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实施计划方案

XX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力推进环境大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和现代生态理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积极参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珍爱自然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中心工作,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以“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课堂、进网络、进自然”六进为抓手,全面实施垃圾分类、两型学校创建、绿色出行,积极开展环保教育实践活动等,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做到人人有行动,班班有主题,校校有成果,环保行动见实效。

二、领导机构

成立育新小学环保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教育系统环保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和评优评先等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教师

三、主要措施

1.多渠道宣传教育。将环保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

2.环保知识进课堂。每位教师都是环保宣传者和践行者,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融入环境教育理念。尤其要结合学科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保习惯,将环保教育进课堂、进活动、进日常生活。

3.实践活动育人。围绕保护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等组织开展各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主题活动,每年开展“八个一”活动:一次环保主题黑板报(或手抄报)、一次环保主题讲座、一次环保主题演讲比赛(或班会)、一次环保主题绘画(或摄影)展、一次环保志愿活动、一次环保科技节(与科技节结合)、一次环保主题家长会、一次“环保之星”评比,践行环境保护的理念,突出育人实效。

4.重点项目推进。一是全面实施垃圾分类。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重点工作,配齐配足分类垃圾收集设施,师生共同实施垃圾分类,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回收。二是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将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教育教学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强化节电、节水、节纸、节粮等节约能源的意识,养成合理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三是倡导绿色出行。倡导中小学生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合作乘车、步行、骑自行车等,

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文明出行。

五、工作安排

1.宣传教育。通过学校周一升旗仪式、电子屏、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多形式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基本常识,提升环保意识,树立环保大局观,大力倡导以节约、绿色和低碳为主题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营造全社会珍惜环境、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2、实践育人。开展环保知识进课堂、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环保小卫士”或“环保志愿者”、评比活动等。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环保教育对提高校园文明程度及助推雨花“蓝天保卫战”的现实意义,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把环保教育作为学校常规和重要内容来抓。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以“准确、及时、有效”为准则,与教育教学工作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考核。

3.创新方式,力求实效。要大胆创新,采取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宣传教育方式,创造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

教职员工和家长共同参与,确保环保宣传教育到位,教育效果显著。

4.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积极争取环保、城管、规划、交通、住建、水务、两型办、街道(社区)等部门的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环保宣传教育成效。

(附: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

附件1:

蓝天保卫战标语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4.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5.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6.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7.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8.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9.千方百计治理大气污染,齐心协力保护城市环境

10.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

11.坚定信心,狠抓源头,重拳出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12.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

13.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共同构建和谐美丽长沙

14.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

15.善待自然千秋业平衡生态万代功

16.蓝天不是垃圾站,废气莫向空中排

17.治理环境污染,重现丽日蓝天

18.净化环境治污染保护生态讲文明

19.塑料包装用一次白色污染害几世

20.珍惜水土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附件2:

雨花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市委关于“全面实施污染防治攻坚、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指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我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作用,培育引导广大学生提高节能环保、废弃物处置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意识,积极投入生活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活动,从师生做起、影响家庭,辐射社区,带动全社会。

二、工作目标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师生参与率达100%,师生环保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小手拉大手”提高家庭的生活垃圾分类水平,通过“走进社区”促进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面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目标和任务。

三、工作举措

(一)全员参与,强制分类

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学校作为第一批单位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体师生参与。推行“四分法”分类模式,一般分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含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果蔬垃圾等)、

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二)构建体系,分类处置

1.推行分类投放。全区统一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各学校按照规范要求配置分类投放设施。垃圾产生者按照本区域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将产生的垃圾投入相应垃圾容器。

2.推行分类收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区县(市)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实行分类收集。

3.推行分类运输。对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实行分类运输,严禁混装混运。对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由区县政府通过服务外包或明确相关运营单位实行分收分运。其他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

4.推行分类处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由区县(市)政府统一收运处置;易腐垃圾由有关运营单位统一收运处置或就地就近处置;其他垃圾按现行环卫体系处理。

(三)教育培训,普及常识

区级统筹实施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倡导“有害先分开、能卖拿去卖、干湿两分离”。各学校要编写生活垃圾分类校本教材,普及环保教育。通过持续、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环保和生态发展意识;教育师生理解、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废弃物利用、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指导师生掌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废弃物处置利用、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等方面的相关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