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

原始成本(Historical Cost)

什么是原始成本?

原始成本亦称历史成本。资产在其取得时为它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负债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为交换而收到的或为偿付将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资产一般一开始都是根据取得时的交换价格入账的,所以资产的原始成本一般指取得成本,就是取得一项资产并使其适合于它的预期用途所支付的交换价格的总额。这项总额或其未摊销额列示在财务报表中。

原始成本会计模式

原始成本会计模式以原始成本为计量属性,并将原始成本视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般原则。在这种会计模式下,一切经济业务和事项,一律以原始成本为入账标准。各类资产都按原始成本转销。各类权益都以业务发生时实际收到的或承诺支付的货币数量计价。产品成本也按原始成本计算。这样,就把整个会计建立在原始成本基础之上。

原始成本计量属性的优缺点

原始成本计量属性的主要优点是:

(1)原始成本是在市场上通过正常的交易客观的确定下来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2)原始成本可以验证。

(3)原始成本较近似于购置资产时的资产价值。

(4)原始成本数据易于取得,并且与收益计量上的实现概念相一致。

原始成本计量属性的缺点主要有:

(1)由于资产的价值经常发生变动,经过较长时期以后,原始成本作为企业可用资财的计量属性就缺乏重大意义。

(2)原始成本不能使利得和损失的实际发生期间有可能得到确认。

(3)由于资产的价值自始自终在变动,不同时期取得资产的成本在资产负债表早加在一起,缺乏可解释性。

商业银行运营成本精细化管理介绍

农村商业银行 运营成本精细化管理介绍

一、方案背景 长期以来,在特有的运行机制下,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了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的经营特点。随着国际大融合的趋势,管理手段和工具相对落后的国内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推行成本精细化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构筑行业竞争优势,成为现阶段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拟通过介绍运营管理系统如何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对国内商业银行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作一初步的探索。二、方案设计思想 成本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一种“费用控制”方法,费用控制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采取减少预算、节约开支等方法实现。这种做法存在一定主观性,未考虑成本的引发因素,难以长期奏效。随着外资银行进入步伐加快,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这一形势,追求多方位的客户关系管理和产品个性差异化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银行需要对每一经营管理活动和业务环节按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根据成本收益比来确定每一笔业务、每一个部门(网点)、每一个员工的取舍、进退。因此,产品创新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市场化要求使银行成本管理逐渐转向全方位、多方面的成本核算,进而实现对产品、部门、客户乃至员工

的成本收益分析,为全行产品定价、计划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等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实现系统电子化后,都积极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探索。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第二阶段的信息化过程中,基本实现了数据管理的集中存储和分析,为系统地将基础数据转化为有用的决策信息,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条件。近年来,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等银行,在对外营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相继引进运营管理成本精细化思想,实现了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为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保证银行“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三、运营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基本概念 运营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它主要包含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物料管理()等模块。各模块间紧密集成,可实现数据的一次性输入和信息共享与交流。另外,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运营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提供金融业等专门的行业解决方案。在系统中的盈利分析器,能对银行每笔交易进行集成化的成本归集或费用分配,提供管理决策所需要的有关金融业务盈利情况信息。为更好了解成本精细化管理如何实施,现将运营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中几个主要的基本概念介绍如下:成本要素:是成本控制范围所使用的会计科目表中的具体科目,

谈谈项目管理中沟通管理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关系

谈谈项目管理中沟通管理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关系 作者:韩非 [摘要] 本文从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沟通管理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各自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良好的沟通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前提条件,严谨的进度控制是项目成功的保障。合理的成本控制是项目的以实现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项目品质是项目实施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沟通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系统集成经过“信息产业部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培训”课程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所谓项目管理是一般管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项目管理涉及到九个知识领域,包括: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范围管理、整体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纵观这九个知识领域的项目管理,我认为:良好的沟通管理是项目管理中其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项目管理各环节的粘合剂。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是质量、时间和成本,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而圆满完成整个项目的前提条件是各部门、各环节、各系统成功的沟通管理。 一、沟通管理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灵魂,他的一举一动影响着项目的成败。项目经理明确项目的目标,要协调项目的所有工作,要达到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的控制,并且把握各种方面的平衡。尽可能的管理、控制好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风险、资源、沟通等项目相关的各个方面。项

目经理应该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衡量项目经理一般是以在资质、素质、能力和经验等作为主要的依据,即统筹能力、领导能力、交往能力、处理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能力。在工程中项目经理不仅要保持本公司各组之间的密切合作,而且还要在工程期间随时保持与甲方沟通。同时处理好与各分包商、设备供应商、施工商的多方协调工作。 1、沟通管理范围 1. 项目经理与用户的沟通 用户和集成商表面是对立的两个组织,实际上却是一个统一体,双方共同的目标都是希望项目能够成功,因此他们之间的沟通是项目所有沟通中最为重要的。用户方可能对IT技术、工程规范的了解不够深入,集成商则可能对甲方需求和业务了解得不充分,使得双方对工程的理解存在差异。 我们在工程实践中经常这样处理这种沟通关系:首先是在需要做出实施中的一些关键决策时,做到主动征求用户的意见,并接受用户的指导、协调管理;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按时参加项目联络会议,对项目进展和问题进行沟通;坚持给用户提交工作周报,使他们随时掌握项目动态;认真落实用户提出的建议,将用户的想法完整地转达给每个相应的干系人,并协同处理。在秉承互尊互利的原则上,基本上都能与用户形成良性的沟通关系,从而也使得项目中的任何问题都不成为了问题。

集团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制度[001]

集团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对公司各部门、分厂(分公司),都必须实行科学的全面成本管理,用成本指标进行价值形式的量化,特制订本制度。 1.2 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3 成本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和归口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各职能部门按规定的经济权限和业务职能负责相关的成本管理。各分厂(分公司)须确保成本计划的完成。 1.4 各成本责任部门、分厂(分公司)应根据归口管理职责和主要内容,分别进行设计成本、材料成本、消耗费用、废品损失成本,对外协作成本、工时定额成本及制造费用控制,对成本负责,对经济效益负责。 2 成本费用开支项目 2.1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 2.2 制造成本分为: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职工福利费、废品损失、专用费用、外加工费、计划价格差异、制造费用等具体项目。制造费用的具体开支范围包括:各生产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分厂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在产品盘亏和毁损等支出。 2.3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 成本控制 3.1 公司对成本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日常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 3.2 生产分厂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3.2.1贯彻公司成本管理制度及规定。 3.2.2编制分厂成本计划、分解落实分厂经济指标。 3.2.3控制分厂物资消耗和费用支出。 3.2.4组织指导班组成本管理。 3.2.5检查分析分厂成本计划执行情况,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成本计划的完成。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比较及其结合应用问题(1)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比较及其结合应用问题(1)

1 绪论 1.1 题目背景及目的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机会瞬息万变。在企业外部环境优化、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的前提下,谁拥有成本谁拥有成本优势,谁就拥有主动权,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的成本信息就称为企业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的重要依据。在生产积水水平提高和生产工艺改善的前提下,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比重呈逐渐升高趋势。虽然在以前常规的会计成本计算中,完全成本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现在仅按着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资料就越来越不满足企业预测、决策、考核、分析和控制的需要,而变动成本法因其在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方面的特点而有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为使企业在选用成本核算方法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本文通过对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区别、优缺点及结合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探求了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思路。 成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是企业产生利润的驱动力,资源以成本的形式完成价值创造,进而通过收入的实现完成价值的转移。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为了最大化和高效率利用组织资源而进行的管理行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本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此,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一直热度不减。但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外学者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我国学者注重理论探讨,从研究的内容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的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而在我国,

北邮会计学原理第一次阶段作业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按照稳健性原则,企业应当对持有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总论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2 收益性支出是指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支出。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总论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 会计计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对同一会计要素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总论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4 为了保持账户的对应关系,一般不能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复式记账法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5 单式记账法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复式记账法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6 ()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1会计主体 1持续经营 1货币计量 1会计分期 知识点: 总论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7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 1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 1正确确定企业当期损益 1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1正确计算资产的价值 知识点: 总论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8 (错误) 历史成本原则建立的前提是()。 1会计主体 1持续经营 1会计分期 1货币计量 知识点: 总论

变动成本法案例

一、 (一)资料 复华有限公司本年度计划产销甲产品18万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5万元,计划利润为18万元。实际执行结果是产销该种产品20万件,成本与售价均无变动,实现利润20万元。要求:试对该公司本年度的利润计划完成情况做出评价。(二)案例分析 (1)从传统会计的观点来看,由于每件产品的计划利润为1元,当产销2万件时,增加利润2万元,就是超额完成了利润计划,实现了利润与产量(产值)的同步增大。 (2)从管理会计的观点来看,由于本年度实际产量20万件,较计划产量增长,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因此,原计划单位固定成本为:450000÷180 000=2.5(元) 现实际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为:450 000÷200000=2.25(元) 即每件产品就降低固定成本0.25元(2.5-2.25)。由此,企业本年度的利润增加数应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出于单件产品固定成本降低而增加的利润:0.25×200 000=50 000(元);另一部分是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利润:1×20 000=20 000(元),合计为70 000(元). 可见,企业实际实现利润应比计划增加70 000元,即达到250 000元,才能同企业的产量相适应;而实际上,企业只实现了200 000元的利润,相差50 000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该企业本年度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是不够理想的,显然企业一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潜力可挖。 分析此案例需按以下要点进行: (1)固定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但按照成本习性,单位产品中所含的固定成本应随产量的增加而反比例递减。 (2)由于成本与售价均无变动,故每件产品固定成本中的降低数,即为利润的增加数。 (3)将由于每件产品固定成本的降低数及产量增加所引起的应该增加的利润数额,与实际情况对比,评价该公司本年度利润计划完成情况。 二、资料 A公司最近两年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有关该产品的产销基本情况以及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两年利润表的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项目管理系列之进度和成本管理

目管理系列之二 - 进度和成本管理 摘自 左美云李东董小英等着 项目经理与客户签订开发合同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组织项目团队、绘制专业领域技术编制表、建立工作分析结构(WBS)以及项目组成员的责任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期和预算的分摊,也就是制定项目的进度和成本计划。 成员能力评估 为了让项目组成员各负其责,行文确定他们在项目组里分担的责任是很重要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绘制技术编制表及责任表。在项目开始时就要恰当地搭配好人员、技术及工作任务。随着项目的进展,有可能必须把已分的工作再细分或进行新的调整,为此,项目经理应该清楚地了解项目组成员各自掌握的技术。 首先,我们可以绘制技术编制表(表1),为项目组人员打分,其方法是按照对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打分。例如,将专业领域分为五个: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测试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并将最高分定为5分。随后根据每个成员对上述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打分,熟悉程度越高,打分越高。如此一来,就可以对项目组人员及技术状况一目了然,并据此分配工作。 技术编制表绘制完成之后,项目经理就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来绘制责任表(表2)。该表是项目主管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工作合同文件,也是进行人员任用或让其承诺某项工作的重要手段。在表2中,P表示“负主要责任”,S表示“负辅助责任”。每项任务只需要一个人负主要责任,但可以安排几个项目组成员辅助他。 表1 专业领域技术编制表 表2 项目组成员责任表 工期与预算分摊 责任表一旦建立,就可以进行项目各建设活动的工期估计和预算分摊估计。工期估计和预算分摊估计可以采用两种办法:其一是自上而下法,即在项目建设总时间和总成本之内按照每一工作包的相关工作范围来考察,按项目总时间或总成本的一定比例分摊到各个工作包中;其二是自下而上法,由每一工作包的具体负责人进行工期和预算估计,然后再进行平衡和调整。 经验表明,让某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进行估计是较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做既可以得到该负责人的承诺,对他产生有效的参与激励,又可以减少由项目经理独自估计所有活动的工期所产生的偏差。在上述估计的基础上,项目经理完成各工期的累计和分摊预算的累计,并与项目总建设时间和总成本进行比较,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调整。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一)两种成本计算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1、完全成本法要求把全部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2、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变动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与业务量变动的关系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样也要分解为变动和固定两部分。 (二)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按下式计算: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2、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即按下式计算: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3、例(P32):MH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为简化计算,假定不存在在产品。 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仅包含全部非生产成本。即: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在变动成本法下: 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间费用。

即: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① 2、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中,既包括单位变动成本也包括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因而本期销售成本既与销售量有关又与生产量有关。所以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前后各期的生产量不相同时,其单位固定成本就会改变,所以本期销售成本应按照①式计算。 3、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①式可以改写成: 本期销售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期末存货量)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3、显然两种方法下,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计入销售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不同,从而造成销售成本的金额产生差异。 4、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销售成本。 1、理论上,无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都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求得,即: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2、在完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3、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在计算当期损益时全部扣除,因而期末存货中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即期末存货成本应按下式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单位变动成本×期末存货量

项目经营成本控制

项目经营成本控制 对于项目经营工作管理,有几点个人想法和教训体会与大家分享、探讨一下: 一、成本问题 有很多人认为项目经营部负责的工作主要就是预结算和分包合同。预结算固然重要,但做为一个诚信守法的国有企业,诚信履约是首要前提。虚报预算、增加签证,这些被玩剩下来的小聪明算不上大智慧。反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颠倒了主次。 投标与签约是项目的一次经营;保修、竣工结算和回收工程尾款是项目的三次经营;施工准备、施工和收尾是项目的二次经营,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合同履约过程中通过降本增效获取最好的管理效益。 按公司目前的管理通则要求,除一次经营以外,二次和三次经营责任均落在项目经理部的层面上。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次经营无疑是前提和基础。如果先天就是残疾,二次、三次经营最多就是加副拐杖,充其量也就是恢复的像个正常人一样。能变成运动健将的,那是天才,是奇迹。辩证地看待项目的盈亏考核,好的合同应该能挣着的数,结果没挣着或持平其实就是亏;差的合同要亏的项目,最终能持平或少亏其实就是盈;对差的合同项目最终能实现盈利的,那是需要重奖和提拔的。 因此对于合同单价和条款存在的缺陷,主要还是应由公司的层面来解释和协调或者调整项目考核目标。作为项目经理部,合同履约的具体

实施方,它的经营工作重点应该是:在已知的固定的合同条件下,如何实现“降本增效”。这好比一个人的工资收入是固定的,那他应该怎么精打细算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能保证日常开销,贷款能还上,看病有应急钱,银行有存款。这些正常、必要的费用支出就是成本。而在工资收入范围内怎样支出,就是经营策划和实施。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就是亏损。 知道自己的口袋里有多少。或者说清楚自己的收入大概是多少,每月为保证生活的开销需要多少。有多大能力能办多大事,用财务的话来说,就是以收定支。前面我们甘肃分公司的项目大多是固定总价包干的项目,在合同收入固定的前提下,按中标组价明细来控制成本,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和容易。但对于可变总价,执行综合单价包干和预算定额结算的项目怎么办? 一种情况,开工前施工图纸比较全的,可以提前先把预算收入做出来,哪怕是突击做出来,也要将大致的成本分析出来,设置好各项成本的警戒线。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按工程进度完成比例,来控制和监管各项支出的费用。 另一种情况,开工前施工图纸不全的,只能来一套图施工一套图的。因为总收入不能明确,所以它的总成本测算,相对来说比较麻烦。根据合同总工期(加三四五退出原则)先测算项目的管理成本或者说是期间费用(包括按合同总价暂估的上缴管理费、税金、大临设施投入、管理

探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

探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 发表时间:2012-12-06T10:11:50.0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Under供稿作者:缪东生 [导读] 施工中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就会影响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项目进度控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规划、控制和协调。 缪东生惠东县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几个重点,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 This project management of quality, schedule and cost control MiaoDongSheng huidong county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of guangdong huizhou taixing. 516000 [pick to] :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of several key,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opinions,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 [key words] : quality control; Schedule control; Cost control 0 前言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中的重点控制之一。它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要取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市场形势,单纯依靠强大的施工队伍是不行的,我们要树立良好的信誉,不断总结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就是根据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采取的系列检测、监控措施。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质量控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如设计的合理程度,材料的质量状况,机械功能及操作,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气象的干扰,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及操作情况,技术措施的可行性等。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因素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如材料的质量变化,使用材料时发生的操作错误,质量检测设备的失灵及错误操作,施工机械功能变化引起的质量变化,质量检测时的判断错误,施工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变化。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人的因素 在用人问题上,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根据工程特点,从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特性、心理行为等方面来选人用人。同时,严格禁止无技术资格证的人员上岗,尽量杜绝违章行为。1.2 材料的控制 要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使用,建立管理台账,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1.3 机械的控制 要根据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要健全“人机固定” 制度、“上岗证”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1.4 施工方法控制 施工方法控制指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其方法要切合工程实际,解决施工难题,并且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和降低成本。 1.5施工环境的控制 施工环境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和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控制)。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因此要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2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就是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要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采取调整措施,并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进度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既定目标工期的实现,或在保证施工质量和不因此而增加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施工工期。编制计划和执行控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和克服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有关单位的影响 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起决定性作用,此外,建设单位与业主、设计单位、银行、材料设备供应部门、运输部门、水电供应部门及有关政府部门都可能给施工造成困难而影响施工进度。其中,设计单位图纸供应不及时或有错误,以及有关部门或业主对设计方案的变动是经常发生并且对施工进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材料和设备不能按期供应,或质量、规格不符合要求,都将使施工停顿。资金不能保证也会使施工进度中断或速度减慢。 2.2施工条件的变化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与勘查设计不符,都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造成临时停工和破坏。 2.3技术失误 一般发生于施工中所采用技术措施不当、发生技术事故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等而影响施工进度。 2.4施工组织管理不力 施工组织不合理、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当、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到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 2.5意外事件的发生 施工中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就会影响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项目进度控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

XX集团-成本管理制度(.0版).doc

XX集团-成本管理制度(1.0版)1 项目成本管理制度(要点) 编号:SD/ZD0701A-2012 (试行) XX基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2-8 目录 第一章总则(4) 1、目的(4) 2 、适用范围(4) 3 、定义或说明(4) 4、主要程序(5) 第二章成本管理权责与范围(7) 1、成本管理权责划分(7) 2、项目目标成本确定(10) 3、项目实施成本过程管理(11) 4、项目预结算管理(13) 5、成本档案管理(14)

第三章项目成本编制(15) 1、各阶段目标成本编制责任界定(15) 2、各阶段目标成本的工作职责(16) 第四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成本控制(21) 1、定义(21) 2、设计变更成本控制要点(23) 3、现场签证成本控制要点(26) 第五章项目成本超支控制(27) 1、成本超支报警(27) 2、项目成本超支的操作要点(27) 3、项目成本超支处理的审批权限和流程(28) 4、目标成本调整的范围(29) 第六章工程预结算控制(29) 1、适用范围(29) 2、工程预结算三级审核(29) 3、工程预结算要求(30) 4、工程预结算监督和复核(31)

第七章附则(31) 1、附件:(31) 2、本制度由成本管理中心起草、解释、修订,并负责监督实施。 (32) 3、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32) 第一章总则 1、目的 为实现公司“全成本管理”目标,强化专业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实现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满足公司项目经营目标,规避项目投资、经营决策、内部管理等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开发项目经济效益,提升产品性价比,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企业品牌产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包括从项目可研论证阶段成本估算至项目成本后评估等房地产开发全过程中的成本管 理事项。 3 、定义或说明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件体系中有关名词定义或说明以下述内

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的概述 亦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资产减负债诉所有者权益自然也是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别于报表日的重置价值、变现价值和市价。 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的初衷是认为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不在于以市场价格表示企业资产的现状,而在于通过资本投入与资产形成的对比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种对比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历史成本原则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有其合理性: (1)历史成本是场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美德的结果,反映当时的市场价格,符合生原则; (2)历史成本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具备可验证法; (3)历史成本数据易于取得,简便易行,并与实现原则相联系; (4)历史成本计价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历史成本原则的局限性: 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历史成本就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影响当前决策。 历史成本原则能成为“真理”,这与特定历史成本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在前工业社会,社会进步缓慢,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也十分缓慢。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缓慢性,不但决定了商品的内在价值变化缓慢,而且决定了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化也是缓慢的。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商品价格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在这种条件下,历史成本原则自然成为近似科学、合理的最佳计价模式。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1.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2.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3.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4.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由

运营成本控制

运营成本管理(试行) 为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需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管理工作,具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成本预测和决策 1、统计、分类2011年全年发生的运营费用; 2、统计2011年全年销售收入; 3、计算、分析各项可比费用占全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费用比例); 4、根据2012年销售计划,参照2011年的各项费用比例核算出2012年各项费用的预算 额(目标成本); 5、将目标成本核算结果报告公司总裁。 二、 成本核算 1、由成本部对2012年发生的所有费用进行逐笔登记; 2、每月对当月的费用进行分类汇总(参照目标成本项目分类); 3、统计当月销售收入,并按费用比例计算当月目标成本; 4、用当月实际费用与当月目标成本做比对; 5、将核对结果报告公司总裁。 三、 成本考核和奖惩 1、因考虑到每月的费用发生相差较大,所以拟定成本考核按季度执行,于委后5个工 作日内完成; 2、每季末对本季发生的费用进行分类汇总(参照目标成本项目分类); 3、统计本季销售收入,并按费用比例计算本季的目标成本; 4、用本季的实际费用与本季的目标成本做比对; 5、发现超支费用(超过目标成本部分)立即通报给部门负责人,并协助其分析超支原 因,写出超支说明和改良措施报告,呈报公司总裁,抄报运营总经理。(因是第一年试行此制度,目标成本的可比性较弱,所以暂不对超支情形进行经济处罚,只做内部通报提醒。但对严重超支情况需做书面检讨) 6、对节约费用部分拟对相应部门给予通报表扬和发放一定比例的经济奖励,用以鼓励 员工积极参与降低成本的工作,暂定为所节约费用额的30%(待定),于年终总结大会时发放。 四、 检讨和修改目标成本 1、年末根据本年度完成控制目标情况,结合本年度实际发生费用和下年度销售目标等 因素,综合考评并制定下一年度的目标成本指标; 2、根据本年度完成情况制定下一年度奖惩指标; 成本控制部 2011-12-30

项目管理中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关系如何沟通协调

项目管理中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关系如何沟通协调 从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沟通管理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各自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良好的沟通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前提条件,严谨的进度控制是项目成功的保障。合理的成本控制是项目的以实现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项目品质是项目实施的最终目标。沟通协调: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系统集成管理。 经过“信息产业部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培训”课程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所谓项目管理是一般管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项目管理涉及到九个知识领域,包括: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范围管理、整体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纵观这九个知识领域的项目管理,我认为:良好的沟通管理是项目管理中其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项目管理各环节的粘合剂。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是质量、时间和成本,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而圆满完成整个项目的前提条件是各部门、各环节、各系统成功的沟通管理。 一、沟通管理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灵魂,他的一举一动影响着项目的成败。项目经理明确项目的目标,要协调项目的所有工作,要达到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的控制,并且把握各种方面的平衡。尽可能的管理、控制好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风险、资源、沟通等项目相关的各个方面。项目经理应该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衡量项目经理一般是以在资质、

素质、能力和经验等作为主要的依据,即统筹能力、领导能力、交往能力、处理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能力。在工程中项目经理不仅要保持本公司各组之间的密切合作,而且还要在工程期间随时保持与甲方沟通。同时处理好与各分包商、设备供应商、施工商的多方协调工作。 一、沟通管理范围 1. 项目经理与用户的沟通 用户和集成商表面是对立的两个组织,实际上却是一个统一体,双方共同的目标都是希望项目能够成功,因此他们之间的沟通是项目所有沟通中最为重要的。用户方可能对IT技术、工程规范的了解不够深入,集成商则可能对甲方需求和业务了解得不充分,使得双方对工程的理解存在差异。 我们在工程实践中经常这样处理这种沟通关系:首先是在需要做出实施中的一些关键决策时,做到主动征求用户的意见,并接受用户的指导、协调管理;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按时参加项目联络会议,对项目进展和问题进行沟通;坚持给用户提交工作周报,使他们随时掌握项目动态;认真落实用户提出的建议,将用户的想法完整地转达给每个相应的干系人,并协同处理。在秉承互尊互利的原则上,基本上都能与用户形成良性的沟通关系,从而也使得项目中的任何问题都不成为了问题。 事实上,要想真正深入了解用户的想法最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就是成为用户本身,在某些时候,集成商将自己扮成用户角色,跟随用户

会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计核算使用的主要计量单位是( C ) A.实物计量单位B.劳动计量单位 C.货币计量单位D.工时计量单位 2、就性质而言,营业税金及附加是企业的(D ) A.资产B.负债C.收入D.费用 3、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是企业资金运动的( B ) A.静态表现B.动态表现C.综合表现D.结构表现 4、明确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会计假设是( C ) A.货币计量B.会计分期C.会计主体D.持续经营 5、企业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是( C ) A.货币计价B.配比原则 C.权责发生制D.收付实现制 6、企业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以保持前后时期的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这一要求体现的是( B ) A.及时性原则B.一致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D.历史成本原则 7、企业期初资产总额400万元,从银行提取现金50万元,其资产总额变为(C )A.350万元B.450万元C.400万元D.500万元 8、以下账户不属于负债类账户的是( B ) A.应付账款B.预付账款C.预收账款D.短期借款 9、收入类账户期末结账后应是( C ) A.贷方余额B.借方余额C.没有余额D.贷方或借方余额 11、“生产成本”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表示的是( B ) A.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B.月末在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C.本月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 D.本月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 12、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科目无误、金额少记所导致的账簿记录错误,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B ) A.划线更正法B.补充登记法 C.刮擦挖补法D.红字更正法 13、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买价50000元、增值税8500、保险费800、入库前的整理费1000元,则记入“原材料”账户借方的金额为() A.50000元B.58500元C.56300元D.51800元 14、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 )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销售费用D.财务费用 16、将会计凭证划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的依据是( B ) A.凭证的填制手续B.凭证的用途和填制程序 C.凭证的填制时间D.凭证的填制内容 17、以下项目不属于制造成本(生产成本)的是( D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利息支出 19、本期发生的下列业务中,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确认为本期收入的是( A )A.销售商品一批,价款100 000元存入银行

成本管理与经营

题目:成本管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课题背景 (2) 一、存货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描述 (3) 第二章方案设计 (4) 第一节存货成本控制路径的技术 (4) 第二节成本控制方案的措施 (5) 第三节存货成本控制的深度技术 (6) 第四节成本控制方案的一般措施 (7)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竞争,主要取决于企业成本管理,关键是相对成本,一个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或劣势在企业经营战略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存货成本控制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存货成本控制技术 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再由利润最大化这一短期性的直接动因决定,而是定位在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战略层面上。从广度上看,已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供应链成本管理;从深度上看,已从传统的成本管理,发展到精益成本管理。 一、存货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描述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更加关注成本,成本管理方法也必须更加科学。然而,传统成本管理由于存在诸多缺陷,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虽然理论界一直在倡导新的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但收效不大。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在实际操作上的缺陷,尤其是对于存货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这在会计实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存货是负债。一部分企业仍然固执地认为存货是企业的资产,是财富的标志。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企业存货的大量积压,存货成本过大。其实,这已经是过时了的陈旧观念,DWLL公司总裁迈克。戴尔认为,“库存不是资产而是负债”,这句话道出了存货管理的深刻内涵。从性质上说,存货确实是资产而不是负债,但是拥有过多的存货,必须为之支付大量的储存成本。而且当企业的资金大量被存货占用且不能及时变现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存货就像是一种负债。 2.对ERP技术的疏漏。目前企业对资金效益管理意识、水平没有提高到一定高度,对存货的管理要求也就不高;由于存货的实物管理混乱、存货信息不准,因而也无法实现为资金管理提供依据。近几年ERP技术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但鲜有企业真正用得上,其深刻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实际管理水平达不到这套系统的管理思想。只是注重存货实物形态的管理,即注重存货的收、发、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忽视存货价值形态的管理。在实际操作方面,无论是订货的选择、订货数量,还是货品的分类验收与储存,或者是清货、退货,都是为了降低存储成本,然而实际上是悖向运行。 3.存货信息缺乏共享。注重了运用数学模型和会计账簿等手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经济批量和最佳进货时间,但忽视了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优化存货管理。对存货管理还是仅仅靠一台秤和一支笔。库存管理谈不上有什么技术手段可言,仓库除了一本账簿记载着存货的收、发、存数量外,货品其他方面的基本资料很不建全,信息的收集与交换主要依靠手工来进行,使得存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虽然在对存货的核算上,我们也可能采用了会计核算软件,但它毕竟只能满足核算的需要。自动识别技术、监控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卫星传输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使我们无法实时、动态、高效地了解各种存货信息,并实现存货信息资源在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员工间、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共享。 4.缺乏对物流管理的整合。存货管理“小而全,大而全”。只注重内部物流系统的整合,而忽视了对企业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企业负责存货计划、采购、储存、领用、出库全过程管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管理资源。 究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对存货成本缺乏系统技术控制,以求能更好地为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企业利润。 二、存货成本控制路径的技术 为了使存货管理达到理想的管理境界,建立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数据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存货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 1.采购环节成本管理。采购成本管理正是以采购为切入点,通过规范企业的采购行动,实施科学决策和有效控制,以质量、价格、技术和服务为依据,在需

国内外工程项目成本和进度管理 (自动保存的)

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 第一节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1)概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批准的成本预算内尽可能好的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的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等活动。(2)范围:根据国际惯例,本章研究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成本预测开始,到工程实际成本的确定和经济后评价为止的成本管理,涵盖整个建设周期,即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3)责任方:1、业主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成本管理,包括工程咨询公司、成本管理公司、工料测量师行和管理总承包单位等。 2、企业自行组织成本管理。 (4)注意点:1、考虑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即不局限于建设成本,还应考虑运营成本。 2、考虑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决策和设计阶段虽然费用少,但对成本的影响起 到决定性作用。 (5)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步骤:资源规划、成本估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类及归类 第二节国际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技术与工具 一、国际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共同特征 1、详细的成本估算 对业主来说,准确的估算是进行投资决策和控制的依据;对承办商来讲,估算是否 准确,直接影响到能否中标或盈利;以美国为例, (1)毛估-用于工程项目意向阶段。类似于国内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通常用来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可能误差,不可预见费 30% (2)粗估-用于描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类似于国内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可能误差,不可预见费15% (3)初步估算-用于描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类似于国内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可能误差,不可预见费为12%。 (4)确定性估算-用于工程项目的筹款、拨款和控制投资。根据此类估算,可作出设计和施工的决定,类似于国内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可能误差, 不可预见费为8%。 (5)详细估算-用于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签订合同。类似于国内的施工图预算。 2、严格准确的成本估算 成本编码系统(Cost Code System),是指在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基础上,对每 一工作均自上而下的实施统一编码。 国外的工作分解结构一般比较详细。根据工程量的测算,将成本分解到每一个细项 (工作包)上,即每一个细项都对应着一个九位数(甚至更多位)的编码,每一个 编码的工作有对应着相应的成本,从而构成一个成本编码系统。成本控制是通过上 层对下层的层层控制来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