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外力作用-教案公开课

1内外力作用-教案公开课
1内外力作用-教案公开课

第二单元第一节

第二讲内外力作用下的地表形态(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时间:2021年9月_____日

辅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一、导入

展示人民币图片导入,

让我们一起走进人们币背后的故事,50元背面是壶口瀑布、20元背后是桂林山水、10元背后是长江三峡,同学们知道这些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吗?在学生思考中导入新课。

用时2min

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展示2min

1、认识板块运动及其形成的地貌。

2、了解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学习地质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依据。(重点难点)

3、了解不同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的地貌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区域。(重点)

三、教学设计环节

这部分内容分三个课时:第一部分内力作用的足迹、第二部分外力作用的表现、第三部分板块构造学说。

第一部分内力作用的足迹

环节一:自主学习

Task1:自主学习课本29页至30页的内容,了解内外力的作用,完成世纪金榜28页内外力作用比较的表格。2min

教师点拨:5min

地质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岩浆活动(只有喷出地表才能塑造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

(地表高低起伏)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主要方式)

外力作用(地表趋于平坦)

那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壳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

Task2: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31-32的知识点,了解地质构造褶皱和断层概念、形成、运动及其特征。完成世界金榜28页“二、内力作用的足迹”3min

环节二:精析拓展地质构造(重难点)20min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

1、褶皱:背斜和向斜

展示沉积岩形成过程:用Flash动画展示

褶皱: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挤压力,岩层发生弯曲形成。

用Flash动画展示褶皱的形成过程。并展示褶皱的实地考察图片。

A

B

褶皱的图片

2、断层:地垒和地堑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压力或张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范围,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常形成断块山和谷地。

用Flash动画展示断层的形成过程。并展示断层的实地图片。

渭河谷地

环节三:当堂检测提升练习4min

注意让学生区分地形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区别。

(2)简要分析家甲地形成的原因。

答: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岩层破碎,物质易受侵蚀,而形成谷地。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答:乙地向斜,可从两个方面判定:岩层的新老(中间新两侧老);岩层的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乙地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容易汇集雨水和地下水,不易排水;丙地为断层,工程建设容易引发断层活动,地质不稳定。

环节四:小组论与展示

Task4:小组讨论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及其原因分析,后请小组代表起来展示成果。3min

记忆口诀:“背着油气挖隧道,工程建设离断层,挖井找水到向斜” 拓展提升题

总结:

褶皱 岩层向上拱起 背斜(岩层中间老,两侧新) 地质构造 岩层向下弯曲

向斜(岩层中间新,两侧老)

(地壳运动)

断层相对上升地垒(形成断块山)相对下降地堑(形成谷地)

第二部:外力作用的表现

一、导入

巩固第一部分总结的内容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分别了解流水和风力的搬运、侵蚀、沉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类型。

2、能通过不同的地貌,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设计环节

环节一:自主学习环节

Task1:学生自主学习课本32-33页及其世纪金榜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知识点,完成世纪金榜28页题三。4min

提问方式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分化

侵蚀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石

环节二:精析拓展

Task2:观看下图,寻找河流的V形谷、三角州、冲积平原、冲积扇所处位置。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成因及特点。

冲积三角

Task3:如何区分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易混淆)

Task4:请问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提升题

答:不同。

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属于风成高原;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因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因此成因不同。

(只做简要的了解和补充)

环节三:当堂检测

Task6:拓展提升

环节四:小组讨论与展示

T ask7:小组讨论假如你是一个旅游公司的规划师,请为老师设计旅游路线,在旅游过程中可以拍摄到流水、风力、作用的搬运、侵蚀、堆积地貌。4min后小组代表展示其成果。

第三部:分板块构造学

一、导入2min

巩固复习方式导入

(过渡)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地壳运动规律的学说,让我一起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2min

1、了解六大板块及生长消亡边界

2、了解各板块碰撞和张裂所形成的的地貌

三、教学设计

环节一:自主学习3min

Task:1:自主学习课本30页板块构造示意图及其板块构造学说,了解六大板块及生长消亡边界及其典型区域。完成世纪金榜28页第一大题的第2题3min

1、地壳由六大基本板块组。(×)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板块交界地壳运动比较平缓。(×)

4、板块边界碰撞是生长边界。(×)

5、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涨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环节二:小组讨论4min

Task2:分享讨论任何学习和记忆地图的,在记忆地图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环节三:自主学习精析拓展15min

提问环节,请同学分享他们是否熟悉六大板块的位置边界及其特性。对于同学记忆板块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用情景剧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学习地理看图记区位的方法。

看图,印度洋板块像一只鸭子,它刚从太平洋游上岸(和太平洋板块相连),饥寒交迫(脚底下是高冷的南极洲板块),伸长脖子,好不容易从非洲板块咬下一块肥

肉(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且石油资源丰富),突然头顶飞来一座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碰撞形成),压力山大,没有办法将肥肉吃到肚子里,它肚子里只有渺小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印度洋板块内部)。

板块运动及形成的地貌:过渡快在运动的过程中板块与板块之间会存在张裂和碰撞区,成为伸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记忆方法:消亡边界画个入字,其余的边界为生长边界。

小结:板块张裂区

常形成的地貌有:裂谷、海洋和海岭;板块碰撞区常行成的地貌有:高大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区),海岸山脉、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岛弧(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区)。

环节四:当堂检测3min

提升练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