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育意愿因素

影响生育意愿因素
影响生育意愿因素

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探讨

生育意愿是人们对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及看法,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人们的生育目的,二是对生育数量的看法,三是有关子女性别的看法。人类的生育意愿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关的“多子多孙多福”的观念;二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关的“注重自我发展”的生育观念。他们代表着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剩余价值取向,生育意愿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倾向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就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探讨与论述。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作为生育意愿较高层次的影响因素,既可以影响一个街道、一个村庄,也可以影响到一个较大范围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群体生育意愿状况,从而形成一种有区域特点的生育文化,并通过人们的

生育观念特别是政府的生育政策而体现出来。

1. 国家人口政策。国家的人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整体的生育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一般来说,有没有人口政策限制,人们的生育意愿是不同的。如果没有政策限制人们认为理想子女数2 个孩子的比例最大。

2. 经济情况。经济状况是决定人们生育意愿的现实物质基础,生育意愿也可以很大程度地在生育率、生育水平上得到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由东到西逐渐降低,生育率的分布却恰好相反。但风笑天等人在对近二十年来的有关生育意愿的实证调查的回顾中,发现有很多调查结果显示, 生育意愿并非完全随经济发展而同步变迁,而是在

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

3.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内在因素。我国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宗教观念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依靠儿子传宗接代的思想不仅在农村根深蒂固,就是在城市里也不乏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靠男性“传宗接代”、“祭祖送终”的传统生育文化影响深远,是中国偏好生育男孩的社会文化根源。这种传统观念中的男孩偏好强烈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念。可以说,生一个男孩是中国农村人口生育文化的底线。很多社会学家认为:在农民的生育需求中,最为核心的是性别,其次才是数量和时间———早生是为了生男、多生也是为了生男。在这种生育观念下,如果有机会可以选择,多数希望生养男孩。

4. 生产方式。由于人们的生产方式正经历着一场技术革命,生产过程中需要人们支付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支付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这

样在社会化的大生产中,一个家庭的子女多不意味着创造的财富就大,女子体力的劣势不意味着在生产中就处于劣势。这样就很大程度上使人们改变了“多子多福”和“男尊女卑”的观念。但由于资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许多农村地区,生产力依然比较落后,生产

和生活主要还是靠体力劳动,很多重体力劳动需要男性承担,成年男性也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和支柱,在这些地方偏好生育男孩依然存在。所以,可以说生产方式是偏好生育男孩的经济基础之一。

5.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问题由家庭承担,并且多由儿子来承担,在农村家庭中尤其普

遍。如果一个家庭生了女孩,女孩出嫁后要到夫家生活,在生产力相对较低的农村,老人的生活就面临着现实困难。这种事实也促使人们的生育意愿更倾向于要男孩。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养老制度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人们长期以来“养儿防老”的观念,进而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尤其是男孩偏好的意愿。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农村社会养老制度还很脆弱的条件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城市发达的生产力和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和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客观上强化了某些家庭的性别选择偏好。

6. 就业形势与就业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数量的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再加上女性相对男性本身的弱势,不规范的就业市场,使女性就业形势尤为严峻,从而影响到出生性别选择偏好。唐荣宁等得出妇女的就业层次、收入水平低,男性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更多的物质报酬也强化了出生性别偏好。

二、家庭因素

家庭层次上对孩子的生育意愿是家庭各成员个人的生育意愿的综合,它一般取决于这个家庭的习俗与传统、人口规模、权力结构、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等。

1. 家庭习俗与传统。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男孩偏好。父权、父系和父居的家庭习俗常常可以促进男孩偏好

2. 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因自身有独生子女的孤单,养老的压力,若政策允许有倾向多生的可能。但李嘉岩通过对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

愿的统计结果和具体分析得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差异没有显著性,但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父母的生育意愿有一定差别,特别是独生子女父母不想要孩子的百分比远远低于独生子女,而想要2

个及以上孩子的百分比又远高于独生子女。

3.父母观念。我国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宗法观念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依靠儿子传宗接代的思想不仅在农村根深蒂固,就是在城市里也不乏市场。受“家本位”观念的影响,没有男孩的妇女,往往被人们看不起,自己也会因为没有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而产生自卑感。

4.父母健康状况。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被调查者及其配偶的父母健在的如果较多,要承担的赡养义务也就越重,因此总体上不大偏向于要太多的孩子。此外,由于传宗接代观念的存在,自己的父母健在,使未育者的压力较大,因此,在进行是否要生孩子这一决策,人们及其配偶的父母健也在起作用。

5.抚养成本。进入新世纪以来,家庭在子女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直接货币支出大幅度增长,但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房价的不断攀升以及高额的婚嫁费用产生等,“啃老”一族在最近几年引起了广泛关注,孩子对家庭的效益不但没有提高还有所下降,多生育孩子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孩子的经济成本已经成为人们婚育观念中的一

部分。

6.受教育程度。教育水平与生育率呈负相关关系是许多研究所得出来的结论。较高的教育程度会使妇女生育意愿较低,这是由于较高的

教育水平,使女性对子女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产生了更强的对子女教育质量的偏好。另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在社会中处于较高的社会层次,他们生活的重心不再是家庭,而通常以个人发展为首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在个人发展与生育子女之间权衡利弊,作出决策。

7.年龄及初婚年龄。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育龄妇女其生育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轻,对孩子的数量和性别的要求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加,生育子女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一方面由于生物学的原因,高龄女性生育危险性的增加,抚养子女的难度增加; 另一方面是经济学的原因,一般个人收入会随着年龄增加,时间成本增加,而抚养子女的时间支出较缺乏弹性。

三、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生育意愿最低层次的影响因素,它既作为家庭和社区水平上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基础,同时又受制于家庭和社区因素。

1. 户口性质。城乡之间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不同,居民的生育意愿从整体上来看有较大差别。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生育文化也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从全国来看,有两种生育文化并存的现象。但在农村,仍是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流,农村中居民的生育目的仍是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早婚早育现

象仍很普遍存在, 生育数量上虽比以前有所减少, 但仍有超生现象。至少生一个男孩,是许多农村居民的生育愿望。而城市居民生育孩子的目的不再是单一的养儿防老,是趋于多样化,追求的是精神享受,家

庭生活的需要或社会责任。

2. 婚姻观。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和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婚姻观。传统社会基于封闭式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力数量和家族势力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资源,生育行为是两性结合的自然结果。随着信息时代与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婚姻上,人们更看重婚姻质量,看重双方的感情联系,结婚并不一定就要生养孩子,“丁克”一族的兴起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3.养老观。一般而言,当家庭养老方式占据主流时,子女多少与家庭养老的负担能力呈正相关,多子女家庭分担的养老负担相对低于少子女家庭,子女多还可降低因子女死亡或不孝而带来的养老风险,这时人们意愿生育子女数较多;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保险事业的发展,父母在老年时对子女的经济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对子女的要求主要在于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子女的成就是主要的,子女数的多少则成为次要因素,子女性别对家庭和父母来说也会变得无关紧要,生育目的的私人性也将有所淡化。因此养老观的变化会对现时代人们的生育意愿产生影响。

3.培养质量。进入现代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极大提高,人口质量而不是数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男女的性别关系日趋平等,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之相适应的后代的养育成本也提高。目前人们更加重视培养质量而不是生育数量,优生优育和理性的生育观念逐步形成。

4.与工作、休闲的冲突。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特点之一是以工作为中心,同时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和提高自己知识水平; 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体现时代的特点,如进行各种金融投资,追求个性化甚至炫耀性的消费,认同认真工作和享受生活的价值观。养育孩子和工作、休闲之间难免会有冲突,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在养育孩子身上花费过量的财力和精力

5.健康状况。健康水平也是影响其生育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健康水平如果很低,其生育子女一方面会给自身带来很高的风险; 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生育低质量子女的概率。此外,被调查者健康状况较差,使其抚养子女的成本相对提高,因此,健康水平必然会影响生育意愿。

综上,生育意愿受到个人、家庭与社会各个因素的影响。

宁波在校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意向与使用行为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可编辑

宁波在校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意向与使用行为的实证 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宁波在校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意向与使用行为的实证分析 一、立论依据 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近些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加快了进程,移动支付也会随发展。而移动支付的发展,将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现有的支付方式,给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移动支付将会把银行卡、公交卡、会员卡、电子购物券等能提供的服务都转移到手机上,使用户只要带了手机就能使用手机进行商场购物、乘坐公交车、饭店聚餐、机场买票等所有日常应用,满足人们对现代科技生活中便捷、随时、随地等不同的需求。此外,移动支付的发展将会诞生一个新的并且非常庞大的产业链,以及与这个产业链相关的一系列的公司。移动支付的业务将会从业务供应商、移动运营商到移动用户,从而增加业务供应商等移动互联网公司和移动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 本文通过对宁波大学生的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影响宁波在校大学生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与使用行为的各种因素。选用整合性信息接受模型为基础模型,分析得出各个因素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与使用行为影响。得出提高移动支付接受度的方案策略,为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曹媛媛(2008)在文中提到:国际电信联盟发布报告预计,截至今年年底,

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将达53亿。庞大的手机用户与潜在用户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移动商务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洲的奥地利、挪威在移动支付应用方面领先于全球其他地区[1]。 李娜(2008)在文中指出:在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运营商利用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联合银行提供移动银行业务,从而高效组织起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NTT DocoMo是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开展得最好的运营商之一。NTT DocoMo就是通过一系列收购活动从而主控移动支付的产业链,使产业链的相关环节紧密地掌控在自己手中,更好地推动了其移动支付业务发展。NTT DocoMo的模式的主要特点为:第一,选择在日本已有广泛基础的FeiliCaIc技术作为移动支付技术;第二,合理的商家选择和有效的激励策略;第三,通过注资的方式掌控产业链。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由于移动运营商在运营、推广增值业务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使得其在控制产业链的能力上占有绝对强势,并且运转灵活方便,可实现手机帐户的直接支付,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再者依托于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优势,技术实现方便[2]。 Hoe-Kyun Shin(2009)等在文中指出:就韩国移动支付的产业模式而言,他们主要采用运营商、商业银行主导以及运营商、银行等多方合作的模式[3]。李娜(2008)在《日本、韩国移动支付模式的启示》一文中指出:目前韩国所有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移动银行业务,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实现POS支付、购买地铁车票、完成移动ATM取款等。同时银行联合移动运营商如由多家银行和卡组织联合运营商SK电讯等机构共同推出的手机支付业务。目前韩国主要移动运营商都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于Felica标准预付费智能卡手机。韩国主要有

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教学文稿

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姜宝山关菲刘圣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9年第03期

摘要: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共享单车自身特点,构建了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依据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为研究方法,使用Amos 21.0软件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证实:用户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有用性;体验价值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体验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均对持续使用

意愿有正向影响,且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来看,用户满意度大于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影响的程度。 关键词:共享单车;持续使用意愿;信任;体验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D01:10.3969/j .issn.1003-8256.2019.03.006 0 引言 共享单车作为近几年的新兴交通工具,在国内迅速发展。其在出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如方便快捷、健康骑行、廉价租金等;在衔接其他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碳排放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1]。根据2017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超过1.06亿,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从经营实践来看,共享单车企业运营并不顺利。单车损坏丢失、满意度不高、使用率低等情况反复出现,已有多家企业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目前,学者们对共享单车研究主要集中在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展望、盈利模式探索和协同治理分析等方面。关于共享单车用户满意度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且缺乏对用户使用持续性的相关研究。在实践调查中发现,很多用户在初次尝试使用共享单车之后便不再使用,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共享单车业务的顺利发展。 对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可以使企业能清楚认识共享单车、平台及其用户特点,有针对性做出提高满意度的决策,进而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已有研究将期望确认作为传统服务领域顾客满意影响重复购买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在电商环境下检验了用户体验、满意度和网站持续使用(即用户忠诚)的相关性。本文在对期望确认模型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共享单车用户期望确认的扩展模型,对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共享单车企业提升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 文献综述 1.1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产权明确的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自愿交易。Botsman将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分为代码共享、内容共享或生活共享、离线资产共享的三个阶段,并且将共享经济视为一种可持续的、盈利性的活动[1]。Bucher等认为共享经济是给予用户享受产品的机会并且“无需所有权”,其本质是对“充分利用之资产”分享以获得益处的经济活动[2]。刘奕研究表明共享经济模式较于传统模式能够提高“死资本”的利用率,扩大交易市场,更好地增进消费者福利[3]。事实上,率先成为共享经济实现其价值的先驱便是出行服务平台。共享单车涉及到三个参与主体:供给方(单车制造商)、需求方(用户)和第三方平台(共享单车企业)。本文聚焦于以共享

浅谈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优缺点及影响因素

浅谈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优缺点及影响因素 并购是企业产权变动的基本形式, 是公司扩张和发展的一种途径。并购这个词实际是由兼并和收购两个词组成的。兼并主要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一家或更多的企业。收购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目标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份, 以控制该目标企业的法律行为。在公司的并购活动中, 支付是完成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 亦是一宗并购交易最终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实践中,公司并购的出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现对三种主要出资方式进行分析。一、现金并购 所谓现金并购是以现金为支付工具, 用现金置换目标公司的资产或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来达到并购目标公司的目的。现金支付包括一次支付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包括分期付款, 开立应付票据等卖方融资行为。现金支付在实际并购重组的操作中也演变为以资产支付, 以股权支付等形式, 如资产置换, 以资产换股权等。 (一) 现金并购支付方式的优越性 1.利用现金可迅速直接达到并购目的 首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选择一个目标公司并不容易, 这就使并购公司要果断利用现金这一支付工具迅速达到并购目的; 否则, 竞购的对手公司可能迅速筹措现金与之抗衡; 其次, 在进行并购交易时, 目标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多少怀有敌对情绪, 目标公司很可能会进行反收购布防, 而现金并购可以隐藏并购公司的准备工作, 使对手措手不及。 2.现金并购方式估价简单 可以减少并购公司的决策时间, 避免错过最佳并购时机。商场如战场, 形势是千变万化的。较为简单的估价为投资者节约了极为宝贵的决策时间, 这样在有别的投资者采用非现金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3.现金并购方式可确保并购公司控制权固化。 一旦目标公司收到对其所拥有股份的现金支付, 就失去了对原公司的任何利益。对于并购方而言, 用现金收购公司, 现有的股东权益不会因此被“淡化”, 也不会导致股权稀释和控制权转移。 4.现金是一种支付价值稳定的支付工具 现金不存在流动性变化或变现问题, 目标公司的股东所获取的支付价值是确定的。这一方面利于这些股东们权衡利弊尽快促成交易完成; 另一方面, 股东们也不必承受因证券支付而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往往影响到目标公司股东们接受并购交易的意愿和积极性。 (二) 采用现金并购的不足之处 1.因为它要求并购方必须在确定的日期支付相当大数量的货币, 这就受到公司本身现金结余的制约。从历年的并购发展来看, 用现金收购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交易金额是在不断地提高, 企业为了并购, 其即时付现的压力越来越大。 2.由于并购公司在市场结构中占据的地位不同, 获现能力差异较大, 交易规模必然受到限制。一家拥有十几亿获现能力的企业如果去并购一家仅有几千万获现能力的企业, 这家企业的并购, 钱就花得很不值, 也就是资金的资本化的能力差。 3.在跨国并购中, 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意味着并购方面临着货币的可兑换性风险以及汇率风险。跨国并购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 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相对强弱, 也必然影响到并购的金融成本。现在的跨国并购额度少则十几亿美元, 多的则高达几百亿美元, 在现金交易前的汇率的波动都将对出资方带来影响, 如果汇率的巨大变动使出资方的成本大大提高, 出资方的相应年度的预期利润也将大大下降。

【文献综述】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 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影响因素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李林和陈吉慧(2010)在《移动支付需建立全新的商业模式》中认为移动支付在日本、韩国发展比较成熟,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商业模式是以运营商为核心商业模式,而韩国主要使用以银行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文献中概况了移动支付在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 师群昌和帅青红(2009)在《移动支付及其在中国发展探析》中认为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情况来看,移动支付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的购买、公共事业费用的缴纳等小额交易方而,具有的形式主要有通过电话费进行扣除缴纳和手机号码与银行绑定或第三方支付账号绑定的方式缴纳。分析了国内移动支付的主要形式。 兰静(2010)在《移动电子商务支付模式及应用探析》中认为移动支付的业务范因包括公共交通、乎机购票、乎机银行激费和POS机支付等,此项应用在口韩、欧关等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现今仍处十移动支付应用的初级阶段。指出了三种支付的方式:1、手机钱包,在可识别的读卡器上刷乎机即可减掉相应消费费用。2、WAP支付,可运行十各种无线网络之上。3、手机客户端支付,一般是提供某种服务,象订票系统、订餐系统、手机线上游戏、酒店订房等。文章从技术的角度指出了移动支付的发展状况,以及移动支付现有的几种方式。 胡君(2009)在《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商业模式研究》指出了移动支付的几种的技术1、SMS:SMS分上行、下行两种通道,用户使用短信发送到指定特服号完成支付。 2、WAP:这种方式是通过手机内嵌的WAP浏览器访问网站,来实现移动支付的流程。 3、STK:这种模式是使用银行提供的STK(SIMToolKit,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具)卡替换客户的SIM卡事先在STK卡中存储银行的应用前端程序和客户的基本信息客户使用该卡完成银行交易业务 4、红外/射频 5、基于GSM用SSD的实现方式 6、Java/BREW。文章的中间部分介绍了那些新的形式的支付,让读者明白支付方式的各种不同。 袁琦(2010)在《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与发展分析》分类出了支付的几种形式银行卡账户支付、话费账户小额支付、中间账户支付、离线移动支付:离线移动支付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NFC)技术完成NFC是基于RFID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

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尊敬的________先生/女士,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本次问卷调査,本问卷是关于消费者持续使用返利网站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这是一份学术问卷,本问卷保证不涉及个人隐私,所有数据仅供学术研究之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所有问项没有统一答案,请根据您的实际感受放心填写填写。万分感谢您的协助与配合! XX大学消费者行为研究小组附:返利网简介网购热潮催生和开辟了返利类网站这一市场。消费者通过返利网站的入口链接到相应的购物网站,用户下单支付成功,并且无退换货发生,即消费者在购物网站成功购物,返利网站就会从合作商家获得一定比例的销售佣金,返利网站再将大部分佣金返还给购买用户,从而实现了给消费者返利。 Q1 多选题(多选题) A. 一淘网 B. 51返利网 C. 易购网 D. 惠惠网 E. QQ彩贝 F. 返还网 G. 米折网 H. 寻购网 I. 瞧瞧返利网 G. 慢慢买 K. 卷皮网 L. 比价网 M. 惠购网 N. 其他 Q2 您使用返利网站购物的频率是(单选题) A. 只有买金额较高的商品时才使用 B. 使用频率不固定,有时会忘记使用 C. 只要网上购物就会使用,固定使用一家返利网站 D. 只要网上购物就会使用,在多个返利网站之间进行比较 Q3 您使用返利网站购物的时长是多少?(单选题) A. 6个月以下 B. 6个月—1年 C. 1年—3年 D. 3年以上 Q4 单选题您的月均网购支出是多少?(单选题) A. 100元及以下 B. 101-200元 C. 201-300元 D. 301-500元 E. 500-800元 F. 800-1500元 G. 1500-3000元 H. 3000元以上 Q5 下面的问题是想了解您对返利网站的看法以及您在使用返利网站是的感受,请根据您的认知及实际感受对题干所描述的状况进行选择。所有题目均为单选题,大部分人可在5-8分钟内完成。(文字说明题) Q6 我认为返利网站提供的“返利”服务很有用(单选题)

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在感知风险-感知价值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从使用态度、主观规范、信任、感知风险、感知收益五个方面分析了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使用调查问卷获取了武汉市用户的数据,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模型的检验,研究结果对促进共享单车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共享单车;使用意愿;计划行为理论;感知风险-感知收益框架 1 引言 共享经济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发展势头良好,根据2018年2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中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从共享经济下交通出行领域的共享单车发展来看,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享单车投放量超过2300万辆,注册用户接近4亿人,累计订单量超过115亿单。共享单车的出现引发了公众参与绿色出行的热潮,尤其是在武汉市,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的拥堵,对环境保护也有所助力。本研究通过构建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探讨影响用户使用共享单车意愿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用户更积极的使用共享单车。为引导交通出行方式,和培养用户绿色出行理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 理论基础 2.1 计划行为理论 Ajzen提出计划行为理论,研究表明,个体的行为受到个人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而个体的态度、个体的主观规范和个体感知行为控制则会通过影响个体行为意向,从而间接的影响个体的最终行为。罗长利等(2015)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研究了感知收益、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使用余额宝意愿的正向影响。余额宝是共享经济下金融领域的产物,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下交通出行领域的产物,在其使用意愿影响因素上,可以进行引申。在本研究的模型构建中纳入感知收益、主观规范、使用态度作为影响因素进一步发掘。 2.2 感知风险-感知收益框架 感知风险-收益(BRA)模型表明,用户的行为都是在经过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作出的最佳选择。同时用户感受到的风险和收益会受到用户态度、信任等因素的影响。张应语等(2015)基于感知风险-感知收益框架,研究了信任、总体态度对感知收益的正向影响,对感知风险的负向影响,以及感知收益对用户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用户购买意愿的负向影响。使用共享单车可以看作是对服务的购买,因此共享单车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以由用户网购意愿影响因

在线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线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在线学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优秀的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从学校内到学校外,都史无前例地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如何让在线学习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以期望确认理论(ECT)框架为基础,整合社会化网络的感知兴趣、感知互动两个变量,加入内容驱动因素和学情定位认识变量,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构建用户持续网络学习的概念模型。通过模型分析验证,研究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用户持续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从而对目前发展迅猛的在线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建议。 [关键词]学情定位;社会化网络;结构方程模型;持续使用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3.010 [中图分类号]G25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8-0821(2015)03-0050-07 在线教育(e-Learning)或称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现行概念中一般指的是指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2013年被称为“在线教育井喷之年”。据

统计,每天新增加的在线教育公司多达2.6家,2014年在线教育市场拉开了一场“巨头争霸战”的局势,众互联网大佬如阿里巴巴、腾讯、360竞相在在线教育领域跑马圈地。此外,BAT在推出在线教育平台的同时也开始进入投资布局:百度投资了传课网、阿里巴巴参与投资在线教育集团TutorGroup,腾讯则有意与新东方建立合资公司。可以想见,从整个在线教育行业来看,随着巨头的杀人,原来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正面临着变数。 实施在线学习的实质是对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进 行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要改变用户惯用的学习工具、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改变用户的学习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文化,分析用户对在线学习的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就成了在线学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研究角度看,用户的初始采纳是在线教育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用户的持续使用才真正体现它的成功。从信息系统角度划分,在线教育属于信息系统教育应用,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理论都集中在计划行为理论(TPB)、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初始采纳方面,事实上,用户在接受信息系统后,后续会由于各种原因而终止使用,会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不仅需要规模的注册用户,还要保持用户持续有效的使用的活跃用户数量,信息系统才能获得预期的使用价

影响生育意愿因素

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探讨 生育意愿就是人们对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及瞧法,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一就是人们的生育目的,二就是对生育数量的瞧法,三就是有关子女性别的瞧法。人类的生育意愿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就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关的“多子多孙多福”的观念;二就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关的“注重自我发展”的生育观念。她们代表着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剩余价值取向,生育意愿不就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倾向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就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探讨与论述。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作为生育意愿较高层次的影响因素,既可以影响一个街道、一个村庄,也可以影响到一个较大范围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群体生育意愿状况,从而形成一种有区域特点的生育文化,并通过人们的生育观念特别就是政府的生育政策而体现出来。 1、国家人口政策。国家的人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整体的生育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一般来说,有没有人口政策限制,人们的生育意愿就是不同的。如果没有政策限制人们认为理想子女数2 个孩子的比例最大。 2、经济情况。经济状况就是决定人们生育意愿的现实物质基础,生育意愿也可以很大程度地在生育率、生育水平上得到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由东到西逐渐降低,生育率的分布却恰好相反。但风笑天等人在对近二十年来的有关生育意愿的实证调查的回顾中,发现有很多调查结果显示, 生育意愿并非完全随经济发展而同步变迁,而

就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 3、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内在因素。我国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宗教观念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依靠儿子传宗接代的思想不仅在农村根深蒂固,就就是在城市里 也不乏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靠男性“传宗接代”、“祭祖送终”的传统生育文化影响深远,就是中国偏好生育男孩的社会文化根源。这种传统观念中的男孩偏好强烈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念。可以说,生一个男孩就是中国农村人口生育文化的底线。很多社会学家认为:在农民的生育需求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性别,其次才就是数量与时间———早生就是为了生男、多生也就是为了生男。在这种生育观念下,如果有机会可以选择,多数希望生养男孩。4、生产方式。由于人们的生产方式正经历着一场技术革命,生产过程中需要人们支付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支付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 这样在社会化的大生产中,一个家庭的子女多不意味着创造的财富就大,女子体力的劣势不意味着在生产中就处于劣势。这样就很大程度上使人们改变了“多子多福”与“男尊女卑”的观念。但由于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许多农村地区,生产力依然比较落后, 生产与生活主要还就是靠体力劳动,很多重体力劳动需要男性承担,成年男性也就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与支柱,在这些地方偏好生育男孩依然存在。所以,可以说生产方式就是偏好生育男孩的经济基础之一。 5、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问题由家庭承担,并且多由儿子来承担,在农村家庭中尤其普

生育意愿定义及生男孩偏好原因分析

生育意愿定义及生男孩偏好原因分析 生育意愿的定义: (一)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对于生育问题的看法、态度和倾向。生育意愿涉及三个问题:一是生育的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二是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为理想子女数;三是有关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对生育意愿的定义中,可以得到其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生育目的、生育数量、生育性别、生育时间四个方面。 (二)在分类上,生育意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关的重数量、轻质量和强烈男孩偏好的传统生育意愿;另一类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关的少生、优生和无性别偏好的现代生育意愿。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生育价值取向。 (三)同时生育意愿的载体在于未婚青年和育龄夫妇。因为作为有生育能力的人群,他们的生育意愿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上的生育愿望,而且是一种很可能使之变成现实的生育需求。 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生育意愿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从宏观上,生育意愿反映了社会的生育文化;微观上,生育意愿体现着个体行动者的的理性性选择。 在中国从古至今生育意愿都是男孩偏好。下面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角度探究其原因。 一、文化因素 我认为根本原因是人们的重男轻女思想。传统文化是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内在因素。我国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宗教观念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依靠儿子传宗接代的思想不仅在农村根深蒂固,就是在城市里也不乏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靠男性“传宗接代”、“祭祖送终”的传统生育文化影响深远,是中国偏好生育男孩的社会文化根源。在中国大部分群众认为女儿既不能养老,又不能传宗接代,没有什么社会价值,因此偏好男孩。从人口社会学角度而言,中国偏好生男孩归根结底是人们对子女的性别偏好所致。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

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手机支付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随时随地进行移动支付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3G时代的到来,带宽的扩展和安全技术的提高,手机功能、芯片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销售点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与其实施细则等政策的颁布,大大改善了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使用环境,将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和电信运营商等不同的行业群体集合起来。手机支付相关业务,能实现随时、随地、随身的消费梦想。手机支付业务将为用户带来很多新的益处,也为很多行业参与者带来新的机会。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手机支付市场系列专题报告2010》显示,截至2009年底,手机支付用户数约为7280万户,其中手机支付用户为2716万户。然而相对中国8亿多的手机用户而言,这一数字依旧显得十分微小。是什么原因导致用户对手机支付业务使用意愿不高?如何才能针对用户的特点和需求发展手机支付服务? 那么移动支付用户采纳研究很重要,因为依赖该产业环境的任何公司的生存和成功都取决于它能否向消费者提供真正能满足其需求的价值,并通过此价值创造来巩固与消费者的关系并产生利润。 二、文献综述 1移动支付的定义与分类 由于移动支付发展的历史并不长,技术实现模式也多样化,目前关于移动支付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支付论坛 (Mobile Payment Forum) 把移动支付定义为:以现有的技术为基础,以移动终端为交易手段的支付方法。陈华平,唐军 (2006) 移动支付是指借助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SMS、IVR、WAP等多种通信方式进行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交易活动[1]。Tomi Dahlberg et al. (2008)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无线或其他通信技术,借助移动终端 (如手机、智能手机、PDA) 完成商品、服务和账单付款的支付方式[2]。易观公司认为移动支付,也作手机支付。广义的移动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

消费者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4682793.html, 消费者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作者:雷洁向敏 来源:《现代企业》2018年第09期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支付以其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等优势逐渐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枢纽。而第三方支付在移动支付中占有90%以上的份额。本文将第三方移动支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归纳和总结现有学者的研究和理论,提出了第三方手机支付的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调查的数据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讨论、挖掘出第三方手机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为第三方手机支付平台提出有关建议和解决办法。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模型建立及假设提出。本文借鉴了相关基础理论模型,例如技术接受模型(TAM)、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TAM2)、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理论等,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消费者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因素,将感知风险、感知成本、感知易用性、感知收益和社群影响等作为变量来提出相关假设。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 本文着眼于消费者采纳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依托上述理论模型提出如下相关假设: H1:感知风险负向影响消费者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H2:感知成本负向影响消费者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H3: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消费者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H4:感知收益正向影响消费者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H5:社群影响正向影响消费者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2.问卷设计与数据搜集。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其他相关研究者的调查问卷,结合本文研究进行适当修改,通过三个部分的考量和设计得到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第一部分了解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等;第二部分是被调查者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软件情况,如是否使用、使用频率等;第三部分是针对调查对象提出的假设影响因素量表。 本研究主要调查对象是使用手机的网民,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在网上发放,总共发放与回收220份真实有效问卷。经过有效甄别,剔除11份,共209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

淘宝直播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E-Commerce Letters 电子商务评论, 2017, 6(3), 44-53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04682793.html,/journal/ec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04682793.html,/10.12677/ecl.2017.63007 文章引用: 吴冰, 周燕楠. 淘宝直播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17, 6(3): 44-53.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ward Taobao Live Streaming Bing Wu, Yannan Zho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Jun. 23rd , 2017; accepted: Jul. 4th , 2017; published: Jul. 11th , 2017 Abstract Currently the e-commerce live streaming develops quickly,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user behavior in such context. Firstly, based on the TAM (task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we add the potential variable perceived cost to propose the concept model with research hypo-theses, in which interface features of live stream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ve anchors, live intera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e streaming platform are used as external variables. Secondl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aobao live streaming, 121 valid questionnaires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SPSS and AMOS to test the proposed research hypothe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users’ perceived usefulnes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users’ attitude towards use; (2) users’ per-ceived ease of us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users’ perceived usefulness; (3) users’ attitud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4) characteristics of Taobao live streaming platform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s on user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5) the features of the live interface and anchor’s factors notably affect users’ perceived usefulness; (6) unexpectedly,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ntinuance intention, both the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the perceived cos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ttitude toward use, and live interac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Keywords TAM, Taobao Live Streaming, Perceived Cost, Behavior Intention, Continuance Intention 淘宝直播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吴 冰,周燕楠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7年6月23日;录用日期:2017年7月4日;发布日期:2017年7月11日

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一、二孩生育意愿的基本情况 我区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初婚家庭中,扣除病患、结扎等特殊情况,有生育能力的育龄家庭共计48093个。在这些家庭中,育龄妇女为30岁以下的家庭有5993个,占符合条件的育龄家庭的13%;30-35岁的家庭有10703个,占符合条件的育龄家庭的22%;36-40岁的家庭有11025个,占符合条件的育龄家庭的23%;40岁以上的家庭有20372个,占符合条件的育龄家庭的42%。我们将有生育条件的家庭按育龄妇女年龄进行比例抽样,共抽取500个家庭进行问卷调查。 在被调查的家庭中,有生育意愿的占调查总数的16%,没有生育意愿的占调査总数的63%,不确定的占调査总数的21%(如图)。 生育意愿随育龄妇女年龄影响很大,年龄越大生育意愿越小。不同年龄段的家庭中,30岁以下的家庭,有生育意愿的占该年龄段家庭的35%,没有生育意愿的占38%,不确定的占27%;30-35岁的家庭中,有生育意愿的占24%,没有生育意愿的占44%,不确定的占32%;36-40岁的家庭中,有生育意愿的占15%,没有生育意愿的占66%,不确定的占18%;40岁以上家庭中,有生育意愿的占3%,没有生育意愿的占88%,不确定的占9%。(如图) 二、影响生育意愿因素 1、从受教育程度看,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要高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在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中,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为9%,高中教育的30%,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有61%;没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中,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占20%,高中教育的占42%,大学教育及以上的占38%;在不确定生育意愿的家庭中,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占12%,高中教育占35%,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占53%。 2、从职业分类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生育意愿要高于其他职业。而企业职工的生育意愿最低。在职业分类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二孩生育意愿最髙,为23%,其次是个体工作者、无业人员和企业职工,所占比例分别是19%、15%和14%。没有生育意愿的职业分类中,企业职工排名最高,为67%,其次是无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体工作者,所占比例为64%、59%和56%。 3、从家庭收人看,生育意愿受家庭收入影响明显,在相同收人层次中,收人高的家庭选择“想生”的比例高于“不想生”,而收人最低的家庭犹豫度最高。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收人低于5万的家庭占38%,收人5-10万的家庭占46%,收人10-20万的家庭占20%,20万以上的仅占1%。由于家庭收人问题较为敏感,所以这个数据应低于实际水平,但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不同收人水平的生育意愿。 在调查的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中,收人小于5万的家庭占26%,5-10万的家庭占44%,10-20万的家庭占29%,20万以上的家庭占1%;在没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中,收人小于5万的家庭占

网络视频付费消费者意愿影响因素调研资料

网络视频付费消费者意愿影响因素调研 有用性: 1、需求导向下的视频网站版权运营探究(北京印刷学院,张养志、丁淼) 用户付费意识提高、付费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对于版权内容的保护和对盗版内容的打击,为用户付费市场建立良好的环境奠定了基础。从行业整体运营层面看,用户付费市场的形成是整个行业多年探索和积累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在线视频企业在2014~2015年的大力推动。许多企业都将独播战略作为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手段,独播内容成为各视频网站吸引用户的重要筹码,许多用户除了付费外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内容,直接提升了视频网站的付费率。从用户需求层面看,消费者收入的提升必定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用于支付休闲类消费的比例提升。同时,作为视频网站的主要消费者,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版权意识被逐渐培养起来,这类消费者更愿意为内容付费。在未来的1~3年内,针对付费用户的运营管理将成为在线视频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相较于普通用户,付费用户多屏行为更为活跃、黏性更强、使用强度更高、功能使用更加充分。未来在线视频企业在版权资源的采购和生产、运营及推广等方面都将形成以付费用户为核心,以非付费用户为基础的版权运作导向,形成完善的付费机制,利用优质版权资源引导非付费用户付费。 2、乐视网:“正版+付费”双驱动(期刊:股市动态分析,李雪峰) 乐视网不惜顶着“或现资金饥渴症”的嫌疑大手笔购置网络版权,其基本理念则是坚持正版,进而维系付费模式。不过坚持正版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即是规模难以扩大。视频服务行业当前的恶性竞争更多的是传统的流量竞争,日渐高涨的版权费用则将竞争推向高潮,身处其中的乐视网一方面要维系当前流量,一方面还要应付看不到上限的版权费用。李忠智认为,乐视网与土豆的合作属于强强联合,更为重要的是,二者的合作将建立视频服务新模式,有利于减少恶性竞争,推进行业盈利拐点。“正版+付费”是乐视网秉承的经营理念,与土豆网合作也是为了更好的将正版推行下去,乐视网CEO刘弘表不,该合作将“充分发挥公司影视剧版权资源的经济价值。

影响生育意愿因素

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探讨 生育意愿是人们对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及看法,其中包括三方面容:一是人们的生育目的,二是对生育数量的看法,三是有关子女性别的看法。人类的生育意愿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关的“多子多多福”的观念;二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关的“注重自我发展”的生育观念。他们代表着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剩余价值取向,生育意愿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倾向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就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探讨与论述。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作为生育意愿较高层次的影响因素,既可以影响一个街道、一个村庄,也可以影响到一个较大围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群体生育意愿状况,从而形成一种有区域特点的生育文化,并通过人们的生育观念特别是政府的生育政策而体现出来。 1. 国家人口政策。国家的人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整体的生育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一般来说,有没有人口政策限制,人们的生育意愿是不同的。如果没有政策限制人们认为理想子女数2 个孩子的比例最大。 2. 经济情况。经济状况是决定人们生育意愿的现实物质基础,生育意愿也可以很大程度地在生育率、生育水平上得到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由东到西逐渐降低,生育率的分布却恰好相反。但风笑天等人在对近二十年来的有关生育意愿的实证调查的回顾中,发现有很多调查结果显示, 生育意愿并非完全随经济发展而同步变迁,而是在

一定围、一定时期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 3.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在因素。我国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观念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依靠儿子传宗接代的思想不仅在农村根深蒂固,就是在城市里也不乏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靠男性“传宗接代”、“祭祖送终”的传统生育文化影响深远,是中国偏好生育男孩的社会文化根源。这种传统观念中的男孩偏好强烈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念。可以说,生一个男孩是中国农村人口生育文化的底线。很多社会学家认为:在农民的生育需求中,最为核心的是性别,其次才是数量和时间———早生是为了生男、多生也是为了生男。在这种生育观念下,如果有机会可以选择,多数希望生养男孩。 4. 生产方式。由于人们的生产方式正经历着一场技术革命,生产过程中需要人们支付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支付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这样在社会化的大生产中,一个家庭的子女多不意味着创造的财富就大,女子体力的劣势不意味着在生产中就处于劣势。这样就很大程度上使人们改变了“多子多福”和“男尊女卑”的观念。但由于资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许多农村地区,生产力依然比较落后,生产和 生活主要还是靠体力劳动,很多重体力劳动需要男性承担,成年男性也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和支柱,在这些地方偏好生育男孩依然存在。所以,可以说生产方式是偏好生育男孩的经济基础之一。 5.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问题由家庭承担,并且多由儿子来承担,在农村家庭中尤其普

移动支付和消费者支付意愿外文翻译中英文2020

移动支付便利性和消费者支付意愿中英文 原文 The effect of credit card versus mobile payment on convenience and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Joe Boden,Erik Maier,Robert Wilken Abstract Extant literature on payment methods has focused on comparing cash and credit cards and emphasized the lower pain of paying (i.e., fewer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the latter. This finding, in turn, explains why consumers express higher willingness to pay (WTP) when paying with credit cards. The current study introduces mobile technology as a new payment method to this literature. Specifically, it highlights convenience as a positive driver of increased WTP for mobile payment. However, for consumers to perceive mobile payment as convenient, a personal adoption (enabled through an existing system in the respective country market) is necessary. A set of three studies across several country markets tests these assumptions empirically. Convenience emerges as a new mediator between mobile payment and increased WTP, contingent on personal adoption. These findings thus extend extant literature on the mechanisms consumers use with different payment methods, and they offer differentiated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payment channels for country managers. Keywords:Willingness to pay,Convenience,Mobile payment,Pain of paying,Adoption 1. Introdu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