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高频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总结

第一部分声学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二、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三、噪音的产生和危害

1.妨碍人们生活起干扰作用的都是噪声。

2.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减弱噪音。

四、声音的应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超、声呐、倒车雷达、超声导盲仪。

2.传递能量:粉碎“结实”,超声波清洗。

第二部分光学

一、光的传播

1.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真空中光速最快c=3×108m/s,空气中近似看做相等。水中和玻璃中较慢。

二、光的反射

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平面镜成像

1.等大、虚像。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2.物体远离、靠近时,像的大小不变,像离镜面距离跟着增大、缩小。

3.注意对称点在作图中的应用。

四、光的折射

1.空气中的角度最大。

2.垂直入射,不偏转。

五、透镜及其应用

1.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2.照相机,物体距透镜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3.投影仪,物体距透镜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

4.放大镜,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

5.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6.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

7.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

镜矫正。

第三部分热学

一、熔化(固体变液体)和凝固(液体变固体)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1.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晶体有固定的熔沸点。

3.晶体熔化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晶体凝固放热,内能减小,温度不

变。

二、汽化(液体变气体)和液化(气体变液体)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1.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温度都可进行,速度随液体表面积,表

面空气流速,温度增大而增大。沸腾需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是剧烈汽化过程,沸点会随气压增大而升高。

三、升华(固体变气体)和凝华(气体变固体)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四、热现象综合

1.云(液化)、霜(凝华)、露(液化)、雾(液化)、雨(液化、熔化)、雪

(凝华)、雹(凝固)

2.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水珠。

五、分子热运动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六、内能及其改变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

能。

2.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温度有关,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七、比热容

= cmΔt

八、热机

1.工作原理:燃料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再通过做功转化为机械能。

2.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3.一个工作循环只对外做功1次,曲轴转2周,飞轮转2周,活塞往返2

次。

九、热机效率

1.热机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第四部分力学

(一)运动和力

一、力、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三种力

1.弹力包括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2.G=mg,重力与压力不是同一个力,但放在水平面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

3.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滑动摩檫力大小决定因素:①压力;②接触面粗糙程度。

三、运动和力的关系

牛顿一: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惯性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叫惯性。

2.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3.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五、二力平衡

1.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2.应用:根据受力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

六、画力的示意图

1.一般步骤: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其他。

2.当不知道有无摩擦力时,可以先确定其他力,再跟进运动状态判断

(二)质量和密度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国际单位是kg,在计算重力、压强、热值、比热容时必须用kg

3.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二、密度

1.与物质的种类和温度(热胀冷缩)有关。

2.直观认为,体积相同时,越重的物体,其密度越大。

3.混合物质的密度,不能用密度的平均值。可以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

4.测量物质密度,都会回归到用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三)压强和浮力

一、压力与压强

1.物体自然静止在水平面时,压力等于重力。斜面上压力小于重力。

2.固体压强一般用P=F/S来计算,柱状体可以用P=ρgh计算。

3.实验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二、液体压强

1.P=ρgh中,h指研究对象距液面的竖直高度。

2.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直接参看计算公式。

三、大气压强

1.产生原因:气体收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与液体相同)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量出其大小的实验:托

里拆利实验。

3.流体流速与压强:流速大、压强小。(升力产生的原因)

4.压强与沸点:压强大、沸点高。(高压锅原理)

5.地球表面,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四、浮力

1.解题方法:①压力差;②阿基米德原理;③受力分析

2.液体浮沉条件:密度、浮力与重力。

3.V排等于物体水下部分的体积。

4.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时,水下部分体积/物体总体积=ρ物/ρ液

(四)功、功率、机械能。

一、功

1.W=F×S,S指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二、功率

1.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P=W/t=Fv。根据题目合理选择公式

三、机械能

1.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动能随m和v的增大而增大。重力势能随m和h的增大而增大。弹性势能

与弹簧性质和形变量(伸长量)有关。

3.机械能守恒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但总和不变。可以看

有没有其他形式能量参与来判断是否守恒。(如:①有摩擦生热,即内能增

加,一般机械能减少;②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一般机械能增加)。

(五)简单机械,机械效率

一、杠杆

1.杠杆能绕固定的点转动,这个点就是支点。

2.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沿力方向的直线)的距离。也就是数学上点到

直线的距离,垂线段的长度就是力臂的大小。

3.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都是杠杆平衡,实验中杠杆水平只是便于读出力

臂的大小。

4.最小力问题:找最长的力臂,即连接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力臂最长。对应

的力为最小力。

二、滑轮

1.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费距离。

2.注意题目条件:①摩擦是否考虑;②动滑轮重力是否考虑

3.竖直提升物体时:拉力F=(G物+G动)/n。n为承重绳段数,即连接动滑

轮的绳子段数。

4.水平装置中,拉力F=f/n。(一般不考虑动滑轮自重的影响。f为摩擦力)

5.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h指物体升高的高度。在水平装置中同样适用

6.连接滑轮组时,“奇动偶定”“自內而外”连接。三、机械效率

总=W有+W额。

2.机械效率η=W有/W总=W有/(W有+W额)=Gh/(Fs)。

第五部分电学

(一)电流、电压、电阻

一、摩擦起电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因为不同原子对电子束缚能力不同,摩擦

过程中电子发生转移。

3.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

4.验电器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二、电流和电路

1.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即负电荷

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2.电源外部,电流有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3.串并联电路识别:电路中仅有一条电路,并联干路电流在分支处分成多条

支路。(识别是电压表相当于开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4.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三、导体与绝缘体、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叫半导体(单向导电性),电阻为零的物体

叫超导体。

3.电阻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4.电阻阻值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长度成正比,与

横截面积成反比。

5.定值电阻阻值不变,滑动变阻器改变连入电路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

四、串并联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串联分压,分得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并联分流,分得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不同,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二、欧姆定律

=U/R,注意公式的“同一性”和“同时性”

2.推导式R=U/I只能做电阻的计算,但电阻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三)电功率

一、电能、电功

1.电流所做的功等于消耗的电能。W=UIt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指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t=UI。

3.额定功率指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只有一个。实际功率指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可以有很多个。

三、焦耳定律

=I2Rt。

2.纯电阻用电器,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Q=I2Rt=U2/R·t=UIt。

3.非纯电阻用电器(电动机),欧姆定律不再适用,电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

内能。消耗电能W=UIt,产热Q=I2Rt,W-Q为产生的其他形式能量。

(四)电与磁

一、磁现象,磁场

1.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的性质。磁极磁性最强,同名磁极相斥,

异名磁极相吸。

2.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看不见,

但可以用人为规定的磁感线描述(磁感线不存在)。

3.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不重合(最早由沈括《梦溪笔谈》发现地磁偏

角)。

二、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

1.奥斯特实验内容为导线通电后能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体

周围能产生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

三、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电磁铁是中间插有铁芯(增强磁性)的通电螺线管。

2.电磁继电器的核心部件为一个电磁铁。在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用低电压、

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实现远距离操控更安全、方便。

四、电动机

1.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根本原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

方向有关。

3.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五、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

2.电磁感应现象是由法拉第最早提出,并发明了发电机。

3.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分类汇总带答案

2015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汇总带答案 二、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千米/时=________米/秒1毫升=________厘米3 1安=__________库/秒1欧=________伏/安 7.8克/厘米3 =________千克/米31标准大气压=________毫米汞柱 1伏=________焦/库=________________帕 1帕=________牛/米20.1伏=________毫伏 220千伏=________伏0.6安=________毫安 1焦=________牛·米1焦=________伏·安·秒 5千欧=________欧1瓦=________焦/秒 5微安=________安1吨=________千克=________克 1度电=________千瓦时=________焦 三、填写表中各量的数值: 四、初中物理常用的测量工具: 1.实验室中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天平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它是利用_________条件工作的.液体的体积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来测量. 2.弹簧秤是测量________仪器. 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其刻度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4.电流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它应___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中使用.中学常用的直流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每个量程的最小刻度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 5.电压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它应________联在被测量的用电器或电路的两端使用.中学使用的直流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每个量程的最小刻度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电压表可以直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品信息题 (二)

2012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品信息题(二) 说明:经过对各省的近两年中考试题分析、研究,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集合中考高频考点,编写了二十套中考信息题,含金量很高,该套信息题适合2012届全国所有的考生。 时间:60分分值: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11题)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2题)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3.(2011年浙江衢州第20题)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4.(2011四川成都,A卷第6题)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表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5.(2011浙江嘉兴,第6题)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的压强增大了 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19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解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

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解析: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解析: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1、物体受到非平衡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中考物理30个高频考点

中考物理30个高频考点 ◆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 ◆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六种物态变化。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光学 声波 波的存在 电磁波 光波 波的作用:传播信息 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 折射现象特点: 凸透镜 凹透镜 5、眼睛——视力的矫正 类型 特点 矫正方法 近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 远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 戴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特点 像的位置 应用举例 与物体在 像距 u →∞ 缩成一点(实像) 异侧 v=f 测量焦距 u >2f 倒、缩小、实像 异侧 f <u <2f 照相机 u=2f 倒、等大、实像 异侧 v=2f / f <u <2f 倒、放大、实像 异侧 v >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光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平行光源 u <f 正立、放大、虚像 同侧 / 放大镜 1、波 2、光的传播 种类 3、光的反射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镜面 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 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透镜 4 、光的折射 名称 形状 性质 特点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 只能成虚 像 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靠 水或玻璃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力学 1、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 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a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b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 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 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 (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 )。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中考物理考点汇总

中考物理考点汇总 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

1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 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2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2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7、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2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29、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全集(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 专题讲解全集 一、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二、专题2:声音与环境 三、专题3:光和眼睛 四、专题4: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五、专题5:我们周围的物质 六、专题6:力和机械 七、专题7:运动和力 八、专题8:压强 九、专题9:浮力与升力 十、专题10:从粒子到宇宙 十一、专题11:机械功和机械能 十二、专题12:内能与热机 十三、专题13:探究简单电路 十四、专题14:探究欧姆定律 十五、专题15:电能与电功 十六、专题16: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十七、专题17:电动机与发电机 十八、专题18: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十九、专题19: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二十、专题20:能源与质量守恒定律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一、考点汇总: 1、物理学及其作用 2、学好物理学的方法 3、长度的测量 4、时间的测量 5、误差与错误 6、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7、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8、探究摆的奥秘 9、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二、核心考点考向分析与例题讲解 【考点1】物理学及其作用 1、考向分析 (1)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物理学的作用: 远古人类,刀耕火种简单机械发明应用使人类创造诸多文明奇迹;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步入“电气时代”;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进入智能化、信息化高科技时代。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与发明,都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2、例题讲解 【例1】在物理学习中,相信你不仅学会了很多物理知识,还从科学家身上学会了发现、探究问题的方法。如下图是物理学发展史中出现的三位里程碑式人物,你认识他们吗?他们的贡献是什么?请写在横线上。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热学: 1.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压强: 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

2020中考物理必考的73个考点汇总

2020中考物理必考的73个考点汇总中考物理必考的73个考点 一、声现象(4个考点)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 2、声音的特性: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防治噪声 4、声的利用 二、光学(两大块) (一)光现象(5个考点) 1、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光的反射现象 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案 4、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光的折射现象 5、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光与颜料的三原色及其物体的颜色 (二)透镜及其应用(2个考点) 1、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2、眼睛和眼镜:远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三、物态变化(4个考点) 1、温度与温度计: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并能从中筛选

出有用的信息来区分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及其熔点温度 3、汽化和液化:区别蒸发和沸腾,且对水的沸腾实验中的器材、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评估与交流及其汽化和液化的方法、措施 4、升华和凝华 [复习指要]学生常见区分升华和凝华现象时出现错辨,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于这些现象学生应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辨别它的产生过程及原因,做到学以致用,从物理走向科学。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 四、电与磁(五大块) (一)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7个考点) 1、电路: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3、电流: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正确使用电流表,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在电路图中利用其电流规律来分析做题 5、电压: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区分电压表在电路中测谁的电压 6、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利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来分析电路,判断故障 7、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二)欧姆定律(2个考点)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基本概念、规律、公式要点背诵 一、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单位: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 (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 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2.时间的测量:秒表,停表。 单位:国际单位s,常见单位小时(h),分钟(min) 1h=60min,1mmiin=60s 3.参照物:作为标准的物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 t 单位:m/s 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5.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的传播需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传播的速度:”声速在固体中比液体中快,在气体中最慢。 4.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粗细。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大小。物体的振幅的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另外,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5.超声波与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为dB 。 6.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7.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2)、声能传递能量。 三、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020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解精练:专题06 内能及其应用(解析版)

专题06 内能及其应用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2019?怀化)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故A正确; B、墨水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 烈。故B正确;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同时固体也难以被拉伸,说 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 D、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 正确。 2.(2019?兰州)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C 【解析】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 B、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B正确; 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 D、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D正确。 3.(2019?安徽)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答案】B 【解析】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没有规律,故A错; B、温度一定时,分子运动没有规律分子运动朝各个方向,故B正确; C、温度升高时,大部分气体分子速度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速度增大,故 C错; D、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运动还是朝各个方向,故D错; 4.(2019?山西)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打开醋瓶闻到醋香是因为醋分子进入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2019?武威)“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 【解析】(1)“粽叶飘香”是粽子分子与空气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注意:作答时一定要有“不停地”与“无规则”两个关键词。 (2)若分子间是密实无间隔的,那么水跟酒精混合时候总体积应该不变。体积变小是一些水分子和一些酒精分子运动到各自的间隙中的宏观表现。 ★考点二: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6.(2019?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①像与物等大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 = 3×108 m/s 8、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非晶体熔点: 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

2019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知识大全

2019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知识大全 ■考点一质量和密度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密度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3=1000kg/m3;质量m的单位是:kg;体积V的单位是m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1.0×103kg/m3 8.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 m/V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V=m/ρ 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考点二力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注意: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 1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即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7章 1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 1m/s=3.6km/h 2第二章声现象

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 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声音的知识点总 结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声音在传播时需要通过介质传递声波。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慢,而且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2011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F = F 1 - F 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G –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 F 浮=G 压强公式: p =S F 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帕斯卡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1 2 2 1 L L F F = 滑轮组: F = n 1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t W 机械效率: 总 有用 W W = η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t (保证△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电流定义式:

t Q I = 欧姆定律: R U I =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 W = U I t 结合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 2 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 1 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2 2 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2 2 1R R P P = ---------------------------------------------------- 补充公式

【2019最新】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训练(二)

【2019最新】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训练(二) (二) [训练范围:第5、6、7、8课时] 压强的单位 1.[2015·海淀二模]在国际单位制中,许多单位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以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压强单位是() A.牛顿 B.帕斯卡 C.瓦特 D.焦耳 固体压强 2.[2014·丰台一模]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甲>ρ乙。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体积,则它们对地面压强变化量Δp甲、Δp乙的大小关系是:Δp甲 ________(选填“>”“=”或“<”)Δp乙。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办法 3.[2015·顺义二模]如图C2-1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图C2-1 4.如图C2-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是() 图C2-2 5.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身体某些部位得到了进化。从物理学角度,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以增大摩擦 C.啄木鸟有尖硬的喙,可以减小对树干的压强 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减小摩擦 液体压强 6.如图C2-3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在A、B、C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下列有关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图C2-3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 7.[2014·丰台一模]如图C2-4所示,向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甲和底大口小的容器乙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液面高度也不相同,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F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C2-4 A.F甲=F乙 B.F甲F乙 D.无法判断 8.[2015·东城二模]龙潭湖水面下5 m处的鱼所受的水产生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Pa。(g取10 N/kg) 9.[2015·海淀二模]某泳池深水区水深 2.5 m,池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g 取10 N/kg) 液体压强实验 10.[2014·石景山一模]小强用如图C2-5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他分别在甲、乙玻璃杯中装入同种液体,在丙玻璃杯中装入另一种液体。若他想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需用__________两图。比较图乙、丙可知______玻璃杯中的液体密度较大。 图C2-5 11.[2015·怀柔二模]如图C2-6所示,小强同学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图C2-6 (1)在实验中,小强把探头直接放到装有水的水杯内部某处,将探头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转动,他观察到U形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先使探头在水杯内部某处,后缓慢提高探头(未露出液面),在此过程中他观察到U 形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2015·门头沟二模]小强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时,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看到的现象如图C2-7所示,在这个实验中,他是控制这两种液体对金属盒的________相同,从这个实验可以比较出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甲 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