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变换器开题报告汇总.

直流变换器开题报告汇总.
直流变换器开题报告汇总.

开题报告

一背景

直流变换器是一种将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的半导体元件。按功能可分为:升压变换器、降压变换器和升降压变换器。在燃料电池汽车中主要采用升压变换器。变换器首先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将直流电源转变成交流电(AC),一般称作逆变,然后通过变压器(升压比为1∶n)升压,最后通过整流、滤波电路产生变压后的直流电,以供负载使用.

直流转换器与一般的变换器相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输出功率大、品种齐全等特点,用途广泛,输入输出完全隔离,输出多路不限,极性任选。宽范围输入变换器是专为满足输入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场合需要而开发的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其输入直流电压可以在DC100V-375V宽范围内变动而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此外,这种电源体积小,重量轻、保护功能完善,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本身具有过流、过热、短路保护。多档输出的变换器,它不仅提供电源而且有振铃和报警功能。该变换器分为军用、工业及商业三个品级,在诸如通信机房、舰船等蓄电池供电的场合极为适用。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Converter)早在10年前就做成了元器件式样,在系统中损坏

时可以卸下更换。目前,它正从低技术、元器件型转向高技术、插件(Building black)型发展。系统设计师在开始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系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电源输入、输出?DC/DC变换器作为子系统的一个部件,应该更仔细地规定它的指标以及要付出多少费用。有趣的是,全球声称可供给军用DC/DC变换器的厂家超过300家,但却没有两

种产品是相同的,这给系统设计师选用该产品时造成困难。设计师们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是:对产品的性能价格比进行综合平衡,决定取舍。需求和市场决定制造厂的发展战略目前,对制造厂家而言,面临着要求降低噪声、减小尺寸以及提高功率和效率的挑战和市场竞争。现扼要介绍几家公司的做法。当今,在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电源都是以插件形式出现的。供应厂商均按用户的要求作相应改动以适应需求。DC/DC直流变换器的军品市场占很大比重,但增长缓慢。分析家们预测:到1996年,DC/DC变换器最大市场将是计算机和通信领域。

美国InterPoint公司的研究开发战略是:针对军用及宇航系统应用,提供一种更便宜、功率更大、性能更好的产品,它们比现有DC/DC 变换器有全面改进。预计今后几年的实际问题仍是产品价格。采用模块化方法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DC/DC变换器输出功率。一些应用系统要求功率高达2KW,如果采用200W的产品去构建系统,至少要10~12个产品,既麻烦也影响系统可靠性。该公司认为必须研制出功率比200W大2~3倍的大功率电源,而且单件成本控制在1.3~1.7倍才合适。

模块化方法,可以通过消除非重复工程成本(NRE)使系统成本降低。这种模块化的器件也是分布式供电系统的基本构件。鉴于分布式供电比集中供电系统有更多优点,而绝大多数应用系统要求在母线级上直流电压要分别供给不同逻辑电路各种电压,例如+5V、+12V、+3.3V 等等。一些厂家利用板级(on-Card)DC/DC变换器来实现,另一些供应商则把几种输出合在一起,把电源放在靠近需要供电的电路板上。

Arnold Magnetics公司供应多档输出的直流变换器,它不仅提供电源而且有振铃和报警功能。为了占领市场,产品随着性能提高,其价格也应最低。各家公司,在维持性能不变时,尽量设法降低生产、销售成本。由于经济原因,电力生产、输送和都采用三相系统。在三相系统允许更高的功率密度,使用更少的器件和更高的效率比等效单相系统好。此外,由于相位的差异,三相系统目前在时间常数平均功率。同样的优势鼓励使用的三相整流器和逆变器。许多工业应用程序需要大功率直流-直流转换。这些应用程序包括分布式发电、不间断电源、和运输。传统的孤立的直流-直流转换器使用单相变压器,它通常是大而重,单相整流器。针对受益于三相系统的优势,一些工作已经完成使用直流-直流转换器,使用三相高频变压器和三相整流器。这些变化可以减小体积、重量、和整个系统的成本。三相直流-直流转换器提出了良好的性能,当高频隔离是理想的。降低滤波器高的组件面临压力近年来,已经完成并应用三相直流-直流转换为燃料电池能源处理[7]-[10]和电池在汽车设备[11]应用。它体现了潜在的优势。

二研究现状

姚伟,郑步生,洪峰在《车载双管正激直流变换器的设计》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高效率双管正激直流变换器,在提出一种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控制电路,反馈回路、启动电路和变压器的关键参数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其中控制电路使用SG3525芯片,采用二型补偿对控制电路进行补偿。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变换器输出稳定,有较高的转换效率。

丁小满,张从旺《电力机车直流变换器的设计》从直流变换器的热设计、工艺设计及安全性设计方面对直流变换器产品的设计进行阐述。目前,按照以上设计思路研制的变换器已经通过试验验证,技术参数完全满足要求。在电磁兼容试验,振动、冲击试验,高温、低温试验中,技术参数完全满足要求。项目成果在电力机车、8 轴车及国产化列车中得到成功运用。

李云,张小勇,刘福鑫,阮波《机车车辆充电机用移相全桥ZVS PWM 变换器的设计》。文章介绍了一种机车车辆充电机的核心部件——加箝位二极管的零电压开关PWM 倍流整流全桥变换器。该变换器的优点是可以利用输出滤波电感和谐振电感在宽负载范围内实现开关管的

零电压开关,利用箝位二极管可以有效消除二次侧整流管上的电压尖峰和振荡,同时采用倍流整流技术可优化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感的设计。

梁喆,欧阳名三在《基于SG3525矿用直流变换器控制电路的设计》对传统模式进行改进使直流变换器具有自启动功能,利用软启动引脚设计了欠电压和过电流保护。并对电压调节器进行了设计,减小了直流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

李艳、阮新波、杨东升、刘福鑫在《双输入直流变换器的建模与闭环系统设计》中因为采用两个甚至多个输入源的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用单个多输入直流变换器代替原有的多个单输入直流变换器,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将以双输入Buck 变换器为例,进行系统建模以及闭环调节器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稳态和动态能

指标达到要求。

桂存兵,谢运祥,谢涛,陈江辉《推挽DC-DC 变换器平均电流控制研究》中提出怎样提高推挽变换器的电流稳定性和系统可靠性,通过分析了DC/DC 推挽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此础上建立了小信号数学模型。并施以电流型双环控制策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和保护能力。给出了推挽变换器的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推挽变换器,双环控制策略具有良好动态和静态控制性能。

胡晓清,尚修香在《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ZVS 全桥变换器研究》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集成寄生元件的ZVS 变换器,利用变压器的寄生电感和晶体管的输出电容可实现变换器的ZVS 功能,使变换器具备经济、紧凑的特点。通过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寄生量的计算和ZVS 参数的优化,对变换器的设计进行系统研究.

姚建红,张艳红,刘继承《一种新型全桥移相PWM 零电压零电流变换器》,为了实现全桥软开关变换器能在很宽的负载变化范围内实现零电压零电流变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路拓扑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全桥移相脉宽调制零电压零电流变换器,该电路中,超前桥臂前面增加了一个辅助电路,使其超前桥臂能在轻载的情况下很好地实现零电压变换;在高频变压器的副边采用无源钳位电路,使其滞后桥臂能在满载的情况下很容易地实现零电流变换;此外,在辅助电路中的电容与变换器的输出滤波电容之间用一个钳位二极管连接,限制了变压器的二次侧电压。

在一篇外文中《A Three-Phase Current-Fed Push–PullDC–DC Converter》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相推挽直流-直流转换器是提议。这个转换器使用高频三相变压器提供电隔离在电源和负载。这三个活转换器件连接到相同的地方,从而简化了变换器的电路。通过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器减少输入电流纹波和输出电压波纹,其数量小于等效单相拓扑。三相直流-直流转换也有助于在能耗损失的减少,允许使用低成本开关。这些特点使这个转换器适合应用在低压电源的使用和相关的电流很高,比如在燃料电池、光伏阵列、蓄电池。理论分析,一个简化的设计实例,实验结果为1千瓦样机将提交了两个操作区域。原型是专为一个40 kHz开关频率,输入电压为120 V,输出电压400 V。指数达到了直流-直流功率转换、高频变压器、多相、波纹要求。

袁义生,伍群芳《ZVS 三管推挽直流变换器》中提出一种采用3 个开关管的推挽式(three-transistorsPush-Pull,TTPP)变换器,仅需要在传统推挽变换器的输入电源和变压器两个原边绕组中点间插入一个辅助开关管Q3。两个主管驱动信号u gs1 和u gs2 与传统推挽变换器中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相反;除去死区时间,辅管驱动信号u gs3 是两个主管驱动信号u gs1 和u gs2 的与非关系。用等效电路的方法结合解析方程,分析电路各个工作模态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开关波形。指出主管可在宽负载范围下实现零电压开通(zerooltageswitchingZVS),且主管关断电流是传统推挽电路中的一半值。辅管在大负载或加大漏感情况下可以实现ZVS开通,辅管的额定电压是主管的一半,等于输入电压。讨论软开关的实现问题。提出控制芯片及其驱动电路的设方

法,完成一台800W、开关频率为83.3kHz 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工作原理的有效性。

袁义生,龚昌《一种高效逆变电源及绿色工作模式的研究》为针对车载逆变电源输入侧低压大电流的特点,提出一种前级为并联LC 谐振式推挽直流变换电路的高效率逆变电源结构,详细阐述了整个电源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绿色工作模式,即通过在空载状态下前级推挽电路间歇式工作来控制中间直流母线电压在允许范围内波动,达到降低逆变器空载损耗的目的。最终设计制作了一台AC220 V 输出,额定功率1 kW 的逆变器,测试其额定效率大于90%,绿色模式下损耗仅为10.89 W。

吴红飞,夏炎冰,邢岩《适用于高压宽范围输入的交错串并联正激变换器》面向中高压-宽电压范围输入、高可靠性中大功率变换应用,提出一种交错串并联正激变换器。变换器由两个低压桥臂和一个高压桥臂构成,3 个桥臂形成两个正激单元。其中,低压桥臂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的一半,高压桥臂的电压应力等于输入电压。该变换器继承了双管正激变换器可靠性高、电压应力低、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开关管的最大占空比可以达到0.67,是传统双管正激变换器最大占空比的1.33 倍,因此可以适应高压、宽输入范围场合的应用;开关管占空比小于0.5 时,高压桥臂开关管可以实现软开关,面向中高压-宽电压范围输入、高可靠性中大功率变换应用,提出一种交错串并联正激变换器。变换器由两个低压桥臂和一个高压桥臂构成,3 个桥臂形成两个正激单元。其中,低压桥臂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为输入

电压的一半,高压桥臂的电压应力等于输入电压。该变换器继承了双管正激变换器可靠性高、电压应力低、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开关管的最大占空比可以达到0.67,是传统双管正激变换器最大占空比的1.33 倍,因此可以适应高压、宽输入范围场合的应用;开关管占空比小于0.5 时,高压桥臂开关管可以实现软开关,

工作过程先做如下假设:

1)各功率MOSFET 和二极管为理想器件,导通压降为零;2)3 个电

容C1、C2和C3 值都等于C;变压器漏感L leak-1L leak-2

L leak;在死区时间内,滤波电感电流值i Lf 不变。电路的一个开关周期分为8 个阶段,主要波形如图2(b)所示。再结合图2(a)的开关驱动时序图和图 3 各阶段工作电路来解释

1)模态1[t1—t2]。在t1 时刻前,Q1 和Q3 导通,U in 能量经变压器传递到副边,经整流二极管D5 和D6 给滤波电感L f 充电,电感电流上升。在t1 时刻Q3 被关断,当C3 足够大时Q3 两端电压上升时间大于电流下降时间,Q3 能实现零电压关断。此时,滤波电感L f 续流并折射到原边,与电容C3 和C2 谐振,使C3 电压u ds3 从零开始上升,而C2 电压u ds2 从2U in

开始下降,带动变压器原边电压u P 下降。两个变压器绕组回路有:

与此同时,变压器绕组P1 的电流i1 迅速下降,绕组P2 的电流i2 迅速上升,以维持瞬间变压器总磁场能量不变,即副边电流值不变。假设初始t1 时刻

i1=i3=I p,根据节点电流定律有:

结合基本电容公式:

当滤波电感上的能量足够时,此阶段时间很短,变压器副边仍然是二极管D5 和D6 导通。由式(1)—(3)可解得各变量,但求得的结果太复杂,不便分析。为简化分析,当滤波电感上的能量足够且死区时间足够时,系统在t2 时刻进入稳态,有:

同样解得此阶段持续时间为

t12 =5CU in / I P (5)

此时二极管D2 导通,为实现Q3 的ZVS 开通创造了条件。

2)模态2[t2—t3]。在t2 时刻驱动Q2 导通,此时u ds2 已经下降到零,故Q2 实现零电压开通。

此阶段初始时刻副边等效电路如图4 所示,R on为原边各导通电阻折算到副边的值与副边绕组电阻值之和;L Leak 为副边漏感值加上原边漏感折算到副边值之和。则:

当符合式(6)时,D4 和D7 承受正压导通,才会出现4 个二极管共同导通的情况,否则仍然是D5和D6 续流。因本电路为实现软开关需要加大漏感L Leak,所以一般不会在此阶段出现4 个二极管共同导通的情况,而该情况具体公式分析复杂,不在本文赘述,可参考文献[21]。

下面讨论本阶段常见的D5 和D6 续流过程。此时原边D2 和Q1 形成环流,变压器电压近似为零,受副边电感电流下降影响,原边环流也随之下降,各变量可表示为

这个阶段是原边电流环流阶段,电流方向如图3 所示,变压器电压维持为零。3)模态3[t3—t4]。t3 时刻Q1 被关断,因C1 的存在,Q1 实现零电压关断。流经Q1 的电流i1 迅速减小,使得原边电流折射到副边值小于滤波电感电流,因此二极管D4 和D7 导通,从而出现副边4 个二极管共通现象。变压器被置于短路状态,在电路原边形成了漏感L leak-1、L leak-2 和电容C1,C3 共同谐振现象;变压器副边电流随原边谐振电流改变,而二极管共通电流之和维持着滤波电感电流续流。u ds1 上升,u ds3 随之下降。根据节点电流和环路电压定律,有

当漏感能量足够时,u ds1 从零上升到U in,u ds3从U in 下降到零,i1 下降到零,i2 下降到等于i3,D3导通,为Q3 零电压开通提供条件。用式(8)解u ds1和u ds3 是个四阶方程,求解复杂。如果漏感的能量足够,结合初始条件i1(t3)=i2(t3),可简化估计u ds3下降到零及u ds1 上升到U in 的时间为t34 =2CU in /[i1(t3 ) / 2] (9)如果漏感能量不足,在本阶段结束时刻,u ds3无法下降到零,u ds1 也无法上升到U in。如果1/4 谐振周期大于本区间时间,结束时刻u ds3 仍然在下降;反之结束时刻u ds3 再次谐振上升,这是需要避免的。

4)模态4[t4—t7]。当漏感能量足够时,在t4时刻u ds3 已下降到零,此时驱动Q3、Q3 实现了零电压开通。如果漏感能量不足,Q3 为硬开通。分析此模态,又可以分为3 个小阶段。

①[t4—t5]阶段。U in 作用在漏感L leak-2 上。当Q3 实现ZVS,原边电流从初始负值迅速上升;当Q3 硬开通,原边电流从近似零初始电流迅速上升。变压器副边4 个二极管迅速换流,D4 和D7 的电流逐渐增加,D5 和D6 的电流逐渐减小。当原边电流

为负时,电流经过两个反并二极管D2 和D3 流过;当电流上升到正值,Q2 和Q3 开始流过正向电流并线性增加。图3(d)中标注的虚线框和实线框代表本

阶段电流从负方向到正方向的转换。此阶段变压器电压仍然为零,各电流有

i2 =i3 =i(t4 ) +U ind t / L Leak (10)

当折射到副边电流随之上升到等于电感L f 上的电流时,D5 和D6 关断为零,只剩下D4 和D7 导通。电路进入第2 个阶段。②[t5—t6]阶段。变压器副边绕组电压开始迅速反向,导致变压器原边绕组P1 的电压也随之反向。励磁电感和C1 谐振,u ds1 从U in 上升到2U in。u p2 从0 上升到U in。电路进入下一个阶段。

③[t6—t7]阶段。此时电路工作在正常导通状态,滤波电感Lf 的电流线性上升,有

i Lf =i Lf (t5 ) +(U s N s / N p -U o )d t / L f (11)

在t7 时刻Q3 被关断,变换器开始另一半周期的工作,工作情况类似于上半个周期。

工作过程

先做如下假设:

1)各功率MOSFET 和二极管为理想器件,导通压降为零;

2)3 个电容C1、C2和C3 值都等于C;

3)变压器漏感L leak-1L leak-2L leak;

4)在死区时间内,滤波电感电流值i Lf 不变。

5)电路的一个开关周期分为8 个阶段,主要波形如图2(b)所示。再结合图2(a)的开关驱动时序图和图 3 各阶段工作电路来解释

1)模态1[t1—t2]。在t1 时刻前,Q1 和Q3 导通,U in 能量经变压器传递到副边,经整流二极管D5 和D6 给滤波电感L f 充电,电感电流上升。在t1 时刻Q3 被关断,当C3 足够大时Q3 两端电压上升时间大于电流下降时间,Q3 能实现零电压关断。此时,滤波电感L f 续流并折射到原边,与电容C3 和C2 谐振,使C3 电压u ds3 从零开始上升,而C2 电压u ds2 从2U in

开始下降,带动变压器原边电压u P 下降。两个变压器绕组回路有:

与此同时,变压器绕组P1 的电流i1 迅速下降,绕组P2 的电流i2 迅速上升,以维持瞬间变压器总磁场能量不变,即副边电流值不变。假设初始t1 时刻

i1=i3=I p,根据节点电流定律有:

结合基本电容公式:

当滤波电感上的能量足够时,此阶段时间很短,变压器副边仍然是二极管D5 和D6 导通。由式(1)—(3)可解得各变量,但求得的结果太复杂,不便分析。为简化分析,当滤波电感上的能量足够且死区时间足够时,系统在t2 时刻进入稳态,有:

同样解得此阶段持续时间为

t12 =5CU in / I P (5)

此时二极管D2 导通,为实现Q3 的ZVS 开通创造了条件。

2)模态2[t2—t3]。在t2 时刻驱动Q2 导通,此时u ds2 已经下降到零,故Q2 实现零电压开通。

此阶段初始时刻副边等效电路如图4 所示,R on为原边各导通电阻折算到副边的值与副边绕组电阻值之和;L Leak 为副边漏感值加上原边漏感折算到副边值之和。则:

当符合式(6)时,D4 和D7 承受正压导通,才会出现4 个二极管共同导通的情况,否则仍然是D5和D6 续流。因本电路为实现软开关需要加大漏感L Leak,所以一般不会在此阶段出现4 个二极管共同导通的情况,而该情况具体公式分析复杂,不在本文赘述,可参考文献[21]。

下面讨论本阶段常见的D5 和D6 续流过程。此时原边D2 和Q1 形成环流,变压器电压近似为零,受副边电感电流下降影响,原边环流也随之下降,各变量可表示为

这个阶段是原边电流环流阶段,电流方向如图3 所示,变压器电压维持为零。3)模态3[t3—t4]。t3 时刻Q1 被关断,因C1 的存在,Q1 实现零电压关断。流经Q1 的电流i1 迅速减小,使得原边电流折射到副边值小于滤波电感电流,因此二极管D4 和D7 导通,从而出现副边4 个二极管共通现象。变压器被置于短路状态,在电路原边形成了漏感L leak-1、L leak-2 和电容C1,C3 共同谐振现象;变压器副边电流随原边谐振电流改变,而二极管共通电流之和维持着滤波电感电流续流。u ds1 上升,u ds3 随之下降。根据节点电流和环路电压定律,有

当漏感能量足够时,u ds1 从零上升到U in,u ds3从U in 下降到零,i1 下降到零,i2 下降到等于i3,D3导通,为Q3 零电压开通提供条件。用式(8)解u ds1和u ds3 是个四阶方程,求解复杂。如果漏感的能量足够,结合初始条件i1(t3)=i2(t3),可简化估计u ds3下降到零及u ds1 上升到U in 的时间为t34 =2CU in /[i1(t3 ) / 2] (9)如果漏感能量不足,在本阶段结束时刻,u ds3无法下降到零,u ds1 也无法上升到U in。如果1/4 谐振周期大于本区间时间,结束时刻u ds3 仍然在下降;反之结束时刻u ds3 再次谐振上升,这是需要避免的。

4)模态4[t4—t7]。当漏感能量足够时,在t4时刻u ds3 已下降到零,此时驱动Q3、Q3 实现了零电压开通。如果漏感能量不足,Q3 为硬开通。分析此模态,又可以分为3 个小阶段。

①[t4—t5]阶段。U in 作用在漏感L leak-2 上。当Q3 实现ZVS,原边电流从初始负值迅速上升;当Q3 硬开通,原边电流从近似零初始电流迅速上升。变压器副边4 个二极管迅速换流,D4 和D7 的电流逐渐增加,D5 和D6 的电流逐渐减小。当原边电流

为负时,电流经过两个反并二极管D2 和D3 流过;当电流上升到正值,Q2 和Q3 开始流过正向电流并线性增加。图3(d)中标注的虚线框和实线框代表本

阶段电流从负方向到正方向的转换。此阶段变压器电压仍然为零,各电流有

i2 =i3 =i(t4 ) +U ind t / L Leak (10)

当折射到副边电流随之上升到等于电感L f 上的电流时,D5 和D6 关断为零,只剩下D4 和D7 导通。电路进入第2 个阶段。②[t5—t6]阶段。变压器副边绕组电压开始迅速反向,导致变压器原边绕组P1 的电压也随之反向。励磁电感和C1 谐振,u ds1 从U in 上升到2U in。u p2 从0 上升到U in。电路进入下一个阶段。

③[t6—t7]阶段。此时电路工作在正常导通状态,滤波电感Lf 的电流线性上升,有

i Lf =i Lf (t5 ) +(U s N s / N p -U o )d t / L f (11)

在t7 时刻Q3 被关断,变换器开始另一半周期的工作,工作情况类似于上半个周期。

桥式直流PWM变换器仿真分析解析

黑龙江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设计题目:桥式直流PWM变换器仿真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2)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2) 第三章设计报告要求 (2) 第四章参考资料 (2) 第五章课程设计的题目 (3) 第六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3) 6.1总体电路的功能框图及其说明 (3) 6.2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 (3) 6.3控制电路 (4) 6.4驱动电路 (5) 6.5缓冲电路 (6) 6.6双极性PWM控制方式 (6) 6.7单极性PWM控制方式 (9) 第七章心得与体会 (11) 第八章参考文献 (13) 附录:评分标准 (14)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性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必修实践性环节。 目的: 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rnet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仿真工具的能力和方法。 5、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6、加深理解《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 7、初步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整流电路的选择 2、整流变压器额定参数的计算 3、晶闸管(全控型器件)电压、电流额定的选择 4、平波电抗器电感值的计算 5、保护电路(缓冲电路)的设计 6、触发电路(驱动电路)的设计 7、画出完整的主电路原理图和控制电路原理图 8、用MATLAB进行仿真,观察结果 三、设计报告要求 依据“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文档)的模板格式撰写。内容应包括: 1、主电路设计说明 2、控制电路设计说明 3、仿真结果讨论(说明是否达到设计指标的要求) 4、附录: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原理图 四、参考资料 电力电子技术教材及相关资料

直流电子负载设计报告

直流电子负载设计报告 (侯进高业林伍贯礼)指导老师周晓波王森 摘要:本文论述了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思路和过程。本电子负载采用AT89S51 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芯片,可实现以下功能:电子负载有恒流和恒压两种模式,可手动切换。恒流方式时不论输入电压如何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流过该电子负载的电流恒定,且电流值可设定。工作于恒压模式时,电子负载端电压保持恒定,且可设定,流入电子负载的电流随被测直流电源的电压变化而变化。AD模块接受电路电压和电流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经液晶模块同步显示电压和电流。包括控制电路(MCU)、驱动隔离电路(PWM波)、主电路、采样电路、显示电路、基准电路等;能够检测被测电源的电流值、电压值;各个参数都能直观的在数码管上显示。 关键词:电子负载;单片机(MCU);模数(A/D).PWM. 一,引言 在电路中,负载是指用来吸收电源供应器输出的电能量的装置,它将电源供应器输出的电能量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或消耗掉。如电炉子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蓄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机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这些都是负载的真实表现形式。负载的种类繁多,但根据其在电路中表现的特性可分为阻性负载、容性负载、感性负载和混合性负载。在实验室,我们通常采用电阻、电容、电感等或它们的串并联组合,作为负载模拟真实的负载情况。进行电源设备的性能实验。电子负载是利用电子元件吸收电能并将其消耗的一种负载。电子元件一般为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由于采用了功率半导体器件替代电阻等作为电能消耗的载体,使得负载的调节和控制易于实现,能达到很高的调节精度和稳定性。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调节和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模拟实际的负载情况,还可以模拟一些特殊的负载波形曲线,测试电源设备的动态和瞬态特性。这是电阻等负载形式所无法实现的。二,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电子负载用于测试直流稳压电源、蓄电池等电源的性能。设计和制作一台电子负载,有恒流和和恒压两种模式,可手动切换。恒流方式时不论输入电压如何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流过该电子负载的电流恒定,且电流值可设定。工作于恒压模式时,电子负载端电压保持恒定,且可设定,流入电子负载的电流随被测直流电源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外接12V稳压电路。 要求: (1)负载工作模式:恒压(CV)、恒流(CC)两种模式可选择。 (2)电压设置及读出范围:1.00V~20.0V。 (3)电流设置及读出范围:100mA~3.00A。 (4)显示分辨能力及误差:至少具有3位数,相对误差小于5%。

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报告(1)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班级:电子1101 学号: 姓名:刘广强 指导老师:董姣姣 完成日期:2012年6月19

目录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3) 二、总体设计思路 (3) 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 (3) 2.直流稳压电源原理 (3) 3、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5) 4、稳压电路 (7) 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8) 三、.设计方法简介 (8) 四、软件仿真结果及分析 (10) 五、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12) 六、参考文献 (13)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一个连续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①输出直流电压:U0=9→12v; ②纹波电压:Up-p<5mV; ③稳压系数:S V≤5% (最大的波动不能超过5%) 2、设计电路结构,选择电路元件,计算确定元件参数,画出实用原理电路图。 3、自拟实验方法、步骤及数据表格,提出测试所需仪器及元器件的规格、数量。 4、在实验室MultiSIM8-8330软件上画出电路图,并仿真和调试,并测试其主要性能参数。 二、总体设计思路 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 (1)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有效值)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获得所需要交流电压。 (2)降压后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变成单向直流电,但其幅度变化大(即脉动大)。 (3)脉动大的直流电压须经过滤波电路变成平滑,脉动小的直流电,即将交流成份滤掉,保留其直流成份。 (4)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压,便可得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供给电压表。 2.直流稳压电源原理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所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导师姓名: 完成时间:2009-05-22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PWM信号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进行控制的方法。文章中采用了专门的芯片组成了PWM信号的发生系统,并且对PWM信号的原理、产生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软件编程对PWM信号占空比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其输入信号波形等均作了详细的阐述。此外,本文中还采用了芯片IR2110作为直流电机正转调速功率放大电路的驱动模块,并且把它与延时电路相结合完成了在主电路中对直流电机的控制。另外,本系统中使用了测速发电机对直流电机的转速进行测量,经过滤波电路后,将测量值送到A/D 转换器,并且最终作为反馈值输入到单片机进行PI运算,从而实现了对直流电机速度的控制。在软件方面,文章中详细介绍了PI运算程序,初始化程序等的编写思路和具体的程序实现。 关键词:PWM信号,测速发电机,PI运算 1

The Design of Direct Current Motor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Based On SCM Chenli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method to generate the PWM signal by using MCS-51 single-chip computer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a D.C. motor. It also clarifies the principles of PWM and the way to adjust the duty cycle of PWM signal. In addition, IR2110 has been used as an actuating device of the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which controls the speed of rotation o f D.C. motor. What’s more, tachogenerator is used in this system to measure the speed of D.C. motor. The result of the measurement is sent to A/D converter after passing the filtering circuit, and finally the feedback single is stored in the single-chip computer and participates in a PI calculation. As for the softwar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idea of the programming and how to make it. Key words:PWM signal,tachogenerator,PI calculation 2

大学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息111 学号: 119094285 姓名:杨葳 指导教师:赵峰

一、问题的提出及发展背景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显然它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国的城市公交信息查询却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上,广大的市民获取路线信息方式也比较少,最常用的方式只局限在询问和交通地图上。而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就是使人们能够在因特网上方便、简单的查询出各条路线,了解自己所经过的每个站点等信息,以便能更好的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而设计的。它主要实现的模块是公交信息的查询模块,其中包括的功能有:线路查询、站点查询、站站查询、车站查询;而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的是对各个数据表进行添加、编辑、删除等功能操作以及对留言版进行一些相应的回复。 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开发技术采用的是基于.NET的B/S架构,它的前端选用https://www.360docs.net/doc/ae19066397.html,为主要的编程框架,其.ASPX文件包含组成用户界面的 HTML 文本和控件,而后台选用了C#编程语言。用.NET编程的最大好处在于易于管理和重用性比较高。数据库选用的是SQL Server 2000,而应用程序通过https://www.360docs.net/doc/ae19066397.html,与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建立链接,并且运用SQL 语言实现对其数据库进行操作。在此系统中,大量采用了存储过程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当今是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世界,计算机已成为广大市民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目前城市不断地在向郊区延伸,边缘不断扩大,和郊区的边界甚至开始变得模糊化,城市公交路线不断地增多,加之众多公交路线时常调整,目前众多市民,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市民,对各条公交路线的信息不清楚或掌握得不准确。并且当今各大城市的家庭轿车相继增多,使城市交通出现拥堵现象。而公共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相比具有人均占用道路少、能源消耗低、运输成本低、污染相对较小、客运量大,运送效率高等优点,它是解决大、中城市交通拥堵等交通问题,所以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地发展公共交通的运用。本毕业设计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公交查询以及信息发布。 本设计的预期成果是:此系统能够使用户简单的查询出他们自己想要的车次经过哪些站点,在哪一站可以转乘,然后继续换乘哪路车;也可以预先知道可以通过哪些车次可以到达目的地。在留言版中可以留下用户对系统的任何信息或者任何要求,管理员可以通过对留言版信息的解读对系统进行一系列的修改。 二、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成果提供一网上公交车查询的网站,广大社会人士通过访问该网站。 首先,有条理地、清晰地呈现出城市各条线路信息。不管城市扩展得有多大,城市公交路线增加的有多少,人们都可以通过城市公交查询系统来获得各条公交路线的详细信息。

由IGBT组成的H桥型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建模及应用仿真

目录 1.引言 (2) 1.1研究意义 (2) 1.2研究内容 (2) 2.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2) 4 H桥DC/DC变换系统的电路仿真模型建立与实现 (6) 5 结论 (11) 心得体会 (12)

1.引言 1.1研究意义 电能是现代工农业、交通运输、通信和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电能一般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两大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电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将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以满足供电能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匹配关系,还需要通过对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和谐波等的控制和调节,以提高供电的质量和满足各种各样的用电要求,这些要求在电力电子技术出现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使人们可以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为各种各样的用电要求提供高品质的电源,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所谓变流就是指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转换,对交直流电压、电流的调节,和对交流电的频率、相数、相位的变换和控制。而电力电子变流电路就是应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这些转换的线路,一般这些电路可以分为四大类。 (1)交流—直流变流器。 (2)直流—直流斩波调压器。 (3)直流—交流变流器。 (4)交流—交流变流器。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是直流—直流斩波调压。 1.2 研究内容 (1)工作原理分析 (2)系统建模及参数设置 (3)波形分析 2.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直接直流变流电路也称斩波电路,它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一般是指直接将直流电变为另一直流电,这种情况下输入与输出之间不隔离。间接直流变流电路是在直流变流电路中增加了交流环节,在交流环节中通常采用变压器实现输入输出间的隔离,因此也称为带隔离的直流—直流变流电路或直—交—直电路。直流—直流变流器有多种类型,主要有降压变流器、升压变流器和桥式直流变流器等,这里主要介绍桥式(H型)直流变流器。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虽可使电动机的电枢电流可逆,实现电动机的两象限运行,但其所能提供的电压极性是单相的。当需要电动机进行正、反转以及可电动又可制动的场合,就必须将两个电流可逆斩波电路组合起来,分别向电动机提供正向和反向电压,即成为桥式可逆斩波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一直流稳压电源,满足: (1)当输入电压在220V交流时,输出直流电压为6-9V; (2)输出纹波电压不于5mv (3),稳压系数<=0.01; (4)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5)最大输出电流为:Imax=0.8A 2.要求通过设计学会; (1)如何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调整三极管或集成稳压块;(2)合理选择电路结构,并完成全电路元器件参数设计、绘制电路图;(3)短路保护实现方法 (4)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5)撰写设计报告。 3.设计注意: (1)电源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调整三极管或集成稳压块等元件只做选择性设计; (2)完成全电路元器件参数设计、绘制出整体电路图; (3)撰写设计报告要符合下列格式并按时上交,逾期将延与下届。 一、书写要求 二、上交时间要求 上交书面及电子稿发至邮箱:

撰写设计报告格式:(仅供参考,不要全部抄龚) 见附录一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姓名 1 绪言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稳压电路也制成了集成器件。由于集成稳压器具有体积小,外接线路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和通用性等优点,因此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应用十分普遍,基本上取代了由分立元件构成的稳压电路。集成稳压器的种类很多,应根据设备对直流电源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对于大多数电子仪器、设备和电子电路来说,通常是选用串联线性集成稳压器。而在这种类型的器件中,又以三端式稳压器应用最为广泛。 2 设计要求

1.初始条件: (1)集成稳压器选用LM317与LM337或其他芯片,性能参数和引脚排列请查阅集成稳压器手册。 (2)电源变压器为双15V/25W。 (3)其参考电路之一如图1所示 图1 ±1.25V-±15V连续可调直流稳压器参考电路原理图 2.主要性能指标:(1)输出电压Vo:±1.25 - ±12V连续可调。 (2)最大输出电流Iomax=800mA (3)纹波电压ΔVop-p≤5mV (4)稳压系数Sv≥3X10-3 3.设计要求:(1)依据已知设计条件确定电路形式。 (2)计算电源变压器的效率和功率。 (3)选择整流二极管及计算滤波电容 (4)安装调试与测量电路性能,画出实际电路原理图。 (5)按规定的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3 总体设计思路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准备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集成稳压器选用LM317与LM337,电源变压器选用双15V/25W。 由于输入电压u1发生波动、负载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U I会随着变化。因此,为了维持输出电压U I稳定不变,还需加一级稳压电路。

直流电动机无级调速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直流电动机无级调速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1) 本次的设计任务就是直流电动机无级调速的设计,使其能更好的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2) 本次的设计目的就是要求设计要使得电动机转速可以由零平滑调至额定转速,能实现高速起动,具有较高的调速精度。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知识 (2)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3) 主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设计 3.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家生.电机原理与拖动基础.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6年 [2] 唐介.电机与拖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陈世元.电机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4] 徐邦荃.直流调速系统与交流调速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5] 赵影.电机与电力拖动.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4.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 1 论文初稿2012年12月27日 2 第一次修改2012年12月30日 3 第二次修改2013年01月08日 4 第三次修改2013年02月17日 5 论文终稿2013年03月16日 I

直流电动机无极调速 摘要 本设计主要是运用调速系统对直流电动机进行调速,使其实现无级的效果。此调速系统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主电路是采用晶闸管可控整流装置进行调速;控制电路是采用双闭环速度电流调节方法进行反馈。系统采用调压调速的调速方法可以获得与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相互平行的人为机械特性,调速方向是基速以下,只要输出的电压是连续可调的,即可实现电动机的无级调速。双闭环速度电流调节这种方法虽然初次头次成本相对而言较高,但它保证了系统的性能,保证了对生产工艺要求的满足,它既兼顾了启动时的电流的动态过程,又保证稳态后速度的稳定性,在起动过程的主要阶段,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后,只要转速负反馈,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主要作用很好地满足了生产需要。 关键词:无级调速;双闭环;晶闸管 II

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 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 的多种水平,特别是创新水平,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 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 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但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 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当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 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展开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 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 术示范校增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 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 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

“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 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 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库”, 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 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 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 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 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 实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 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实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点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点不更新,仅仅“换汤 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点 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当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 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持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 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合知识经济时 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 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 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持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 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实行实践。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汇总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一例犬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治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职称讲师

2015年10月11日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学生填写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教师意见”栏。 2、学生要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指导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 3、本开题报告的各部分内容要完整,所有签字必须齐全,院、部、系的工作检查将以此作为主要依据。 4、本开题报告填写完整后,与毕业论文(设计)一起交给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材料。 5、评定成绩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与答辩手册》要统一交到分院办公室。成绩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评阅与答辩手册、毕业论文(设计)由分院办公室负责存到教务处教务科和学院档案室各 1 份,其它由系保存,以备检查、评估。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毕业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1背景 犬真菌性皮肤病是宠物门诊的常见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严重影响了宠物犬和人类的健康。该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真菌侵袭犬体皮肤、被毛和爪甲等处而引起的一类顽固 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通常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孢子菌和毛癣菌引起,又称皮霉病 和皮肤丝状菌病。病犬患部剧痒,大面积脱毛,不停地舔触,搔抓、啃咬或磨蹭患部, 从而加重局部损伤的感染,其特点是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疾病比较顽固给患犬带来很大痛苦,对人也有传染性。 1.2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宠物行业也不断发展,犬真菌性皮肤病越来越多。犬真菌性皮肤病作为犬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因其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给患犬带来很大的痛苦并成为兽医棘手的疾病之一,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犬真菌性皮肤病对减轻患犬痛苦治愈犬真菌性皮肤病是十分重要的。 2、毕业论文的研究目标: 本试验以一例真菌性皮肤病患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患犬进行诊断,确定病原并使用抗菌1号和菌立净胶囊联合治疗来观察其对犬皮肤真 菌病疗效。 3、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具体措施和研究的可行性、创新点: 3.1内容及方法 3.1.1试验材料 (1) 试验动物 一例真菌性皮肤病患犬

直流变换器课程设计样本

直流变换器课程设 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概要 1.1 技术参数 1.2 设计要求 第二章.电路基本概述 第三章. 电力总体设计方案 第三章.电力总体设计方案 3.1 电路的总设计思路 3.2电路的设计总框图 第四章 BUCK 主电路设计 4.1 Buck变换器主电路原理图 4.2 Buck变换器电路工作原理图4.3 主电路保护(过电压保护)4.4 Buck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4.5 主电路参数分析 第五章控制电路 5.1 控制带你撸设计方案选择

5.2 SG3525控制芯片介绍 5.3 SG3525各引脚具体功能 5.4 SG3525内部结构及工作特性 5.5 SG3525构成的控制电路单元电路图第六章驱动电路原理与设计 6.1 驱动电路方案设计与选择 6.2 驱动电路工作分析 第七章附录 第八章设计心得

第一章.设计概要 1.1 技术参数: 输入直流电压Vin=25V,输出电压Vo=10V,输出电流Io=0.5A,最大输出纹波电压 50mV,工作频率 f=30kHz。 1.2 设计要求: (1)设计主电路,建议主电路为:采用 BUCK 变换器,大电容滤波,主功率管用 MOSFET;(2)选择主电路所有图列元件,并给出清单; (3)设计 MOSFET 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 (4)绘制装置总体电路原理图,绘制: MOSFET 驱动电压、 BUCK 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以及输出电压波形(波形汇总绘制,注意对应关系); (5)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小结。 第二章.电路基本概述

直流斩波电路(DC Chopper)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也称为直接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Converter)。直流斩波电路一般是指直接将直流电变为另一直流电的情况,输入与输出不之间不隔离。直流斩波电路的种类较多,包括 6 种基本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Cuk 斩波电路,Sepic 斩波电路和 Zeta 斩波电路。Buck 电路作为一种最基本的 DC/ DC 拓扑,结构比较简单,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广泛用于各种电源产品中。根据对输出电压平均值进行调制的方式不同,斩波电路能够分为脉冲宽度调试、频率调制和混合型三种控制方式,Buck 电路的研究对电子产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MOSFET 特点是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驱动电路简单,需要的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热稳定性优于 GTR,但其电流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功率不超过 10kW 的电力电子装置。功率MOSFET 的种类: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 沟道和 N 沟道。按栅极电压幅值可分为;耗尽型;当栅极电压为零时漏源极之间就存在导电沟道,增强型;对于 N(P)沟道器件,栅极电压大于(小于)零时才存在导电沟道,功率 MOSFET 主要是 N 沟道增强型。 第三章.电力总体设计方案 3.1 电路的总设计思路

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无刷电机驱动的电动自行车 的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 近年来,燃油交通工具因尾气排放问题已造成城市空气的严重污染。于是发展绿色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发展电动自行车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随着电机技术及功率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发展迅速。本文设计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专用控制芯片MC33033为控制芯片,以功率器件MOSFET为开关器件驱动电机,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设计出了电路原理图、印制板电路图和电路板实物的3维效果图。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机MC33033 原理图印制板电路图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ransportation fuel emission problem has been caused by urban air pollution levels. So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transpor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aking into account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bicycles has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motor technolog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ower devic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bicycle controller. This design uses a brushless DC motor for the control of dedicated control chip MC33033 chip, in order to power MOSFET devices as the switching device drive motor, to achieve control of the electric bike. Design a circuit diagram, PCB circuit diagrams and circuit board real 3-D renderings. Keywords:brushless DC motor MC33033 Schematic PCB circuit

大学毕业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毕业生毕业设计开 题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表 课题题目热氧化大豆油荧光物质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学生姓名王浩 所学专业农产品加质量与安全 导师姓名 *** 报告日期 2013-12-02 滁州学院教务处制 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为切实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工作,保证论文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一、开题报告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必经过程,所有本科生在写作毕业设计(论文)之前都必须作开题报告。 二、开题报告主要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的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前,学生必须根据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师双向选择后确定选题,根据任务书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查,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四、学生设计(论文)开题前需认真填写开题报告表,并向导师提出申请,由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负责开题报告的评议。

五、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认真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评议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学生开题报告评议结果须为“合格”方可开始论文写作。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不得少于3人 六、开题报告表应送交所在院(部)保存。 七、表中各项可自行加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完整篇.doc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3,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

课程设计AD转换器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设计》研究报告 AD转换器设计 学生姓名:王欢 学生学号:20094075XXX 指导教师:赵肖宇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 中国·大庆 2012 年12 月

目录 1 设计任务要求 (1) 2 方案设计与比较 (1) 2.1 总体设计框图 (1) 2.2 各框图的功能和可选电路及特点 (1) 3 单元电路设计 (2) 3.1 模拟电压产生电路 (2) 3.2 输出电路 (2) 3.3 555信号发生器 (3) 3.4 555信号清零 (4) 3.5 74LS00 (4) 3.6 计数器电路 (5) 3.7 D/A转换器DAC0832 (5) 3.8 LM324比较器 (7) 4 元件选择 (7) 5 整体电路 (8) 6 电路工作原理 (9) 7 困难问题及解决措施 (9) 8 总结与体会 (9) 9 致谢 (10) 10 参考文献 (11)

1 设计任务要求 ?电源 5V; ?输出数字量8位; ?误差1LSB; ?带转换开始控制; ?输入直流电压0-2.5V; ?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选择; ?用绘图软件画出总体电路图; ?应用仿真软件仿真; 2 方案设计与比较 2.1 总体设计框图 上图为8位为计数式8位A/D转换器的总体设计框图。该八位AD转换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模拟电压产生电路 2)电压比较电路 3) DA转换电路 4)脉冲产生电路 5)控制电路6)计数电路 7)输出电路 2.2 各框图的功能和可选电路及特点 1)模拟电压产生电路:在电位器上产生0~2.5V的待转换电压。 2)电压比较电路:比较两个电压值进行判断并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待转换电压Vx进入比较器正端,而经DA转换器转换出的模拟电压量Vy则进入比较器负端与Vx比较。若Vx > Vy,则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反之为低电平。

直流电子负载 .

Product Guide AC &DC Power System Power for the better life 上海汉升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召楼路号3286销售热线:(021)34902073 (021)34902079传真:(021)34902073-816 (021)34902079-816网址:..www handsunpower com S H A N G H A I H A N D S U N P O W E R S Y S T E M C o.,L T D 邮编:201112 公司总机:(021)55091913 24小时服务热线:400-688-0619

企业概况 Company p r o f i l e 3286号。

0102 D C E L 系列直流电子负载是专门为直流电源老化、测试及储能蓄电池性能测试开发的电子负载。电子负载能量逆变馈网, 实现能量回收, 节能环保! 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源、电池、电力电子设备检测等用途。 直流电子负载 电子负载吸收能量逆变馈网回收,节能环保,噪声低宽电压输入范围操作模式 恒定模式:恒流、恒阻、恒压、恒功率负载 瞬变模式:恒流、恒阻、恒压、恒功率瞬变负载,循环高精准度电流、电阻、功率、电压设定与测量快速电流切换仿真动态电流功能通道独立保护功能 放电绿色回馈能量,电流谐波<3%(额定),对电网基本无谐波污染 配备功能齐全的上位机软件,用户自定义测试流程报表数据分析功能 产品特点: 上位机软件功能列表 注:如有特殊要求或定制其他规格请致电咨询;如规格尺寸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源老化、测试、性能检测 电力电子设备测试 DC-DC 、AC-DC 电源转换器测试 电池模块组放电、检测等 科研机构、实验室、高校等机构 应用领域:

±12V简易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设计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_ __

前言 主要内容: 课题名称与技术要求: 设计课题: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1>输出直流电压Uo=12V,且连续可调,调节范围±2V <2>最大输出电流Ilm≤200mA <3>稳压系数Sr<10% <4>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资料收集与工作过程简介: 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仔细看了课程设计的要求,去逸夫图书馆借了相关的资料,查阅了设计论文的格式样本,比较了各种设计方案的优劣,最终把自己觉得最好的方案的相关参数计算出来。自从上个学期开始,我们就开始学电工,这学期的模电在实际生活中十分有用,在设计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正如参加飞思卡尔设计电路焊板子一样,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通过了对该电路的设计,调试,我学会了用整流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以及集成稳压器等元件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目录 摘要---------------------------------------------------------------------4 设计要求---------------------------------------------------------------6 主要器件选择---------------------------------------------------------9 单元电路设计原理,参数计算------------------------------------12 结论与心得体会-----------------------------------------------------17 参考文献--------------------------------------------------------------18 元器件明细表--------------------------------------------------------19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学号:1008421057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4届)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胡杰 指导教师陆俊峰陈兵兵 高工助教 2014年4月

摘要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础是有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无刷直流电机在各种传动应用中虽然还不是主导地位,但是无刷直流电机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自上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在办公、工业、生产、电器等领域设备中越来越趋于小型化、智能化、高效率化,而作为所有领域的执行设备电机也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电机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现阶段的电机的要求是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等,由此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也在随着人们的要求的转变而不断地迅速的增长。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个控制系统来驱动无刷直流电机,主要以DSPIC30F2010芯片作为主控芯片,通过控制电路采集电机反馈的霍尔信号和比较电平然后通过编程的方式来控制直流无刷电机的速度和启动停止。 关键词:控制系统;DSPIC30F2010芯片;无刷直流电机

Abstract Brushless dc motor is the basis of brushless dc motor, brushless dc motor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its. Now in all kinds of brushless dc motor drive applications while it is not the dominant position, but the brushless dc motor has been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Since the last century,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people in the office,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other fields increasingly tend to be miniaturization, intelligence, high efficiency, and as all equipment in the field of motor is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people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tor is in constant change. At this stage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tor is high efficiency, high speed, high precision and so on, so is the application of brushless dc motor as the change of people's requirements and continuously rapid growth. The design of this system mainly through a control system to drive the brushless dc motor, mainly dspic30f2010 chips 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through collecting motor feedback control circuit of hall signal and compare and then programmatically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brushless motor and started to stop.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dspic30f2010 chip; brushless DC mot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