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3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20151103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20151103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2013级电气、输电、电管《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

杜芸强 刘耀丹

2015.11.03

考试题型:1、填空(30分,11题)2、选择(10分,10题)

3、名称解释、简答(32分,7题)

4、计算、论述题(计算1题+论述2题,28分)

13级作业:

电晕、电子崩与汤逊理论、隧道效应

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的措施

提高沿面闪络电压的措施

气泡击穿理论

避雷线的作用(保护原理)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的 “四道防线”及其具体保护措施

第一章

1.电离方式可分: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主要的电离方式)和分级电离。P12

2.带电质点的消失可分○1带电质点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

2带电质点的扩散、○3带电质点的复合。P15

3.(考点)电子崩:电子将按照几何级数不断增多,类似雪崩似地发展,这种急剧增大的空间电子流被称为电子崩。

电子崩的示意图:

4.电子碰撞电离系数

表示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运动1cm 的行程所完成的碰撞电离次数平均值。P17

5.(计算题)如图为平板电极气隙,板内电场均匀,设外界电离因子每秒钟使阴

极表面发射出来的初始电子数为n 0

由于碰撞电离和电子崩的结果,在它们到达x 处时,电子数已增加为n ,这n 个

电子在dx 的距离中又会产生dn 个新电子。P17

抵达阳极的电子数应为:d a e n n α0=

途中新增加的电子数或正离子数应为:)1(00-=-=?d

a e n n n n α(主要的公式) 将式?=x dx e n n 00α的等号两侧乘以电子的电荷,即得电流关系式:d e I I α0=

6.汤逊理论P19-20

(1)γ过程与自持放电条件

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 α过程,电子总数增至 d e α个。因在对α系数进行讨论时已假设每次电离撞:α

出一个正离子,故电极空间共有( d e α-1)个正离子。由系数 的定义,此(d e α

-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 (γ d e α -1)个新电子,这些电子在电极空间的碰撞电离同样又能产生更多的正离子,如此循环下去。 自持放电条件为

1)1(=-d e αγ γ:一个正离子撞击到阴极表面时产生出来的二次电子数 α:电子碰撞电离系数

d :两极板距离

7.电晕放电:在极不均匀场中,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在空气间隙完全击穿之前,小曲率电极(高场强电极)附近会有薄薄的发光层,这种放电现象称为电晕。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所特有的一种自持放电形式。P22

归结为三个条件:○1极不均匀场;○2电压达到一定值;○3空气间隙没有完全击穿;○4小曲率半径。根据电晕层放电的特点,可分为两种形式:电子崩形式和流注形式。

8.电晕放电的危害、对策及其利用:○1 电晕放电引起的光、声、热等效应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2电晕放电中,由于电子崩和流注不断消失和重新出现所造成的放电脉冲会产生高频电磁波,从而对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产生干扰。○3电晕放电还会产生可闻噪声,并有可能超出环境保护所容许的标准。P23

9.降低电晕的方法:○1从根本上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2在选择导线的结构和尺寸时,应使好天气时电晕损耗接近于零。○3对于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的分裂线来说,找到最佳的分裂距,使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值最小。P23

10. ○1棒-板电极,棒为正极时,击穿电压高;○2棒-板电极,棒为负极时,击穿电压低。

11.伏秒特性:气隙的击穿电压就与该电压作用的时间有很大关系。P33

12.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的措施: P37-39

1电极形状的改进:使空间场强分布均匀,从而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目的:以改善电场分布,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

2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产生空间电荷,改善空间场强,从而提高击穿电压。

3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屏障的作用在于屏障表面上积聚的空间电荷,使屏障与板电极间形成较均匀的电场,从而使整个间隙的击穿电压提高。

4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提高气压可以大大减小电子的自由行程长度,从而削弱和抑制了电离过程,从而提高击穿电压。

5高真空和高电压强度气体SF6的采用:抑制碰撞电离,从而提高击穿电压。 13.污闪:污秽层受潮变成了覆盖在绝缘子表面的导电层,最终引发局部电弧并发展成沿面闪络,这就是污闪。污闪的次数在几种外绝缘闪络中不算多,但是它造成的损失却是最大的。P45

14.污闪的发展过程:污秽层的形成、污秽层的受潮、干燥带形成与局部电弧产生、局部电弧发展成闪络。P45

15.(简答题)提高沿面放电电压(闪络电压)的措施:○1屏障屏蔽、○2提高表

面憎水性、○3消除绝缘体与电极接触面的缝隙、○4改变绝缘体表面的电阻率、○5强制固体介质表面的电位分布。P48

○1屏障是指改善电极的形状,使电极附件的电场分布趋于均匀,从而提高沿面闪络电压;

○2对电瓷、玻璃等介质表面涂抹憎水涂料,可以大大提高沿面闪络电压;

○3电极与绝缘体接触而不密合,若将电极与绝缘体的缝隙烧铸嵌装在一起,可以减小缝隙处的局部放电,从而提高沿面闪络电压;

○4槽口附件绝缘体表面的电位梯度很高,很容易发生沿面放电,在槽口附件涂上半导电漆,使绝缘表面电阻减小。减小绝缘表面的电位梯度,从而大大提高沿面闪络电压。

第一章

第一节

(1)气体放电、带电质点的产生、电离方式、电离

(2)电子从电极表面逸出所需的能量获得途径

(3)附着、带电质点的消失

(4)电子崩与汤逊理论、巴申定律

(5)不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电晕

(6)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的极性效应

(7)稍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

(8)棒-板间隙的极性效应

第二节

(1)持续作用电压下的击穿

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点、极不均匀场的击穿特性

(2)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下行负极性雷放电3个主要阶段

雷电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

伏-秒特性

(3)大气条件对气体击穿的影响

(4)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的措施

第三节

闪络、高压绝缘子的分类

(1)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

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因素

沿面闪络电压低于纯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

(2)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

提高滑闪放电电压的方法

(3)污闪

(4)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措施

第二章

第一节

有效电场强度、宏观平均电场强度

有效电场强度是指:极板上的自由电荷以及除某极化分子以外其他极化分子形成的偶极矩共同在该分子产生的场强。

电介质中某一点的宏观电场强度E是指:极板上的自由电荷以及电介质中所有极化分子形成的偶极矩,共同在该点产生的场强。

液体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与频率和温度有关

液体电介质的损耗

1、非极性和弱极性液体电介质的极化主要是电子位移极化,偶极矩极化对极化的贡献甚微。介质损耗主要来源于电导

2、极性液体电介质的介质损耗与粘度有关。

第二节

一、液体电介质的电导

(1)液体电介质的离子电导

根据液体介质中离子来源的不同,离子电导分为:本征离子电导和杂质离子电导

本征离子电导指:由组成液体本身的基本分子热离解而产生的离子。

杂质离子电导是指:由外来杂质分子(水、酸、碱、有机盐等)或液体的基本分子老化的产物(如有机酸、醇等)离解而生成的离子。它是工程液体介质中离子的主要来源。

液体电介质电导率随温度增高而变小。

(2)液体电介质的电泳电导与华尔屯定律

在n0、εr、U0、r保持不变的情况下,γ、η将为一常数,将这一关系称为华尔屯定律。(3)液体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电导

实验表明,液体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电导具有电子碰撞电离的特点。

强极性的乙醇的加入使弱电场下的离子电导增加,而在强电场下可能主要是电子电导,由于乙醇对电子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因而加入乙醇使电子电导下降。

第三节

一、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1.液体电介质的击穿条件:碰撞电离开始作为击穿条件和电子崩发展到一定大小。P56-57

二、高度纯净去气液体电介质的电击穿理论

三、含气纯净液体电介质的气泡击穿理论

1、气泡击穿理论认为:液体中存在气泡时,总是气泡先发生电离。

2.气泡击穿产生形式可分:1、热化气击穿。2、电离化气击穿P58

四、电离化气击穿

电离化气击穿认为:当液体介质中电场很强,致使有高能电子出现时,会产生低分子气体(主要是氢、甲烷等)。

工程纯液体电介质的杂质击穿

3.工程纯液体电介质的杂质击穿:P59

○1水分的影响:如果水分溶解于液体介质中,则对击穿电压影响不大;如果水分呈悬浮状态,则使击穿电压明显下降。水与纤维杂质共存时,水分的影响更为严重。

○2固体杂质的影响:当液体介质中有悬浮固体杂质微粒时,实验证明它们也会使液体介质击穿场强降低。(注意固体微粒和固体粒子)。

第三章

《一》、描述电介质的电气特性四个主要参数

1.(必考)电介质的电气特性,主要表现为它们在电场作用下的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和电气强度,它们分别以四个主要参数,○1电导率(或绝缘电阻率)、○2介

电常数、○3介质损耗角正切、○4击穿电场强度(简称击穿场强)来表示。P61《二》、非极性有机介质,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和天然的石蜡、地蜡等,被广泛用作工频和高频绝缘材料。

《三》、电介质中导电电子的来源包括来自电极和介质体内的热电子发射,场致冷发射及碰撞电离,而其导电机制则有自由电子气模型、能带模型和电子跳跃模型等。

(隧道效应

4.(必考题)隧道效应:对于具有能量u﹤u0的微观粒子,粒子可以由区域I 穿过势垒II到达区域III中,并且粒子穿过势垒后,能量并没有减少,仍然保持在区域I时的能量,这种现象通常形象化地称为隧道效应。注意:隧道效应只发生在微观粒子,宏观不发生。

现象:电子穿过势垒,电子从I区到达III区。P69

前提条件:电子能量小于势垒的高度(即u

).

条件:强电场,势垒高度不是很高、厚度很薄。

原因: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势垒Φ

D 减少,势垒厚度X

减少。

结果:能量保持不变(能量平均值)。

固体电介质的表面电导

5. 固体电介质的表面与电导的影响因素:○1电介质表面吸附的水膜对表面电导率的影响;○2电介质的分子结构对表面电导率的影响;○3电介质表面清洁度对电导率的影响。P70-72

电介质的击穿

固体电介质常见的击穿形式

6.电介质的击穿在固体电介质的击穿中,常见的有热击穿、电击穿和不均匀介质

局部放电引起击穿等形式。P73

瓦格纳热击穿理论、

7.瓦格纳热击穿理论:研究电介质发热和散热的理论。

作用(结论):定义临界温度t和热击穿场强U。P74

本征电击穿理论

以碰撞电离开始作为击穿判据,这类理论称为碰撞电离理论,或称本征电击穿理论。

雪崩击穿理论

以碰撞电离开始后,电子数倍增到一定数值,足以破坏电介质结构作为击穿判据。称这类理论为雪崩击穿理论

按照雪崩机理不同可分为:(1)場致发射击穿。(2)碰撞电离雪崩击穿

复合电介质的击穿

局部放电引起电介质劣化损伤的机理

(1)、电的作用。带电粒子对电介质表面的直接轰击作用,使有机电介质的分子主链断裂。(2)热的作用。带电粒子的轰击作用引起电介质局部的温度上升,发生热溶解或热降解。(3)化学作用。局部发电产生的受分子或二次生成物的作用,使电介质受到的侵蚀可能比电、热作用的危害更大。

局部放电是电介质应用中的一种场强效应,它在电介质节电现象和电气绝缘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五章

一、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不能发现下列缺陷

能发现:(1)总体绝缘质量欠佳、(2)绝缘介质受潮、(3)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4)绝缘介质表面情况不良。

不能发现;(1)绝缘介质中的局部缺陷,如非贯穿性局部损伤、含有气泡、分层脱开等、(2)绝缘介质的老化。

二、泄漏电流能够发现一些尚未完全贯通的集中性缺陷

三、tanδ能反映绝缘的整体性缺陷(例如全面老化)和小电容试品中的严重局部性缺陷。

试品上工频高压的测量目前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有:(1)用测量球隙或峰值电压表测量交流电压的峰值,(2)用静电电压表测量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峰值电压表和静电电压表还常与分压器配合使用以扩大仪表的量程);为了观察被测电压的波形,也可从分压器低压侧将输出的被测信号送至示波器显示波形。

工频高电压的测量:P111-114

(1)用球间隙测量工频高压(2)峰值电压表(3)静电电压表(4)分压器

第六章

第七章

一、集中参数线路的电阻与分布参数波阻抗的区别(异同点)

1.(必考题)分布参数线路的波阻抗与集中参数电路的电阻在物理意义上有本质的区别如下:P160

1)(定义)波阻抗表示向同一方向传播的电压波和电流波之间比值的大小;电磁被通过波阻抗为Z的无损线路时,其能量以电磁能的形式储存于周围介质中,而不像通过电阻那样被消耗掉。

2)(方向)为了区别不同方向的行波,Z的前面应有正负号。

3)(大小)如果导线上有前行波,又有反行波,两波相遇时,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比值不再等于波阻抗,即是:Array

4)波阻抗的数值Z只与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感L0和电容C0有关,与线路长度无关。

二、线路末端的折射、反射;

2. 末端开路时的折反射P162(结论)由于末端的反射,在反射波所到之处电压提高1倍,而电流降为0。

3.末端短路时的折反射(结论)由于末端的反射,在反射波所到之处电流提高1倍,而电压降为0。

行波的折射和反射;

当波沿输电线路传播,遇到线路参数发生突变,即波阻抗发生突变的节点时,都会在波阻抗发生突变的节点上产生折射和反射。

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波的多次折射、反射

4. 为什么波在实际线路中传播发生衰减和变形,有以下两个原因:P167

○1线路电阻和绝缘电导的影响○2冲击电晕的影响。

冲击电晕的影响

在过电压作用下导线上出现电晕将是引起行波衰减和变形的主要因素。

在过电压计算中常以负极性电晕作为计算的依据。

第八章

一、雷云的形成过程

雷云的形成过程是综合性的;雷云的形成主要是含水气的空的热对流效应。地表水分受太阳辐射化为蒸汽,水蒸气再受热而上升形成热气流,热气流与高冷空气相遇形成雨滴、冰等水成物,水成物在地球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极化,形成热雷云。

二、雷电参数

1.主要的雷电参数有:雷暴日及雷暴小时、地面落雷密度、主放电通道波阻抗、雷电流极性、雷电流幅值、雷电流等值波形、雷电流陡度等。P180

2.雷暴日Td 是指该地区平均一年内有雷电放电的平均天数,单位d/a

Td <15,少雷区;>40,多雷区;>90,强雷区。P180

三、雷电流等值波形

雷电流等效波形有;双指数波、斜角波、半余弦波。

四、雷电过电压的形成

雷电过电压的形成:○1直击雷过电压;P183

(a)模拟先导放电 (b)模拟主放电 (c)主放电通道电路 (d)等值电路○2感应雷过电压

(a)先导放电阶段(b)主放电阶段

五、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的作用(保护原理)

6.(考点)避雷线防雷原理及保护范围和作用:用于输电线路时,避雷线除了防止雷电直击导线外,同时还有分流的作用,以减少流经杆塔入地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避雷线对导线的耦合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

避雷针、避雷线用于防止直击雷过电压,避雷器用于感应雷过电压。

六、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的“四道防线”及其具体保护措施

8.(简答题)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四道防线”:○1防止输电线路导线遭受直击雷;○2防止输电线路受雷击后绝缘发生闪络;○3防止雷击闪络后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4防止工频电弧后引起中断电力供应。 P209

七、气体绝缘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11.全封闭SF

气体绝缘变电所(GIS)的特点:(与第一章的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的6

措施结合出题)

1)GIS绝缘的伏秒特性很平坦,其绝缘水平主要取决于雷电冲击水平。采用氧化锌避雷器;

2)GIS结构紧凑,被保护设备与避雷器相距较近,比常规变电所有利;

3)GIS的同轴母线筒的波阻抗小,过电压幅值和陡度都显著变小,对变电所的进波防护有利;

4)GIS内绝缘电场结构不均匀,易击穿,要求防雷保护措施更加可靠、在绝缘配合中留有足够的裕度。 P223-224出论述题。

12.对气体绝缘变电所(GIS)常用的保护措施:

1) 66kV及以上进线无电缆段的GIS变电所,在GIS管道与架空线路连接处应装设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1),其接地端应与管道金属外壳连接。

2) 66kV及以上进线有电缆段的GIS变电所,在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1),其接地端应与电缆的金属外皮连接。

八、评价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和所采用防雷措施的效果的两个指标

7.衡量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两个指标:耐雷水平、雷击跳闸率。P199

九、输电线路常用防雷保护措施

10.(简答题)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具体措施:(答最少四点以上)P209

答: (1)架设避雷线:330kV及以上线路应全线架设双避雷线,220kV宜全线架设双避雷线,110kV线路一般全线架设避雷线。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一般采用20-30?,500kV保护角不大于15?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于一般高度的杆塔,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反击的有效措施。工频接地电阻一般为10-30Ω

(3)架设耦合地线:在某些雷击故障频繁的线路上,在导线下方架设一条耦合地线。可起到分流、增加耦合的作用。

(4)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在同塔双回线的情况下,采用不平衡绝缘,可避免双回线同时跳闸而完全停电。

(5)装设自动重合闸:我国110kV以上线路自动重合闸成功率在75%-95%以上

(6)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接地电阻难以降低的地区,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可大大减小建弧率。该措施主要用于35kV以下线路,可减低跳闸率1/3

(7)加强绝缘:增加绝缘子片数、大爬距绝缘子等。

(8)安装线路避雷器:用作线路上雷过电压特别大的或者绝缘弱点的保护。

十、接地及分类、接地电阻大小

分为四种;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静接地

十一、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保护

具体措施;(1)利用自然接地极,(2)防雷接地,(3)统一接地网——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十二、输电线路的接地保护

(1)输电杆塔本身的自然接地极、(2)人工接地装置

十三、GIS变电所进线段保护

1) 66kV及以上进线无电缆段的GIS变电所,在GIS管道与架空线路连接处应装设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1),其接地端应与管道金属外壳连接。

2) 66kV及以上进线有电缆段的GIS变电所,在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1),其接地端应与电缆的金属外皮连接。

另加4.(必考点)目前人们主要是设法去躲避和限制雷电的破坏性,其基本措施就是加装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防雷接地、电抗线圈、电容器组、消弧线圈、自动重合闸等防雷保护装置。其中避雷针、避雷线用于防止直击雷过电压,避雷器用于感应雷过电压。

P189

13.电力系统中接地电阻越大越好或是越小越好,为什么?(上届考题,6分)

P226

答:当接地电流i为定值时,接地电阻越大,电压越高,此时地面上的接地物体也就具有了较高电位,有可能引起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也有可能引起其他带电部分间绝缘的闪络,从而危及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绝缘,因此要力求降低接地电阻。

15.人处于分布电位区域内,可能有两种方式触及不同电位点而受到电压的作用。当人触及漏电外壳,加于人手脚之间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P226

当人在分布电位区域内跨开一步,两脚间(水平距离0.8m)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位差,即跨步电压。

第九章

一、常见的操作过电压形式

1.(填空题)常见的操作过电压主要包括:切断空载线路过电压、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和断续电弧接地过电压这几种。P232

二、消除或降低过电压采取的措施

2.合闸过电压的限制、降低措施主要有:P237

(1)装设并联合闸电阻——最有效的措施

(2)控制合闸

(3)利用避雷器来保护

3. 为了消除电弧接地过电压,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消除间歇性电弧,可以通过改变中性点接地方式来实现。目前,110kV及以上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我国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P244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5. 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主要由停电次数及停电时间来衡量。P245

四、绝缘配合的原则与方法

6. 绝缘配合的原则:根据设备在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工作电压及过电压,考虑限压装置的特性和设备的绝缘特性来确定必要的耐受强度。P245

要求:在技术上处理好各种电压、限压措施和设备绝缘耐受能力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

7. (多选题)绝缘配合的方法P246-248

1)多级配合(1940以前)2)惯用法3)统计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4)简化统计法

8. 确定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主要指绝缘子串中绝缘子片数和线路绝缘的空气间距。P253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作

?1-1解释下列术语 (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 (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 (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 (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n a? e?d? e11?1?59874 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篇绝缘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气体的绝缘特性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方式: 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表面电离 2、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 流入电极、逸出气体空间、复合 3、电子崩与汤逊理论:电子崩的形成、汤逊理论的基本过程及适用范围 4、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击穿电压与气体相对密度和极间距离乘积之间的关系。两者乘积大于0.26cm时,不再适用 5、流注理论: 考虑了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适用两者乘积大于0.26cm时的情况 6、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划分:以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之比来划分。 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电晕放电的概念、起始场强、放电的极性效应 8、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a.雷电和操作过电压波的波形 b. 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延时与伏秒特性 c.50%击穿电压的概念 9、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均匀电场无极性效应、各类电压形式放电电压基本相同、分散性小 极不均匀电场中极间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极性效应明显。 10、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a.电压波形对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影响不大b.对极不均匀电场影响相当大 c.完全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棒间隙 d.极大不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板间隙 11、气体的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湿度、密度、海拔高度的影响 12、气体的性质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在间隙中加入高电强度气体,可大大提高击穿电压,主要指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如SF6 13、提高气体放电电压的措施:a.电极形状的改进b.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 c.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 d.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 e.高真空 f.高电气强度气体SF6的采用 14、沿面放电的概念: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展的气体放电现象。多发生在绝缘子、套管与空气的分界面上。 15 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措施:a.屏障b.屏蔽c.表面处理d.应用半导体材料e.阻抗调节 习题 1.1 1.3 1.4 1.9 1.13 1.14 1.16 第2章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绝缘特性 1、电介质的极化 极化: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荷质点会沿电场方向产生有限的位移现象,并产生电矩(偶极矩)。 介电常数:电介质极化的强弱可用介电常数的大小来表示,与电介质分子的极性强弱有关。 极性电介质和非极性电介质:具有极性分子的电介质称为极性电介质。 由中性分子构成的电介质。 极化的基本形式:电子式、离子式(不产生能量损失) 转向、夹层介质界面极化(有能量损失) 2、电介质的电导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 气体的电导:主要来自于外界射线使分子发生电离和强电场作用下气体电子的碰撞电离 液体的电导:离子电导和电泳电导 固体的电导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 3、电介质的损耗a.介质损耗针对的是交流电压作用下介质的有功功率损耗b.介质损耗一般用介损角的正切值来表示 4、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措施:提高油品质,采用覆盖、绝缘层、极屏障等措施 5、固体电介质的击穿: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的击穿机理及特点 6、影响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 电压作用时间温度电场均匀程度受潮累积效应机械负荷 第二篇电气设备试验 第3章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 电气绝缘非破坏性试验 1、绝缘电阻与吸收比的测量:a.用兆欧表来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b.吸收比K定义为加压60s时的绝缘电阻与15s时的绝缘电阻比值。 c.K恒大于1,且越大表示绝缘性能越好。 d.大容量电气设备中,吸收现象延续很长时间,吸收比不能很好地反映绝缘的真实状态,可用极化指数再判断。 e.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 2、泄漏电流的测量:测量泄漏电流从原理上来说,与测量绝缘电阻是相似的,能发现一些尚未完全贯通的集中性缺陷,原因在于:a.在试品上的直流电压要比兆欧表的工作电压高得多,故能发现兆欧表所不能发现的某些缺陷.b.加在试品上的直流电压是逐渐增大的,可以在升压过程中监视泄漏电流的增长动向。 3、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a.tanδ能反映绝缘的整体性缺陷(例如全面老化)和小电容试品中的严重局部性缺陷。根据tan δ随电压而变化的曲线,可判断绝缘是否受潮、含有气泡及老化的程度。b.西林电桥法测量的基本原理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2013-2014-1 0912121-2) (王伟屠幼萍编著高电压技术)第1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何为原子的激励和电离。 2.气体电离的形式及基本概念。 3.气体碰撞电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4.气体产生放电的首要前提。 5.热电离与碰撞电离的异同。 6.影响逸出功的因素。 7.金属电极表面电离的四种形式。 8.负离子形成对气体放电的影响。 9.气体放电过程中存在哪三种带电质点。 10.带电粒子的自由行程及特性。 11.影响平均自由行程的因素。 12.带电粒子的迁移率。为何电子的迁移率和平均自由行程大于离子。 13.何为带电离子的扩散,何原因所致。 14.带电粒子消失的主要方式。 15为何电子与离子间的复合概率远小于正、负离子复合概率。 16.气体放电分为哪两类。 17.非自持放电自持放电 18.绘制并说明“气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放电过程。 19.阐述Townsend理论。 20.电子碰撞电离系数;正离子表面电离系数。 21.自持放电条件表达式。 22.影响电子碰撞电离系数的因素。 23.Paschen定律,击穿电压为何具有最小值。 24.当pd>200(cm.133Pa)后,击穿过程与Townsend理论的差异主要有哪些。 25. Townsend理论的适用范围。 26.流注理论的特点;流注 27.正流注、负流注以及二者形成的不同之处。 28根据放电特征,电场均匀程度如何划分。 29.电晕放电;防止和减轻电晕放电的根本途径。 30.极性效应 31.雷电放电的三个主要阶段。 32.沿面放电。 33.固体介质表面电场分布的三种典型情况。 34.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垂直分量时沿面放电过程。 35.滑闪放电以什么为特征。沿面放电与什么有关。比电容。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1-1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答: 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 这是因为电子体积小,其自由行程(两次碰撞间质点经过的距离)比离子大得多,所以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比离子大得多。其次.由于电子的质量远小于原子或分子,因此当电子的动能不足以使中性质点电离时,电子会遭到弹射而几乎不损失其动能;而离子因其质量与被碰撞的中性质点相近,每次碰撞都会使其速度减小,影响其动能的积累。 1-2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答: 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过程,电子总数增至d eα个。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故电极空间共有(d eα-1)个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按照系数γ的定义,此(d eα-1) eα-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γ(d 个新电子,则(d eα-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r(d eα=1。 eα-1)=1或γd 1-3为什么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 答:(1)当棒具有正极性时,间隙中出现的电子向棒运动,进入强电场区,开始引起电离现象而形成电子崩。随着电压的逐渐上升,到放电达到自持、爆发电晕之前,在间隙中形成相当多的电子崩。当电子崩达到棒极后,其中的电子就进入棒极,而正离子仍留在空间,相对来说缓慢地向板极移动。于是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从而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为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这样,棒极附近的电场被削弱,难以造成流柱,这就使得自持放电也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 (2)当棒具有负极性时,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造成电子崩。当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电子就不再能引起电离,而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向阳极运动。一部份电子直接消失于阳极,其余的可为氧原子所吸附形

高电压技术 第一章课件

绪论 高电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有关高电压的几个著名试验 ?1752年6月:富兰克林&风筝 ?1895年11月:伦琴&X射线 ?1919年:E.卢瑟福&元素的人工转变(a射线轰击氮原子)1945年威克斯勒尔和麦克米伦,电子回旋加速器等 ?1931年:范德格拉夫起电机(1000万伏) 直到20世纪初高电压技术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分支。当时的高电压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压输电中的绝缘问题。因此,可以这样说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是随着高电压远距离输电和高电压设备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电力科学技术。 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中涉及过电压、耐压、绝缘等问题的技术。如: ▲雷击变电所、发电厂的过电压及防护措施 ▲绝缘材料的研制 ▲合闸分闸空载运行以及短路引起的过电压 ▲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 一、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如何将电能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地输送,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防止过电压,提高耐压水平,保持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 1. 提高绝缘能力 电压等级提高,需要相应的高压电气设备,要对各类绝缘电介质的特性及其放电机理进行研究,其中气体放电机理是基础。 电介质理论研究——介质特性 放电过程研究——放电机理 高电压试验技术——高压产生、测量、检验,分预防性和破坏性 2. 降低过电压 雷击或操作→暂态过程→产生高电压→绝缘破坏→故障→防止破坏→恢复 研究过电压的形成及防止措施 高电压种类:大气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暂时过电压 3. 绝缘配合 使作用电压的数值、保护电器的特性和绝缘的电气特性之间相互协调以保证电气装置的可靠运行与高度经济性。 三.学习要求 与电工及物理的基础理论,如电介质理论、电磁场理论、电路中的瞬变理论相关。内容涉及面广,经验公式多,文字叙述多,试验数据、图表多,实践性强

高电压技术总结复习资料全

一、填空和概念解释 1、电介质: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使用的绝缘材料。 2、击穿:在电压的作用下,介质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过程。 3、击穿电压:击穿时对应的电压。 4、绝缘强度:电介质在单位长度或厚度上承受的最小的击穿电压。 5、耐电强度:电介质在单位长度上或厚度所承受的最大安全电压。 6、游离:电介质中带电质点增加的过程。 7、去游离:电介质中带电质点减少的过程。 8、碰撞游离: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质点碰撞中性分子产生的游离。 9、光游离:中性分子接收光能产生的游离。 10、表面游离:电极表面的电荷进入绝缘介质中产生的游离。 11、强场发射:电场力直接把电极中的电荷加入电介质产生的游离。 12、二次电子发射:具有足够能量的质点撞击阴极放出电子。 13、电晕放电:气体中稳定的局部放电。 14、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时间:击穿时间+统计时延+放电形成时延 15、统计时延:从间隙加上足以引起间隙击穿的静态击穿电压的时刻起到产生足以引起碰撞游离导致完全击穿的有效电子时刻。 16、放电形成时延:第一个有效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碰撞游离形成流注,最后产生主放电的过程时间。 17、50%冲击放电电压:冲击电压作用下绝缘放电的概率在50%时的电压值。 18、沿面放电:沿着固体表面的气体放电。 19、湿闪电压:绝缘介质在淋湿时的闪络电压。 20、污闪电压:绝缘介质由污秽引起的闪络电压。 21、爬距:绝缘子表面闪络的距离。 22、极化:电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对外呈现电极性的过程。 23、电导: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导电的过程。 24、损耗:由电导和有损极化引起的功率损耗。 25、老化:电力系统长期运行时电介质逐渐失去绝缘能力的过程。 26、吸收比:t=60s和t=15s时的绝缘电阻的比值。 27、过电压:电力系统承受的超过正常电压的。 28、冲击电晕:输电线路中由冲击电流产生的电晕。 29、雷暴日:一年中听见雷声或者看见闪电的天数。 30、雷暴小时:一年中能听到雷声的小时数。 31、地面落雷密度:每平方公里每雷暴日的落雷次数。 32、耐雷水平:雷击输电电路不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大的雷电流幅值。 33、雷击跳闸率:每百公里线路每年在雷暴日为40天的标准条件下由雷击引起的跳闸的次数。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

高电压技术各章知识点 第一篇电介质的电气强度 第1章气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方式热电离、光电离、 碰撞电离、表面电离 2、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流入电极、逸出气 体空间、复合 3、电子崩与汤逊理论电子崩的形成、汤逊理论的 基本过程及适用范围 4、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击穿电压与气体相对密度和极间距离乘积之间的关系。两者乘积大于0.26cm时,不再适用 5、流注理论 考虑了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适用两者乘积大于0.26cm 时的情况 6、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划分以最大场强与 平均场强之比来划分。 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电晕放电的过 程、起始场强、放电的极性效应 8、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雷电和操作 过电压波的波形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延时与 伏秒特性50%击穿电压的概念 9、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均匀电场无极性 效应、各类电压形式放电电压基本相同、分散性 小极不均匀电场中极间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极 性效应明显。 10、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电压波形对均匀 和稍不均匀电场影响不大对极不均匀电场影响 相当大完全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棒间隙极 大不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板间隙 11、 11、气体的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湿度、密度、海拔高度的 影响 12、气体的性质对放电电压的影响在间隙中加入高电强度气 体,可大大提高击穿电压,主要指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 性气体,如SF6 13、提高气体放电电压的措施 电极形状的改进空间电荷对原 电场的畸变作用极不均匀场中 屏障的采用提高气体压力的作 用高真空高电气强度气体SF6 的采用

高电压技术天津大学作业答案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填空题 (一)组 1.高电压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答案:电气装置的绝缘、绝缘的测试、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2. ________是表征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答案:相对介电常数 3.按照气体分子得到能量形式的不同,气体分子可分为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三种游离形式。 答案:碰撞游离、光游离、热游离 4. 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__秒的耐压时间。答案:60 5. tgδ测量过程中可能受到两种干扰,一种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电场干扰、磁场干扰 6.固体电介质电导包括_______电导和_______电导。 答案:表面、体积 7.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____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答案:空间电荷 8.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现象。 答案:击穿、闪络 9.带电离子的产生主要有碰撞电离、______、______、表面电离等方式。 答案:光电离、热电离 10、电压直角波经过串联电容后,波形将发生变化,变成?????????波。 答案:指数 11.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_____缺陷和____缺陷两大类。 答案:集中性、分散性 12.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13.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衡量。 答案:耐压水平、雷击跳闸率 14、在极不均匀电场中,间隙完全被击穿之前,电极附近会发生????????????,产生暗蓝色的晕光。 答案:电晕 15、冲击电压分为????????????和??????????。 答案: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 (二)组 1、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形式有、热击穿和。 答案:电击穿、电化学击穿 2、绝缘配合的最终目的是,常用的方法有、和。答案:确定设备的绝缘水、惯用法、统计法、简化统计法 3、要避免切空线过电压,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提高断路器的。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试题库(多选)50

[题型]:多选题 超高压输电线路主要采用( )措施限制内部过电压。A.断路器加分、合闸电阻 B.装并联电抗器 C.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器,破坏谐振条件D.线路中增设开关站,将线路长度减短 E.改变系统运行接线 答案:A|B|C|D|E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9章/第1节 难度:3 分数:1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主要有()等物理现象。A.极化 B.电导 C.介质损耗 D.击穿 答案:A|B|C|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3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关于氧化锌避雷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 B.不能承受多重雷击 C.通流容量较小 D.工频续流为微安级,可认为没有工频续流 E.不太适合保护GIS等设备 答案:A|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7章/第2节 难度:3 分数:1 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 )。 A.绝缘电阻试验 B.交流耐压试验 C.直流耐压试验 D.局部放电试验 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G.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H.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答案:A|D|E|G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4章/第1节 难度:3 分数:1 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哪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 ) A.铜球距离与铜球直径之比不大于0.5 B.结构和使用条件必须符合IEC 的规定 C.需进行气压和温度的校正 D.应去除灰尘和纤维的影响 答案:A|B|C|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5章/第4节 难度:3 分数:1 交流峰值电压表的类型有:( ) A.电容电流整流测量电压峰值 B.整流的充电电压测量电压峰值 C.有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D.无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答案:A|B|C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5章/第4节 难度:3 分数:1 测量高电压的仪器和装置有( ) A.静电电压表 B.峰值电压表 C.球隙 D.分压器 答案:A|B|C|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5章/第4节 难度:3 分数:1 光电测量系统有哪几种调制方式( ) A.幅度-光强度调制(AM-IM)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的大小可用来衡量原子捕获一个电子的难易,该能量越大越容易形成__________ 。(电子亲合能、负离子) 、自持放电的形式随气压与外回路阻抗的不同而异。低气压下称为 __________ ,常压2 或高气压下当外回路阻抗较大时称为火花放电,外回路阻抗很小时称为 __________ 。(辉光放电、电弧放电) 3、自持放电条件为__________ 。(γ(-1)=1或γ=1) 4、汤逊放电理论适用于__________ 、__________ 条件下。(低气压、pd较小) 5、流注的特点是电离强度__________ ,传播速度__________ 。(很大、很快) 6、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__________ 。(略高) 7、长间隙的放电大致可分为先导放电和__________ 两个阶段,在先导放电阶段中包括__________ 和流注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主放电、电子崩) 8、在稍不均匀场中,高场强电极为正电极时,间隙击穿电压比高场强电极为负时__________ 。在极不均匀场中,高场强电极为负时,间隙击穿电压比高场强电极为正时__________ 。(稍高、高) 9、电晕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可以改善__________ 分布,以提高击穿电压。(极不均匀的电场) 10、电子碰撞电离系数代表一个电子沿电场线方向行径__________ cm时平均发生的碰撞电离次数。(1)

11、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的两个途径:改善电场分布,使之尽量均匀,削弱气体中的电离过程。 12、我国采用等值盐密法划分外绝缘污秽等级。 13、沿整个固体绝缘表面发生的放电称为闪络。 14、在电气设备上希望尽量采用棒—棒类对称型的电极结构,而避免棒—板类不对称型的电极结构。 15、对于不同极性的标准雷电波形可表示为 ?1.2/50us 。 16、我国采用 250/2500us 的操作冲击电压标准电压。 17、高压绝缘子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绝缘子、套筒、套管三类。 18、对于某些不便于根据经验公式求的电场结构,也可以采用E0=30kv/cm 进行大致估算。 19、极不均匀场击穿电压的特点:电厂不均匀程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减弱, 极间距离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增大。 20、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冲击系数?1,极不均匀电场的冲击系数>1。 21、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也称为______。(电容率) 22、一切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都会出现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电气物理现象。(极化,电导,损耗) 23、热击穿是由于______所造成的。(电介质内部热不稳定过程) 、不均匀电介质击穿是指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组合构成的绝缘结构中的一种24 击穿形式。(固体,液体,气体) 25、固体电介质的击穿中,常见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形式。(热击穿,电击穿,不均匀介质局部放电引起击穿)

高电压技术(第1章)

《高电压技术》第3版常美生主编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概述 ?电介质:指具有很高电阻率(通常为 106~1019Ω·m)的材料。 ?电介质的作用:在电气设备中主要起绝缘作用,即把不同电位的导体分隔开,使之在电气上不相连接。 ?电介质的分类:按状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其中气体电介质是电气设备外绝缘(电气设备壳体外的绝缘)的主要绝缘材料;液体、固体电介质则主要用于电气设备的内绝缘(封装在电气设备外壳内的绝缘)。

?极化、电导和损耗:在外加电压相对较低(不超过最大运行电压)时,电介质内部所发生的物理过程。 这些过程发展比较缓慢、稳定,所以一直被用来检测绝缘的状态。此外,这些过程对电介质的绝缘性能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击穿:在外加电压相对较高(超过最大运行电压)时,电介质可能会丧失其绝缘性能转变为导体,即发生击穿现象。

第一节电介质的极化 一、电介质的极性及分类 ?分子键:电介质内分子间的结合力。 ?化学键:分子内相邻原子间的结合力。 根据原子结合成分子的方式的不同,电介质分子的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两类。 原子的电负性是指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原子相遇,电负性小的原子的价电子被电负性大的原子夺去,得到电子的原子形成负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形成正离子,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成分子,这种化学键就称为离子键。

电负性相等或相差不大的两个或多个原子相 互作用时,原子间则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成分子,这种化学键就称为共价键。 离子键中,正、负离子形成一个很大的键矩,因此它是一种强极性键。共价键中,电负性相同的原子组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电负性不同的原子组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 由非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由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分子,如果分子由一个极性共价键组成,则为极性分子;如果分子由两个或多个极性共价键组成,结构对称者为非极性分子,结构不对称者为极性分子。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电压技术各章 知识点 第一篇电介质的电气强度 第1章气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方式 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表面电离 2、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 流入电极、逸出气体空间、复合 3、电子崩与汤逊理论 电子崩的形成、汤逊理论的基本过程及适用范围 4、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击穿电压与气体相对密度和极间距离乘积之间的关系。两者乘积大于时,不再适用 5、流注理论 考虑了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适用两者乘积大于时的情况 6、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划分 以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之比来划分。 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的过程、起始场强、放电的极性效应 8、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 雷电和操作过电压波的波形 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延时与伏秒特性 50%击穿电压的概念 9、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均匀电场无极性效应、各类电压形式放电电压基本相同、分散性小 极不均匀电场中极间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极性效应明显。 10、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电压波形对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影响不大 对极不均匀电场影响相当大 完全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棒间隙 极大不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板间隙 11、气体的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湿度、密度、海拔高度的影响 12、气体的性质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在间隙中加入高电强度气体,可大大提高击穿电压,主要指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如SF6 13、提高气体放电电压的措施 电极形状的改进 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 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 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

高电压技术作业题及参考答案最新120610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高电压技术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对极不均匀电场气隙,湿度越小则击穿电压越低。(对) 2.均匀电场气隙,湿度越小则击穿电压越高。(错) 3.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棒板电极的击穿电压低于棒棒电极的击穿电压。(对) 4.如果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线路在避雷针的保护之内,由于电压行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有衰减,所以这个距离越大越好。(错) 5. 对棒正板负电极,加极间障是提高击穿电压的有效措施。(对) 二、简单回答 1.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有哪些? 答:1) 改善电场分布:采用极间障,尽量不用棒板电极,对板板电极应消除边缘效应。 2) 采用高真空:使气隙工作在巴申曲线的反比段。 3) 高压气体的采用:使气隙工作在巴申曲线的正比段。 4) 采用高抗电强度气体。 2.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量功效有哪些? 答:能反映绝缘的整体脏污、整体受潮、贯穿性导电通道。而对非沟通两极的局部缺陷部灵敏。 3.输电线路的防雷的措施有哪些?(请说出5条) 答:架设避雷线、架设耦合地线、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采用自动重合闸、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采用不平衡绝缘、采用管型避雷器等其中五条。 4.提高变压器油击穿电压的措施有哪些? 答:提高油的品质:过滤与干燥、祛气;采用组合绝缘:加覆盖层、加绝缘层;加极间障。 三、请画出气隙放电的巴申曲线,并用汤申德理论解释之。 答:①在谷点左侧,碰撞游离的概率很高,而碰撞次数很少,使气隙的 带电质点很少,当δs增大时,,气息的带电质点增多,击穿电压反而下 降,②在谷点的右侧,由于电场很低或电子的自由形成很小,是碰撞有 利的概率很低,当δs增大时,碰撞游离的概率急剧下降,使气隙的的 带电质点变少,所以击穿电压提高。 四、请画出通过整流获得直流电源的方法测量配电变压器绝缘泄漏电流的原理接线图,并说明这种接线的特点和各元件的作用。 答:测量精度高,现场适用但微安表换挡不便。, T1:调压器,改变试验电压T2:单项试验变压器或PT,产生直流高压;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2013-2014-1 0912121-2 )  (王伟 屠幼萍编著 高电压技术)  第1章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何为原子的激励和电离。 2.气体电离的形式及基本概念。 3.气体碰撞电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4.气体产生放电的首要前提。 5.热电离与碰撞电离的异同。 6.影响逸出功的因素。 7.金属电极表面电离的四种形式。 8.负离子形成对气体放电的影响。 9.气体放电过程中存在哪三种带电质点。 10.带电粒子的自由行程及特性。 11.影响平均自由行程的因素。 12.带电粒子的迁移率。为何电子的迁移率和平均自由行程大于离子。 13.何为带电离子的扩散,何原因所致。 14.带电粒子消失的主要方式。 15为何电子与离子间的复合概率远小于正、负离子复合概率。 16.气体放电分为哪两类。 17.非自持放电自持放电 18.绘制并说明“气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放电过程。 19.阐述Townsend理论。 20.电子碰撞电离系数;正离子表面电离系数。 21.自持放电条件表达式。 22.影响电子碰撞电离系数的因素。 23.Paschen定律,击穿电压为何具有最小值。 24.当pd>200(cm.133Pa)后,击穿过程与Townsend理论的差异主要有哪些。 25. Townsend理论的适用范围。 26.流注理论的特点;流注 27.正流注、负流注以及二者形成的不同之处。 28根据放电特征,电场均匀程度如何划分。 29.电晕放电;防止和减轻电晕放电的根本途径。 30.极性效应 31.雷电放电的三个主要阶段。 32.沿面放电。 33.固体介质表面电场分布的三种典型情况。 34.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垂直分量时沿面放电过程。 35.滑闪放电以什么为特征。沿面放电与什么有关。比电容。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附答案

《高电压技术》复习提纲 简答题: 第2、3、4章 1. 简述气体电离的4种方式。P10 答: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分级电离。 2. 什么是电子崩及电子崩的条件 P15-P17 答:由于外电离因素的作用,在阴极附近出现一个初始电子,这一电子在向阳极运动时,如电场强度足够大,则会发生碰撞电离,产生另一个新电子。新电子与初始电子在向阳极的行进过程中还会发生碰撞电离,产生其它两个新电子。使电子总数增加到4个。第三次电离后电子数将增至8个,即按几何级数不断增加。由于电子数如雪崩式增长,因此将这一剧增的电子流称为电子崩。 碰撞引起电离的条件是x ≥i U /E 3. 汤逊自持放电的条件是什么。P17-P19。 答:条件为() 11=-d e αγ或1=d e αγ,即1ln -=γαd 4. 提高气体间隙抗电强度的方法。P42-P44 答:1.改善电场分布,使之尽量的均匀比如:1)电极形状的改进;2)利用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3)极不均匀电场中屏蔽的采用 2.削弱气体中的电离过程比如:1)高气体压力的作用2)高真空的采用3)高电气强度气体的采用如六氟化硫气体 5. 简述防绝缘子污闪的4种方法。P56-P57 答:(1)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扫;(2)使用防污闪涂料或进行表面处理;(3)加强绝缘和采用耐污绝缘子;(4)使用其他材质的绝缘子。 第5章 1. 简述电介质极化的5种基本形式。P59 +空间电荷极化、夹层极化 答:1电子式极化、2离子式极化、3偶极子极化、4空间电荷极化、5夹层极化 2. 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相对介电常数的概念。P58-59 答: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也称为电容率,它是描述电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即电介质极化的强弱可用介电常数的大小来表示。定义一电容器充以某电介质时的电容量C 与真空时电容量0C 的比值为该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即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0C C r =ε。 3. 固体介质的三种击穿形式: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 4. 什么是固体介质的电击穿。P65 答:在强电场下固体导带中可能因场致发射或热发射而存在一些导电电子,这些导电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获得动能,同时在其运动中又与晶格振动相互作用而激发晶格振动,把电场的能量传递给晶格。当这两个过程在一定的温度和场强下平衡时,固体介质有稳定的电导;当电子从电场中得到的能量大于晶格振动损失的能量时,电子的动能就越来越大,至电子能量大到一定值后,电子与晶格振动的相互作用便导致电离产生新电子,自由电子数迅速增加,电导进入不稳定阶段,击穿开始发生。 5. 影响固体击穿的4个主要因素:电压、电场均匀程度、受潮、累积效应 第6、7章 1. 简述绝缘试验中的非破坏性试验和耐压试验。P75 答:耐压试验:这类试验对绝缘的考验是严格的,特别是能揭露那些危险性较大的集中性缺席;其缺点是可能会因耐压试验对绝缘造成一定的损伤。 非破坏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电压下或用其他不会损伤绝缘的办法来测量绝缘的各种特

高电压复习重点整理

高电压复习重点整理 一、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 1、具体内容 汤逊理论:汤逊理论实质就是电子崩理论。书P8-P11第二节至第三节 2、汤逊放电的实质是: 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3、流注理论(P13)认为:在初始阶段,气体放电以碰撞电离和电子崩的形式出现,但当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外施电压在气隙中产生的电场)明显畸变,大大加强电子崩崩头和崩尾处的电场。另一方面,电子崩中电荷密度很大,所以复合过程频繁,放射出的光子在这部分强场区很容易成为引发新的空间光电离的辐射源,因此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光源是空间的光电离。这时放电转入新的流注阶段。流注的特点是电离强度很大和传播速度很快,出现流注后,放电便获得独立继续发展的能力,而不再依赖外界电离因子的作用,可见这时出现流注的条件也是自持放电的条件。 4、应用条件 汤逊理论:应用于均匀电场,低气压,短气隙 流注理论:应用于均匀电场,高气压,长气隙 5、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都有电子崩的产生 不同点:流注的形成过程中有二次崩的形成、二次电离在气体击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极性效应(P18-20)产生的条件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较小的那个电极表面开始,与该电极极性无关。但后来的发展过程、气隙的电气强度、击穿电压等都与该电极的极性有密切的关系。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存在着明显的极性效应。(书上没说具体产生条件是什么,根据这段话理解我猜条件是极不均匀的电场中的放电吧。)三、标准雷电压雷电流波形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一章作业 1-1解释下列术语 (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 (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 (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 (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n a e d e11159874 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教学文案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 结

?为什么要有高电压:提高输送容量,降低线路损耗,减少工程投资,提高单位走廊输电能力,节省走廊面积,改善电网结构,降低短路电流,加强联网能力。 ?电介质:在其中可建立稳定电场而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的物质。 ?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产生宏观不为零的电偶极矩。 ?电介质极化的四种基本类型: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转向极化,空间电荷极化。 ?介电常数:用来衡量绝缘体储存电能的能力,代表电介质的极化程度(对电荷的束缚能力) ?液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影响因素(频率):频率较低时,偶极分子来得及跟随电场交变转向,介电常数较大,接近直流情况下的εd;频率超过临界值,偶极分子转向跟不上电场的变化,介电常数开始减小,介电常数最终接近于仅由电子位移极化引起的介电常数εz。 ?电介质的电导与金属的电导有本质上的区别:金属电导是由金属中固有存在的自由电子造成的。电介质的电导是带电质点在电场作用下移动造成的。气体:由电离出来的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而造成的。液体:分子发生化学分解形成的带点质点沿电场方向移动而造成的。固体:分子发生热离解形成的带电质点沿电场方向移动而造成的。 ?介质损耗: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由于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有损极化损耗,总称为介质损耗。 ?电介质的等效电路:电容支路:由真空和无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为纯容性。/阻容支路:由有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分为有功和容性无功两部分。/纯阻支路:由漏导引起的电流,为纯阻性的。 ?介质损耗因数tgδ的意义:若tgδ过大会引起严重发热,使材料劣化,甚至 可能导致热击穿。/用于冲击测量的连接电缆,要求tgδ必须小,否则会影响到测量精度/用做绝缘材料的介质,希望tgδ。在其他场合,可利用tgδ引起的介质发热,如电瓷泥胚的阴干/在绝缘试验中,tgδ的测量是一项基本测量项目 ?激励:电子从近轨道向远轨道跃迁时,需要一定能量,这个过程叫激励。?电离:当外界给予的能量很大时,电子可以跳出原子轨道成为自由电子。原来的中性原子变成一个自由电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这个过程叫电离。 ?反激励:电子从远轨道向近轨道跃迁时,原子发射单色光的过程称为反激励。 ?平均自由程:一个质点两次碰撞之间的平均距离,其与密度呈反比。

高电压技术试题(选择+填空)

单选题 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答案:A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4节 难度:2 分数:1 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答案:A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7章/第2节 难度:2 分数:1 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8节 难度:2 分数:1 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答案:C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6节 难度:2 分数:1 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3章/第3节 难度:2

分数:1 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答案:A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4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2章/第3节 难度:2 分数:1 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中国石油大学《高电压技术》第3阶段在线作业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高电压技术》第3阶段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客观)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5.0分) 同一固体电介质、相同电极情况下,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工频交流电压下的击穿电压。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无关于 参考答案:A 2(5.0分) 极化时间最短的极化类型是()。 A) 电子式极化 B) 离子式极化 C) 偶极子式极化 D) 夹层介质界面极化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5.0分) 采用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合空载线路时,触头动作顺序是()。 A) 主触头先合 B) 辅助触头先合 C) 主触头和辅助触头同时合上 D) 辅助触头不合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5.0分) 不能用于测量直流高压的仪器设备是()。 A) 静电电压表 B) 电阻分压器 C) 电容分压器 D) 高阻微安表

参考答案: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5(5.0分) 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汤逊理论 B) 流注理论 C) 巴申定律 D) 小桥理论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6(5.0分) 下列因素中,对电介质的tanδ影响不明显的是()。 A) 湿度 B) 电源频率 C) 表面污秽 D) 大气压强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7(5.0分) 电力系统防雷接地电阻的允许范围为()。 A) 0.5~10欧姆 B) 1~10欧姆 C) 1~20欧姆 D) 1~30欧姆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8(5.0分) 在超高压及特高压电网中,选择电网绝缘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