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碱法计算过程

双碱法计算过程
双碱法计算过程

双碱法 计算过程

标态:h Nm Q /4000030=

65℃:h m Q /4952340000273

6527331=?+= 还有约5%的水份

如果在引风机后脱硫,脱硫塔进口压力约800Pa ,出口压力约-200Pa ,如果精度高一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

1、脱硫塔

(1)塔径及底面积计算:

塔内流速:取s m v /2.3=

m v Q r r v vs Q 17.12

.314.33600/49532121=?==???==ππ D=2r=2.35m 即塔径为2.35米。底面积S=∏r 2=4.3m 2

塔径设定为一个整数,如2.5m

(2)脱硫塔高度计算:

液气比取L/G= 4 烟气中水气含量设为8%

SO2如果1400mg/m3,液气比2.5即可,当SO2在4000mg/m3时,选4

①循环水泵流量:h m m l HG Q G

L Q /1821000)08.01(495324)

/(100033=-??=??= 取每台循环泵流量=Q 91m 。选100LZ A -360型渣浆泵,流量94m 3/h ,扬程22.8米, 功率30KW ,2台

②计算循环浆液区的高度:

取循环泵8min 的流量

H 1=24.26÷4.3=5.65m

如此小炉子,不建议采用塔内循环,塔内循环自控要求高,还要测液位等,投资相应大一点。

采用塔外循环,泵的杨程选35m,管道采用碳钢即可。

③计算洗涤反应区高度

停留时间取3秒

洗涤反应区高度H2=3.2×3=9.6m

④除雾区高度取6米

H3=6m

⑤脱硫塔总高度H=H1+H2+H3=5.65+9.6+6=21.3m

塔体直径和高度可综合考虑,直径大一点,高度可矮一点,从施工的方便程度、场地情况,周围建筑物配套情况综合考虑,可适当进行小的修正。如采用塔内循环,底部不考虑持液槽,进口管路中心线高度可设在2.5m,塔排出口设为溢流槽,自流到循环水池。塔的高度可设定在16~18m

2、物料恒算

每小时消耗99%的NaOH1.075Kg。每小时消耗85%的CaO60.585Kg。石灰浆液浓度:含固量15%,可得石灰浆液密度1.093。按半小时配置一次石灰浆液计算,每次配置石灰浆液的体积是185m3。

浆液区的体积是24.26 m3。

石灰浆液按浆液区体积的10% 的流量(即石灰浆液泵的流量为 2.4 m3/h)不间断往塔内输送浆液。石膏浆液排出泵按浆液区体积的20% 的流量(即石膏浆液排出泵的流量为4.8 m3/h)不间断往塔外输出石膏浆液。由计算可得每小时产石膏干重0.129吨。

蒸发水分量2.16 m3/h。除雾器及管道冲洗水量约为3 m3/h。补充碱液量按按浆液区体积的10% 的流量(即碱液泵的流量为 2.4 m3/h)不间断往塔内输送碱液

进塔部分:石灰浆液2.4 m3/h + 除雾器及管道冲洗水量3 m3/h + 补充碱液量2.4 m3/h 出塔部分:石膏浆液4.8m3/h +蒸发水分量2.16 m3/h

若氧化还原池按两塔5小时排出浆液量计算,则容积应为3.6×2×5=36 m3

如果采用塔外循环,循环水池也即再生、沉淀、碱水池可设定容量为250m3,有效容积200m3,池高度≤4m(便于抽沉淀),循环水停留时间设定为1小时。石灰采用人工加料,沉淀用离心渣泵或潜水渣泵抽出,采用卧式离心机脱水。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设计

第一章绪论 (2) 1.1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 (3) 1.2.2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开发进展 (5) 1.3课程设计任务及采用技术 (8) 1.3.1 设计任务及目的 (8) 1.3.2 脱硫工艺采用的技术 (8) 第二章脱硫工艺 (10) 2.1脱硫过程 (10) 2.2低阻高效喷雾脱硫工艺 (11) 2.3脱硫系统组成 (12) 2.4本技术工艺的主要优点 (15) 2.5物料消耗 (15) 第三章工程计算 (17) 3.1脱硫塔 (17) 3.2物料恒算 (18) 第四章脱硫工程内容 (20) 4.1脱硫剂制备系统 (20) 4.2烟气系统 (20) 4.3SO2吸收系统 (20) 4.4脱硫液循环和脱硫渣处理系统 (22) 4.5消防及给水部分 (23) 第五章流程图 (25) 5.1方框流程图 (25) 5.2管道仪表流程图 (25) 第六章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是燃煤大国,能源结构中约有70%的煤。而又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日益增多的煤炭消耗量所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也日趋严重,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烟气治理措施,切实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大气二氧化硫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质量,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现实能力而言,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缩写FGD)技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经济、最有效的一种控制SO2排放的技术。按照脱硫方式和产物的处理形式划分,烟气脱硫一般可分为湿式脱硫、干式脱硫和半干式脱硫三类。湿法脱硫占世界80%以上的脱硫市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FGD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技术易掌握、脱硫效率高等特点。而湿式石灰石/石灰法又占湿法的近80%。湿式钙法的优点是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高,缺点是设备易结垢,严重时造成设备、管道堵塞而无法运行,且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对于中小型锅炉和窑炉不合适。双碱法正是中小型燃煤锅炉和发电厂应用较广的烟气脱硫技术,为了克服湿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容易结垢和堵塞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该法种类较多,有钠钙双碱法、钙钙双碱法、碱性硫酸铝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钠钙双碱法。由于主塔内采用液相吸收,吸收剂在塔外的再生池中进行再生,从而不存在塔内结垢和浆料堵塞问题,从而可以使用高效的板式塔或填料塔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喷淋塔浆液法,减小吸收塔的尺寸及操作液气比,降低成本,再生后的吸收液可循环使用。另外,该工艺有钠碱法中反应速度快的优点,脱硫效率高--可达90%以上,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双碱法脱硫工艺在中小型燃煤锅炉的除尘脱硫上有推广价值,符合国家目前大力提倡的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前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项目的引进大多对硬件比较重视,而对软件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引进项目大多停留在购买设备上,但现在越来越注重烟气脱硫技术的国产化。而国产化的关键在于掌握烟气脱硫的设计技术,只有实现烟气脱硫设计国产化,才能按市场规则选用更多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脱硫设备,才有资格、有能力对脱硫工程实行总承包,承担全部技术责任,推动烟气脱硫设计国

双碱法脱硫物料平衡计算过程

双碱法 计算过程 标态:h Nm Q /4000030= 65℃:h m Q /4952340000273 6527331=?+= 还有约5%的水份 如果在引风机后脱硫,脱硫塔进口压力约800Pa ,出口压力约-200Pa ,如果精度高一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 1、脱硫塔 (1)塔径及底面积计算: 塔内流速:取s m v /2.3= m v Q r r v vs Q 17.12 .314.33600/49532121=?==???==ππ D=2r=2.35m 即塔径为2.35米。底面积S=∏r 2=4.3m 2 塔径设定为一个整数,如2.5m (2)脱硫塔高度计算: 液气比取L/G= 4 烟气中水气含量设为8% SO2如果1400mg/m3,液气比2.5即可,当SO2在4000mg/m3时,选4 ①循环水泵流量:h m m l HG Q G L Q /1821000)08.01(495324) /(100033=-??=??= 取每台循环泵流量=Q 91m 。选100LZ A -360型渣浆泵,流量94m 3/h ,扬程22.8米, 功率30KW ,2台 ②计算循环浆液区的高度: 取循环泵8min 的流量 H 1=24.26÷4.3=5.65m

如此小炉子,不建议采用塔内循环,塔内循环自控要求高,还要测液位等,投资相应大一点。 采用塔外循环,泵的杨程选35m,管道采用碳钢即可。 ③计算洗涤反应区高度 停留时间取3秒 洗涤反应区高度H2=3.2×3=9.6m ④除雾区高度取6米 H3=6m ⑤脱硫塔总高度H=H1+H2+H3=5.65+9.6+6=21.3m 塔体直径和高度可综合考虑,直径大一点,高度可矮一点,从施工的方便程度、场地情况,周围建筑物配套情况综合考虑,可适当进行小的修正。如采用塔内循环,底部不考虑持液槽,进口管路中心线高度可设在2.5m,塔排出口设为溢流槽,自流到循环水池。塔的高度可设定在16~18m 2、物料恒算 每小时消耗99%的NaOH1.075Kg。每小时消耗85%的CaO60.585Kg。石灰浆液浓度:含固量15%,可得石灰浆液密度1.093。按半小时配置一次石灰浆液计算,每次配置石灰浆液的体积是185m3。 浆液区的体积是24.26 m3。 石灰浆液按浆液区体积的10% 的流量(即石灰浆液泵的流量为 2.4 m3/h)不间断往塔内输送浆液。石膏浆液排出泵按浆液区体积的20% 的流量(即石膏浆液排出泵的流量为4.8 m3/h)不间断往塔外输出石膏浆液。由计算可得每小时产石膏干重0.129吨。 蒸发水分量2.16 m3/h。除雾器及管道冲洗水量约为3 m3/h。补充碱液量按按浆液区体积的10% 的流量(即碱液泵的流量为 2.4 m3/h)不间断往塔内输送碱液 进塔部分:石灰浆液2.4 m3/h + 除雾器及管道冲洗水量3 m3/h + 补充碱液量2.4 m3/h 出塔部分:石膏浆液4.8m3/h +蒸发水分量2.16 m3/h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一)脱硫系统设计 1、双碱法脱硫技术工艺基本原理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 (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或NaOH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脱硫反应: Na2CO3 + SO2→ Na2SO3 + CO2↑ (1) 2NaOH + SO2→ Na2SO3 + H2O (2)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3) 其中:

式(1)为启动阶段Na2C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 式(2)为再生液pH值较高时(高于9时),溶液吸收SO2的主反应; 式(3)为溶液pH值较低(5~9)时的主反应。 二、氧化过程(副反应) Na2SO3 + 1/2O2 → Na2SO4 (4) NaHSO3 + 1/2O2 → NaHSO4 (5) 三、再生过程 Ca(OH)2 + Na2SO3→ 2 NaOH + CaSO3(6) Ca(OH)2 + 2NaHSO3→ Na2SO3 + CaSO3?1/2H2O +3/2H2O (7) 四、氧化过程 CaSO3 + 1/2O2 → CaSO4 (8) 式(6)为第一步反应再生反应,式(7)为再生至pH>9以后继续发生的主反应。脱下的硫以亚硫酸钙、硫酸钙的形式析出,然后将其用泵打入石膏脱水处理系统,再生的NaOH可以循环使用。 本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以石灰浆液作为主脱硫剂,钠碱只需少量补充添加。由于在吸收过程中以钠碱为吸收液,脱硫系统不会出现结垢等问题,运行安全可靠。由于钠碱吸收液和二氧化硫反应的速率比钙碱快很多,能在较小的液气比条件下,达到较高的二氧化硫脱除率。 (三)双碱法湿法脱硫的优缺点 与石灰石或石灰湿法脱硫工艺相比,双碱法原则上有以下优点:

双碱法计算书

浙江永泰纸业集团 3×75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 工 艺 计 算 书

一、设计资料参数 本工程的设计参数,主要依据浙江永泰纸业集团所提供的资料,设计指标严格按照地方标准,参考国家统一标准治理要求,主要设计参数下表 主要设计参数表(单台) 项目参数单位备注 锅炉蒸发量75 t/h 三台 烟气量175000 m3/h 三台 排烟温度140 ℃业主提供 耗煤量11 t/h 三台 燃煤含硫0.6 % 业主提供烟气出口含尘浓度19 g/m3业主提供 锅炉年运行时间8000 h 业主提供 引风机风量171608 m3/h 业主提供全压4550 Pa 二、系统物料衡算 1、进口标态烟气量 Q标=Q工×273÷(273+140)=115677.96Nm3/h 取Q标=115680Nm3/h 2、锅炉出口SO2浓度 出口SO2浓度=11×0.6÷100×2×0.9×109÷115680=1026mg/Nm3 3、蒸发水量 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为52℃,根据吸放热平衡,当烟气温度由140℃降到52 ℃时,蒸发水量Q水=8026.35 Nm3/h 4、吸收塔循环液量 取塔体液气比为 2.0L/Nm3,则单塔循环液量Q1=115680×2.0÷1000=231.36m3/h 取短管喷淋段液气比为0.5L/Nm3,则单塔喷淋液量Q2=115680×0.5÷1000=57.84m3/h

脱硫液再生量为总循环液量的40%,即Q3=(231.36+57.84)×3×0.4=347.04m3/h 5、脱硫剂耗量(设计脱硫效率为90%) 1)二氧化硫脱除量 按照设计指标要求,每小时应脱除的SO2总量为: 单台锅炉脱除的SO2量为:115680Nm3/h×1026mg/Nm3×90%×10-9=0.107 t/h 三台锅炉脱除SO2总量为:0.320 t/h 年脱出SO2的总量为:0.320 t/h ×8000=2563.65t/a 年排放的SO2为:284.85t/a 2)脱硫剂需求量 本工艺脱硫剂为钠碱和石灰,钙硫比取1.03,生石灰质量含量为85%,液碱补充量为0.03mol(100%NaOH)/molSO2,则三台锅炉烟气脱硫的脱硫剂需求量为: 脱硫剂需求量一览表 序号项目数量 1 每小时85%石灰消耗量0.34t 2 每年85%石灰消耗量2718.23t 3 每小时100%液碱消耗量6kg 4 每年100%液碱消耗量48t 3)脱硫渣 采用生石灰做脱硫剂使产生的脱硫副产物为半水亚硫酸钙,该产物可以做建筑材料用。 脱除SO2产生的半水亚硫酸钙量为:0.65t/h 未反应的熟石灰及石灰渣为:0.06t/h 脱硫渣总量为:0.65+0.06=0.71 t/h 年产生脱硫渣总量为:0.71t/h×8000h=5642.4t/a

双碱法脱硫工艺简介

双碱法脱硫装置技术工艺简介 一、常用脱硫法简介 目前主要用于烟气脱硫工艺按形式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大类。 1.干法 干法常用的有炉内喷钙(石灰/石灰石),金属吸收等,干法脱硫属传统工艺,脱硫率普遍不高(<50%),工业应用较少。 2.半干法 半干法使用较多的为塔内喷浆法,即将石灰制成石灰浆液,在塔内进行SO2吸收,但由于石灰奖溶解SO2的速度较慢,喷钙反应效率较低,Ca/S比较大,一般在1.5以上(一般温法脱硫Ca/S比较为0.9~1.2)。应用也不是很多。 3.湿法 湿法脱硫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脱硫方法,占脱硫总量的80%。漫法脱硫根据脱硫的原料不同又可分为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金属氧化物法、碱性硫酸铝法等,其中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以及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化镁法使用较为普遍。 3.1石灰石/石灰法 石灰石法采用将石灰石粉碎成200~300目大小的石灰粉,将其制成石灰浆液,在吸收塔内通过喷淋雾化使其与烟气接触,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该工艺需配备石灰石粉碎系统与石灰石粉化浆系统,由于石灰石活性较低,需通过增大吸收液的喷淋量,提高液气比,来保证足够的脱硫效率,因此运行费用较高。石灰法是用石灰粉代替石灰石,石灰活性大大高于石灰石,可提高脱硫效率,石灰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塔内容易结垢,引起气液接触器(喷头或塔板)的堵塞。 3.2氨法 氨法采用氨水作为SO2的吸收剂,SO2与NH3反应可产生亚硫酸氨、亚硫酸氢氨与部分因氧化而产生的硫酸氨。根据吸收液再生方法的不同,氨法可分为氨—酸法、氨—亚硫酸氨法和氨——硫酸氨法。 氨法主要优点是脱硫效率高(与钠碱法相同),副产物可作为农业肥料。 由于氨易挥发,使吸收剂消耗量增加,脱硫剂利用率不高;脱硫对氨水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若氨水浓度太低,不仅影响脱硫效率,而且水循环系统庞大,使运

双碱法脱硫工艺【最新版】

双碱法脱硫工艺 钙钠双碱法脱硫工艺主要是脱除气体中的SO2气体。适用于锅炉烟气、焦炉气、锅炉生产废气等的脱硫。 钙钠双碱法脱硫工艺,简称双碱法。该法主要是脱除气体中的SO2气体。适用于锅炉烟气、焦炉气、锅炉生产废气等的脱硫。 一、工艺特点 钙钠双碱法是先用钠碱性吸收液进行烟气脱硫,然后再用石灰粉再生脱硫液,由于整个反应过程是液气相之间进行,避免了系统结垢问题,而且吸收速率高,液气比低,吸收剂利用率高,投资费用省,运行成本低。 1、以NaOH(Na2CO3)脱硫,脱硫液中主要为NaOH(Na2CO3)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缓解腐蚀、冲刷及堵塞,便于设备运行和维护。 2、钠基吸收液对SO2反应速度快,故有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一般≥90%。

3、脱硫剂的再生及脱硫沉淀均发生于塔体避免塔内堵塞和磨损,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成本。 4、以空塔喷淋为脱硫塔结构,运行可靠性高,事故发生率小,塔阻力低,△P≤600Pa。 二、工艺原理 1、反应原理 SO2吸收反应:Na2CO3+SO2→Na2SO3+CO2↑ 吸收剂再生反应:CaO+H2O→Ca(OH) 2 Ca(OH) 2+Na2SO3+H2O→2NaOH+CaSO3+H2O 2、工艺流程 采用锻钢炉的烟气经换热降温至≤200△,经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布置若干层数十支喷嘴,喷出细微液滴雾化均布于脱硫塔溶积内,烟气与喷淋脱硫液进行充分

汽液混合接触,使烟气中SO2和灰尘被脱硫液充分吸收、反应,达到脱尘除SO2的目的。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塔顶除雾器脱水,经脱硫塔上部进入烟囱排入大气。脱硫循环液经塔内气液接触除SO2后,经塔底管道流入沉淀池在此将灰尘沉淀下来,清液经上部溢进入反应再生池,在池内与石灰乳液制备槽引来的石灰乳进行再生反应,再生液流入泵前循环槽补入Na2CO3,由泵打入脱硫塔顶脱除SO2循环使用。其中再生产出的CaSO3及烟气中过剩氧生成的CaSO4于沉淀池中沉淀分离。 三、工艺优势

双碱法烟气脱硫计算

双碱法计算过程 标态:h Nm Q /4000030= 65℃:h m Q /4952340000273 6527331=?+= 还有约5%的水份 如果在引风机后脱硫,脱硫塔进口压力约800Pa ,出口压力约-200Pa ,如果精度高一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 1、脱硫塔 ⑴ 塔径及底面积计算: 塔内流速:取s m v /2.3= m v Q r r v vs Q 17.12 .314.33600/49532121=?==???==ππ D=2r=2.35m 即塔径为2.35米。底面积S=∏r 2=4.3m 2 塔径设定为一个整数,如2.5m ⑵ 脱硫塔高度计算: 液气比取L/G= 4,烟气中水气含量设为8% SO 2如果1400mg/m3,液气比2.5即可,当SO2在4000mg/m3时,选4 ① 循环水泵流量:h m m l HG Q G L Q /1821000)08.01(495324) /(100033=-??=??= 取每台循环泵流量=Q 91m 。选100LZ A -360型渣浆泵,流量94m 3/h ,扬程22.8米, 功率30KW ,2台 ② 计算循环浆液区的高度: 取循环泵8min 的流量,则H 1=24.26÷4.3=5.65m 如此小炉子,不建议采用塔内循环,塔内循环自控要求高,还要测液位等,投资相应大一点。 采用塔外循环,泵的杨程选35m ,管道采用碳钢即可。 ③ 计算洗涤反应区高度

停留时间取3秒,则洗涤反应区高度H2=3.2×3=9.6m ④除雾区高度取6米 H3=6m ⑤脱硫塔总高度:H=H1+H2+H3=5.65+9.6+6=21.3m 塔体直径和高度可综合考虑,直径大一点,高度可矮一点,从施工的方便程度、场地情况,周围建筑物配套情况综合考虑,可适当进行小的修正。如采用塔内循环,底部不考虑持液槽,进口管路中心线高度可设在2.5m,塔排出口设为溢流槽,自流到循环水池。塔的高度可设定在16~18m 2、物料恒算 每小时消耗99%的NaOH 1.075Kg。每小时消耗85%的CaO 60.585Kg。石灰浆液浓度:含固量15%,可得石灰浆液密度1.093。按半小时配置一次石灰浆液计算,每次配置石灰浆液的体积是185m3。 浆液区的体积是24.26 m3。 石灰浆液按浆液区体积的10% 的流量(即石灰浆液泵的流量为 2.4 m3/h)不间断往塔内输送浆液。石膏浆液排出泵按浆液区体积的20% 的流量(即石膏浆液排出泵的流量为4.8 m3/h)不间断往塔外输出石膏浆液。由计算可得每小时产石膏干重0.129吨。 蒸发水分量2.16 m3/h。除雾器及管道冲洗水量约为3 m3/h。补充碱液量按按浆液区体积的10% 的流量(即碱液泵的流量为 2.4 m3/h)不间断往塔内输送碱液进塔部分:石灰浆液2.4 m3/h + 除雾器及管道冲洗水量3 m3/h + 补充碱液量2.4 m3/h 出塔部分:石膏浆液4.8m3/h +蒸发水分量2.16 m3/h 若氧化还原池按两塔5小时排出浆液量计算,则容积应为3.6×2×5=36 m3 如果采用塔外循环,循环水池也即再生、沉淀、碱水池可设定容量为250m3,有效容积200m3,池高度≤4m(便于抽沉淀),循环水停留时间设定为1小时。石灰采用人工加料,沉淀用离心渣泵或潜水渣泵抽出,采用卧式离心机脱水。

双碱法脱硫的操作

双碱法脱硫的操作 主要工艺过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溶剂制成氢氧化钠脱硫液(循环水),用泵打入脱硫除尘器进行脱硫。3种生成物均溶于水。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烟道灰同时被循环水湿润而捕集进入循环水,从脱硫除尘器排出的循环水变为灰水(稀灰浆)。一起流入沉淀池,烟道灰经沉淀定期清除,回收利用,如制内燃砖等。上清液溢流进入反应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氢氧化钠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亚硫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等,可通过沉淀清除;可以回收,是制水泥的良好原料。 因此可做到废物综合利用,降低运行费用。 用NaOH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为保证脱硫除尘器正常运行,烟气排放稳定达标,确保脱硫剂有足够使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脱硫剂用量计算如下: 脱硫反应中,NaOH的消耗量是SO2和CO2与其反应的消耗量。用量需要过量5%以上(按5%计算)。 前面计算的10 t/h锅炉烟气中SO2排放量为42 kg/h,CO2排放是为2 161 kg/h。 SO2和CO2中和反应用氢氧化钠量为: (80×42÷64+80×2 161÷44)×105% =4 180 kg 脱硫过程由于NaOH的转换实际消耗是石灰。折算成生石灰消耗量56×4 180÷80=2 926 kg 生石灰日消耗量为70 224 kg 综上所述,脱硫过程的碱消耗量是很大的。但要保证脱硫效率,就必须要保证碱的用量,通过比较双碱法脱硫可以实现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相对比较低,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废渣可综合利用。所以改进后的双碱法脱硫工艺是值得推荐和推广应用的。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 SO2(g)= = = SO2

(完整版)双碱法脱硫

双碱法脱硫技术介绍 碱法 , 脱硫 , 技术 (一)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介绍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尽量避免用钙基脱硫剂的不利因素,钙法脱硫工艺大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强制氧化系统(曝气系统),从而增加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用廉价的脱硫剂而易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单纯采用钠基脱硫剂运行费用太高而且脱硫产物不易处理,二者矛盾相互凸现,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应运而生,该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问题。 (二)双碱法脱硫技术工艺基本原理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 SO2 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 5 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 /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 SO2 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 H+和 HSO3- ;使用 Na2CO3 或 NaOH 液吸收烟气中的 SO2,生成 HSO32- 、 SO32-与 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脱硫反应: Na2SO3 + SO2 → NaSO3 + CO2 ↑ (1)2NaOH + SO2 → Na2SO3 + H2O ( 2)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 3)其中:式( 1)为启动阶段 Na2CO3 溶液吸收 SO2的反应;式( 2)为再生液pH 值较高时(高于 9 时),溶液吸收 SO2 的主反应;式( 3)为溶液 pH值较低( 5~9)时的主反应。 二、氧化过程(副反应) Na2SO3 + 1/2O2 → Na2SO4 ( 4)NaHSO3 + 1/2O2 → NaHSO4 ( 5) 三、再生过程 Ca(OH)2 + Na2SO3 → 2 NaOH + CaSO3 ( 6) Ca(OH)2 + 2NaHSO3 → Na2SO3 + CaSO3?1/2H2O +3/2H2O ( 7) 四、氧化过程 CaSO3 + 1/2O2 → CaSO4 ( 8) 式( 6)为第一步反应再生反应,式( 7)为再生至 pH>9 以后继续发生的主反应。脱下的硫以亚硫酸钙、硫酸钙的形式析出,然后将其用泵打入石膏脱水处理系统,再生的 NaOH 可以循环使用。 本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以石灰浆液作为主脱硫剂,钠碱只需少量补充添加。由于在吸收过程中以钠碱为吸收液,脱硫系统不会出现结垢等问题,运行安全可靠。由于钠碱吸收液和二氧化硫反应的速率比钙碱快很多,能在较小的液气比条件下,达到较高的二氧化硫脱除率。

双碱法脱硫操作手册

双碱法脱硫操作手册 编制/校核:韩鹏程 编制时间:2018年10月 ****有限公司

目录 一、前言 二、流程说明 三、工艺控制调节系统 四、原始开车 五、系统开停车步骤 六、操作规程 七、安全技术

一、前言 本操作手册适用于采用钠--钙双碱湿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术。为了保证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达标排放,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操作手册。 在启动和运转本装置以前,要求操作人员认真地阅读并理解本操作手册,因为不正确的操作将导致装置运行性能低劣或将导致设备损坏。 希望所有操作人员通力合作,共同维护好装置。 二、流程说明 流程概述: 本装置为钠--钙双碱湿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以稀碱液作为脱硫剂,以石灰乳液作为再生剂,在主塔中脱硫剂与烟气逆向流动,从而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净化后的烟气由脱硫塔顶部进入副塔,然后通过50米烟囱达标排放。本装置的主要任务是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达标排放。 1、气路 管式炉的烟气→多管旋风除尘器→增压风机→主脱硫塔(在塔内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少量烟尘被脱硫液吸收)→副塔→ 50米烟囱排放。 2、液路

液路由沉淀池、再生池、循环泵、主塔组成。将生石灰粉或片碱加入到搅拌罐内,加水开启搅拌器充分溶解,将清溶液放入再生池,废渣清理干净。 3、主要参数(厂方提供) 1)污染源:管式炉燃煤机及导热油炉的烟气; 2)进入脱硫系统烟气量:45000m3/h; 3)进入脱硫系统烟气温度:160℃; 4、工艺原理 反应原理: 基本化学原理可分为脱硫过程和再生过程两部分。 在塔内吸收SO2: 2NaOH+SO2=Na2SO3+H2O (1) Na2SO3+SO2+H2O=2NaHSO3(2) 脱硫液PH<9时以(1)式为主要反应,降到中性甚至酸性时则按(2)式反应。 用消石灰再生 Ca(OH)2+Na2SO3=2NaOH+CaSO3 Ca(OH)2+2NaHSO3=Na2SO3+CaSO3· H2O↓+ H2O 在石灰浆液(石灰达到过饱和状况)中,NaHSO3很快与Ca(OH)2反应从而释放出[Na+],[SO32-]与[Ca2+]反应,反应生成的CaSO3以半水化合物形式沉淀下来从而使[Na+]得到再生。NaOH只是一种启动

双碱法脱硫

物料就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白灰)。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 SO2(g)= = = SO2 SO2(aq)+H2O(l) = = =H++HSO3—= = = 2H++SO32-; 式(1)为慢反应,是速度控制过程之一。 然后H+与溶液中的OH—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促进SO2不断被吸收溶解。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脱硫后的反应产物进入再生池内用另一种碱,一般

是Ca(OH)2进行再生,再生反应过程如下: Ca(OH)2 + Na2SO3 → 2 NaOH + CaSO3$ U- Ca(OH)2 + 2NaHSO3 → Na2SO3 + CaSO3·1/2H2O +1/2H2O ( F存在氧气的条件下,还会发生以下反应: Ca(OH)2 + Na2SO3 + 1/2O2 + 2 H2O → 2 NaOH + CaSO4·H2O 脱下的硫以亚硫酸钙、硫酸钙的形式析出,然后将其用泵打入石膏脱水处理系统或直接堆放、抛弃。再生的NaOH可以循环使用。 工艺流程介绍 来自锅炉的烟气先经过除尘器除尘,然后烟气经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布置若干层(根据具体情况定)旋流板的方式,旋流板塔具有良好的气液接触条件,从塔顶喷下的碱液在旋流板上进行雾化使得烟气中的SO2与喷淋的碱液充分吸收、反应。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过除雾器脱水后进入换热器,升温后的烟气经引风机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最初的双碱法一般只有一个循环水池,NaOH、石灰和脱硫过程中捕集的飞灰同在一个循环池内混合。在清除循环池内的灰渣时,烟灰、反应生成物亚硫酸钙、硫酸钙及石灰渣和未反应的石灰同时被清除,清出的混合物不易综合利用而成为废渣。为克服传统双碱法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主要工艺过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制成脱硫液,用泵打入吸收塔进行脱硫。三种生成物均溶于水,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飞灰同时被循环液湿润而捕集,从吸收塔排出的循环浆液流入沉

双碱法脱硫

双碱法脱硫技术介绍 碱法, 脱硫, 技术 (一)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介绍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尽量避免用钙基脱硫剂的不利因素,钙法脱硫工艺大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强制氧化系统(曝气系统),从而增加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用廉价的脱硫剂而易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单纯采用钠基脱硫剂运行费用太高而且脱硫产物不易处理,二者矛盾相互凸现,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应运而生,该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问题。 (二)双碱法脱硫技术工艺基本原理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或NaOH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脱硫反应: Na2SO3 + SO2 →NaSO3 + CO2↑(1) 2NaOH + SO2 →Na2SO3 + H2O (2) Na2SO3 + SO2 + H2O →2NaHSO3 (3) 其中: 式(1)为启动阶段Na2C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 式(2)为再生液pH值较高时(高于9时),溶液吸收SO2的主反应; 式(3)为溶液pH值较低(5~9)时的主反应。 二、氧化过程(副反应) Na2SO3 + 1/2O2 →Na2SO4 (4) NaHSO3 + 1/2O2 →NaHSO4 (5) 三、再生过程 Ca(OH)2 + Na2SO3 →2 NaOH + CaSO3 (6) Ca(OH)2 + 2NaHSO3 →Na2SO3 + CaSO3?1/2H2O +3/2H2O (7) 四、氧化过程

双碱法工艺PH值

双碱法工艺pH值 目前湿式石灰/石灰石浆液洗涤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烟气脱硫技术。它是以石灰石或石灰的浆液为脱硫剂,在吸收塔内对SO2烟气进行洗涤吸收的方法,其产物为CaSO3和CaSO4。由于原料中的Ca(OH)2、CaCO3沉积或结晶析出,反应产物CaSO3和CaSO4的结晶析出等,所以其最大的难点是吸收塔结垢和堵塞问题。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为了克服传统石灰石-石膏法容易结垢和堵塞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pH是双碱法运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有效的控制系统各个方面的pH,能减少整个系统的结垢和堵塞倾向。本文通过双碱法在北京某供暖中心的运用,根据塔进出口pH、浆池pH和再生池pH的变化规律,得出双碱法在工程运行过程中pH的最佳范围,并提出系统运行过程中防止系统结垢和堵塞的一些必要措施。 1 双碱法工艺流程 对该供暖中心40 t/h锅炉系统采用双碱法烟气脱硫系统。 图1为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简图,该法用Na2CO3和Ca(OH)2作用,以Na2CO3为脱硫碱,以Ca(OH)2进行再生,。该脱硫系统采用三相流化床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填料采用两层格栅空心填料球填充,脱硫塔顶部设有高效喷淋装置。脱硫液由脱硫塔的顶部进入脱硫塔,烟气由脱硫塔底部进入,在经过高效喷淋后在填料球的上下湍动下与烟气接触,处理后的烟气经引风机到达烟囱,排入大气。脱硫塔的出水由底部流出,与浆池中的浆液混和后到达再生(沉淀)池进行再生,再生液经澄清池后,一部分进入吸收塔进行烟气脱硫,另一部分循环进入浆池中与Ca(OH)2作用配成浆液,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回用。 1

- 2 - 图1 双碱法除尘脱硫系统工艺流程图 1.脱硫塔; 2.引风机; 3.烟囱; 4.浆池; 5.纯碱料箱; 6.再生沉淀池; 7.澄清池; 8.水泵 2 双碱法原理 (1) 吸收反应 系统运行初期,吸收液中主要是Na2CO3。 Na2CO3+SO2→Na2SO3+CO2 随着系统的运行,塔出水经再生池再生后,吸收液中主要为Na2SO3,有时吸收液中还含有NaOH。 Na2SO3+SO2+H2O→2NaHSO3 NaOH+SO2→Na2SO3+H2O 吸收反应中消耗了OH-生成了HSO3-,因此塔出口pH应降低。 (2) 再生反应 2NaHSO3+Ca(OH)2→Na2SO3+CaSO3·1/2H2O+3/2H2O Na2SO3+Ca(OH)2+1/2H2O→2NaOH+CaSO3·1/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再生过程中消耗HSO3-,生成OH-,因此经再生池后,再生液pH应升高。 (3) 氧化反应 SO32-+O2→SO42- CaSO3+O2→CaSO4 氧化反应主要是将SO32-和CaSO3氧化,而H++SO32-→HSO3-,故系统pH的高低也决定着氧化反应发生的程度。 对于脱硫效果来讲,塔进口pH越高,吸收液脱硫能力也就越强。但pH过高后,可能会增加系统中Ca2+的浓度,从而增加系统中CaSO4的过饱和度,引起系统的结垢和堵塞。为了防止系统的结垢和堵塞,下面对系统运行各个阶段的pH进行研究。 3 系统运行中pH变化规律研究

220000立方万风量脱硫方案 双碱法

山东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真诚合作诚信共赢 芜湖兆信炉料有限公司 3 220000m窑炉烟气脱硫工程(双碱法)技术方案 山东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7-04-9第页12 共页1

山东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方案说明 1、本技术方案脱硫除尘系统核心设备采用我公司自行设计的脱硫塔,系统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2、本技术方案为窑炉烟气处理方案,采用石灰+碱——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 3、本技术方案保证:烟气脱硫除尘后满足贵公司环保排放要求。并承诺达到以下标准: 3 200mg/NmS0排放浓度:<2 1.项目概况 1.1 概述 窑炉烟气产生SO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工厂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使2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装置。 脱硫装置采用湿式脱硫塔,工艺为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 设计考虑窑炉工况变化,保证各种工况下的脱硫效率,对烟气中的粉尘和SO进行治理。21.2 场地条件及气候条件(需甲方提供) 1.2.1地质条件 1.2.1.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1.2.1.2地震构造条件分析 1.3 基本设计条件 1.3.1烟气特性:含硫量高 3环保要求:二氧化硫≤1.3.1200mg/Nm3业主治理目标:二氧化硫≤ 200mg/Nm1.3.1 1.3.4 工艺水质 水质:新鲜工业水(氯离子含量低于25mg/L) 进口压力: 0.3MPa 温度:正常5-25℃,不超过35℃ 设计原始数据:(以下数据请甲方确认签字) 山东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甲方:芜湖兆信炉料有限公司签字确认(盖章)技术规范2.2.1 总则 本规范满足窑炉的烟气脱硫成套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如果甲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甲方可以认为乙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本规范书经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和签字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2.2 设计范围 甲方负责土建部分的设计范围包括:设备基础、池、槽、沟、厂房内的扶梯平台、照明、接地、避雷、防水、防腐、给排水、消防、起重设备、通信等;整套脱硫系统所需的电源、水源、蒸汽、气源、废水排放等与原有系统的接入,(乙方提供相关的尺寸数据,甲方根据当地地质情况设计设备基础),土建施工由甲方负责。 设备设施及材料的供货部分,包括整个脱硫系统的设备、管线、阀门、控制系统、电气设备、热工仪表、电缆、桥架等。 乙方工作范围: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交付、效果检测、缺陷责任期修复及运行、维护的培训等相关工作。 2.3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政策,确保烟气脱硫除尘后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满足业主要求; (2)采用可靠、经济的处理工艺,在确保脱硫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 山东凯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系统力求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并留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窑炉负荷变化; (4)在设计时考虑水、液的循环使用;在设备配置上,尽可能在不影响工人操作的情况下缩小间距,不仅节约土地面积,还节约了水、电、汽的输送成本;脱硫后的净烟气由塔顶烟囱排放。 2.4 设计标准和规范 本技术规范书要求符合下列规范及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2008版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工业窑炉及炉锅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

双碱法脱硫介绍

一、工艺流程 →→→ ↓↑↑ → 流程说明: 烟气从锅炉排出,烟气进入不锈钢脱硫塔,经水喷淋脱硫后,净化的气体经风机进烟囱高空排放,喷淋后的水进入循环碱池沉渣后经水泵加压再进行喷淋,喷淋水循环使用。在加碱池内加入[NaCO3-Ca(OH)2],使池内变碱性,通过自动加药系统,自动加到大循环水池。 二、双碱法脱硫原理 双碱法又叫钠钙双碱法[NaCO3-Ca(OH)2],采用纯碱启动、钠碱吸收SO2、钙碱再生的方法。较之石灰石法等其它脱硫工艺,它有以下优点: (1)钠碱吸收剂反应活性高、吸收速度快,可降低液气比,从而既可降低运行费用,又可减少水池、水泵和管道的投资; (2)再生和沉淀分离在塔外,可大大降低塔内和管道内的结垢机会; (3)钠碱循环利用,损耗少,运行成本低; (4)正常操作下吸收过程无废水排放; (5)灰水易沉淀分离,可大大降低水池的投资; (6)脱硫渣无毒,溶解度极小,无二次污染,可综合利用; (7)电石渣作再生剂(实际消耗物),以废治废,运行成本低(如有电石渣的话);

(8)操作简便,系统可长期运行稳定。 其基本化学原理可分脱硫过程和再生过程: 脱硫过程: Na2CO3+SO2 →Na2SO3+CO2↑(1) 2NaOH+SO2→ Na2SO3+H2O (2) Na2SO3+SO2+H2O → 2NaHSO3 (3) 以上三式视吸收液酸碱度不同而异:(1)式为吸收启动反应式;碱性较高时(PH>9),(2)式为主要反应;碱性降低到中性甚至酸性时(5<PH<9 时,则按(3)式发生反应。 再生过程: 2NaHSO3+Ca(OH)2 → Na2SO3+CaSO3 ↓+2H2O (4) Na2SO3+Ca(OH)2→ 2 NaOH+CaSO3 ↓ (5) 在Ca(OH)2浆液(Ca(OH)2达到过饱和状况)中,中性(两性)的NaHSO3很快跟Ca(OH)2反应从而释放出[Na+],随后生成的[SO32-]继续跟Ca(OH)2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以半水化合物形式慢慢沉淀下来,从而使[Na+]得到再生,吸收液恢复对SO2的吸收能力,循环使用。

双碱法烟气脱硫计算过程

双碱法计算过程 标态: Q 0 = 40000Nm 3 /h 65°C : Q^ 一 一 40000 = 49523m 3/h 273 还有约5% 的水份 如果在引 风机后脱硫,脱 硫塔进口压力约800Pa,出口压力约-200Pa,如果精度高一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 1脱硫塔 ⑴塔径及底面积计算: 塔内流速:取v =3.2m/s 宀「= Q. 49532/3600 V nv \ 3.14X3.2 D=2r=2.35m 即塔径为 2.35米。底面积 S=nr 2 =4.3m 2 塔径设定为一个整数,如2.5m ⑵脱硫塔高度计算: 液气比取L/G= 4,烟气中水气含量设为8% SO 2如果1400mg/m3,液气比2.5即可,当SO2在4000mg/m3时,选4 取每台循环泵流量Q=91m 。选100LZ A -360型渣浆泵,流量94m 3 /h ,扬程22.8米, 功率30KW ,2台 ② 计算循环浆液区的高度: 取循环泵8min 的流量,则H 1=24.26 4.3=5.65m 如此小炉子,不建议采用塔内循环,塔内循环自控要求高,还要测液位等,投资相 = 1.17m ①循环水泵流量: L Q HG G 3 1000(1 /m ) 4 49532 (1 -0.08) 1000 3 = 182m /h

应大一点。 采用塔外循环,泵的杨程选35m,管道采用碳钢即可。 ③计算洗涤反应区高度 停留时间取3秒,则洗涤反应区高度H2=3.2 %=9.6m ④除雾区高度取6米 H3=6m ⑤脱硫塔总高度:H=H i+H2+H3=5.65+9.6+6=21.3m 塔体直径和高度可综合考虑,直径大一点,高度可矮一点,从施工的方便程度、场 地情况,周围建筑物配 套情况综合考虑,可适 当进行小的修正。如采 用塔内循环,底部不考虑持液槽,进口管路中心线高度可设在 2.5m,塔排出口设为溢流槽,自流到循环水池。塔的高度可设定在16~18m 2、物料恒算 每小时消耗99%的NaOH 1.075Kg。每小时消耗85%的CaO 60.585Kg。石灰浆液浓度:含固量15%,可得石灰浆液密度1.093。按半小时配置一次石灰浆液计算,每次配置石灰浆液的体积是185m3。 浆液区的体积是24.26 m3。 石灰浆液按浆液区体积的10%的流量(即石灰浆液泵的流量为 2.4 m3/h)不间断往塔内输送浆液。石膏浆液排出泵按浆液区体积的20%的流量(即石膏浆液排出泵的流量 为4.8 m3/h)不间断往塔外输出石膏浆液。由计算可得每小时产石膏干重0.129吨。 3 3 蒸发水分量2.16 m/h。除雾器及管道冲洗水量约为3 m/h。补充碱液量按按浆液区体积的10%的流量(即碱液泵的流量为2.4 m3/h)不间断往塔内输送碱液 进塔部分:石灰浆液2.4 m3/h +除雾器及管道冲洗水量3 m3/h +补充碱液量2.4 m3/h 出塔部分:石膏浆液4.8m3/h +蒸发水分量2.16 m3/h 若氧化还原池按两塔5小时排出浆液量计算,则容积应为3.6X 2X 5=36 m3 如果采用塔外循环,循环水池也即再生、沉淀、碱水池可设定容量为250m3,有效容积200m3,池高度w 4m (便于抽沉淀),循环水停留时间设定为1小时。石灰采用人工加料,沉淀用离心渣泵或潜水渣泵抽出,采用卧式离心机脱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