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

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
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

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

质量检验中心评审细则

1.总则

1.1为了有效地对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的工作范围、工作能力、工作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协会”)特制定本细则。

1.2 对质检中心授权的评审应当遵守本细则。

1.3质检中心的现场评审,应按照本细则的要求进行,但对其中与计量认证相一致的内容,如果该中心在计量认证的有效期之内,可借用计量认证的结果,中国石化协会只对本细则特定条款(黑体字部分)进行评审。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对质检中心授权的评审工作。

3.参考文件

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 141号)4.管理要求

4.1组织

质检中心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4.1.1质检中心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质检中心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

4.1.2质检中心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进行检测和/

或校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和/或校准设备设施。

4.1.3质检中心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行的工作。

4.1.4质检中心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1.5质检中心人员不得从事与其检测和/或校准工作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的活动;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

质检中心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

4.1.6质检中心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4.1.7质检中心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4.1.8质检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质检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的变更应报中国石化协会备案。

4.1.9质检中心应规定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4.1.10质检中心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地监督。

4.1.11质检中心应由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并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

4.1.12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4.2管理体系

质检中心应按照本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

4.3文件控制

质检中心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4.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如果质检中心将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一部分分包,接受分包的质检中心一定要符合本细则的要求;分包比例必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质检中心应确保并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质检中心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客户同意后方可分包。

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质检中心应建立并保持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

4.6合同评审

质检中心应建立并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明确客户的要求。

4.7申诉和投诉

质检中心应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测和/或校准结论提出的异议。应保存所有申诉和投诉及处理

结果的记录。

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质检中心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质检中心应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

4.9记录

质检中心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质检中心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应当按照适当程序规范进行。

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所有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按适当的期限保存。每次检测和/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记录应包括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检测和/或校准人员的标识。所有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保密。

4.10内部审核

质检中心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细则的要求。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4.11管理评审

质检中心主任应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地对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

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

5.技术要求

5.1人员

5.1.1质检中心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质检中心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质检中心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质检中心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5.1.2 质检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的检验工作经历。

5.1.3 质检中心人员的结构要合理。技术人员在中心总人数中的比例一般应不低于70%,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30%。

5.1.4 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从事特殊产品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质检中心,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

5.1.5 质检中心应确定培训需求,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质检中心人员应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5.1.6 质检中心人员应接受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并掌握相关知识。

5.1.7 质检中心应保存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档案。

5.2设施和环境条件

5.2.1 质检中心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

5.2.2当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质检中心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应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

5.2.3 质检中心应制定并实施有关实验室安全和人员健康的文件化程序并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及报警设施,如个人防护装备、烟雾报警器、毒气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5.2.4质检中心应建立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的程序,并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检测/校准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5.2.5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应采取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

5.2.6 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

5.2.7 质检中心应配备必要的、与检验任务相适应的实验室和工作间。

5.2.8 质检中心应确保内外环境的污染因素不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5.2.9 质检中心内应布局合理,便于安全操作;质检中心的通风、光线、照明、温度、湿度等应满足检验的技术要求。有试剂、危险品的防护或隔离措施。

5.2.10应采取措施确保质检中心的良好内务,必要时应制定专门的程序。

5.3 检测和校准方法

5.3.1 质检中心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质检中心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质检中心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5.3.2 质检中心应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新方法。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质检中心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

5.3.3 与质检中心工作有关的标准、手册、指导书等都应现行有效,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5.3.4 需要时,质检中心可以采用国际标准,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委托检测。

5.3.5 质检中心自行制订的非标方法,经确认后,可以作为授权项目,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检测。

5.3.6 检测和校准方法的偏离须有相关技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由质检中心负责人批准和客户接受,并将该方法的偏离进行文件规定。

5.3.7 质检中心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规定,并有效实施。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或校准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质检中心应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移和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5.3.8 在需要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应考虑到样品的均匀性、反应效率、分析空白、基体效应、干扰影响、回收率等不确定度分量对合成不确定度的作用。

5.4设备和标准物质

5.4.1 质检中心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包括抽样、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抽样、测量和检测设备(包括软件)及标准物质,并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

5.4.2 如果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明显标识,如可能应将其储存在规定的地方直至修复;修复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质检中心应检查这种缺陷对过去进行的检测和/或校准所造成的影响。

5.4.3 如果要使用质检中心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租用、借用、使用客户的设备),限于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且应保证符合本细则的相关要求。

5.4.4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

5.4.5 质检中心应保存对检测和/或校准具有不可忽略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档案。该档案至少应包括:

a) 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

b) 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c) 对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如果适用);

d) 当前的位置(如果适用);

e) 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或指明其地点;

f) 所有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

g) 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

h) 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适当时);

i) 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

j) 设备操作规程(包括检验准备、操作程序、维修保养)和自检规程。

5.4.6 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

5.4.7 若设备脱离了质检中心的直接控制,质检中心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

5.4.8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5.4.9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质检中心应确保其得到正确应用。

5.4.10 应制定标准溶液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及标识的文件化程序,并保存详细记录。

5.4.11在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应满足方法或规范的要求。

5.4.12 仪器设备配备率应满足承检产品的要求,关键项目仪器必须自备。

5.4.13 未经定型的专用检验仪器设备应经相关技术单位实验鉴定,证明其符合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并制定校准方法、明确校准周期、按规定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5.4.14 耐久或寿命试验设备应有备用电源和水源。

5.5量值溯源

5.5.1质检中心应确保其相关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能够溯源至国家基标准。质检中心应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或检定(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对于设备校准,应绘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溯源方框图(适用时),以确保在用的测量仪器设备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定。

5.5.2 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质检中心应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证据。

5.5.3 质检中心应制定设备检定/校准的计划。在使用对检测、校

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测设备之前,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的仪器设备,应有自行编制的校验方法并进行定期校验和对比。

5.5.4 质检中心应有参考标准的检定/校准计划。参考标准在任何调整之前和之后均应校准。质检中心持有的测量参考标准应仅用于校准而不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证明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

5.5.5 可能时,质检中心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没有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时,质检中心应确保量值的准确性。

5.5.6 质检中心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5.5.7 质检中心应有程序来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防止污染或损坏,确保其完整性。5.6 抽样和样品

5.6.1 质检中心应有用于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抽取、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或清理的程序,确保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完整性。

5.6.2 质检中心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制备、传送、贮存、处置等。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质检中心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抽样过程应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

5.6.3 质检中心抽样记录应包括所用的抽样计划、抽样人、环境条件、必要时有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如可能,还应包括抽样计划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5.6.4 质检中心应详细记录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并告知相关人员。

5.6.5质检中心应记录接收检测或校准样品的状态,包括与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

5.6.6 质检中心应具有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标识系统,避免样品或记录中的混淆。

5.6.7 质检中心应有适当的设备设施贮存、处理样品,确保样品不受损坏。质检中心应保持样品的流转记录。

5.7 结果质量控制

5.7.1 质检中心应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测或校准的特性和范围以及质检中心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该计划须包括可疑结果的判断准则。适当时,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

参加能力验证或其他实验室间试验比对活动;

所有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结果均应详细记录。

5.7.2 质检中心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5.8 结果报告

5.8.1 质检中心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出具检测和/或校准数据和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真实。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5.8.2 检测和/或校准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a) 标题;

b) 质检中心的名称和地址,以及与质检中心地址不同的检测和/或校准的地点;

c) 检测和/或校准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及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d)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必要时);

e) 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

f) 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

g) 样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和/或校准的日期(必要时);

h) 如与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所用抽样计划的说明;

i) 检测和/或校准的结果;

j) 检测和/或校准人员及其报告批准人签字或等效的标识;

k) 必要时,结果仅与被检测和/或校准样品有关的声明;

l) 未经质检中心允许,不得部分复制报告。

5.8.3需对检测和/或校准结果做出说明的,报告中还可包括下列内容:

a) 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定检测和/或校准条件信息;

b) 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和/或规范的声明;

c)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有要求,或不确定度影响到对结果符合性的判定时,报告中还需要包括不确定度的信息;

d) 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

5.8.4对含抽样的检测报告,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抽样日期;

b) 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偏离、增添或删节;

c) 抽样位置,包括任何简图、草图或照片;

d) 抽样人;

e)列出所用的抽样计划;

f)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的详细信息。

5.8.5 检测报告中含分包结果的,这些结果应予清晰标明。分包方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

5.8.6当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电磁方式传送检测和/或校准结果时,应满足本细则的要求。

5.8.7 对已发出报告的实质性修改,应以追加文件或更换报告的形式实施;并应包括如下声明:“对报告的补充,系列号……(或其他标识)”,或其他等效的文字形式。报告修改应满足本细则的所有要求,若有必要发新报告时,应有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成员单位名单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成员单位名单 1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2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3 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
4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五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 中国成达工程公司
8 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公司
9 昊华 工程有限公司
10 大连大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1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华北规划设计院
12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13 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
14 上海 工程化学设计院有限公司
15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
16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17 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
18 贵州省化工医药规划设计院
19 四川省化工设计院
20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21 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
22 河北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
23 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
24 广西工联工业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25 甘肃省石油化工设计院
26 山东省化工规划设计院
27 内蒙古轻化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8 湖南化工医药设计院
29 天津市化工设计院
30 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
31 河南 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32 广东省石油化工设计院
33 江西省化学工业设计院
34 云南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35 中化国际咨询公司
36 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
37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8 上海智英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39 宁夏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40 安徽省化工设计院
41 深圳天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42 山西省化工设计院
43 沈阳石油化工设计院
44 北京石油化工设计院
45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46 无锡市恒禾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47 常州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48 青岛英派尔化学工程有限公司
49 上海凯赢达化工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设计所)
50 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中心
51 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52 乐凯保定化工设计研究院
53 四川晨光工程设计院(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成都设计所2005年更名)
54 北京北化研石化设计院
55 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56 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
57 洛阳黎明化工开发设计所
58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59 中 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
60 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61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6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63 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64 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65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
66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
67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68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69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70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71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72 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73 中国化学工程南京岩土工程公司
74 化工部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75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76 泰安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77 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78 化学工业部马鞍山地质工程勘察院
79 化工部锦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80 明达化工地质有限责任公司
81 化学工部徐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82 中化广西地质工程勘察院
83 化工部肇东地质工程勘察院
84 化工部遵义地质工程勘察院
85 荆州华迪工程勘察院
86 北京中化东方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87 山西华晋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88 化工部长春地质工程勘察院
89 宁波化工工程勘察公司
90 化工部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91 浙江省化工工程地质勘察院
92 山东省化工工程地质勘察院
93 全国化工工艺配管设计技术中心站
94 全国化工建筑设计技术中心站
95 全国化工工艺系统设计技术中心站
96 全国化工工程建

石油化工装备技术基础知识模板

1、过程设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安全可靠 2、满足过程要求 3、综合经济性好 4、易于操 作、维护和控制5优良的环境性能 2、压力容器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 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与接管、支座、安全附件3、在筒体上开孔时, 应避开哪些区域? 应力集中区域、边缘应力区、焊缝处 4、按承压性质分类, 可将压力容器分成哪些类别, 对应的应力范围/ 外压容器: 当容器的内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力时又称为真空容器 内压容器: 低压容器( L) : 0.1MPa〈=p〈1.6MPa 中压容器( M) : 1.6MPa〈=p〈10.0 MPa 高压容器( H) : 10MPa〈=p〈100MPa 超高压容器( U) : 100MPa〈=p 5、按安全管理分类, 三、二、一容器的主要情况? 1、第三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高压容器; 中压容器( 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介质) ; 中压储存容器( 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且PV之积大于等于10 MPa。M3) ; 中压反应容器( 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且PV之积大于等于0。5MPa。M3) ; 低压容器( 仅限毒

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且PV之积大于等于0。2 MPa。M3) ; 高压、中压管壳式伤热锅炉;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 球形储罐;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 2、第二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容器之一的, 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 低压容器( 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 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为中度危害介质) ;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第一类压力容器: 除上诉以外的低压容器都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6、各种形状的钢材主要用在什么地方? 钢材的主要形状主要是: 板、管材、锻件 主要用途: 钢板: 壳体、封头、板状构件等 钢管: 接管、换热管等 锻件: 高压容器的平淡盖、端部法兰与接管法兰等 7、什么叫应变硬化, 怎么消除? 应变硬化: 在常温下把材料拉伸到塑性变形, 然后卸载, 当再次加载时, 将使材料的比例极限提高, 而塑性减低。 消除: 退火 8、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 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哪部分?

最全的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图,从原料到成品一目了然!

最全的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图,从原料到成品一目了然! 石化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产品众多,从最初的原油到化工原料再到数不清的化工产品,经过了众多生产和加工流程。今天小七带大家熟悉石油化工行业生产链,不仅能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石化生产流程,更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衣食住行是何种化工原料加工而成!接下来小七为大家介绍几种最主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 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应用领域工业领域主要用途: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等;石油化工最基本原料之一。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可制氯代乙烯、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

可制α-烯烃,进而生产高级醇、烷基苯等;主要用作石化企业分析仪器的标准气;乙烯用作脐橙、蜜桔、香蕉等水果的环保催熟气体;乙烯用于医药合成、高新材料合成。生态领域乙烯“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of ethylene):①抑制茎的伸长生长;②促进茎和根的增粗;③促进茎的横向增长。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由于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可在高等植物体内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加速呼吸作用,因而当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进一步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常用乙烯利溶液浸泡未完全成熟的番茄、苹果、梨、香蕉、柿子等果实能显着促进成熟。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乙烯还可促进某些植物(如瓜类)的开花与雌花分化,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乙烯还可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化,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的分泌等。2安全防护危险概述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

全球大宗石油化工产品供应链管理及配套服务项目

全球大宗石油化工产品 供应链投资管理及配套服务项目投资计划书 深圳前海高斯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暂拟) 2013年8月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简述 (一).项目名称 全球大宗石油化工产品供应链投资管理及配套服务项目(二).项目地址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范围内 (三).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额为人民币10亿元 (四).项目单位名称 深圳前海高斯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暂拟) (五).项目介绍 全球大宗石油化工产品供应链投资管理及配套服务项目,是由拥有丰富国际石油化工产品供应资源、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和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等精英人士联合投资,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设立深圳前海高斯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专业投资和运营的供应链管理及相关配套服务项目,是基于深圳前海石油化工交易所的要素交易平台,而专门投资和运营的一家石油化工产品供应链管理及配套服务企业。本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重油(M100)、燃料油(CST180/380)、芳烃、石脑油、凝析油、二甲苯等石油化工产品大宗贸易,未

来三年,将实现每年交易总量达到1080万吨,年交易总额约360亿元人民币,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收入约7.0亿元人民币,金融服务及相关配套服务收入约28.8亿元人民币。 1.2 项目实施的背景与政策 (一)、国家石油化工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政策 (二)、混凝土行业政策 1.3 项目实施的产业发展背景 1.4 项目核心内容和理念 (一).商品混凝土供应链资产管理 商品混凝土供应链资产管理包括对商品混凝土供应链的货币资金的管理、项目投资的管理、应收及预付款项的管理、存货的管理等等。本项目主要进行混凝土供应链资产及资金的管理。由于混凝土供应链资产及资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收付最为频繁,出现差错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1、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资金控制制度,制定企业单位资金授权管理办法,明确分级资金管理权限,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督,落实资金管理责任。继续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对现金流的监督和控制。首先,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细化现金流

石油化工设备项目规划方案

石油化工设备项目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石油化工设备项目规划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相应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体来看,中国石油和石化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该石油化工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4216.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342.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78%;流动资金2874.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22%。 达产年营业收入2299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120.93万元,税金及附加237.52万元,利润总额4875.07万元,利税总额5785.01万元,税后净利润3656.3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128.7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29%,投资利税率40.69%,投资回报率25.72%,全部投资回收期5.39年,提供就业职位469个。 报告根据项目的经营特点,对项目进行定量的财务分析,测算项目投产期、达产年营业收入和综合总成本费用,计算项目财务效益指标,结合融资方案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并开展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等。 ......

石油化工设备项目规划方案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石油化工的简单产品路线全解

石油化工的简单产品路线 一石油的蒸馏 由于地壳变迁,石油储藏分布在陆地和海洋的地层以下,开采须经过钻井取油,由油井喷出的石油(原油)很少直接用做燃料,只有经过炼制以后才能使用。炼制时,先将

原油中所含有的氯化钙(CaCl2)、氯化镁(MgCl2)等水溶液经脱盐、脱水处理后,再进行蒸馏,将其各组分如汽油和煤油等分开。所谓石油炼制就是给石油加热,石油中沸点不同的各组分先后蒸馏出来,从而得到分离,如上图所示。 二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1 石油裂化 石油的裂化是将石油中高沸点、高分子的物质断裂为低费点、小分子的物质,这些主要是烷烃、芳香烃等。 催化裂化: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 原料:重油或石蜡 主要产品: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 2石油裂解 石油的裂解:在高温下,将石油产品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液态烃. 原料:石油分馏产物 主要产品:主要是乙烯、丙烯、异丁烯 石油裂解的产物主要是含碳碳双键的烯烃,其中以乙烯为主要产物。而且乙烯的产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产业的标准。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所以说裂解就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生成的裂解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气体,它除了主要含有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外,还含有甲烷、乙烷、氢气、硫化氢等。裂解气里烯烃含量比较高。

十二五-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附件3:“十二五”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宁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副处长 幺恩琳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主任 亢悦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经理 毛兰独山子石化热电厂安全环保科环保监督工程师王震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总监 王开春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环保研究所所长 王铁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质量安 全环保处 处长 王颂伟浙江晋巨化工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任洪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刘二明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部门经理 刘长勇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刘学东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处长 刘雪峰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经理 刘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质监部主管 朱斌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环保办主任 牟桉永大港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科长 色苏雅 拉图 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达拉特分公司副总经理 许太明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志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副处长 吴云竹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副科长 吴成伟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国全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力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经理 张正强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安环部经理 张立天辰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军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国梁神华宁煤集团煤化工分公司环保一级专责

张炳慧天津渤海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张振华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能部部长 张敏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部长 张增利天能化工有限公司自备电厂副总经理 李卫星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李丰登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副经理 李丹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任 李风亭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 李立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监督管理员李兴盛神华宁煤集团煤化工分公司烯烃公司环保技术员 李向栋鄂尔多斯市双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部长 李岗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环保主管 李芳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部长 李荣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保高工 李晖中国寰球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 李颖大庆炼化分公司安全环保处副科长 束蒙生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监督部主任 杨本华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杨尚松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瓮福化工公司副主任工程师杨勇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敏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管理专员杨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安全环保部副处长 杨德敏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科研室主任 杨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沈耀亚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HSE管理处副处长 邵桂霞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部长 邵雷信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科长 陈延军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HSE部长 陈廷国中化云龙有限公司环保科长 陈红科莱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安环卫部经理

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 争力分析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经过50 多年的建设, 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 国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次改革重组,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已经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 列。整体实力较强、配套比较完整, 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竞争能力。原油加工 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2003 年底, 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 亿吨/年,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78 万吨/年, 居世界第 三位;合成树脂生产能力1720 万吨/年, 居世界第五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150 万吨/年, 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 万吨/年, 居世界第四位。 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 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 技术改造的力度, 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 形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骨干企业, 其 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 我国石油化工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2003 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 年的2 座增加到7 座, 乙烯装置在普遍 完成第一轮改造的基础上, 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 生产能力均达70 万吨/年以上, 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天津、中 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 装_______置 生产能力均达到20 万吨/年以上。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 重点扩建了

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

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SHS01001—2004 石油化工设备润滑油管理制度--------SHS01002—2004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SHS01003—2004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1004—2004 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SHS01005—2004 管式加热炉维护检修规程--------SHS01006—2004 塔类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01007—2004 固定床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1008—2004 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1009—2004 空气冷却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0—2004 钢制圆筒形常压容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1—2004 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2—2004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3—2004 蒸汽往复泵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4—2004 电动往复泵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5—2004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6—2004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7---2004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8—2004 离心式氨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9—2004 活塞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0—2004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1—2004 离心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2—2004 轴流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3---2004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4---2004 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5---2004 转鼓真空过滤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6---2004 板框过滤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7----2004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8---2004 皮带运输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1029---2004 阀门维护检修规程---------SHS01030---2004 火炬维护检修规程---------SHS01031---2004 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维护检修规程---------SHS01033---2004 设备及管道涂层检修规程--------SHS01034---2004 高速泵维护检修规程--------SHS01035---2004 气柜维护检修规程---------SHS01036---2004 管式裂解炉维护检修规程--------SHS03001---2004 水平分离心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3002---2004 垂直分离心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3003---2004 化工厂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3004---2004 乙烯、丙烯球罐维护检修规程---------SHS03005---2004 超高压卧式往复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3006---2004 超高压釜式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3008---2004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3009---2004 超高压套管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3010---200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

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拟申报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 公示 一、项目名称 精微梯形缝防砂完井筛管的创制技术与装备及工业化应用 二、推荐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能源和制造业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高效开发是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保障,全世界的油气井40%左右存在出砂问题,出砂致使油气井产量和开采效率大幅降低,成为困扰疏松砂岩油气藏开采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割缝筛管防砂完井是解决这一难题最常用的方法,其效果主要取决于割缝筛管的挡砂和流通性能。然而,以Halliburton 等国际著名公司为代表的矩形缝筛管易产生缝内砂堵,降低开采效率;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割缝筛管激光加工技术主要适合加工矩形缝筛管,且割缝存在“火柴头”现象,降低防砂效果;割缝筛管整体渗氮方法对管体性能损害大,不能满足防砂完井要求。 经过14年的攻关,攻克了上述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研发出我国独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微梯形缝防砂完井筛管等离子成形改性一体化加工技术及装备。专家鉴定:居国际领先水平。技术产品已通过国际上石油行业最具权威性的美国石油学会质量认证。 主要技术发明点包括: 1.发明了精微梯形缝防砂完井筛管及其高效等离子成形改性一体化加工制造技术 提出缝外挡砂缝内减少流阻,挡砂与适度出砂相结合的割缝筛管设计新方法,发明了精微梯形缝防砂完井筛管。提出加工时在线控制离子束能量及偏摆量等实现精微梯形缝筛管成形加工,利用加工时高频等离子束的加热、油包水微乳液的热裂分解和冷却作用进行缝表面材料改性的思想和方法,发明了精微梯形缝筛管等离子成形改性一体化加工技术,独家实现了精微梯形缝筛管的加工与缝表面改性的在线复合。

2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

本文由shaoshuai608贡献 第二章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 第一节 主要石油产品 1987年,我国颁布了GB498-8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根据石油产品的主要特征对石油产品进行分类,其类别名称分为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及有关产品、蜡、沥青以及焦等六大类。其类别名称代号是按反映各类产品主要特征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前缀字母确定的,见表2-1。 表2-1 石油产品总分类 GB498-87标准ISO8681标准 序号类别各类别含义ClassDesignation 1F燃料Ffuels 2S溶剂和化工原料Ssolvents and raw materials for the chemical industry 3L润滑剂及有关产品Llubricants, industrial oil and related products 4W蜡Wwaxes 5B沥青Bbitumen 6C焦C(Cokes) 石油燃料占石油产品总量的90%以上,其中以车用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发动机燃料为主。而润滑剂是一类很重要的石油产品,可以说所有带有运动部件的机器都需要润滑剂。因此在这里我们只介绍石油燃料和润滑剂中的主要知识。 2.1.1 石油燃料 各种高速度、大功率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军用机动设备,如飞机、汽车、内燃机车、拖拉机、坦克、船舶和舰艇,都使用石油燃料。它具有使用方便、较洁净、能量利用效率较高的特点。 一、车用汽油 汽油是点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的燃料。是由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5~12)组成的混合物,是消耗量最大的轻质石油产品之一,是发动机的一种重要燃料。 (一)汽油发动机对汽油的使用性能要求 车用汽油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要经历雾化、汽化、燃烧过程。在正常燃烧的情况下,以火花塞为中心,逐层发火燃烧,平稳地向未燃区传播,火焰速度约为20m/s~50m/s。在这种情况下,气体温度、压力均匀稳定升高,发动机的活塞被均匀地推动,发动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汽油机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不正常的燃烧,它发生在燃烧过程的后期。当火花塞点火后,随着最初形成的火焰中心在汽缸中的传播,未燃部分混合气受已燃气体的压缩和火焰的辐射,使局部温度达到其自燃点,从而瞬间产生多个燃烧中心,并从这些中心以100m/s ̄300m/s直到800m/s ̄1000m/s的速率传播火焰。在这种情况下,混合气燃烧迅速完成,瞬间释放大量的能量,局部压力和温度可分别达到10MPa和2000℃ ̄2500℃。这样,在汽缸内便出现剧烈的压力振荡,从而产生速度很高的冲击波,如同重锤敲击活塞和汽缸各部件,发出金属撞击声,此时燃料燃烧不完全,排出带炭粒的黑烟,此即爆震现象。 爆震的原因除机械结构、驾驶操作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外,主要与汽油化学组成有关。烃类可因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物而自燃。当汽油组分太易被氧化,自燃点低于混合气压缩后温度时,可发生自燃而产生爆震。 爆震的结果使机械零部件损坏,缩短发动机寿命;燃料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量;发动机工作不稳定,效率降低。因此,汽油发动机的爆震现象必须予以避免。 从以上汽油的工作过程来看,汽油机对汽油的性能要求有: ①具有良好的蒸发性 汽油只有具有良好的蒸发性才能在进气过程中由液体蒸发为气体,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气,经过压缩、点燃而作功; ②具有良好的抗爆性 在燃烧过程中汽油要具有良好的抗爆性,以避免发动机产生爆震现象; 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汽油在使用及储存过程中,要保证不易氧化生成胶质;

石油化工设备制作与安装讲解

石油化工设备制作与安装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石油化工工业设备分类 石油化工设备是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工厂的生产过程来看,凡是由制造厂单独制造或施工企业现场制造,在生产工艺中能够独立完成工艺生产操作,其本身价值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机器、炼塔、储罐、加热炉等均称之为设备。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就是运用这些设备的不同组合,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介质经过加热、冷却、吸收、蒸馏、结晶、干燥、分离、加压、反应、存储、和运输等过程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油类产品和化工产品。 设备按其定型程度,可分为标准设备和非标准设备。 标准设备: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产品标准定型生产的产品。生产厂根据国家产品标准批量生产,并按照生产成本、利润和税金及其经营管理状况,制定统一的出厂价格,备有“样本”或产品说明书,供使用单位查阅和选用。这类设备不仅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同样也适用其他工业部门的设备如抽油机、泵、风机、压缩机、电动机等,这类设备又称为:定型设备、机械设备、机动设备、通用设备,在石油化工企业中通常习惯称为“动设备”,即配有驱动装置在生产中处于运转状态的设备。 非标准设备:指的是国家尚没定型,制造厂尚不能批量生产,使用单位不能直接通过市场采购得到设备。非标设备的购置是由使用企业提供图纸,然后委托制造厂或施工企业加工制造。这类设备国家没有统一价格,双方可根据国家有关定额标准、企业标准等具体情况协商确定价格。这些设备的价格确定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企业的供应部门到机械厂直接订制的可以按图纸要求整体制作完成,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就位的设备如小型容器、反应器、换热器等,其价格由双方签定合同确定;第二种:是由于运输原因,制造厂只能分片、分段交货的设备,如直径大于3.8m的塔、球罐等设备,这些设备构造较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技术含量大。

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https://www.360docs.net/doc/b04546854.html,/view/30996.html 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作为石油、石油化工工业主要支柱之一的石油、石油化工装备工业,与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我国石油、石油化工工业的振兴而振兴,发展而发展。石油、石油化工装备工业以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依托,历经五十年发展,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加入“WTO”,石油、石油化工装备行业的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市场全球化大背景下,再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当务之急是融入国际大市场参与世界同行业的竞争,全面提升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的经济、技术水平,行业必将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好成绩。 一、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已具有坚实基础 石油、石油化工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很快。2001年,全国生产原油1.65亿吨;原油加工量2.10亿吨;生产乙烯480.67万吨;生产化肥3396.52万吨;生产合成材料1203.84万吨,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工业各行业之首。石油、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为其提供装备的石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建国五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研制、开发、合作生产、引进技术,使我国石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制造体系。据统计,2001年行业中的石油和石油化工专用设备405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达134亿元,利润总额2.9亿元,从业人员12.8万人。 (1)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体系已经形成 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是为陆地、沙漠、浅滩和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

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

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 质量检验中心评审细则 1.总则 为了有效地对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的工作范围、工作能力、工作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协会”)特制定本细则。对质检中心授权的评审应当遵守本细则。 质检中心的现场评审,应按照本细则的要求进行,但对其中与计量认证相一致的内容,如果该中心在计量认证的有效期之内,可借用计量认证的结果,中国石化协会只对本细则特定条款(黑体字部分)进行评审。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对质检中心授权的评审工作。 3.参考文件 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 141号)4.管理要求 组织 质检中心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4.1.1 质检中心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质检中心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 4.1.2 质检中心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

测和/或校准设备设施。 4.1.3 质检中心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行的工作。 4.1.4质检中心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1.5质检中心人员不得从事与其检测和/或校准工作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的活动;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 质检中心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 4.1.6质检中心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 4.1.7 质检中心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4.1.8 质检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质检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的变更应报中国石化协会备案。 4.1.9 质检中心应规定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4.1.10 质检中心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地监督。 4.1.11 质检中心应由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并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 4.1.12 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_通用设备1解剖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第一册 通用设备

目录 1、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SHS 01002—2004) (3) 2、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4—2004) (17) 3、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5—2004) (30) 4、管式加热炉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6—2004) (47) 5、塔类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7—2004) (59) 6、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9—2004) (68) 7、空气冷却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0—2004) (76) 8、常压立式圆筒钢制焊接储罐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2—2004) (80) 9、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3—2004) (101) 10、电动往复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5—2004) (109) 11、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7—2004) (116) 12、离心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2—2004) (123) 13、轴流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3—2004) (130) 14、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4—2004) (139) 15、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8—2004) (147) 16、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32—2004) (160)

1、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SHS 01002-2004

目次 1 总则 (5) 2 设备润滑管理职责 (5) 3 油品的贮存与保管 (6) 4 油品的发放 (6) 5 润滑用具的管理与使用 (6) 6 润滑油品的使用 (7) 7 设备润滑加油(脂)标准 (7) 8 废油品回收 (8) 附录A 设备润滑用油的选择(补充件) (9) 附录B 设备润滑五定指示表(参考件) (14) 附录C 常用润滑油新旧名称(牌号)对照(参考件) (15)

石油化工发展趋势及机遇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创新发展机遇 未来十年,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了一批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未来十年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创新发展机遇”进行深入讨论,用了9个月的时间,五易其稿,形成了“跨国公司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在9月11~12日召开的2014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向业界公开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作为报告发布人指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全球视野和独到见解,值得全行业认真学习、仔细倾听和深入思考。整个研究报告共分五个部分,4万多字,现摘要介绍其主要观点。 一、未来十年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十年,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五大新趋势: (一)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推动全球石化消费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推动全球石化市场重心东移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空间,并推动市场增长重点由北美、西欧加快转向高速增长的亚太和南美地区。未来十年,亚洲将持续保持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 2.全球石化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在未来中长期发展阶段,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石化产业发展速度都将超过GDP增速。 (二)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全球能源原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推动全球油气供给重心向西转移 北美“页岩气革命”正在推动世界油气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供给的重心将加快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 2.中国现代煤化工重大突破开辟了原料供应新途径 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油价的持续高位促使中国使用更多的煤炭来替代进口石油。现代煤化工的技术突破加快了以“煤代油”的进程。中国正在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工程示

石油化工设备管理浅析

石油化工设备管理浅析 引言 众所周知,石油化工设备是进行化工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石油化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的质量和效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石化企业的生产效率。由此看来,对石油化工设备管理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一、石油化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1.化工设备管理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 安全是一个化工企业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生存要素。在化工企业实际的生产中必须把生产安全放在首位,保障设备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化工企业能够进行正常的生产运作,化工设备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是重要的前提之一。部分对安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化工设备比如电力设备、机动设备、压力设备等,需要特别加以个性的管理和维护才能保证设备安全的工作。这些高压强电的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不仅对设备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威胁,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化工设备管理的安全是化工企业的生产生命线,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来给化工企业在安全制度的保障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设备管理是稳定生产的保障 关于化工设备的管理工作有相当多的具体内容,比如如何对化工设备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和调试、设备的招标和成本的预算等,需要化工企业不同部门的员工齐心协力共同来完成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到各尽其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有关化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为化工企业生产的稳定性、高效性、持续性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设备管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化工企业产品的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是影响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和同功能产品竞争上地位的重要因素。而化工设备的管理又是直接与企业产品质量挂钩的,设备能够正常安全的运作才能制造处符合企业标准的优质产品。化工设备管理需要各管理人员让设备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这样才能让设备高效的在生产线上运作,提高产品的质量。 4.设备管理还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化工设备的优秀管理,帮助生产线正常的运作,实际上就是在生产效率上给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设备不出故障,生产效率就能在技术的带领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就能帮助化工企业能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