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教学: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6263387.html,

语境教学: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

作者:孔凡成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8年第12期

【摘要】语境教学是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是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经验的传承

和对已有教训的回应,也是对国外母语教育经验的借鉴。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境教学;根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1-0025-03

【作者简介】孔凡成,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中国语境教学研究与推广中心教授,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这里的“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和“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都将

语文核心素养和语境联系起来,表明形成语文核心素养需要运用语境教学,语境教学是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

一、对当代语文教育“去情境化”的矫正

语文核心素养需要运用语境教学,是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中已有教训的回应,是对当代语文教育“去情境化”的矫正。

现代语文教育要求充分考虑语言的表达功能,并将功能与语境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但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语文课程和教材建设不重视语境因素在课程与教材中的作用,这就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语文教育是静态的、脱离语境的,“去情境化”现象明显。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很少提供语文知识存在的背景和运用的情境。之前的语文教材编制没有设计言语实践活动,没有给学生提供数量足、质量高、成系统的言语实践活动的情境,以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语文教材“一是缺乏让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的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二是缺乏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三是缺少提供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开展言语交际实践的机会”[1],也就是严重缺乏语境意识。因而“在语境中学,用语境学”这一理念失去了课程保障和教材依据。这样,传统的语文课程往往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的生活语境中去,无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语文问题,影响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呈现应该展现其所在的境域。因为任何一项知识都产生于一定的环境,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以及特定的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带着该知识产生时的那个具体的语境。[2]因此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材要通过营造情景语境和虚拟

语境来为语文知识提供存在的境域,为语文知识的呈现提供与之相应的情景语境或虚拟语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