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有效提问”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有效提问”概念的界定

有效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

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初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主要研究教师

提问的有效性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

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现有文献对有效提问的一般陈述是:“为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学目标来引导提问。”与此毫无区别的另一种说法是:“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

趣。”考虑到学生的智慧,我们必须确定一点,我们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的思

考,并为之润色。

(二)研究的相关理论

1. 中国传统的“启发式”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

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

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 “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

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

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二、当前课堂提问的弊病及对提问有效性缺失的反思

目前,由于教师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效果。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

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毫无意义。如:Do you like singing? Do you like this song? 教师希望学生回答的答案是Yes。

(2)提问只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提问只关注结果是什么,如“Yes or No?”“Right or Wrong?”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过程,很少问“Why?”“How?”

(3)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

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于是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教师只好自问自答了。

(4)提问无目的性,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教学。教学设计时对提问未精心设计,上

课时随意发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学生不知所云,课堂上议论纷纷,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5)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新课讲授前,教师一般要通过提问,

以诊断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能否顺利引入新问题,但这种提问有时只限于浅层次

的记忆性知识的问答,并没有真正诊断出学生理解、掌握的程度,诊断效果失真。

(6)提问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

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标准答案。

(7)提问表达不明,措词不清,学生难以理解。提问时叙述过快或者使用冗长而凌乱

的措词,使学生不明其意。

(8)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时间思考。提问后立即回答,本意可能

是为了节约时间,但学生由于没有时间思考,结果往往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反而适得其反。

(9)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提问只面向少数尖子生,多数学生成了

陪衬,被冷落一旁,他们学习中的问题难以暴露,也缺乏体验成功的机会,进而使他们逐渐对提问失去兴趣。

反思一:课堂提问要注重质量,而不是关注形式、数量。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不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都是拙劣的提问。那种“是不是?”的提问仅是表面的热闹,对学生是有害无益的。因此,提问要考虑它的价值性,不能随心所

欲。一个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应具备三个特征:

(1)诱导的启发性。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简

单,学生几乎不动脑筋就可以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

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

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努力学好英语。

如Go for it! Book 2 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Period 3是一篇有关礼仪的阅读文章,可通过与学生谈论对某个国家的印象入手,引出礼仪的重要性,为进一步的阅读做好铺垫。

T: Have you ever gone abroad?

S1: No, never.

T: What about you?

S2: Yes, I’ve been to Singapore.

T: What gives you a deepest impression?

S3: It’s quite clean there. People don’t litter in the street.

T: Anything else?

S3: They never talk loudly.

T: Well, when we talk about manners and behaviors, we might find it very important to be polite. Do you think so?

Ss: Yes.

(2)层次的渐进性。课堂提问有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使学生在

教师提问的诱导下,扎扎实实步入知识的殿堂。同时,以不同层次的提问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

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如教学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一课,问题可以一个比一个难,一个

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向问题本质靠拢,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在提问设计时,抓住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理,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

题:

Why do so many Chinese people want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in different ways?

Where did singers come from?

Who was the winner of the men’s competition and who was the winner of the women’s competition?

What did the winner say?

What did a spokesperson from the Olympic Committee say?

Besides singing English songs, what other fun ways to learn English are there?

(3)时机的选择性。课堂提问要选择恰当时机,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如Will people have robots? 这一单元可用will句型来预测未来生活。在学到第三课时时,以If one day there’s no more place for us to live on the earth, where will we live?为话题讨论,从而更加真实地练习will的使用情景:We’ll live on the moon. Will we live on the Mars or space station? I don’t think we’ll live on the moon. We will live in the ocean.学生的答案真可谓五花八门,不

过学生的想象潜能得到了挖掘。

反思二:提问要目的明确,表述清楚

教师提问要考虑到提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

问,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提问;是关注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是能力目标。同

时一个好的提问必须表达清楚,准确严密,词不达意的问题会让学生茫然失措,浪费时间。

反思三: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性、灵活性及调控性。

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有趣。同样一个问题,老是“旧调重弹”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如变换一个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

课堂提问要灵活多样,不同方式的提问,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不同

层次的学生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

课堂提问要及时调控,问题提出后,对学生不同的反应要实施问题调控。如学生一声

不吭时,就要来点启发、点拔;学生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时,就要拨乱反正;学生回答

得虽没有错,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段距离时,就要进一步诱导。

因此,教师要避免低效率的提问,关键是要多了解自己的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

思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提问方式。

(1)激趣式提问:即提一些有一定趣味或悬念的问题,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

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在导入新课或引入新知识时比较常用。

(2)变式提问:即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某个知识点来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引伸、

推广问题或从正、反等不同角度设问,让学生开拓思路,理解思考问题的本质。

(3)铺垫式提问:学习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可分若干“台阶”来

提问,形成思维跨度合理的“问题链”,为学生架设从已知通向未知的阶梯。

(4)设疑式提问:就是在学生似懂非懂及思维的盲点处提出问题,让学生辨析、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5)反馈式提问:在学习新课后或复习时,针对相关内容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典型、讲究变式,有利于让学生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训练,从而深化对旧知识的理解。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生动活

泼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

三、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策略

课堂提问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国内

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国内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占56%,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提问是低效或是无效的。因此,深入研究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对于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提问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找对策。

(一)“提什么样的问题”——要正确处理问题类型选择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设计提问,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

和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兴趣、激起探究知识的愿望、启迪学生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新课标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

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运用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而这一切都与问题有关。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

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所谓“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可设计

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极切

企盼“探个究竟”,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

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理解新的知识。如此反复,可使学生巩固、拓广旧

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如学了各

种职业名称后,可通过What do you do?引入What do you want to be?使新语言的引入合情合景、真实自然。这样,学生既展示了自己的理想,又满足了想学这一语言点的欲望。

设计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怵。”究其原因,就是思维缺乏

灵活性。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增加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如Pollution一课是一篇科普文章,课堂结束

前可呈现给学生几幅美丽的图片,并提问:Can you imagine what will happen after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has been solved completely?这一问题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使本堂

课达到了高潮。学生给出了许多回答,如:The sky above us will be bluer and bluer. The water will be cleaner and cleaner. The grass will be greener and greener.很好地达到了本课所预设的教

学目标。

3. 设计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当代人才的多种素质中,有决定意义的是能及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高度应变的

创新能力,而应变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活动。对学生来说,

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

他们的创造力。

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课前精心

设计问题,授课时还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巧思。教

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见解,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

[摘要]英语课堂“提问”是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内容,要求师生在课堂上互相配合,互

相促进,共同完成语言交际行为和教学过程。目前,英语课堂“提问”教学存在着理念、内

容、动机、行为等方面的偏差,本文围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拟从改进

英语课堂“提问”的目标性、艺术性、主体性等方面来探究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问题,偏差,提问,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引出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全体学生获

得全面发展。通俗地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

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

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往往被应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联系教

师和学生思想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这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门语言教授学科的英语课,它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最接近日常的交际环境,所以英语课堂中无论是教师还

是学生的提问,都应当成为双方最重要的交流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课堂“提问”教学或不在意、或不在乎,甚至不懈之,从

而大量采用“地毯式轰炸”、“全方位出击”“高密度教学”,这迫使学生接受大容量、高

节奏、重负荷的课堂,其结果是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牺牲了学生的积极情感,破坏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目标过多过杂,教学重点无从把握,教学方法满堂输送的状态,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值得我们深思。

二、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存在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

堂教学更为如此。课堂“提问”教学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一些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研究,还存在一定的教学偏差。

1、教师对“提问”教学的理念偏差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45分钟是教师发挥才能的舞台,每一分钟都很宝贵,不能花在那

些无谓的“提问”上,偏爱于“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主动“提问”,会扰乱课堂纪律,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的教师认为,“提问”教学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还会影响教师的“学术”权威。如此等等的理念,使得现在的课堂教学还是被“不提问”“少提问”“师问生答”等陈旧教学方法所垄断,使课堂提问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和

作用。这样长期以往,致使学生不积极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形成课堂气氛死板,学

生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的格局。

2、教师对“提问”教学的内容偏差

目前的英语课堂“提问”内容,反映出诸如提问的实效过低、提问的难度过大、

提问的作用过小的现象。“实效过低”特征表现为提问内容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密切,

所提问题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与课文内容无实质联系,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难

度过大”特征表现为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原因是教师以自己的角度凭

空设想问题,它的评判使学生造成了认知的困难。“作用过小”特征表现为有的教师

提出的问题类型单一,回答时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重述或检索性确认,学

生的回答被限定在待定的范围内,往往只需在“Yes”,或“No”中选择。这些提问内

容上的偏差,使得看似热闹的“提问”失去了原有的效果,丧失了课堂“提问”教学

的有效性。

3、教师对“提问”教学的动机偏差

少数教师在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小动作时,把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

手段和方法,通过一些难题来难倒学生,造成学生当众难堪,以此来达到教育学生改

正错误的目的。但频繁使用这种方法,会大大削弱提问的原有功能,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怕被问到的心理。

4、教师对“提问”教学的行为偏差

一些教师喜欢采用“直接告诉式”教学法,把语言现象作为一种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不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分析和解决。学生只是无奈被动的接受,这样容易产生教师反复讲、学生反复忘的后果,课堂的有效性随之下降。这与新教材“以学

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三、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课堂上师生之间语言交流最主要的表现方法是“提问-回答”,其可分为师问生答,生问师答和生问生答三种形式。不管哪种形式,根据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都必须在创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评价反馈。为了切实提高“提问”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以尽可

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务必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

问”的目标性,注重“提问”的艺术性,突出“提问”的主体性。

1、明确“提问”教学的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

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提问”教学的目标,我想主要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激

发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

一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

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教师要善于提一些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又与课文关系十分密切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

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如在讲授《Go for it》九年级(上)Unit 3.section A 3a时,在课文学习之后,巧妙的通过二个开放式的提

问:

1.What will you do if somebody doesn’t understand you?

2. You have different ways to deal with your problems. But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hy?

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其见,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二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了

学习的原动力,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一规律。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如在讲到《Go for it》九年级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导入第一课时,采用先让学生听一首学生

非常熟悉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问:Do you like this piece of music? 然后陈述自己的观点,I like music that is gentle.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论,在很浓的学习兴趣中转入正题。

三是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

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要按照学生“学”的规律

进行教学,让“提问”时机适合,难度适中,内容适宜,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

有所收获。如在教授《Go for it》九年级Unit 15 section B时,通过问“Can you tell me how we humans are harming the earth?这个问题,来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阐述现在

环境受到了种种危害。再通过“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大家从小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2、注重“提问”教学的艺术性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项艺术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

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走进时,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以后就别想再听优美的歌喉。”因此,教师提问时,要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

生的认知。

一是提问表述要清晰。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提问表述应该严密、详细和清

楚, 为学生思考指出明确的焦点和方向, 避免模棱两可。清晰的提问会提高准确回

答问题的可能性。如《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导入时,如提问“What are the important

inventions in china ?学生会感到茫然,因为中国的重要发明有很多,因此,可以把

上述问题改为“What are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in the ancient china?”,这样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就很明确,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二是提问机会要均等。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课堂提问时,要尽量

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有时可采用多题联系提问法,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明显的帮助,当然,对成绩好的同学,可将问题的难度增大,以促使其更好的发展。如在讲解《Go for it》九年级Unit 4 What would you do ?单元时,讨论What would you if you had a lot of money?,让学生按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能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

生可进一步问“Why?”.

三是提问反馈要及时。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应予以及时的肯定和

表扬,让教师的想法及时反馈给学生,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和信心,特别是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自怯心理比较重,压力很大,教师的一点点表扬,会象照亮他们前行

的灯塔一样,给了他们目标、信心和动力。只有及时的肯定反馈,才能活跃英语课堂的学习

气氛,使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取得进步。

3、要突出“提问”教学的主体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

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让学生大胆设问,或教师回答,或学生回答,师生通过互换角色能

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总结归纳,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使英语

成为交流性语言。

一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

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如教学《Go f or it》九年级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 section A 第一课时,通过展示各地迷人的风光图片,创设去各地旅游的情景,直观地呈现新词,让事先预习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在阐述自己的预测之前,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猜测,给他们真正的“说话权”和“提问权”。

二是竞争合作,让学生善问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

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老师质疑,鼓励学生有疑就问。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时学生的提问能帮助教师拓展教学的空间。如在教授《Go f or it 》七年级(下)Unit 11 Section A 3b中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是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

与嘉宾之间的一组对话。在学习这段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简单地进行翻译、语言点的讲解,而是设计了一个四人小组的活动,让学生仔细阅读该段对话,与同伴讨论并归纳出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间对话时常用的句型。为了使学生的归纳更有层次性、更系统,我们呈现了3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问题如下:

⑴What can a host say when he begins his talk?

⑵If a host wants to know his guests’ opinions, what can he say?

⑶When the host finishes interviewing his guests, what must he say?

在讨论之后,请同学把讨论结果与大家共享。

三是模拟体验,让学生会问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模拟体验相关情境,进行动

作表演或角色表演,在表演中展开问答式的对话,模拟实际,既拓宽了问题情景,又可让学生身临其境将自己的语言配上适合的表情和举止,使文章内容融入学生生活。如在学习《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 rrired? Section A 标题是本单元的重点,为了体验这一问答,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即一个学生充当电台记者,采

访飞碟到达和起飞时,他们都在干什么。这种模拟体验,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

让学生在此体验中大胆地发问。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有

效的课堂“提问”教学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活跃状态,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能力;能开拓学生思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并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而使身心得到发展。可以说,追求课堂“提问”的生动活泼已成了教学改革大背景下一道亮丽的风

景线。

参考文献:

1、程红《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中国冶金教育》1998年第二期

2、雷水蓉《关于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3、郑皓《做课堂中的“善问者》《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4、杨春英《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文教资料》2006年2月号中旬刊

5、张厚玲《课堂提问的误区种种》《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6年第5期

6、李萍“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学英语》2003年第8期

7、《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8、《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第二期

9、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