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作者:王龙玉方青云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金华报业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学术界,时政新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有对政治报道的解释,即: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曾被称为“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政治报道的范围很宽,外事、群众团体和宗教都可以包括进来。

对于时政新闻的界定,笔者大致赞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的观点:时政新闻是从内容方面对一类新闻所做的界定,这类新闻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实做出报道。时政新闻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新闻都是时政新闻,狭义上说的时政新闻主要指与大量的会议和各级领导活动有关的新闻报道。[1]

一、时政新闻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权威性。然而,多年来党报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更多的时政新闻在读者看来成了“流水账”、“记事簿”和“讲话稿”,读起来索然无味,以至于让读者敬而远之。

难道读者对时政新闻真的没有需求吗?调查显示并非如此。2007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卷调查。调查中,多数群众“关注”或者“很关注”两会,共有37.7%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关注”,其次是“很关注”,占24.5%,两项合计占62.2%。而选择对两会“不关注”和“不太关注”的仅占13.2%。[2]这充分显示,群众对政治新闻拥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这一结论从本报每周的上网新闻点击量排行榜中也可以看出,从一年多的新闻点击量排行榜的参数看,关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新闻(比如两会报道、新政策的出台,领导的重要活动等)一经发表,都会位居排行榜的前列。可见,我们的读者和网友并不是不愿意阅读时政新闻,只是不愿意阅读与己无关、毫无新闻性可言的时政新闻。

事实上,时政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党和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

这类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要求很高,报道受到诸多框框制约,严肃的语言和僵化的报道模式使时政新闻离普通读者越来越远。

报纸靠什么安身立命?当然是新闻,在报纸的新闻产品中,时政新闻由内容的重要性和公众的关联性决定了其不仅占据着重要版面,更代表着权威的声音,承担了报纸更多的社会责任。南方日报在改版时明确提出自己作为省委机关报的优势:“我们的政治优势来自主流新闻,权威报道和深度分析;我们的权威优势来自政策宣传、主导舆论和舆论监督”。其改版以“追求更出色的主流新闻”,做“区域性、国际化的权威政经大报”为目的,口号是“高度决定影响力”。[3]

但是,在新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妨碍了受众对它的接受和认可,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领导和媒体一头“热”(领导极为关注,媒体视作重点),群众和读者一头“冷”(受众不愿阅读,或者只读标题,过目即忘)。因而,时政新闻难以实现其具有的新闻价值。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在一次演讲中疾呼:“时政报道不突破,新闻改革难言成功。”可见,时政新闻的创新与新闻事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关,新闻事业要发展,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创新。

当前时政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忽视了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群众关注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经常被淹没在会议材料和领导讲话中。再有就是新闻报道内容比较单一,不注重会议新闻的延伸,不少会议新闻经常是一事一报,不注意事件的关联度。事实上,不少会议新闻透露出多方面的有用信息,涉及多方面的相关事件,如果记者不能从系统的全局的观点来看问题,很多有价值的新闻就会被忽略。这样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与群众的“口头舆论场”就会发生错位。实践证明,两个“舆论场”的交集越大,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越大,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越强。时政新闻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读者日益丰富的阅读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时政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时政新闻的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本报关于时政报道创新的一些尝试和收到的效果

今年,报社党委、编委会为激励记者的创新热情,使记者能努力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第一手信息,做深、做透、做活时政新闻,决定设立时政报道创新奖,获奖作品的计分奖励标准等同于月度好稿一等奖,这项工作实施两个多月来,对本报时政新闻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今年年初,市委宣传部召开了一次“月月读”读书动员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一个动员报告。按照通常时政新闻的写法,会后只需发个会议消息,重点报

道领导讲话就可以了。因为强调时政新闻的创新,记者没有照常规来处理这个新闻。动员报告通篇引经据典,用很多先哲和伟人的读书经历启迪大家,似一位长者在循循善诱,又似朋友间的促膝谈心,参加会议的人员普遍感觉到这次会议上的报告与以往会议中领导讲话的内容太不一样了!记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政新闻创新题材。

会议结束后,记者立即着手写了一篇现场通讯《戒除浮躁、潜心读书———记市直宣传系统一堂读书动员课》。同时还用以往的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写了一篇会议消息,万一通讯通不过,就用消息代替,做到万无一失。但最终说明记者的担心是多余的,无论是编辑、部主任还是分管领导,对创新都是持支持态度的,通讯稿一路绿灯得以见报。这一通讯刊发后,效果很好,基本做到了既叫好又叫座,读者对此好评,领导也满意。在随后的评报会上,这一做法也得到了报社领导的充分肯定。

随着时政新闻创新的氛围渐浓,金华日报的许多记者在参加会议时,不是仅拿拿讲话稿,从中摘抄几句话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认真关注领导即兴的讲话,从中找出亮点。时政记者每天沉浸在文山会海里,对领导讲话不可能做到字字入耳,但是真正精彩的领导发言,尤其是新鲜的提法,是能够让人一听就产生兴趣的,只要善于聆听,就能从中找出新闻点来。

对于多年从事时政报道的记者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报道思维,尤其在节日报道上。从每年与节日相关的新闻,除了数字上的变化外,很多报纸的内容和提法都差不多。对于今年的春节黄金周,金华旅游部门也作了一个相关统计,记者拿到这个报表时,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无论从人数还是增幅上都与往年差不多,表面上看不出新意,选取怎样的报道角度呢?通过对旅游业内人士深入的交谈采访,记者了解到,虽然今年的涨幅不是历年最高,但是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很多产业萎缩的情况下,11%还是可以给旅游业注入很大的信心的。记者通过选取这一独特视角,写了《两位数的增幅提振了旅游业信心——春节黄金周近80万人次畅游金华》一文,虽然文章内容没有太多出彩,但角度为之一新。

现在,在我们的版面上,至少在《金华日报》一版的时政新闻报道上,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变化:讲“事”的多了,讲“话”的少了,“一鱼两吃”的多了,后续报道多了,落地新闻多了,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和新闻性。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认为,在时政新闻创新过程中,有这么一些做法值得总结:一是在采访会议时,要反复思考琢磨,开会的目的是什么,要传递给公众什么信息;二是在写作时,要与读者换位思考,并在字里行间尽量满足读者对这一新闻的信息需求;三是不求一步达到“变脸式”改革,而是从细处小处开始“描眉式”创新,比如在标题、导语等方面做一些小“手术”。四是要形成氛围,参与时政报道的记者要时刻有创新的意识,每月都要给自己定下创新的指标。

尽管在当前时政新闻主要以领导人活动作为报道对象,领导职务大小与新闻价值和版面大小成正比的前提下,要创新时政新闻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并不代表时政新闻创新“无所作为”,而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为哪怕一小步,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收获的喜悦。身为时政记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时政新闻并不是格式化的新闻报道,对于广大读者,他们关心的不仅是开了什么会,会上领导讲了什么话,更关心的是会议是否有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或对他们生活产生影响的事实,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关于时政新闻如何创新的几点思考

时政新闻与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和突发事件相比,缺乏曲折的故事情节,究竟以怎样一种方式改变时政新闻的枯燥乏味,让读者爱读时政新闻,以下几点,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在报道角度上,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追求大众视角。时政新闻与百姓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工业项目等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宏观政策,其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都产生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现在的时政报道往往较多地注重政策性,但很少联系群众生活,让读者读起来不够轻松,很难理解,难以产生共鸣。因此,在时政新闻写作时,要把握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原则,从一些小的地方入手,大题小做,以小见大,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人性的刻画,一个细节的关注,都能让一篇时政报道灵动起来,拉近时政报道与读者的距离。

(二)在报道内容上,既重“人”,也重“事”,寻找新闻亮点。领导出席和会议内容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的正比关系。所以会议报道的重点应该放在事上。从领导讲话和会议材料中选取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将这一事件与群众的关系联系起来,避免出现令人生厌的会议程序报道和领导的空话套话。如何利用有限的篇幅,将领导的工作部署和群众的关注点有机结合,是会议报道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做好会议信息的延伸,把会场之外的新闻作为报道重点。具有大量信息的会议报道起来并不难,但作为一些领导经常性工作的政务报道,大多缺乏事件、动态、细节、形象,事实的可感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时政新闻写活,写生动,就必须到会场外寻找与会议相关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了解会议召开的背景,把功夫用到“会外”。

(四)要注重会议新闻价值的深化,让会议新闻实现增值。时政报道要善于做“加法”,用足会议透露出的各种信息,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通过记者的细心观察和平时的素材积累,对会议的相关事件进行深化和链接,挖掘出会议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发展方向。会议是新闻的富矿,会议为新闻记者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和新鲜的新闻由头,可以为平时积累的零散的新闻素材提供增值的机会,形成新闻报道的深度效应。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党报的时政报道确有许多规范性的要求,更有许多一时难以打破的条条框框,但作为党报的时政新闻工作者,不能作茧自缚,要有所不为,也要有所为。要正确处理好难和易、能和为、甘和苦的关系,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创新,为生动实践“办报为民”的理念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所在部门:金华日报记者部)

2014年8月-2015年8月时事新闻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重大国内国际时事新闻 2014年8月至12月国内时事新闻 1、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数万户房屋倒塌或重损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各方力量科学有序救灾、从容应对震害,灾后重建工作深入展开。 2、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8月16日在南京市隆重开幕。(中国对共获得金牌38枚银牌13枚铜牌14枚排名奖牌榜第一) 3、中共中央8月20日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4、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对下一步提出行政长官普选具体办法确定了原则和方向。之后香港少数激进分子组织“占领中环”违法聚集活动,煽动推翻人大常委会决定,受到香港主流民意坚决反对。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处理“占中”,恢复社会秩序。 5、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9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7、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55元提高到70元),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8、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指明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时代和国家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9、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0月17日在京召开。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创新策略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创新策略 来源:《新闻实践》杂志 目前,国内各级电视台都有对应的时政新闻栏目,上有央视《新闻联播》,省一级有各省的“卫视新闻联播”,城市台则有本土的时政新闻栏目。本文以台州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台州新闻》为例,拟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探索作一番梳理。 打破时政和民生的界线 台州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有《台州新闻》和《百姓说话》,节目定位一目了然。在以往的操作中,《台州新闻》以传统意义上的时政题材为主,包括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动态等等。前几年,《台州新闻》的收视率相比其他兄弟栏目,始终未见优势,我们一直在思考,一档栏目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去年,冰雪灾害、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时,各级电视媒体打破常规,推出大容量的特别报道,成为收视热点;全国“两会”、应对金融危机等相对较“硬”的题材,央视特别是二套经济频道则同样以普通民众的新闻诉求为报道出发点,满足普通民众的新闻需求,在影响力和收视率方面取得突破性的绩效。这一切,都让我们领悟到,题材不是局限、不是决定一个媒体和栏目成败的关键,唯有回归新闻本源、满足民众的新闻期待才是要害。今天的中国,胡锦涛书记可以和老区人民聊家常,温家宝总理可以在灾区群众家里炒菜,“官”和“民”从未这么接近过,阶层的隔阂从未这么淡化过。大环境如此,我们的电视新闻,为何还要固守“时政”和“民生”的界线呢?只要是观众想了解的,只要是包含了有效传播信息的,都可以作为像《台州新闻》这样的栏目采制和播出的节目源。 在这样的节目理念下,《台州新闻》既保持它原本的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同时也高度关注了社会民生,诸如应对金融危机、重大案件(震惊一时的“绿意”老总被杀案、“江南船王”枪杀案等)、群体性事件、热议话题(禁塑令的实行、养路费取消、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播音与主持艺术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该选题的背景从大了说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时政新闻横跨的政治和传媒俩大领域,对于时政新闻领域的研究不仅仅只从政治方面作为切入点,它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关键点。从小了说,对于学习传媒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或者有的根本就不敢去触碰与高平台相关的新闻报道。因此对它的研究与探索一直落后于其他类型的传媒领域。前人对时政新闻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业务层面,而且大多从宏观上去阐述。 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弊病不少,显然有一些不被受众所乐于接受。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抓住领导活动、会议新闻以及监督性报道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并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又如何提高政府权威性、服务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结合传媒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与创新。准确、鲜明、生动地更好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如何很好地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我想通过自身的工作心得试着解决以上问题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追求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正是本选题的意义所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时政新闻的采集、编写、编辑、播报整个流程的比较。结合我在工作单位的实习心得对时政类新闻的报道流程做一次总结。并根据我国的时政新闻发展方向对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做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以改变其原本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的固化模式。使时政新闻媒体发挥更好的上传下达作用。真正地成为老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 主要内容: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外时政新闻媒体的共性与我国时政新闻的特性。其次结合工作单位实习情况分类罗列详述当前时政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形式。其中分为政策颁布、时政会议、新闻发布会、领导相关活动。最后总结当前时政类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上的优缺,探索修改方向。 论文提纲: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目录 解释 范围 1.重要性 特征 完善的意义 1.功能一:议程设置 2.功能二:丰富与认识 3.功能三:意见领袖 展开 解释 范围 1.重要性 特征 完善的意义 1.功能一:议程设置 2.功能二:丰富与认识 3.功能三:意见领袖 展开 编辑本段解释 时政新闻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编辑本段范围 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 重要性 是由政治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定的。 编辑本段特征 1、政治性 2、政策性 3、广泛性 4、信息性 5、时效性 编辑本段完善的意义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85亿。网民作为当今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他们自身素养的高低,尤其是政治素养的高低将会对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民主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网络时政新闻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如何把握好网络时政新闻消息的传播,不断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如何认识当前网络时政新闻的传播与网民政治素养的关系?如何发挥网络时政新闻在提高网民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类问题值得业界和学界探讨。 政治素养是指社会群体在一定阶段所形成的政治行为能力的总和,它是社会、经济、政治等在公民个人意识上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态度三个方面。一定的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程度可以透过公民的政治素养得到折射。作为网络政治文明的一部分,网络时政新闻则是指借助网络媒体报道的个体性的事实新闻或消息。由于网络上很多时政新闻没有对新闻事实提供更多的细节,网民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时政新闻的内涵与实际意义。但是,同样作为以新闻为主的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人民网以“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打造的时政新闻频道备受网民青睐。再如,凤凰网时事政治板块也比较独特,通常以第三人称视角或社论等形式表达观点,有的是相互佐证,有的则是针锋相对,这样的表现形式也有助于网民获得更多的信息。此外,类似的还有新浪网的高端动态、腾讯网的今日话题、中国新闻网的要闻导读以及搜狐网的声音板块等。人民网独具特色的报道内容与方式,在提高网民政治素养方面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善网络时政新闻报道。 功能一:议程设置 一、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培养网民的政治情感

时政新闻创新 创新时政新闻的编排

时政新闻创新创新时政新闻的编排 2008年3月29日到4月2日,河南省新闻奖(广播电视)评选活动在郑州嵩阳宾馆举行。其中的新闻编排奖项中,2007年8月2日郑州电视台的《郑州新闻》以绝对优势,从全省各地送评的8期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的殊荣。评委一致认为:本期《郑州新闻》编排条理清晰,有新意,头条编排有胆识。 头条编排有胆识 新闻头条就是新闻的眼睛。当今的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广播,尤其是时政新闻节目,在头条的安排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或者说称得上新闻头条的很少。更多的则是领导人的会议活动,又或者是号称典型的经验报道。我们来看2007年8月2日的《郑州新闻》。按照时政新闻编排的惯例,其中有三条新闻都是可以做头条的。一条是《暴雨突降郑州》;一条是紧跟其后的《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有关部门紧急组织抢险》;还有一条是迎接十七大胜利召开的《迎接十七大系列报道:郑东新区水域靓城规模显现》。 先说《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有关部门紧急组织抢险》。首先从本条新闻的内容来说,时效性强,可视性强,观众关注度也较高。其中又是重要领导(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都参加)活动,符合了时政新闻编辑头条长期以来的习惯,而且本条新闻又不同于平时的领导参加会议,或者日常调研工作的新闻,它有核心内容,就是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了,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具有新闻价值。

再说另外一条新闻:《迎接十七大系列报道:郑东新区水域靓城规模显现》。本条新闻从重要性和可视性,以及政治性上来说,也都具备了做头条的条件。郑东新区是郑州市一个引人关注的正在建设起来的开发区,它的建设成就令人鼓舞。用郑东新区的建设成就迎接十七大的召开也符合新闻报道规律,而且从现在时政新闻的普遍编排规律来看,从中央媒体到各级地方媒体,经常采取这样的经验性、成就类、典型类的新闻做头条编排。 权衡三条新闻,《郑州新闻》的编排人员在遇到重大题材时,作出了大胆的决定:把《暴雨突袭郑州》放在头条。虽然它是一条天气灾难性的新闻,但它具备头条的所有要素:新近发生(今天早上),普遍性(全市),典型性(很少有),电视画面冲击力强(电视视觉需要)。而且,有了这场暴雨头条,让观众首先感受了全市的雨情后,紧跟其后的领导现场组织抢险,也有了新闻基础。 整期节目编排条理清晰,有新意 本期《郑州新闻》采用了串珠式的编排顺序,把好看的新闻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分散开,中间穿插时政简讯、政策咨询。每个小章节又采取了组合式集纳式的编排技巧,使整期新闻节目高潮迭起,看点不断,错落有致,合乎受众的接受心理。 从整体看大致可分为五个段落:暴雨(冲击力强),信息咨询(市民关注),迎接十七大报道(重要),时政简讯(任务性领导活动),出租车恢复营运,记者调查,热线新闻(社会关注度)。第一部分暴雨的报道,既有客观的全面的雨情报道(暴雨突袭郑州),又有重要领导组织抢险救灾,察看灾情的现场,以及政府召开紧急防汛会议等内容。而在4条新闻中,关于大雨和抢险救灾的报道占了6分钟,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在第二部分中,市区内新增用地不许建设商品房、郑州市将建七大主题公园、郑州市将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作用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作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仍是主要被报道的内容。时政新闻地位如此突出的原因与我国的实际政治经济情况密切相关。我国的新闻媒体仍隶属于国家管理的范围内,各级电视台报道的新闻内容,特别是政治要闻都要经过政府的宣传部门监管,由此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国家的党政工作紧密相连。 一、时政新闻的界定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新近发生的有关时事、政治的新闻,旨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计民生。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新闻联播》是报道时政新闻的一个典型范例,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节目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在《新闻联播》中,时政新闻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会见、外交、会议、领导活动、宣传重点、公告等6 类。会见新闻,指领导人会见、接见国内知识分子、农民、工人等;外交新闻指,领导人出访、接见外宾,国外来访领导人等;会议则是围绕党政的各大重要会议,如政协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领导活动就是指领导人的考察、视察等活动;宣传重点则指国家政策在某一时间内的主要话题,如宣传“三个代表”思想时,对一些突出人物、现今事迹进行重点宣传。时政新闻在《新闻联播》中的占有重要的报道比例,以1999年和2000年11月的《新闻联播》为样本中可见,“时政新闻共有129 条, 占新闻总数的41.6 %;总时长210 分38 秒(12638 秒),占新闻总长度的52.3 %,即每天平均播出15 分02. 7 秒(902. 7 秒),超过节目一半的时间(1725. 3 秒);平均时长为1 分38 秒。时政新闻无论是播出条数还是播出时间, 都超过新闻联播三分之一的比例。”①由此可见,时政新闻一直都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而其报道内容也有自己的特点和方式。 二、时政新闻的特点 由时政新闻的定义可以看出,时政新闻可以理解为时事政治类新闻的报道,这首先就要求新闻要具有时事的特性。时效性一直是新闻价值的重要要素之一,而时事与时效性有所区别,尽管也要求在报道时间上与事实发生的时间趋近,但适宜性和时机性都是 ①新闻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同名26265)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同名26265)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作者:王龙玉方青云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金华报业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学术界,时政新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有对政治报道的解释,即: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曾被称为“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政治报道的范围很宽,外事、群众团体和宗教都可以包括进来。 对于时政新闻的界定,笔者大致赞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的观点:时政新闻是从内容方面对一类新闻所做的界定,这类新闻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实做出报道。时政新闻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新闻都是时政新闻,狭义上说的时政新闻主要指与大量的会议和各级领 导活动有关的新闻报道。[1] 一、时政新闻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权威性。然而,多年来党报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

更多的时政新闻在读者看来成了“流水账”、“记事簿”和“讲话稿”,读起来索然无味,以至于让读者敬而远之。 难道读者对时政新闻真的没有需求吗?调查 显示并非如此。2007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 卷调查。调查中,多数群众“关注”或者“很关注”两会,共有37.7%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关注”,其次是“很关注”,占24.5%,两项合计占62.2%。而选择对两会“不关注”和“不太关注”的仅占13.2%。[2]这充分显示,群众对政治新闻拥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这一结论从本报每周的上网新闻点击量排行 榜中也可以看出,从一年多的新闻点击量排行榜的参数看,关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新闻(比如两会报道、新政策的出台,领导的重要活动等)一经发表,都会位居排行榜的前列。可见,我们的读者和网友并不是不愿意阅读时政新闻,只是不愿意阅读与己无关、毫无新闻性可言的时政新闻。 事实上,时政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党和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这类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要求很高,报道受到诸

时政新闻编辑创新

时政新闻编辑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网络媒体的风起云涌,新闻事业在不断的深化改革,新闻编辑与传播的流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时政新闻在新闻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传递党的指导思想及国家政策有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更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日益壮大的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要想发挥出真正的地位与作用,就必须加强编辑改革创新工作,在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基础上与时代同步,创新编辑工作,扩大时政新闻的影响力,以此提升时政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一、时政新闻的理论概述 时政新闻指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既包含党和政府宏观政策方针及政治活动的政治新闻,也包含关乎民生、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时事新闻。因此,时政新闻不仅要做好党和政府决策、思想、方针及政策活动的有效宣传,还要将与民情民生密切联系的新闻信息传达给民众,并有效反馈至政府决策部门。时政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一样,都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并且因其新闻内容、性质的政治关系,时政新闻还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与客观公正性。 二、当前时政新闻在内容及报道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对时政新闻的理论概述中了解到,时政新闻是报道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及活动的新闻,因其与社会民众生活的紧密相关性而具有较高的关注度。然而,当前时政新闻却在内容及报道方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 1.新闻内容较为单一。 从我国长久以来的时政新闻采编和报道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较多电视新闻记者都将时政新闻内容局限于国家会议新闻和国家各级领导所出席的活动的报道。从时政新闻报道的目标来看,其走向是正确的,但对时政新闻的深度价值表现不够,表现在时政新闻中会议领导讲话或访问活动与民众的联系、生活需求等没有表现出来,使得时政新闻的内容单化,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 2.新闻主题较为肤浅。 时政新闻主题较为肤浅与其内容单一有紧密的联系,因为时政新闻的内容主要是对国家会议及领导出席活动的报道,因而导致时政新闻缺乏有实质性的内容,新闻主题与价值不能深刻的表现出来。具体来看,我国时政新闻记者在采写时政新闻的过程中,重在对文件的罗列与领导讲话内容的呈现,忽略了对新闻内容主题的提炼,致使时政新闻主题最终肤浅的问题。 3.新闻报道方式较为落后。

2014年3月28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4年3月28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一、国内热点新闻: 连日来,各地“单独两孩”新政密集启动。截至记者发稿,全国已有15个省份相继启动实施这一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政落地后可能带来的人口压力,多数省份抱以乐观态度,表示不会突破人口控制目标。此外,新政对直辖市的影响备受关注。北京表示,可能导致短期内出生人口明显增长,但总体影响不大;上海则更为谨慎,“医疗教育资源配置会经受一定压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 刚刚召开的不动产登记工作第一次部际联席会议提出,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要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权益,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说,在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注重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注重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财税金融改革需要。姜大明表示,要从今年开始,通过基础制度建设、逐步衔接过渡、统一规范实施,用3年左右时间能够全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用4年左右时间,运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以及依法查询,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十巡视组近日进驻科技部,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甘肃省,中央第九巡视组进驻福建省,中央第十三巡视组进驻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巡视组进驻海南省。其他巡视组进驻情况近期也将陆续公开。昨天上午,中央第十巡视组、中央第一巡视组分别在被巡视地召开巡视工作动员会。2014年首轮中央巡视工作已于近日展开。中央巡视组将对北京、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海南等地开展常规巡视。 去年年底,央行曾接连出招防范比特币风险,而最新的消息显示,监管的车轮仍在向前。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央行已经下发文件要求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关闭多家境内比特币平台的交易账户。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不久前,央行还曾召集过会议商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防范比特币的风险,会上曾提到过禁止商业银行为比特币交易提供服务。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创新策略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 栏目的创新策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创新策略 来源:《新闻实践》杂志 目前,国内各级电视台都有对应的时政新闻栏目,上有央视《新闻联播》,省一级有各省的“卫视新闻联播”,城市台则有本土的时政新闻栏目。本文以台州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台州新闻》为例,拟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探索作一番梳理。 打破时政和民生的界线 台州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有《台州新闻》和《百姓说话》,节目定位一目了然。在以往的操作中,《台州新闻》以传统意义上的时政题材为主,包括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动态等等。前几年,《台州新闻》的收视率相比其他兄弟栏目,始终未见优势,我们一直在思考,一档栏目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去年,冰雪灾害、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时,各级电视媒体打破常规,推出大容量的特别报道,成为收视热点;全国“两会”、应对金融危机等相对较“硬”的题材,央视特别是二套经济频道则同样以普通民众的新闻诉求为报道出发点,满足普通民众的新闻需求,在影响力和收视率方面取得突破性的绩效。这一切,都让我们领悟到,题材不是局限、不是决定一个媒体和栏目成败的关键,唯有回归新闻本源、满足民众的新闻期待才是要害。今天的中国,胡锦涛书记可以和老区人民聊家常,温家宝总理可以在灾区群众家里炒菜,“官”和“民”从未这么接近过,阶层的隔阂从未这么淡化过。大环境如此,我们的电视新闻,为何还要固守“时政”和“民生”的界线呢只要是观众想了解的,只要是包含了有效传播信息的,都可以作为像《台州新闻》这样的栏目采制和播出的节目源。在这样的节目理念下,《台州新闻》既保持它原本的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同时也高度关注了社会民生,诸如应对金融危机、重大案件(震惊一时的“绿意”老总被杀案、“江南船王”枪杀案等)、群体性事件、热议话题(禁塑令的实行、养路费取消、燃油税提上议程)、甚至社会丑恶现象(大溪红灯区事件)等等。因此,栏目收视率维持在以上,稳居省内同类节目前列。 “规定动作”出新 作为地方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台州新闻》有很多硬性的报道任务。如何在“规定动作”范围内,体现出它独特的声音和存在价值并为观众所接受呢 主题报道动态化 主题报道,往往以重大社会事件和现象为背景和对象,担负着宣传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解读政策法规等重任,是每个主流媒体不可回避的题材和任务。《台州新闻》一年到头主题报道不断,我们的经验是,重大主题报道行动化、日常主题报道动态化。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台州新闻》以大型新闻行动的形式开展主题宣传。经过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作者:王龙玉方青云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金华报业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学术界,时政新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有对政治报道的解释,即: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曾被称为“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政治报道的范围很宽,外事、群众团体和宗教都可以包括进来。 对于时政新闻的界定,笔者大致赞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的观点:时政新闻是从内容方面对一类新闻所做的界定,这类新闻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实做出报道。时政新闻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新闻都是时政新闻,狭义上说的时政新闻主要指与大量的会议和各级领导活动有关的新闻报道。[1] 一、时政新闻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权威性。然而,多年来党报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更多的时政新闻在读者看来成了“流水账”、“记事簿”和“讲话稿”,读起来索然无味,以至于让读者敬而远之。 难道读者对时政新闻真的没有需求吗?调查显示并非如此。2007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卷调查。调查中,多数群众“关注”或者“很关注”两会,共有37.7%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关注”,其次是“很关注”,占24.5%,两项合计占62.2%。而选择对两会“不关注”和“不太关注”的仅占13.2%。[2]这充分显示,群众对政治新闻拥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这一结论从本报每周的上网新闻点击量排行榜中也可以看出,从一年多的新闻点击量排行榜的参数看,关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新闻(比如两会报道、新政策的出台,领导的重要活动等)一经发表,都会位居排行榜的前列。可见,我们的读者和网友并不是不愿意阅读时政新闻,只是不愿意阅读与己无关、毫无新闻性可言的时政新闻。 事实上,时政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党和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

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作用(3篇)

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作用(3篇)第一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教师要巧妙运用时政材料有效弥补教材的相对滞后性,将时政材料与高中政治教学紧密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还可以多种形式运用时政材料为高中政治学习服务。 关键词: 时政材料;高中政治教;教学应用 时政是国内外近期发生的重大的政治事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时事政治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近期发生的国家大事,还能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目前发生的时事事件,提升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一、教师要巧妙运用时政材料有效弥补教材的相对滞后性 高中政治教学的性质是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相关的经济政治 生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形成准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在传统教材中运用的实践材料过于滞后,如果单凭教材中的材 料诠释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难免让学生无法将时事与理论知识结合 起来,而使用时政材料,不仅能够弥补教材上材料的不足,而且可以 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时事,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 生的分析能力有所提升。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时代精神的精华》一 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想讲授哲学与时代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作用,让学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单凭教材中的材 料就会觉得肤浅。如果能将目前发生的国际事件、国家重大事件与理 论内容结合在一起,效果就会好一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 时政材料与学校组织的与政治学习相关的活动进行整合。如教师利用 班级的黑板报进行时政材料的展示,让学生通过时事园地了解最近发 生的国内外要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 利用时事演讲比赛将时政材料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接受 时政材料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开发 研究。 二、将时政材料与高中政治教学紧密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高 中政治的兴趣

2014年重大时事新闻摘要

2014年重大时事新闻摘要。 1、第一件事1月31日中国农历马年春节大年初一。据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月31日在众院预算委员会上表示,历届自民党政府长期隐瞒有关美军核武器入境的密约是个错误。这被认为是自民党籍的日本首相第一次在国会答辩中明确地就日美密约认错。安倍还表示,日本政府将于近期就日美密约问题发表见解。 第二件、1月31日中国农历马年春节大年初一。据中国军方媒体《解放军报》报道及军方人士透露:解放军东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战机编队当天紧急升空,带实弹飞赴某空域成功驱离外国(注:实际是日本)军机。 第三件、据媒体1月31日报道,“互联网域名管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近日在北京成立。该实验室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建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成立,旨在通过互联网域名管理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快探索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安全机制,促进互联网行业良性发展。 第四件、2月1日大年初二,中国军方媒体《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战争不会等到年后再开打》的文章。值得注意的是,该文极其罕见地以“日本节日期间偷袭珍珠港”为切入点,强调“节日就是军队的战备日、工作日”。 第五件、2月1日,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出席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前,于柏林公开表示:“我们向反对派传达的信息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人民全力支持你们”。克里与会前在柏林说:“不过,我们也要说,如果你们(反对派)有改革计划,我们会敦促他们(政府)参与,因为僵局持续、暴力持续会使局势不可控,对任何人都没好处。”克里说,希望俄罗斯与乌克兰保持距离,乌克兰不是俄方也不是美方的棋子,俄美不是零和博弈。 第六件、2月2日大年初三,泰国反对党——民主党向泰国申诉专员公署请愿,要求其寻求宪法法庭途径,裁决2月2日的泰国国会下议院选举是否无效。 第七件、2月7日,据朝总联机关报《朝鲜新报》7日报道,美国国务院朝鲜人权特使罗伯特?金最早或将于2月10日访问朝鲜,商议释放韩裔美籍人士裴俊浩的问题。据报道,《朝鲜新报》独家采访了被关押在平壤郊外特别教化所的裴俊浩。裴俊浩说:“听(瑞典驻平壤大使馆)二等秘书官说,金特使最早将在下周一(2月10日),最晚也会在本月内访问朝鲜”。裴俊浩还表示:“听说美国政府曾向朝鲜政府提出,让杰斯?杰克逊(JesseJackson)牧师访朝,但朝鲜政府要求让金大使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2月6日表示罗伯特?金一直在为访朝行程做准备,“事情还在进行过程中,恕无可具体奉告”。 评:日本极右政府在日本经济界(日本社会)的支持下,选择中国农历新年大年初一这一天,以军机直接冲撞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管控红线(注:这里的评估是日本军机极其靠近中国钓鱼岛领空,随时伺机进入中国钓鱼岛领空的冲撞方式),从而企图通过主动恶化钓鱼岛局势的方式,迫使方方面面做出进一步的选择。或迫使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给予日本极右眼下最需要的东东,那就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默认、甚至暗中支持日本核武装。如果这个评估日后能得到事实的明确证实,那么大年初一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就值得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人们的高度警惕。因为,那将充分说明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它是日本极右政府在日本经济界(日本社会)暗中支持下,为达上述战略目的,不惜拿日本国家、民族的命运作战略赌注,悍然进行的一次政治与军事战略冒险、一次经济与金融战略冒险。其次,面对这一日本极右主动恶化钓鱼岛局势的手段与企图,随着中国军方在第一时间迅速、主动公布这一事件及中国的强硬处理手法(视情况或击落胆敢冲撞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红线的日本空中军事目标,从而提前解决日本问题),日本极右及日本经济拿日本及日本民族的性命作赌注得到的这份测试报告,赫然验证了之前曾经反复强调的结论:如果日本这个国家、民族或日本经济主动找死,那么国际社会(中国)将成全它!最后,基于之前的两个判断,不难看出在向

浅析时事新闻节目的创新

浅析时事新闻节目的创新 [摘要]时事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很重要的节目类型,是广播电视台对外宣传的重要门户和手段,因而不断提高时事新闻节目的质量,能有效提高广播电视台核心竞争力。本文就如何实现时事新闻节目的创新,做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时事新闻节目;创新;举措

序言 在科技化、电子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时事新闻节目,既要与传统媒体和兄弟台之间竞争,又要应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面对央视、卫视的绝对优势平台,地市级电视媒体,想继续保持自身优势,提高收视率,抢占市场,必须要有新的策略、新的手段。那么创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时事新闻节目今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尽管目前国内很多卫视的品牌栏目,还在走模仿国外娱乐类节目的道路,并可以屡屡获得成功,但归根到底,哪个媒体创新得好,哪个媒体就能赢得观众。电视新闻媒体不同于其他新兴媒体,不但要抢市场赢先机,还要承担主流媒体宣传的责任,但以往旧的时事新闻节目形式和说教方式已经令观众乏味甚至抗拒。题材的转变和挖掘,形式的变革和创新,迫在眉睫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时事新闻节目不断改进图像、声音的传播技术,从专业方面丰富了时事新闻节目的内容和结构,将现场直播、专家评论、新闻策划等新闻报道方式有机地融合进节目当中,既让观众感受到与现场同步的新闻真实性,又通过各种专家评论、事件回顾等方式深度剖析解读。但是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对新兴题材的把握,对常规报道的创新,都是很棘手地摆在每个电视人面前。 访谈节目是有情感有倾向的,通过真正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再有深度有经验的记者,在面对新闻事实和现场时都很难将自己完全的“置身事外”。那么一旦深入进去后,记者的情感和思维就会融入时事新闻节目当中,有的甚至会随着采访人物或者实践的情感或者立场去考虑问题,这样就很难客观反映新闻事实。那么就需要更有深度的专家来对新闻本质来进行解读和剖析。 由于受到新兴媒体的影响和网络社交工具的冲击,电视节目也往往做成了快餐式的新闻节目,不懂得利用自身特点发布权威深度的信息,一味的去和其他媒体拼快而不是拼好,节目质量和画面质量的标准也降到了“有就行”的标准,殊不知,这是以自身劣势和别人的优势去竞争,既练坏了团队,也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 创新是时事新闻节目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观众对时事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追求数量的增加,而且追求更高的新闻价值。时事新闻节目只有创新,才能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要求。

2014年3月8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4年3月8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一、国内热点新闻: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卞晋平说,他在当天早上的新闻中听到,泰国飞机上三起华人游客发生肢体冲突。他也曾经注意到,在世界文化遗产上面,也有中国人去那儿刻字“到此一游”,这都说明教育的缺失。不浪费粮食、不说谎这是“家风”,就是家庭教育,而学校教育,对于人们也形成重要影响,比如当时学习雷锋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卞晋平还注意到,在公务员队伍里,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作为独生子女一代,他们与别人合作意识很差。对个人和组织、自己和工作的关系上表现的都很差。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7日上午在重庆代表团全团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时建议,我国应该征收资产转移税。黄奇帆说,现在我国有很多人到海外去从事投资等活动,这是正常的,国家也鼓励,但其中有一部分是带有财产转移性质的需要警惕,而我国没有资产转移方面的税来限制这种行为,“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我们应该征收资产转移税。”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关于“上调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引来一片热议。一边是公务员为收入低“吐苦水”,一边是公众对其“优厚福利”大“吐槽”。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务员工资应该上涨,目前中央已责成有关部门调研。他同时表示,公务员的灰色收入也应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

记者7日从司法部获悉,为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委发布的《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意见》,司法部对进一步严格规范监狱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作出部署,其中将积极推进网上协同办案的平台建设,实现网上办理。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巡视员李豫黔介绍,司法部将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推进监狱、法院、检察机关减刑假释、网上协同办案的平台建设,实行网上办理,全程留痕,同步监督。通过网络可以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情况进行倒查,确保执法公正。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

论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论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新闻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工作的关键,也是新闻报道创新的灵魂,尤其对于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要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和素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目前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谈起,分析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改革措施。 标签:新闻编辑;地方电视台;工作创新;改革措施 如今,广播电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这就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新闻编辑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节目,新闻节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方电视台的发展问题,所以地方电视台需要不断创新其新闻编辑工作,从而更大地提升节目的竞争力。 一、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简介 新闻编辑是以电视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策划、组稿、优选、组合等一系列脑力劳动获取一个新闻集成,并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给广大群众。简单来讲,这完全是一个创作过程,融合了电视新闻编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 二、目前电视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节目时效性差,观看价值低 地方电视台由于新闻采稿手段和机器设备方面的现实,新闻的时效性往往很难保证,观众大多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手机、手机报、纸质报刊等媒介对新闻事件早已知晓,长此以往,观众就会对电视新闻节目失去兴趣。 (二)新闻编辑方式陈旧、单一,观赏性差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栏目经过多年发展,普遍还是千篇一律的传统模式,无论是报道方式还是编排效果,毫无创新元素纳入,内容方面没有新鲜感,忽视了新闻维度的多元化,新闻的选择和传播报道局限在本地,缺乏社会多角度的报道,不能和观众日益增加的观赏要求保持步调一致,观众对节目失去兴趣,出现审美疲劳,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就无法保证。 (三)新闻编排混乱,内容空洞 如今,很多电视新闻编排较为混乱,新闻安排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不能准确体现新闻编排者的主体意图,不利于观众理解的深化。电视新闻是进行信息传递的有效载体,能够将人们所不知道的重大信息告诉给电视观众,但是,当前的一些电视新闻,内容过于空洞,并且没有什么实际的新闻价值,枯燥乏味,让电

2014年9月时事整理

一、国内部分: ?1、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经党中央、国 ? ?3、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10月1日起,全国税务系统将采用年度评价指标得分和直接判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纳税人的纳税信 ?4、9月2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十三次向社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达到228.6亿元,首次 ? 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6、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哈利姆。习近平强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期间,中马建立外交关系。在两国建交40周年之际,你再次访华,我们对此表示赞赏,相信你的这次访问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友谊与合作。 ? ?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在庆祝全国人民代 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产值近2600亿元。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 ? 位全球顶级跨国公司负责人和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各界代表对话交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

施瓦布主持对话会。李克强指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保持定力, ?11、进一步便利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在广东省试点签发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公安部决定,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自9月15日起全面启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即2014版往来港澳通行证)。 ? ? 中国政府将大力发展卫星及应用产业,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深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 ? ? 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2%。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部分品种价格涨幅依然较高。 ? 业仍然在东部,但东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出现了低增长甚至负增长,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则持续较快增长,中西部农民工的增速持续快于东部。 ? 各类中央资金311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3倍;积极推动国家出台倾斜支持政策,提高了新疆小麦良种、大型采棉机等的补贴标准,扩大了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各对口支援省市农业部门也加大了项目资金援助。 ? 纸质或者电子形式提交年度基本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名称、机构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机构类型、证书有效期、颁发机关。确保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相关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

2014年7月28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4年7月28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一、国内热点新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7日发布消息称,从今年8月1日起,离退休人员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部分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而前2笔中每笔超过2500元的部分,以及第3笔之后的金额可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人社部等要求,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变更时,各地要同步做好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的切换工作。 按照我国年度军事训练计划,解放军将从7月29日起,在东南沿海方向举行实兵演习。记者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这次演习是我军年度例行性训练活动。关于此次演习对民航航班的影响,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表示,军演不是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因素,近期航班延误主要是受气象影响较大。据国防部新闻事务局介绍,此次军演对于锻炼检验部队作战能力、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推动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部分新登记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最让总理忧心的是,那些新拿到市场“入场券”的创业者们,能不能“留得下、守得住、做得强”。他请创业者们“直言不讳提建议”。李克强说:“决不能因为各种政策不合理、改革不到位,让创业者们失望,绝望。” 国资委日前公布的2013年中央企业总体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末,中央企业拥有国有资本及权益9.3万亿元,比2013年初增加6964.6亿元,增幅为8.1%。扣除各项客观增减因素后,2013年度中央企业平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6.5%。在全部中央企业中,2013年度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企业有100家,占88.5%;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10%的企业有43家,占3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