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进阶版

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进阶版
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进阶版

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进阶版
来源: 作者:存储时代 赵效民 2007-10-24 出处:https://www.360docs.net/doc/b112797979.html,
序:不得不说的话 作为电脑中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之一(其余的两个是主板与 CPU),内存是决定系 统性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就像一个临时的仓库,负责数据的中转、暂存??不 过,虽然内存对系统性能的 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DIYer 并不重视内存,只 是将它看作是一种买主板和 CPU 时顺带买的“附件”,那时最多也就注意一下内 存的速度。这种现象截止于 1998 年 440BX 主板上市后,PC66/100 的内存 标准开始进入普通 DIYer 的视野,因为这与选购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时间,有 关内存时序参数的介 绍文章大量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 CL 参数)。 自那以后,DIYer 才发现,原来内存也有这么多的学问。接下来,始于 2000 年底/2001 年初的 VIA 芯片组 4 路交错(4-Way Interleave)内存控制和部 分芯片组有关内存容量限制的研究,则是深入了解内存的一个新开端。本刊在 2001 年第 2 期上也进行了 VIA 内存交错控 制与内存与模组结构的详细介绍, 并最终率先正确地解释了这一类型交错(内存交错有多种类型)的原理与容量限 制的原因。从那时起,很多关于内存方面的深入性 文章接踵而至,如果说那时 因此而掀起了一股内存热并不夸张。大量的内存文章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内存, 以及更深一层的知识,这对于 DIY 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 些所谓的内存高深技术文章有不少都是错的 (包括后来的 DDR 与 RDRAM 内存 的介绍),有的甚至是很低级的错误。在这近两年的时间 里,国内媒体上优秀 的内存技术文章可谓是寥若晨星,有些媒体还编译国外 DIY 网站的大篇内存文 章,但可惜的是,外国网站也不见得都是对的(这一点,国内很 多作者与媒体 似乎都忽视了)。就这样,虽然打开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可“普及”的效果并不 那么好,很多媒体的铁杆读者高兴地被带入内存深层世界,但也因此 被引向了 新的误区。

不过,从这期间(2001 年初至今)各媒体读 者对这类文章的反映来看,喜欢 内存技术的玩家大有人在且越来越多,这是各媒体“培养”的成果。这些用户已经 不满足如何正确的使用内存,他们更渴望深入的了 解这方面原来非常贫乏的知 识, 这些知识可能暂时不会对他们在使用内存过程中有什么帮助,但会大大满足 他们的求知欲。在 2001 年初,我们揭开 VIA 芯片组 4 路交错内存控制和部分 芯片组有关内存容量限制之迷时,还是主要围绕着内存使用的相关话题来展开, 而且在这期间有关内存技术的话题,《电脑高手》也都是一 笔带过。但在今天, 在很多人希望了解内存技术而众多媒体的文章又“力不从心”时, 我们觉得有必要 再次站出来以正视听,也就是说,我们这次的专题不再以内存 使用为中心,更 多的是纯技术性介绍,并对目前现存的主要内存技术误区进行重点纠正。 在最后要强调的是,本专题以技术为主,由于篇 幅的原因,不可能从太浅的方 面入手, 所以仍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作保证,而对内存感兴趣的读者则绝不容 错过,这也许是您最好的纠正错误认识的机会! 在本专题里,当讲完内存的基本操作之后,我们 会给大家讲一个仓库的故事, 从中相信您会更了解内存这个仓库是怎么工作的,希望您能喜欢。 SDRAM 内存模组的物理 Bank 与芯片位宽 虽然有关内存结构与时序的基础概念,在本刊 2001 年第 2 期的专题中就已有阐 述,但在这里为了保证专题的 可读性,我们需要再次加强这方面的系 统认识。 正确并深刻理解内存的基础概念, 是阅读本专题的第一条件。 因为即使是 RDRAM, 在很多方面也是与 SDRAM 相似的,而至于 DDR 与 DDR-Ⅱ、QBM 等形式的内存更 是与 SDRAM 有着紧密的联系。 SDRAM 内存模组与基本结构 我们平时看到的 SDRAM 都是以模组形式出 现,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式呢?这 首先要接触到两个概念:物理 Bank 与芯片位宽。

PC133 时代的 168pin SDRAM DIMM 1、 物理 Bank 传统内存系统为了保证 CPU 的正常工作, 必须一次传输完 CPU 在一个传输周期 内所需要的数据。 CPU 在一个传输周期能接受的数据容量就是 CPU 数据总线 而 的位宽,单位是 bit(位)。当时控制内存与 CPU 之间数据交换的北桥芯片也 因此将内存总线的数据位宽等同于 CPU 数据总线的位宽,而这个位宽就称之为 物理 Bank(Physical Bank,下文简称 P-Bank)的位宽。所以,那时的内存 必须要组织成 P-Bank 来与 CPU 打交道。 资格稍老的玩家应该还记得 Pentium 刚上市 时,需要两条 72pin 的 SIMM 才能启 动,因为一条 72pin -SIMM 只 能提供 32bit 的位宽,不能满足 Pentium 的 64bit 数据总线的需要。直到 168pin-SDRAM DIMM 上市后,才可以使用一条内存开机。下面将通过芯片位 宽的讲述来进一步解释 P-Bank 的概念。 不过要强调一点,P-Bank 是 SDRAM 及 以前传统内存家族的特有概念,在 RDRAM 中将以通道(Channel)取代,而对于像 Intel E7500 那样的并发式 多通道 DDR 系统,传统的 P-Bank 概念也不适用。

2、 芯片 位宽 上文已经讲到 SDRAM 内存系统必须要组成一 个 P-Bank 的位宽, 才能使 CPU 正常工作,那么这个 P-Bank 位宽怎么得到呢?这就涉及到了内存芯片的结构。 每个内存芯片也有自己的位宽,即每个传输周期 能提供的数据量。理论上,完 全可以做出一个位宽为 64bit 的芯片来满足 P-Bank 的需要,但这对技术的要 求很高,在成本和实用性方面也都处于劣势。所 以芯片的位宽一般都较小。台 式机市场所用的 SDRAM 芯片位宽最高也就是 16bit,常见的则是 8bit。这样, 为了组成 P-Bank 所需的位宽,就需要 多颗芯片并联工作。对于 16bit 芯片, 需要 4 颗(4×16bit=64bit)。对于 8bit 芯片,则就需要 8 颗了。
以上就是芯片位宽、芯片数量与 P-Bank 的 关系。P-Bank 其实就是一组内存 芯片的集合,这个集合的容量不限,但这个集合的总位宽必须与 CPU 数据位宽 相符。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一个系统只有 一个 P-Bank 已经不能满足容量 的需要。 所以, 芯片组开始可以支持多个 P-Bank, 一次选择一个 P-Bank 工作, 这就有了芯片组支持多少(物 理)Bank 的说法。而在 Intel 的定义中,则称

P-Bank 为行(Row),比如 845G 芯片组支持 4 个行,也就是说它支持 4 个 P-Bank。另外, 在一些文档中,也把 P-Bank 称为 Rank(列)。 回到开头的话题,DIMM 是 SDRAM 集 合形式的最终体现,每个 DIMM 至少 包含一个 P-Bank 的芯片集合。在目前的 DIMM 标准中,每个模组最多可以包 含两个 P-Bank 的内存芯片集合, 然理论上完全可以在一个 DIMM 上支持多 虽 个 P-Bank,比如 SDRAM DIMM 就有 4 个芯片选择信号(Chip Select,简称 片选或 CS),理论上可以控制 4 个 P-Bank 的芯片集合。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 没有这么去做。比如设计难度、制造成本、芯片组的配合 等。至于 DIMM 的面 数与 P-Bank 数量的关系, 2001 年 2 月的专题中已经明确了, 在 面数≠P-Bank 数,只有在知道芯片位宽的情况下,才能确定 P-Bank 的数量,大度 256MB 内存就是明显一例,而这种情况在 Registered 模组中非常普遍。有关内存模组 的设计,将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继续 探讨。
SDRAM 的逻辑 Bank 与芯片容量表示方法 1、逻辑 Bank 与芯片位宽
讲完 SDRAM 的外在形式, 就该深入了解 SDRAM 的内部结构了。这里主要的概念就 是逻辑 Bank。简单地说,SDRAM 的内部是一个存 储阵列。因为如果是管道式存 储(就如排队买票),就很难做到随机访问了。 阵列就如同表格一样,将数据“填”进去,你可 以把它想象成一张表格。和表格 的检索原理一样,先指定一个行(Row),再指定一个列(Column),我们就 可以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单元格,这就是内存 芯片寻址的基本原理。对于内存, 这个单元格可称为存储单元,那么这个表格(存储阵列)叫什么呢?它就是逻辑 Bank(Logical Bank,下文简称 L-Bank)。

L-Bank 存储阵列示意图 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不可能只做一个全容量 的 L-Bank,而且最重要的是, 由于 SDRAM 的工作原理限制,单一的 L-Bank 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寻址冲突, 大幅降低内存效率(在后文中将详细讲 述)。所以人们在 SDRAM 内部分割成 多个 L-Bank,较早以前是两个,目前基本都是 4 个,这也是 SDRAM 规范中的 最高 L-Bank 数量。到了 RDRAM 则最多达到了 32 个,在最新 DDR-Ⅱ的标 准中,L-Bank 的数量也提高到了 8 个。 这样,在进行寻址时就要先确定是哪个 L- Bank,然后再在这个选定的 L-Bank 中选择相应的行与列进行寻址。 可见对内存的访问, 一次只能是一个 L-Bank 工 作,而每次与北桥交换的数据就是 L-Bank 存储阵列中一个“存储单元”的容量。 在某些厂商的表述中,将 L-Bank 中的存储单元称为 Word(此处代表位的集合 而不是字节的集合)。

从前文可知,SDRAM 内存芯片一次传输率的 数据量就是芯片位宽,那么这个 存储单元的容量就是芯片的位宽(也是 L-Bank 的位宽),但要注意,这种关系 也仅对 SDRAM 有效,原因将在下文中说明。
2、内存芯 片的容量

现在我们应该清楚内存芯片的基本组织结构了。 那么内存的容量怎么计算呢? 显然, 内存芯片的容量就是所有 L-Bank 中的存储单元的容量总合。 计算有多少 个存储单元和计算表格中的单元数量的方法一样: 存储单元数 量=行数×列数(得到一个 L-Bank 的存储单元数量)×L-Bank 的 数量 在很多内存产品介绍文档中,都会用 M×W 的方 式来表示芯片的容量(或者说 是芯片的规格/组织结构)。M 是该芯片中存储单元的总数,单位是兆(英文简 写 M, 精确值是 1048576, 而不是 1000000) W 代表每个存储单元的容量, , 也就是 SDRAM 芯片的位宽(Width),单位是 bit。计算出来的芯片容量也是 以 bit 为单位, 但用户 可以采用除以 8 的方法换算为字节 (Byte) 比如 8M×8, 。 这是一个 8bit 位宽芯片,有 8M 个存储单元,总容量是 64Mbit(8MB)。
不过,M×W 是最简单的表示方法。下图则是某 公司对自己内存芯片的容量表 示方法,这可以说是最正规的形式之一。
业界正规的内存芯片容量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结果可以发现这三个规格的 容量都是 128Mbits,只是由 于位宽的变化引起了存储单元的数量变化。从这个例子就也可以看出,在相同的 总容量下,位宽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设计。 3、与芯片 位宽相关的 DIMM 设计 为什么在相同的总容量下,位宽会有多种不 同的设计呢?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不 同领域的需要。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 P-Bank 的位宽是固定的, 也就是说当芯片位 宽确定下来后,一个 P-Bank 中芯片的个 数也就自然确定了,而前文讲过 P-Bank 对芯片集合的位宽有要求,对芯片集合的容量则没有任何限制。高位宽 的芯片可以让 DIMM 的设计简单一些(因为所 用的芯片少),但在芯片容量相 同时,这种 DIMM 的容量就肯定比不上采用低位宽芯片的模组,因为后者在一 个 P-Bank 中可以容纳更多的芯片。比如上文中 那个内存芯片容量标识图,容 量都是 128Mbit,合 16MB。如果 DIMM 采用双 P-Bank+16bit 芯片设计, 那么只能容纳 8 颗芯片,计 128MB。但如果采用 4bit 位宽芯片,则可容纳 32 颗芯片,计 512MB。DIMM 容量前后相差出 4 倍,可见芯片位宽对 DIMM 设 计的重要性。因 此,8bit 位宽芯片是桌面台式机上容量与成本之间平衡性较好 的选择, 所以在市场上也最为普及, 而高于 16bit 位宽的芯片一般用在需要更大 位宽的场合, 如显卡等,至于 4bit 位宽芯片很明显非常适用于大容量内存应用 领域,基本不会在标准的 Unbuffered 模组设计中出现。
SDRAM 的引脚与封装 内存芯片要想工作,必须要与内存控制器有所联系,同时对于一个电气元件,电 源供应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数 据的传输要有一个时钟作为触发参考。因此, SDRAM 在封装时就要留出相应的引脚以供使用。电源与时钟的引脚就不必多说 了,现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至少应 该有哪些控制引脚呢? 我们从内存寻址的步骤缕下来就基本 明白了,从中我们也就能了解内存工作的 大体情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与 DIMM 一样,SDRAM 有着自己的业界设计 规范,在一个容量标准下,SDRAM 的引脚/信号标准不能只考虑一种位宽的设

计,而是要顾及多种位宽,然后 尽量给出一个通用的标准,小位宽的芯片也许 会空出一些引脚,但高位宽的芯片可能就全部用上了。不过容量不同时,设计标 准也会有所不同,一般的容量越小的芯 片所需要的引脚也就越小。 1、 首先,我们知道内存控制器要先确定一个 P-Bank 的芯片集合,然后才对这 集合中的芯片进行寻址操作。因此要有一个片选的信号,它一次选择一个 P-Bank 的芯片集(根据位宽的不同,数量也不同)。被选中的芯片将同时接收 或读取数据,所以要有一个片选信号。 2、 接下来是对所有被选中的芯片进行统一的 L-Bank 的寻址,目前 SDRAM 中 L-Bank 的数量最高为 4 个,所以需要两个 L-Bank 地址信号 (22=4)。 3、 最后就是对被选中的芯片进行统一的行/列(存储单元)寻址。地址线数量 要根据芯片的组织结构分别设计了。但在相同容量下,行数不变,只有列数会根 据位宽的而 变化,位宽越大,列数越少,因为所需的存储单元减少了。 4、 找到了存储单元后,被选中的芯片就要进行统一的数据传输,那么肯定要有 与位宽相同数量的数据 I/O 通道才行,所以肯定要有相应数量的数据线引脚。 现在我们就基本知道了内存芯片的一些信号引脚, 下图就是一个简单的 SDRAM 示意图,大家可以详细看看。

图注:128Mbit 芯片不同位宽的引脚图(NC 代表未使用,-表示与内侧位宽设 计相同)

根据 SDRAM 的官方规范,台式机上所用的 SDRAM 在不同容量下的各种位宽 封装标准如下:
SDRAM 芯片初始化、行有效、列读写时序 上文我们已经了解了 SDRAM 所用到的基本信号线 路,下面就看看它们在 SDRAM 芯片内部是怎么“布置”的, 并从这里开始深入了解内存的基本操作与过程,在 这一节中我们将接触到有天书之称的时序 图,但不要害怕,根据文中的指导慢 慢理解,您肯定可以看懂它。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 SDRAM 的内部结构,然后再 开始具体的讲述。

128Mbit(32M×4)SDRAM 内部结构图(点击放大) 芯片初始化 可能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在 SDRAM 芯片内部 还有一个逻辑控制单元,并且有 一个模式寄存器为其提供控制参数。因此,每次开机时 SDRAM 都要先对这个 控制逻辑核心进行初始化。有关预充电和刷新的含义 在下文有讲述,关键的阶 段就在于模式寄存器(MR,Mode Register)的设置,简称 MRS(MR Set), 这一工作由北桥芯片在 BIOS 的控制下进行,寄存器的信息由地址线来提供。
SDRAM 在开机时的初始化过程

SDRAM 模式寄存器所控制的操作参数:地址线提供不同的 0/1 信号来获得不 同的参数。在设置到 MR 之后,就开始了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图中相关参数将 结合下文具体讲述 行有效 初始化完成后,要想对一个 L-Bank 中的阵 列进行寻址,首先就要确定行 (Row),使之处于活动状态(Active),然后再确定列。虽然之前要进行片 选和 L-Bank 的定址,但它们与行有效可以 同时进行。

行有效时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CS#、 在 L-Bank 定址 的同时, (Row Address Strobe, RAS 行地址选通脉冲)也处于有效状态。此时 An 地址线则发送具体的行地址。如图 中是 A0-A11,共有 12 个地址线,由于是二进制表示法,所以 共有 4096 个 行(212=4096),A0-A11 的不同数值就确定了具体的行地址。由于行有效 的同时也是相应 L-Bank 有效,所以行有效也可称为 L-Bank 有效。 列读写

行地址确定之后,就要对列地址进行寻址了。但 是,地址线仍然是行地址所用 的 A0-A11(本例)。没错,在 SDRAM 中,行地址与列地址线是共用的。不 过, 读/写的命令是怎么发出的呢?其实没有一个 信号是发送读或写的明确命令 的,而是通过芯片的可写状态的控制来达到读/写的目的。显然 WE#信号就是 一个关键。WE#无效时,当然就是读取命令。
SDRAM 基本操作命令(上表可点击放大), 通过各种控制/地址信号的组合来 完成(H 代表高电平,L 代表低电平,X 表示高低电平均没有影响)。此表中, 除了自刷新命令外,所有命令都是默认 CKE 有 效。对于自刷新命令,下文有详 解 列寻址信号与读写命令是同时发出的。虽然地址 线与行寻址共用,但 CAS (Column Address Strobe,列地址选通脉冲)信号则可以区分开行与列寻址 的不同,配合 A0-A9,A11(本例)来确定具体的列地址。

读写操作示意图, 读取命令与列地址一块发出 (当 WE#为低电平是即为写命令) 然而,在发送列读写命令时必须要与行有效命令 有一个间隔,这个间隔被定义 为 tRCD,即 RAS to CAS Delay(RAS 至 CAS 延迟),大家也可以理解为行 选通周期, 这应该是根据芯片存储阵列电子元件响应时间(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 状态变化的过程)所制定的延迟。tRCD 是 SDRAM 的一个重要时序参数,可以 通过主板 BIOS 经过 北桥芯片进行调整,但不能超过厂商的预定范围。广义的 tRCD 以时钟周期(tCK,Clock Time)数为单位,比如 tRCD=2,就代表延

迟周期为两个时钟周期,具体到确切的时间,则要根据时钟频率而定,对于 PC100 SDRAM,tRCD=2,代表 20ns 的延迟,对于 PC133 则为 15ns。
tRCD=3 的时序图
SDRAM 的读/写时序与突发长度 数据输出 (读)
在选定列地址后, 就已经确定了具体的存储单元,剩下的事情就是数据通过数据 I/O 通道 (DQ)输出到内存总线上了。但是在 CAS 发出之后,仍要经过一定的 时间才能有数据输出, CAS 与读取命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输出的这段时间,被 从 定义为 CL(CAS Latency,CAS 潜伏期)。由于 CL 只在读取时出现,所以 CL 又 被称为读取潜伏期(RL,Read Latency)。CL 的单位与 tRCD 一样,为时钟周期 数,具体耗时由时钟频率决定。

不过,CAS 并不是在经过 CL 周期 之后才送达存储单元。实际上 CAS 与 RAS 一样是瞬间到达的,但 CAS 的响应时间要更快一些。为什么呢?假设芯片位宽 为 n 个 bit,列数为 c,那么一个行 地址要选通 n×c 个存储体,而一个列地址 只需选通 n 个存储体。 但存储体中晶体管的反应时间仍会造成数据不可能与 CAS 在同一上升沿触发,肯定要延后至少一个时钟周期。 由于芯片体积的原因,存储单元中的 电容容量很小,所以信号要经过放大来保 证其有效的识别性,这个放大/驱动工作由 S-AMP 负责,一个存储体对应一个 S-AMP 通道。 但它要有一个准备时间才能保证信号的发送强度 (事前还要进行 电压比较以进行逻辑电平的判断),因此从数据 I/O 总线上有数据输出之前的 一个时钟上升沿开始,数据即已传向 S-AMP,也就是说此时数据 已经被触发, 经过一定的驱动时间最终传向数据 I/O 总线进行输出, 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 tAC (Access Time from CLK,时钟触发后的访问时间)。tAC 的单位是 ns,对 于不同的频率各有不同的明确规定,但必须要小于一个时钟周期,否则会因访问 时过长而使效率降低。 比如 PC133 的时钟周期为 7.5ns,tAC 则是 5.4ns。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数据在读取时都有 tAC,包括在连续读取中,只是在进行第 一个数据传输 的同时就开始了第二个数据的 tAC。
CL=2 与 tAC 示意图

CL 的数值不能超出芯片的设计规范,否则会导致内存的不稳定,甚至开不了机 (超频的玩家应该有体会),而且它也不能在数据读取前临时更改。CL 周期在 开机初始化过程中的 MRS 阶段进行设置,在 BIOS 中一般都允许用户对其调 整,然后 BIOS 控制北桥芯片在开机时通过 A4-A6 地址线对 MR 中 CL 寄存器 的信息进行更改。 不过,从存储体的结构图上可以看出,原本逻辑状态为 1 的电容在读取操作后, 会因放电而变为逻辑 0。所以,以前的 DRAM 为了在关闭当前行时保证数据的 可靠性, 要对存储体中原有的信息进行重写,这个任务由数据所经过的刷新放大 器来完成,它根据逻辑电平状态,将数据进行重写(逻辑 0 时就不重写),由 于这个操作与数据的输出是同步进行互不冲 突,所以不会产生新的重写延迟。 后来通过技术的改良,刷新放大器被取消,其功能由 S-AMP 取代,因为在读取 时它会保持数据的逻辑状态, 起到了一个 Cache 的作用, 再次读取时由 它直接 发送即可, 不用再进行新的寻址输出, 此时数据重写操作则可在预充电阶段完成。 数据输入 (写) 数据写入的操作也是在 tRCD 之后进行,但此 时没有了 CL(记住,CL 只出现 在读取操作中) 行寻址与列寻址的时序图和上文一样, , 只是在列寻址时, WE# 为有效状态。

内存型号说明

Samsung 具体含义解释 主要含义: 第1位——芯片功能K,代表是内存芯片。 第2位——芯片类型4,代表DRAM。 第3位——芯片的更进一步的类型说明,S代表SDRAM、H代表DDR、G代表SGRAM 、T代表DDR2 DRAM、D表示GDDR1(显存颗粒)。 第4、5位——容量和刷新速率,容量相同的内存采用不同的刷新速率,也会使用不同的编号。64、62、63、65、66、67、6A代表64Mbit的容量;28、27、2A 代表128Mbit的容量;56、55、57、5A代表256Mbit的容量;51代表512Mbit 的容量。 第6、7位——数据线引脚个数,08代表8位数据;16代表16位数据;32代表32位数据;64代表64位数据。 第8位——为一个数字,表示内存的物理Bank,即颗粒的数据位宽,有3和4两个数字,分别表示4Banks和8Banks。对于内存而言,数据宽度×芯片数量=数据位宽。这个值可以是64或128,对应着这条内存就是1个或2个bank。例如256M内存32×4格式16颗芯片:4×16=64,双面内存单bank;256M内存 16M×16格式 8颗芯片:16×8=128,单面内存双bank。所以说单或双bank和内存条的单双面没有关系。另外,要强调的是主板所能支持的内存仅由主板芯片组决定。内存芯片常见的数据宽度有4、8、16这三种,芯片组对于不同的数据宽度支持的最大数据深度不同。所以当数据深度超过以上最大值时,多出的部分主板就会认不出了,比如把256M认成128M就是这个原因,但是一般还是可以正常使用。 第9位——由一个字符表示采用的电压标准,Q:SSTL-1.8V (1.8V,1.8V)。与DDR的2.5V电压相比,DDR2的1.8V是内存功耗更低,同时为超频留下更大的空间。 第10位——由一个字符代表校订版本,表示所采用的颗粒所属第几代产品,M 表示1st,A-F表示2nd-7th。目前,长方形的内存颗粒多为A、B、C三代颗粒,而现在主流的FBGA颗粒就采用E、F居多。靠前的编号并不完全代表采用的颗粒比较老,有些是由于容量、封装技术要求而不得不这样做的。 第11位——连线“-”。 第12位——由一个字符表示颗粒的封装类型,有G,S:FBGA(Leaded)、Z,Y:FBGA(Leaded-Free)。目前看到最多的是TSOP和FBGA两种封装,而FBGA是主流(之前称为mBGA)。其实进入DDR2时代,颗粒的封装基本采用FBGA了,因为TSOP封装的颗粒最高频率只支持到550MHz,DDR最高频率就只到400MHz,像DDR2 667、800根本就无法实现了。 第13位——由一个字符表示温控和电压标准,“C”表示Commercial Temp.( 0°C ~ 85°C) & Normal Power,就是常规的1.8V电压标准;“L”表示Commercial Temp.( 0°C ~ 85°C) & Low Power,是低电压版,适合超频,

KMP配合终极解码搞定一切

我们来确认一下什么是720p,什么是1080p,什么又是1080i。我们说的高清到底是什么。720/1080指的是分辨率1280×720与1920×1080,那I和P分别是什么意思呢?I代表interlace, 隔行扫描是Progressive,逐行扫描。720P与1080I的带宽是一样的,在清晰度自然是1080I 高一些,但在动态画面表现得更流畅的则是720P。而1080P则兼顾了清晰度以及动态表现的要求,也就是大家所说的FULL HD,但它也是对码率,存储空间要求最高的格式。 注1:DVD=720x480 注2:有人观看1080i的时候感觉画面有定格,但是cpu占用率并不高,这就是1080i动态效果不好的一个特色。 第二步 什么是编码? 现在主流视频的主要有MPEG2,MPEG4,H.264(MPEG4 A VC),VC-1(A VC-1)/WMV9HD等。不同的格式的压缩比以及表现都有各有差别,如今网上常见的就仅有三个,MPEG2,H.264,VC-1。音频编码格式主要是AC3、DTS和EAC3,最近AAC有异军突起的意思。 这里也许有人问,X264是什么? 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H264,mpeg2这些呢,是编码的标准,但是具体把这种标准的做成什么样的编码是不一定的,标准是规定下来固定的,但是怎么去实现这个标准就是随便的了。 比如说x264的标准就是h264,h263的标准是XVID,DIVX 。 什么是解码器?我们说的硬件解码是什么?软解码又是什么? 视频压缩技术就像我们之前所说有很多种,每一种压缩技术又对应不同的解码器来支持,而这其中还分官方的,第三方的不同种类,各种解码器功能,画面,速度都有差异,不过一般分为两种解码器:硬件解码器和软件解码器。 硬件解码器就是利用解码器所带的驱动接口和硬件本身连接上,利用硬件所带的功能对视频进行解码,这样可以降低对CPU的负荷,从而实现流畅播放以及提升CPU多任务的能力。 软件解码器就是除了硬件解码器之外的所有解码器,其最大特征就是利用CPU通用处理的功能,对其进行软件解码。软件解码虽然耗费CPU,但是可以修改,升级,在CPU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是最好的选择。 分离器的功能就是把封装在一起的视频以及音频还原出来。之前我们谈过有不少的封装,每一种封装必须对应一种分离器,才能正确的把视频和音频分离出来以供解码器解码。 分离器也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非标准的封装格式在正规的播放器里都没有相应的分离器,比如MKV。而分离器比较出名的有月光三件套,haali等。 注:DXV A(也称DirectX V A)全称就是DirectX Video Acceleration(硬件视频加速接口)。 第四步 什么是封装? 我们来做个比较形象的说明,封装就是包装的意思,我们编码好的视频和音频需要封装起来才是一个成品,我们常见的是A VI ,MKV, TS,MPG,MP4 封装。 如果你还不明白,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说编码是饭,那么封装就是碗,碗里装饭以后就是——饭碗。!

内存数据库介绍

常用内存数据库介绍(一) 博客分类: 内存数据库 数据结构Oracle企业应用网络应用设计模式 (注:部分资料直接来源于Internet) 1. 内存数据库简介 1.1 概念 一、什么是内存数据库 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把所有数据都放在磁盘上进行管理,所以称做磁盘数据库(DRDB:Disk-Resident Database)。磁盘数据库需要频繁地访问磁盘来进行数据的操作,由于对磁盘读写数据的操作一方面要进行磁头的机械移动,另一方面受到系统调用(通常通过CPU中断完成,受到CPU时钟周期的制约)时间的影响,当数据量很大,操作频繁且复杂时,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近年来,内存容量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跌,操作系统已经可以支持更大的地址空间(计算机进入了64位时代),同时对数据库系统实时响应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充分利用内存技术提升数据库性能成为一个热点。 在数据库技术中,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来使用大量的内存。一种是在传统的数据库中,增大缓冲池,将一个事务所涉及的数据都放在缓冲池中,组织成相应的数据结构来进行查询和更新处理,也就是常说的共享内存技术,这种方法优化的主要目标是最小化磁盘访问。另一种就是内存数据库 (MMDB:Main Memory Database,也叫主存数据库)技术,就是干脆重新设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查询处理、并发控制与恢复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更有效地使用CPU周期和内存,这种技术近乎把整个数据库放进内存中,因而会产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两种技术的区别如下表:

内存数据库系统带来的优越性能不仅仅在于对内存读写比对磁盘读写快上,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抛弃了磁盘数据管理的许多传统方式,基于全部数据都在内存中管理进行了新的体系结构的设计,并且在数据缓存、快速算法、并行操作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从而使数据处理速度一般比传统数据库的数据处理速度快很多,一般都在10倍以上,理想情况甚至可以达到1000倍。 而使用共享内存技术的实时系统和使用内存数据库相比有很多不足,由于优化的目标仍然集中在最小化磁盘访问上,很难满足完整的数据库管理的要求,设计的非标准化和软件的专用性造成可伸缩性、可用性和系统的效率都非常低,对于快速部署和简化维护都是不利的。 2. 内存数据库历史和发展 一、雏形期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主存数据库的雏形。1969年IBM公司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并作为商品化软件投入市场。在设计IMS时,IBM考虑到基于内存的数据管理方法,相应推出了IMS/VS Fast Path。Fast Path是一个支持内存驻留

终极解码、完美解码、KMPlayer设置指南

终极解码、完美解码、KMPlayer设置指南 感谢思路源码输出帖子!通过学习,而且升级了自己的显卡,把HD4650升级为5750,再通过调试终于点灯成功。在这里分享我的操作。其实非常简单 1.把显卡升级为HD5XXX,个人认为最好HD5550以上!我买了蓝宝石HD5750海外版,有DP 接口的 2.安装最新的Win7 旗舰版32的,本人安装的是新电脑公司2011贺岁版Ghost版本 3.安装11.2ATI显卡驱动:11-2_vista32_win7_32_dd 4.安装11.2ATI简体中文控制中心:11-2_vista_win7_32-64_ccc_lang 5.安装最新声卡驱动:realtek_Vista_Win7_R257_x86 6.安装最新HDMI声卡驱动:Realtek_HDMI_R255 7.安装DXSDK_Feb10 8.安装完美解码:完美者解码20110126(里面已经包含了最新的MPC-HC和FFdshow) 以上是我安装的软件,足够了! 电脑设置: 1.电脑设置:在左面右下角,右键点那个喇叭,选择A TI HDMI输出 2.音频驱动设置:瑞昱设置界面上选择HDMI输出,喇叭数选择5.1(或6.1 7.1),采样频率选择“16位448000(DVD)”(注意,这个不选是没法输出多声道LPCM源码的。。。) 3.FFdshow音频解码设置:只更改“输出”设置,把DD~DTS~ AC3~ DTSHD~ DD HD~ DDPLUS~全勾上,下面选16位(别选16位LPCM那个) 4.完美解码设置中心:完美者解码器方案:选择: 使用PotPlayer内置解码器硬件解码,自定义里面H264解码器选择:FFDShow(硬解),VC1 解码器选择:FFDShow(硬解),DirX 解码器选择:DivX & Xvid ,音频解码器选择:FFDShow 并打开FFDShow左边的“配置”,就进入到FFdshow音频解码设置:只更改“输出”设置,把DD~DTS~ AC3~ DTSHD~ DD HD~ DDPLUS~全勾上,下面选16位(别选16位LPCM那个) 5.打开完美者解码器放片,现在还没点灯成功,别急,右键播放器屏幕右键-->滤镜-->滤镜/解码器设置-->音频解码-->内置解码器(S/PDIF,HDMI输出)设置-->直通(S/PDIF,HDMI)AC3 EAC3 TrueHD DTS DTS-HD MA 全部打钩。 哈哈,这样就大功告成!实现用“完美解码”输出源码操作!这样安桥功放上就出现DTS-HD!点灯成功!而且按“Tab"键,看到CPU的占用率非常低,只有2-10%左右,画面清晰流畅,次世代声音无与伦比!更主要是可以用PotPlayer来操作,操作性非常好!载入字母,载入音轨非常方便! 首先先来说说解码器,分离器以及DXVA的概念 解码器的功能就是对视频或者音频进行解压缩。我们知道不论是原始的视频或者是原始的音频,数据都是十分惊人和庞大的,所以我们要用编码器对其进行压缩,这样才有利于传输和存储。在播放时我们就要需要还原成画面或者声音,这就需要解压,也就是解码。其中视频解码器比较复杂: 视频压缩技术就像我们之前所说有很多种,每一种里又有不少官方的,第三方的解码器,各种解码器功能,画面,速度都有差异,不过一般分为两种解码器:硬件解码器和软件解码器。 硬件解码器就是利用解码器所带的驱动接口和硬件本身连接上,利用硬件所带的功能对视频进行解码,这样可以降低对CPU的负荷,从而实现流畅播放以及提升CPU多任务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___两大类. 4.___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而系统科学理论是它的方法论基础. 7.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_____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教学论. 8.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_____,动作技能,态度. 9.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____. 10.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___mm. 11.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2.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3.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___过程.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___和_____工作. 15.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6.教学设计以___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___作为研究对象. 17.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和_____组成. 18.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____、__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9.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传播中,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是() A.教育传播模式 B.教育传播媒体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环境 2.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A.学习理论 B.教学理论 C.传播理论 D.系统科学 3.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的促进下兴起的. A.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发展 B.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发展 C.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发展 D.直观教育与媒体技术 4.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A.教育传播媒体 B.教育传播环境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系统

内存数据库(sqllite)使用介绍

内存数据库(sqllite)使用介绍 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的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和70年代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CODASYL下属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议的网状模型。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树,网状模型对应的是有向图。这两种数据库奠定了现代数据库发展的基础。这两种数据库具有如下共同点:1.支持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保证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2.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3.有独立的数据定义语言; 4.导航式的数据操纵语 言 第二代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是支持关系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关系操作、数据完整性)。 关系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连系用关系来表示; 2.以关系数学为基础; 3.数据的物理存储和存取路径对用户不透明; 4.关系数据库语言是 非过程化的。 第三代数据库产生于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领域对数据库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于是产生了第三代数据库。主要有以下特征:1.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2.保持和继承了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3.对其它系统开放,支持数据库语言标准,支持标准网络协议,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连接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等。第三代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模型(比如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模型),并和诸多新技术相结合(比如分布处理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模糊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商业管理、GIS、计划统计等),由此也衍生出多种新的数据库技术。 分布式数据库允许用户开发的应用程序把多个物理分开的、通过网络互联的数据库当作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看待。并行数据库通过cluster 技术把一个大的事务分散到cluster中的多个节点去执行,提高了数据库的吞吐和容错性。多媒体数据库提供了一系列用来存储图像、音频和视频对象类型,更好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查询。模糊数据库是存储、组织、管理和操纵模糊数据库的数据库,可以用于模糊知识处理。 内存数据库的起因,分类 一、雏形期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主存数据库的雏形。1969年IBM 公司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并作为商品化软件投入市场。在设计IMS时,IBM考虑到基于内存的数据管理方法,相应推出了IMS/VS Fast Path。Fast Path是一个支持内存驻留数据的商业化数据库,但它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支持磁盘驻留数据。在这个产品中体现了主存数据库的主要设计思想,也就是将需要频繁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响应“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在教学中 应用现代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现阶段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存在着误区,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 引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的重要条件。当今的国际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结 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并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 和教学组织形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下,各 教育部门组织了中小学校创建“教育区域现代化建设”!大到学校的现 代化教育基础设施,小到课堂中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现代化教育手段 的运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个名词在教育行业已经家喻户晓: (1)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 利于教学情景的创设。同时,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 延长教学的时间,很好地解决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和教学时间,有利

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也能使学生更 快地掌握知识。 (2)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集 中教学形式发展为班级教学、远程教学、个别化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 等多种组织形式。目前,虽然班级教学仍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随 着幻灯、录音、影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课堂多种媒体”教学模式。 然而,我们能想到的现代化教育工具以及模式的作用真正普及了 吗?又有多少的学校,多少的教师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思想或者没有真 正使用好现代化教育设施呢? 就我的观察与调查统计,对使用现代化教育设施发表个人的想法: 一、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用”得怎样?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而用得如何,实在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没能从一个较准确的角度审 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大困难。但“用”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以 应用为主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脱离了“用”,什么技 术都没有任何意义。 (一)从客观上讲,教师在“硬件”上就受到了限制,还是采用传 统式教学。 现在教育部门已经按照标准为各中小学学校配备了相应的现代化 教育设施,如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教室、视频教室、网络教室等。 但是学校的使用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有的学校把这些设备当宝贝一样

DDR3内存的PCB仿真与设计说明

本文主要使用时域分析工具对DDR3设计进行量化分析,介绍了影响信号完整性的主要因素对DDR3进行时序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进行改进及优化设计。 1 概述 当今计算机系统DDR3存储器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数据传输率一再被提升,现已高达1866Mbps。在这种高速总线条件下,要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可靠性和满足并行总线的时序要求,对设计实现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使用了Cadence公司的时域分析工具对DDR3设计进行量化分析,介绍了影响信号完整性的主要因素对DDR3进行时序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进行改进及优化设计,提升信号质量使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2 DDR3介绍 DDR3存与DDR2存相似包含控制器和存储器2个部分,都采用源同步时序,即选通信号(时钟)不是独立的时钟源发送,而是由驱动芯片发送。它比DR2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最高可达1866Mbps;DDR3还采用8位预取技术,明显提高了存储带宽;其工作电压为1.5V,保证相同频率下功耗更低。 DDR3接口设计实现比较困难,它采取了特有的Fly-by拓扑结构,用“Write leveling”技术来控制器件部偏移时序等有效措施。虽然在保证设计实现和信号的完整性起到一定作用,但要实现高频率高带宽的存储系统还不全面,需要进行仿真分析才能保证设计实现和信号质量的完整性。 3 仿真分析 对DDR3进行仿真分析是以结合项目进行具体说明:选用PowerPC 64位双核CPU模块,该模块采用Micron公司的MT41J256M16HA—125IT为存储器。Freescale公司P5020为处理器进行分析,模块配置存总线数据传输率为 1333MT/s,仿真频率为666MHz。 3.1仿真前准备 在分析前需根据DDR3的阻抗与印制板厂商沟通确认其PCB的叠层结构。在高速传输中确保传输线性能良好的关键是特性阻抗连续,确定高速PCB信号线的阻抗控制在一定的围,使印制板成为“可控阻抗板”,这是仿真分析的基础。DDR3总线单线阻抗为50Ω,差分线阻抗为100Ω。 设置分析网络终端的电压值;对分析的器件包括无源器件分配模型;确定器件类属性;确保器件引脚属性(输入\输出、电源\地等)……

终极解码+KMPlayer 高清设置

一、什么是高清视频? 2009-04-16 16:35 什么是高清视频?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即“高清晰度电视”,它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即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因此高清视频给我们带来了更高的清晰度。 要解释高清视频,我们首先要了解DTV。DTV是一种数字电视技术,是目前传统模拟电视技术的接班人。所谓的数字电视,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二进制数字所构成的数字流来完成的。数字信号的传播速率为19.39MB/s,如此大的数据流传输速度保证了数字电视的高清晰度,克服了模拟电视的先天不足。同时,由于数字电视可以允许几种制式信号同时存在,因此每个数字频道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子频道,能够满足以后频道不断增多的要求。高清视频是DTV标准中最高的一种,即High Definition TV,故而称为高清晰度电视。只有两个DTV图像扫描率1080(1080i/1080p)和720逐行(720p)被认为是符合高清视频规格的,1920×1080、1280×720这些都是指高清电视机的分辨率规格,一般简称为1080i、1080p 和720p(i=interlace,即隔行扫描;p=progressive,即逐行扫描)。高清视频目前支持1280×720逐行扫描、1920×1080隔行扫描,1920×1080逐行扫描三种显示模式。而传统DVD视频的解析度是480线,高清视频效果相当于传统DVD视频的二至三倍。其中在高清视频标准中,1080p无疑是图像质量最好的,但在实际生活中1080i或720p更常见。 ★(小知识:在1080i显示模式中,电子枪先扫描540行奇数场后,再扫描另一个540行偶数场,两者叠加构成1080行的画面,在每行上有1920个像素,因此整个图像的分辨率是1920×1080,也就是达到了207.3万个像素。从技术角度来说,720p这种分辨率要比1080i复杂,它的分辨率是1280×720,也就是92.16万像素。而720p采用的是逐行扫描,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需要达到720线的垂直清晰度,不是像1080i那样一次扫描540行经过两次叠加,因此将涉及到更高的行频输出,对显示产品的要求太高。) 1080i和720p两个规格各有优点和缺点。隔行扫描的方式在显示静止画面时存在缺陷,有轻微的闪烁和爬行现象,720p的逐行扫描解决了闪烁现象,但是720p的图像有效利用率低,因为它在行场消隐期间消耗了过多的像素,而1080i则有更多像素用来表现图像。在表现普通电视节目、电影等慢速运行的视频时,1080i优势明显;而在表现体育节目等快速运动的视频时,720p则更适合。 除此之外,高清视频的视角也由原先的4:3变成了16:9宽屏,同时由于运用了数字技术,信号抗噪能力也大大加强。在声音系统上,高清视频更是支持Dolby Digital(杜比数码)5.1影院级的多声道,带给人更真实的听觉享受。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简答题大全docx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简答题大全考试必过 一、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7题,50分) 1、现代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现代教育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2分),对教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资源进行综合实施(2分),以达到教学的优化,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分)。 2、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为:1)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3分)。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它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获取知识,能使学生综合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3分)。 3、多媒体CAI有哪些主要特点? 多媒体CAI的特点:1)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2)教学过程的交互性;3)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4)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存储;5)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6分) 4、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现代教学媒体具有那些基本功能?(6分) 媒体发展的三个阶段:语言发展阶段、印刷媒体阶段和电子媒体阶段(3分)。 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有:1)呈现功能;2)传送功能;3)重现功能;4)可控功能;5)参与功能段(3分)。 5、请叙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分)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基本环节:1)前期分析,包含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2分);2)确定教学目标(1分);3)组织教学资源,形成经常方案(2分);4)实施学习评价(1分)。 6、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方法有哪两种,其适用领域和具体涵义时什么?(10分) 1)ABCD法(1分),A指教学对象(Audience)、B指教学行为(Behavior)、C指教学条件(Condition)、D指标准(Degree)(2分),它非常适用于编写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2分)。 2)内外结合法(1分),它是指用内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来阐明学习目标的方法(2分),适合于编写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2分)。 7、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学习评价的目的、方法和作用有什么不同?(10分) 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学习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类:(1分) 1)1)诊断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前,评价目的是摸清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安排教学,评价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作业分析法、测验等,评价的作用是查明学生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3分); 2)2)形成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中,评价目的是了解学习进程调整教学方案,评价方法有经常性测验、日常观察等,评价的作用是确定学习效果(3分); 3)3)总结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后中,评价目的是检查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有考试、考察等,评价的作用是评定血液成绩(3分)。 2教学设计操作程序 P84 (1)学习者分析: A学习者一般特征的分析(学习有关学科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特点) B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与测量 C学习者初始能力的确定(初始技能分析包括对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分析;试题测定包括前测(预 测)和后测)(2)学习需要分析: A学习需要(差距)=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学习状况 B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C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内部需要参照分析法、外部需要参照分析法 D分析问题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 E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设计课题的认证;阐明总的教学目标 (3)学习内容分析: 内容的详细说明,教学分析,任务分析; 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 (4)学习目标阐明:目标的额详细说明,陈述目标,确立目标,编写行为目标;

【内存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的原理及应用

内存数据库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 近年来,数据库系统在各种领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传统的基于磁盘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却不能满足上述应用高性能、实时/近实时数据访问的要求,内存数据库系统则可以很好地满足各种应用系统的实时数据管理需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内存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并对其和传统基于磁盘的数据库进行了比较,此外对其在内存中的数据管理方式有一定的介绍。 1.内存数据库概述以及内存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内存数据库,也称主存数据库,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对内存数据库尚无一定义。内存数据库的本质特征是其主拷贝或“工作版本”常驻内存。相对于磁盘,内存的数据读写速度要高出几个数量级,将数据保存在内存中相比从磁盘上访问能够极大地提高应用的性能。同时,内存数据库抛弃了磁盘数据管理的传统方式,基于全部数据都在内存中重新设计了体系结构,并且在数据缓存、快速算法、并行操作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所以数据处理速度比传统数据库的数据处理速度要快很多。 内存数据库与磁盘数据库之间主要区别在于:内存数据库主数据库常驻内存,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化目标是提高内存和CPU使用效率由于事务处理无需进行磁盘访问,使用内存数据库的应用系统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内存已越来越便宜,这使得计算机上配置的内存容量变得越来越大。现在一些商用的系统已配置几GB甚至更多的主存,另外,随着计算机及操作系统从32位向64位的发展,使理论上计算机可配置内存总数达B。从前,利用虚拟内存或内存交换技术来使大于地址空间或大于物理内存的程序可以运行,这些技术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大内存,使程序运行更快。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对数据库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存数据库技术,是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应用的高性能需求产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张剑平主编 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章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005年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AECT ’1994定义的结构: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视觉教育阶段 世纪初-30年代(2)视听教育阶段 30-50年代 (3)视听传播阶段 50-60年代 (4)教育技术阶段 70年代至今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2、1920年,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国光电影公司拍摄无声教育影片《女子体育》《盲童教育》 3、1922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技术专著《有声电影教育》(陈有松) 4、1936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刊物《现代教育技术》周刊在上海出版。 5、1945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系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建立。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1)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改变教学结构 (2)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 (3) 台湾淡江大学徐新逸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 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 (1) 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2) 注重整合的过程 (3) 注重综合学习(4) 注重体验学习 (5)提倡协作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指同一概念。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忽视或抛弃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1、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SDRAM-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进阶版

序:不得不说的话(高手进阶,终极内存技术指南——完整/进阶版) 作为电脑中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之一(其余的两个是主板与CPU),内存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就像一个临时的仓库,负责数据的中转、暂存…… 不过,虽然内存对系统性能的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DIYer并不重视内存,只是将它看作是一种买主板和CPU时顺带买的“附件”,那时最多也就注意一下内存的速度。这种现象截止于1998年440BX主板上市后,PC66/100的内存标准开始进入普通DIYer的视野,因为这与选购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时间,有关内存时序参数的介绍文章大量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CL参数)。自那以后,DIYer才发现,原来内存也有这么多的学问。接下来,始于2000年底/2001年初的VIA芯片组4路交错(4-Way Interleave)内存控制和部分芯片组有关内存容量限制的研究,则是深入了解内存的一个新开端。本刊在2001年第2期上也进行了VIA内存交错控制与内存与模组结构的详细介绍,并最终率先正确地解释了这一类型交错(内存交错有多种类型)的原理与容量限制的原因。从那时起,很多关于内存方面的深入性文章接踵而至,如果说那时因此而掀起了一股内存热并不夸张。大量的内存文章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内存,以及更深一层的知识,这对于DIY当然是一件好事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内存高深技术文章有不少都是错的(包括后来的DDR 与RDRAM内存的介绍),有的甚至是很低级的错误。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媒体上优秀的内存技术文章可谓是寥若晨星,有些媒体还编译国外DIY网站的大篇内存文章,但可惜的是,外国网站也不见得都是对的(这一点,国内很多作者与媒体似乎都忽视了)。就这样,虽然打开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可“普及”的效果并不那么好,很多媒体的铁杆读者高兴地被带入内存深层世界,但也因此被引向了新的误区。 不过,从这期间(2001年初至今)各媒体读者对这类文章的反映来看,喜欢内存技术的玩家大有人在且越来越多,这是各媒体“培养”的成果。这些用户已经不满足如何正确的使用内存,他们更渴望深入的了解这方面原来非常贫乏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暂时不会对他们在使用内存过程中有什么帮助,但会大大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2001年初,我们揭开VIA芯片组4路交错内存控制和部分芯片组有关内存容量限制之迷时,还是主要围绕着内存使用的相关话题来展开,而且在这期间有关内存技术的话题,《电脑高手》也都是一笔带过。但在今天,在很多人希望了解内存技术而众多媒体的文章又“力不从心”时,我们觉得有必要再次站出来以正视听,也就是说,我们这次的专题不再以内存使用为中心,更多的是纯技术性介绍,并对目前现存的主要内存技术误区进行重点纠正。 在最后要强调的是,本专题以技术为主,由于篇幅的原因,不可能从太浅的方面入手,所以仍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作保证,而对内存感兴趣的读者则绝不容错过,这也许是您最好的纠正错误认识的机会! 在本专题里,当讲完内存的基本操作之后,我们会给大家讲一个仓库的故事,从中相信您会更了解内存这个仓库是怎么工作的,希望您能喜欢。 SDRAM内存模组的物理Bank与芯片位宽 虽然有关内存结构与时序的基础概念,在本刊2001年第2期的专题中就已有阐述,但在这里为了保证专题的可读性,我们需要再次加强这方面的系统认识。正确并深刻理解内存的基础概念,是阅读本专题的第一条件。因为即使是RDRAM,在很多方面也是与SDRAM相似的,而至于DDR与DDR-Ⅱ、QBM等形式的内存更是与SDRAM有着紧密的联系。 SDRAM内存模组与基本结构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 声明:本篇文章是针对尽可能对应更多的视频流畅播放而设定的,这个设定并不是最节省资源,也不是效果最好的,只是一个初始设置,只是为了能看! 想要感受更好的效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解码方案,请参看分离器进阶篇第一步。 我们来确认一下什么是720p,什么是1080p,什么又是1080i。我们说的高清到底是什么。720/1080指的是分辨率1280×720与1920×1080,那I和P分别是什么意思呢?I代表interlace,隔行扫描;P是Progressive,逐行扫描。720P与1080I的带宽是一样的,在清晰度自然是1080I高一些,但在动态画面表现得更流畅的则是720P。而1080P则兼顾了清晰度以及动态表现的要求,也就是大家所说的FULL HD,但它也是对码率,存储空间要求最高的格式。注1:DVD=720x480 注2:有人观看1080i的时候感觉画面有定格,但是cpu占用率并不高,这就是1080i动态效果不好的一个特色。第二步 什么是编码? 现在主流视频的主要有MPEG2,MPEG4,H.264(MPEG4 A VC),VC-1(A VC-1)/WMV9HD等。不同的格式的压缩比以及表现都有各有差别,如今网上常见的就仅有三个,MPEG2,H.264,VC-1。音频编码格式主要是AC3、DTS和EAC3,最近AAC有异军突起的意思。这里也许有人问,X264是什么? 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H264,mpeg2这些呢,是编码的标准,但是具体把这种标准的做成什么样的编码是不一定的,标准是规定下来固定的,但是怎么去实现这个标准就是随便的了。 比如说x264的标准就是h264,h263的标准是XVID,DIVX 。什么是解码器?我们说的硬件解码是什么?软解码又是什么?视频压缩技术就像我们之前所说有很多种,每一种压缩技术又对应不同的解码器来支持,而这其中还分官方的,第三方的不同种类,各种解码器功能,画面,速度都有差异,不过一般分为两种解码器:硬件解码器和软件解码器。 硬件解码器就是利用解码器所带的驱动接口和硬件本身连接上,利用硬件所带的功能对视频进行解码,这样可以降低对CPU的负荷,从而实现流畅播放以及提升CPU多任务的能力。 软件解码器就是除了硬件解码器之外的所有解码器,其最大特征就是利用CPU通用处理的功能,对其进行软件解码。软件解码虽然耗费CPU,但是可以修改,升级,在CPU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是最好的选择。分离器的功能就是把封装在一起的视频以及音频还原出来。之前我们谈过有不少的封装,每一种封装必须对应一种分离器,才能正确的把视频和音频分离出来以供解码器解码。 分离器也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非标准的封装格式在正规的播放器里都没有相应的分离器,比如MKV。而分离器比较出名的有月光三件套,haali等。 注:DXV A(也称DirectX V A)全称就是DirectX Video Acceleration(硬件视频加速接口)。第四步什么是封装? 我们来做个比较形象的说明,封装就是包装的意思,我们编码好的视频和音频需要封装起来才是一个成品,我们常见的是 A VI ,MKV, TS,MPG,MP4 封装。 如果你还不明白,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说编码是饭,那么封装就是碗,碗里装饭以后就是——饭碗。-_-! 第五步开始安装喽~~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网络考试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关于移动学习描述不合理的是() 选择一项: a. 形式上是移动的 b. 技术基础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c. 我国移动学习处于成熟阶段 d. 支持随时随地的学习 题目2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Web1.0的主要特征是() 选择一项: a. 人人织网 b. 用户对用户 c. C/S结构 d. 以用户为主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不属于国外E-Learning教学平台产品的是()选择一项: a. Moodle b. Web Course in a Box c. Blackboard d. Virtual-U 题目4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不属于国内E-Learning教学平台产品的是()选择一项: a. 4A网络教学平台 b. 天空教室 c. Web Course in a Box d. Moodle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PPT尽量少使用文字的目的是()选择一项: a. 表现生动 b. 画面丰富 c. 便于理解 d. 集中注意力 题目6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基于流程图的多媒体著作工具是()选择一项: a. Authorware b. PowerPoint c. Flash d. ToolBook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哪一项不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特点() 选择一项: a. 教学性 b. 科学性 c. 艺术性 d. 诊断性 题目8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学习者浏览、观察学习信息的网络结构,找出自己所需的学习信息是那种导航的功能() 选择一项: a. 检索导航 b. 帮助导航 c. 线索导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