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西方经济学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精品】西方经济学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精品】西方经济学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梁小民2002版)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无

第二章

6、收入增加和价格下降可以使电视机市场销售量增加。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这两种不同的因素引起的销售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答:前者,需求水平提高(增加);后者,需求量的増加。

7、根据供给定理,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但在现实中为什么当电脑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却增加了?

答:主要是技术提高使产量提高与成本下降。

10、目前许多城市严重缺水,经济学家主张提高水价。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正确,它可刺激供给而抑制需求。

11、匈牙利科学家科尔奈称计划经济是一种短缺经济,即各种物品的供给缺乏。你认为引起短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走出短缺经济?

答:供给不足。应让市场调节价格,使价格真实反映供求,从而刺激供给而抑制需求。

第三章

8、小餐馆与大饭店都是餐饮业,在一年之内,哪一家的供给弹性大?为什么?

答:小饭店的供给弹?性大。因为小饭店比大饭丿占容易改变供给量,比如扩大店面。

9、如果某一年农业受灾,这对不受灾地区的农民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答:好事。因为当年农业受灾,粮食总供给减少,从而粮价上升。而山于粮食为生活必需品,弹性小,对不受灾的农民而言,可以按高价卖掉同样数量的粮食,结果收入提高。

12、一些地方对汽车收取各种附加费用,这些费用的负担最终主要由谁承担?为什么?这种做法对发展我国汽车工业是否有利?

答:主要山生产者负担。因为目前我国汽车的消费需求弹?性大于生产弹性。这种作法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利, 因为我国的汽车处于发展初期,而种作法将削弱我国汽车生产商对外国生产商的竞争力。

13、烟民常开玩笑说自己是爱国的。这句玩笑话有几分真实性吗?为什么?

答:烟民缺乏价格弹性。而香烟的价格中很大一部分为税收。因此烟民承担了香烟的大部分税收。若以是否纳税及税多少税为是否爱国衡量标准,则可以说,烟民是爱国的。

第四章

2、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的货币津贴,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止确。货币可购置自C喜欢的即效用高的商品,而且可以购不同的商品即边际商用髙的商品。而发放同一种实物,可能对该商品本身就不喜欢,即效用不高,而且发放的数量越多效用越低即边际效用在下降。

4、在炎热的夏天当你吃第一根冰棒时感觉最好,吃的越多感觉越不好,如果一次吃十几根就会痛苦。用边际效用递减解释这种现象。

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如果你有100元,苹果的价格为10元1千克,桔子的价格为20元1千克。苹果与桔子的边际效用为下表。消费者购买多少苹果与桔子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为什么?

10、瑞士斯沃琪公司开发了各种不同款式的手表,使手表销售量增加而价格并没有下降,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该公司成功的原意。

答:运用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如果是完全相同的产品,则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不会多购买;但产品多样化不会降低边际效用,反而会吸引更多消费量。

第五章

2、解释公司中X非效率的原因。

答: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目标不一致。

7、总产量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答:(P122 图5-10)

1、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垠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最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

之后就风别递减。

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较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3、当边际产量为零吋,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吋,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在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时,根据图5-1,分为三个区域。一区说明劳动量至少要增加到A点为止,否怎资本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二区说明在劳动量增加到B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三区说明劳动量的增加通过B Z后是不利的。山此可分析出,劳动最增加应在二区(A-B)为宜。

10、企业是不是越大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要根据规模经济规律确定企业的瑕适规模。规模经济指的是产最变动的比率与企业规模扩大的比率之间的关系。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吋,产量的增加会大于、小于或等于生产规模的变动。一个企业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血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称为内在不经济,引起内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第二, 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

18、为什么只有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时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

答:参见教材P133图5-7。生产者均衡就是生产耍素最佳纽?合状态。要素最佳投入纽?合点就是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只有在此点,才能: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最最大化,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第六章

1、下列是一个企业的成本,指出那一项是会计成本,那一项是机会成本,并说明为什么;

(1)企业支付的原材料费用共10万元;

(2)企业使用自己拥有的厂房,如果这个厂房出租可获租金20万元;

(3)企业投资100万元,其中向银行借贷5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利率为5%;

(4)企业自主卡发意向新技术。企业为这项技术开发指出50万元。如果委托研发机构开发须支付100万元;

(5)企业支付税金10万元;

(6)企业所有者兼经理,他并不自己开支,如果他交给别人管理,自己外出工作,课每年获工资3万元。

答:(1)会计成本。(2)机会成本。(3)借贷50万元为会计成本,自筹50万元为机会成本。(4)支出50万元为会计成本,100万元为机会成本。(5)会计成本(6)机会成本。

5、昆明饭店业竞争激烈,三星级饭店曾降至每个标准间每天80元。你认为这种降价合理吗?为什么?政府应不应该制定价格下限,一防止恶性竞争?

答:合理。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与M点,称为停止营业点。在这一点之左,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在这一点之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如果价格低于M点,不能弥补可变成本,就要停止营业。

政府不应该制定价格下限。价格下限乂称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种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最低价格。价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增加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币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价格下限应用于昆明饭丿占业弊大于利。

8、“企业的产量越多,利润越多,越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利润最大化就是该赚的钱每一分都赚到了,而不是销售额越多利润越多,更不是产量越多、利润越多、越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 = MC)。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吋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增加,所以厂商不会停止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每増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増加的收益小于増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増加产量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厂商会缩减规模,减少产量;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即不增加产量也不缩减产量,此吋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第七章

5、养鸡场和服装业都是小企业,为什么养鸡场是完全竞争的,服装业是垄断竞争?

答: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相同之处在于市场集中率低,而且无进入限制。养鸡场的产品是农产品,产品无差别, 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服装业既有竞争又有垄断,产品有差别,符合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

&钻石业是垄断市场,在实行单一定价时,是应该高价少销?还是低价多销?为什么?能否采用歧视定价?为什么?

答;高价少销。因为消费者对钻石的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上升的幅度大而需求减少的幅度小,可以通过实现高利润率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能采用歧视定价。因为实行歧视定价的商品要不能转售,而钻石可以转售。

11、在微软公司一案中,社会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微软公司是垄断者,但应与解体,微软公司是垄断者,但

不应解体。搜集有关资料,说明这两种观点分歧何在, 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支持解体的观点认为:(1)垄断由场浪费生产资源;(2垄断市场造成社会福利的流失。

不支持解体的观点认为:(1)可以实现规模经济;(2)垄断企业可以以自C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实力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有利于技术进步;(3)在国际中具有竞争力,有利于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6、彩电行业是一个寡头市场,为什么必然会发生价格战?从长远看,这种价格战对社会是否有利?政府是否应该限制价格战?为什么?

答:彩电行业的寡头市场在形成过程中,早期的行业暴利吸引了企业大最进入,造成供给增加,企业之间就必然爆发价格战,通过降价来占领市场,最后山生存下来的大企业形成了寡头市场°这种价格战可以促进企业捉高效率,降低成本,有可以使消费者想用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对社会是有利的,政府不应该限制价格战,而应该加以止确引导。

第八章

4、在一些国家中,工会往往与企业一起反对进口自己也生产的物品。如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与通用、福特这些汽车公司都反对日本汽车进口,钢铁工人联合会与钢铁公司向布什政府施加压力,提高进口钢铁的关税。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答:工会与企业共同反对进口自■也生产的物品,若成功,对企业而言可以减少竞争压力,减少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市场营销等成本,也不必采取降价措施,从而实现更大的利润。

对工会血言,山于增加了对本国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増加了对劳动的衍生需求,从血有利于増加就业与提高工资。

7、房地产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利的投资,香港的前十名夫人主要都是从事房地产投资的。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答: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地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血龙地产的价格是稳健上升的,是一种收益高而风险小的投资。

8、在各国,企业家的收入都是最高的。你认为这种现象合理吗?为什么?

答:企业家的供求有以下特征:在一定的价格下,需求昴很大,即需求曲线的位置很高;而供给量却很低,即供给曲线的位置也很高。

11、如何理解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句话?

答:收入分配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就要按贡献來分配,有利于鼓励每个社会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竞争中获胜。但这种分配方式冋事不平等加剧,其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在收入分配中,不仅要效率优先,而且要兼顾公平。

第九章

3、某地冷饮市场上原来处于竞争状态,每份冷饮价格为2元,销售量为1000份,现在冷饮市场完全由某个公司垄断,把价格提高到3元,销售量为500份,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个减少多少?无谓损失是多少?

答:消费者剩余减少750元。生产者剩余净增加250元。总剩余减少500元,也就是无谓损失。

5、为什么空气污染这种负外部性不能由市场解决?当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时,能不能适用市场模式?你认为是政府直接管制好还是运用市场方式好?为什么?

答:有负外部性存在时,市场调节的供求平衡并不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运用市场方式好。可减少政府直接管理带來的成本、防止低效率、执法不严或腐败等。

第十章

2、下面是一个经济中的有关资料,更觉这些资料用支出法计算盖过的GDP:

(1)购买汽车、彩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1000亿元。

购买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支出2000亿元。

(3)雇佣保姆和家庭教师支出200亿元。

(4)企业投资支岀2000亿元。

(5)企业支付给工人工资3000亿元。

(6)企业支出的银行利息和政府支出的税收共500亿元。

(7)今年存货为1500亿元,年底存货为1000亿元。

(8)各级政府为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2000亿元。

(9)中央政府国防与外交支出500亿元。

(10)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2500亿元。

(11)出口产品收入1500亿元

(12)进口产品支出1000亿元

答:不计入:(5) (6) (10) ,7700亿元。

6、宏观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与GDP的关系式什么?为什么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重要的宏观

经济指标?

答:宏观经济学研究:藥休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与増长,包括四个基本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这些问题与GDP密切相关。所以,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参见教材P256-257。

第十一章

3、用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理论解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

答:经济增长的三要素中,技术进步最为重要。而技术进步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知识的进展,I仃科技的发展史只是进展中的主要方而。

11、经济学家对最低工资法存在争论,他们为什么支持或反对最低工资法?

答:最低工资法之利:保证稳定的收入,从而保证消费支出,有利于GDP的增长。不利之处:(1)较高的最低工资及在攀比效应的作用下容易造成通货膨胀,(2)造成结构性失业。

12、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有其利弊,是用事业保障制度来说明这一观点。

答: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血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从宏观经济目标为衡量标准,其利为:保证社会消费支出,有利于稳定GDP增长。其弊为:1)延缓再就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不利于经济的增长;2)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失业保障,削弱了投资资金来源, 不利于经济增长。

第十二章

10、为什么长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由什么决定?

答:长期中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使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不再存在,而山于理性决策,错觉消除,所以LAS线垂直,与物价水平无关。LAS线即充分就业GDP或潜在GDP线,它収决于制度、资源与技术。

12、用总需求一总供给图说明经济中由于总需求不是引起的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这种情况下如何情况下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用图形说明?答:详见教材P297。此时需增加总需求以实际充分就业均衡。

13、一个经济原来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现在人们广泛预期未来物价水平会上升,要求提高工资,企业也同意提高工资。在长期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这对短期总供给会有什么影响?对宏观经济均衡有什么影响?用图形说明这种影响。

答:详见教材P298。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移,新均衡的GDP小于充分就业的GDP,存在失业,所决定的物价水平高于原來,存在通货膨胀。

14、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说明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答:参见教材P299。

第十三章

2、经济学家认为刺激消费的作用相当有限。从消费函数理论来看,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对。增加消费的关键在于增加收入,收入增加的关键在于经济的增长潜力,因此,应该以刺激投资为主。

10、有两种说法:个人增加消费可以增加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促成经济繁荣;个人增加储蓄可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促成经济繁荣。你认为这两种说法互相矛盾吗?为什么?

答:不矛盾,两种说法分别站在短期和长期的不同角度。从短期看,增加消费增加GDP,但影响投资积累从而可能影响长期经济发展。从短期看,增加储蓄会减少总需求从1伯减少GDP,但从长期看会推动投资积累从|伯推动经济的长期发展。

11、假设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为20000亿元,储蓄为4000亿元,当收入增加为25000亿元时,储蓄增加为50000 亿元。计算该经济的乘数。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如果在实际GDP 为25000亿元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总支出增加2000亿元,会使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答:沪5。实际GDP增加10000亿元。没有增加。

第十四章

14、如果外资进入,投资增加,IS曲线会如何变动?用IS—LM模型说明这对利率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答:IS向右平移,利率与实际GDP均上升。参见教材P339 o

15、如果中央英航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减少,这对LM曲线有什么影响?用IS—LM模型说明这对利率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答:LM向左平移,利率与实际GDP均下降。参见教材P340 o

第十五章

6、经济学家说通货膨胀是政府向公众变相征收的税收,并称之为“通货膨胀税”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止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两种情况:1)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可以正确预见到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或者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并不大。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杲(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率等)不变。如: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税收扭曲、固定收入者受损等。这吋,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彊。2)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无法止确预期的通货膨胀。此时通货膨胀将影响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相应的经济行为。首先,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其次,在雇主与工人Z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9、当考虑到预期时,有两种关于预期概念:适应性预期合理性预期。根据这两种不同的预期,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用來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Z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在理解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两种情况:a.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交替关系的垂线。

适应性预期:货币主义者在解释菲利普斯曲线时所用的预期概念是适应性预期,即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來形成并调幣对未来的预期。他们根据适应性预期,把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农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工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内是可以成立的。这也说明,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理性预期: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预期不是适应性预期,而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合乎理性的预期,英特征是预期值与以后发生的实际值是一?致的。在这种预期的假设之下,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來降低失业率。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山此得出的推论就是: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12、外部冲击如何引起经济周期?以生物工程的突破来说明这一点。

答:参见教材P370。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4、为什么仅仅有自动稳定器是不好的?还要运用积极地财政政策?

答: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耍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來调节经济。

8、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是什么?其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是什么?政策工具是什么?

答: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准备率一改变货币量一改变利率一改变投资f改变总需求(从而改变GDP)O最终目标:改变总需求。中间目标:利率。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准备率。

10、什么损失反馈规则?神恶魔是固定规则?两者的分歧实质是什么?

答:反馈规则:政策行为要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动制定和应的稳定经济的政策。固定规则:经济政策不取决于经济状况,无论经济进入衰退还是繁荣,经济政策都不会改变。两者分歧的实质: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

第十七章

3、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答:止确,但比较传统。要素禀赋说强调的是各国自然资源赋予的差异。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各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索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使各国的贸易是互利的。具体來说,劳动力丰富而价格低的国家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而价格低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因为各自都是出口自C生产要索价格低的产品,进口自C生产要素价格高的产品,其结果对双方都有利。根据这种理论,国际贸易给各国带來的好处是:1)资源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最优化。各国按自C的资源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这就可以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山于资源配置的改善,同样的资源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就会增加世界各国的福利。2)产品价格的均等化。各国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竞争,其结果使各种产品在各国的水平相等,血且是最低的价格水平。3)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通过国际贸易,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均等化。在进行贸易之前,同种要素在各国的价格不同,这止是进行贸易的原因。通过各国之间的贸易,某种要素价格低的国家生产这类物品出II,需求增加,价格提高,生产要素价格也提高。某种要素价格低的国家进口这类物品,其要素价格必然下降,各国产品流动的结果就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5、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保护幼稚产业或战略性行业?为什么?

答:应该。根据贸易保护理论中的幼稚产业论和战略保护论。参见教材P403-404。

6、在开发经济中,由于国内消费和投资增加而引起的总需求増加与出口增加而引起的总需求增加,对于红挂经

济均衡有什么不同影响?

答:国内总需求增加,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国内总需求减少, 八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出口的増加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岀口的减少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