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胆固醇高

如何治疗胆固醇高
如何治疗胆固醇高

如何治疗胆固醇高

胆固醇过高,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如冠状动脉硬化、冠心病等。除了看医生吃药,

有没有一些治疗胆固醇高的偏方呢?下面小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白萝卜1个约25-30公分长,从中间切成两半,早餐起床吃前半截,晚上睡觉前吃后

半截,要炸成汁吃不吃渣,一个月连喝5天,能有效降低胆固醇。

2、添加红麴于菜肴中。红麴是古老中国的伟大发明,除了用于调味料和酿酒外,它还

有降低胆固醇的医疗效果。

3、每星期喝一碗姜汤。将晒干的姜磨粉冲热水喝,具有明显地降低坏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1、苹果

苹果因富含果胶、纤维索和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如果每天吃两个苹果,坚

持一个月,大多数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有害会降低,而对心血管有益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升高。实验证明,大约80%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会降低。

2、葡萄

葡萄、葡萄汁与葡萄酒一样含有一种白黎芦醇,是能降低胆固醇的天然物质。动物实

验也证明,它能使胆固醇降低,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萄葡是高脂血症患者最好的食品

之一。

3、玉米

米含有丰富的钙、磷、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印

第安人几乎没有高血压、冠心病,这主要是得益于他们以玉米为主食。

4、牛奶

牛奶含有丰富的乳清酸和钙质,它既能抑制胆固醇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又能抑制人体

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产生。

5、大蒜

大蒜是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减少血中胆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

脂蛋白。

6、香菇

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经常食用可使身体内高密度

脂蛋白质有相对增加趋势。

7、胡萝卜

富含果胶酸钙,它与胆汁酸磨合后从大便中排出。身体要产生胆汁酸势必会动用血液

中的胆固醇,从而促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

8、海带

海带富含牛黄酸。食物纤维藻酸,可降低血脂及胆汁中的胆固醇。

肝病导致

胆固醇高除了亚健康人群比较多外,疾病也容易导致胆固醇高,比如有肝病的患者,

肝细胞受损,胆固醇的酯化发生障碍,从而造成血中总胆固醇的升高。

超重、超胖人群

一般来说,超重、超胖人群胆固醇比较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在肥胖人群中发病比

较多,肥胖人群体内甘油三酯比较高,因此健康的减肥有利于降低胆固醇。

遗传因素

据权威数据统计,胆固醇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数据表明,每500个人就有1人

遗传高胆固醇血症。

阻塞性黄疸

胆固醇高的人与阻塞性黄疸也有一定的关系,阻塞性黄疸患者胆道受阻,导致胆汁不

能及时排出,从而造成胆固醇偏高。

饮食习惯不良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饮食,是很容易造成胆固醇高的,比如,日常生活中爱吃油腻

食物的人往往胆固醇比一般人高许多,因此这类人群一定要注意膳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调整好对胆固醇的下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胆固醇血症的定义1

高胆固醇血症的定义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尤其在细胞膜的成份和激素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高胆固醇指血液中含有过多胆固醇。胆固醇过高,患上心脏病、心脏病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中风的危险性也随之而增加。 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标准与是否还有其它心血管疾病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下表列出了不同情况下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的化验单上只有一个“无上述疾病和危险因素”时的正常值,实际上不同情况的患者,胆固醇升高的诊断标

准不同。化验后应及时咨询医生,结合危险分层确定是否正常。 最应该重视胆固醇的是已经得过心肌梗死、装过支架、做过搭桥手术、或明确诊断心绞痛的病人,脑梗塞患者,糖尿病患者,他们的坏胆固醇LDL-C应控制在100mg/dL (2.6mmol/L)以下。 疾病的发展(高胆固醇血症-斑块-心血管事件) 血液中LDL-C(“坏”胆固醇)增加,一旦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使内皮有漏洞,它们就会钻到动脉的内皮下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种斑块就象潜伏在在动脉壁里的肿瘤,它的外面是一层包膜,内部就是许多聚集在一起的“坏”胆固醇。血液里的“坏”胆固醇越多,聚集在动脉壁里的就越多,斑块不断长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影响血液和氧的输送,就会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死、脑软化等疾病。 但更可怕的是,这些斑块象“定时炸弹”一样会在没有任何先兆时爆炸。由于胆固醇是一种脂质,它在斑块里越多,就象饺子馅里有很多油汤,容易破裂。另外,“坏”胆固醇越高还会引起内皮的炎症,使斑块的外膜变薄并且很脆弱,就象一个皮薄馅里又有很多油汤的饺子,很容易破裂。一旦斑块破裂,“爆炸物”(从斑块内涌出的物质)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使动脉迅速堵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治疗方法 导语:出现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这种情况还并不常见,这是属于胆固醇高系列的一种,这种病情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很多人花费了大量的医 出现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这种情况还并不常见,这是属于胆固醇高系列的一种,这种病情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很多人花费了大量的医药费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能很多人对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治疗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治疗方法吧。 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是控制热量的基础。减少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等。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过多,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并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进血栓形成。科学家发现北极圈内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以鱼猎为生,在他们中间冠心病的死亡率仅 5.3%,远远低于丹麦人的35%。他们吃的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很高,主要含有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它们存在于海鱼的鱼油中。 2.在选择降脂药以前首先要了解病情,以确定有无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高胆固醇血症的程度,这些对于正确选用药物十分重要。有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要同时治疗原发疾病:轻度胆固醇升高的病人可用非药物治疗控制血脂,不一定要服药治疗;自身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注意选用对肝脏、肾脏毒副作用反应小的药物;不愿意服药的病人最好选用每天一次服用的药物等等。 生活常识分享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复习题

复习题(红字部分做作业)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选择题 1.无尿是指 A.24小时尿量<l00mL B.24小时尿量<200mL C.24小时尿量<300mL D.24小时尿量<400mL E.24小时尿量<500mL 解析:每日尿量<l00mL称为无尿。答案:A 2.形成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蛋白质合成障碍 B.低蛋白血症 C.高脂血症 D.循环血容量不足 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解析: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钠潴留,同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进一步加重水肿。答案:E 3.有关肾性高血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因素使水钠潴留而引起的高血压是容量依赖性高血压 B.肾素分泌增多而引起的高血压是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C.肾性高血压绝大多数是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D.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多见于急、慢性肾炎、尿毒症早期 E.容量依赖性高血压与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常混合存在 解析: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和肾素依赖型高血压,前者的发生与水钠潴留,致血容量扩张有关,最为常见,80%以上为容量依赖型;后者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所致,仅10%

为肾素依赖型,多见于肾血管疾病和少数慢性肾衰竭晚期病人。有时两种因素同时存在。答案:C 4.蛋白尿是指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 A.50mg B.100mg C.150mg D.200mg E.300mg 解析:每天尿蛋白含量持续>150mg,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蛋白尿。答案:C 5.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肾性水肿 B.肾性高血压 C.蛋白尿 D.血尿 E.尿路刺激征 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可改善微循环、延缓肾功能减退的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低蛋白、低磷饮食 C.利尿剂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E.抗血小板药物 E.若为肺结核咯血则应卧向患侧 7.患者男性,68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其发病机制是A.急性肾炎迁延 B.免疫介导炎症 C.高血压 D.矫往失衡 E.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 解析:慢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仅有少数由急性肾炎演变而来,大多数由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成。一般认为本病的起始因素为免疫介导性炎症,也有非原发性肾小球非炎症性因素参与。答案:B 8.肾病综合征的必有表现是

药店必学:高血脂的15个用药治疗方案

药店必学:高血脂的15个用药治疗方案 高血脂症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它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极易危及生命。因此,高血脂症严重性绝对不能忽视,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日常保健知识,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基本认识一、分类及病因1.原发性高血脂症病因:遗传因素。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 白脂酶的缺陷或缺乏),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作用比较复杂,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血液中缺乏负离子(负氧离子)。血 液中的正常红细胞带负电荷,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红细胞凝聚成团,造成血液粘稠。2.继发性高血脂症病因: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糖尿病与高脂蛋白血症。人体内糖代谢与脂肪代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研究发现,约40%的糖尿病患者可继发引起高脂血症。肝病与高脂蛋白血症。许多物质包括脂质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脏进行加工、生产和分解、排泄的。一旦肝脏有病变,则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也必将发生紊乱。肥胖症与高脂蛋白血

症。肥胖症最常继发引起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部分患者血胆固醇含量也可能会增高。二、常见临床表现根据程度不同,高血脂的症状表现不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2.一般高血脂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3.高血脂较重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4.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痛)。用药治疗一、西药治疗常用降血脂西药有四类:他汀类、贝特类、胆酸螯合剂、烟酸。1.他汀类药物及用量:洛伐他汀(20~80mg/日):美降之、罗华宁、洛特、洛之特、明维欣。辛伐他汀(10~40mg/日):舒降之、理舒达、苏之、泽之浩、辛可。普伐他汀(20~40mg/日):普拉固、美百乐镇。氟伐他汀(20~80mg/日):来适可。阿托伐他汀(10~80mg):立普妥、阿乐。 服用:每天下午或临睡前服用。作用:使肝脏减少胆固醇和

高胆固醇血症

浙医二院护理人员读书笔记书写记录 题目:高脂血症 内容: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肪代谢异常的表现。主要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改变;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早发性和进展迅速的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 血液中包括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均是血液中的脂质物质。胆固醇、甘油三酯都是脂肪类,就像油一样,不能溶于血液中。为了使胆固醇能够在血液中运输,不溶于水的脂质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脂蛋白而溶于血液中。血液中有几种主要的脂蛋白形式,分别叫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主要携带胆固醇,可用来合成细胞膜和固醇类激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低密度脂蛋白是主要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微粒,氧化的或被化学修饰的LDL-胆固醇不能被组织利用和被肝脏清除,就会沉积到动脉管壁上形成斑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健康人血液循环中2/3的LDL微粒被肝脏的LDL 受体清除,如长期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就会抑制LDL受体的活性,而使LDL-胆固醇水平升高。大量的动物和人类试验研究资料均显示LDL-胆固醇升高可引起冠心病的发生,降低LDL-胆固醇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血中总胆固醇的水平一般可反应LDL-胆固醇的水平。临床试验结果总胆固醇每减少1%,可减少2~3%的冠心病的事件。 高密度脂蛋白 主要由小肠和肝分泌,含有较少的胆固醇。刚分泌出的高密度脂蛋白前体摄取更新的细胞膜上的未酯化的胆固醇,将胆固醇酯化而成为成熟的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可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转送到肝脏而排除,从而使胆固醇不能沉积到动脉管壁上形成斑块,起到了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因此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好胆固醇",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则预示身体清除胆固醇的能

2013+EAS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治共识简介

2013 EAS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治 共识简介 李为民,刘怡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哈尔滨 150001) 通讯作者:李为民 E-mail :liweimin_2009@https://www.360docs.net/doc/ae11224191.html,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FH )是以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升高、外周组织黄色瘤、动脉粥样硬化及早发冠心病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但是,目前该病相应的诊断、管理指南不足,世界范围内缺乏对该病的规范管理。为精确评估FH 诊断及患病率,同时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方案,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EAS )首次发表了FH 诊治共识[1]。1 FH 诊断率及治疗率低 作为国际公认的全球性疾病,FH 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不容小觑。在西方国家,普通人群杂合子FH 患病率大约为1/500,纯合子FH 约为1/100万,在法国、加拿大、黎巴嫩和芬兰这些国家,由于奠基者效应,其发病率更高[2]。按照1/500~1/200的患病率计算,全球FH 患者总数达1400万~3400万。但是,其诊断率及治疗控制率却严重不足[3,4]。共识统计了包括台湾及香港在内的22个国家和地区(未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人群,发现大多数国家中FH 诊断率不足1%。 迄今,并无大规模调查数据报告FH 患者冠心病患病率及接受治疗率。根据哥本哈根普通人群调查研究显示[5],确定或可能的FH 患者中冠心病患病率约为33%;这些患者中仅48%的人群接受了他汀类药物治疗。 因此,FH 诊断率低,易被漏诊,接受治疗者少,增加了冠心病患病风险。2 FH 风险评估 2013 EAS 共识强调,由于FH 患者长期暴露于高胆固醇,因此不能使用欧洲SCORE 评分量表或Framinhgam 风险评估量表评价其风险。尽管FH 患者主要以LDL-C 升高为主要矛盾,但不能单纯应用LDL-C 升高程度评价其患冠心病风险,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包括饮食、运动、吸烟史、性别、开始治疗的年龄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 共识强调了“累积LDL-C 负担” (cumulative LDL cholesterol burden )这一概念。对非FH 成人,55岁时累积LDL-C 负担为160 mmol ,该胆固醇含量已足够使健康人发展为冠心病。未接受治疗的杂合子FH 患者35岁时即可达到该累积LDL-C 负担。若从18岁开始接受治疗,则达到累积LDL-C 负担的年龄可推迟至48岁,若从10岁开始接受治疗,则可推迟至53岁,几乎接近正常成人。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十分必要。 男性较女性冠心病发病年龄提前。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及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均是FH 危险因素。另外,脂蛋白a[LP(a)]在临床确诊FH 病例中多异常增高。因此,目前常将LP(a)作为FH 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之一[6]。3 筛查与确诊 3.1 FH 筛查 由于FH 高冠心病患病风险及猝死率,需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共识指出,若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儿童、成人和其家庭组成员应进行FH 筛查: (1)成人血胆固醇≥8 mmol/L (≥310 mg/dl ) ,

药理学各种首选药总结精修订

药理学各种首选药总结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药理学各种首选药总结 1、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安定(地西泮)和劳拉西泮。 2、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是苯妥英钠。 3、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是乙琥胺和硝西泮。 4、 4、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药是卡马西平。 5、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首选药。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维拉帕米。 7、轻、中度原发性或肾型高血压的首选药物是卡托普利。 8、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剂是抗高血压的一线药。 9、高胆固醇血症首选考来烯胺(消胆胺)。 10、水肿的首选利尿药是氢氯噻嗪。

11、青霉素:G+感染首选。首选于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大叶性肺炎、脓胸等;首选于白喉、破伤风、炭疽病、气性坏疽;首选于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放线菌病;首选于心内膜炎。 12、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首选药为三代头孢(对军团菌无效)。 13、红霉素首选用于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婴儿肺炎、结肠炎、肠炎、败血症。本品是治疗军团菌的最有效的首选药。 14、庆大霉素首选于G—杆菌如变形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属等引起的感染。 15、四环素类:螺旋体感染:治疗博氏疏螺旋体所致慢性游走性红斑,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回归热,为最有效的药物。 细菌性感染:治疗肉芽肿鞘杆菌引起的腹股沟肉芽肿,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布鲁菌引起的布鲁菌病,均为首选药物。用于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支原体病、螺旋体病的临床治疗。一般临床首选多西环素。

衣原体感染:对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鹦鹉热,对肺炎衣原体引起的肺炎,对沙眼衣原体引起的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颈炎、性病淋巴肉芽肿、沙眼等,口服或局部应用均有疗效。多西环素为首选。 四环素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为首选药物。 立克次体感染:对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再燃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和恙虫病等,四环素类可作首选 16、氯霉素(左旋体)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注意已经被下喹诺酮类药物取代。 17、 17、急性、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以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可替代氯霉素作为治疗伤寒首选药物。 18、磺胺嘧啶首选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9、异烟肼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20、两性霉素B治疗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为首选。

胆固醇正常甘油三脂高的治疗方法

胆固醇正常甘油三脂高的治疗方法 现如今,胆固醇正常甘油三脂高这种疾病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患病群体大多出现在中年人身上,现如今人们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还比较弱,同时加之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很多一系列的问题,胆固醇正常甘油三脂高的问题一定不能马虎大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胆固醇正常甘油三脂高的治疗方法吧。 1.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极高的食物,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每天少于 300毫克)。血液中的胆固醇 主要(70%)是肝脏合成的,只有少部分(30%)来源于食物,所以仅仅依靠减少胆固醇摄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胆固醇,但是控制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对降低胆固醇仍然是有帮助的。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标准,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宜少于300毫克或更低,而1个鸡蛋黄中的胆固醇为250~290毫克;2两煮卤好的猪肝胆 固醇含量更高达469毫克。 2.少吃肥肉和荤油,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饱和脂肪广泛存在于肉、蛋、奶类食物中,尤其以肥肉、荤油和内脏的饱和脂肪含量为最多。饱和脂肪具有促进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生高的作用,其效力甚至超过了胆固醇本身。 3.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人体排泄胆固醇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胆汁,肝脏利用胆固醇合成胆酸,胆酸随胆汁排入胃肠道参与脂肪的消化,之后,一部分胆酸代谢产物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废物利用”,另一 部分胆酸代谢产物则随粪便排出体外。膳食纤维的作用就是吸附更多的胆酸代谢产物,使之排出而不是重新回收利用。这样,肝脏“只好”利用更多的胆固醇合成胆酸以补充胆酸的丢失。大量研究证实,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明确作用。 4.橄榄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中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可在日常饮食中 与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 5.鱼油和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不过其作用主要是针对甘油三脂升高,降胆固醇的作用较小(当然,仍然是有用的)。 6.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虽然并不能直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但有助于减轻胆固醇对血管的危害。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疗指南【2019版】

46.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概述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分解代谢的关键基因之一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HoFH)HoFH 是由于这些关键基因发生纯合突变或者复合性杂合突变所致,临床表现为LDL-C 水平明显升高,胆固醇在皮肤、眼睛和肌腱等多处沉积和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倾向。 病因和流行病学 目前已经发现FH 患者通常具有以下4 种之一基因的功能性突变:LDL 受体,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PCSK9),载脂蛋白B(APOB)和LDL 受体衔 ,其中90%为LDL 受体基因的突变。HoFH 可以分为3种:①接蛋白1(LDLRAP1) 真正的纯合子,每个等位基因上均为相同突变,可见于父母为具有血缘关系的杂合子FH 个体或者父母虽无血缘关系但所在区域内有相关基因突变的高患病率两种情况;②复合性杂合子,每个等位基因上的突变为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 ③双杂合子,极为少见,每个等位基因上的突变来自不同基因,通常一个是LDL 受体基因,另一个是其他 3 个基因中的一种。 HoFH 极为少见,估测发病率在1/300 000~1/160 000,女性略多于男性。若不加以干预,HoFH 患者通常于20 岁左右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30 岁左右死亡。 FH 遗传学:LDL 受体基因突变占90%。目前已经发现的与LDL 受体相关的基因突变超过了1200 种。LDL 受体相关的基因突变可划分两组:LDL 受体表达缺失性突变和LDL 受体功能缺陷型突变。载脂蛋白B(APOB)基因突变相关FH 约占5%。该基因突变影响LDL 与LDL 受体的结合,导致LDL 代谢障碍,从而血LDL-C 水平升高。但一般来说,APOB 基因突变导致的FH 血脂水平较LDL 受体缺陷型低。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是一种多肽,参与LDL 受体在肝细胞溶酶体的降解。PCSK9 基因突变,导致PCSK9 对LDL 受体亲和力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分类模拟7含答案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分类模拟7 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脂血症 A.胆固醇增高 B.甘油三酯增高 C.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D.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E.高密度脂蛋白增高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点:高脂血症的分类,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胆固醇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2. 下列哪类药物对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无效 A.硝酸酯类 B.ACEI类 C.钙拮抗剂类 D.β受体阻滞剂类 E.醛固酮拮抗剂类 答案:A [解答] 本题考点: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是直接松弛平滑肌,尤其是血管平滑肌,对小静脉血管的舒张作用较小动脉更为持久。对心肌无明显直接作用。由于容量血管舒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都减少,使血压降低(收缩压更明显)。 3.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抑制心肌细胞钠钾ATP酶活性 B.促进钠钙交换 C.降低SNS和RAS的活性 D.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水平 E.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松弛作用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点: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洋地黄可以抑制心肌细胞钠钾ATP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胞内钠浓度升高,进一步促进钠钙交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洋地黄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但是,它不具有正性松弛作用。 4. 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死亡率作用较为肯定的药物是 A.利尿剂类 B.硝酸酯类 C.α受体兴奋剂类 D.钙离子拮抗剂类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点:心力衰竭的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死亡率的作用优于单纯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宜首选。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并有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作用,逆转左室肥厚。 5. 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咳嗽、咳痰,痰为浆液性,白色泡沫状 B.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即可缓解 C.肺微小动脉压升高,血浆外渗,痰内带血丝 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匹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

匹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6-06-24T17:03:41.3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作者:于旭萍[导读] 匹伐他汀对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应给予鼓励并大范围推广,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通过对106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结合其具体的治疗情况和康复情况的对比,总结出更完善的治疗这种疾病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6例进行临床研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临床疗效,提出相应建议。结果:通过对这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使用匹伐他汀治疗的方法能够得到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匹伐他汀对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应给予鼓励并大范围推广,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匹伐他汀;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疗效分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摆脱了吃饱和穿暖这样的基本问题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吃健康的食物,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等等。同样,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医学界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更有效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希望能够用更加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下文主要匹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这种疾病的疗效,通过临床疗效分析得出具体的结果。接下来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前大量资料研究表明,血浆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关系,与其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显著的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和三酰甘油浓度的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我院选取53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给予新型降脂药物匹伐他汀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我们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06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19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6.5岁;病程1-4年,平均2.5年。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1-5年,平均3.2年。所有患者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2型糖尿病,排除孕妇和心、脑、肝、肾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及匹伐他汀药物过敏史患者。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检测仪器和方法:采用济南汉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F240-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糖、血脂,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和血脂。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降糖药和控制饮食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10mg/次,1次/晚口服;观察组给予口服匹伐他汀药物治疗,2mg/次,1次/晚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分析两种药物对血糖的效应及其治疗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比较,显效:TC及TG下降分别大于20%、30%,HDL-C升高大于0.26mmol/L;有效:TC和TG下降分别在10%-20%、20%-40%,HDL-C升高在 0.104-0.26m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我们采用标准的统计学处理方式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将每项结果的百分比均标记出来,给读者更直观的数据。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 FBS和HbA1c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FBS、PBG、HbA1c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S和HbA1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PBG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和LDL-C分别降低了10.41%、17.92%和12.98%,对照组TC、TG和LDL-C分别降低了9.94%、15.94%和13.4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DL-C升高达9.12%,对照组HDL-C升高为6.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表现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而致使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常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等,而高血脂又是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在使用降血糖药物及饮食指导治疗的同时,调整脂类代谢紊乱尤为重要,临床最常用的治疗药物是他汀类药物。匹伐他汀药物还能够抑制Rho家族G蛋白使内皮细胞血栓蛋白表达受到诱导,从而使血栓形成得到抑制,并且该药对血小板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Ⅲ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表达均有降低作用,使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表达增加,从而达到了促进纤溶蛋白的溶解和血栓形成得到降低,因此,该药的使用对防治心血管冠脉事件的发生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不但能够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而且在降低FBS和HbA1c方面均优于阿托伐他汀,安全有效,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何莎. 匹伐他汀对血糖的效应及其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05). [2] 王晶晶,张冬梅,胡志,汪琦,张冰,陈若陵. 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05). [3] 巩雪俐,马琦,李扬,文娟. 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44例临床评价[J]. 中国药业. 2015(22).

胆固醇高会引起哪些疾病及治疗方法

胆固醇高会引起哪些疾病及治疗方法胆固醇问题非常严重,胆固醇是很多肥胖的人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这些疾病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不断恶化,对于我们身体机能都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可能大家对于胆固醇高会引起哪些疾病及治疗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胆固醇高会引起哪些疾病及治疗方法吧。 1胆固醇过高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血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平时注意低脂清淡饮食,少食蛋黄鱿鱼,动物内脏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类食物。 2. 由于脂类代谢紊乱和饮食有直接关系,所以饮食治

疗是治疗本病的基础。虽然不同类型的高血脂症其饮食治疗方法不同,但是总的治疗原则是相同的。 1、必须控制饭量。因为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可以转化为脂肪,所以每餐的主食应定量食用。 2、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老年人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 2% 以下,少吃高脂肪食物,如动物油、肉类等。 3、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老年人一天内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 300 毫克,可少食动物肝脏、蟹黄、鱼子等。

4、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中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是有好处的,如各种植物油、深海鱼油等。 5、多食豆类食物。豆类食品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减少动脉硬化的形成几率。 6、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高的食物。如粗粮、大蒜、芹菜、粗燕麦、苹果、葱、茄子、海带、香菇、山植等食品,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脂,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7、高血脂病人不宜饮咖啡。大量的咖啡可使血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增加。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胆固醇高会引起哪些疾病及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对于这些内容一定都特别感兴趣,这些内容的确是需要我们胆固醇患者朋友需要认真了解的内容,才能够更好更有针对性的治愈我们出现的胆固醇疾病。

2020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高三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2020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20联盟)第二次联考 生物试题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A.脱落酸 B.生长素类 C.赤霉素类 D.细胞分裂素类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C、H、O、P是组成磷脂和糖元的元素 B.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C.蛋白质检测时,需要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和B D.油脂检测过程中,第二次使用吸水纸的目的是吸去多余的染液 3.下列关于全球人口动态和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变暖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 B.现在世界各地都已普遍存在降酸雨的现象 C.臭氧减少会使人类和其他生物易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D.目前世界人口已达到环境容纳量,控制人口数量刻不容缓 4.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B.正常细胞通过突变引起细胞癌变,质膜上粘连蛋白减少 C.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核膜不断向内折叠、细胞核体积变小 D.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5.右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药理学的名词解释

药理学(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药物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成为不良反应。 2、血浆半衰期: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3、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的作用,对其它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发生作用。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可产生明显效应。如吗啡兴奋阿片受体引起镇痛和欣快作用。 5、拮抗剂: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它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的结合,如阿托品。 6、部分激动剂:此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物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8、安全范围:指半数有效量(ED50)与半数致死量(LD50)之间的距离。此值越大药物越安全。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经肝门 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 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 环的药量明显减少,这种现象称为 首关消除或首关效应或第一卡关 效应。 11、肝肠循环: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 结合型药物在小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 的过程。 12、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 规律性变化,称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显现治疗效果且未出现中 毒反应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能增强药酶的活性, 加速其他药物代谢的药物,如苯巴比妥 等。 15、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 称最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16、耐药性:指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 病原体或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耐 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反复应用某些药物 后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 则产生一些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 繁殖但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指首次给予哌唑嗪治疗 某些高血压患者时,可出现直立性低血 压、心悸、昏厥等现象。若将首次剂量 减至,并在临睡前服用,便可避免发生。 20、稳态浓度:恒速、恒量给药时,约 经5个半衰期,此时给药速度与消 除速度相等,即达到了稳态血药浓 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突然停药所致原发病复发或加重的现 象,称为反跳现象。 22、半数有效量(ED50)— 23、二重感染: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过 程中,因长期大量用药,使体内敏 感细菌被抑制,而不敏感细菌得以 繁殖,引起新的感染,称为二重感 染。 24、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的抗菌范围。仅能 作用某一菌种或某一菌属的药物 称为窄谱抗菌药,抗菌范围广泛, 对多种病原体均有抑制作用的药 物称为广谱抗菌药。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 原微生物的能力。临床上常用最低 抑菌浓度或最低杀菌浓度表示。 27、钙拮抗剂:又称钙通道阻滞药。是 指选择性地作用于电压依赖性钙 通道,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外液经电 压依赖性钙通道进入细胞内的药 物。

药理学首选药总结

药理学首选药总结 1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 2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 3心源性休克多巴胺 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心肥厚卡托普利 5有机磷中毒消除N样作用氯解磷定 6高血压合并溃疡病可乐定 7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硝酸甘油 8变异型心绞痛钙通道阻滞药 9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10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苯妥英钠 11窦性心动过速普萘洛尔 12严重而顽固的心律失常胺碘酮 1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 14伴有房颤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不全强心苷 15房颤、房扑强心苷 16降低颅内压、急性青光眼甘露醇 17卓艾综合症奥美拉唑 18子痫引起的惊厥硫酸镁 19焦虑地西泮(安定) 20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 21癫痫苯妥英钠 22帕金森左旋多巴 23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 24痛风秋水仙碱 25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发性皮肌炎糖皮质激素 26低血容量休克中分子右旋糖酐 27重症甲亢、甲亢危象丙硫氧嘧啶(PTU) 28伴有肥胖的二型糖尿病二甲双胍 29敏感菌感染青霉素G 30军团菌病、弯曲杆菌肠炎、弯曲杆菌败血症、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婴儿肺炎和结膜炎、红癣、痤疮、白喉带菌者红霉素 31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及关节感染林可霉素类 3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青霉素肠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类 33鼠疫、兔热病链霉素 34绿脓杆菌感染阿卡米星 35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羔虫病)、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淋巴肉芽肿),布鲁斯菌病和霍乱弧菌感染四环素类 36敏感菌株所致的伤寒、副伤寒氯霉素类 37厌氧菌、阴道滴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硝基咪唑类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AHA 科学声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管理(2015 版) 2016-01-20 16:00 来源:丁香园作者:陈晓英字体大小-|+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科学声明,全文发表在Circulation 杂志上。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指由于遗传基因异常所致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原因。FH 主要是由于基因缺陷可引起早期死亡。最早发现的基因缺陷是LDL 受体调节紊乱、功能受损。FH 家族史中未治疗成年人LDL 水平>190 mg/dL,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160 mg/dL。杂合子FH 在青年中期可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而纯合子FH 一般在童年或者青年早期发生缺血性心脏病。 在该类患者中可通过提高LDL 受体功能从而降低LDL-C 水平,且能成功预防缺血性心脏病。他汀和PCSK9 调节LDL 受体循环的药物均能起到这种效果。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直以来都未能得到充分的诊断且未得到有效治疗,很多患者在早期仅仅接受调脂治疗,而忽略了其本身存在的基因问题。早期诊断杂合子FH 和纯合子FH 并进行降LDL-C 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缺血性心脏的发生,但目前并无有效的检查方法来协助诊断,只能通过基因检测、家族史、LDL-C 水平来协助诊断。 病理改变 FH 最早是在125 年前发现的,那时候人们把他定义为皮肤病,因为其常常表现为黄瘤、黄斑瘤。但是在该类患者发现其伴随着早发的血管粥样硬化,Wilkinson 提出了遗传学说。并随后被Khachadurian 证实了,并且发现是LDL 受体基因突变,导致LDL 水平明显升高。血脂中有75% 是LDL,并且70% 是通过血浆LDL 受体清除的。PCSK9 是肝脏内介导溶酶体分解的多肽,可减少LDL 受体循环回细胞表面和进一步分解。LDL 受体基因突变可分为两类:LDL 受体缺失和LDL 受体缺陷性突变。而其他基因的突变引起LDL 受体功能缺陷也可引起FH。 除此之外,研究也发现APOB 基因缺陷、PCSK9 基因缺血均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尽管其严重程度较轻。PCSK9 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使得LDL 受体水平下降,从而导致LDL-C 水平的升高。FH 并不会影响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但是后两者常常会受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临床表现 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在临床上,如果儿童和青少年的LDL-C 水平> 190 mg/d L 一般都会考虑该病,但是有时候在LDL-C 水平在140 mg/dl 的儿童中也有确诊该病例的情况。且尸解中发现高LDL-C 水平可明显加剧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在8~10 岁的FH 患者中发现患者的颈动脉内中层厚度明显厚于正常人。 成年患者常常可表现为肌腱黄斑和角膜弓,且常常在20 余岁左右发生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年轻患者的FH 相关死亡风险明显高于老年FH 患者。 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载脂蛋白水平同样加剧FH 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发生率。载脂蛋白(a)>50 mg/dL 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FH 患者发生心脏病年龄不一,研究发现FH 患者如果没有其他并存的血管危险因素存在,其发生CAD 的风险相对较低。 静息性心肌缺血是CAD 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目前对于无临床症状的杂合子FH 患者进行心肌缺血检测仍存在争议。在该类患者中进行运动负荷检测,发现约20% FH 患者为阳性。杂合子FH 可加速CAD 的发生,似乎有必要对该类患者进行运动负荷检测并评估其运动负

胆固醇高是不是高血脂及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胆固醇高是不是高血脂及治疗方法 导语:胆固醇高的患者朋友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和肥胖联系在一起,所以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就非常抵触,自然也就不愿意接受治疗,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 胆固醇高的患者朋友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和肥胖联系在一起,所以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就非常抵触,自然也就不愿意接受治疗,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生病就需要治疗,可能大家对于胆固醇高是不是高血脂及治疗方法还并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胆固醇高是不是高血脂及治疗方法吧。 胆固醇高是高血脂。治疗方法如下: (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是控制热量的基础。减少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等。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过多,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并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进血栓形成。 科学家发现北极圈内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以鱼猎为生,在他们中间冠心病的死亡率仅 5.3%,远远低于丹麦人的35%。他们吃的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很高,主要含有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它们存在于海鱼的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使血液中的脂肪酸谱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够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并增加抗血凝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DHA可以降低血脂保护神经系统。因此提倡多吃海鱼,以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血脂。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胆固醇高是不是高血脂及治疗方法,相信大家都能够依据以上的方法尽快的获得痊愈,解决掉我们出现的难言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