸收的营养物质远远满足不了细胞体积增大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造成细胞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逐渐停止生长。 2、细胞的分裂:就是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的分裂过程可分为三步:核分裂、质分裂、形成新细胞。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细胞分裂的实质是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这就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爱表现,好交流。学生对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很直观的认识,而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比较抽象,对微观世界的变化更是缺少感受。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让他们理解多种多样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比较容易,但是让他们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尤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再备课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尽量给学生创造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