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基本理论索引转贴-眉山广播电视大学

比较文学基本理论索引转贴-眉山广播电视大学
比较文学基本理论索引转贴-眉山广播电视大学

比较文学基本理论索引(转贴)

1.中西移情观念的差异张艳玲《文艺理论研究》 1998年3月

2.中西早期文论关于文学起源的主导学说比较研究郑敏《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报》 1998年6月

3.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乐黛云《东方丛刊》 1998年3月

4.中西诗学的历史与发展张海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8年3月

5.对"西方"的接受与中国近现代转型期的文学功利观李金涛《外国文学研究》

1998年3月

6.论世界文学格局的单向牵引模式王列生《社会科学战线》 1998年3月

7.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精神之比较曾艳兵《国外文学》 1998年3月

8.西方比较文学研究现状刘介民《国外文学》 1998年3月

9.试论比较诗学的逻辑构架及价值指向张云鹏《河南大学学报》 1998.3

10.论中西诗学之比较--《比较文艺学》导论饶邙子《暨南大学学报》 1998.2

11.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谢天振《中国比较文学》 2000.1

12.现代意识与中国主体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一个基本思路张新颖

《中国比较文学》 2000.1

13.艺术资助与文化保护孙冰《中国比较文学》 1999.4

14.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基本情形--一种表面的阐述张新颖《中国

比较文学》 2000.1

15.势在必行:中文系怎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陈谆《中国比较文学》 2000.1

16.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美)享利雷马克《中国比较文学》 2000.1

17.对"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新课的几点思考李万钧《中国比较文学》 2000.1

18.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方汉文《中国比较文学》 2000.2

19.从互文性角度重新审视二十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兼论影响研究查明建《中国

比较文学》 2000.2

20.更新观念、迎接挑战--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的思考昂智慧《中国比较文学》 2000.2

21.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设的几点思考曾艳兵《中国比较文学》 2000.2

22.比较的支点——评余虹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段从学《中国比较文学》

2000.2

23."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严绍玺《中国比较文学》 2000.3 24.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断想刘介民《中国比较文学》 2000.3 25.《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刍议王晓路《中国比较文学》 2000.3

26.不惑的选择--孟华教授与比较文学顾均等《中国比较文学》 2000.3

27走在比较文学普及的途路中刘献彪《中国比较文学》 2000.3

28.与比较文学结缘陈建华《中国比较文学》 2000.3

29.她首先是革命者,然后才是比较文学家——读乐黛云《透过历史的烟尘》有感李万钧《中国比较文学》 2000.3

30.迈向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二十年乐黛云等《中国比较文学》 1999.1

31.杨周翰和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美)吉拉尔德《中国比较文学》 1999.3

32.可喜剧化的悲剧与不可戏剧化的悲剧——兼议中西悲剧之心理学差异李俊《中

国比较文学》 1999.2

33.中印欧文化范型的确立及其意义与言说方式的历史形成傅勇林《中国比较文

学》 1999.2

34.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融合的关系(加)张裕禾《中国比较文学》 1999.1 比较文

学在湖南刘耘华《中国比较文学》 1999.2

35.关于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一些思考王立《中国比较文学》 1999.4

36.译者的文学视野与文学接受者的文化心态——王向远对一种奇特的文学接受现

象的辨析《中国比较文学》 1999.1

37.专业合并所带来的新挑战与新动力——陈谆教授谈"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专业

的教学改革问题姚岚《中国比较文学》 1999.2

38.关于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一些思考王立《中国比较文学》 1999.4

39.艺术资助与文化保护孙冰《中国比较文学》 1999.4

40.王向远对一种奇特的文学接受现象的辨析查明建《中国比较文学》 1999.1

41.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走向潘倩菲《中国比较文学》 1999.3

42.理路探微:诗学如何从"比较"走向世界性——对曹顺庆比较诗学研究的一种解读吴兴明《中国比较文学》 1999.3

43.东西融贯探本溯源——读曹顺庆新著《中外比较文论史》余华《中国比较文

学》 1999.1

44.聆听东方的声音——孟昭毅的《东方文化文学因缘》评议顾力《中国比较文学》 1999.1

45.寻找跨东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评张隆溪教授的《道与逻各斯》支宇《中

国比较文学》 1999.2

46.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序夏仲翼《中国比较文学》 1999.2

47.双希文学的美学特征及对西方文学的影响韦玲娜等《晋阳学刊》 1999.2

48.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刘洪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9.3

49.中西作品中比喻差异及其社会文化成因刘英凯《北京大学学报》 1999.3

50.中西方诗学文本理论之比较张瑞德《郑州大学学报》 1999.5

51.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 D.佛克马《文学评论》 1999.6

52.成功与失误:王国维融汇中西文论的最初尝试代迅《文艺理论研究》 1999.3

53.西方国家的中西方文学关系研究现状与思考高万隆《山东师大学报》 1998.5

54.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刘洪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9.3

55.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学杨哲《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9.2

56.中西文学交流中的"理论距离" 殷国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9.5

57."新批评"与小说评点之可比性研究王奎军《郑州大学学报》 2000.1

58.康德与席勒审美主义思想比较龚山平《浙江学刊》 2000.1

59.诗化哲学与诗化宗教--德里达和禅宗美学思想邓绍秋《外国文学研究》 2000.1

60.刘勰与维柯:中西艺术想象论比较涂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3

61.比较文学研究要转变思路徐春萍《文学报》 2000.4.13

62.李渔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对话李万钧《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0.2

63.跨文化的眼光和视野: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刘介民《广州师院学报》 1999.6

64.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未来严绍《中华读书报》 2000.5.10

65.迎接比较文学的新纪元乐黛云《中华读书报》 2000.5.10

66.和比较文学一同走进新世纪邹勤《文艺报》 2000.5.13

67.多元性和整合性的可能性王昶《中华读书报》 2000.5.10

68.隐喻: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张沛《中华读书报》 2000.5.10

69."名著重印"与新时期人道主义赵稀方《外国文学研究》 2000.2

70.论可比性——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陈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0.3

71.比较文学的学科依据——试论克罗齐世纪初对比较文学的诘难张敏《文艺研

究》 2000.3

73.为"X与Y"模式一辩孟华《中华读书报》 2000.5.10

74.中国学派与新世纪的比较文学张哲俊《中华读书报》 2000.5.10

75.普通人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乐黛云《文艺报》 2000.5.30

76.中西诗画中的视点问题徐亚杰《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3

77.英汉诗歌中意象的通感王晓军《武汉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4

78.刘勰《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诗学》相通论张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1

79.走向比较文学:80、90年代美国普希金研究林精华《国外文学》 1999.1

80.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王晓平日本学刊 1997.6

81.相逢于道路--庄子与海德格尔诗学比较何芳北方论丛 1997.6

82.古希腊和印度史诗中悲剧美学特征及其根源唐龙东方丛刊 1997.4

83.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论略何芳求是学刊 1998.2

84.中西印象批评比较邓新华《外国文学研究》 2000.3

85.后殖民文化批评和后现代语境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郭军《外国文学研究》2000.3

86.诗化哲学与诗化宗教──德里达和禅宗美学思想邓绍秋〈外国文学研究〉

2000.1

87.从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向史炳军〈汉中师范学报学

报〉 1999.2

88.孔子与柏拉图诗论异同韦玲娜苏稻香〈晋阳学刊〉 1999.2

89.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葛桂录〈南

京大学学报〉 1999.2

90."和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理想叶秀山《中国哲学史》 1998.2

91.文化的转型——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程志敏《人文杂志》 1999.1

92.试比较庄子和休谟怀疑论的同异卢振芳《上海教育学院学报》 1998.4

93."技术批判":海德格尔和庄子肖巍《复旦学报》 1999.1

94.孔子的"仁学"人道主义在欧洲人道主义之比较陈延庆《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9.1

95.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说姚介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 1999.2

96.墨子与柏拉图文艺美学思想探讨马建高《盐城师专学报》 1999.1

97.孔子与基督伦理思想之比较杨静《江苏社会科学》 1998.6

98.海明威语言风格与中西美学李亚白《内蒙古师大学报》 1999.3

99.世界比较文学格局中的俄国学派温哲仙《国外文学》 1999.2

100.美学研究的一种尝试——读朱希祥先生的《中西美学比较》张春丽《中国比较文学》 1999.3

101.《比较文学教程》序饶芃子《中国比较文学》 1999.3

102.为了比较的新超越——试谈饶芃子教授及其指导下的海外华人文学研究钱超英《中国比较文学》 1999.1

103.学术的国家意识与国际意识——乐黛云先生的学术视野陈跃红《中国比较文学》 1999.2

104.中外散文观之比较傅德珉渝州大学学报 1997.1

105.确立比较文学教学体系,建造连接中西文学的桥梁——记陈谆与刘象愚先生作家与作品黄巧乐《中国比较文学》 1999.4

106.中国学术话语中的西方主义刘崇中《国外文学》 1999.2

107.比较文学:"扩张"的危机与危机的超越熊沐清《外国文学研究》 1999.4 108.论可比性--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陈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0.3 109.在文学本体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二十世纪中国典型理论影响研究傅莹《文艺理论研究》 1999.2

110."西马"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冯宪光《文学评论》 1999.1

111.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刘洪涛〈北师大学报〉 1999.3

112.谢六逸对外国文学的研究和译介粟沙《贵州文史丛刊》 1999.2

113.二十世纪中国留学生与中西文化交流池志雄《探求》 1999.4

114.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研究展望叶舒宪《东方丛刊》

1995.3

115.中诗学及其现代对话高旭东《东方丛刊》 1995.3

116.比较文学:多元文化时代的学术选择——中国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辑前言集

体《东方丛刊》 1995.3

117.历史语境与学科定位——几个比较文学理论问题的再梳理陈跃红《东方丛刊》 1995.3

118.比较文学研究应提倡借鉴徐颖果《西北大学学报》 1995.4

119.中国新时期文学比较批评概观李继凯《湘潭大学学报》 1995.5

120.沟通、对话、重构——王宁教授的比较文学和西方文学观念研究程爱民《北京大学学报》 1995.6

121.怀疑的诗学及其差异——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岛子《外国文学》

1995.6

122.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与钱穆文学观之比较邱永清《华东师大学报》1996.1 123.浅谈中西方的美善观及对艺术的影响刘美玉《闽江大学学报》 1995.10 124.中西方诗本体论探微王珂《社会科学战线》1996.2

126.治心说与净化说——中国先秦与古代希腊音乐美学思想比较(上)孙星群《音乐艺术》 1995.3

127.治心说与净化说——中国先秦与古代希腊音乐美学思想比较(下)孙星群《音乐艺术》 1995.4

128.意象派诗歌及其艺术特色——兼谈与中国古诗的形似神异黄修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95.4

129.中西情趣理论的历史比较成立《名作欣赏》 1991.6

130.试论比较文学的当代性曾杰《当代文坛》 1992.1

131.歌与话:中西戏剧的交流与差异周宁《文艺研究》 1992.2

132.超越古典——中西近代美学比较研究周来祥《文论月刊》 1991.12

133.中西古代审美理想的比较研究周来祥《东方丛刊》 1992.1

134.东西方及其他地方的诗学:批评还是研究(荷)杜威.佛克马《文艺报》 1992.3 135.庄子与马斯洛的艺术观黄本奋《厦门大学学报》 1992.2

136.现代诗歌语言的艺术转换周晓风《当代文坛》 1992.3

137.关于比较戏剧史的方法论问题的探讨田本相《文艺研究》 1992.4

138.20世纪大陆文学评论与西方解构思维的撞击郑敏《当代作家评论》 1992.4 139.意境说与文本理论——在文本层面上的比较研究杨杰《文艺理论与研究》

1992.4

140.叙事文本的可能性空间——小说与电影比较论徐岱《文艺评论》 1992.4 141.西方文化的霸权和东方的边缘性王宏图《上海文学》 1992.12

142.解构主义在中国季桂保《上海文论》 1992.5

143."动心"与"移情"——中西文论两个相似的范畴的比较刘良明《武汉大学学报》 1993.1

143.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陶东风《文艺研究》 1993.1

144.中西读解理论的历史嬗变与特点龙协涛《文学评论》 1993.1

145.超越"苏式"文论模式——"世界眼光"与中国文论建设顾祖钊《文艺争鸣》

1993.4

146.西方比较文学研究现状刘介民国外文学 1998.3

147.巴赫金与比较文学的方法王钦峰中国比较文学 1998.3

148.赛珍珠比较中美文明的独特视角郭永江、姚锡佩镇江师专学报 1998.2

149.意象:跨世纪跨文化的发展变化:唐诗、意象派、朦胧诗比较黄修齐中国比较文学 1997.1

150.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在异国的再现:朝鲜李朝小说理论管窥陈大康文艺理论研究 1997.1

151.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的宏观思考王向远北师大学报 1997.1

152.辞断意连得风流: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组合之比较朱祖林安庆师院社科学报 1997.1

153.语词与实在:中西传统诗学的言述空间与入思方式论纲余虹东方丛刊 1996.4 154.经学中心主义与逻各斯中心主义:论西方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在东方语境下的使命杨乃乔东方丛刊 1996.4

155.启迪与冲击:论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比较文学的学科困惑谢天振中国比较文学 1997.1

156.思想反叛浪潮的起落:十四至十六世纪中外文化与文论思潮比较曹顺庆外国文学研究 1996.4

157.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严明中国比较文学 1997.2

158.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曹顺庆中国比较文学 1997.2

159.同质因素、异质血缘:意象在中外诗歌中的发展轨迹与生态考查徐佳音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997.1

160.诗歌意象的跨文化比较张德明中国比较文学 1997.2

161.广西比较文学十年黄耀华中国比较文学 1997.2

162.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碰撞的轨迹周发祥中国文化研究 1997.2

163.他山之石——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琐谈张廷深《文艺理论研究》 1985.2

164.比较文学的名和实乐黛云《读书》 1985.10

165.比较方法和文学研究仲文民族文艺 1985.5

166.比较文学的发展趋势乐黛云文汇报 1985.9.23

167.比较文学的几个方面(上)乐黛云文学知识 1985.5

168.比较文学的几个方面(下)乐黛云文学知识化 1985.6

169.对发展文艺学不同学派的探讨刘梦溪当代文艺思潮 1985.2

170.研究中国文学,也需要学点外国文学徐中玉外国文学研究 1985.1

171.比较文学鲍维娜当代文学思潮 1985.4

172.比较文学的两个支柱——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远浩一中国社会科学 1985.4 173.文艺学面临的挑战与应战:试谈跨学科研究徐新建花溪文艺 1985.1

174.什么是比较文学? 吴全韬宁波日报 1995.7.9

175.比较诗学浅说盛生光明日报 1985.9.5

176.近年来文艺学研究中六种方法探讨概述陈晋文艺理论研究 1985.3

177.形而上和形而下次的辗转变迁——西方文论两千五百年鸟瞰孙津求是学刊

1985.2

178.比较研究方法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李衍柱山东师大学报 1985.5

179.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兴起:范译《中国孤儿》序贾植芳社会科学 1985.10 180.比较法与比较文化梁治平读书 1985.9

181.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读《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黄宝生世界文学 1985.5 182.数学方法运用文学研究的可行性罗务恒文艺理论研究 1985.4

183.德国比较文学——历史与现状卫茂平外国文学研究 1985.1

184.普列汉诺夫的文艺论著在中国之回顾刘庆福学术月刊 1985.9

185.诗法与画法庄正上海师大学报 1985.4

186."新"新批评派周始元当代文艺思潮 1985.6

187.艺术起源与符号发生叶舒宪等当代文艺思潮 1985.6

188.朱熹、黑格尔诗论之比较到乌德邻上海师大学报 1985.2

189.西诗的"物我交流"和中诗"意境"之比较张唯外国文学欣赏 1985.3

190.五四文学革命中人道主义的演变魏洪丘上饶师专学报 1985.1

191.黑格尔的抒情诗美学与中国古代抒情诗美学的比较蓝增华文艺理论研究

1985.4

192.文学翻译中的等值问题唐诗苏联文学 1985.5

193.对新文学理论的两种不同看法在国际比较文学十一届大会上的反映杨周翰文艺报 1985.11.23

194.中国、印度、欧洲古代伦理思想对其文学理论影响的比较曹顺庆《东方丛刊》 1992.1

195.比较文学学派概观王岳济宁师专学报 1985.3

196.欧洲文学中的东方表现手法李延基文艺研究 1985.6

197.从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到对个性解放的批判李铁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1985.3 198.关于晚明以来文学浪漫思潮的断想林岗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5

199.文明的极地——诗与数学的统一林兴宅文学评论 1985.4

200.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文艺思想之比较王明安殷都学刊 1985.1

201.参与跨文化的文学对话高旭东《中国比较文学》 2000.2

202.哲理与文思——试比较中、印、欧早期哲学思想对文学理论的影响曹顺庆《外国文学研究》 1992.2

203.大象无形:二十世纪西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与老子论道段炼外国文学评论

1996.4

204.比较文学的国际性与民族性乐黛云南方文坛 1997.1

205.比较文学略说陈挺《语文学习》 1985.3

206.新诗古说:当代意象诗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之比较研究石天河当代文坛

1985.10

207.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与袁静雅的心理结构:兼谈爱情观念的转变与发展许文郁当代文艺思潮 1985.5

206.《文心雕龙》古典现实主义比较论高文超《松江学刊》 1985.4 207.诗乐异同论王长俊《南京师大学报》 1985.3

文献检索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 1、什么是文献?科技文献包括有哪些类型的出版物(十大文献源)?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具体地说,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科技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图书、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标准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档案文 献十大类型。 2、专利申请须具备哪“三性”,请简要说明。并简述我国的专利审查制度。 专利申请必须具备的三星“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在专利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 版物上没有公开发表过,这是第一个标准,第二标准,是指在国内没有公开使 用或者说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创造性:根据中国专利法对创造性的定义,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 相比,发明有突出的实质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实用性: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创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就是它能够工业批量地制造出来。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依据《专 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步审查阶段、公布、实审 以及授权5个阶段,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不进行早期公布和实质审查, 只有3个阶段。 受理阶段 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后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专利局将确定申 请日,给予申请号,并且核实过文件清单后,发出受理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如果申请文件未打字、印刷或字迹不清、有涂改的;或者附图及图片未用绘 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照片模糊不清有涂改的;或者申请文件不齐备的;或 者请求书中缺申请人姓名或名称及地址不详的;或专利申请类别不明确或无 法确定的,以及外国单位和个人未经涉外专利代理机构直接寄来的专利申请 不予受理。 初步审查阶段 经受理后的专利申请按照规定缴纳申请费的,自动进入初审阶段。初审 前发明专利申请首先要进行保密审查,需要保密的,按保密程序处理。 在初审是要对申请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进行审查,主要包括审查内容是否 属于《专利法》中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是否明显缺乏技术内容不能构成技 术方案,是否缺乏单一性,申请文件是否齐备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外 国申请人还要进行资格审查及申请手续审查。不合格的,专利局将通知申请 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补正或陈述意见,逾期不答复的,申请将被视为撤回。经

中医药文献检索作业

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和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和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当代社会日趋复杂,瞬息万变,整个世界进入一个新技术革命发展的信息时代,诸如“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图书馆”、“数字城市”、“数字地球”、“网络出版”、“电子图书”、“知识经济”等新生词汇不断出现,以致信息知识贯穿、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科研等各个领域,并且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种时代迫切要求大学生掌握多种基本技能。其中,文献信息检索与电脑、外语形成所谓的三大基本技能(三者都是信息时代所应具备的技能与手段,运用目的都是为了传播与利用信息知识,通过信息知识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或者说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可以提高自己查检、鉴别、选择与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有利于获取新的信息,吸收所需的专门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自学、从事科研和开展各种管理活动。 (二)、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有助于同学们打开人类知识的宝库。 图书馆、文献信息部门和档案馆等社会文献信息交流机构都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学会利用这些社会文献信息交流机构可使同学们掌握打开这些知识宝库的钥匙,进而获取与利用所需的文献信息和专门知识。 (三)、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有助于同学们了解和把握有关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可以了解前人在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和有关学科的发展概貌,从而找到读书治学的门径,确定读书的重点和方向。 (四)、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有助于同学们扩大视野,了解和把握有关学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与新知识。 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学会获取文献信息的本领,可以及时了解有关某一学科或研究课题的发展水平、发展动向与发展趋势,从而促使自己根据新的情况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像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得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获得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更多文献检索与利用的知识和技能,谁就能在科研活动中节省查寻文献信息的时间和精力,从而相对延长科研活动的有效时间。 (五)、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有助于同学们获取有关的参考知识和文献信息。 美国有一所大学的门上雕刻着一句名言:“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在哪里去寻求它。”俄罗斯著名的文献学家、目录学家布留索夫在其所著《论目录学对科学的意义》一文中写道:“有人说,学问与其说是知识的储蓄,倒不如说是善于在书海中找到知识的本领”。这话无疑是正确的。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可使同学们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六)、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是接受终身教育的必要手段。 当前,世界范围内图书文献的数量增长异常迅猛,已经呈现“信息爆炸”、“信息污染”,“知识爆炸”、“知识污染”的复杂局面。面对如此广泛巨大,且在不断猛增的文献信息与知识量,任何图书馆、文献信息部门和档案馆均无法全部收藏。任何人别说是通晓各门学科知识,像过去说到古人“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门知识无所不知,就是通读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全部文献都相当困难,哪怕大致浏览涉猎也是如此。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现在光浏览一下世界上一年内发表有关化学的论文和著作,一个化学家如果每周看40个小时,也要读48年”。就同学们来说,即使是拼命地学习,也无法在大学期间学完将来从事工作所需掌握的全部知识。何况有些学科知识还存在着陈旧老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毕业后还要接受终身教育,不断扩大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同学们应将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与培养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技能结合起来,学会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选取和掌握更多的专门知识,培养接受终身教育的基本功,以便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1 1、阅读一部论述清晰而又平易近人的文学理论著作,如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初步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书中阐述的理论问题,哪几点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列出三种以上观点: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书中涉及到的具体文学作品,你阅读过几部,以其中一部为例,说说你的大致印象。 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一次交流,谈谈你学习这门课程的想法,列出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几个难题。 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最终达到理论和具体作品分析相得益彰的效果。 2、语言在文学中存在方式与普通语言中的存在方式是不一样的,请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用文学基本属性概念中,文学呈现为语言蕴籍的观点阐释文学语言的蕴藉性特点。 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学

文献检索作业答案带图

1.信息、知识、情报、文献 1.信息:物质存在或运动方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 2.知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和经验的综合,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3.情报:定义: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 的信息,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属性:传递性、知识性、效用性 4.文献:指以文字、图像、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将信息、 知识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2.简述文献的构成。 答:现代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 2.简述医学文献的特点。 答:数量庞大、载体多样化、多文种化、学科交叉出版分散、知识信息更新加快、交流传播速度加快、电子化发展趋势。 3.简述文献检索的概念和类型。 答:概念:广义的文献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即从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通过一定的检索途径或检索方式查找出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类型:①按照检出结果的形式划分: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 ②从情报检索角度划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③按照线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4.简述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因素。

答:报道信息的准确性、报道信息的及时性、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信息标引的深度、查全率和查准率。 5.什么事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查全率(R)和查准率(P)是检索系统最为流行和重要的两个性能和效果评价指标。 R=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工具中相关信息总量X100% P=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出的信息总量X100% 两者之间存在互逆关系,即如果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其查准率将相对下降;反之查准率高,则查全率低;而且查全率和查准率只能相对提高,二者永远不可能同时达到100%。 6.试述文献信息的类型。 答:①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划分:文字型、视频型、音频型、数字型 ②按文献信息的出版类型划分: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说明书、技术档案 ③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电子型 ④按文献信息的加工程度划分: ⑴零次文献信息:书信、手稿、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笔记、内部档案等。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难以查询。 ⑵一次文献信息: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特点:内容新颖、详尽,因而是文献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和检索对象,但其量大、分散而无序,对其查找与利用带来不便。创造性、原始性、分散性 ⑶二次文献信息: 目录、索引和文摘等。特点:报道性和检索性,主要作用是提供查找文献信息的线索,故又称为检索工具。汇集性、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 ⑷三次文献信息:综述、进展、年鉴和百科全书等。 7.试述电子文献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电大2018,文学概论,形考作业9答案

席彩美 题目1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指出:“我说的批评,意思当然指的是用文字所表达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和解释。” 选择一项: A. 艾略特 B. C. D.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解析: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在《批评的功能》中明确地指 出:“我说的批评,意思当然指的是用文字所表达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评 论和解释。” 对应知识点:文学批评(第一节文学批评者一、文学批评) 正确答案是:艾略特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2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编辑题目 题干 以拉康为代表的后期心理分析批评更为突出语言对___________的构成 作用及其在文化中的功能。 A. B. C. D. 无意识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无意识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3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新批评强调对作品的___________和作品本身的美学结构进行分析。 A. B. C. 词语 D.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词语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4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__________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 B. C. 文学作品 D.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文学作品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5

文献检索作业答案带图

文献检索作业答案带图.简述文献的构成。1答:现代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 .简述医学文献的特点。2答:数量庞大、载体多样化、多文种化、学科交叉出版分散、知识信息更新 加快、交流传播速度加快、电子化发展趋势。 3.简述文献检索的概念和类型。答:概念:广义的文献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是指将文献按 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狭义的信息检索即从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通过一定的检索途径或检 索方式查找出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类型:①按照检出结果的形式划分: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②从情报检索角度划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③按照线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简述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因素。4答:报道信息的准确性、报道信息的及时性、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信息 标引的深度、查全率和查准率。.什么事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5)是检索系统最为流行和重要的两个性能和效)和查准率(P 答:查全率(R 果评价指标。X100% 检索工具中相关信息总量检出的相关信息量/X100% /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出的信息总量 则其查准率将相即如果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两者之间存在互逆关系, 对下降;反之查准率高,则查全率低;而且查全率和查准率只能相对提高,二者100%。永远不可能同时达到 6.试述文献信息的类型。1 / 40 文献检索作业答案带图答:①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划分:文字型、视频型、音频型、数字型②按文献信息的出版类型划分: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 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说明书、技术档案 ③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④按文献信息的加工程度划分:书信、手稿、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笔记、内部档⑴零次文献信息: 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难以查询。案等。⑵一次文献信息: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 因而是文献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和检索对象,内容新颖、详尽,技报告等。特点:但其量大、分散而无序,对其查找与利用带来不便。特点:报道性和检索性,⑶二次文献信息: 目录、索引和文摘等。 主要作用是提供查找文献信息的线索,故又称为检索工具。⑷三次文献信息:综述、进展、年鉴和百科全书等。.试述电子文献资源的概念与特点。7答:电子文献资源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光信号的形式传以电信号、种形式的文献存储在光、磁等非印刷纸质的载体中,计算机或终端和其他外部设备等方式再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并通过网络通信、播,型文献资源。特点:1.存储介质和传播形式的改变 2.信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3.文献资源类型多样化 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功能 4. 5.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

文学概论部分作业参考答案(1)

《文学概论》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 1、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可概括为四个: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2、我国文学理论遗产十分丰富,先秦的《尚书·尧典》里就有诗言志的说法。到魏晋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文学理论论文,它是魏文帝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则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到唐代则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到清代则有的金人瑞《六才子书》。还有李渔的《闲情偶寄》。 3、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及德谟克利特的《宇宙大系统》是开文艺理论研究先河的代表作品。在古罗马则有贺拉斯的《诗艺》。集西方文学理论思想之大成的则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狄尔泰和黑格尔。他们的代表著作是《精神科学序论》和《精神现象学》。 4、文学理论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细分为文学文本、文学媒介、文学语言、文学载体、文学形象和文学写作等几个部分。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入题后扩号内) 1、关于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B ) A: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对象,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B: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C: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客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D: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目的,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2、“诗言志”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用的基本认识,它出自于(B ) A:两汉时期的《诗大序》 B:《尚书·尧典》 C:曹丕的《典论·论文》 D:钟嵘的《诗品》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D ) A:曹丕的《典论·论文》 B:陆机的《文赋》 C:严羽的《沧浪诗话》 D:刘勰的《文心雕龙》 4、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A )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B:贺拉斯的《诗艺》 C:狄德罗:《论戏剧艺术》 D:康德《判断力批判》 5、西方文学理论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黑格尔 D:别林斯基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错误) 理由: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所以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无关。 2、文学理论研究可以指导、影响文学创作活动,但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研究却不起什么作用。(错误) 理由:文学方面的研究会促进文学创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研究,可以避免创作方面的一些弊端。另外,研究的学术性和创作的实用性互为促进,互为联系。二者不是分割的。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 1、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3、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文献信息检索》习题答案文献信息检索(答案)

《文献信息检索》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A)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2、如果需要检索某位作者的文献被引用的情况,应该使用(C)检索。 A.分类索引 B.作者索引 C.引文索引 D.主题索引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4、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5、《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A.5大部分22个大类 B.5大部分26个大类 C.6大部分22个大类 D.6大部分26个大类 6、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7、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A) A.G B. B.CB. C.ZG D.CG 9、( D )是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 B.索引 C.文摘 D.目录 10、逻辑运算符包括(D) A.逻辑与 B.逻辑或 C.逻辑非 D.A,B和C 11、记录是对某一实体的全部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在全文数据库中一条记录相当于(C),在书目数据库中,一条记录相当于() A.一条文摘,一篇完整的文献 B.一条文摘,一条题录 C.一篇完整的文献,一条题录或文摘 D.一条题录,一条文摘 12、《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的文献内容特征检索途径有(B) A.机构 B.篇名/关键词/摘要 C.中文刊名 D.作者 13、根据反映新内容的程度从大到小,下列文献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A) A.会议论文,科技期刊,科技报告,科技图书 B.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 C.科技报告,会议论文,科技图书,科技期刊 D.以上都不对 14、《中国科研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名人数据库》属于:(B) A.书目数据库 B.指南数据库 C.全文数据库 D.数值数据库 15、下列检索工具中,主要收录化学与化工类文献的是:(D) A.SCI B.OCLC C.EI

电大2018,文学概论,形考作业4试题与答案

题目1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选择一项: A. 现实 B. 理想 C. 魅力 D. 审美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现实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2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选择一项: A. 形式 B. 情感 C. 意义 D. 思想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意义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3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 他中的语言产生关系。 选择一项: A. 文本 B. 语境 C. 文学 D. 情景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文本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4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 的。 选择一项: A. 意蕴 B. 形象 C. 意义 D. 情感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形象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5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正如所言:“艺术家必须利用自己本土语言 的美的资源。” 选择一项: A. 刘易斯 B. 萨丕尔 C. 巴赫金 D. 海德格尔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萨丕尔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6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对于杂语文本而言,往往是各种语言形态, 如和文学语言等,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进 入文学文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书面语 B. 俗语 C. 土语 D. 方言 E. 口语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口语, 方言, 书面语, 土语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7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它通 常与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文献检索平时作业答案带图(温医)

1.简述文献的构成。 答:现代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 2.简述医学文献的特点。 答:数量庞大、载体多样化、多文种化、学科交叉出版分散、知识信息更新加快、交流传播速度加快、电子化发展趋势。 3.简述文献检索的概念和类型。 答:概念:广义的文献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即从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通过一定的检索途径或检索方式查找出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类型:①按照检出结果的形式划分: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 ②从情报检索角度划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③按照线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4.简述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因素。 答:报道信息的准确性、报道信息的及时性、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信息标引的深度、查全率和查准率。 5.什么事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查全率(R)和查准率(P)是检索系统最为流行和重要的两个性能和效果评价指标。 R=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工具中相关信息总量X100% P=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出的信息总量X100% 两者之间存在互逆关系,即如果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其查准率将相对下降;反之查准率高,则查全率低;而且查全率和查准率只能相对提高,二者永远不可能同时达到100%。 6.试述文献信息的类型。

答:①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划分:文字型、视频型、音频型、数字型 ②按文献信息的出版类型划分: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说明书、技术档案 ③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 ④按文献信息的加工程度划分: ⑴零次文献信息:书信、手稿、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笔记、内部档案等。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难以查询。 ⑵一次文献信息: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特点:内容新颖、详尽,因而是文献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和检索对象,但其量大、分散而无序,对其查找与利用带来不便。 ⑶二次文献信息: 目录、索引和文摘等。特点:报道性和检索性,主要作用是提供查找文献信息的线索,故又称为检索工具。 ⑷三次文献信息:综述、进展、年鉴和百科全书等。 7.试述电子文献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答:电子文献资源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文献存储在光、磁等非印刷纸质的载体中,以电信号、光信号的形式传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和其他外部设备等方式再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型文献资源。 特点:1.存储介质和传播形式的改变 2.信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3.文献资源类型多样化 4.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功能 5.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 6.具备检索系统或功能 7.检索访问不受时空限制 8.试述医学电子文献资源的类型。

文献检索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实习作业单片机在智能仪表方面的应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二〇一五年四月26 日 实习二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1. 实习目的 掌握初级检索、高级检索、二次检索方法以及基本、辅助字段的概念。 掌握汉语词语切分、概念扩展的方法。 掌握检索结果的查看存盘方法,全文下载阅读方法。 2. 实习要求 1)进入中国期刊网(CNKI)后,浏览界面和相关分类专辑。 2)根据课题要求,分析检索概念,要求至少有一个概念扩展出二个检索词。 3)根据课题内容,选择总分类目录(专辑)、子分类目录(专业)和数据库的年份。 4)通过初级检索、高级检索,运用汉语词语切分、概念扩展和二次检索方法,分别换用不同的字段,检索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记录检索策略和所获的文献篇数,选择密切相关的一篇文献。 5)将密切相关的一篇全文的第一页粘贴在文件相应位置处。 3.实习思考题 .高级检索和初级检索相比较有哪些主要优点? 答、初级检索是直接输入检索词进行单条件检索,而不进行检索条件之间的逻辑匹配。它得到的检索结果数搜索量比较多,但相对高级检索而言不够精确。高级检索是进行多个检索条件之间的逻辑匹配来进行检索。它得到的检索结果比较精确,但相对简单检索而言数量较少。 ·关键词字段、主题词字段的关键词和主题词各出自何处,有什么区别? 答、主题词是规范化的检索语言,它对文献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以及同一概念的不同书写形式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范,使每个主题词都含义明确,以便准确检索,防止误检、漏检。而关键词是属于自然语言的范畴,未经规范化处理,也不受主题词表的控制。主题词与关键词最大的区别就是主题词经过了规范化处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的不断积累,没有科学上的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提高。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赖于在前人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科研选题过程中,要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自己挑选的课题进行查新,以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借鉴别人已有的成果,比如一些统计、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利用,没有必要自己再做一次,节省研究经费与时间;对别人研究没有取得成功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可以避免研究走入歧途。要完成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可以说是“知识爆炸”,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面前,盲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很困难,对信息污染难以分辨;专业文献出版分散,如果只注意查找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已看不到专业文献的全貌,仅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大量的专业文献分散出版在其它刊物里。文献老化加快,出版种类繁多,我们如果想了解某一数据、某一事件或事实,更如大海捞针,无从下手。要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文献查找方法,因此就必须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知识。 掌握了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首先可以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据调查统计,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其科学研究生涯中花在查找文献上的时间占整个科研时间的40~50%,如果掌握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将缩短查找文献时间,从而延长科研寿命。其次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全,由于专题文献出版分散特点,使得只从核心期刊上获取专题文献很难查全,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去检索,就能克服这一不足。再者可以克服自然语言和学科专业语言障碍,由于当今文献语种很多,而一般科技工作者除母语之外仅掌握1~2门外语,这就为了解世界先进技术带来困难。而文摘型检索工具选登的文摘覆盖的语种较多,即使是一个不掌握外语的人也可能通过文摘的阅读,就能了解各语种文献的主要论点、研究方法、结论等,能够广泛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趋势。 下面主要是通过介绍科技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典型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科技人员掌握检索科技文献的方法。 一、关于信息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信息 1、信息的定义 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信息产业、信息技术……我们的生活和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信息到底是什么呢?作为日常用语,信息就是信息,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有信息,如手机铃声、上网浏览的网页、电视节目等等。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就是为了感知信息,他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根据发生源的不同,信息一般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人类信息四大类。湖光山色、刮风下雨是自然信息;细胞染色体的遗传基因是生物信息;电讯系统中的电流脉冲、计算机中使用的“0”与“1”的二进制代码是机器信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语言、文字、图形符号是人类信息。

电大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A:曹丕的《典论·论文》 B:陆机的《文赋》 C:严羽的《沧浪诗话》 D:刘勰的《文心雕龙》 4、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A )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B:贺拉斯的《诗艺》 C:狄德罗:《论戏剧艺术》 D:康德《判断力批判》 5、西方文学理论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黑格尔 D:别林斯基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错误) 理由: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所以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无关。 2、文学理论研究可以指导、影响文学创作活动,但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研究却不起什么作用。(错误) 理由:文学方面的研究会促进文学创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研究,可以避免创作方面的一些弊端。另外,研究的学术性和创作的实用性互为促进,互为联系。二者不是分割的。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 1、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3、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4、文学的社会过程: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五、论述题 1、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

文献检索作业考试答案

名词解释: 1.文献检索:是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广义的文献检索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文献检索就是找出自己所需的文献。 2.检索语言:是用于描述检索系统中文献的内容特征及外表特征和表达用户检索提问的一种专门化的标识系统。检索的匹配就是通过检索语言的匹配来实现的。 3.后组织式语言:是指在检索前检索系统中的检索标识是独立的,实施检索后,才根据检索需要进行组配的检索语言。如叙词语言、单元词语言、关键词语言属此类型。 4.电子文献资源:电子文献资源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学、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文献存储在光、磁等非印刷纸质的载体中,以电信号、光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和其他外部设备等方式再现出来的一种新型文献资源。 5.参考数据库:是指包括各种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原始来源和属性的数据库。数据库的记录是通过对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再加工和过滤,如编目、索引、摘要、分类等,然后形成的。一般来说,参考数据库主要针对印刷型出版物而开发的,它包括书目数据库和指南数据库两种。 6.OPAC:是英文Online Public Access Catlogue的首字母缩写,可以译为“联机公共书目查询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供读者查询图书馆藏书目信息的联机检索系统。它是图书馆自动化的基础,也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 7.电子图书:又称为数字图书或Ebook,是随着电子出版、互联网以及现代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图书形式。电子图书应具有三要素:(1)电子图书内容。(2)电子图书的数字存储设备。(3)电子图书的阅读软件。 8.网络电子图书:是以电子形式出版发型,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交易为主要支付手段的图书。 9.前方一致检索:也称为后截断检索,是指在某一检索项内容中,检索前方与检索字/词完全一致的文献。前方一致检索适用于数值索引的检索项。 10.多项双词逻辑组合检索:多项是指可以选择多个检索项;双词是指一个检索项中可以输入两个检索词(在两个输入框中输入),每个检索项中的两个词之间可进行五种组合:并且、或者、不包含、同句、同段,每个检索项中的两个检索词可以分别使用词频、最近词、扩展词;逻辑是指个检索项之间可使用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进行项间组合。 11. 双词频控制检索:是指对一个检索项中的两检索词分别实行词频控制,也就是一个检索项使用了两次词频控制。是针对单项双词组合检索而设置的。 12. 引文:所谓引文就是参考文献

文献检索作业参考答案

2011年上机习题 姓名:邵荣凯学号:109208010130 系:经贸系班级:09国贸本(2)班 说明: ①上机习题为平时作业,总分100分,计入平时成绩当中。 ②要求认真审题,独立完成,抄袭者和被抄袭者均不得分。 ③可先在电脑上做好后再打印出来,注意排版整洁清晰。 1.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系列资源库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篇名为《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发表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上的论文。(6`) 1)给出检索策略。 2)给出该文的题录信息。 答:(1)检索策略:登录江西蓝天学院图书馆主页,点击中国知网“CNKI系列资源库”,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af2595183.html,/grid2008/index/ZKCALD.htm ”,在文献出版来源中填“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主题栏填“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单击“检索文献”。 (2)题名:聚合硫酸铁的制备 作者:向群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学院 文献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表时间:1997-01-28 2.检索有关“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风险和收益”的研究文献。要求在CNKI中的《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无时间范围限制,检索词提示:“社保基金”、“资本市场”、“风险”、“收益”。请在跨库检索中选择相应的数据库后,确定检索词出现的字段及其组配关系,使检索结果不至于过少,要求写出该检索式。(6`) 答:检索词:社保基金、资本市场、风险、收益 检索策略: 登录江西蓝天学院图书馆主页,点击中国知网“CNKI系列资源库”,点击“ https://www.360docs.net/doc/af2595183.html,/grid2008/index/ZKCALD.htm ”,点击“高级检索”,在“选库”中选择《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在“检索范围条件”中选择“主题”,再输入检索词“社保基金、资本市场、风险、收益”,点击“检索文献”得出检索结果: 检索式举例:社保基金+资本市场+风险+收益

电大《文学概论》课后复习

文学概论 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2、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3、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学摹仿论——。 4、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 5、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 6、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 7、法国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 8、语言层——是文本的基本层面。 9、—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 10、—网络媒介—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 —B—”倾向。 A 摹仿论 B 实用论C体验论D 文化论 2、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与—C—之间的矛盾。 A 大众性 B 排他性 C 零散性 D 无序性 3、美国D——派认为文学文本是独立自主的语言系统。 A 结构主义 B 解构主义 C 存在主义 D 新批评 4、再现型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 性、—B—、细节逼真性。 A 待解性 B 理智性 C 说理性 D 暗示性 5、——C 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个个体理性沉思和对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A 大众文化 B 民间文化 C 高雅文化 D 电影文学 6、D——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A 印刷媒介 B 大众媒介 C 文字媒介 D 口语媒介 7、加拿大学者A——提出“传播的偏斜”理论。 A 伊尼斯 B 麦克卢汉 C 麦罗维茨 D 麦克斯 8、文学语言是一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A—的情感化的语言。 A 文采 B 陌生化 C 语境 D 蕴藉 9、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A—、暗示性和朦胧性。 A 指意性 B 内涵性 C 象征性 D 形象性 10、诗的基本特征:语词凝练新奇、—B—、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 A 富有文采 B 结构跳跃简约 C 陌生化 D 新颖奇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学体验论:认为文学不是对世界的模仿或情感的表现,而是对于个体体验的传达;文学 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的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而是对独特的人生体验加以阐释,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可传达性;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而在于她的普遍性和可理解性;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2、大众媒介是以旨在复制和传达信息的由机器及编辑组成的传播组织为中介的传播渠道,主 要包括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形态。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作业试题与答案

闫秀平 开始时间2018 年10 月31日星期三 20:41 状态完成 完成于2018 年10 月31日星期三 20:50 耗时9分钟18 成绩 5.00 / 满分5.00( 100 %) 题目1 正确 获得0.20 分中的0.20 凶编辑题目 题干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的体现。 选择一项: 现实凶 A. B. 理想 C. 魅力 审美 反馈

Your an 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现实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2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 凶编辑题目 题干 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与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选择一项: A. 形式 B. 情感 C. 意义凶 D.思想 反馈 Your an 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意义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3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 凶编辑题目 题干 “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中的 语言产生关系。 选择一项: r\ A.文本 r| B.语境 C.文学 r D.情景 反馈 Your an 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文本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5 题目4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 凶编辑题目 题干 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 选择一项: A. 意蕴 D. 情感 反馈 Your an 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形象 评论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ri B.形象凶 ri C.意义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6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 凶编辑题目 题干 正如_ 的美的资源。” 所言:“艺术家必须利用自己本土语言 选择一项: A. 刘易斯 ri B. 萨丕尔 Cl C. 巴赫金 D. 海德格尔 反馈 Your an 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萨丕尔 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