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周永锋

一、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二、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

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是在标准化原理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是指导农业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1.简化原理

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可必要的范围时。即可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以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2.统一原理

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从农业现代标准化的角度来说,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农业标准确定下来。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过程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农业生产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当然农业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不能统一的现象,如不同经纬度或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同一种作物播种时间,就无法统一;同一作物的种植密度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不同区域也无法统一。但这并不能证明统一化原理的不适用。

3.协调原理

农业标准系统的功能有赖于每个标准本身的功能,以及每个相关标准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联系来保证。为使农业标准系统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使农业标准系统在相互因素的连接上保持一致,使农业标准内部因素与外部约束条件相适应,从而为农业标准系统的稳定创造最佳条件。

协调原理的主要应用方面:

农业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

相关农业标准之间的协调;

农业标准系统之间的协调。

4.优化原理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农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常用“优化”方法有:优选法;加权系数法;费用效果分析法;成本价格分析法;经济阙值分析法。

三、农业标准化遵循的原则

1.超前预防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对象要在依存主体的实际问题中选取,而且更应从潜在的问题中选取,以避免该对象非标准化而造成损失。

2.协商一致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成果应当建立在相关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3.统一有度原则

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特性和特征做出统一规定,以便充分实现标准化的目的。

4.变动有序原则

农业标准应以其所处环境的变化,相应的新科学成果的出现,按规定的程序适时修订,以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5.互相兼容原则

农业标准应尽可能使用不同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实现互换和兼容,以便扩大农业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最佳效益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对象应当优先考虑使其所依存的主体系统能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7.阶梯发展原则

农业标准化活动是一个阶梯上升的发展过程,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经验的积累同步前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要求相关标准的跟进越来越紧密,当农业标准制约或障碍依存主体的发展时,应当及时加以修改、修订甚至废止。标准水平必然会像人们攀登阶梯一样不断发展。

四、农业标准化的特点

1.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者有机体

这一特点表明,农业标准化不但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而且必须遵从生命有机体自身的规律特点。

2.农业标准化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地区性的特点是不同的生态表现。在农业中,特别是植物和有些动物,只能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生长发育,才能表现品质的优良。所以,农业标准化必须是因地制宜的。

3.农业标准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农业过程的复杂和农业的巨系统特性,注定其每一个时空距离上的多面性和网络化联系。基于生态系统上的这一工程必然是十分复杂的。

4.农业标准化的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等主要

农业标准化的标准,有文字和实物两种表达方式。其重要性是同一的;两者的相互结合是完善的。不分何者为先,或者哪个重要。

五、农业标准的分类

1.农业技术标准

农业技术标准是对农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制定的标准。农业技术标准是一个大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基础性技术标准

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对象的共性因素,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技术通则等作出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制定其他技术标准的依据和基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农产品标准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适用性,对农产品应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而制定的标准,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所作的技术规定。

(3)生产技术标准

主要包括良种培育、繁育技术标准,农业病虫草管理及疫情疫病防治标准,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栽培(饲养)技术标准。

(4)农艺、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

根据农业产品标准要求,对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案、工艺过程的程序、工艺的操作方法等所作的规定。农艺、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对保证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生产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5)检验检疫标准

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病虫害检疫和试验方法所作的规定。

(6)设施标准

是对农村能源、水利等农业生产设施所作的技术规定。

(7)环境保护标准

是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

(8)包装、标志、储运标准。

2.农业管理标准

农业管理标准是对农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农业管理标准内容的核心部分是对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所

作的规定。

农业管理标准是在总结已有的科学管理的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化的原则和方法制定的。

3.农业工作标准

农业工作标准是对农业企业(生产单位)生产管理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农业工作标准主要是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考核办法等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工作目的和范围;

(2)工作的构成和程序;

(3)工作的责任和权利;

(4)工作的质量要求和效果;

(5)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6)与相关工作的协作和配合。

六、农业标准的性质与分级

1.标准的性质

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1)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指必须执行的标准。强制性标准属于我国技术法规。农业强制性标准包括:种子、农药、兽药及其他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标准;

农产品安全卫生标准;

农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标准;

通用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标准;

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的农产品标准等。

(2)推荐性标准

指国家、行业和地方制定的向企业和社会推荐采用的标准。

推荐性标准一旦纳人指令性文件,将具有相应的行政约束力。

2.我国农业标准的分级

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上级标准是下级标准的依据,下级标准是上级标准的补充。

(1)农业国家标准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农业技术要求,制定国家标准。强制性的代号为GB,推荐性的代号为GB/T。

(2)农业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农业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行业标准。强制性的代号为××,推荐性的代号为××/T。

(3)农业地方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下制定的标准。强制性的代号为DB××,推荐性的代号为DB××/T。

(4)农业企业标准

在农业企业(单位)范围内,对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Q/YYY中Q表示企业标准,YYY为企业(单位)的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用。

七、农业标准体系特征:

1.目的性

能够使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具备适合需要的功能和为此所必须具备的协调统一的秩序。

2.整体性

农业标准体系是由一整套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标准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并具有整体性功能。

3.结构性

农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结合起来并具备新的整体性功能潜力。这种结构性,不但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结构,而且内部包涵着程序性结构过程,也就是,按照过程的内在联系和顺序关系而结合。

八、建立农业标准体系的几个步骤:

搜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级标准文本;

·搜集WTO有关农业的规则、协议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法规和标准;

·对无上级标准,在农业生产中又需要的,应制定地方标准(或企业规范);

·研究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标准体系表;

·根据目标需要与特色,构建特定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适应本行业和本单位的实际需要。

九、农业标准的编写实例(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编写)

1、基本要求

1)按照市场需求制修订标准

市场需求是检验农产品质量标准水平的主要尺度,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符合市场需求,就能帮助应用标准单位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较大的经济价值,该标准的水平就高,市场需求是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市场需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还要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修订。

2)标准制修订择重于农产品的分等分级

目前,随着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农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是决定消费者选择消费的第一要素。外国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农产品的分等分级,而我国农产品的分等分级还比较落后,已成为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强农产品质量的分等分级已成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内容。

3)制修订标准要符合法律法规、卫生安全标准的规定

以面对国内市场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要符合现有国家法律法规、卫生安全标准的规定。以面对国外市场出口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要符合贸易国法律法规、卫生安全标准的规定。

4)农产品质量标准一般为推荐性标准

除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外,一般农产品质量标准应为推荐性标准,由市场供需双方选择应用。

2、主要技术内容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分等分级

(1)外观分级

a)分级指标

水果主要为单果重、果径、果肉肉质、色泽、风味、果形、果面缺陷(包

括碰压伤、刮伤、药害、日灼、病虫害),异果率等。

蔬菜主要为长度、形状、气味、肉质、重量、球径等。

茶叶主要为条索、色泽、整碎、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

水产品(鲜鱼)主要为尾长、尾重、外观(包括体表、鳃、眼、肛门)、组织、气味等。

鸭主要为体型外貌、体重、体斜长、胸宽、龙骨长、骨盆宽、胫长、半潜水长等。

羊主要为体重、体长、胸围、管围、体重等

b)分级

分级常用方式:

——每项指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每项指标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每项指标按不同规格计分。

(2)理化指标分级

a)分级指标

种植业主要包括水分、总灰分、粗纤维、含糖量、总酸、可食率、其它营养物质等。

养殖业主要包括屠宰率、净肉率、解冻失水率等。

b)分级

理化指标分级可按外观分级的方式分级,也可设一限定指标不分级。

(3)综合分级

对所有外观和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判。按照一级、二级、三级或特级、一级、二级进行分级的,某些影响农产品质量非关键指标,在综合分级时,控制设限可适当放宽。按照计分的,对所有指标进行统计计分,按照计分确定一级、二级、三级或特级、一级、二级。

农业标准化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年第期总第3期 BU MEN GONG ZUO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栏)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经过不断的改革、发展,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农产品供应已经向数量、质量并重发展,农产品供求已从买方市场逐渐向卖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开始由资源约束转向资源与市场需求双重约束。近年来,党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解决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适时提出建设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标准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标准化就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它是以科学研究和时间经验为基础,运用标准化原理规定标准、贯彻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通过标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标准化的推广普及过程,就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 1.实施农业标准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在WTO 框架下,实施农业标准化,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商品率,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对农产品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即适当让出部分产品的国际市场,把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减少到最低安全标准,同时将这些产品生产的资源转向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扩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国际市场,实现国内资源的最佳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实施农业标准化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农业还未真正形成,实施农业标准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双重的,它不仅会带来许多利益和机遇, 而且会带来一些严重的挑战。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着眼于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各有关环节,着眼于现实资源和技术条件的优化组合,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高利益,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为主要环节,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在各方面的协作下,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实施农业标准化,必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间配置要素的协调,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则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约束的辩证关系。 3.实施农业标准化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标准化的实质就是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标准化的实施,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业标准化使每个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井然有序,避免混乱,克服混乱。一是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杠杆作用。过去标准制定主要以满足农民销售、部门收购的需要,而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不适应,缺乏完整性及配套性,严重地制约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标准制定逐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相适应,使农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二是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监督管理作用。在农产品收购、销售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优质不优价、以次充好,农产品市场不够规范,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等生 产资料,使得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利用标准化手段对农产品收购、储运、销售的各个环节实行监督,把计划的每一个环节用标准来约束和推动,让计划有标可依,有标能依,有标必依,对农贸市场加强监督管理,以维护农村经济秩序,保障农村商品流通的健康发展。到目前为止,农业系统己制订国家标准300多项,行业标准900多项,地方农业标准15000多项,标准的范围从原来的种子标准和产品标准延伸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的各个领域,标准的内容也从原来的种子标准和产品标准延伸到关键技术,以及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有效地制止了农产品假冒伪劣现象的发生。三是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实行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标准,就能从技术和管理上把各方面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保障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标准化推动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从而能促进整个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标准化迈进。 4.实施农业标准化有利于实现生产经营效益 第一,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我国农产品买难卖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关键是没有一套完整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制定标准,引导农业生产从产品质量角度进行调整,为其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根据市场需要,运用标准手段,实行统一规范的种植、养殖和管理,保证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效益,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质量农产品。例如: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口味、外观、农药残留量等质量安全指标都普遍高于国外市场的要 农业标准化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2009122818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4609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什么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2.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指南的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3.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4.指南所要达到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施前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筹备与启动会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出台相关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成立领导小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设立办公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成立技术小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出台实施细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标准及其体系建设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划分实施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制定年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形成激励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建立标准推行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制定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标准体系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标准的制(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建立标准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组织实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标准的宣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标准的应用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核心示范基地的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几个标准体系的配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泰兴市农技推广中心农产品质量建设办公室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迅速发展,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移,农业结构有所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不断增加,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存在着一些前进中的薄弱环节,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链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一些地区的农业环境受到工业“三废”和城市的废弃物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等使用不当,加工技术和工艺不合理、陈旧落后,导致部分食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事业,能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防止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 一、农业标准化 (一)标准的概念 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我们平时所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里的国法和家规实际上就是标准。 (二)标准的种类 ——按标准的层次或级别,可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按标准的对象,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按标准的用途,可分为基础标准、术语标准、试验标准、产品标准等; ——按标准的约束性,可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按标准的领域,可分为工业标准、农业标准、服务标准。 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强制性农业行业标准的代号为“NY”,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的代号为“NY/T”,江苏省强制性地方标准的代号为“DB32/”,江苏省推荐性地方标准的代号为“DB32/T”,泰州市农业地方标准的代号为“DB3212/”,企业标准的代号为“Q/”。 (三)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是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准则和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累计发布农业方面国家标准19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3400多项,各省市制定的农业地方标准5400多项。市农技推广中心至目前制定发布的各类标准15个。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切实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的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示范区建设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的要求,结合农业生产需要,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以一种或一类农产品为龙头,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实行综合标准化管理。 第三条示范区建设应争取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各级技术监督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示范区建设中的协调工作;并充分依靠和发挥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科委和商贸等部门的作用,共同承担和完成好示范区建设的有关任务。 第二章建立示范区的原则和基本条件 第四条示范区所在地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农业标准化有较高的认识,对示范区建设有总体规划安排、具体目标要求、相应的措施和经费保证。 第五条示范区建设要坚持以一种或一类农产品为主,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标准化管理;要与当地政府实施的农产品基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及列入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推广计划、火炬计划的项目相结合。 第六条原则上示范区以县为单位,每个示范区只能选择一种示范类型;优先选择预期可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科技含量高的示范项目;示范区要地域连片,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商品优势和市场覆盖面。 第七条示范区要以“米袋子”、“菜篮子”项目为重点,原则上按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牧、水产、果品和林产品等八种示范类型布局。 第八条示范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高,有相适应的贸工农一体化组织和农业服务体系。 第九条示范区应有较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基础,有专门机构人员。 第十条示范区应有较好的交通、运输、通讯等外部条件,农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科技实力强,农民积极性高。 第三章示范区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第十一条示范区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农业标准化的手段,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应用标准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经验。 第十二条示范区以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为主要任务,内容包括: 1组织实施种子、苗木、种畜、种禽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高质量供应; 2组织制定需要的地方农艺标准规范,并组织实施。 3组织实施农产品等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 4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实施冷藏、加工、运输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5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 第十三条充分利用现有检测力量,开展农业监测工作;逐步完善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的监督检测设备和手段,依照标准开展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有计划地对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和质量培训。 第十五条示范区应建设成标准体系结构合理,示范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示范产品质量好,市场旺销,生产发展,农民增加收入,效益显著的商品基地。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任务书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计划任务书 示范区项目名称: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区计划下达时间:年月日 管理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承担单位:xxx人民政府 保证单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止年月:二00四年四月至二00七年四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二00四年四月

填写说明 1、示范区项目名称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XXX标准化示范区”表达。 2、计划下达时间是指示范区项目计划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时间。 3、管理单位是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承担单位是指示范区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也可为县级人民政府、农业龙头企业。保证单位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单位是指承担示范区具体任务的单位。 4、本计划任务书一式三份,字迹要工整清晰。

一、目前工作状况和申请示范的目的、意义(结合示范项目 的实际写,不得笼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加入WTO的需求,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讲营养、讲安全的绿色农业时代已经到来,发展无公害食品已迫在眉捷。为扩展国内和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就必须走创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之路,把地方特色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企业振兴、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的目标。 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促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申报标准化示范区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有利于加快产业化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创品牌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项目;有利于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 申请标准化示范区目前工作状况: xxx地处山东南部,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辖21处镇街1220个村(居),人口1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耕地面积112万亩,人均不足0.8亩。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104国道纵贯南北,是我省重要的农产品基地。近年来我市坚持“打土豆牌,走特色路”,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85万亩,其中马铃薯面积40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是全国马铃薯二季作地区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界河、龙阳等乡镇。其中大、中拱棚种植面积30万亩,保护栽

如何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如何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程序、方法。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建设 引言:三农问题一直本届政府工作的重点,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收入永远是政府的重点工作。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是选取一个点,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个区域,由示范区起到龙头的带动作用,带动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发展呈现一个新的局面。本文作者将从如何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发,讨论示范区的建设与预期效益。 1.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概念与建设目的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指围绕农、林、牧、副、渔业特定项目以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组织管理完善的农业生产、加工、经营和管理的区域。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目的一是发挥示范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尽快带动本地区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本行业生产、加工、经营和管理过程进入标准化状态,逐步改变人们的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和思想意识。二是用农业标准化促进我国农业向市场化快速转变,使农业走向新的集约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产业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围绕“选好一个项目,建好一套体系;形成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积极培育“标准化农产品”的市场品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真正安全。 2.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方法 2.1建设示范区前的筹备工作 在接到示范区项目实施的批准文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围绕示范区任务书所确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2.1.1筹备与启动会议 示范区项目启动。项目所在地标准化管理部门要协助/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尽快召开一个准备充分的启动大会,将示范区项目的内容和任务及时向相关各方进行通报,同时成立项目启动筹备小组,协商示范区建设的启动事宜,做好项目启动准备的各项工作。 2.1.2 出台相关文件 第一次会议需要以当地政府文件形式出台相关制度,具体包括: (1)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安排 (2)确定示范区建设的机构和成员名单 (3)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与协调工作机制 (4)示范区建设的配套经费落实与资金管理办法 (5)示范区管理、监督检查与激励制度 (6)示范区建设的其它必要制度 2.1.3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与办事机构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地方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技术监督、农业等有关部

农业标准化试题库

2009年质监护农“春雷行动” 全省农业标准化知识竞赛 标准化人员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标准化工作应纳入()计划。 2.不符合()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3.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由()责令停止销售,并处罚款。 4.根据《标准化法》,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 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自()年起实施。 6.制定企业标准应当充分听取()、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意见。 7.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 期一般不超过()。 8.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应该按照()标准执行。 9.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的,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为准。 11.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为基础。 12.()是草拟标准、审查标准的有效组织形式。 13、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14、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除等同、修改外,还包括()。 15、对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按照()的规定实行标志制度。 16、"国家鼓励"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采用()的产品制定必要的鼓励政策和提供必要的优惠条件。 17、国家标准由()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18、国际标准化组织于()年7月发布的ISO第二号指南(第四版)中规定了标准化的定义。 19、ISO国际标准必须严格经过()个阶段的审批后,才能成为正式的ISO标准。 20、对企业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实行()制度。 21、国家标准由()出版。 22、截止2000年,ISO共有技术委员会(TC)()个,分技术委员会584个。 23、凡符合条件的采标产品,企业可以使用采标标志,并在采标产品的包装、标识、标签或产品说明书上自行印制()。 24、采标的我国标准文本,必须是产品的性能指标和( )等技术内容都采用了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准。 25、()统一设计采标标志图样。 26、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直属企业,向其主管部门或当地()备案。 27、企业在使用采标标志期间,如发现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质量达不到采标标准要求时,应()使用采标标志,并报告受理备案部门。 28、对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情况进行()。 29、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每年()月提出编制下年度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原则要求,下达给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与管理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0、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于()年发布。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验收

1目的 为了规范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管理,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境内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验收工作。 3 职责 3.1 ****标准化科负责示范区的管理工作,对示范区的申报、建设、管理、检查以及验收负责。 3.2 ****负责示范区的建设工作,负责组织示范区标准的制订、实施和示范区日常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申报 4.1.1 任何单位均可提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4.1.2 申报单位填写《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报项目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 4.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4.2.1 项目申报单位收到项目下达文件后,应立即组织实施,开展示范区的建设工作。 4.2.2 标准化科应适时对项目建设工作给予检查、指导。 4.3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验收 4.3.1 验收范围 凡列入国家及****示范项目并按计划完成示范工作的,可进行考核验收。 4.3.2 验收工作的组织

4.3.2.1 ****局标准化科统一组织对****承担示范项目的考核验收工作。应成立考核验收工作组,由工作组具体实施考核验收工作。 4.3.2.2 重大项目由区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核验收。 4.3.2.3 考核验收工作组一般由5-7人组成:有组织验收的单位邀请有关质监、农业等具有中级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作为验收工作组成员。 4.3.3 验收方法 4.3.3.1 考核验收工作组由组织验收单位的主管标准化工作的局长任组长,验收工作由组长负责。 4.3.3.2 考核验收采取综合考核、分项评分的办法进行。 4.3.3.3 项目所在地在申请考核验收前,应对项目进行自查;****标准化科在考核验收前,应对项目自查材料进行审查,并提前15日将验收安排计划报区局标准化处。 4.3.3.4 考核验收一般安排1-2天。 4.3.4 验收程序 4.3.4.1 组长介绍考核验收工作组成员。选出技术负责人,组长可委托技术负责人主持验收工作。 4.3.4.2 示范区领导小组简要汇报示范工作组织、工作进展、示范效果、取得效益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 4.3.4.3 验收工作组为2-3个小组:1个文字材料组,2个现场考核组(1个测产及走访农户;1个考核加工、生产、经营企业)。 4.3.4.4 查阅文字资料。验收工作组针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项目和纪要一览表》所列“验收项目”和“考核内容”的规定,查阅反映示范工作进展的纪要、实施方案、年度计划、工作总结等文件和标准文本、经济指标统计等资料。有条件的可同时收看录像、照片等声、像材料。4.3.4.5 现场考核。考核验收工作组随机抽查2个示范点及1个非示范点,着重考核以下内容: a) 种植业项目:田间测产,考核单位面积产量。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

农业标准化示X区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2005.10 目录 前言3 1.什么是农业标准化示X区3 2.农业标准化示X区指南的作用3 3.指南的结构与内容4 4.指南所要达到的目的4 实施前的准备5 1.筹备与启动会议5 2.出台相关文件6 3.组织机构7 3.1成立领导小组7 3.2设立办公室7 3.3成立技术小组7 3.4建立部门协调机制8 4.出台实施细则8 4.1标准及其体系建设计划8 4.2划分实施阶段9 4.3制定年度计划9 4.4 形成激励制度11 4.5建立标准推行体系11 4.6制定应急预案11 实施12 1.标准体系建设13 1.1标准的制(修)定13 1.2建立标准体系14 2.组织实施15 2.1标准的宣贯15 2.2标准的应用培训16

2.3核心示X基地的建设17 2.4几个标准体系的配套18 2.5生产环节的标准实施19 2.6动植物病虫防治与防疫20 2.7操作过程记录22 2.8产后环节的标准实施23 3.“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培育24 4.与其它项目的结合24 5.年度总结25 6.实施方案调整25 实施的管理26 1.激励机制建立26 2.产前监管27 2.1农资监管27 2.2环境监管28 3.产中监管28 4.产后监管29 5.经费的监管29 验收前的准备30 1.做好示X效果的调查工作31 2.整理统计和分析数据31 3.准备验收材料31 4.预验收32 5.申报验收33 示X区的验收33 1.验收依据33 2.实施验收33 3.验收结果的认可34 合格示X区的继续管理35 1.长效机制的建立35 2.称号与标牌的管理36 附件:37 1.农业标准化示X区任务书37 2.农业标准化示X区经济效益计算方法37 3.农业标准化示X区验收材料要求4437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速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民增收,从2007年开始,在我州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 一、项目目标 在全州建设3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现产地环境无害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过程规范化、质量控制制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流通品牌化。 通过三年建设,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农产品生产主要环节标准应用覆盖率、标准入户培训率、标准简明手册入户率、农业投入品(农药、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等)经营档案管理、农业生产与经营档案管理、产品商标注册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率达到100%,形成市场占有率和社会知名度高的名特优品牌。 非核心示范区除主要生产环节标准应用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产品认证率达到100%外,上述其余指标均达到90%以上。 项目区种植养殖环节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比非项目区增加10%以上。 二、项目内容 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以开展农业标准的集成转化、宣传培训为主要内容,辅以全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品牌培育等。 (一)完善标准体系。示范区围绕示范产品,按照目标市场要求,依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完善示范产业、企业标准体系,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并对标准进行集成,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明白纸。 (二)核心示范区建设。每个县市要建立1个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要明确界限,集中成片,具有一定规模,示范规模不少于示范种植面积或者养殖面积的30%。 (三)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与宣传。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进行农业标准化培训和宣传,每年培训管理和技术干部至少1次,每年培训农民至少2次;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信息平台,开办农业标准化专栏,加强宣传,扩大示范效应。 (四)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健全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完善标签、标识制度。核心示范区要实行投入品定点销售,建立档案制度,鼓励发展连锁经营。普及安全使用知识,杜绝违禁药物及添加剂的使用。要依法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 (五)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和农产品标签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产销一体化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 (六)完善质量控制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购置小型速测仪器等设备,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实现从生产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二是建立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对各项标准的落实、投入品的使用等进行动态监督。三是建立例行监测制度,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示范县人民政府和项目单位,督促整改。四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活动,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水平。 (七)培育品牌。示范农产品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实行分等分级、商标注册和包装上市,通过产品推介、展示展销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市场营销,培育品牌,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申报条件 (一)示范品种。申报的示范品种应当是国家、省、州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所确定的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或出口农产品。 (二)示范规模。粮油作物(水稻、大豆)种植面积不少于20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不少于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情况汇报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情况汇报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情况汇报 绿色食品“xx“牌稻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各级领导特别是省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已经运转一年多了。下面,根据省局指示精神,将“示范区“实施一年多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分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示范区“的概况 我市“示范区“主要位于xx镇境内,xx镇地处市区东北部,全镇有可耕地面积5万余亩,其中有水田3万余亩。xx村处于该镇中心位置,以水稻种植为主,以蛋品加工和小酱菜制作为辅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业生产与加工体系。区域内长期致力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生产优质绿色稻米的理想基地。“xx牌“大米是xx省食品类的第一个“绿色“品牌,为了做大做强基地内的xx绿色品牌,年,境内成立了“xx省xx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市绿色食品的科技示范园区和重点加工企业,也是xx市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进行科技研究、标准的制定实施与技术管理等项目,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强化综合管理,提升标准档次,先后有大米、酱菜、蛋品、肉禽等九个品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目前示范区的面积0.3万亩,主要分布在xx村境内,亩产量达到600公

斤,品质上国优一级品达XX%,国优二级品达XX%,辐射域区的产品销往全省30多个大中城市,该区域生产的大米已有相当大的知名度,是我国驻港澳部队以及“雪龙号“科普考察船等特殊行业 的专用米。 二、标准化示范区实施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为了认真落实苏质技监XXX号文件精神,从20xx年6月份起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针对现有沈高镇及xx村的实际状况,结合《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项目和纪要一览表》所规定的内容逐项抓工作落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健全组织,落实载体,确保“示范区“工作的统一领导。 一是成立了“示范区“领导小组。去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 关心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为 副组长,市财政、质监、农业、粮食、环保五个局长为成员的 “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日常工作办公室,从组织上使“示范区“的工作有了保障“。二是成立了技术协作组。该组除 了我市农业技术上的相关人员外,还特聘了扬大农学院的院长、 教授、博导、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一批农业技术工作 中的权威人士,工作总结形成了一个技术核心小组。通过这个技 术协作组及时对“示范区“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跟踪指导。三 是建立了经济联合组织。在市政府的协助下,通过市农业局和沈 高镇的共同努力,建立了集培育、试验、推广、生产、加工、销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2005.10

目录 前言 (3) 1.什么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3) 2.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指南的作用 (3) 3.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3) 4.指南所要达到的目的 (4) 实施前的准备 (4) 1.筹备与启动会议 (4) 2.出台相关文件 (5) 3.组织机构 (5) 3.1成立领导小组 (5) 3.2设立办公室 (6) 3.3成立技术小组 (6) 3.4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6) 4.出台实施细则 (6) 4.1标准及其体系建设计划 (7) 4.2划分实施阶段 (7) 4.3制定年度计划 (7) 4.4 形成激励制度 (8) 4.5建立标准推行体系 (9) 4.6制定应急预案 (9) 实施 (9) 1.标准体系建设 (10) 1.1标准的制(修)定 (10) 1.2建立标准体系 (11) 2.组织实施 (11) 2.1标准的宣贯 (12) 2.2标准的应用培训 (12) 2.3核心示范基地的建设 (13) 2.4几个标准体系的配套 (14) 2.5生产环节的标准实施 (15) 2.6动植物病虫防治与防疫 (16)

2.7操作过程记录 (17) 2.8产后环节的标准实施 (17) 3.“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培育 (18) 4.与其它项目的结合 (18) 5.年度总结 (19) 6.实施方案调整 (19) 实施的管理 (20) 1.激励机制建立 (20) 2.产前监管 (21) 2.1农资监管 (21) 2.2环境监管 (21) 3.产中监管 (22) 4.产后监管 (22) 5.经费的监管 (23) 验收前的准备 (23) 1.做好示范效果的调查工作 (23) 2.整理统计和分析数据 (24) 3.准备验收材料 (24) 4.预验收 (25) 5.申报验收 (25) 示范区的验收 (25) 1.验收依据 (25) 2.实施验收 (26) 3.验收结果的认可 (26) 合格示范区的继续管理 (27) 1.长效机制的建立 (27) 2.称号与标牌的管理 (28) 附件: (28) 1.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 (28) 2.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28) 3.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材料要求 (448) 4.农业标准体系 (468) 5.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效果评价体系表 (498)

农业标准化

第七章农业综合标准化 农业综合标准化是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农业标准化产物,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和实施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化活动。 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一目标性二协调性三系统性 第三节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 基本原则是:必须把农业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展工作。 应以系统的整体利益最佳为目标,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矛盾时,应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的范围应明确并相对完整。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应围绕确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农业标准综合体的标准之间因贯彻低层次符合高层次的要求。应充分选用现行标准,必要时可对现行标准提出修订要求。 农业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日期、有效期、标准水平应相互配合、协调。积极采用农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综合体所包含的标准可以是不同级别的,即可包括国家标准,也可有行业标准地方和企业标准,以及直接或间接采用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但农业综合标准体所包含的标准的数量应当适当,尽力做到保证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的目标的情况下,使农业标准的数量维持在最低程度。 实施步骤:在国际水平和国内现状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本行业、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实际,选择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立项。立项是开展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的前提。 成立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领导小组。

设计农业综合标准体系表。 确定农业综合标准化目标。 制定与实施标准。 经济效果分析。 第四节农业综合标准表 农业综合标准体表系大都以农产品龙头,围绕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相关要素制定的一整套标准。这套标准是以综合标准体系的整体目标为出发点,按照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层次机构将该整套标准用图表表示出来,形成了该产品的综合标准体系表。非产品则以其核心内容为龙头。 第八章农业监测和农产品的质量监督 农业监测体系是指提高农夫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由各类具备农业产业技术和监测能力的检验、测试机构组成的监测网络。 第一节农业产品质量监督的种类 一国家监督1把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直接实施的监督检查 2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进行的行业内部的监督检查3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监督抽查 二社会监督1社会团体监督2新闻舆论监督3消费者监督 第二节农产品质量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1 从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来看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和农业部门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种子和农业生产资料,保护农民的利益 2贯彻农业技术标准来看,建立能够行使监督职能的机构,建立起必要的监督制度,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国标委 农[2007]81号) 为了加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管理,推进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标委农[2007]81号 【发布日期】 2007-10-22 【生效日期】 2007-10-22 【效力】 【备注】关于印发《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年10月2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农[2007]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将《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实施的经验及问题,望及时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食品部反馈。二○○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管理,推进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示范区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组织实施的,以实施农业标准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标准化水平较高,对周边和其它相关

产业生产起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准化生产区域。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烟草、水利,以及农业生态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特定项目。 第三条 示范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各项要求,结合农业生产需要,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障食品安全,加快推进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实施标准化。通过示范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标准化管理水平。 第四条 示范区建设应争取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示范区发展规划,负责组织示范区建设中的协调工作;充分依靠和发挥农业(畜牧业、渔业)、水利、林业、粮食、烟草、气象、科技和商务等部门的作用,共同承担和完成好示范区建设的有关任务。 第五条 示范区建设原则上以市县为单位,在市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标准化管理部门或涉农部门牵头承担。 第六条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行业(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承担示范区建设工作,带领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