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在倡导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更有着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爱上读书,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做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人。本文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入手,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论文关键词

课外阅读现状分析措施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然而,经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一部分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且存在着年级越高越不爱读书的情况。本该是人生一大乐事的“读书”,为何不受孩子们的欢迎,甚至让他们谈“书”色变呢?

一、现状分析

课外阅读是孩子们求知、启智、奠定良好素质的重要平台,但是广大学生面对课外阅读不是笑逐颜开,积极欢迎,而是愁眉苦脸,消极应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课外阅读缺乏正确的认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做对那无数的练习题,那就算是高枕无忧了。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他们自然对课外阅读是不屑一顾,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请看一组调查数据,某杂志社对50个城市所做的调查:赞成学生应当阅读部分优秀读物的老师占30.9﹪;认为课外阅读与学生无益的占7.9﹪;认为课外阅读本身无碍,但学生不宜在学习阶段为此分心的老师占61.2﹪;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20﹪的家长不赞成孩子阅读课外读物;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书的

占45.1﹪,放任不管的占8.9﹪。这两项调查结果表明,因受旧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总把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课外阅读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

2.缺乏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小学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在“考试超过一切”的今天,孩子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丝儿的闲暇空隙:早上至下午都是坐在课堂里上课,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则是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双休日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在等着他们。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将来自己的子女能上一所重点初中或重点高中是他们理想的追求,拼力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往理想殿堂的金光大道,不惜一切代价,强令这些稚嫩的孩子必须达到,可这些孩子不是超人,海绵里的水再挤也是有限的,在这样情况下,试问他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轻松地“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吗?

3.缺乏对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关系着孩子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总有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有意无意的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通过调查发现:积极地阅读健康的课外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比较深厚,生活视眼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什么书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忧郁孤僻,急躁畏难。再者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多重功效。因此让学生有正确选择阅读好书的自由空间。

二、解决措施

(一)让孩子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1.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只有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认识真、善、美。并且告诉学生

坏书不可以读。同时以“告家长书”的形式或者是召开家长会的方式与其进行交流,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列举世界上的一些伟人、名人,无不是从童年大量的阅读引起阅读的兴趣,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对孩子终身发展的重大作用,消除家长将“阅读”和“考试”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充分认识到考试只是孩子一个阶段性的人生体验,而课外阅读则会伴随他们一生的发展。

2.家长为孩子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事实证明,家长爱读书的家庭,孩子基本上也爱好读书。号召家长们在家多读书,给孩子以良好的薰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读同一本书,读后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这种方式不仅会让家长们也感受到书的魅力,而且能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通过对中高年级的60名不同家庭的学生进行调查:45﹪的家长没有读书的习惯,也从没陪过孩子读过书。38﹪的家长偶尔读过,也陪过孩子读过书;只有17﹪家长常陪孩子读书,自己也常看书。由此可见营造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有待提高。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建立阅读基地、提高阅读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目前很多小学生普遍反应:我们没有时间读书。看看现实,也难怪他们。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童年时期,一天中,听完课,做完老师和家长们布置的作业后,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尽情的玩乐,对他们来说,比起白纸黑字的书本来,与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打游戏,或是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更显得要轻松,不费脑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帮助孩子们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固定阅读时间

每天安排“师生共读”时间并制定教师伴读值日志,每班学生在学校规定集中的阅读时间内,均有一名教师在班内伴读,帮助学生解疑释难,维持阅读秩序,一到时间,大家都坐在教室里,手捧自己心爱的课外书籍,静心阅读。刚开始时我是采取强制手段,每天亲自检

查人数,班长检查阅读小组长,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是否带了书籍,检查阅读态度是否端正,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检查渐渐的都不需要了,甚至有好多学生纷纷提前来到学校进行课外阅读,他们说: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2.压缩课内阅读时间

在备课时,仔细地钻研教材,锁定教学的难点和精点,提高课堂的效率,节约课堂时间。在此基础上,将每周五的语文课开辟出来,改为“阅读指导、交流课”,专门用于对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就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读后的讨论。事实证明,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倍增。

3.建立阅读基地、提高阅读效率

学校建立三级阅读基地:一是阅读中心,由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组成,书籍丰富,资料众多,可供学生自由选择。二是学校诚信图书角,这里方便学生随时查阅,看完之后整齐放回原位。三是班级图书架,图书可由学生自带,也可以发动师生捐书,广开书源,交流阅读,也可班级之间互换阅读。三级阅读基地的建立,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追求开放的阅读方式

1.阅读材料,自由选择为主,经典推荐为辅

(1)依据孩子各年龄段的特征,学校为他们及家长推荐不同的书目,以满足他们心理需求,并让家长陪着孩子读这些书。也可根据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寻求冒险刺激,渴望神秘的经历的书籍,只要这些书籍内容健康,也可让他们一睹为快。

(2)能紧跟时代发展,适应时尚潮流的书。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的孩子对于科学,对于宇宙、未来的了解和渴望,对于流行、时尚的跟随都是我们小时候所不能够比拟的,这类书籍也可让他们涉猎,以拓宽孩子的视野。

2.开设阅读指导、阅读交流,各抒已见,珍视独到见解

(1)为克服学生阅读的盲目随意性,帮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一

些常有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开设五之十分钟的阅读指导课进行阅读指导:阅读序文和目录指导、用工具书指导、阅读参考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做“读书卡“指导等。

(2)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受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对读物的解读也必然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作为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已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同时慎将成人的体验强加给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才能真正植根于孩子的生命之中。

(3)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孩子通过课外阅读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对阅读内容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的。例如,再读了同一本书之后,有的孩子喜欢低头沉思,有的孩子喜欢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有的孩子喜欢模仿书中人物比比划划……各种不同的表现正是孩子阅读之后的兴奋溢于言表,一种真情的流露,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宽容对待,珍视独到见解,不应一味加以指责,打击孩子的阅读热情。

三、结语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因为它可以巩固孩子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其健康成长;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6年3月25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