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1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1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第1篇总论

第1章概选

1.1 目的和意义

为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推进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以典型设计为导向,促进技术进步,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各级电网工程建设要统一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典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并开展了500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工作。

电能计量装置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电能资源分配量化的重任,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电力客户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权益,影响着公司系统的优质服务水平,维系着国家电网公司的社会履责形象。

2006年8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工作。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

通过标准化设计方法和理念,统一建设标准和设备规范,减少设备型式,方便集中规模招标和运行维护,降低电能计量装置建设和运行成本,加快设计、审查和批复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规模优势,实施精细化管理,为建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国家电网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提升履行社会职责的能力,树立国家电网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开展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内在要求。应用通用设计成果,可以进一步规范公司系统电能计量管理,实现电能计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适应于三级电力市场体系的电能计量技术体系。

开展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是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应用通用设计成果,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建设、运行和维护成本,而且也为开展电网规划、成本控制、资金管理、集中规模招标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是保证电能计量准确、可靠和公开、公平、公正,维护发、输、供、售、用各方合法权益的技术保障。有利于宣传国家电

网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主要原则

坚持适应电网和公司发展的原则。通用设计要服从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适应“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为建设“一强三优”的国家电网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效益与节约相结合的原则。通用设计要兼顾技术性和经济性,既要保证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可靠,注重推广应用通用设计的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又要注重经济效益,节约投资成本,便于集中招标采购,防止过分追求高配置。

坚持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通用设计要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可靠的设备,确保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同时又要推广应用电能计量新技术,鼓励设计创新,确保设计方案的前瞻性,促进电能计量技术发展。

坚持普遍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通用设计既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面对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外部条件等,在公司系统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又要保证方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指导公司系统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和建设。

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通用设计既要保证设计标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又要保证模块划分合理,接口灵活,组合方案多样,增减方便,便于使用。

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具体举措,必将把我国电能计量装置的规范化设计和标准化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1.3 工作方式

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的工作方式是: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充分调研、分类研设、集中评定、滚动修订。

统一组织: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组织,统一协调进度安排,统一推广应用和滚动修订。

分工负责:“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项目由7个子项目组成,分别由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青海省电力公

司、安徽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具体承担,公司系统其他单位共同参与。

充分调研:结合公司系统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状况和管理需求,采取实地考察、调研函、座谈会等方式,有效组织开展调研工作,集中处理调研意见,统一讨论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的内容。

分类研设:按照统一确定的研究和设计大纲,子项目组齐头并进开展工作,科研、设计、应用环环相扣;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中间成果审查,跟踪协调,确保工作质量。

集中评定:在不同阶段,分别召开专题研讨会和评审会,归纳整理不同地区和专家的合理化建议,保证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和设计水平的先进性;统一编制项目研究报告和设计图集,保证最终成果在公司系统内具有广泛的覆盖性和普遍的适用性。

滚动修订:建立滚动修订机制,不断更新、补充和完善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第2章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性文件

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报告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项目研究大纲》的通知(营销计量[2006]35号)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设计大纲》的通知(营销计量[2007]14号)

2.2 设计依据标准、规程、规范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

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T 7267—2003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计量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

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719—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DL/T 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02—200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JB/T 5777.2—2002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及计量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

DLGJ 166—200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2.3 主要设备技术标准

GB l207—1997 电压互感器

GB l208—1997 电流互感器

GB/T 4703—200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GB/T 17882—1999 2级和3级静止式交流无功电度表

GB/T 17883—1999 0.2S和0.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DL/T 566—19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DL/T 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

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725—2000 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6—2000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743—2001 电能量远方终端

DL/T 866—2004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

Q/GDW l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规范和通用技术条件

Q/GDW l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第3章工作过程

3.1 研究过程

2006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召开“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科技项目立项审查会。

2006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确立了设计研究工作大纲,并下发《关于配合做好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调研工作的通知》(营销计量[2006]32号),在公司系统内进行调研。经项目承担单位汇总精简而成调研报告。

2006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召开项目工作会议,讨论确定了设计研究大纲和子项目的研究重点。随后两个月,项目参加单位根据研究大纲,细化实施方案,撰写子项目研究报告初稿并组织审查,不断修改完善研究报告。2006年12月初,子项目研究报告全部提交项目承担单位。

2006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召开项目工作会议,集中编写《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报告》的初稿。项目承担单位删繁就简,形成研究报告审查稿。

2007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召开《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报告》审查会,依据审查意见,项目参加单位继续充实完善,

形成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

2007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就《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报告》发函向总部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回复意见,项目单位补充完善研究报告,完成《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报告》编撰工作。

2007年4月,《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报告》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的中间成果评审,设计研究阶段工作暂告一段落。

3.2 编制过程

在设计研究阶段,项目参加单位根据研究成果,积极开展通用设计图集编制工作。

2007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召开220V~750kV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启动会,确立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电能计量装置分册设计大纲》,设计图集编制工作全面展开。随后项目单位细化并完善已编制的图集,设计图集初步成形。

2007年6月,项目组集中审查了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设计,项目单位依据审查意见,修订设计图集。电力系统设计领域有关专家对设计逐一进行校核,最终完成设计图集的编制工作。

2007年8月,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根据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的统一要求,《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电能计量装置分册》共有以下10个分册:

75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50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33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22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11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66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35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1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400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220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第4章总体说明

4.1 设计文件

11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的设计文件包括使用说明、主要设备材料清册和设计图。具体工程应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使用推荐方案,并适当调整。

4.2 设计说明

4.2.1 电能计量点设置原则

110kV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点,原则上设置在购售电设施产权分界处。当产权分界处不适宜安装时,应由购售电双方或多方协商,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位置。考核用电能计量点,根据需要设置在电网经营企业内部用于经济技术指标考核的各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侧、输电线路端以及无功补偿设备处。4.2.2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

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方式与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关。中性点接地方式可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绝缘系统和中性点补偿系统;中性点补偿系统又包括电抗器接地系统和电阻接地系统(此系统又可分为高阻接地和中阻接地系统)。

中性点非绝缘系统,分中性点直接接地(有效接地)和经补偿设备接地。当三相系统不平衡时,中性点会流过不平衡电流,若采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计量会产生附加误差。

中性点绝缘系统,任何情况下中性点都不会流过不平衡电流,采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计量不会产生附加误差。

因此,对电能计量装置而言,接地方式以中性点绝缘系统和中性点非绝缘系统划分。接人中性点非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电能表,

接人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宜采用三相三线电能表。

110kV电压等级为中性点非绝缘系统,电能计量装置采用三相四线电能表。

4.2.3 电能计量装置主要设备配置

4.2.3.1 计量用电压互感器

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具有计量专用二次绕组的多绕组电压互感器。

110kV电压等级,单母分段接线或双母线接线宜在母线上装设电压互感器,亦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在每回出线上装设电压互感器。

110kV电压等级宜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为10~50VA。

4.2.3.2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

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按电能计量点要求配置S级计量专用电流互感器或者具有计量专用二次绕组的电流互感器。

主变压器侧电能计量装置如果采用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应配置等安匝校验绕组,校验绕组导线的额定电流密度可按5A/m㎡计,额定电流不小于10A。

工作电流变化范围较大时,为提高小负荷计量性能,可选用多电流比、复合电流比的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应具有中间抽头。

应根据变压器容量或实际一次负荷容量选择额定变比,以保证正常运行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20%,否则应选用高动热稳定电流互感器。

4.2.3.3 电能表

感应式电能表结实耐用,可在高温严寒环境下工作,适用范围广。电子式电能表在准确度、误差稳定性、灵敏度、谐波计量准确性、功能扩展性、检验调整便捷性、防窃电性等诸多方面优于感应式电能表,但对环境温度、湿度有一定要求。总体而言,电子式电能表综合性价比较高,因此电能计量装置

宜配置电子式电能表。

为保证电能计量的可靠性,以下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准确度等级、型号、规格相同的主副电能表。

(1)计量单机容量在100MW及以上发电机组上网贸易结算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

(2)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购销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

(3)110kV及以上I类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

(4)330kV及以上交换电量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

11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应根据计量点属性配置电能表。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配置主副电能表,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单电能表。当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无功补偿设备处,用于技术指标考核时,可以仅配置1只电能表,根据实际参考典型方案进行设计。

4.2.3.4 电压失压计时器

11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采用电子式多功能的电能表,电压失压计时功能满足DL/T 566—1995《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不再配置电压失压计时器,电能表的失压报警信号应引至监控系统。

4.2.3.5 电压切换或并列装置

一次系统为双母线、双母线单分段或双母线双分段接线,计量用电压互感器采用母线电压互感器时,电压二次回路配置电压切换装置。

一次系统为单母分段接线,计量用电压互感器采用母线电压互感器时,应根据一次运行要求,必要时电压二次回路配置电压并列装置。

电压切换装置应与电能计量点对应,配置独立的电压切换插件。切换或并列装置应具有二次回路失压及继电器动作指示信号,继电器导通电流应不小于5A。

4.2.3.6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

系统变电站110kV电能计量装置,配置l台电能量远方终端,实现电能信息采集和远传功能。当数据传输可靠性有特殊要求,可采用2台电能量远方

终端的冗余配置。

客户变电站110kV电能计量装置,为了满足营销管理要求,采用电能信息采集与监控终端以实现电能信息采集和远传功能。

4.2.3.7 组屏原则

电能计量装置宜按电压等级分别配置电能计量屏。

电压二次回路的电压切换或并列装置,宜按电压等级分别配置电压切换计量专用与否,应依据实际工程确定。

系统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宜单独组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客户变电站电能信息采集与监控终端宜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单独组屏或与电能表混屏布置,终端安装于电能计量屏。

电能计量装置涉及的屏、箱及回路接线端子等防止非授权人员操作。

4.2.4 降低二次电压回路电压降的措施

依据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配置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将电能表与其他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等的二次电压回路分开,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对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的影响。实际工程设计时,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二次电压回路电压降:

(1)缩短二次电压回路长度,增大导线截面积,减小导线电阻;

(2)配置电子式电能表(优先采用辅助电源供电的电能表),减小荷电流;

(3)采用接触电阻小的优质快速空气断路器,减小断路器的电压降

(4)计量用电压切换装置,采用接触电阻小的优质重动继电器,减小继电器触点上的电压降;

(5)防止二次电压回路两点或多点接地,避免由于地电位差引起回路压降的改变。

4.3 设计计算

4.3.1 电流互感器二次容量

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有lA和5A两种规格,110kV电压等级电能计量装置中宜选用二次额定电流为5A的电流互感器,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二次额定电流为lA的电流互感器。

确定计量用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时,应该保证二次回路实际二次负荷在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25%~100%范围内,即S b=(25%一100%)S bn =(1—4)S b。可选取S bn=2S b。

选用仪表保安系数为5的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可使实际仪表保安系数不大于10,保证电能表安全。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优先选用10、15、20、25、30、40、50VA等规格,特殊情况下,也可选用更大的额定值(如60、75、80、100VA等规格)。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功率因数相匹配,一般为0.8~1.0。

二次负荷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所连接的电能表,另一部分是连接导线。计算连接导线负荷时,一般情况下可忽略导线电感,而仅计算其电阻。

电能计量装置电流二次回路采用六线接线时,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容量S b和阻抗Z b)可按式(4-1)和式(4-2)计算。

Z b=Z m+2Z L+R c (4-1)

S b=I2sn Z b

=S m+2 2I2sn Z L+I2sn R c

≈S m+2 2I2sn Z L+I2sn R c

式中 Z m——电能表电流回路的阻抗;

Z L——连接导线单程的阻抗,一般可忽略电抗,仅计及电阻R L;

R c——接触电阻,一般为0.05~0.1Ω;

S m——电能表电流回路路功耗(VA),S m=I2sn Z m;

I sn——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电流。

4.3.2 电压互感器二次容量

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额定二次容量的选择应根据二次回路实际负荷确定,保证二次回路实际负荷在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的25%~100%范围内。

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的额定二次容量S bn可选为实际二次负荷容量S b的1.5~2倍,即S bn=(1.5—2.0)S b,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一般选用10~50VA。

具有计量专用绕组的电压互感器,除剩余绕组外,其余绕组的额定二次容量之和建议为实际二次负荷容量之和的2倍。计量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二次额定容量(剩余绕组除外的其他二次绕组额定二次负荷之和)不宜大于50VA,下限负荷规定为2.5VA。

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因采用电子式电能表,选用功率因数为0.8~1.0的计量用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按负荷最重的一相进行验算,计算公式见表4—1。

表4—1 电压互感器星形接线时每相负荷计算公式

4.3.3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为三相四线接线方式时,根据二次电缆线长度L(m)及所通过的最大电流值I max(A),为保证二次回路电压降ΔU,小于容许值ΔU max,专用电缆线所需截面S(m㎡)应满足下述关系

R=ρL S≤ΔU max-ΔU1

I max

S≥ρLI max

(4-3)

ΔU max-ΔU1

式中ΔU1——快速断路器和重动继电器触点的电压降,V。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为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时,根据二次电缆线长度L(m)

及所通过的最大电流值I max(A),为保证二次回路电压降ΔU1,小于容许值

ΔU max,专用电缆线所需截面S(m㎡)应满足下述关系

R=ρL S≤ΔU max-ΔU1

√7I max

S≥√7ρLI max

(4-4)

ΔU max-ΔU1

计量专用电压二次回路在实际二次负荷电流下,快速断路器的电压降U kmax应不大于二次回路允许压降ΔU max的1/3;重动继电器触点的压降ΔU jmax 不大于二次回路允许压降ΔU max的1/6。因此

三相四线接线方式时

S≥2ρLI max

(4-5)

ΔU max

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时

(4-6)

S≥2√7ρLI max

ΔU max

4.4 典型方案

4.4.1 适用场合

适用于发电厂和系统变电站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的llOkV电压等级贸易结算和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也可作为110kV电能计量装置验收的依据。

4.4.2 设计范围

llO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表、电能计量屏、电能信息采集屏、互感器端子箱以及相关设备。设计图包括原理接线图、端子排接线图、屏面布置图等。

4.4.3 编号规则

电能计量装置典型方案及图纸的编号规则如下:

小写英文字母

方案编号,两位数字

结构代码,一个字母

电压等级,二至三位数字

电能计量装置代码

注:电压等级如10,代表10kV。

计量屏、柜、箱结构代码分别为P、G、X箱变结构代码为Q;低压单体计量箱结构代码为D,低压组合计量箱结构代码为Z,低压分线箱+组合计量箱结构代码为F。

方案编号如01,11。

图纸编号如01,11,01a。

4.4.4 方案说明

依据llOkV配电装置的一次接线形式、互感器安装位置、二次接线方式、主副电能表配置、电能量信息采集等因素,将llOkV电能计量装置

划分为一次接线及互感器模块、接线方式模块、电能计量屏模块、电压切换并列模块和电能信息采集模块5个模块。llO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分为8个方案,基本情况如表4—2所示。

4.5 概、预算编制原则

典型方案工程造价参考《电力建设工程建设概算定额——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编制。

人工调整费用、项目安装,设备调试费用(含电能量远方终端调试费以及定额材机费调整等费用按行业和地方建筑安装工程定额标准取费。

特殊项目调试费用可参考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执行,包括电能表检定费、现场检测费,互感器现场检验费、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测试费及互感器二次负载测试费等。

未尽事宜,参照其他相关标准执行。

表4-2 110kv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方案

第2篇 110kV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

5.1 使用说明

(1)本方案编号为GDJll0P—01,适用于系统变电站及发电厂升压站110kV配电装置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设计。一次主接线为双母线、双母

线单分段、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方式,电压互感器安装在母线侧,电压二次回路配置电压切换装置,电流互感器安装在线路或主变压器侧。

(2)每回出线计量用电压二次回路应与对应母线或分段电压互感器连接,本方案以双母线单分段为参考进行设计。

(3)电能计量屏、电压切换屏、电能信息采集屏宜安装在主控制室。本方案未涉及主控室的屏柜布置,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细化设计。

(4)电压互感器应为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计量专用二次绕组,准确度等级为0.2级,额定容量根据实际负荷校核确定。

(5)电流互感器应为计量专用电流互感器或计量专用二次绕组,准确度等级为0.2S级,二次额定电流宜为5A,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二次额定电流为lA,二次额定容量应根据实际负荷校核确定。单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采用双芯电缆接至互感器端子箱端子,六线连接至电能计量屏端子处

(6)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得接人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

(7)二次回路电缆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导线截面按照实际次负荷校核确定。二次电压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得小于2.5m㎡,二次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得小于4m㎡。

(8)选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有功准确度等级0.2S级,无功准确度等级2.0级,失压计时功能满足DL/T 566—1995《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9)主副电能表配置,电能表与试验接线盒采用一表一盒接线方式,试验接线盒安装在电能表下侧对应位置,电能计量屏按满屏6只电能表

(10)电能表应具有两个及以上独立RS485输出接口脉冲输出接口为无源接口。

(11)电能表辅助电源宜采用独立的交/直流回路供电,交流电源应可靠供电,宜引自交流UPS屏。

(12)电能计量屏、电压切换屏和电能信息采集屏的尺寸、颜色与其他屏保持一致。实际工程中,酌情考虑电压切换屏、电能信息采集屏是否单独

组屏。

(13)电能计量屏的前门采用单开钢化玻璃门,后门采用双开钢门结构,且前后门均带锁。屏内接线端子应选用阻燃电流、电压端子。电压端子不得采用带保险电压端子,电流端子采用可短接的试验端子。

(14)本方案电能信息采集屏数据上传采取电话拨号方式,如具备光缆通道,采用数据网络上传电能信息。

(15)设计图中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和回路编号仅供参考,设计时按工程实际确定。

5.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GDJ110P-01典型方案的主要设备材料清册如表5-1所示。

表5-1 GDJ110P-01典型方案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5.3 设计图

GDJ110P-01典型方案设计图纸清单如表5-2所示。

表5-2 GDJ110P-01典型方案设计图纸清单

(技术规范标准)电能计量箱技术规范(阻燃ABS材质)

电能计量箱技术规范 (阻燃ABS材质) 1 、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整体组合电能计量箱,它提出了该计量箱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技术差异表”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 1. GB7251.1-2005开关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2. GB7251.3-2006开关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 3.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4.GB/T 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 5. 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6. 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400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8.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20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9.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10. GB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11. GB2682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电能计量装置

一、判断题 1、多功能或最大需量安装式电能表的需量周期误差应不超过需量周期的1%。 答案:正确 2、计量装置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 答案:错误 3、为防止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烧坏,其二次侧应装熔断器。 答案:错误 4、35kV及以上供电的用户应有多种专用互感器分别用于计费、保护、测量。 答案:错误 5、对新建或扩建客户的非线性用电设备接入电力系统,特别是使与电网连接点的谐波电压、电流升高,客户必须采取措施,把谐波值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方能接入电网运行。 答案:正确 6、如果现场发现电能量信息终端不上线,判断是否是SIM的问题,可以用自己的手机SIM卡插入终端看能否上线。 答案:错误 7、装设在35kV及以上的电能计量装置,应使用互感器的专用二次回路。 答案:正确 8、多功能电能表中的RS485通讯线不分正负;门节点信号线正负不能接反。 答案:错误 9、三相三线制用电的用户,只要装DS型三相三线电能表,不论三相负荷对称与否都能正确计量。 答案:正确 10、电能表运行的外界条件与检定条件不同而引起的电能表误差改变量,称为电能表的附加误差。 答案:正确 11、分时电价的时段是由每昼夜中按用电负荷高峰、非峰谷、低谷三时段组成。答案:正确 12、分时电能表的电能计量部分根据工作状态提供状态显示和报警信号等。 答案:错误

二、单选题 1、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低压计费客户的电能计量装置属于()电能计量装置。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答案:D 2、分时计度电能表为电力部门实行()提供电能计量手段。 A.两部制电价 B.各种电价 C.不同时段的分时电价 D.先付费后用电 答案:C 3、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与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能测量单元的()。 A.测量原理 B.结构 C.数据处理方法 D.采样器 答案:A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能表采用经电压、电流互感器接入方式时,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必须分别接地 B.电能表采用直接接入方式时,需要增加连接导线的数量 C.电能表采用直接接入方式时,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应接地 D.电能表采用经电压、电流互感器接入方式时,电能表电流与电压连片应连接答案:A 5、全电子式电能表采用的原理有()。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本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所管辖的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工作。 3 职责与分工 3.1 营销部 为公司电能计量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参与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审查;组织参与开展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竣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负责审核、上报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方面有关报表。 3.2 设计所 负责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程及省公司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方案设计。 3.3 工程项目部门 3.3.1 负责组织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竣工验收,通知并督促设计方案审查人员做好设计方案审查及签字确认,以及竣工验收和根据验收情况会签验收报告。 3.3.2 负责提供与现场实际相符的电能计量装置一、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含:PT、CT 出口端子图、计量柜端子排图、原理展开图等)。 3.3.3 负责协调并解决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及竣工验收出现的相关问题,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有效的处理。 4 管理内容及要求 4.1 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及技术要求 4.1.1 电能计量装置分类 4.1.1.1 用户计量点(含趸售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分类 4.1.1.1.1 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 按照月平均用电量(月平均用电量指该计量点上年度全年结算电量除以实际用电月份后所得的月平均用电量)进行分类。 Ⅰ类:月平均用电量 50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月平均用电量 10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月平均用电量 1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Ⅳ类:月平均用电量 10 万 kWh 以下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Ⅴ类:单相供电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4.1.1.1.2 新增电能计量装置 按容量大小进行分类。 Ⅰ类: 变压器容量为 10000kVA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 变压器容量为 2000kVA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 变压器容量为 315kVA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Ⅳ类: 负荷容量为 315kVA 以下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Ⅴ类: 单相供电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4.1.1.2 关口计量点(不含趸售关口计量点)电能计量装置分类 Ⅳ类:内部考核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4.1.2 技术要求 4.1.2.1 新建、改(扩)建工程的电能计量装置 电能表和互感器的等级不得低于下表要求,装置其它配置应满足《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和《关于规范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合格率统计分析工作的通知》(国网营销计量〔2007〕27 号)要求。

电能计量柜标准

电能计量柜标准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用户处户内计费用的整体式和分体式电能计量柜的基本技术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其包装、储运和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0.38~35kV、额定电流20~1000A,与电力用户供 电线路配合使用的相同结构型式的金属封闭式高、低压整体式电能计量柜和对0.38~220kV 电力用户供电线路进行远方电能计量的金属封闭式低压分体式电能计量柜的设计、制造验收。其它形式的计费用电能计量柜可参照执行。 条文中,凡名“整体式”者仅适用于对整体式电能计量柜的规定;不指名者,则对整体 式和分体式电能计量柜均适用。 2 引用标准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311.2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条件和要求 GB311.3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试验程序 GB311.4 高电压试验技术测量装置 GB763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GB1207 电压互感器 GB1208 电流互感器 GB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GB2682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GB2706 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 GB330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GB39063~3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402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11022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3924 交流有功和无功电度表 GBJ63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JB616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 JB3084 电力传动控制站的产品包装与运输规程 JB3977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基本检查与试验方法 SD109 电能计量装置检定规程 3 术语 3.1 电能计量柜 对计费电力用户用电计量和管理的专用柜。 3.2 整体式电能计量柜 为电能计量柜组成形式之一。其所有的电器设备和器件均装设于一个(或几个并列构成 一体)电气、机械结构组合的金属封闭高、低压柜(箱)内。 整体式电能计量柜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开式两种。 3.2.1 固定式电能计量柜:为整体式电能计量柜的系列之一,柜中所有电器设备和器件安装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原则精编版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原则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原则 1.配置原则 (1)贸易结算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配置在供受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发电企业上网线路、电网经营企业间的联络线路两侧都应配置电能计量装置。 (2)I、II、 III类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按计量点配置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者专用二次绕组。电能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 (3)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组上网结算电量,以及电网经营企业之间购销电量的计量点,宜配置准确度等级相同的主、副两套电能表。即在同一回路的同一计量点安装一主一副两套电能表,同时运行、同时记录,实时比对和监测,以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可靠,避免较大的电量差错。 (4)35KV以上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可装设熔断器;35kV及以下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和熔断器。 (5)安装在用电客户处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1O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应配置符合GB/T16934规定的电能计量柜或计量;35kV电压供电的,宜配置GB/T16934规定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 (6)贸易结算用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应装设电压失压计时器。未配置计量柜(箱)的电能计量装置,其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所有接线端子、试验端子应能实施铅封。 (7)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应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为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接近。 (8)电流互感器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应为额定一次电流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否则,应选用具有高动热稳定性能的,以减小变比。 (9)选配过载4倍及以上的宽负载电能表,以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 (10)经电流互感器接人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TA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TA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直接接入式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按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的30%左右进行选择。(11)对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客户,应配置可计量有功电量、感性和容性无功电量的电能表;按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的客户,应配置具有最大需量计量功能的电能表;实行分时电价的客户,应配置复费率电能表或多功能电能表。 (12)配有数据通信接口的电能表,其通信规约应符合DL/T645的要求。 (13)具有正、反向送受电的计量点,应配置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量以及四象限无功电量的电能表。一般可配置1只具有计量正、反向有功电量和四象限无功电量的多功能电能表。 (14)中性点绝缘系统(如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经互感器接人的三相三线(3×100V)有功、无功电能表;但个别经过验证、接地电流较大的,则应安装经互感器接人的三相四线(3×有功、无功电能表。 (15)中性点非绝缘系统(即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经互感器接人的三相四线(3×有功、,无功电能表。 (16)三相三线低压线路的电能计量点,配置低压三相三线(3×380V)有功、无功电能表;当照明负荷占总负荷的15%及以上时,为减小线路附加误差,应配置低压三相四线(3×380V/220V)有功、无功电能表,或3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表。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

一、判断题 1、在三相负荷对称情况下,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漏接一相电压或电流,电能表少计电量1/3。 答案:正确 2、计量装置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 平方毫米。 答案:错误 3、装设在35kV及以上的电能计量装置,应使用互感器的专用二次回路。 答案:正确 4、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采用Yo/yo方式接线;35kV以下的宜采用V/v方式接线。 答案:错误 5、由于接线错误,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在运行中始终反转,则计算出的更正系数必定是负值。 答案:正确 6、电源线从互感器P1穿过时,S1接电表进线端,S2接出线端,称正接式。答案:正确 7、若电能表端子按顺序接3、6、9端子接电流互感器的S1出线,2、5、8端子从电源线引一根电线出来接1、4、7端子接电流互感器的S2出线10接零线,两种接线方式的电表均逆转,违反上述接线时电表则正转。 答案:错误 8、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在运行中产生反转的重要原因是,三相电压进线相序接反或容性负荷所致。 答案:正确 9、常用电气设备容量低于电能表标定值20%时,造成少计电量。 答案:错误 10、带互感器的计量装置,应使用专用接线盒接线。 答案:错误 11、对用户计费的110kV及以上的计量点或容量在3150kVA及以上的计量点,应采用0.5级或0.55级的有功电能表。 答案:正确

12、从电压互感器到电能表的二次回路的电压降不得超过1.5%。 答案:错误 13、安装在用户处的35kV以上计费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可装设熔断器。 答案:错误 14、一只电流互感器二次极性接反,将引起相接的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反转。答案:错误 15、10kV电压互感器在高压侧装有熔断器,其熔断丝电流应为1.5A。 答案:错误 16、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但至少不应小于2.5平方毫米。 答案:正确 17、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与被测的一次电路并联,二次绕组与测量仪表的电压绕组串联。 答案:错误 18、需拆除与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相连接的电能表时必须先用导线或短路连接片将二次回路短接,以防开路。 答案:正确 19、电流互感器一、二次出线端子的标记分别用L1、L2和Kl、K2表示。 答案:正确 20、按照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电能计量装置可分为五类。 答案:正确 21、变压器容量为1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的计量装置属于Ⅱ类电能计量装置。 答案:错误 22、在三相负荷对称情况下,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任一相电流线圈接反,电能表少计电量1/3。 答案:错误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能计量柜技术条件

附件: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能计量柜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电能计量柜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合资联营各供电单位用于贸易结算电能计量柜的设计、使用、订货和验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示条文均为有效,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条件的条文。以下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电能计量柜》(GB/T16934-1997)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 3技术要求 下列未提及的均应符合《电能计量柜》(GB/T16934-1997)、《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的技术要求。 3.1计量柜设计选型 凡容量在100-315千伏安(不含315千伏安)且供电方案确定为低压计量的用户应采用低压计量柜方式计量,容量在315 –1–

千伏安及以上的用户应采用高压计量柜方式计量。 3.2计量柜柜体的技术要求 3.2.1外形尺寸要求 各类电能计量柜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应与配合使用的高压、低压开关柜协调一致。 3.2.2柜体结构要求 3.2.2.1柜体基本结构 计量柜的基本结构、框架型式等应力求与配用的高、低压开关柜相同。计量用电能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失压计时仪、通讯模块、接口等,应装设在可封闭的计量柜的小室(或柜)内(户外安装的互感器除外)。 3.2.2.2柜体密封方式 计量柜体的顶部、左右侧及中间隔层(或底部)应采用铁板焊接方式固定、密封,禁止采用螺丝固定方式,进出线部位应加装绝缘板或绝缘套管进行密封。 3.2.2.3柜门 计量柜的前后门应采用嵌入式的门框架结构,柜门必须配备带铅封孔的专用门锁,每扇门应分别设有两对铅封柱或铅封眼用于铅封。 3.2.2.4仪表安装位置 柜内应预留不少于三只电能表的安装位置,柜内净深应不小于220mm,电能表的安装高度与地面的距离在600mm至1800mm –2–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规范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规范一、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 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以电能计量点对应的装置为准,临时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参照下列原则执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一年调整一次。 (1)Ⅰ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 (2)Ⅱ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 (3)Ⅲ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 (4)Ⅳ类电能计量 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三相供电(不含居民)的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 (5)Ⅴ类电能计量装置 三相供电的居民计费客户以及单相供电的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 二、电能计量器具的配置 (一)Ⅰ类电能计量装置 1、电能表 (1) 类型 电子式三相四线多功能电能表。 (2) 规格 三相四线表:3×57.7/100V, 3×0.3(1.2)A/1.5(6)A (3) 准确度等级:有功0.2S/0.5S级,无功1.0级。 (4) 技术要求 执行《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2、互感器 (1) 电流互感器规格 一次电流:50/75/100/150/200/250/300/400/500/600 A 二次电流:1A/5A (2) 电压互感器规格 二次电压: 57.7 V (3) 准确度等级 电压互感器:0.2级。 电流互感器:0.2S级。 (4) 技术要求 110kV及以上执行国家标准,35kV及以下执行《江苏省电力公司互感器技术规范》。 (二)Ⅱ类电能计量装置 1、电能表 (1) 类型 对于中心点接地系统与中心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计费客户,配置电子式三相四线多功能电能表。 对于中心点非有效接地系统配置电子式三相三线多功能电能表。(2) 规格 三相四线表:3×57.7/100V, 3×0.3(1.2)A/1.5(6)A 三相三线表:3×100V, 3×1.5(6)A (3) 准确度等级:有功0.5S级,无功1.0级。 (4) 技术要求 执行《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2、互感器 (1) 电流互感器规格 一次电流:50/75/100/150/200/250/300/400/500/600A 二次电流:1A/5A (2) 电压互感器规格

电能计量检测中心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标准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电能计量检测中心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标准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6080电能计量检测中心电能计量装置安 装标准 Installation Standard for Energy Metering Device of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and Testing Center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电能计量检测中心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管理标准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电业局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管理的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管理职能、管理任务、附加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XX电业局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管理。 2标准及政策性文件、规定 下列法规及标准所包含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法规及标准化都有会被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6号《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GBJ63—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程》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Q/CDL21806-2001《电能计量管理》(试行) 3管理职能 3.1XX电业局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管理涉及电力营销部、电能计量检测中心和各供电局,其中电力营销部为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管理的主管部门。 3.2电力营销部职责。电力营销部是我局电能计量工作的职能部门,对标准负责拟订、修改解释和在全局贯彻执行的责任,对全局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 3.3电能计量检测中心和各供电局负责对本标准的贯彻执行、督促、检查。 4管理任务 4.1计量工作班按工作通知单内容和要求进行工作,并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能计量柜技术规范

附件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能计量柜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电能计量柜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合资联营各供电单位用于贸易结算电能计量柜的设计、安装、使用、订货和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示条文均为有效,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规范的条文。以下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电能计量柜》(GB/T16934-1997)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范》(DL/T5137- –3–

2001) 3 技术要求 下列未提及的均应符合《电能计量柜》(GB/T16934-1997)、《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及《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范》(DL/T5137-2001)的技术要求。 3.1 计量柜设计选型 凡容量在100-315kVA(不含315 kVA)且供电方案确定为低压计量的用户应采用低压电能计量柜方式计量,容量在315 kVA及以上的用户应采用高压电能计量柜方式计量。 3.2 计量柜柜体的技术要求 3.2.1 外形尺寸要求 各类电能计量柜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应与配合使用的高压、低压开关柜协调一致。 3.2.2 柜体结构要求 3.2.2.1 柜体基本结构 –4–

计量柜的基本结构、框架型式等应力求与配用的高、低压开关柜相同。计量用电能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失压计时仪、通讯模块、接口等,应装设在可封闭的计量柜的小室(或柜)内(户外安装的互感器除外)。 3.2.2.2 柜体密封方式 计量柜体的顶部、左右侧及中间隔层(或底部)应紧固、密封,可防止从外部对其进行拆卸(推荐铁板焊接方式或内螺丝固定方式),进出线部位应密封(推荐绝缘套管或加装绝缘板方式),其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30的要求。 3.2.2.3 柜门 计量柜的每扇柜门均应设置两对带有铅封眼的铅封柱,并有柜门锁紧装置(推荐采用专用门锁)。柜门在施加铅封的状态下,应能有效防止被拆卸;柜门在关闭状态下,其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30的要求。 3.2.2.4仪表安装位置 柜内应预留不少于三只电能表的安装位置,柜内净深在 –5–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与现场检查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与现场检查课程设计 目的 :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合理设计与现场检查,可以减少计量差错和用户窃电的可能,对降低供电企业线损,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任务:自行查找有关电能计量装置原理的资料,并查阅其它相关信息,要求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的关键元件(流互的型号、接线方式,二次回路连接导线等)的选择与误差分析、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巡视检查项目及解决措施。 一、计量装置设计 1、计量装置的设置 a) 发电站上网关口计量点一般设在产权分界处,如发电站与电网公司产权分界点在发电站侧的,应在发电站出线侧、发电机升压变高压侧(对三圈变增加中压侧)、启备变高压侧均按贸易结算的要求设置计量点。 b) 局考核所属各供电所供电量的关口点一般设在35kV变电站的主变高压侧;所属各供电所相互间供电量的计量关口点一般设置在产权分界处。 c) 其他贸易结算用计量点,设置在产权分界处。 d)考虑到旁路代供的情况,各关口计量点的旁路也作为关口计量点。 e) 10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用户应配置防窃电高压计量装置,在用电客户配电线路高压计量装置前端T接口装设隔离刀闸,方便外校及处理计量装置的故障。 2、计量方式对于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采用三相四线的计量方式,对于中性点绝缘系统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的计量方式。 3、电能表的配置 a) 同一关口计量点应装设两只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相同等级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其中一只定义

为主表,一只定义为副表。 b) 安装于局所属变电站电能表应具有供停电时抄表和通信用的辅助电源。 c) 关口计量点应装设能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量以及四象限无功电量的电能表。 d) 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值应根据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进行选择,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值不得大于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电能表的最大电流值应选择4倍及以上标定电流值。 e) 10kV及以上贸易结算计量点,应配置具有失压报警计时功能的电能表或失压计时仪。 4、互感器的配置 a) 电压互感器选型应满足《电网公司系统主要电气设备选型原则》要求,110kV及以下计量用电压互感器应选用呈容性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b) 电压互感器二次应有独立的计量专用绕组。根据需要,宜选用具有四个二次绕组的电压互感器,即:计量绕组、测量绕组、保护绕组和剩余绕组。 c) 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容量的选择参考下表选择: TV 二次负荷核算值(VA) 0~10 10~20 20~30 30~50 50~70 70VA以上 TV 额定二次负荷取值(VA) 20 30 50 75 100 按1.5倍取对TV二次负荷处于0~10VA较小值时,考虑到选用过小的额定二次容量,不利于保证电压互感器的产品质量,电压互感器计量绕组的额定负荷宜选择20VA。一般情况下,电压互感器的计量、测量和保护绕组的额定负荷均应不大于50VA,如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所接的负荷超过此值时,可按实际值确定。 d) 互感器在实际负载下的误差不得大于其基本误差限。 e) 对于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应采用Y0/y0的连接方式。对于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应采用Y/y 的连接方式;35kV以下的宜采用V/V的连接方式。 f) 贸易结算用

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

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 实例:有高压配电室一专变工业用户,申请用电负荷为250kW,其中办公照明、空调50kW,负荷基本对称、平衡和稳定 一、确定电力变压器容量 1、常用10KV电力变压器容量有:50、80、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 2、已知用户申请负荷:P 3、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因数:0.8 4、计算容量的公式:P=S×COSφ S=P/COSφ=250/0.8=312.5(kVA) 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为315(kVA) 二、确定电能计量装置类别 根据DL/T448-2000确定装置类别,Ⅲ类电能计量装置规定 1、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 2、100MW以下发电机、发电企业厂(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 3、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 符合第一条,属于Ⅲ类电能计量装置 三、选择计量方式 根据用户计量装置的类别,供电方式确定用户的计量方式 1、采用三相三线计量方式。(根据“通用设计”确定接线方式采用:三相三线制,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两相四线连接,电压互感器采用Vv接线) 2、由于有办公用电(电价不同)还应安装一只扣减表 四、确定功率因数 根据<电力营销管理标准>(用电检查),客户执行功率因数标准为 1、100千伏安及以上高压供电的客户功率因数为0.90以上 2、其他电力客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趸购转售企业,功率因数为0.85以上 3、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80 符合第一条,执行功率因数为0.90 五、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 1、S=P/COSφ(客户执行功率因数) 2、计算S S=P/COSφ=250/0.9=277.78(kVA) 六、计算一次相电流 1、公式 P=3×U×I×COSφ 2、计算一次电流 1)、高压一次电流 Ig=P/(3×U×COSφ)=250/(3×0.9×10/1.732) =16.04(A) 2)、办公用电低压一次电流

供电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及验收管理办法

供电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及验收管理办法 、及其附件。 1.1.2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后检查计量回路的正确性、可靠性。 1.1.3工作完毕后,及时传递工作传票,交回用电营业管理部门。 1.2电网经营企业之间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和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验收由当地省级电网经营企业负责组织,以省级电网经营企业的电能计量技术机构为主,当地供电企业配合,涉及发电企业的还应有发电企业电能计量管理人员配合。其他投运后由供电企业管理的电能计量装置应由供电企业电能计量技术机构负责验收;发电企业管理的用于内部考核的电能计量装置由发电企业的计量管理机构负责组织验收。1.3电能计量装置验收的技术资料: 1.3.1电能计量装置计量方式原理接线图,一、二次接线图,施工设计图和施工变更资料; 1.3.2电压、电流互感器安装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证书; 1.3.3计量柜(箱)的出厂检验报告、说明书; 1.3.4二次回路导线或电缆的型号、规格及长度; 1.3.5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的熔断器、接线端子的说明书等; 1.3.6高压电气设备的接地及绝缘试验报告; 1.3.7施工过程中需要说明的其他资料。 1.3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后的验收 1.3.1对电力建设工程和用电业扩工程中的电能计量装置应结合工程竣工进行检查验收。1.3.2电能计量装置验收的内容 1.3. 2.1现场核查内容如下: 1.3. 2.1.1计量器具型号、规格、计量法制标志、出厂编号应与计量检定证书和技术资料的内容相符; 1.3. 2.1.2产品外观质量应无明显瑕疵和受损; 1.3. 2.1.3安装工艺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1.3. 2.1.4电能表、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接线情况应和竣工图一致。 1.3. 2.2验收试验: 1.3. 2.2.1检查二次回路中间触点、熔断器、试验接线盒的接触情况; 1.3. 2.2.2电流、电压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载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测量;

浙江省电力公司低压电能计量箱通用技术规范

浙江省电力公司低压电能计量箱通用技术规范.

浙江省电力公司低压电能计量箱通用技术规范

浙江省电力公司 2012年4月 次目............................................................. 41 范围.

.........................................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技术要求 3 .......................................... 53.1箱体结构整体组合式3.2.1 6 .............................. 单体计量箱3.2.2 7 .............................. 箱体材料7.3.2..........................................

外观性能8 ..........................................3.3进线方式.......................................... 93.4主要元器件...................................... 3.59 3.6导线 (9) 3.7 ........................................ 铜排链接101用户标签........................................ 03.80导线敷设槽.................................... 13.9 11........................................... 3.10断路器 产品铭牌...................................... 113.11 3.12工作接地.. (12)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原则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原则 1.配置原则 (1)贸易结算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配置在供受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发电企业上网线路、电网经营企业间的联络线路两侧都应配置电能计量装置。 (2)I、II 、III类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按计量点配置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者专用二次绕组。电能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 (3)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组上网结算电量,以及电网经营企业之间购销电量的计量点,宜配置准确度等级相同的主、副两套电能表。即在同一回路的同一计量点安装一主一副两套电能表,同时运行、同时记录,实时比对和监测,以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可靠,避免较大的电量差错。 (4)35KV以上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可装设熔断器;35kV及以下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和熔断器。 (5)安装在用电客户处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1O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应配置符合GB/T16934规定的电能计量柜或计量;35kV电压供电的,宜配置GB/T16934规定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 (6)贸易结算用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应装设电压失压计时器。未配置计量柜(箱)的电能计量装置,其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所有接线端子、试验端子应能实施铅封。 (7)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应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为0. 8-1.0;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接近。 (8)电流互感器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应为额定一次电流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否则,应选用具有高动热稳定性能的电流互感器,以减小变比。 (9)选配过载4倍及以上的宽负载电能表,以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 (10)经电流互感器接人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TA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TA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直接接入式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按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的30%左右进行选择。(11)对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客户,应配置可计量有功电量、感性和容性无功电量的电能表;按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的客户,应配置具有最大需量计量功能的电能表;实行分时电价的客户,应配置复费率电能表或多功能电能表。 (12)配有数据通信接口的电能表,其通信规约应符合DL/T645的要求。 (13)具有正、反向送受电的计量点,应配置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量以及四象限无功电量的电能表。一般可配置1只具有计量正、反向有功电量和四象限无功电量的多功能电能表。 (14)中性点绝缘系统(如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经互感器接人的三相三线(3×100V)有功、无功电能表;但个别经过验证、接地电流较大的,则应安装经互感器接人的三相四线(3×57.7V)有功、无功电能表。 (15)中性点非绝缘系统(即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经互感器接人的三相四线(3×57.7V)有功、,无功电能表。 (16)三相三线低压线路的电能计量点,配置低压三相三线(3×380V)有功、无功电能表;当照明负荷占总负荷的15%及以上时,为减小线路附加误差,应配置低压三相四线(3×380V/220V)有功、无功电能表,或3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表。 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低压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2.准确度要求 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别不同,对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要求就不相同。 (1)不同类别的电能计量装置所配置的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表的规定。

电能计量柜检验要求规范

中能电气股份 电能计量柜检验规 编号:ZTJ-B-002-02 REV.a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规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0.38-35)kV、额定电流(20~1000)A与电力用户供电线路配合使用的金属封闭式高、低压电能计量柜的产品出厂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2、产品检验原则 电能计量柜出厂检验采取全检方式。 3、参考标准 GB 17201-1997(eqv. IEC 44-3:1980) 组合互感器 GB 1207-2006(eqv. IEC 186:1987) 电压互感器 GB 1208-2006 (eqv. IEC 185:1987) 电流互感器 GB/T 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 GB/T 12706.4-2002 额定电压1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 (eqv. IEC 60502-4:1997) 电缆及其附件第四部分 GB 311.6-1983 高电压试验技术 GB/T 7354-1987 局部放电测量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GB/T 5582-1993 高电压设备外绝缘的污秽等级 闽电营[2003]634号省电力电能计量柜技术条件 4、检验项目 4.1 一般检查 4.1.1柜体检查 4.1.1.1 外型尺寸和安装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柜体的高、深、宽尺寸的偏差不应超过±5mm; 前后、左右侧面、底面对角线尺寸偏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5mm。 4.1.1.2 计量柜箱体外壳表面防腐处理,烘户外烤漆,且箱体表面涂层平整均匀应无流挂、裂 纹、起泡、脱落、划伤及无坍塌、变形等现象,柜门、面板的凹凸度,在每1000mm 围不应超过3mm且相邻两个平行边尺寸的偏差绝对值不应超过3mm。吊攀焊接牢固。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规范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规范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规范 一、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 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以电能计量点对应的装置为准,临时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参照下列原则执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一年调整一次。 (1)Ⅰ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2)Ⅱ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 (3)Ⅲ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 (4)Ⅳ类电能计量 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三相供电(不含居民)的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 (5)Ⅴ类电能计量装置 三相供电的居民计费客户以及单相供电的计费客户电能计量装置。 二、电能计量器具的配置 (一)Ⅰ类电能计量装置 1、电能表 (1) 类型 电子式三相四线多功能电能表。 (2) 规格 三相四线表:3×57.7/100V, 3×0.3(1.2)A/1.5(6)A (3) 准确度等级:有功0.2S/0.5S级,无功1.0级。 (4) 技术要求 执行《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2、互感器 (1) 电流互感器规格 一次电流:50/75/100/150/200/250/300/400/500/600 A 二次电流:1A/5A (2) 电压互感器规格 二次电压: 57.7 V (3) 准确度等级 电压互感器:0.2级。 电流互感器:0.2S级。 (4) 技术要求 110kV及以上执行国家标准,35kV及以下执行《江苏省电力公司互感器技术规范》。 (二)Ⅱ类电能计量装置 1、电能表 (1) 类型 对于中心点接地系统与中心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计费客户,配置电子式三相四线多功能电能表。 对于中心点非有效接地系统配置电子式三相三线多功能电能表。 (2) 规格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与调换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与调换 1、客户电能计量方式 1.1 用电客户的计量装置的安装原则 1.1.1 供电企业应在客户的每一受电点内按不同电价类别分别安装用电计量装置。 1.1.2 用电客户的计量点原则上应设置在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1.1.3 城乡居民用电实行一户一表。 1.1.4 临时用电客户,一般应装设电能计量装置用电。对于用电时间较短而且又不具备装表条件的,也可以不装表,按其用电容量、使用时间、规定的电价计收电费。 1.1.5 特殊无表客户,可以在其多个用电点中选取其中某一用电点装置参照表,以该表的用电量乘以用电点数计算该户的用电量。 1.2 高压供电客户的计量方式 1.2.1 高压供电的客户原则上应采用“高供高计“计量方式。 1.2.2 以下高压供电客户选用高供高计方式有困难时,可以选用“高供低计”计量方式: (1)供电电压为10kV,受电容量在315kV A及以下; (2)供电电压为35kV,受电容量在500kV A及以下。 1.2.3 “高供低计”方式不适用于有以下情况之一的高压供电客户:(1)有二台及以上台数变压器变电的客户; (2)主变为三线圈变压器变电的客户; (3)供电电压为110kV及以上的客户。

1.3 低压供电客户的计量方式 采用“低供低计”计量方式 1.4 计量点的选择 1.4.1 高压供电客户的计量点,原则上应选在高压电源资产分界点附近;专线供电客户,其计量点选在专线的始端,即供电企业变电所客户专线间隔,但是当有其他技术上的原因,其计量点不能选在专线的始端时,可征得客户的同意后,安装在专线未端,即客户变电所的进线间隔,但在计算客户的有、无功电量及最大需量时应加上专线的线损电量及需量。并作如下规定: (1)专线客户的计量点,可选在专线始端计量点1,也允许选在专线未端计量点2,但不准选在变压器低压侧,即“高供低计”量电方式。见图1-1-1 图1-1-1 (2)35kV非专线受电的高压客户,计量点应选在高压进户处,见图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