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核酸化学——复习资料

3核酸化学——复习资料
3核酸化学——复习资料

核酸化学

一名词解释:

1.DNA的一极结构和DNA的二级结构

2.增色效应

3.DNA的变性、DNA的复性

4.Tm值

二填空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

2.核苷酸的基本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3.在核酸分子中,单核苷酸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

4.核酸发生热变性后,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增高,这种现象

称为__________。

1.单核苷酸

2.磷酸戊糖碱基

3.磷酸二酯键

4. 增色效应

三、选择

1. DNA碱基配对主要靠()

a.范德华力b.氢键 c.疏水作用 d.共价键

2.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

a.r RNA b.m RNA c.t RNA d.核RNA

3.m RNA中存在而 DNA中没有的是()

a.A b.C c.G d.U

4.双链DNA之所以有较高的熔点温度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a.嘌呤 b.嘧啶 c.A和T d.G和C

5.对Waston-Crick DNA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内部 b.DNA的两条链走向相反。

c.在A和G之间形成氢键 d.碱基间形成共价健

6.在DNA和RNA两类核酸分类的依据是()

a.空间结构不同 b.所含碱基不同

c.核甘酸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所含戊糖不同

7.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性质是正确的()

a.溶液黏度增大 b.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形成双股螺旋d.260nm处的光吸收增强

8.(G+C)含量越高 Tm值越高的原因()

a.G-C之间形成一个共价键 b.G-C之间形成两个氢键

c.G-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d.G-C之间形成离子键

9.在一个DNA分子中,若A所占摩尔比为32.8%,G的摩尔比是()

a.67.2% b.32.8% c.17.2% d.65.6%

10.下列核酸变性后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a.共价键断裂,分子量变小 b.紫外线吸收值增加

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被破坏 d.黏度下降

11.DNA与RNA完全水解后产物特点是()

a.核糖相同、碱基小部分相同 b.核糖相同、碱基相同

c.核糖相同、碱基不同 d.核糖不同、碱基不同12.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 b.2'-5'-磷酸二酯键

c.3'、5'-磷酸二酯键 d.氢键

13.有关DNA的二级结构,下列叙述那一种是错误的?()a.DNA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b.DNA双螺旋结构是空间结构

c.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方向相同 d.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之间相互配对

14.DNA分子中与片段pTAGA互补的片段

A. pTAGA

B.pAGAT

C.pATCT

D.pTCTA

15.单链DNA 5'-pCpGpGpTpA-3'能与下列哪种RNA单链分子进行杂交

A. 5'-pGpCpCpTpA-3'

B. 5'-pGpCpCpApU-3'

C. 5'-pUpApCpCpG-3'

D. 5'-pTpApGpGpC-3'

16.下列关于RNA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有mRNA、tRNA、rRNA

B. tRNA是最小的一种RNA

C.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tRNA

D.组成核糖体的RNA是rRNA

17.tRNA分子的3'末端的碱基序列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1008861.html,A-3'

B.AAA-3'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1008861.html,C-3'

D.AAC-3'

18.有A、B、C三种不同来源的DNA,它们的Tm值依次为73℃、

82℃和78℃,由此推出它们的分子组成是

A.GC% A>B>C

B.AT% A>B>C

C. GC% B>C>A

D. AT% A

19.DNA的两股单链重新缔合成双链称为

A.变性

B.复性

C.杂交

D.重组

20.单链DNA与RNA形成局部双链称为

A.变性

B.复性

C.杂交

D.重组

四、判断

1.DNA碱基摩尔比规律仅适用于双链DNA,不适用于单链DNA。√2.不同来源的DNA单链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分子杂交,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碱基组成。(×)

3.Tm值高的DNA,(A+T)百分含量也高。(×)

4.双链DNA中,嘌呤碱基其含量总是等于嘧啶碱基含量。(√)5.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明显增强。(√)

6.核苷中碱基和戊糖的连接一般为 C-C糖苷键。(×)

7.在DNA变性过成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溶解。(×)

8.双链DNA中,每条单链的(G+C)百分含量与双链的(G+C)百分含量相等。(√)

9.DNA是生物界中唯一的遗传物质。(×)

10.在体内存在的DNA都是以Waston-Crick提出的双螺旋结构形式展开的。(×)

11.tRNA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

12.DNA双螺旋中,A,T之间有三个氢键。(×)

13.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14.RNA分子组成中,通常A不等于 U, G不等于C。(√)15.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ˊ位没有羟基。(×)

16.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ApCp,则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为GpApCpCpTpG。(×)

17.核酸的紫外吸收与溶液的pH值无关。(×)

18.生物体内存在的游离核苷酸多为5ˊ-核苷酸。(√)19.RNA的局部螺旋中,两条链之间的方向也是反向平行的。(√)20.多核苷酸链内共价键的断裂叫变性。(×)

四简答题

1、简述Chargaff定则的要点(叙述DNA碱基组成的特点)

2、RNA分几种,它们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3、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4、DNA热变性有何特点?

5.tRNA分子有哪些共同的结构特征?

5.答: (l)tRNA含70一90核苷酸,沉降系数在4S左右。

(2)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

(3)tRNA分子的3'端都具有CCA-OH结构, 5'端大多为pG…,有的为pC…。

(4)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型:由氨基酸臂、二氢尿嘧啶环、反密码环、TψC环、额外环构成。

(5)tRNA分子的三级结构呈倒写的L字母形状。

生物化学3-核酸作业参考答案

Chapter 4 Nucleic acids 专业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 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和原核细胞的部位,后者主要存在细胞的部位。(DNA,RNA,细胞核,拟核区,细胞质) 2. 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由,和连接而成。(核苷酸, 碱基,戊糖,磷酸) 3. 在各种RNA中,含量最多,含稀有碱基最多,半寿期最短。 (rRNA,tRNA,mRNA) 4. 维持DNA的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有,,。(碱基堆积力,氢 键,离子键) 5. 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的,两链的碱基序列,其中与 配对,形成两对氢键,与配对,形成三对氢键。(反向平行,互补配对,A,T,C,G) 6. 当温度逐渐升高到一定的高度时,DNA双链,称为。当“退火”时,DNA的 两条链,称为。(打开,变性,重新配对,复性) 7. 核酸在复性后260nm波长的紫外吸收,这种现象称为效应。(变性, 减小,减色) 8. tRNA的二级结构呈形,三级结构的形状象。(三叶草。倒“L”) 9. 富含的DNA比富含的DNA具有更高的溶解温度。(GC,AT) 10.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和于1953年提出的。(Watson,Crick) 11.DNA的T m值大小与三个因素有关,它们是,,。(GC对, DNA均一性,溶液离子强度) 12.PCR是通过、和三个步骤循环进行DNA扩增的。(变性, 退火,延伸) 二、选择题(20分) 1. 细胞内游离核苷酸分子的磷酸基团通常连接在糖的什么位置上?()a a. C5’ b. C3’ c. C2’ d. C1’ 2. 关于双链DNA碱基含量的关系哪个是错误的?( )b a. A=T b. A+T=G+C c. C=G d. A+G=C+T 3. 下列关于DN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 a. 两条链反向平行 b. 所有生物中DNA均为双链结构 c. 自然界存在3股螺旋DNA d. 分子中稀有碱基很少 4. Southern印记法是利用DNA与下列何种物质之间进行分子杂交的原理?()d a. RNA b. 蛋白质 c. 氨基酸 d. DNA 5. RNA分子中常见的结构成分是()b a. AMP、CMP和脱氧核糖 b. GMP、UMP和核糖 c. TMP、AMP和核糖 d. UMP、CMP和脱氧核糖 6. 热变性的DNA()a

核酸化学

1.4.3 第三章核酸化学 第三章核酸化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核酸的元素组成、组成成分及组成单位。 (2)描述DNA、mRNA、tRNA和rRNA的结构特点。 (3)阐述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等基本概念,并列举其应用。 (4)了解核酸的性质、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功能。 (5)概括核酸提取的有关原理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1)至少会用一种方法完成核酸的含量测定。 (2)具备核酸类药物在使用、储存和运输中的基本技能。 核酸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从高等的动物、植物到简单的病毒都含有核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869年,年轻的瑞士科学家Miescher从脓细胞核中分离出一种含有C、H、O、N和P的物质,当时称为核素。因发现核素显酸性,后又改称为核酸,意即来自细胞核的酸性物质。随后,Hoppe-Seyler从酵母中分离出一种类似的物质,即现在的RNA。自那之后,核酸研究并非非常顺利。直到1909年,美国生物化学家Owen发现核酸中的糖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组成的核糖。1930年,他又发现Miescher在绷带上发现的核酸中的糖分子比

Hoppe-Seyler发现的“酵母核酸”中的糖分子少了1个氧原子,因此将这种糖分子称为脱氧核糖,含两种不同糖分子的核酸分别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1934年,Owen将核酸水解,证明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同时,在这一时期还证明了核苷酸是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20世纪50年代初,Chargaff发现DNA的嘌呤和嘧啶组成有其特殊规律。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从此,核酸的研究经历了基因克隆、人类3×109个碱基对(base pair,bp)的基因测序,开始进入基因组学研究阶段。 1.4.3.1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 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 5种,其中磷的含量在各种核酸中变化范围不大,平均含磷量为9%~10%。因而,可通过测定生物样品中磷的含量来计算样品中核酸含量。 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核酸在核酸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核苷酸,因此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为区别多、寡核苷酸,故将核苷酸也称为单核苷酸。核苷酸完全水解可释放出等摩尔量的碱基、戊糖和磷酸。 知识链接 核苷酸的利用

核酸化学

第六章核酸化学 一:填空题 1. 核酸在260nm附近有强吸收,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Chargaff等人发现各种生物体DNA碱基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异性,而没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异性。 3.DNA双螺旋中只存在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碱基对。T总是与________________配对,C总是与________________配对。 4.核酸的主要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_中,RNA主要位于 ________________中。 6.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_______________型糖苷键。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键连接形成多聚体。 7. 双链DNA中若________________含量多,则Tm值高。 8. DNA样品的均一性愈高,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_____________。 9. .DNA所处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越________________,熔解温度越 ________________,所以DNA应保存在较________________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 ________________mol/L的NaCl溶液。 10.给动物食用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1. 硝酸纤维素膜可结合________________链核酸。将RNA变性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再进行杂交,称________________印迹法。 12.双链DNA热变性后,或在pH2以下,或pH12以上时,其________________,同样条件下, 单链DNA的________________。 13. 变性DNA的复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 DNA复性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其值与DNA的复杂程度成________________比。 15. ,FAD和CoA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衍生物。 16.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其次,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也起一定作用。 17. .tRNA的三级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形,其一端为________________,另一端为 ________________。 18. 测定DNA一级结构的方法主要有Sanger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法和Maxam,Gilbert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法。 19.双链DNA螺距为3.4nm,每匝螺旋的碱基数为10,这是________________型DNA的结构。 20.RNA分子的双螺旋区以及RNA-DNA杂交双链具有与____________型DNA相似的结构,外型较为________________。 21. 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22. T.Cech和S.Altman因发现________________而荣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是非题 1.[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2.[ ]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ApC,则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为:pGpApCpCpTpG。 3.[ ]若种属A的DNA Tm值低于种属B,则种属A的DNA比种属B含有更多的A-T碱基对。 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与组蛋白的复合体。

核酸化学习题及问题详解

核酸化学 (一)名词解释 1.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 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 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 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5.反密码子(anticodon) 6.顺反子(cistron) 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8.退火(annealing) 9.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 10.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 11.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 12.DNA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13.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 14.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________于____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 3.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_____位置不带羟基。 4.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___中,RNA主要位于____中。 5.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____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____键。核苷与核苷之间通过_____键连接成多聚体。 6.核酸的特征元素____。 7.碱基与戊糖间是C-C连接的是______核苷。 8.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9.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10.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是______关系。 11.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12.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___,每匝螺旋有___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___。13.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___,T m(熔解温度)则___,分子比较稳定。 14.在___条件下,互补的单股核苷酸序列将缔结成双链分子。 15.___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16.DNA分子的沉降系数决定于_____、_____。 17.DNA变性后,紫外吸收___,粘度___、浮力密度___,生物活性将___。 18.因为核酸分子具有___、___,所以在___nm处有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19.双链DNA热变性后,或在pH2以下,或在pH12以上时,其OD260______,同样条件下,单链DNA的OD260______。 20.DNA样品的均一性愈高,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___。 21.DNA所在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熔解温度愈___,所以DNA应保存在较_____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_____mol/L的NaCI溶液。22.mRNA在细胞内的种类___,但只占RNA总量的____,它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的,又是_______合成的模板。 23.变性DNA 的复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核酸化学

人体游离循环DNA的研究进展 摘要:循环DNA 是近些年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健康人含有微量的循环DNA,疾病状态下其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尽管目前循环DNA 的来源尚无定论,但它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已广受关注。通过监测循环DNA 总水平变化及相关肿瘤基因的异常改变,可以实现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产前疾病的监测与筛查;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病情监测等。 关键词:循环D N A ;临床应用;恶性肿瘤;产前诊断 正文: 游离循环核酸(Free circulating nucleic acids)是一种存在于动植物和人的体液中的细胞外游离状态核酸。目前已经在血浆、血清、尿液、前列腺液、支气管灌洗液、唾液、脑脊液、胃液、胆汁、淋巴液、腹腔液及粪便中检测到了游离循环核酸。已发现的游离循环核酸包括游离循环DNA 和游离循环RNA。 循环DNA是存在于外周血、滑膜液等体液中的细胞外DNA,亦称游离DNA。循环DNA 由双链DNA、单链DNA及其混合物组成,其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DNA和DNA-蛋白质复合物。人循环DNA和基因组DNA在核苷酸及碱基组成上基本一致,与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密不可分,近年来, 随着对游离循环核酸研究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游离循环DNA的检测已经在疾病监控、胎儿产前诊断和肿瘤研究中取得众多进展。为此,本文将对循环DNA 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来源作简单介绍。 1循环DNA的来源 虽然目前人们对循环DNA真正的来源仍未达成共识,但已有研究表明健康人和恶性肿瘤患者循环DNA在量和质上均有区别,且来源不同。Suzuki等[1]发现健康人中循环DNA 水平非常低,仅有3.6~5.0ng/ml,而且其片段大多小于180 bop。小于180 bop的循环DNA 片段多数是在经历凋亡诱导的细胞培养液中发现,而大于10,000 bop的多数是在经历坏死诱导的培养液中发现,这与Suzuki等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表明正常人循环DNA主要来源于凋亡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循环DNA水平明显增加,其来源也较健康人更为复杂,到目前虽仍无定论,但是有几种观点颇具代表性。(1)来自肿瘤细胞的坏死和/或凋亡。Jar等[2]诱导了

核酸化学习题及答案

核酸化学 (一)名词解释 1.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 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 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 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5.反密码子(anticodon) 6.顺反子(cistron) 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8.退火(annealing) 9.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 10.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 11.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 12.DNA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13.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 14.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_________于____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_____。 3.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_____位置不带羟基。 4.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___中,RNA主要位于____中。 5.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____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____键。核苷与核苷 之间通过_____键连接成多聚体。 6.核酸的特征元素____。 7.碱基与戊糖间就是C-C连接的就是______核苷。 8.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就是相似的。 9.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就是相似的。 10.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就是______关系。 11.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2.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___,每匝螺旋有___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就是___。 13.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___,T m(熔解温度)则___,分子比较稳定。 14.在___条件下,互补的单股核苷酸序列将缔结成双链分子。 15.___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16.DNA分子的沉降系数决定于_____、_____。 17.DNA变性后,紫外吸收___,粘度___、浮力密度___,生物活性将___。 18.因为核酸分子具有___、___,所以在___nm处有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19.双链DNA热变性后,或在pH2以下,或在pH12以上时,其OD260______,同样条件下,单链 DNA的OD260______。 20.DNA样品的均一性愈高,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___。 21.DNA所在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熔解温度愈___,所以DNA 应保存在较_____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_____mol/L的NaCI溶液。 22.mRNA在细胞内的种类___,但只占RNA总量的____,它就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的,又就是 _______合成的模板。 23.变性DNA 的复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4.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就是_____,其次,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 力如_____,______与_____也起一定作用。 25.tRNA的二级结构呈___形,三级结构呈___形,其3'末端有一共同碱基序列___其功能就是 ___。

核酸化学习题

核酸化学习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核酸的化学 一、是非题 1.嘌呤碱分子中含有嘧啶碱结构。 2.核苷由碱基和核糖以C—N糖苷键相连。 3.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脱水缩合而成,所以说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 4.核苷酸的碱基和糖相连的糖苷键是C—O型。 5.核糖与脱氧核糖的差别是糖环的2’位有无羟基。 6.核苷酸的等电点的大小取决于核糖上的羟基与磷酸基的解离。 7.在DNA双链之间,碱基配对A-T形成两对氢键,C-G形成三对氢键,若胸腺嘧啶C-2位的羰基上的氧原于质子化形成OH, A-T之间也可形成三对氢键。 8.任何一条DNA片段中,碱基的含量都是A=T,C=G。 9.DNA碱基摩尔比规律仅适令于双链而不适合于单链。 10.用二苯胺法测定DNA含量必须用同源的DNA作标准样品。 11.DNA变性后就由双螺旋结构变成线团结构。 12.Tm值低的DNA分子中(A-T)%高。 13.Tm值高的DNA分子中(C-G)%高。 14.由于 RNA不是双链,因此所有的 RNA分子中都没有双螺旋结构。 15.起始浓度高、含重复序列多的 DNA片段复性速度快。 16.DNA的复制和转录部必须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

17.某氨基酸tRNA反密码子为GUC,在mRNA上相对应的密码子应该是CAG。 18.细胞内DNA的核苷酸顺序都不是随机的而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19.RNA链的5 ′核苷酸的3′羟基与相邻核苷酸的5′羟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20.假如某DNA样品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OD260提高30%,说明它是一条双链 DNA。 21.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22.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ApC,则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为:pGpApCpCpTpG。 23. 若种属A的DNA Tm值低于种属B,则种属A的DNA比种属B 含有更多的A-T碱基对。 2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与组蛋白的复合体。 25.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 26. mRNA是细胞内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 27.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出现减色效应。 28. DNA样品A与B分别与样品C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杂交双链结构如下图: 那么说明样品A与C的同源性比样品B与C的同源性高。

核酸化学习题及答案

核酸化学习题及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核酸化学 (一)名词解释 1.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 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 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 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5.反密码子(anticodon) 6.顺反子(cistron) 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8.退火(annealing) 9.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 10.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 11.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 ) 12.DNA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13.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 14.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________于____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 3.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_____位置不带羟基。 4.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___中,RNA主要位于____中。 5.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____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____键。核苷与核苷之间通过_____键连接成多聚体。 6.核酸的特征元素____。 7.碱基与戊糖间是C-C连接的是______核苷。 8.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9.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10.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是______关系。 11.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2.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___,每匝螺旋有___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___。 (熔解温度)13.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___,T m 则___,分子比较稳定。 14.在___条件下,互补的单股核苷酸序列将缔结成双链分子。 15.___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核酸化学名词解释

核酸化学名词解释 核酸化学名词解释 1.中心法则(centraldogma):生物体遗传信息流动途径。最初 A由Crick(1958)提出,经后人的不断补充和修改,现包括反转录和RNRNA 复制等内容。 2.半保留复制(简称复制)(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亲代双链DNA以每条 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各合成一条互补链,这样一条亲代DNA双螺旋,形成两条完全 相同的子代DNA螺旋,子代DNA分子中都有一条合成的“新”链和一条来自亲代的旧链, 称为半保留复制。 polymerase):3.DNA聚合酶(DNA(DNApolymerase)指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 按5’→3’方向合成DNA的一类酶,反应条件: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Mg+、模板、 引物。DNA聚合酶是多功能酶,除具有聚合作用外,还具有其它功能,不同DNA聚合酶所 具有的功能不同。 A4.解旋酶(helicase):是一类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使DNDNA 双螺旋两条链分开的酶,每解开一对碱基,水解2分子ATP。 5.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是一类引起DNA拓扑异构反应的酶,分为两类:类 型I的酶能使DNA的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 反应无需供给能量,类型Ⅱ的酶能使DNA的两条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当它引入 超螺旋时,需要由ATP供给能量。 6.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bindingprotein,SSB):是一类特异性和单链区DNA结合的蛋白质。它的功能在于稳定DNA解开的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部分不被核 酸酶降解。 ligase):7.DNA连接酶(DNA(DNAligase)是专门催化双链DNA中缺口共价连接的酶,不能催化两条游离的单链DNA链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反应需要能量。 8.引物酶及引发体(primase&primosome):以D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 在DNA合成中,催化形成RNA引物的酶称为引物酶及引物体。大肠杆菌的引物酶单独没有 活性,只有与其它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体,即引发体才有生物活性。 9.复制叉(replicationfork):复制中的DNA分子,末复制的部分是亲代双螺旋,而 复制好的部分是分开的,由两个子代双螺旋组成,复制正在进行的部分呈丫状叫做复制叉。

3核酸化学——复习资料

核酸化学 一名词解释: 1.DNA的一极结构和DNA的二级结构 2.增色效应 3.DNA的变性、DNA的复性 4.Tm值 二填空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 2.核苷酸的基本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3.在核酸分子中,单核苷酸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 4.核酸发生热变性后,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增高,这种现象 称为__________。 1.单核苷酸 2.磷酸戊糖碱基 3.磷酸二酯键 4. 增色效应 三、选择 1. DNA碱基配对主要靠() a.范德华力b.氢键 c.疏水作用 d.共价键 2.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 a.r RNA b.m RNA c.t RNA d.核RNA 3.m RNA中存在而 DNA中没有的是() a.A b.C c.G d.U 4.双链DNA之所以有较高的熔点温度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a.嘌呤 b.嘧啶 c.A和T d.G和C 5.对Waston-Crick DNA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内部 b.DNA的两条链走向相反。 c.在A和G之间形成氢键 d.碱基间形成共价健 6.在DNA和RNA两类核酸分类的依据是() a.空间结构不同 b.所含碱基不同 c.核甘酸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所含戊糖不同 7.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性质是正确的() a.溶液黏度增大 b.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形成双股螺旋d.260nm处的光吸收增强 8.(G+C)含量越高 Tm值越高的原因() a.G-C之间形成一个共价键 b.G-C之间形成两个氢键 c.G-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d.G-C之间形成离子键 9.在一个DNA分子中,若A所占摩尔比为32.8%,G的摩尔比是() a.67.2% b.32.8% c.17.2% d.65.6% 10.下列核酸变性后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a.共价键断裂,分子量变小 b.紫外线吸收值增加 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被破坏 d.黏度下降 11.DNA与RNA完全水解后产物特点是() a.核糖相同、碱基小部分相同 b.核糖相同、碱基相同 c.核糖相同、碱基不同 d.核糖不同、碱基不同12.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 b.2'-5'-磷酸二酯键 c.3'、5'-磷酸二酯键 d.氢键 13.有关DNA的二级结构,下列叙述那一种是错误的?()a.DNA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b.DNA双螺旋结构是空间结构 c.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方向相同 d.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之间相互配对 14.DNA分子中与片段pTAGA互补的片段 A. pTAGA B.pAGAT C.pATCT D.pTCTA 15.单链DNA 5'-pCpGpGpTpA-3'能与下列哪种RNA单链分子进行杂交 A. 5'-pGpCpCpTpA-3' B. 5'-pGpCpCpApU-3' C. 5'-pUpApCpCpG-3' D. 5'-pTpApGpGpC-3' 16.下列关于RNA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有mRNA、tRNA、rRNA B. tRNA是最小的一种RNA C.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tRNA D.组成核糖体的RNA是rRNA 17.tRNA分子的3'末端的碱基序列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1008861.html,A-3' B.AAA-3'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1008861.html,C-3' D.AAC-3' 18.有A、B、C三种不同来源的DNA,它们的Tm值依次为73℃、

核酸化学

核酸化学 一、A型选择题 1、关于DNA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B.嘌呤碱基只与嘧啶碱基配对 C.双螺旋的螺距为3. 4nm,直径为2nm D.主链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E.是右手双螺旋结构,每个螺旋包含10bp 2、关于RNA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RNA传递遗传信息 B.细胞质中只有mRNA C. rRNA可与蛋白质结合 D. tRNA 比mRNA和rRNA小 E.主要有mRNA、tRNA和rRNA三类 3. 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 A.氮 B.磷 C.氢 D.碳 E.氧 4.比较RNA和DNA的水解产物 A.碱基不同,戊糖不同 B.碱基不同,戊糖相同 C.碱基相同,戊糖不同 D.部分碱基不同,戊糖不同 E.部分部分碱基不同,戊糖相同 5、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氢键 B.1',5'-糖苷键 C. 2',3’-磷酸酯键 D. 2',5’-磷酸二酯键 E. 3',5'-磷酸二酯键 6、构成多核苷酸主链的是 A.碱基 B.戊糖

C. 碱基和磷酸 D.碱基和戊糖 E.戊糖和磷酸 7、按照Chargaff规则,关于DNA碱基组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T=G+C B. A与C的含量相等 C.不同生物体来源的DNA组成不同 D.生物体DNA的组成随年龄的治接有的变化而变化 E.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的组成不同 8、关于DNA碱基组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A和T含量不同 B.同一体不同组织的碱基组成不同 C.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D.同一体在不同营养状态下碱基组成不同 E.同一个体在成年期与少儿期碱基组成不同 9、关于真核生物DNA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与T形成两个氢键 B. C与C形成三个氢键 C.嘌呤与嘧啶的含量相等 D.腺嘌呤与胸腺嘧啶含量相等 E.营养不良可改变DNA的组成 10、一个DNA中,若G所占的摩尔分数是32.8%,则A的摩尔分数应是( ) A. 15.6% B. 17.2% C. 32.8% D. 65.6% E. 67.2% 11、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G与C+T的比值为1最的 B. A+T与G+C的比值为1 C.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 D.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为右手螺旋 E.由两条完全相同的多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盘旋而成 12、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螺距为3. 4nm

核酸化学习题

核酸的化学 一、是非题 1.嘌呤碱分子中含有嘧啶碱结构。 2.核苷由碱基和核糖以C—N糖苷键相连。 3.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脱水缩合而成,所以说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 4.核苷酸的碱基和糖相连的糖苷键是C—O型。 5.核糖与脱氧核糖的差别是糖环的2’位有无羟基。 6.核苷酸的等电点的大小取决于核糖上的羟基与磷酸基的解离。 7.在DNA双链之间,碱基配对A-T形成两对氢键,C-G形成三对氢键,若胸腺嘧啶C-2位的羰基上的氧原于质子化形成OH, A-T之间也可形成三对氢键。 8.任何一条DNA片段中,碱基的含量都是A=T,C=G。 9.DNA碱基摩尔比规律仅适令于双链而不适合于单链。 10.用二苯胺法测定DNA含量必须用同源的DNA作标准样品。 11.DNA变性后就由双螺旋结构变成线团结构。 12.Tm值低的DNA分子中(A-T)%高。 13.Tm值高的DNA分子中(C-G)%高。 14.由于 RNA不是双链,因此所有的 RNA分子中都没有双螺旋结构。 15.起始浓度高、含重复序列多的 DNA片段复性速度快。 16.DNA的复制和转录部必须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 17.某氨基酸tRNA反密码子为GUC,在mRNA上相对应的密码子应该是

CAG。 18.细胞内DNA的核苷酸顺序都不是随机的而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19.RNA链的5 ′核苷酸的3′羟基与相邻核苷酸的5′羟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20.假如某DNA样品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OD260提高30%,说明它是一条双链 DNA。 21.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22.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ApC,则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为:pGpApCpCpTpG。 23. 若种属A的DNA Tm值低于种属B,则种属A的DNA比种属B 含有更多的A-T碱基对。 2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与组蛋白的复合体。 25.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 26. mRNA是细胞内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 27.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出现减色效应。 28. DNA样品A与B分别与样品C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杂交双链结构如下图: 那么说明样品A与C的同源性比样品B与C的同源性高。 29、在所有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既含有RNA又含有DNA的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