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第三单元课题1 水的组成)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课题1 水的组成)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课题1 水的组成)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单元设计

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实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情景。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从社会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操作。

本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定义。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了解原子、分子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

3.知道水的净化过程及常用方法。

4.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学生还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用文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结合水的分解反应深化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生成,元素种类不变。

课时分配:1课时

整体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实用文档

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

霍夫曼电解水装置、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物质,历史上人们一直认为水是一种单一的物质,那么水这种物质里究竟含有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水的组成,首先让我们看看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推进新课

[分析]《国语》中的《郑语》里明确地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同时还提出不同的物质元素在一起,方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如果只是同一物质元素,那是产生不出新物质的。可见水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之一。[图片展示]

物质间能相互转化,就足以说明,不同的物质之间有着相同的基本成分,元素是组

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的不变成分。

实用文档

[分析]既然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

[设问]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分析]水可不可以继续分解还需要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31:水的电解实验。

(1)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

[分析]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通电后,在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并且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不同,一段时间后,还可以观察到两支玻璃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因此我们猜测气体就是水分解产生的新物质,而且生成的是两种不同的气体。

[设问]实验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

[分析]如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那么生成物会是两种什么气体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18世纪化学家就开始研究了。

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水可以分解,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图片展示]拉瓦锡

实用文档

?通电通电氢气+氧气

(2)水??→

H2O H2O2

[提问]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

[回答]我们知道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分析]氢气(H2)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温度为-252 ℃时,能变成无色液体,在-259 ℃时,能变成雪花状固体,氢气难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在点燃的条件下,纯净的氢气可以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过渡]氢气可以燃烧,所以氢气可以用点燃气体来检验,若气体燃烧则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实验]学生检验生成的气体。

[提问]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氢气、氧气可以再分吗?

[分析]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的氢气、氧气都不可以再分了,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实用文档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 )、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能说说区别吗?

[分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而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结论]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二、单质和化合物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将你找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在方框内。

1.单质:如O2、H2、N2

2.化合物:如H2O、CO2、Fe3O4、Al2O3、P2O5

[提问]CO2、P2O5、Fe3O4、MnO2、CO、SO2……,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实用文档

[回答]都是化合物,都含有氧元素,由两种元素组成。

[分析]我们把这一类化合物叫做氧化物。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些物质。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水有什么新的认识?

[回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课堂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D.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2.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负、正两极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水

B.空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1.B 2.A 3.C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到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初步建立实用文档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并学习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进一步加深物质分类的思想。了解物质分类的多样性。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体积比)

?通电氢气+氧气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

(H2O)(H2)(O2)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如O2、H2、N2

2.化合物:如H2O、CO2、Fe3O4、Al2O3、P2O5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布置作业

1.水是( )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实用文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氧气

B.水

C.蛋白质

D.脂肪

3.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由水元素组成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空气

B.河水

C.冰

D.红磷

答案:1.B 2.B 3.C 4.C

教学反思

本课题通过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学生比较有兴趣,也很容易掌握,在介绍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时学生很容易明白,并且掌握较好。介绍有关单质等概念教师语言不宜过多,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式理解概念,然后通过练习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备课资料

水与日常生活

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需求,需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除饮用外,水也实用文档

是人们进行炊事、洗涤、沐浴、清洁等所必需的物质。有人估计人的生理需水量约为2.5升/日,但每日全部生活用水量却需要数十升至数百升。

饮用水是指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饮用或炊事用的水。其水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为此,各个国家对饮用水都规定有水质标准。饮用水的水源可采用河水、湖沼水和地下水等自然水,但由于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需要经过适当处理才能饮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供水设施较完备,通过自来水厂能为人们提供比较卫生的饮用水,但广大农村绝大多数仍以河水、井水等自然水直接作饮用水,应指出的是近年来许多农村也建立了自来水设备。

作为生活饮用水,首先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有益,要不含病菌、病毒,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并且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成分。当然在感官上也要求无色、澄清和无臭味。

我们国家的人习惯饮用煮沸过的水,是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饮用水不是越纯越好。像有些地区饮水中缺碘,就易使人得甲状腺肿大症,造成智力低下(这些地区政府部门特配给人们含碘食盐)。饮用水中缺氟易使儿童生龋齿。

实用文档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25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__________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淡水约占世界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种; 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最少的是。 5.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了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和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6.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和。 7.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合作展示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内外活动,并在课堂上展示,让我们充分理解环境中的水。例如: ⑴利用知识问答了解我们所拥有的水资源。 ⑵利用地图展示分析本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⑶和小组同学创作一个短剧介绍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行为,并在全班表演。 ●整理达标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准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蒸馏海水可无限补充淡水资源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因为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持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持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3.下列说法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A.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B.纯天然物质配制的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水通过处理能够变成油D.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4.下列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A.园林喷灌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C.口杯接水刷牙D.不间断地边注水边洗衣 5.北京市严重缺水,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6.为了防止大气和水污染,还我碧水蓝天,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新人教版

水的组成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重点 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 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34 ,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丽泽中学张海艳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初中化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课题2。 2、教材特点: 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化学教学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知识和经验。而本课题就是一个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素材。利用本单元提供的教学内容,可以较为系统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分析: 学生对化学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喜欢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更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也是初三学生才开始接触的新学科,所以学生虽然有兴趣,但是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是起步,本节课从贴近生活的水入手,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会用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一些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黄河水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 这项基本操作; 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 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 胆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用具: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蒸馏水、浑的水(泥水)、自来水

板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 低 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 净 化程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_李丽芬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广东省佛山市第十四中学李丽芬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三 2、学科:化学 3、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4、课时:1节 5、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收集有关水的一些资料。 课题分析 水虽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水,学生还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人先引导学生阅读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再通过演示电解水的实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通过讨论分析,获得相关概念,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对概念理解的难度。 整体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会用简单的方法检验氢气和氧气。 (3)了解化合物、单质和氧化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水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1、水的电解实验和生成气体的检验演示 2、对化合物、单质和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霍夫曼电解水器、电源、酒精灯、火柴、水、硫酸溶液、小木条。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练习巩固 六、教学过程 [提问]大家对水有多少的认识和了解呢? [学生回答]略 [导入]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它里面究竟含有什么呢?它能否再分呢? [阅读书本]P81 [分析]水可不可再分,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 介绍霍夫曼电解水器。 [演示实验]电解水的实验 [提问]实验现象。

《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水的净化 1.能熟练进行过滤操作,会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水的净化问题。 % 2.知道硬水的危害,会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能用具体方法将硬水软化。 1.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液体,是纯净物;而天然水中由于含有_________或_________杂质,是___________。 2.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_________物质的一种方法。 } 3.净化水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方式。 4.硬水是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钙、镁化合物的水。往水中加入__________后振荡,若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水就是硬水,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一、水的净化 。 1.沉淀,是指在静置的条件下,水中的固体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到容器的底部,还有一些固体杂质因为颗粒小、密度小悬浮在水中,此时可加入____________,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达到净化的目的。 2.实验:过滤的基本操作 按照课本P75【实验4-1】、【实验4-2】,小组内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并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并讨论过滤操作。【实验过程】 ( (1)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滤纸尖端朝下放入漏斗。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________,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与漏斗_________,中间不要有气泡。 (2)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高度,使漏斗下端的管口_________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3)取需要过滤的液体,将烧杯_________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玻璃棒下端要_______三层滤纸的一边,倾倒时液面要__________滤纸的边缘。 (4)过滤结束后,观察到滤纸上有不溶性的_______,而滤液是澄清的。

初中化学_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氢气燃烧实验识记氢气的性质,并能判断氢气是否纯净。 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巩固氧气的检验、练习氢气验纯操作,推断水的组成。 3.通过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得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画出其范围的集合图。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的仪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 (H 2O)(H 2 )(O 2 ) 2.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学情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对水的组成却是陌生的,所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探究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如判断化学变化,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同时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时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但是化学式书写等相关知识基础还欠缺,所以学习过程中只通过实验探究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涉及水的

课题3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蔡河中学艾保书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方法:实验探究 手段: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实验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空气的组成如何? 2、情景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今天开始学习自然界中的水。 3、讲授新课: 讨论: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 存在: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积的3/4;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地层、大气中也含有水; 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1018吨) 分布很广,但不均匀。 用途: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 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想一想:1、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实验3-1]:水的电解 (介绍装置) 现象: 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

2、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问: 大家猜想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气体? (大家回顾氧气的检验方法) 实验:检验两种气体(看动画) 完成学案中实验表格 讨论总结出结论:: 1. 正极:氧气 负极:氢气 V 02:V H2=1:2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 H 2O ?? →?通电 H 2 +O 2 分解反应 3.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介绍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验纯方法:如图所示(参看动画) 想一想:我们学过那些纯净物?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异同? 4.总结:略 5.练习:课后习题 6.作业:见学案 7.教后 元素 种类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 种类 物质

课题4、2水的净化导学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4、2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 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 味道,说一下为什么? 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 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 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 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 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实验探究:【实验3-3】 讨论与交流: 硬水的危害有哪些?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水垢,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爱护水资源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 (2)学习利用数字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课前预习】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储水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1.391×1018m3,地球表面约被水 覆盖,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为:(如图) 2.水资源概况 总水量,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 3.我国水资源 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且分布不均匀。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提高水的,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以减少用水量。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污染的来源:。 (3)水体污染的危害:破坏,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 (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和。 ③生活污水实行。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阅读课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部分解决下列问题: 思考与交流: 通过看课本上的图片3-25、3-27、3-28,你有何感想? 【训练题一】 1.自然界中储水量最多的是() A.气态淡水 B.陆地淡水 C.陆地咸水 D.海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惠水四中刘泉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首先探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有水生成,然后从反面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到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⑴学生对生活中的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经验的积累,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能说出水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但对于化学角度,水属于哪一类物质以及水的组成并不完全了解,只从表面上知道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⑵学生在《氧气》一课中所学习的氧气的检验方法以及《元素》一课所学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本课学习的基础。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得出结论。通过电解水分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更清晰的观察现象,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验证,更容易得出结论。 ⑶通过第二单元分子和原子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组的过程,但没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水电解的微观过程,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实质的具体应用,加深了对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 ⑷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转化到水中,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利用反应物推测水的组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如何利用生成物来确定水的组成,学生不太清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让水分解?水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怎样检验水电解产生的气体?水真的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等疑问?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理念 遵循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水的组成word教案(7)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水的组成和氢气,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观察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并检验水的两种电解产物。 2.了解单质、氧化物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能对一些日常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重点难点】 1.水的组成。 2.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学习内容一 氢气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7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氢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氢气能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3.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4.氢气燃烧的反应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氢气+氧气――→点燃 水。 【讨论交流】 1.氢气点燃前为什么要验纯? 2.氢气验纯时,试管口为什么朝下? 【温馨点拨】 1.氢气里若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名师归纳】 可燃性气体里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 【反馈练习】 1.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B ) A .没有听到声音 B .听到很小的声音 C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D .试管爆炸 2.检验氢气纯度时,手拿充满气体的试管,在移近火焰时,应(B ) A .管口向上 B .管口向下 C .试管保持水平 D .以上都可以 3.下列关于检验氢气纯度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用排水法收集的氢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B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如听不到响声,说明其纯净了 C .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D .用爆鸣法检验出的含有不纯氢气的试管,可立即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学习内容二 电解水的实验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8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木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学案(有答案)(20200606210719)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学案(有 答案) 课题2水的净化 一、学习目标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了解硬水及软水的区别; 初步掌握过滤与蒸馏的实验技能。 二、课堂引入 【引入】没有水就没有我们生活的这个缤纷的世界,但 是 随着水资源的不断污染,自然界的水不象以前那样清澈 了。这杯水就是污染之后的水,非常浑浊。那么我们经过怎 样的处理才能使这杯水变澄清呢? 三、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本55页,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观看图片】 一、水的净化 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静置沉淀法 吸附沉淀法:常用吸附剂:木炭、活性炭; 絮凝剂:明矾,它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⑴过滤可以分离与的混合物 ⑵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⑶过滤的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⑷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分组完成】:《活动与探究》 取水2、加明矾吸附3、过滤 思考交流: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 在生活中还能用什么来代替滤纸? 【观察思考】: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 理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水?取上面过滤过的液体滴在蒸 发皿中,加热待蒸发后,大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有白色物质产生。 结论: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 二、硬水和软水 【自主阅读】课本56页第二段,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硬水检验 加肥皂水 【实验3-3】分别向两杯同样清澈透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不断的搅拌,观察它们产生泡沫的情况。 现象:一个烧杯产生的泡沫多,一个烧杯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 结论:产生泡沫少的是_________,产生泡沫多的无疑就是____________。 蒸发法:硬水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软水蒸发皿底部 无或很少固体。 【阅读】课本56页第四段,使用硬水会给人类带来那

爱护水资源优秀教案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1、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 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展示关于“水是生命之源”系列图片。 学生看着地球跟生活中关于水的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自然界的水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多少的能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 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种B、60多种C、70多种D、80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位B、第四位C、第六位D、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B、巴西C、美国D、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A、1/2 B、1/3 C、1/4 D、1/5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B、海南C、西藏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4日D、7月4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B、内蒙古C、河北D、天津 11、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B、长江C、黄河D、金沙江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的观察,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提问】出示一杯水,你对水的认识有哪些,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水的组成 (板书)4-3 水的组成

思考,提出猜想 创设环境,引入新课 【过渡】在探究水的组成前,我们先认识下氢气的性质。(板书)一、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指导学生观察一瓶氢气,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神舟九号升空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讲解】神舟九号升空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那我们现在来研究下氢气燃烧。 【实验演示】现在我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在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呢,我们要先对气体进行验纯,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 【设问】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什么?验纯的操作是怎样的? 【归纳】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进行验纯,方法:先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慢慢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声音很小,则说明气体较纯。 【实验演示】现在我就可以对氢气进行点燃实验了,大家注意观察现象。 【提问】火焰呈什么颜色?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怎样验证?写出反应方程式。

第三单元课题三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水的净化活动与探究 槐树关中学潘小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净化方式,掌握过滤、蒸馏操作技能。 2.了解纯净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掌握过滤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了解蒸馏的操作。 道德情感: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重点:过滤实验操作,硬水、软水的区别方式 难点:过滤装置的安装。 [情景设置:] 一场暴雨后,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如何将这种浊水变得清澈透明?清澈透明的水中是否还有杂质?如何将天然水变为纯水?[活动过程:] 一:水净化中过滤操作: 1.提出问题: 浊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如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 2.设计方案: 学生观察茶杯中茶网分离茶叶与茶水的现象,根据已学过的过滤原理,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并讨论归纳出过滤中所需仪器,进行仪器连接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装置图:

3.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过滤操作,静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并进行实验记录。 4.得出结论: 过滤操作能将水中的固体不溶性杂质除去? 5.合作交流: 讨论“过滤得到的滤液若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此问题讨论,结合学生实验中的问题,得出过滤中应注意的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的折叠角度必须符合漏斗的角度,并用水润湿滤纸的四周,使它紧贴在漏斗的内壁,滤纸与漏斗壁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的边缘略低于漏斗的边缘;过滤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壁间渗出。 “三靠”:漏斗下端管口要和盛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滤液能沿着烧杯内壁流下;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的末端和滤纸的三层部分相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要和玻璃棒相靠。 二:硬水、软水的区别。 学生思考“过滤后的水清澈透明,其是否是纯水?”结合烧

4.1 爱护水资源

§4.1 元素 一、选择题 1.地球上储水量最大的是( ) A.海洋 B.冰川 C.地下水 D.江河湖泊 2.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淡水在自然中分布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 B.动植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能喝 D.水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4.减少海洋污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 A.垃圾填海 B.油轮泄漏 C.海水晒盐 D.生活废水排入海洋 5.下列做法不会对水造成污染的是( ) A.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 D.鱼类合理施养 6.江苏的一些大型化工企业选择建立在远离城市的下游沿岸,下述理由错误的是( ) A.化工厂需要大量的水 B.便于向长江内大量排放污水 C.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D.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三废对人口稠密地区的危害 7.能够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 ①工业三废②生活污水③滥用农药、化肥④暴雨洪水剧增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有民谣:“五十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农田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说的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的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列哪种做法不会对水产生明显影响( ) A.使用含磷的合成洗涤剂B.随意丢弃废电池 C.往池塘中倾倒垃圾 D.池塘中养鱼 9.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B.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C.水生植物繁殖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10.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选用节水型器具 B.少喝水、不洗澡 C.用洗过菜的水冲洗马桶 D.发现水管漏水及时向物业管理或供水部门反映 11.当前水资源正面临严峻形势:世界上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淡水资源出现危机;3亿多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的状态下;80%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世界性的缺水原因之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水体污染。每年5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有关部门呼吁市民“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学案

3.3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 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味道,说一下为什么? 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 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 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 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 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实验探究:【实验3-3】

讨论与交流: 硬水的危害有哪些?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硬水软化的方法 (1)生活中:采用法 (2)实验室:采用法。 ①原理: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冷 凝成水。 ②实验时应注意: a.烧瓶需垫。 b.烧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c.烧瓶中加沸石的目的是。 d.不能使液体剧烈沸腾以防。 e.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二、精讲点拨 1、过滤,可用于分离与 过滤的注意事项: “一贴” (1) “二低” (2) (3) “三靠“ (4) (5) (6) 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 问题讨论: (1)为何有些同学得到的滤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 (2)要使滤液变澄清,怎么做? 2、水的净化方法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课题内容 本节选自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三水的组成。 二、课型 实验探究课.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水的组成这节课的目标设定为认识水的组成,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因此,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重点应该让学生通过检验确定两种气体,以及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点,清晰的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明确水的组成,之后再通过验证实验的方式进行活动探究,并设计了具体的实验问题供学生填写。而在水分子化学式的确定部分。最后,教材简要的说明也可以通过氢气的燃烧证明水的组成。通过分析,我认为应该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水分解产物的检验,以及水的元素组成的推理上,同时,我大胆的在本节课中引导鼓励学生从分解水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水的组成。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意培养。而且学生在由实验现象提升到实验结论这一部分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而在水

分解的微观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与认识,通过动画及图片的设置,可以增强他们进行多视角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能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通过电解水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爱护自然资源的情趣。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六、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 七、教学难点:

初中化学_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学生观看“荒野求生”视频,引发学生寻找野外水源。 学生观看贝尔用布袋净水视频,引出过滤。从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过滤操作。 引出实验室过滤 展示过滤过的“水”发现问题 通过贝尔利用木炭去除颜色,引入吸附净水法 设计问题,学生讨论:吸附过的水,聪明的贝尔会去直接喝吗?从而引出杀菌消毒。 设问:贝尔在野外生存时可能不会带杀菌消毒剂,他会怎么做呢?让学生现场摸一摸烧天然水很久的水壶的内壁,引出硬水和软水。孤僻的海岛上,贝尔如何得到淡水? 学生分组活动,完善某地区自来水水厂的净水过程。 展示交流。认识到自来水生产的复杂性。 升华主题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生活用水来自 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 2、对于水质和水污染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生活中净化水 的方法。 3、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过滤,但不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 溶性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课标分析 1.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了解自来水生产工艺,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制取蒸馏水。 4.通过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当地水源净化的必要性 及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 2、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等净水剂的净水作用。 教材分析 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性质后,学习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等。教材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及软硬水的区分有序的联系。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重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备课资料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 1.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电解水的实验:①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1∶2。②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③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知识点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故名“氢气”。 2.化学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如图所示)。 3.验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若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例】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C.接触烧杯感到发烫

D.开始安静地燃烧,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爆炸 答案:D 点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若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知识点2: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原理:(1)水氢气+氧气。 (2)根据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实验用品:水电解器、直流电源、水、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 实验步骤: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并向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 分析论证实验现象:(1)电极上出现气泡,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是氧气;负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2)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端玻璃管和负极端玻璃管中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实验分析与结论:(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2)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由此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误差分析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但实验中往往大于2∶1,原因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强;其次是氧气的氧化性很强,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实验点拨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弱,产生气体的速率太慢,故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 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率,但不影响实验结果。 巧记速记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任何时候都不变。 【例】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D 点拨: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它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知识点3: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学案+教案: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水电解实验知道水组成.(重点) 2、从组成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区别.(难点)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过程和方法.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与人生理、生活和人类生产活动关系吗? 2、水物理性质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1、装置:如右图所示 2、现象:认真观察水电解实验并做好记录,同时加以分析思考.

该反应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类型:__________反应。 【巧学妙记】电解水实验简洁记忆法:(电极)正氧负氢,(体积)一 氧二氢,(质量)八氧一氢. 【反思与评价】 1、水中加入少量新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是什么?___________ 2、通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交流电”或“直流电”) 3、实验时要注意哪些细节?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水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 水组成是怎样? 2、实验操作中试管A 、B 两试管气体体积比常大于2:1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电解水实验中可见氢气是一种_________气体,试管A 内既有 氢气又有水而氢气体积没有减少 ,可见氢气是_________水气体;氢气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火焰,说明氢气具有_______________. 4、氢气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点燃可燃性气体都要____________ 5、水沸腾过程与水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6、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你是怎样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