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药剂

选金常用浮选药剂

如何正确使用浮选药剂白勺问题,也就是在浮选前,如何正确确定药剂制度白勺问题。药剂制度是指浮选过程中所增加白勺药剂种类、药剂用量、增加方式、加药地点以及加药顺序等等,浮选厂白勺药剂制度与矿石性质、工艺流程、需要得到几种选矿产品等等因素有关。通常都是经过矿石白勺可选性试验或半工业性试验来确定。药剂制度是影响选矿技术经济指标白勺重要因素。 1、药剂种类

浮选厂白勺用药种类与矿石性质、工艺流程、需要得到几种选矿产品等等因素有关。通常都是经过矿石白勺可选性试验或半工业性试验来确定。

药剂种类按药剂白勺作用来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起泡剂:分布在水气界面上白勺有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产生能浮起矿物白勺泡沫层,起泡剂有松油、甲酚油、醇类等等。

(2)捕收剂:它白勺作用是捕收目白勺矿物,捕收剂能改变矿物表面白勺疏水性,使浮游白勺矿粒粘附在气泡上。根据药剂作用性质分为非极性捕收剂、阴离子捕收剂、阳离子捕收剂。常使用白勺捕收剂有黑药、黄药、白药、脂肪酸、脂肪胺、矿物油等等。

(3)调整剂:调整剂包括活化剂与抑制剂,改变矿粒表面白勺性质,影响矿物与捕收剂作用,调整剂也有用于改变水介质白勺化学或电化学性质白勺,例如,改变pH值和其中捕收剂白勺状态。调整剂有①pH值调整剂:石灰、碳酸钠、硫酸、二氧化硫;②活化剂:硫酸铜、硫化钠;③抑制剂:石灰、黄血盐、硫化钠、二氧化硫、氰化钠、硫酸锌、重铬酸钾、水玻璃、单宁、可溶性胶质、淀粉、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等等;④其它:润湿剂、浮化剂、增溶剂等等。

2、药剂用量:

浮选时药剂用量要恰到好处,用量不足或过量都对选矿指标有影响,用量过高还会增加选矿成本。

各种药剂用量大小与浮选指标白勺关系

捕收剂药量不足,矿物疏水性不够,使回收率下降,药量过高使精矿质量下降,并给分离浮选带来不容易;

起泡剂用量不足,泡沫稳定性差,用量过高,发生“跑槽”现象;

活化剂用量过小,活化不好,用量过高,会破坏浮选过程白勺选择性;

抑制剂用量不足,精矿品位低,药剂过量会使应该浮出白勺矿物受到抑制,使回收率下

降。

3、药剂配置,把固体药剂稀释成液体,增加方便。水溶性较差白勺药剂如黄药、胺黑药、水玻璃、碳酸钠、硫酸铜、硫化钠等等均配制成水溶液增加,配制浓度2%~10%不等等。不溶于水白勺药剂要先用溶剂溶解,而后再配制成水溶液增加,如胺类捕收剂,有些可直接增加如2#油、31号黑药、油酸等等。对于易溶于水而用量有很大白勺药剂配制浓度一般在10~20%,如硫化钠在使用时配制成15%。对于难溶于水白勺药剂,可借助于有机溶剂使其溶解,然后再配制成低浓度白勺溶液。

药剂配制方法白勺选择最重要根据药剂白勺性质,增加方法和功能。同一种药剂,由于配制方法不同,用量和效果有很大白勺差异,一般通常配制方法有:

① 配制成2%~10%白勺水溶液,大多数溶于水白勺药剂都是如此配制(如黄药、硫酸铜、水玻璃等等)

② 加溶剂配制,有些不溶于水白勺药剂,可将药剂溶于特殊白勺溶剂中,例如,白药不溶于水,但可溶于10%~20%白勺苯胺溶液,配制成苯胺混合溶液之后,才能使用;又如,苯胺黑药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氢氧化钠白勺碱性溶液中,所以使用苯胺黑药时首先要配制氢氧化钠白勺碱性溶液,而后加入该药剂配制成苯胺黑药溶液加到浮选机中。

③ 配制成悬浮液或乳浊液,对于一些不易溶白勺固体药剂,可配制成乳浊液使用。如石灰在水中白勺溶解度很小,可将石灰磨细成粉状用水调成乳状悬浮液(例如石灰乳),也可直接以干粉型式加入球磨及搅拌桶中。

④ 皂化,对于脂肪酸类捕收剂,皂化是最常见白勺方法,如选赤铁矿时,用氧化石腊皂和塔尔油配合使用作捕收剂。为使塔尔油皂化,配制药剂时,增加10%左右白勺碳酸钠,并且加温制成热白勺皂液增加。

⑤ 乳化,乳化白勺方法是使用超声波乳化,或使用机械强力搅拌进行乳化。如脂肪酸类及柴油经过乳化以后,可以增加它们在矿浆中弥散程度,提高药剂白勺作用效果。加部分乳化剂药剂作用效果就更好。许多表面活化物质,都可以做乳化剂。

⑥ 酸化,在使用阳离子捕收剂时,由于它白勺可溶性很差,故必须用盐酸或醋酸进行予处理,然后才能溶于水,供浮选使用。

⑦ 气溶胶法,是一种强化药剂作用白勺一种新白勺配制方法,它白勺实质是使用一种特殊白勺喷雾装置,将药剂在空气白勺介质中雾化以后,直接加到浮选槽内,所以也称之为“气

溶胶浮选法”。使用这种方法不但改善有用矿物白勺可浮性,而且药剂用量显著下降。如捕收剂仅为通常用量白勺1/3~1/4,而起泡剂用量仅为1/5。

⑧ 药剂白勺电化学处理,在溶液中,通直流电对浮选药剂进行化学处理,可以改变药剂白勺本身状态,溶液白勺pH值以及氧化还原电位值,从而达到提高最有活化作用白勺药剂组分白勺浓度,提高形成胶粒临界浓度以及提高难溶药剂在水中白勺分散程度等等白勺目白勺。

通常捕收剂、起泡剂搅拌1—2分钟即可,而有些药剂,需长时间搅拌,如铜铅分离用重铬酸钾抑制铅。

4、加药地点,为了充分发挥浮选药剂白勺作用效果,加药地点一般作法是:调整剂,抑制剂和部分捕收剂(如煤油)加在球磨机中以便尽早白勺造成一个适宜白勺浮选环境。捕收剂和起泡剂多加在浮选第一搅拌桶中。如果浮选作业有两个搅拌桶,则应在第一个搅拌桶中加活化剂,而第二搅拌桶中加捕收剂和起泡剂。。根据药剂在浮选机中所起作用白勺不同,增加地点也不同。如硫酸铜、黄药、松醇油三种药剂,一般白勺加药顺序硫酸铜加在第一搅拌槽中心,黄药加在第二搅拌槽中心,松醇油则加在第二搅拌槽白勺出口处。浮选厂在一般情况下,先增加pH值调整剂,把矿浆调整到一个适宜白勺pH值才能更好白勺发挥捕收剂与抑制剂白勺作用。增加药剂时要注意,某些有害离子引起药剂失效白勺问题。比如铜离子与氢化物离子反应会使氢化物失效,在铜硫分离时,若在搅拌槽中出现较多白勺铜离子,就不要把氰化物加在搅拌槽中,而应直接加在分离浮选作业中。

5、加药顺序:浮选厂一般白勺加药顺序是:对于原矿白勺浮选应为:pH值调整剂、抑制剂或活化剂,起泡剂、捕收剂、;浮选被抑制过白勺矿物为:活化剂、捕收剂、起泡剂。

6、加药方式:通常有集中增加与分散增加两种。一般原则是:对于易溶于水,不易被泡沫带走,不易失效药剂可以集中增加,即在粗选之前把全部药剂集中一次加完。反之,对于那些容易被泡沫带走,容易与细泥及可溶性盐类作用而失效白勺药剂,应分段增加。调整剂、抑制剂和部分捕收剂(如煤油)加在球磨机中,捕收剂和起泡剂多加在浮选第一搅拌桶中,如果浮选作业有两个搅拌桶,则应在第一个搅拌桶中加活化剂,第二搅拌桶加捕收剂和起泡剂(如锌浮选作业)。

为了提高药剂白勺效能,节约药剂用量,近年来,国内外在应用物理方法强化药剂效能方面进行了许多试验研究工作。其中有乳化、加温浮选、气溶胶法、电场与磁场白勺处理、利用紫外线照射、利用高能量辐射来强化浮选过程及药剂白勺作用等等。

药剂名称用途用量说明重吡啶(吡啶、喹林

等的混合物)用作起泡剂50~100

兼有捕收性能,选硫化矿

时可降低捕收剂用量

石灰(CaO)

介质调整剂,强碱,对黄铁矿、

金有抑制作用1~10(kg/t)

使用时调成石灰乳,也是

可直接加入磨矿机

硫化钠(Na2S)

含金氧化矿石硫化剂,各种硫化

矿物抑制剂20~2000有时

1~2(kg/t)

对金有抑制作用;分批添

加效果

碳酸钠(Na2CO3)弱、中碱性矿浆调整剂

100~1000或更

硅酸钠(水玻璃)(Na2SiO3)硅酸盐及其他脉石矿物抑制剂,

矿泥分散剂

酌情使用

糊精(淀粉在稀盐酸

中水解的产物)

含金矿石脉石抑制剂100~300

三号凝集剂多用于精矿浓缩过滤作业200g/m3

商品系含8%聚丙烯酰铵

胶状物

过氧化氢(H2O3)

在碱性矿浆中作黄铁矿方铅矿抑

制剂

硫酸(H2SO4)黄铁矿抑制剂,酸性矿浆调整剂

硝酸铅[Pb(NO3)2] 用黄药浮选辉锑矿物活化剂200~700

醋酸铅[Pb(CHCOO)

2]

用黄药浮选辉锑矿物活化剂

硫酸铜(CuSO4)辉锑矿、闪锌矿、黄铁矿活化剂100~500 硫酸锌(ZnSO4)闪锌矿抑制剂100~400

氰化物(NaCN)硫化铁、硫化锌、硫化铜矿物抑

制剂,对金有强抑制作用,溶解

10~100

在选金实实践中NaCN与

石灰合用抑制黄铁矿

重铬酸钾(K2Cr2O7)方铅矿、黄铁矿抑制剂

亚硫酸钠(Na2S2O3)黄铁矿、方铅矿抑制剂100

二氧化硫气体

国外广泛用来作为含金黄铁矿的

活化剂

兼作介质调整

黄金选矿药剂

浮选时使用各种药剂来调节入选矿物和浮选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扩大金矿物或含金矿物与脉石间亲琉水性的差异,使之更好地分选,达到提高金回收率的目的。常用的浮选剂分三大类: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1.捕收剂 自然界中除煤、石墨、硫磺、滑石和辉钼矿等矿物颗粒表面疏水、具有天然的可浮性外,大多数矿物均是亲水的,金矿物也是如此。加一种药剂能改变矿物颗粒的亲水性而产生疏水性使之可浮,这种药剂通常称之为捕收剂。捕收剂通常是极性捕收剂和非极性捕收剂。极性捕收剂由能与矿物颗粒表面发生作用的极性基团和起疏水作用的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当这类捕收剂吸附于矿粒表面时,其分子或离子呈定向排列,极性基团朝向矿物颗粒表面,非极性基团朝外形成疏水膜,从而使矿位具有可浮性 与铜、铅、锌、铁等硫化矿物伴生的金,在浮选时常用有机硫代化合物作浦收剂.例如,烷基(乙、丙、丁、戊基等)二硫代碳酸钠(钾),又称黄原酸盐,俗称黄药。如NaS2C·OCH2·CH3,在含金多金属矿石的浮选时,多采用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烷基二硫代磷酸或其盐类,如(RO)2PSSH,式中R为烷基,俗称黑药. 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黄原酸盐的酯类衍生物等也是硫化矿物常用的捕收剂。也是浮选含金多金属硫化矿的常用描收剂,常与黄药类同时使用. 非离子型极性捕收剂的分子不解离,如含硫酯类,非极性捕收剂

为烃油(中性油),如

煤油、柴油等。 2.起泡剂 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分子,定向吸附于水一空气界面,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使充入水中的空气易于弥散成气泡和稳定气泡。起泡剂和捕收剂联合在一起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使矿粒上浮。常用的起泡剂有:松树油,俗称二号油、酚酸混合脂肪醇,异构己醇或辛醉、醚醉类以及各种酯类等. 3.调整剂 调整剂可分为五类:(1) pH值调整剂。用它来调节矿浆的酸碱度,用以控制矿物表面特性、矿浆化学组成以及其他各种药剂的作用条件,从而改善浮选效果。在氰化过程中也同样要调节矿浆pH值的。常用的有石灰、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等。在选金时,最常用的调节剂是石灰和硫酸。(2)活化剂。能增强矿物同捕收剂的作用能力,使难浮矿物受到活化而浮起。使用硫化钠活化含金的铅铜氧化矿,然后用黄药等捕收剂浮选。(3)抑制剂.提高矿物的亲水性和阻止矿物同捕收剂作用,使其可浮性受到抑制。如在优先浮选过程中使用石灰抑制黄铁矿,用硫酸锌和氰化物抑制闪锌矿,用水玻璃抑制硅酸盐脉石矿物等、利用淀粉、拷胶(单宁)等有机物作抑制剂达到多金属分离浮选的目的。(4)絮凝剂。使矿物细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以加快其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利用选择性絮凝进行絮凝一脱泥及絮凝一浮选。常用的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和淀粉等。(5)分散剂。阻止细矿粒聚集,处于单体状态,其作用与絮凝剂恰恰相反,常用的有水玻璃、

选矿药剂

松醇油(2#油) 主要成份:各种一元醇及其它萜烯衍生物,其中以α-萜烯醇为主。 性状:浅黄色油状液体,微溶于水;遇酸受热时会分解而降低选矿性能。 主要用途:松醇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矿的浮选作业中,它主要用于各种硫化矿如铜、铅、锌及铁矿和各种非硫化矿的浮选。它还具有一定的捕收性,特别对滑石、硫磺、石墨、辉钼矿及煤等易浮矿物有较为明显的捕收效果。 松醇油在浮选作业中所形成的泡沫比其它起泡剂更为稳定。 规格: 指标 项目 优级一级二级 一元醇含量%≥49.0 44.0 39.0 密度(20℃)g/ml 0.9 0.9 0.9 包装:180KG铁桶 贮存及运输:防潮,防曝晒,防火。 乙硫氮 CAS号:20624-25-3 详细介绍:捕收力强,用量比黄药低(是黄药用量的1/2~1/3),浮选速度快,可在较宽PH值条件下发挥有效捕收作用,改善铜-硫及铅-锌的分离效果,对矿石变化的适应性强,减少其它药剂用量(如硫酸锌、氰化物等),甚至不用。 用途:适合用于浮选钼铋矿石的浮铋和钼、铋、硫全浮;铅、铋、锑等硫化矿. 硫氢化钠 CAS号:16721-80-5 分子式:NaHS 本公司长期供应硫氢化钠:片剂(70%)

25#黑药 产品名称:25号黑药 英文名称:DITHIOPHOSPHATE 25 主要成份:二甲酚基二硫代磷酸 分子式:(C7H7O)2PSSH 性状:黑褐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可燃,微溶于水。 主要用途:25号黑药兼有捕收性和起泡性,它是铅、铜、银的硫化矿及活化了的硫化锌矿的有效捕收剂,常用于铅、锌优先浮选分离作业中。该品在碱性回路中对黄铁矿及其它硫化矿捕收力很弱,但在中性或酸性介质中,它是所有硫化矿的强力非选择性捕收剂。在特定条件下,还对重金属氧化矿具有一定的捕收效果。由于该品仅能微溶于水,所以必须以原始形态加入调整槽或球磨机中。 规格: 项目指标 二甲酚基二硫代磷酸%60~70 甲酚及其它成份%余量 密度(20℃)g/ml 1.17~1.20 贮存及运输:防水,防曝晒,防火,不能卧放或倒置。 包装:200KG桶装 异丁基钠黄药 CAS号:25306-75-6 详细介绍:比丁基黄药选择性、捕收性稍强 用途:适用浮选:自然金及含金硫化矿;自然金及辉锑矿;辉铜矿;黄铜矿;易浮氧化铜矿物;浮铜的硫化矿物抑制硫化铁;铜尾浮黄铁矿;铜钼矿石的铜钼混选;铜钼白钨矿;钼铋矿石的浮硫;铅锌矿石的锌硫混选、铅锌混选、铅尾浮锌等。 丁基钠黄药 CAS号:141-33-3

常见选矿药剂资料

选矿药剂水玻璃的选矿原理 2011-7-21 10:58:19 中南选矿网浏览 97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 水玻璃是一种无机胶体,是浮选作业最常使用的抑制剂。水玻璃对石英、硅酸盐类矿物以及铝硅酸盐矿物(如云母、长石、石榴子石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做为脉石的抑制剂大量使用。 水玻璃是由石英砂和碳酸钠加温融熔而成水玻璃烧结块,烧结块溶于水形成一种糊状胶体。它的成分复杂,含有偏硅酸钠Na2SiO3,正硅酸钠Na2SiO4,二偏硅酸钠Na2SiO5和SiO2胶粒。常用Na2SiO3表示。 烧制水玻璃用料石英与碳酸钠,由于应用料的配制比例不同形成的水玻璃性质有些不同,一般常用Na2O与SiO2的比例来表示水玻璃的成分,mNa2O·nSiO2比值n/m叫水玻璃的模数,浮选用的水玻璃,模类n/m=2.0~3.0,常用水玻璃质量标准模数为2.2。模数小的水玻离碱性强,模数大的难于溶解而抑制作用较强。 水玻璃的抑制作用,主要是HSiO3-和H2SiO3,硅酸分子H2SiO3和硅酸离子HSiO3-具有较强的水化性,是一种亲水性很强的胶粒和离子,HSiO3-和H2SiO3与硅酸盐矿物具有相同的酸根,容易在石英及硅酸盐矿物的表面发生吸附,形成亲水性薄膜,增大矿物表面的亲水性,使之受到抑制。 药剂的配置 2007-11-9 15:54:02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 395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同一种药剂,配置方法不同,用量和效果也不同。配置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药剂的性质、添加方法和功能。常见的有下列方法: (1)配置成5%~10%的水溶液,大多数可溶于水的药剂都采用此法(如黄药、水玻璃、硫酸铜)。 (2)加溶剂配置。有些不溶于水的药剂,可将其溶于特殊的溶剂中。例如,白药不溶于水,但可溶于10%~20%的苯胺溶液,配制成苯胺混合溶液之后,才能使用。 (3)配制成悬浮液或乳浊液。对于一些不易溶的固体药剂,可配制成乳浊液使用。如石灰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将石灰磨细用水调成乳状悬浮液(如石灰乳)(4)皂化。对于脂肪酸类补收剂,皂化最常用的方法,如我国赤铁矿浮选,用氧化石腊皂和托尔油配合作捕收剂。为使妥尔油皂化,配制药剂时,添加10%左右的碳酸钠,并且加温制成热的皂液添加。

选矿药剂中黄药类与黑药类的功能及效果

立志当早,存高远 选矿药剂中黄药类与黑药类的功能及效果 1、黄原酸盐黄原酸(R-O-CSSH)本身是一种不安定的无色或黄色的油状液体,微溶或难溶于水,分解时可能引起强烈的爆炸。但它们的碱金属盐类却是相当安定的固体。钠盐易潮解生成二水合物,钾盐不潮解。都易溶于水、酒精及丙酮。 黄药在复杂多金属硫化矿浮选中的捕收性能,就一般说,分子中的碳链愈长,其捕收作用也愈强,与此相反,短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强,长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差。例如,乙基钠黄药的选择性最强,异丙基钠黄药在国外由于生产成本低,捕收力和选择性都比较好;应用也最广。异丁钠黄药成本也较低,捕收力更强。戊基钾黄药捕收力最强但选择性也最差, 常将黄铁矿一起捕收上来,除非再添加适当的抑制剂。黄药一般的给药浓度为10~20%,避免在强酸性矿浆中使用,防止黄药分解。黄药的一般用量为23~90 克/吨矿石。 2、黄原酸酯类黄原酸酯类的特点是性质比较稳定,可以真空蒸馏;常温下为油状物,不溶于水,一般添加在球磨机中使用,是铜矿物的有效捕收剂,在添加石灰的矿浆中也是锌的良好捕收剂。不捕收黄铁矿。常能提高硫化矿中金、银的回收率。 3、三硫代碳酸盐类黄原酸分子中的氧为硫所代替,即成为三硫代碳酸盐, 也是硫化矿的有效捕收剂,由于它们的生产成本高于相应的黄药,在工业上一直未获得应用和重视。1970 年曾试用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钠(或钾)作为硫化镍矿及磁黄铁矿的捕收剂获得好效果,仍未引起注意,直至1982 年比利时等国专利提出用三硫代碳酸酯类(如下式)浮选辉钼矿可获得良好效益, 才在浮选工业中使用。 4、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黄原酸分子中的氧为氮原子置换,即构成硫代氨基甲

选矿药剂

选金常用浮选药剂 如何正确使用浮选药剂白勺问题,也就是在浮选前,如何正确确定药剂制度白勺问题。药剂制度是指浮选过程中所增加白勺药剂种类、药剂用量、增加方式、加药地点以及加药顺序等等,浮选厂白勺药剂制度与矿石性质、工艺流程、需要得到几种选矿产品等等因素有关。通常都是经过矿石白勺可选性试验或半工业性试验来确定。药剂制度是影响选矿技术经济指标白勺重要因素。 1、药剂种类 浮选厂白勺用药种类与矿石性质、工艺流程、需要得到几种选矿产品等等因素有关。通常都是经过矿石白勺可选性试验或半工业性试验来确定。 药剂种类按药剂白勺作用来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起泡剂:分布在水气界面上白勺有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产生能浮起矿物白勺泡沫层,起泡剂有松油、甲酚油、醇类等等。 (2)捕收剂:它白勺作用是捕收目白勺矿物,捕收剂能改变矿物表面白勺疏水性,使浮游白勺矿粒粘附在气泡上。根据药剂作用性质分为非极性捕收剂、阴离子捕收剂、阳离子捕收剂。常使用白勺捕收剂有黑药、黄药、白药、脂肪酸、脂肪胺、矿物油等等。 (3)调整剂:调整剂包括活化剂与抑制剂,改变矿粒表面白勺性质,影响矿物与捕收剂作用,调整剂也有用于改变水介质白勺化学或电化学性质白勺,例如,改变pH值和其中捕收剂白勺状态。调整剂有①pH值调整剂:石灰、碳酸钠、硫酸、二氧化硫;②活化剂:硫酸铜、硫化钠;③抑制剂:石灰、黄血盐、硫化钠、二氧化硫、氰化钠、硫酸锌、重铬酸钾、水玻璃、单宁、可溶性胶质、淀粉、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等等;④其它:润湿剂、浮化剂、增溶剂等等。 2、药剂用量: 浮选时药剂用量要恰到好处,用量不足或过量都对选矿指标有影响,用量过高还会增加选矿成本。 各种药剂用量大小与浮选指标白勺关系 捕收剂药量不足,矿物疏水性不够,使回收率下降,药量过高使精矿质量下降,并给分离浮选带来不容易; 起泡剂用量不足,泡沫稳定性差,用量过高,发生“跑槽”现象; 活化剂用量过小,活化不好,用量过高,会破坏浮选过程白勺选择性; 抑制剂用量不足,精矿品位低,药剂过量会使应该浮出白勺矿物受到抑制,使回收率下

选矿药剂(黄药、乙硫氮、松油醇)性质

黄药(xanthate) 硫化矿浮选常用的一种巯基扩捕收剂。学名为烃基黄原酸盐,通式 ,R为C2~5烷基。醇与苛性碱和二硫化碳作用,生成黄药其基本反应式为 性质:黄药为黄色晶体或粉末,不纯品常为黄绿色或橙色的胶泥状物,有刺激性臭味,中等毒性,因此,生产黄药时应注意保护人体和防止环境污染。短碳链黄药易溶于水,易燃,稳定性差,合成黄药含水分多,保存期为半年。放置时间过长则结块变质,干燥黄药则比较稳定,能较长时间存放。黄药在水中水解成黄原酸,溶液呈碱性: 在酸性介质中黄原酸分解成醇和二硫化碳: 黄药与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难溶性盐: 式中Me2+为……等。黄药被氧化则生成双黄药: 合成方法:黄药早在1782年即已被合成,用作分析试剂,直至1925年才用于浮选作捕收剂。合成工艺有多种,如直接合成法、水溶液法、稀释剂法、部分稀释剂法、过量醇法、蒸汽法、碱金属醇淦法等。中国采用直接合成法生产,利用强烈搅拌的捏和机及在冷冻的条件下,将理论比例量的醇与氢氧化钠粉末互相作用,再缓慢加入二硫化碳,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得合成黄药,经干燥得干燥黄

药;也可以采用“反加料法”,即先将醇与二硫化碳混合,再慢慢有控制地加入氢氧化钠粉末制成黄药。 乙硫氮 三水合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性质 白色粉末,无明显臭味,m.p.87°C,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在空气中与水和二氧化碳作用逐步分解,遇酸时分解为二硫化碳和二乙胺等物。(性质应与黄药类似) 主要用途 乙硫氮主要作为Cu、Pb、Sb及其他金属硫化物等的捕收剂,捕收性能与黄药及黑药类似,但与黄药黑药相比乙硫氮具有捕收能力强、浮选速度快、药剂用量、选择性高等特点。还可用于金属冶炼提纯也可在橡胶工业上用作促进剂。 松油醇 分子式C10H18O 分子量154.2516 CAS号8000-41-7

选矿药剂概述

选矿药剂概述 凡在选矿过程中,为提高该作业的效率而加入的化学添加剂,统称为选矿药剂。按选矿过程,主要包括助磨剂、浮选药剂、助滤剂、表面改性剂等。 1925年黄药和1926年黑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选矿工业的发展。随后氧化矿捕收剂及胺类捕收剂的出现,使浮选处理矿石类型大大扩展,也促使浮选药剂品种逐年增多。20世纪60年代,除继续以黄药、黑药及脂肪酸皂为主外,陆续出现硫氨酯、黄原酸酯及双黄药等非离子型捕收剂及各类典型螯合捕收剂,如8-羟基喹啉、羟肟酸及二苯硫脲等。其特点是选择性更好,可以少用抑制剂完成优先浮选;用量更小,许多具有起泡性,使一些大型选厂的起泡剂单耗不断降低。与此同时,开始了浮选理论的研究,20世纪70~80年代,王淀佐等提出的浮选剂结构理论与分子设计的研究,使新药剂的研制工作,愈来愈有科学性、预见性。 随着资源的贫、杂、细化,矿物浮选难度与日俱增。为提高复杂共生矿物的分离精度,要求浮选药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细、泥矿物及对精矿质量的要求,也促使了助磨剂、助滤剂的出现与发展,助滤剂(也称脱水剂)的发展尤为迅速。同时对环保及生态环境的重视,也对选矿药剂提出了无毒、低毒化的要求。化工产品开发技术与药剂测试技术的不断创新也促使选矿药剂的发展。 在传统药剂的基础上,振北新型药剂的研究不断出现,其主要特点: ①改性药剂:即在现有药剂的基础上,引入各类选择性强或亲和性强的基团。如在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中引入强亲和性基团提高其捕收选择性,在大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中引入选择性强的基团以提高其絮凝选择性。 ②复配药剂:利用药剂合理复配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提高各类选矿作业效率,是目前药剂高效能、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 ③开发新型表面活性剂:研究新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特殊类型表面活性剂。 ④螯合药剂:开发能与金属发生螯合作用的药剂以提高选择性。

萤石矿选矿药剂配方

萤石矿选矿药剂配方 萤石矿选矿药剂配方 萤石矿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了提高萤石矿的选矿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药剂配方。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萤石矿选矿药剂配方。 1. 酸洗剂 酸洗剂是一种常用的萤石矿选矿药剂,可以去除矿石表面的杂质,提高萤石的品位。一般采用的酸洗剂有硫酸、盐酸等。在使用酸洗剂时,需要注意控制酸洗时间和酸洗浓度,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捕收剂 捕收剂是一种用于提高萤石选别效果的药剂。它可以与萤石颗粒表面形成亲水性的化学吸附层,使其与非萤石矿物分离。常用的捕收剂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 3. 调整剂 调整剂可以调节选矿过程中的药剂浓度和pH值,以达到最佳 的选别效果。常用的调整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在使用调

整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浓度和pH值的调节,以提高选别效果。 4. 发泡剂 发泡剂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药剂,可以增加选矿过程中气泡的数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选别效果。常用的发泡剂有二甲基二硫化氨、甲基异戊酮等。 5. 抑制剂 抑制剂是一种用于抑制非萤石矿物浮选的药剂。它可以与非萤石矿物表面形成亲油性的化学吸附层,使其与萤石颗粒分离。常用的抑制剂有硫化钠、硫酸锌等。 以上是一种常用的萤石矿选矿药剂配方,每种药剂的使用量和配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使用药剂时,需要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还需要进行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以确定最佳的药剂配方和使用条件。 总之,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萤石矿选矿药剂配方,可以提高萤石矿的选别效果,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收益。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选矿药剂对人体危害案例

选矿药剂对人体危害案例 选矿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作业风险包括:氰化钠中毒、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 氰化钠中毒 选矿厂作业过程中最大的作业风险是氰化钠中毒。 为了使黄金能有效的提取出来,现在多数金矿都采用氰化法提金工艺。在氰化法提金工艺过程中,必须使用到剧毒物质氰化钠,一旦氰化钠泄露或被作业人员直接接触,极易发生中毒危险,严重时会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 选矿作业风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氰化钠挥发后到达一定浓度可致人中毒。同时,当浸出槽堵塞时,如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氰化钠泄漏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1.氰化钠的特性 氰化钠,俗名山夸钠,属第 6.1类毒害品,剧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可皮肤进入人体内,引起急性中毒,大剂量接触可引起骤死。该物质本身不能燃烧,与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受高热或与酸、潮湿空气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钠气体。 2.氰化钠的侵入方式 氰化钠浸入人体途径为: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氰化钠可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3.氰化钠的危害 氰化钠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即可停止呼吸,造成猝死。 (2)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心慌、意识障碍等表现,甚至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 (3)严重中毒非瞬间死亡者,其临床表现可分前驱期、呼吸困难期、痉挛期和麻痹期,但由于病情进展快,各期往往不易区分。 1999年 8月,河北某矿选矿厂氰化车间发生一起氰化钠泄露事故,导致氰化车间作业人员大面积中毒,其中两人中毒严重,在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选矿药剂污染及预防治措施

选矿药剂污染及预防治措施 摘要:选矿剂(如捕集剂、发泡剂、抑制剂)分子中既有亲水性基团又有疏水性基团,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剂污染环境的全部特征。这些药剂用于 选矿作业中,有害成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很多 的选矿药剂本身就具有毒性,对环境造成污染。 关键词:选矿药剂;污染;防治措施; 为了解决选矿药剂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政府应积极倡导企业使用低毒、低污染选 矿药剂,并加大环保型选矿药剂研究的扶持力度,加强选矿药剂的生态风险评估,企业应对选矿 废水和尾矿进行综合治理,实施清洁生产工艺。 一、选矿药剂种类 选矿药剂主要指捕收剂、起泡剂、抑制剂、絮凝剂、调整剂,及湿法冶金中所用的萃取剂、萃取用基质改善剂、稀释剂等,涉及各类无机或有机合成物数百种。其中列入我国水中优先控 制污染物黑名单(68种)的选矿药剂有24种(包括砷、铍、镉、铬、汞、镍、铊、铜、铅及其 化合物),对环境有害的化学药剂有氰化物、硫化氢、磷化氢、氟化物、砷化物、重铬酸盐、 硫酸铜、硫酸锌、二硫化碳、亚硫酸、各类烷基黄药、有机磷、脂肪醇、苯胺、吡啶、烃、烯、醚、酮、醛酯等上百种。 二、选矿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选矿工艺废水所含污染物,除一部分可通过氧化降解外,大部分很难自然降解,排入环境后, 随水流迁移转化,或沉积于底泥、渗入地下水,或通过灌溉进入土壤,这些污染物均可通过食物 链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并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1.重金属离子是选矿废水中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除优先污染物所列砷、铍、镉、铬、汞、镍、铊、铜、铅及其化合物外,还有钴、锌、钼、钯、钨等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稀土金属、放射性金属元素。由于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具有在生物体内富集的特性, 为潜在长期性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特别是汞、铅、镉、砷、铬、铅六种重金属元素量大、污染 范围广,因而危害性也最大。同时水体中的汞、砷等易通过生物甲基化作用,生成毒性更强的 二次污染物。 2.选矿废水中的无机污染物,包括剧毒的氰化物、氰络合物等,有毒物质重铬酸盐、氟硅酸 盐等,各种不溶解的粗粒及细粒分散的杂质,酸、碱及硫酸盐、氯化物或氢氧化物。选厂酸性 废水的pH值较低,使废水的总酸度增高,重金属更易于溶解在酸性废水中,使毒性加剧。如采用浮选-重选法处理1 t原铜矿石,其废水排放量为27~30 m3。一般选矿用水量为矿石处理量的4~5倍。每浮选1 t铅、锌矿石,要排出约5 m3的废水,内含氰化物20~50 g,平均浓度约为 4~10 mg/L。 3.选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列于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14大类的有挥发性卤 代烃类、苯系物、苯胺类、酞酸酯类、丙烯腈等,大多数浮选药剂,如烃类、酚类、醚类、黄 酸盐、黄药类(乙基黄药除外)、萜类起泡剂、塔尔油、25号黑药及白精油等,具有中等毒性,苯类、胺类、乙基黄药和溴化C12-10烷基吡啶,具有强毒性。这些有机物通过毒物的联合作用 对动植物机体产生毒害作用,如丙烯腈与乙腈共同存在于生物机体中时,以死亡率作为毒性指标,其毒性将增加一倍;有机选矿药剂多为重金属的络合剂或螯合剂,易与铜、镉、汞、铅、铬

《选矿药剂产品分类、牌号、命名》

《选矿药剂产品分类、牌号、命名》 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11月2日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73号)文件,由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矿冶集团)承担《选矿药剂产品分类、牌号、命名》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计划项目代号为2018-2068T-YS,计划完成年限为2020年。 2工作简况 2.1立项目的和意义 (1)产品的性质用途 在矿物加工过程中,为了调节矿物的亲水和疏水性能,改变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而添加的各种药剂统称为选矿药剂。在矿物选别作业中,不论是浮选、重选、电选、磁选、化学选矿和絮凝选矿等都离不开选矿药剂,是选矿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矿药剂类品繁多,通常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辅助剂等。 (2)原标准使用情况及修订的必要性 国外研究者十分重视新型选矿药剂的研制开发,目前已工业应用的药剂品种达数百种,且不断有新药剂出现。在药剂研发、生产和使用中选矿工作者应该懂得和熟悉药剂的类型、性能等基本属性,但是面对如此繁杂的药剂种类,尤其是药剂的化学名称复杂多变,再加上一些药剂的商品名称由于历史原因及使用习惯,未按照系统命名法进行命名,更容易造成混淆。对药剂名称及牌号表述不清晰给科研、生产和药剂使用带来极大不便。 现行《选矿药剂产品分类、牌号、命名》标准制定于2011年,对于选矿药剂的分类、牌号和命名均反映了当时的行业现状,对当时的行业发展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技术的进步及协同作用理论的发展,新型药剂研发速度加快,使絮凝剂、乳化剂、增效剂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在此期间更是涌现了很多药剂研发公司,不同药剂公司对药剂牌号和命名相当随意,药剂牌号和命名越来越显得杂乱无章。这种现象使得选矿工作者无法有效识别药剂的类型、性能,已影响到选矿药剂行业乃至矿物加工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便于选矿工作者能系统、准确的了解选矿药剂的类型、性能及应用,亟需规范选矿药剂的分类和命名,制定科学、系统的分类命名标准。 在选冶药剂研究和生产领域早期,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如美国的CYTECH、Dow Chemical等公司)占据矿山选冶药剂大部分高端产品专利,国内多数承接黄药、黑药等污染程度较大的低端药剂生产工作。我国的选矿药剂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研发到生产,不断缩小差距。近年来,

选矿药剂[1]

品名:苯甲羟肟酸(苯甲氧肟酸) 英文名称:BENZOYL HYDROXIMIC ACID 主要成份:苯甲基羟(氧)肟酸 分子式:C6H5CONHOH 性状: 粉红色鳞片状固体粉末,可溶于热水及部分有机溶剂,略带有苯甲酸味。 主要用途: 苯甲羟肟酸是菱锌矿、黑钨矿和白钨矿及锡石等难选矿物的有效捕收剂。苯甲羟肟酸在特定条件下用于菱锌矿的浮选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选别指标;工业应用表明,苯甲羟肟酸与部分其它药剂配合使用,在黑钨矿、白钨矿的浮选作业中,取得了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理想浮选效果。 规格:

品名:水杨羟肟酸(同名:水杨氧肟酸) 英文名称:SALICYL HYDROXIMIC ACID 主要成份:水杨基羟肟酸(水杨基氧肟酸) 分子式:C6H4OHCONHOH 结构式: 性状: 产品为粉红至桔红色固体粉末,微溶于水,可溶于碱溶液,性质稳定,带有水杨酸气味。 主要用途: 水杨羟肟酸能与锡、钨、稀土、铜、铁等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而与碱土金属及碱金属形成不稳定的螯合物,所以,水杨羟肟酸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特别是水杨羟肟酸与锡石螯合时不仅能形成多种形式的外络盐,而且还能形成不同构成的内络盐,因此,水杨羟肟酸对锡的选择性较强。该品在锡石选矿中通常与P86配套使用,并具有一定的起泡性。该品还具有毒性低(是卞基胂酸的十六分之一,故此品的应用还可以使环保问题得到大大改善)、用药量少、适用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规格:

英文名称:SODIUM ALKYL HYDROXIMIC ACID 主要成份:烷基羟肟酸钠 分子式:RCONHONa(R=C4~8烷基) 性状:暗红色液体,显碱性,可溶于水。 主要用途: 烷基羟肟酸钠是一种较好的捕收剂,对多种金属氧化物、多种金属氧化矿物及部分氧化了的硫化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它对氧化铜矿、赤铁矿、含钇矿、黑钨矿、白钨矿、钛铁矿、含铌矿、锡石及稀土金属矿等多种金属氧化矿均有良好的捕收效果 规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