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有关规定

浙江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有关规定
浙江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有关规定

各学院.系.有关单位:

2007—2008学年秋冬学期开始,学校实行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本着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和分层次教学相结合地原则,使研究生英语教学形成“基于网络地运行机制.自学为主地学习模式.根据差异地教学安排.重在运用地教学内容”等特点.为配合.规范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特制定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一.关于研究生学位英语免修

研究生学位英语采用免修免考制,免修申请条件为在免修确认前二年内通过以下考试(满足一项):①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等级[大学英语六级免修分数线:总分480分及以上,其中听力成绩145分及以上];②托福总分80分及以上;③雅思5.5分及以上.④通过学校地研究生英语面试及笔试(机考)并获得研究生英语学分地硕士生,如转为硕博连读研究生.符合免修申请条件地研究生需在网上选课期间在选课系统中申请研究生英语免修.登记证书信息,并在规定地时间

内到研究生培养处进行现场免修确认.

研究生入学统考英语成绩75分及以上[单考.联考除外],系统将自动确认研究生学位英语免修.

研究生学位英语免修通过确认后,获得研究生学位英语免修2学分,不必参加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教学及考试.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英语免修成绩分别登记为“博士生英语免修”.“硕士生英语免修”;直接攻博研究生地成绩登记为“博士生英语免修”.

入学时未达到研究生学位英语免修申请条件地研究生,入学后也可以不参加学校地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教学及考试,直接参加大学英语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达到学校规定地免修分数线,在以后地学期初上网申请研究生学位英语免修,并在规定时间内到研究生培养处现场确认英语免修,获得学分.(不包括已获得研究生学位英语学分者)

研究生院将根据实际对研究生学位英语免修条件进行适当调整,最新地研究生学位英语免修条件以当前学期《网上选课须知》中地有关内容为准.

二.关于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教学和考试

没有获得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免修资格地研究生都必须参加课程学习,课程分为网络自学和课堂面授二部分,研究生必须参加这二部分地学习,不可缺一.

网络自学部分请登陆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网上课程“研究生英语学习中心”.该中心以提供听力.阅读.词汇.翻译.写作等基本技能为主,供学生自学.相关教师也会及时进行网络在线答疑.

课堂面授部分每学季(秋或春季学期)8次课.共32学时构成.主要内容讲授英语实际运用策略,为学生提供对话.交流地练习机会.课堂面授参考书目为《研究生英语:公众演讲》(方凡陈伟英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课堂面授选课请登陆研究生院选课系统进行.

每学季(秋或春季学期)课堂面授结束后紧接着地下一学季(冬或夏季学期),研究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地研究生英语水平过关考试.过关考试包括二项测试,即研究生英语笔试(机考)和面试;二项测试都通过者,才能获得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2学分.具体规定如下:1.参加研究生英语笔试(机考)需另行网上报名.每学年冬或夏季学期,研究生根据研究生院网上公布地笔试(机考)时间报名参加研究生英语笔试(机考).笔试总分6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其中听力20分钟,其余部分60分钟.).笔试题型如下:听力15分(选择9题,短文2篇6题;1分/题.),词汇10分(共20题,0.5分/题.),阅读20分(4篇共20题,1分/题.),完形填空15分(1篇15题,1分/题.).

2.每学季(秋或春季学期)课堂面授结束后,在紧接地下一个学季(冬或夏季学期)同一时间段地某一时间参加英语面试(以上一学季研究生网上选课地班级为单位,具体时间以研究生院网上公布为准.).面试总分40分,具体地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详见附件.

3.研究生英语水平过关考试通过标准:笔试(机考)成绩不低于36分,面试成绩不低于24分,总分以二项合计为准.二项成绩均达标才能获得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成绩,并获2学分.

4.研究生英语水平过关考试补考:(1)若研究生英语面试成绩24分以下,笔试成绩36分以下,表示笔试(机考)及面试二项测试均达不到过关要求,重新参加下一轮地研究生英语网上选课及考试;(2)若研究生英语面试成绩24分以下,笔试成绩36分以上(含36分),

表示未通过研究生英语水平过关考试中地面试部分.系统将保留笔试成绩,研究生需再次参加日常地英语教学班及面试部分补考,若面试补考通过,则总成绩=补考后地面试分+原笔试分,并获得研究生英语学分.(3)若研究生英语面试成绩24分以上(含24分),笔试成绩36分以下,表示末通过研究生英语过关考试中地笔试部分.系统将保留面试成绩,研究生不用参加日常地英语教学班及面试考试,只需参加研究生英语过关考试中地笔试部分(具体报名时间见网上通知),若笔试补考通过,则总成绩=补考后地笔试分+原面试分,并获得学分.(4)在学期间仍未通过学校研究生英语考试地研究生,也可以不参加学校地研究生英语教学及考试,直接参加大学英语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达到学校规定地免修分数线,在以后地学期初上网申请研究生英语免修,并在规定时间内到研究生培养处现场确认英语免修,获得学分.

三.关于专业外语.基础英语二外

博士研究生(含直接攻博研究生)要求指定选修1门专业外语,专业外语由所在学院.学科.导师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

基础英语二外只供小语种一外(德.日.法.俄)地研究生选修,其中小语种一外地博士研究生必修.

附件:研究生英语面试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研究生培养

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研究生英语面试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一. 面试组成部分

面试总分为40分,由二部分组成:平时分(10分)+口试分(30分).平时分由任课教师决定,口试分以参加口试地三位教师给分地平均值为准.考生地最终面试成绩由学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组在统筹全校各班成绩(包括平时分.口试分.总分等)地基础上进行微调确定.二.平时分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总分10分)

三.口试操作流程

1.每个学生地口试先后顺序由各班任课教师在秋季或春季面授课地最后一次确定;同时任课教师给出一系列主题,由学生抽签选择,教师登记每个学生地口试主题;

2.每个学生在口试前必须准备好自己所抽中主题地大约5分钟地PPT 展示;

3.口试教师由三人组成,考核程序如下:

(1)每个学生单独进行口试,学生自我介绍和教师地热身问题1分钟;

(2)学生在规定地5分钟内展示和解说自己准备好地PPT;

(3)三位教师针对PPT和学生地解说提出问题,一般来说,每位教师都必须提出问题,学生当场进行回答,提问时间大约为10分钟;4.教师在口试统一评分标准基础上,给出各自地分数,每位教师都应认真参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签字.考生地口试分为三位教师给分地平均值;

5.在不影响考试进程地基础上,允许其他考生进入面试考场观看考试过程,做到考试地公开性和公正性;

四.口试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总分30分)

口试包括三部分内容:自我介绍/热身;PPT展示讲解;自由问答.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热身(总分5分)

第二部分:PPT展示讲解(总分10分)

注:讲解PPT时,不可以照着PPT内容或对着稿纸逐字进行宣读,如考生违反规定,口试教师有权终止考生地PPT讲解部分,甚至考生地后续口试.

第三部分:自由问答(总分15分)

考研英语 教案1

考研英语教案() .教学目的: .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考研心态和备考计划 .让学生了解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内容 . 教学内容: 1.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 2.英语知识运用简述 . 教学时间: . 教学重点: .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查 .英语知识运用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 .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查 .英语知识运用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 ; , . 教学用具: , , . 教学步骤: ?考研热身(备考心态和备考计划) ?考纲考查内容概述 ?教学要求及其他 ?作业布置 大家好!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们又开始了崭新的行程!面对眼前的人生

路,让我们感到的不该是茫然。相反,在这个知识爆炸、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我们应该让青春化作跳动的音符去唱出生命的天籁之音!让青春化作汹涌的江水奔腾入海!让青春化作燃烧的火焰跃动在人生的最前线!那么对于每一位考生朋友来说,究竟如何开始书写这崭新的一页呢?那就是:将考研进行到底!为我们年轻的心立下坚定的誓言,进行再一次无愧的选择! 下面,我将从备考心态和备考计划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备考心态: 在和考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清楚地看到了大多数考生在心理上所存在的共性,这就是在春天的时候热情极高,夏天的时候血压升高,秋天的时候怨声载道,冬天的时候退出率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大家必须记住,考研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又一道壮丽的风景线!每个考生都应该正确地看待它。既然做出了无愧的选择,就必须清楚这种选择的意义。也可能会很不尽如人意,但必须冷静地面对。有些考生的心态非常好,他们认为意义在于过程,经过了方知备考考研过程其实也是我们人生旅程的真实写照。它里面充满了希望与绝望,坚定与惆怅,欢笑与泪水……难道它不值得每一个有思想的人去好好品味与体会么?所以说,考研是要求我和我所有的考生朋友们必须冷静并且无愧地去面对的。 其次,当决心下定后,考生朋友们一定要理智地去选择备考的方式,并不是说一定要花多少钱在参考书上。有些同学在春天就买了许多参考书,其实到了年底有许多书从来没有碰过!造成了浪费。其实参考书只能是一

【Selected】研究生英语读写译教程-Marriage原文翻译及课后答案.doc

婚姻何以失败 安·洛芙 [1]如今,以离婚告终的婚姻如此之多,我们最神圣的誓约听上去都不再真实了。“从此永远幸福地生活着”和“直到死神将我们分开”这类话语似乎快过时了。夫妻长相守何以变得如此困难?哪儿出了问题?我们到底怎么了,竟然有差不多半数的婚姻注定要以离婚法庭为终点?有42%的儿童将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我们怎么把社会弄成这样了呢?如果统计数字能测量出孤独、懊悔、痛苦、失去自信和对未来恐惧的程度,这些数字会大得惊人。 [2]虽然破裂的婚姻各有其独特的情况,但我们还是能找到致使婚姻无法维持下去的共同因素,即常见的危险。凡婚姻都有其危机时刻,都要考验持久力、考验既能亲密相处又善应对变化的能力。外部压力,如失业、疾病、不育、抚育孩子、赡养年迈的父母,以及生活中其他种种烦恼,都会如飓风横扫海岸那样对婚姻带来打击。有些婚姻经受住了这些风暴,有些则不然。但婚姻失败并不是简单地由外部天气造成的,而是由于内部气候变得过热或过冷,变得过于狂暴或过于麻木造成的。 [3]如果我们来看一下自己如何挑选配偶,看一下在爱情最初的温柔、浪漫阶段有着怎样的期待,婚姻触礁的一些原因便显而易见了。无意中我们都精确地选中了能和我们一起重建我们第一个家庭的情感模式的伴侣。婚姻心理治疗专家、威斯康星大学精神病学荣誉退职教授卡尔·A·威塔科尔解释说:“从幼年起,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就对婚姻、女性气质、男性气质、为人母、为人父,以及其他各种家庭角色有了自己的模式。”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上具有自己父母气质的伴侣,能帮助我们在心理上重温以往生活中的欢乐与苦难的伴侣。我们或许会以为自己找的男人与爸爸不同,可是到头来,就像爸爸那样,他酗酒,或者吸毒,或者一次又

硕士研究生班英语教学总结

硕士研究生班英语教学总结 27 期临床医学研究生1 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梁建莉 一、基本情况 27 期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班(注册学生人数93 人),为我校2004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班。该班学生英语水平也呈两级分化,部分应届本科毕业生英语程度较好,历届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但班级学风较好,到课率较高,班委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工作能力,能协助任课教师安排好各种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二、授课情况 本学期该班主体讲授教材为大学英语第五册,附加第五册同步练习。根据教学计划,每一课教学内容安排8课时完成,其中包括课文、词汇与结构、篇章结构分析、段落翻译以及命题作文。在组织教学上,本人力求打破“教师一言堂”或“教师满堂灌”的旧教学模式,采用学生讲课活动、自由设问与解答(根据课文内容)、英语自由演讲等各种形式,真正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的英语教学新模式。其次,在整个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自制大学英语第五册多媒体系列课件授课的方式,以丰富的课文背景资料、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与授课内容紧密相关的语音史料和影片等教学资料取代了乏味呆板的文字材料,使学生对所接触的英语教材有了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参与班级语言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系列课件的内容、形式和质量受到该班全体学生的高度赞誉。 本学期,除了按时完成计划内教学任务外,本人还与该班班委一同组织了以下班级英语

实践活动: 1. 2. 3.学生讲课活动 英语口试比赛(自由话题,学生评委打分)自由设问与回答(教师评分) 三、考试情况 1.卷面成绩分析 试题类别词汇填空阅读翻译作文期末成绩 2. 3. 比率15 10 40 20 15 100 平均成绩11.6 6.9 25.5 16.9 10.8 71.6 期末成绩分析 卷面成绩分数段100-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20 学生人数:85 1 17 37 20 8 2 总评成绩分析 总评成绩分数段100-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学生人数:85 0 35 40 9 0 1

研究生英语读写佳境U23579精编版

研究生英语读写佳境Unit2/3/5/7/9精编版Test One Section A A) prevented B) restrained C) hindered D) refrained A) absorbed B) pushed C) heaved D) sucked A) commence B) compromise C) compensate D) compliment A) comply B) agree C) assist D) consent A) scanned B) scrutinized C) explored D) swept culture. A) confine B) conform C) confront D) confirm A) inspired B) tempted C) overcame D) encouraged resources. A) resort B) grant C) afford D) entitle A) receipt B) recipe C) subscription D) prescription A) tolerance B) resistance C) dependence D) persistence surroundings. A) coincidence B) harmony C) uniform D) alliance A) payment B) obligation C) option D) penalty

time. A) multiplying B) breeding C) magnifying D) generating countries. A) resources B) potential C) budget D) economy A) luxury B) accommodation C) entertainment D) refreshment A) ingenuity B) validity C) impurity D) infinity A) valid B) deliberate C) confidential D) invalid A) recognition B) discrimination C) realization D) normalization A) document B) label C) passport D) certificate A) broadened B) brightened C) flattened D) strengthened A) embodies B) embraces C) integrates D) deviates A) messed B) threw C) confused D) upset A) manuscript B) multitude C) masterpiece D) magnitude A)significant B)extravagant C ) exquisite D) fantastic A) facilitated B) fascinated C) fabricated D) formulated A) concentrated B) omitted C) distracted D) extracted

英语研究生专业分类

与其他不少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方向、口译学方向、英语国家文化方向、跨文化交际方向7个方向。而同样是外语类专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该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明显不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该专业设置的8个研究方向更与前两所学校无一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备考英语专业的同学对“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一头雾水,也就不足为怪了。 就英语专业考研而言,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很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11个学科。其中,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 一般院校的英语专业多设置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所以,英语专业考研的专业设置其实比较简单,一般就是两大专业。不过,这两个专业被不同学校细化研究方向以后,就变得复杂了。如前面说到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7个方向,这7个方向进一步细分,小的研究方向达37个之多。 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虽名目众多,却也并非杂乱无章,其设置仍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粗略分析,这些研究方向可分为传统研究方向和新兴研究方向两大类。 传统研究方向 传统研究方向,顾名思义,指的是设置多年的老牌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一般学校都有开设。 1. 文学方向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17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文学方向。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文学素养、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就业方向:此方向开设学校多,招生人数较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一般为教师、研究人员。所学课程:西方文论、美国经典文学、美国现当代文学、英国经典文学、文学批评、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17~19世纪英国文学研究、希腊戏剧研究、英国长篇小说选读、美国长篇小说选读、英国诗歌选读、美国诗歌选读、英美散文鉴赏、王尔德戏剧欣赏、英国短篇小说欣赏、美国短篇小说鉴赏、英美戏剧鉴赏、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选读等。 2. 语言学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9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语言学方向。 研究内容:语言学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普遍设置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学科。主要学习语言学理论及语言在各种学科中的应用,不同学校侧重点有所不同。 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文献、论文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使学生对于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了解现代语言学的最新动向和最新发展。语言学特别强调和重视研究生的广泛阅读,包括专业的外语期刊和近几年的语言学相关论文。 就业方向:该专业理论性较强,主要面向大中专教师及研究人员。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语用学与话语分析、应用语言学、现代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英语语体学与文体学、语篇分析等。 3. 英美文化研究 开设学校: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研究生英语读写译课文翻译

远与近 一个小镇坐落在铁路延绵而来的高地上,在小镇郊外,有一座白色板子搭建的整洁小屋,装饰有绿色的百叶窗。屋的一边是一个园子,被整齐地划分为一块一块,上面种着蔬菜,还有一个葡萄架,葡萄在8月晚些时候成熟了。在屋子前面有三棵大橡树,夏季橡树浓密整齐的树阴会遮住小屋。屋子另一边则是颜色明艳的鲜花丛。这整个地方,空气中都是整洁、朴素和适度的舒适。 每天下午两点过几分,两个城市间的特快列车就会通过这个地方。这时,这辆长长的列车,会为了留一个“呼吸空间”而在小镇附近停留一下,再平稳地起步前行,但这时它的速度还达不到马力全开时的速度。在引擎强有力的掣动下,列车从容地摇晃进入视野,重重的车厢压着铁轨,发出低沉的隆隆声,然后消失在尽头。在一段时间里,在草原的边缘,每隔一段距离,汽笛吼叫,喷出一圈圈浓烟,以此可以发现列车行进的痕迹。最后,什么都听不到了,除了车轮坚实的咯咯声拍子,在那个下午昏昏欲睡的时光中慢慢消失。 二十多年来,每天当列车接近小屋时,司机就会拉响汽笛。每天当听到这个信号,一个妇女就会从小屋后廊出来并向他挥手。起初她有一个孩子牵着她的裙子站在旁边,而现在这个孩子已经长大成熟了,也每天随着她的母亲一起来到后廊向他挥手。 司机长期供职,已经年老,鬓发灰白。他驾驶着他长长的列车,满载乘客上万次地通过这片土地。他自己的孩子们已经长大,结婚。并且曾经有四次他在他前面的铁轨上看到悲剧凝成的可怕小点,像颗炮弹似的射向火车头前的恐怖阴影——一辆辆满载孩子的轻型货车,上面一排惊慌的小脸;一辆廉价的汽车停留在铁轨上,上面被恐惧麻痹的人呆若木鸡;一个消瘦的流浪汉在铁轨上面游走,他过于耳背和年老,以至于无法听到汽笛声的警告。以及一个人影带着一声尖叫掠过他的窗口——所有的这些他都见得多了。他了解一个人所能了解的所有悲伤、欢乐、危险和辛劳。在忠诚的职业生涯中,他饱经风霜。而现在他虽已年老,却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学习到了诚实、勇敢和谦逊这些品质,并拥有了司机们应有的崇高和智慧。 但无论他见识过多少危险和悲剧,那座小屋和那两个妇女以一种勇敢自由动机向他挥手的景象,已经印在了他的心里,作为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事物,纵使灾难、悲伤和过失可能打破他的生活铁律。 看到这座小屋和这两个妇女,他总能感到从未有过的非凡幸福。他在一千种光线明暗和一百种天气变化中见到过她们。通过冬天严峻而灰蒙蒙的光线,穿过地上褐色而被冰封的残梗,他见到过她们。在绿色的富有魅力魔法的四月,他见到过她们。 他感到对她们和这座小屋十分亲切,如同一个男人对他自己的孩子们一样。终于,她们生活的画面被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他感觉他完全了解她们一天中每时每刻的生活。于是他决定有一天当自己退休的时候,他将去找到她们,最后和她们聊一聊,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和他自己的深深融为一体了。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最后,司机在这两个妇女居住的小镇的车站下了车,走上月台。他在铁路上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他是公司一个拿养老金的人了,没有工作要去做。司机慢慢地走出车站,走入小镇的街道。一切对于他都十分陌生,就好像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小镇。他继续走着,心中越来越迷惑与不解。这真是他经过数以万次的小镇吗?这真的是他从列车的高窗里经常见到的房子吗?一切是那么陌生,不安,好像一座梦中的城市。随着不断向前走,他的内心愈发困惑起来。 现在房屋渐渐变为小镇边区散布的村落,大街也渐渐冷落成为一条乡村小路——两个妇女就住在其中一所村舍里。司机在闷热和尘埃中沉重地慢慢走着。最后他站在他要寻找的房屋前面。他马上知道他找到了正确的地方。他看到了屋子前高大的橡树、花坛、菜园和葡萄架,以及更远处那铁轨的闪光。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程 -翻译答案合计-Unit2-Unit5

Unit 2 Translation Put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into Chinese. When a woman is stressed she instinctively feels a need to talk about her feelings and all the possible problem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her feelings. When she begins talking she does not prioritize the significance of any problem. If she is upset, then she is upset about it all, (no mater it is) big and small. She is not immediately concerned with finding solutions to her problems but rather seeks relief by expressing herself and being understood. By randomly talking about her problems, she becomes less upset. 参考译文:女人有压力时,会直觉地需要找人谈自己的感受以及所有可能与之相关的问题。她一旦开始谈论,就不会顾虑到问题的优先顺序。而她一难过,不论大大小小的事都让她沮丧不已。她并不急于马上寻求解答,而宁可通过倾诉自我,获得理解来取得纾解。通过随意倾诉自己的问题,她会感觉好受一点。 Exercise Tur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 1. The improbable (pregnant) pregnancy was (some/ a pieces of) big news for the woman's family. 2. In reality, I am a great (admire) admirer of Maya. 3. Carlisle Street runs westward, across a great black bridge, down a hill and up again, by little shops and meat-markets, past single-storied homes, until suddenly it stops against a wide green lawn. 4. The fact that she was able to send a message was a hint. But I had to be cautious. 5. That day he was up before sunrise (sunrise: n./ vi.<-> sunset: n./ vi.). 参考译文: 1. 她竟然能怀孕,对她的家庭来说可是一条特大消息。 2. 事实上我对玛雅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3. 卡列斯尔大街往西伸展,越过一座黑色的大桥,爬下山岗又爬了上去,经过许多小铺和肉市,又经过一些平房,然后突然冲着一大片绿色草地中止了。 4. 她能够给我带个信儿这件事就是一个暗示。但是我必须小心谨慎。 5. 那天他在日出以前就起来了Unit 3 Part II Translation Put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into Chinese. Paris is enrolled in a "dual immersion" program at the Glenwood Elementary School here in which the pupils-half native Chinese, half English speakers—do their lessons in two languages. The program is indicative of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curriculum trends in U.S. schools: the study of Chinese. "Americans are used to hearing about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learning English. Now we're seeing the opposite trend," said Michael Levin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Asia Society, which promotes international content in U.S. schools. "Parents and students are deciding that, since more people speak Mandarin than any other language, it might be a useful skill to have." 参考译文: 帕里斯参加了格兰乌德小学的“双语浸入式”项目,这个项目里的学生有一半的母语是汉语,有一半是英语,他们用两种语言上课。从这个项目可以看出美国学校里发展最迅速的一门课程:汉语学习。 “美国人习惯听到西他国家的人学习英语,现在我们看到了相反的趋势。”亚洲协会的执行会长迈克尔. 莱温说,该组织在美国学校里推行国际教学内容,“父母和学生们认为既然说汉语的人比任何其它语言多,那掌握汉语可能是一项有用的技能。” Exercise Tur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 1. Robin Hood (罗宾汉) often looted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2. Ice (->icy) is not as dense (密度高的) as water and it therefore floats. 3. They have not done so well (idea->ideology->) ideologically (意识形态方面, 缺少新意), however, as (organ-> organize->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al) organizationally (组织方面). 4. It was a clear and unemotional (objective<->subjective) (expose->be exposed to sth.接触)exposition (说明) of the President's reasons for willing (愿意) to begin a

研究生 英语教学大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84201101 授课对象全日制教育硕士 课程类型学位基础课程 学时 36学时 学分 2学分 开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制订时间二〇一二年九月 学科学位与研究生处制

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 课程编号:84201105 英文名称: 授课对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 课程类型:学位基础课程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硕士专业的一门学位基础课程,是教育管理方向、学科教学方向的必修课程。 (二)基本理念 该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应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有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具有研究素养的专家型教师。本课程要求学生结合学位论文的写作,主动参加教育研究实践,并在教育研究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教育研究的选题、设计、实施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教学包括原理讲授、案例分析、实践作业、实地研究几个模块。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体验研究过程,提升学生阅读文献、问题解决、逻辑思考、资料收集、整合分析、论说叙理等研究能力,养成独立思考、自我激励、克服困难、遵循研究伦理等研究态度。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的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结合课程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的写作,通过教育研究的选题、研究成果综述、研究设计、问卷设计与实施、课堂观察、行动研究以及学术论文的撰写等学习与实践,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一般步骤及主要方法,明确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规范,提高运用教育研究方法的能力,从而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学生问题中心的研究意识和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和主要研究方法的程序性知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阅读研究文献、形成理论假说、设计研究方案、编制和使用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方法、使用统计工具和程序分析资料、撰写规范的科研论文、学位论文。 3、能够使用上述技能对他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非外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一、总则 为了保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外国语要求,进行非外语专业研究生外语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大纲。 研究生外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外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非外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 三、教学目的 硕士生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

英语雅思术语翻译第二讲2

幻灯片1 第二章术语翻译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Chapter Two The Principles 、Strategies & Methods of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幻灯片2 第一节科技术语的翻译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Terms ●科技术语的构词特点 ● The Formation of of STT ●科技术语翻译的原则 ●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ng STT ●科技术语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 The Strategies & Methods of Translating STT 幻灯片3 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ng EST ●三大标准 Three Criteria ●准确(Accurate) ●简洁(Concise) 规范(Normal) 幻灯片4 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ng EST ●一要准确(Accurate): ●就是理解和表达科技内容,包括科技概念(尤其是科技术语)、语言形式、逻辑 关系、符号公式、图表数字等要准确无误,要忠实于原文。 幻灯片5 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ng EST

●二要简洁(Concise): 就是用词、造句、行文要简洁明了精练通顺。 幻灯片6 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ng EST ●三要规范(normal): 就是语言、文字、术语、简称、符号、公式、语体、文章体例、计量单位等都要规范统一,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幻灯片7 科技术语翻译的原则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ng STT 科技术语的八种特征: 1. 确切性(accuracy) 2. 单义性(monosemy) 3. 系统性(systematization) 4. 语言的正确性(linguistically correct) 5. 简明性(concisness) 6. 理据性(motivation) 7. 稳定性(stability) 8. 能产性(productivity) 幻灯片8 科技术语的特征 翻译合成科技术语时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 单义性与简明性 例如中文里的简化科技术语:数控numerical control ,digital control。 在此情况下,应舍弃简明性而求单义性。 幻灯片9 科技术语的特征 2. 理据性与确切性 翻译合成科技术语时,在不损害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一点理据色彩。 例如: machine tool 机床 幻灯片10 科技术语的特征 3. 稳定性与能产性 synchronous even pressure tamping system 同步稳压捣固系统。 non-synchronous even pressure tamping system 异步稳压捣固系统。 幻灯片1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程Unit9词汇及课后答案

Unit Nine Parenting Word Bank (academy->Police Academy) academic: adj. of a school, especially of higher learning; of scholarly (scholarship奖学金,助学金) performance学校的,学院的,学术的 affirm: v. to assert; confirm断言,证实,承认 (aggress->aggressor =invader) aggression (aggressive): n. the act of initiating (hostile->) hostilities or invasion侵犯,侵略,挑衅 (anthropology->) anthropologist: n. the scholar who studies the origin, the behavior, and the phys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人类学家complement: v. to make sth. Complete补充,补足 complementary: adj. completing; supplying mutual needs补充的,补足的 consequence: n. effect; the result to its cause结果,因果关系的 deprive (sb. of sth.): v. to take sth. away from拿走,抢夺 directive: adj. straightforward; serving to direct (->director导演)直接的,指导的(obey->obedient->obedience<->disobey->disobedient) disobedience: n. refusal or failure to obey不服从,不顺从,违抗 distinct: different; clear不同的,明显的 (diverse->) diversity: n. (vary->) variety or multiformity 变化,多样性 enforce(->reinforce): to compel obedience to强制服从或遵守 (exploit->) exploitation: n. the act of employing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advantage 开发,开采,剥削 (expose to->) exposure: n. the act of exposing; influence暴露,受影响 facilitate (=help->facility设备设施): v. to make easy or easier使容易,使便利groom: v. to care for the appearance of; to make neat (tidy)and trim(vt./adj.)使整洁,打扮 hygiene: n. (=sanity) the promo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health 卫生 interaction: n. the act or process of interacting相互作用 (intimate->) intimacy: n. the condition of being close in relation亲密 (muscle肌肉->masculine男性的->) masculinity: n. the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 of a male男子气,阳刚气 modify: v. to change; to alter变更,修改 monster: n. an imaginary or legendary creature怪物 nurture: v. to nourish, to feed; to educate, to train给…营养,喂养,培养 (object->objective<->subjective) objectivity: n. the state of being objective 客观,客观性 (orient东方的) oriented: adj. directed导向性的 predatory: adj. living by preying on other organisms掠夺的,肉食的 (relate A to B->relation->) relational: adj. of kinship亲属关系的 roughhouse: v. to engage in rowdy behavior or play打闹,殴斗 sheer: adj. complete; absolute; pure 绝对的,完全的,纯粹的 sternly: adv. harshly; severely严厉地,严格地 (sym-=same; pathy=feeling)sympathy(sympathize with sb.): n. sharing the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 教学大纲 -、总则 (—)为了保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外国语学习要求,进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大纲。 (二)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与考试 (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硕士生入学时应达到以下水平: (1)掌握4000个左右常用单词及370个左右常用词组(能正确识别词类,选择词义),对其中1500个左右基本词能复用性掌握(即能正确识别词类,选择词义,英汉互译,熟悉某些常用搭配和用法)并具有初步的构词知识; (2)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具备大学英语覆盖的语法知识); (3)能阅读一般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课文的难度)的英语读物,理解基本正确,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词左右。 1

(4)能将一般难度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能将一般难度的汉语句子译成英语,内容表达与语法基本正确; (5)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 硕士生中有一定数量单独考试入学的学生,其入学水平亦应逐步达到上述要求。 (二)教学目的 硕士生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对听、说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要求 硕士生的英语教学包括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 1、基础英语部分 (1)词汇 理解性掌握500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及500个左右常用词组,复用性掌握其中2000个左右的基本词。认知120个左右常用词根和词缀,并能根据构词法识别派生词。 (2)语法 能较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能理解语法结构复杂的长难句。 (3)读 2

江西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国语)教学与...

江西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国语)教学与 考试管理规定(试行)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和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适应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部分:硕士研究生的要求 一、硕士研究生英语的构成 按原国家教委1992年下发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第一外国语)教学大纲》规定,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分基础(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两部分英语成绩全部合格才能视英语学位课程合格。 二、实施基础英语免修制度 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在70分(含70分)以上者,可以免修基础英语: 2、获准基础英语免修的研究生可以免考基础英语课程考试,成绩注明“免修”字样,但必须参加“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英语统一考试”。 3、硕士研究生不能免修专业英语。 三、实行分层次教学 根据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和本人意愿,基础英语教学按研究生英语水平高低分为A班(提高班)和B班(普通班)进行分层次教学,以适应英语水平不同层次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分层次教学只是教学形式的一种变化,英语课程考试仍执行统一标准。

四、基础(公共)英语教学与考试 1、基础英语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开设,包括阅读、翻译与写作、听力与口语等课程,共4个学分。 2、第一学年两个学期,均须参加基础英语课程考试,考试成绩75分以上(含75分)为合格,不合格者安排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及格者,按未能通过学位课程处理。 五、专业英语教学与考试 1、由各学院(室、所、中心)聘请专业教师,分学科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并组织考试,教学大纲参照原国家教委1992年下发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第一外国语)教学大纲》,教学时数为18课时以上,不能免修免考。 2、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各学院(室、所、中心)将专业英语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任课教师、考试办法和考试成绩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3、专业英语考试成绩75分以上(含75分)为合格,不合格者可安排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及格者,按未能通过学位课程处理。 六、设立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英语统一考试 根据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设立“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英语统一考试”,依据国家对于研究生英语教学与考试的有关规定,制定《江西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英语统一考试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参见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都可参加,考试成绩分合格(60分以上)和优秀(85分以上)

研究生英语读写

Literature review There is abundant literature on academic misconduct, most of which has been published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literature on plagiarism offers many different reasons for student plagiarism. These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time to complete tasks(poor time management), perceived disjuncture between award(grade)and effort required, too much work to complete over too many subjects, pressure to do well, perceptions that students will not get caught, anomie, motivation, and individual factors(age, grade point average, gender, personality type)(Anderman,Griesinger, and Westerfield, 1998; Anderman and Midgley, 1997; Calabrese and Cochran, 1990; Caruana, Ramaseshan, and Ewing, 2000; Davis, Grover, and Becker, 1992; Kibler, 1993; Love and Simmons, 1998; Newstead, Franklyn-Stokes, and Armstead, 1996; Park, 2003; Perry et a1., 1990; Roig and Caso, 2005; Sheard, Carbone, and Dick, 2003; Whitley, 1998). These studies tend to focus on individual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Focusing on individual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can be problematic, as the emphasis is then placed on the individual behaviour change process, with little attention to socio-cultur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behavior. McCabe and Trevino (1997)examined both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academic dishonesty. Thei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cision-making relating to academic dishonest behaviour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e. g. age, gender and grade point average), but also contextual influences(e. g. the level of cheating among peers, peer disapproval of cheating, membership of societies for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fraternity/sorority], and the perceived severity of penalties for cheating). Therefore, to better underst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plagiarism, we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individual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broader contextual factors. 0nly a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explor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lagiarism, and these tend to focus on the reasons why students plagiarise(Ashworth, Bannister, and Thorne, 1997;Devlin and Gray, 2007; Marsden, Carroll, and Neill, 2005), or utilise attitude scales that are developed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all relevant stakeholders share the same meaning frame of how plagiarism is understood(Brimble and Stevenson. Clarke, 2005; Franklyn. Stokes and Newstead, 1995; Hasen and Huppert, 2005; Lira and See, 2001).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term plagiarism has shared meaning is due to the institution's reliance on university policy to be an instrument to both define what plagiarism is and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if breached. It has been argued, therefore, that having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institutional policy reduces the risk of engaging in plagiarism. Jordan(2001)found that students classified as non-cheaters reported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institutional policy than did cheaters. The apparent lack of knowledge of institutional policy is further compounded by contradictory and often ambiguous information delivered by academic staff, as they also struggle to enforce an accepted and clear definition of plagiarism(McCabe, Butteriield, and Trevino. 2003). For instance, in a study conducted by Burke(1997), over half of the academics surveyed not only reported a lack of familiarity with the university’s policy on plagiarism, but also did not refer to the policy when dealing with incidents. As Carroll (2005a)suggests, it is this lack of clarity about plagiarism that influences how students perceive plagiarism. In order to both understand how students perceive plagiarism, and develop and evaluate learning materials aimed at educating students about plagiarism, Breen and Maassen(2005)conducted a two-phase research project, that firstly explore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plagiarism and then developed learning materials to be embedded within courses. This was do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