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综合实践

美术与综合实践
美术与综合实践

浅谈美术与综合实践活动

美术新课程加强了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美术新课程强调要加强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等理念相一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在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中可以很好的加以迁移、延伸和整合。学生通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

美术综合探究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美术实践活动。拓展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是其总体特征。综合实践活课不是教出来的。对于综合实践课的价值,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张华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的是生活世界对孩子们发展的价值,其意义是帮助孩子们在体验生活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每一个

人的心理经验与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关系。而美术课的价值与综合实践课的价值有共同之处,都是帮助孩子们在感受之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因此,只有教师只有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变化,孩子门的创造角色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教师转变角色,让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展示自己,创造自己。

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激活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美术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进行美术课堂写生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实践的全过程。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分析、理解、写生对象的学习过程。如写生蔬菜时,引导学生亲自掰下菜叶,了解菜叶的排列规律和造型特征;亲自切开菜心,了解菜心结构。学生们看清了写生的对象,并产生了写生的兴趣。其次,美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摆放静物,组合静物,让学生主动探索疏密、节奏等形式美的规律。在写生苹果一课时,先是让学生摸苹果、削苹果、闻苹果、尝苹果、用放大镜看苹果。然后,让学生分组摆一组以苹果为主体的静物。通过激烈的争论、小组之间的比较以及优秀作品的欣赏后,虽然教师没有做任何示范,但学生对构图的方式却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鉴赏的水平。再则,教师分阶段给学生安排一些创作课,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写生作品用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两种以上表现形式进

行创作,学生学习用版画、国画、刮画等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观察,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学生在学习新的表现方法的同时,探究能力、美术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培养孩子们的审美和创造力。

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组,分工协作,通过不同渠道(如:互联网、图书馆、资料室、书店、走访有关专家和老师等),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影视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整理,这些都在课前进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组合,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动性。欣赏的目的在于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如对印象派大师们的绘画进行欣赏,欣赏他们鲜明的艺术个性,欣赏他们独特的色彩语言,从而引发学生色彩表现兴趣和愿望;对古今中外的各种典型美术作品的欣赏,通过欣赏了解绘画色彩发展的概况,以及对色彩的配合、色彩的分类(如色彩的冷暖、轻重等)、色彩的民族性与情感性的表现等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启发学生对色彩认识与表现。欣赏大师们的代表作品,是为了让学生亲近大师,也可用大师的笔法即兴创作,以此激发学生自信心;欣赏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则是让学生开阔眼界,在色彩表现中更能够自由发挥,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活动非常重视综合评述环节的教学,学生在评述中的体验、收获是美术新课程所追求的。美术课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画画,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欣赏课教学活动中文学性的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背景、运用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上欣赏课多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还可以结合语文学科采取学生写欣赏评述随笔,字

数不限,有感觉的可以多写,没感觉的可以少写,文体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也可以是“记流水帐”的形式,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了要表达的东西。

3.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美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学校美术兴趣小组在校园美术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培养美术特长生,还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成立形式多样的美术兴趣小组并开展一系列活动,调查、了解美术与校园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具体如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会标、海报或进行ci设计,并通过评选运用于该活动中;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设计、制作面具、服饰,布景场景,并表演故事剧;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收集本班的各种资料,设计出主页和学生个人的页,组成班级网,参与网络的交流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小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将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布置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学生们亲自设计制作展板,写字、画画一展身手,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锦上添花。

美术比赛、美术作品既可以美化校园,营造艺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欣赏、评论艺术作品的能力。在校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比赛活动,如校园艺术节硬笔书法比赛、卡通漫画比赛、电脑绘画比赛、校园现场写生画比赛、美术书法作品大奖赛、环保绘画比赛、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美术作品比赛、世界无烟日小报比赛等等。把比赛获奖的美术作品在校园建筑中的门厅、走廊、教室及校园网上进行展示,这些美术比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

综合实践活课不是教出来的。对于综合实践课的价值,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张华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的是生活世界对孩子们发展的价值,其意义是帮助孩子们在体验生活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每一个人的心理经验与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关系。而美术课的价值与综合实践课的价值有共同之处,都是帮助孩子们在感受之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在美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提倡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究美术或美术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筹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

初中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

初中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 一、目的意义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新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着重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创新的物理小制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物理、数学等学科抽象原理的问题生动、形象地再现。 2、丰富课余生活,为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3、为物理,数学等学科教学提供实用的教学工具; 4、创造灵活、轻便、美观的仪器;体现仪器在知识运用过程中直接、实用的特点。 二、课程特点: 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加深。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是课程实施的重点。 4、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5、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活动安排活动课题:自制土电话、橡皮筋吉他和小孔成像仪。 活动方式: (一)自制土电话 在讲授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即可布置学生思考并准备各种材料。在活动课上利用学生准备的纸杯和细线(金属丝)等材料制作土电话。在制作之前,师生共同探讨土电话的原理,由此分析利用哪些材料及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使土电话的传音效果更好。形式可以是个人制作也可以是小组制作,但教师需对小组制作的情况进行重点监控,以防止部分学生不投入活动中而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 利用学生做好的土电话进行游戏,根据传声效果好坏和是否有新意等因素进行评价。 (二)橡皮筋吉他 即布置学生根据教材思考如何制作橡皮筋吉它,并积极进行材料的准备。在活动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橡皮筋吉它发出不同音调的原理,从而共同得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如何使发音效果更好等。之后,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盒和橡皮筋等材料制作橡皮筋吉它。 学生做好后,进行弹奏,比较发音效果,并进行考核评比。 (三)小孔成像仪 学了光沿直线传播后,即布置学生根据教材思考如何制作小孔成像仪。在活动课上先由师生进行讨论:小孔成像仪成像的原理,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使其成像更清晰等,并得出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盒、针、蜡烛和火柴制作小孔成像仪。教师注意过程监控。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并写出活动报告。

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孟炤俊

小学四年级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线描—我们身边的植物》 一、选题背景 线描画作为我校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在绘画技巧和表现形式上已逐渐成熟,但学生的创作却多数以临摹为基础,而且创作内容基本局限于所临摹的范画内容。内容的单一、创作与生活的脱节及作品形式的单幅化,要求线描画画必须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再创新,使其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内涵。经过师生的共同协商,我们确定利用本学期社会大课堂外出去松山森林公园学习的机会,确立了“线描画---我们身边的植物”为活动主题,力求将大自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利用线描的形式进行艺术再加工,使创作活动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二、设计理念 我校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是“立足丰富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追求美术观念、内容、材质、工具、手段的全方位创新”。“线描画-我们身边的植物”主题创作活动以此理念为指导,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可供创作素材,通过构思与创作谋求在线描画的内容、创作材料、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手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三、活动过程 (一)选题阶段 1、引导学生对前期创作的线描画进行自我评价,并欣赏一些国内外知名画家作品,使学生明确前期创作中在内容单一、临摹过多、表现形式单调、与生活联系不多等方面的不足。 2、提出如何“线描画---我们身边的植物”的议题进行分组交流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最终确定了走出课堂体验大自然“线描画---我们身边的植物”这一创作主题。 (二)整体设计阶段 学生虽然是活动的主体,但不意味着整个活动过程就是学生的单边行为,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也非常重要,具体体现在对整个活动进行总体设计,并对活动过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一)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二)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 (三)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来的。(四)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具体讲,国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地方对落实国家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学校负责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具体内容来预设具体的活动目标、方式方法的采用、基本活动流程、实施针对性评价等,是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在校本实施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辑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中小学美术综合实践课方案

中小学美术综合实践课方案 一、课习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从《美术课程规范》的要求看。《美术课程规范》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由于地方性的美术教学资源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它立足于本土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且当地学生对地方资源了解深刻、接受便利,因此开掘地方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从美术课程的教材现状看。一直以来,美术教学依赖于教材。美术教材是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起到中介和“话习题”的作用,是施行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美术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络严密,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话习题”,而放弃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教材未曾涉及但同样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 3.从鄂尔多斯现有的地方资源看。鄂尔多斯地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连晋陕宁三省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

数民族聚集地区。鄂尔多斯被笑称为内蒙古“羊煤土气”的城市。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 本课习题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初步建立开发鄂尔多斯地方资源的合适于课堂的美术教学活动,研究相关的活动内容并经过反复实践以活动案例的方式加以呈现。这一研究将使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并拓展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 二、研究目的 1.理论目的 (1)研究开发鄂尔多斯地方资源拓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 (2)探究开发地方资源的美术教学活动的构造、形式、设计与施行的原则等。 2.实践目的 (1)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开展的概况,能够主动关心了解家乡的开展变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 (2)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乐于用美术的形式表现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用自己的创造寄托建设鄂尔多斯的美妙愿望。 (3)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能力和对美术课程规范的理解掌握能力。 三、研究内容 如何选择、组织和开展遵循《美术课程规范》精神,开发鄂尔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第一节课程的本质与定位 一、课程的本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领域的框架,且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体为学习对象,以“问题学习”、“履历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柔韧学习”等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资质和能力为宗旨,经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感情与活动、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定位。 1、它与学科课程并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在学习系统结构、实践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着与学科课程质的不同。 2、它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能相互替代。 在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既要防止教学活动游离于学科理性,而步入学习的经验主义误区;又要防止学科的知识和系统教学活动的束缚,而局限在简单层次上的学科教学的重复和凑合。要及时补足学科教学的缺损。 第二节课程开发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理 1、教育学原理 ①大教育学原理。大教育观依据社会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坚持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当今知识“爆炸”,并且“日新

月异”,因此教育应当时间长、空间广、内容多、效率高。时间长,空间广。是强调实行终身教育并发展各类教育。而内容多是强调发展xx教育,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广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效率高则是指教育不但要为儿童未来的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作文化知识的准备,更要作学力发展的准备。强调使学生掌握具有“生成性”的各种方法性知识。这些方法性知识包括信息收集和交流的方法、调查与访问的方法、统计测量的方法、发表和讨论的方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法等等。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程努力拓展教育时空,使学习与学校外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课程教材在开发时注意内容的引伸性,教育途径上想方设法与广播、电视、戏剧、报刊、图书、讲座等社会教育进行有效的链接。其次,本课程致力于实现内容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的重心转移,以及单一学习向综合学习的转变。? ②情境教学原理。情境包含主观情境和客观情境。主观情境即针对儿童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所创造的一种“亲、助、乐”的xx人际情境和“xx、智、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儿童以最佳情绪状态,主动投入、参与到学习当中,获得主动发展。客观情境是指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在客观情境中,由于每一个真实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得到学习者经验背景的支持,也需要运用多种概念、原理。因此,本教材力求弱化或打破不同学科间的界限,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联系、整合。其次,客观情境中的各种事件与问题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任务”,由于这些事件和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他们永远处于一个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对事件和问题的综合探究过程中,必然会衍生出新的问题情境,即新生出许多潜在的学习机会,使自己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于是,教学内部和进程就变固定不变的静态的教育载体为不断变化的动态的有机的整体,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课题: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 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 教具:实物投影仪。学具:小灯泡(2.5V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一、引入 (5分钟) 教师主导: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作一个调光灯呢?出示几张以往学生制作的调光灯照片(或模型) 大家看出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制作调光灯,有什么创意,大家谈谈。 学生主体:可以将两个亮度可调 节小灯泡当作猫头鹰的眼睛,使它有时暗,有时亮。 可以制作一个小屋,将调光灯当作屋顶的吊灯,使 屋内的景物时明时暗。 可以制作一个小台灯, 放在小桌上。 点评:学生能通过图片和模型受到启发,激起创造欲,无意间将调光灯应用在他们在生活中见到或喜欢的模型上,符合学生的心理及经验。 二、设计与制作(30分钟) 教师主导:刚才同学们在谈的时候已经无意间说明了所制作模型具有的功能了或能够的生的效果。因此现在请大同学们将模型的名称和具有的功能决定下来。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调节电流大小的?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滑动变阻器?

综合实践课程——美术学科复习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美术学科 活动计划方案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又是综合实践课程有机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五)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完整)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课题照相机(模型) 滨海县八巨镇初级中学王琳惠[活动意图] 1.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身边容易找到学生们能够配合。 2.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照相机原理和成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外形设计,性能等方面;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物理的兴趣。 3.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部形状,给出了较大 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情感上的满足。 [活动目标] 1.会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作一个照相机模型。知道照相机的原理及成像性质。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 [活动重点和难点] 1.照相机镜头的选择;镜头的固定,如何成像清晰,成像的性质。2.相机的长度如何确定。

3.模型外观。 [教具和学具] 教具:多媒体。 学具:各种透镜,各种图案的硬卡纸、剪刀、双面胶,半透明塑料膜或蜡纸。 [课前准备]为制作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半成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照相机,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做一个简单的照相机? 出示教师自己制作的模型。 大家看到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创意,谈一谈。 学生讨论交流:找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学生由模型受到启发,激起创造欲。对创造性的想法给予高度的评价,和鼓励。) 二、设计与制作: 现在请同学们将模型的名称和具有的功能决定下来。 1.你选用哪种透镜来做相机的镜头?(怎样测出手中透镜的焦距)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作相机底片? 3.如何使“底片”上像清晰?(像距如何确定)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我们和水》 实施学校: 学校年级: 指导教师: 一、主题的提出: 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没有了水,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都无法生存。而我们,也就不会拥有如此繁荣的大家园。虽然地球被称为水球,可在看似源源不断的水流中,真正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却少得可怜,我们的学生对于水的认识是既热悉又陌生。为了让学生知道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是多么重,水资源是多么匮乏,加强对水资源的认识,增蛋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我决定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过调查、收集资料、讨论,让学生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3知道水经过处理能够提高其再利用率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及语言表示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2积极提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的建议。 3体会“水的珍贵”,确立“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强烈意识并落实于行动中。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水。可 是,你们真的了解水吗?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水吧。 师:水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你想知道关于水的哪些问题呢?能够讨论一 下提出来。 学生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把问题写下来。(略) 面对学生的一个个问题,我和同学们试着将问题进行合并、分类,并想想怎 么解决这些问题,经过整理,最后我们确立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 大致确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 1.生命和水(植物的生长和水有什么关系?各种动物(包括人)与水有什么 关系?生命为什么离不开水?) 2.生活和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水?家里、学校的用水科学吗?我们能 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呢?) 3.了解水的现状(都说地球是个“水球”,可我们为什么还缺水呢?都说现 在水的污染很严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水到哪儿去了呢?) 4.我帮妈妈来管水(请你来帮妈妈管理家里的用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节约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关于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报告宜丰县黄岗中学 指导教师:林升日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电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大,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热水器品种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各种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热水器制造中。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通过课题研究及市场调查的学习方式对电热水器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经济核算、环保、技术性能指标等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接触社会,能够学会收集、阅读、整理资料、实验、调查访问等研究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一些所学的电学知识解释电热水器的工作过程,从而丰富学生一些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实验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外实践研究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并在研究活动中体验科学结论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亲身体验科学结论探索的乐趣,进而培养和树

立学生“科学技术社会”STS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知识准备: 1. 知识点:初中物理第二册电学焦耳定律和电热知识,家庭电路的基本常识及材料与结构学、环境学、市场营销学的有关知识。 2. 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南京城区各大、中、小型商场的电热水器销售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价格、购买人群、品牌及种类等。 (2)文献资料分析法: 通过到学校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查找各类电热水器的相关资料,能进行初步的文字分析并推导一些结论。 (3)网络信息法: 通过社会服务中心上网查找一些有关电热水器的文字、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各类电热水器的性能、选购、维护、保养和安装的方法。(4)比较归纳法: 通过采集市场信息和数据分析,比较各种电热水器的不同构造、工作过程以及向用户和厂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电热水器”是以电为能源,加热冷水为家庭、企业、医院、事业等单位提供热水源的一种电器装置。它是一种新兴消费品,以快捷、

2015.9八年级美术综合实践课教案

八年级美术 综合实践课教案 姓名:徐燕 授课日期:2016.3—2016.7

第一周 教学目标:掌握中国画的基础知识了解基本技法以及水墨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中国画基础知识 一、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孕育、发展成熟起来的画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别具一格。 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及中国画颜料通过用水的调节在宣纸上作画。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从技法上可以分为工笔、写意两大类。写意花鸟画主要以花卉、禽鸟、鱼虫、动物等为描写对象,多强调对象的动态和情趣。写意画讲究笔墨情趣,作画时通过笔的勾勒,墨的干湿浓淡变化,色的深浅对比等来表现物体。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多样,有方幅、横幅、竖幅、圆幅、扇幅等等,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中国画讲究书画结合,常把诗书画印有机的融为一体。它们之间互相影响,相映成趣。成为生动的抒情方式,也是中国画的独到之处。 二、写意画工具材料: 1、毛笔:分笔杆、笔毫两部分,笔毫部分又分为笔锋、笔肚、笔根三部分。 按笔毫的材质不同可分羊毫(毛质较软)、狼毫(笔质较硬)、

兼毫(兼两种优点)。 初学者一般准备大(提斗)、中(大兰竹或大白云)、小(叶筋)三四只即可,新笔用前要用清水发开,每次用完后要及时洗净,并用废宣纸吸干后平臵或挂起。 2、墨汁:宜用一得阁,中华墨汁。 3、宣纸:分生、熟宣,写意画用吸水性强的生宣纸。 4、颜料:用12色中国画颜料,分水色(藤黄、花香、胭脂、曙红、大红等)石色(朱砂、朱磦、赭石、石青、石绿)锌钛白透明细腻,石色鲜明厚重,有覆盖力,常用色有:花青、藤黄、曙红、大红、赭石等。 5、其他:画毡、调色盘(小碟2个)、水桶、毛帘、试纸等。 三、写意画笔墨技法: 1、用笔: ①执笔方法和姿势五指执笔法 三指执笔法 ②运笔方法(直立式、侧立式)中锋 侧锋 顺锋 逆锋(运笔时要有轻有重、有快有慢。) 2、用墨:

以两个案例谈校外美术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两个案例谈校外美术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2013-01-17 21:14:53)转载▼ 标签:教育 作为新课改的闪光点,作为规定的必修课,全国的中小学都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它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强调的是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 作为一个在校外教育单位工作三十年的“老校外”,对“综合实践活动”一点也不陌生。从1949年4月中国第一座少年宫——大连市少年宫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以千计的校外教育单位一直实行的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由校外教师进行选拔及教学的“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后备人才”的“精英”教育模式。 在那个年代进入校外兴趣班学习的孩子们,一方面接受相对学校学习更高更全面的“技能技巧”训练,另一方面还需要承担相当多的、带有“付出”意味的任务。如在学校的兴趣小组做“小先生”;在社会活动中普及宣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参与相应的演出、比赛、展示等活动……这一切与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当然,参与这些活动不可能仅仅是付出,同样有收获。因为在“校外”的孩子拥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获得小课堂里无法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优势。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校外教育来说,其实早就融合在其教育活动之中了,已经成为了校外兴趣小组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既然“综合实践活动”曾经是我们的传统,为什么在今天,当“综合实践活动”从校内“出口转内销”又回到校外时,反倒被许多老师看成与自己的教学“势不两立”的异类了呢?主要原因在于近二十年来,国家对校外教育政策的转变——从“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后备人才”转为“以普及性活动为主”;从完全的财政拨款转为以非营利为前提,部分或全部向社会收费。这就使得校外教育成为了“甲方乙方”的平台,有偿送孩子来学习的家长是“甲方”,校外教育单位及教师为“乙方”。“甲方”虽然参加校外学习的孩子们已经从“选拔”变为“普及”,但是“甲方”所需要的依然是“提高”,特别是明显的“技能技巧”的提高。而这也正迎合了作为“乙方”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的期望。甲方乙方不谋而合,以“技能技巧”为主,甚至以“技能技巧”为一切变得顺理成章了。一旦插入了“活动”,就会激发“甲方”的质疑——凭什么在我们付钱的时间里让孩子为你们做事?而“乙方”的教师们也同样认同这个说法,因为“活动”占用了“技能技巧”的时间。 把“技能技巧”和“活动”对立起来,这绝对是一个误区。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任何“技能技巧”都是手段,而能够合理地运用技能技巧为自己的生活(包含物质层面的生存和精神层面的享受)服务才是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21世纪人类的学习目标——“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其指向的就是一个人通过学会“学习”,为自己与时俱进的“生存”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任何“技能技巧”要成为活态,就必须通过“活动”的检验。与此同时,还有许多“技能技巧”只有在“活动”中才可能真正获得。所以,作为校外教育的教师首先可以这样看待“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完成基本的、大多数的技能技巧学习;而在现实生活、博物馆和自然的大课堂中,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巩固技能技巧,并在巩固的基础上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此,借用无锡市少年宫李晓红老师的《江南花窗》活动和中国儿童中心高杨老师的《创意首钢》活动,谈谈对校外美术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点看法。 首先,作为校外教育,应该有不同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形态。我认为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包括“专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两大类,美术教学亦如此。 既然校外兴趣小组的学习旨在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获得相应技能技巧的提高,那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走出去、请进来”达成目标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属于“专业实践活动”。《江南花窗》活动就是比较典型的美术的专业实践活动形式。当然,

何玉秀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物理”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题目: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物理”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传统的活动课教学方式,使之成为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我们计划在八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物理”。通过活动,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同时,初中的学生经过了小学阶段科学课的学习,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中也有了更多的疑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果能够及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物理,将激发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极大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使学生从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学习物理课铺好路、架好桥。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物理; 2.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三、活动对象:八、九年级学生 四、活动的实施步骤 活动(一):生活中的常见的物理现象 1、活动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种生活中的常见的物理现象,丰富物理知识。 2、活动步骤: a、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收集各种生活中的常见的物现象有关资料,包inte网,百科书,报刊等等。 b、师生共同整理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常见的物理现象。 活动(二):民俗谚语中的物理知识 1、活动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种民俗谚语中的物理知识。 2、活动步骤: a、鼓励学生征集民俗谚语,并探讨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b、师生共同整理收集到的民俗谚语中的物理知识 活动(三):从诗文中学物理 1、活动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种诗文中的物理知识。 2、活动步骤: a、鼓励学生征集诗文,并探讨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美术与综合实践

美术与综合实践

————————————————————————————————作者:————————————————————————————————日期:

浅谈美术与综合实践活动 美术新课程加强了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美术新课程强调要加强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等理念相一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在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中可以很好的加以迁移、延伸和整合。学生通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 美术综合探究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美术实践活动。拓展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是其总体特征。综合实践活课不是教出来的。对于综合实践课的价值,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张华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的是生活世界对孩子们发展的价值,其意义是帮助孩子们在体验生活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每一个人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课题: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自行车的构造和它对应的物理原理。 2、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增强学习物理的动力。 3、让学生亲身参与,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变为有趣的综合实践。 4、结合自行车的构造和交通案例,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找出自行车中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 2、找出自行车中的压强。 难点: 找出自行车中的压强。 引入新课

师: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拥有量最多的国家,是公认的“自行车王国”。作为一种最普及最方便的代步工具,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我们中学生而言,也与自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骑车,或许我们都会,但要系统、详尽地解释其中的物理知识,未必人人都能够做到。为了明确这些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将物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此课题作为本节综合实践课的课题。 当然,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很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本节课重点针对我们初二物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现在同学们打开书本和开动脑筋,让我们一起进入探索之旅。 教学过程 一、认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师:观察自行车,说说其结构。 生:(1)车把、前叉、前轮、前轴和后轴、后轮组成执行部分,起导向和行驶的作用。 (2)脚蹬、中轴、链条、飞轮等部件组成传动部分,推动车子前进。 (3)前后闸部件组成控制部分,骑行者可以随时操控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或停止。

这三部分通过车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师:请同学现场演示,并做示范动作。 生:部分同学现场演示。 二、认识自行车中的摩擦 (1)增大有益的摩擦 师:自行车中的摩擦很多,有的是有益摩擦,有的是有害摩擦,比如:轮胎表面的粗糙不平、橡胶紧套车把、刹车系统等等都是有益摩擦,同学们找一找并感受一下。 生:同学现场演示,并做示范动作,教师在旁边引导为辅,并找出更多的有益摩擦。 要求:学生能具体指出它的对应部件,并说明它的物理原理 (2)减小有害的摩擦 师:有害摩擦叶很多比如:车轮设计成圆形、各转动部件都要加注润滑油等等,请同学们找出更多的有害摩擦并说明它的物理原理。 生:现场演示,并做示范动作,找出有害摩擦,并说明原理,找出解决方案。 三、认识自行车中的压强

小学美术综合实践课活动

小学美术综合实践课活 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提袋的设计 抚松县第五小学李文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功能,学习提袋的结构及设计制作方法。 技能:设计制作一个漂亮实用的手提袋。 2、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折叠、粘贴、裁剪、掏挖等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构思,体验制作提袋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设计提袋的趣味性,在提高立体制作能力的同时关注生活中的设计,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运用折叠、粘贴、裁剪、掏挖等方法制作提袋。 教学难点:提袋开口的造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课前布置的任务。 你能说一说你搜集的提袋的来历和用途吗 出示教具:礼品袋和商品袋。 引出课题:提袋的设计。 二、研究分析 教师:生活中什么形状的提袋最常见

为什么长方形的提袋在生活中应用得最广泛。 三、结构特点面的制作 教师:长方形的提袋是由几个面组成的 除了底面,其余的四个面在大小上有什么规律 教师:考考大家,你能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变成一个圆筒,然后将圆筒把提袋面的规律折出来吗 请成功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折法。 教师与同学合作,归纳利用圆筒折提袋方法:将圆筒两次对折,折出提袋四个面。 课件出示制作提袋面的步骤图。 四、研究底面制作方法 小组同学拆开提袋底面,一起研究提袋底的制作方法。 学生代表汇报提袋底的制作方法。 教师演示并小结提袋底的制作过程。 教师演示把提袋折扁。 五、分析提手感受材质 请大家看看书上的同学给自己的作品设计了一个什么样的提手给他们分分类。教师根据学生分类归纳并示范: 1、提手可以直接粘在提袋上。 2、可以用打孔的方法固定。 3、还可以利用提袋面直接做提手。 六、提袋装饰开阔思路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北戴河区实验小学李宏婕 适用于五年段活动时间:一个月(共四周) 一、活动背景: 家乡秦皇岛东临渤海,这里山川如画、气候宜人;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着朝气蓬勃的现代文明,繁多的名胜古迹蕴涵着风格奇特的古老建筑,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经千百年的古建筑仿佛时时刻刻昭示着家乡的先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建筑文化,那洪荒远古的传说,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欣赏家乡的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它给我们以审美享受,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它不仅是家乡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一部极有价值的地方教科书。 结合冀教版美术教材的教学活动,特制定了《家乡的古建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分布情况,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2、通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古建筑写生,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种类及与建筑物有关的知识。 4、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的意识。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教师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2)拍摄到的家乡古建筑的图片资料。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2、学生活动准备: (1)了解秦皇岛古建筑分布情况,并收集数据。 (2)准备用于拍照的照相机,拍摄古建筑的照片资料。 (3)让学生观察古建筑,说说古建筑的特征,深入社会实践了解古建筑分类的类型。

(4)结合美术课外写生课,选择古建筑作为写生对象,收集写生作品。 (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1周>): 活动目的:(1)了解当地古建筑分布情况,并收集数据,增强知识。 (2)通过实践收集数据,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和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古建筑的种类,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学习与古建筑 有关的历史知识。 1、学生主要活动: (1)向家长了解秦皇岛的古建筑有多少?古建筑分布在哪些地方?这些建筑是什么时代建造的? (2)向古建筑边的居民了解古建筑的保护过程。 (3)学生向文物保护部门联系,向他们了解准确的情况。 (4)制定活动方案:(课堂活动) 交流: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情况,汇报第一阶段的材料。 讨论: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制定方案、带着问题展开实践。 ①仙游这么多的古建筑,我们要重点了解哪些地方的古建筑? ②我们要分几个小组?各小组带着什么问题去展开实践? ③分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2、教师指导重点: (1)建议学生选择实践地点为方便的邻近的古建筑。如:老龙头、孟姜女庙、五凤楼等。教师指导学生可以按实践调查组、建筑物拍摄组、古建筑绘画写生组来开展活动。 (2)制定方案时要明确各组的活动目标,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小组的集体智慧,各抒己见。 (3)做好每组人员的具体分工记录。如:实践调查组可以分为两小组,即向社区调查小组、查资料小组。带着建造的时间,历史典故、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等问题开展活动。要求

小学美术综合实践课活动

提袋的设计 抚松县第五小学李文英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功能,学习提袋的结构及设计制作方法。 技能:设计制作一个漂亮实用的手提袋。 2、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折叠、粘贴、裁剪、掏挖等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构思,体验制作提袋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设计提袋的趣味性,在提高立体制作能力的同时关注生活中的设计,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运用折叠、粘贴、裁剪、掏挖等方法制作提袋。 教学难点:提袋开口的造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课前布置的任务。 你能说一说你搜集的提袋的来历和用途吗 出示教具:礼品袋和商品袋。 引出课题:提袋的设计。 二、研究分析 教师:生活中什么形状的提袋最常见 为什么长方形的提袋在生活中应用得最广泛。 三、结构特点面的制作 教师:长方形的提袋是由几个面组成的 除了底面,其余的四个面在大小上有什么规律 教师:考考大家,你能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变成一个圆筒,然后将圆筒把提袋面的规律折出来吗 请成功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折法。 教师与同学合作,归纳利用圆筒折提袋方法:将圆筒两次对折,折出提袋四个面。课件出示制作提袋面的步骤图。 四、研究底面制作方法 小组同学拆开提袋底面,一起研究提袋底的制作方法。 学生代表汇报提袋底的制作方法。 教师演示并小结提袋底的制作过程。 教师演示把提袋折扁。 五、分析提手感受材质 请大家看看书上的同学给自己的作品设计了一个什么样的提手给他们分分类。教师根据学生分类归纳并示范: 1、提手可以直接粘在提袋上。 2、可以用打孔的方法固定。 3、还可以利用提袋面直接做提手。 六、提袋装饰开阔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