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算例(梁式)

筏板基础算例(梁式)
筏板基础算例(梁式)

筏板基础设计

1.1筏形基础的截面尺寸及构造

1.1.1筏形基础的构造

1、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有地下室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水的最大水头与防水混凝土厚度的比值,按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选用,但不应小于0.6Mpa 。

2、采用筏形基础的地下室,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 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 墙体内应设双面钢筋,竖向和水平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 间距不应大于300mm 。

3、本设计采用肋梁式筏板基础,这种基础能减小基础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提高基础的整体刚度减小不均匀沉降,筏板厚度9×50=450mm 所以取500mm >300mm 厚,纵横向肋梁取相同高度和宽度取b h =1200mm b b =800mm 肋梁两端伸出边柱轴线的距离为1000mm 。

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

根据以知条件得2400kN/m ak f =,根据地基土需考虑基础宽度和深度的修正 即

b η=3.0 ;d η=4.4。

5、基础埋深

抗震设防地区天然土质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室内外高差为0.6m ,筏形基础埋深H 1=(39.2+0.6)/15=2.67m 。包头冻深-1.6m

所以,取基础埋深-3.3m 。

持力层为圆砾层 所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3)(0.5)a ak b d m f f b d ηγηγ=+-+-

式中的γ—持力层以下土的重度 取γ=183

kN/m

m γ—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m γ=(13.5×1.0+19×1.62+18×0.68)/3.3=17.132kN/m

(3)(0.5)a ak b d m f f b d ηγηγ=+-+-

=400+3.0×18×(6-3)+4.4×17.3×(3.3-0.5)=614.36KN/㎡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 c f =14.32

N/mm t f =1.432

N/mm 底板钢筋HRB 235

y f =y f '=3602N/mm 基础梁钢筋:纵筋选用HRB400 y f =3602N/mm

箍筋选用HRB335 y f =3002N/mm

1. 2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如将xoy 坐标系原点置于筏基底板形心处,则基底反力可按下式计算:(,)

i y

i

i x

x y x

y

N e N G

N e P d x y A

I I γ+=

±

∑∑∑。

式中:x e ,y e 分别为竖向荷载

i

N

∑对x 轴和y 轴的偏心距;x I ,y I 分别为片筏基

础底面对x 轴和y 轴的惯性矩;x ,y 分别为计算点的x 轴和y 轴坐标由于本结构为对称结构,故竖向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i

N

G

P d A

γ+=

+∑ 式中i N ∑为上部结构传至底层各框架柱底的轴向力标准值的总

和;G 为包括底层墙重,地面恒载,活载等的重力荷载标准值,由前面已知条件可算得G=10833.56kN 。

柱底轴向力:

(3071.437716)1495802kN i

N

=+?=∑

2

4814.4 2.720.4746.28m A =?+?= 29580210833.56

142.89kN/m 746.28

a p f +=

=<

水平地震作用下,基底反力可按下式确定:

max min max min

max

,1.2, 1.5

2

i

i

i i

i

i

aE aE aE a a a N

G

M N e V h

P d A

W P P P f P f f f γζζ+++?=

+≤=≤==∑∑∑∑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其中,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密砂砂 1.3a ζ=

1.364.36797.37kPa aE a a f f ζ==?=

其中B 、C 、D 、E 柱底的M 、V 、N 标准值内力组合表得:

(1009.63910.31983.42521.17)1489943kN i

N

=+++?=∑

(110.41299.8421)145887kN m i

M

=?+??=?∑

[(2521.171009.63)(3/2 5.4)(1983910.3) 3.0/2]14168549.86kN

i i

N e =-?++-??=∑

(38.75243.922) 1.2142777.71kN i i

Vh =?+???=∑

2231

(4814.4 2.720.4)1683.676

m W ??+?==

2

max

min

2

240.29kN/m

8994310833.565887168549.862777.71135.04105.25746.281683.6729.78kN/m

P

?+++?=±=±=???222

max 240.29kN/m <1.2797.37=956.84kN/m 29.78kN/m 0P P =?=>min

22240.2929.78

135.04kN/m 797.37kN/m 2

P +=

=<

满足要求。

1.3结构承载力计算

1.3.1抗冲切承载力计算

当底板区格为矩形双向板时,底板受冲切所需的有效厚度0h 按下式计算:

0h =

其中h=500mm<800mm

hp β=1.0

[(1.351358177.7)(1.351645240.8)]214

167.81kPa 746.28

p ?++?+??=

=

有垫层时35mm a = 0(50035)

465

m m h =-=

0h ==

=0.20m

0465m m >200m m h = 满足要求。

1.3.2抗剪切承载力计算

图1.1 抗剪切计算简图

167.81(6.120.465 6.1 4.8)(2.40.465)1/21050.44kN s V =?-?+-?-?=

11

4

40800800()() 1.45465

hs h β===

2000.7(2)0.7 1.451430(6.120.465)0.4653489.36kN hs t n s

f l h h V β-=???-??=>

满足要求。

1.4基础梁、板内力分析

1.4.1基础板内力计算

已知: 5.4m x l = 6.9m y l =

/0.78

x y l l λ== 2167.81kN/m j p = 取单位板条24893kN m j x p l =? 2

7889k N m

j y p l =?

图1.2 区格划分及支座形式

1、角区格3

30.0151x ?= 30.040

7y ?= 2

3373.88kN m x x j x M p l ?=-=-? 233325.15kN m x y j y M p l ?=-=-?

2、区格4

40.0143x ?= 40.035

y ?= 24469.97kN m x x j x M p l ?=-=-? 244279.62kN m x y j y M p l ?=-=-?

3、支座弯矩

2

3411()162410.2710.425()79891624

kN m

555.90x x a j y

X X M p l --=+--=+?=?

230.27

4893165.14kN m 88x b j x X M p l =

=?=? 2

4110.4257989382.81kN m 1212x c j y X M p l --==?=?

240.4254893259.94kN m 88x d j x X M p l ==?=?

4、弯矩调整 计算公式1

4

ix i x j x M X p l b ?=

311

(10.027)167.81 6.90.8169.05kN m 44

ay

y j y M X p l b ?==?-???=? 55.90169.05186.85kN m ay a ay M M M =-?=-=?

311

0.027167.81 5.40.848.93kN m 44

b x j x M X p l b ?=

=????=?

165.1448.93116.21kN m bx b bx M M M =-?=-=?

411

(10.425)167.81 6.90.8133.16kN m 44

cy y j y M X p l b ?=

=?-???=? 382.81133.16249.65kN m cy c cy M M M =-?=-=?

411

0.425167.81 5.40.877.02kN m 44

dx x j x M X p l b ?=

=????=? 259.9477.02182.92kN m dx d dx M M M =-?=-=?

5、悬臂板弯矩

基础板四周从轴线向外悬挑1 1.0m l = 10.6m 2

b

l l '=-

= 22111

167.810.630.21kN m 22

j M p l =

=??=? 6、单向板内力设计:

167.81kN/m j p =

2211

167.81362.93kN m/m 2424x M ql =

=??=?中 2211

167.813125.86kN m/m 1212x M ql =-=??=?支

1.4.2基础梁内力计算

基础梁的内力可采用“倒梁法”计算,即以地基净反力作为荷载,以柱作为基础梁的铰

支座,按多跨连续梁分析其内力。

1、1JL 内力计算

梁荷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悬挑部分传来的均匀荷载:

11167.81 1.0167.81kN/m j q p l ==?=,另一部分是两侧板传来的梯形和矩形荷载 2/2167.81 5.4/2453.09kN/m i y q p l ==?=,如图:

JL

1

图1.3 纵向基础梁荷载图

将梯形荷载转化为等效荷载:

2323

22323

22 2.72 2.7(1)(1)453.09368.63kN/m 6.9 6.9

j y y a a p q l l ??=-+=-+?= 矩形荷载:3 1.5167.81 1.5251.72kN/m j q p ==?=

总荷载: 13167.81368.63251.72788.16kN/m j q q p q =++=++= 利用五跨连续梁系数表查得:

支座弯矩:2

20.1050.105788.16 6.93940.1kN m B y M ql =-=??=-? 220.0790.079788.16 6.92964.4kN m C y M ql =-=??=-?

其余支座弯矩等于c M 。

跨中弯矩:2

2

10.0780.078788.16 6.92926.90kN m y M ql ==??=? 2

2

20.0330.033788.16 6.91238.30kN m y M ql ==??=? 2

2

30.0460.046788.16 6.91726.12kN m y M ql ==??=? 其余跨中弯矩等于3M 。

支座剪力:0.3940.394788.16 6.92142.69kN A y V ql ==??= 0.6060.606788.16 6.93295.61kN BL y V ql =-=-??=- 0.5260.526788.16 6.92860.55kN BR y V ql ==??= 0.4740.474788.16 6.92577.76kN CL y V ql =-=-??=- 0.5000.500788.16 6.92719.15kN CR y V ql ==??= 2、4JL 内力计算

图1.4 横向基础梁荷载图

三角形荷载:5

16.7 2.7283.18kN/m 8q =

??= 0BC M = 21

283.18 5.41032.19kN m 8

CB DE

M M ==-??=-?

计算分配系数:

330.565.4CB DE EI S S i EI ===?

= 44 1.335.4CD DC EI S S i EI ===?= 0.56 1.330.30,0.700.56 1.330.56 1.33

CB DE

CD DC μμμμ======++

283.18

283.18

图1.5 横梁等效荷载图

弯矩二次分配表:

表1.1 弯矩分配法

867.52

867.52

666.65

666.65

V 图

图1.6 横梁内力图

1.5配筋计算

1.5.1底板配筋

采用非地震效应组合时的底板内力进行配筋计算 0

A s y M

f h γ= 其中γ可近似取0.9m 。

表1.2 底板配筋表

板的最小配筋率:min 0.27%ρ=

故取min ρ=0.0027 2min min 0.002750010001350mm s A bh ρ==??=

悬臂板支座截面:6

230.2110A 240.6mm 125550

s ?=

= A s <2min min 0.002750010001350mm s A bh ρ==??=实配 18@150(1696mm 2)

按照构造要求,纵横方向的支座钢筋应有1/2-1/3贯通全跨,且其配筋率不应小于0.15%,跨中钢筋应按实际配筋全部连通。

1.5.2基础梁配筋

1、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1)横梁边跨跨中

横梁按倒T 形计算

翼缘计算宽度'f b 的确定 054001800mm 33

l =

= 梁的有效高度01200701130mm h =-= 判断T 形截面的类型

''10500

() 1.014.31800500(1130)11325.6kN m 754.27kN m 2

2

f c f h f b h M α-

=????-

=?>=? 故属于第一类倒T 形截面

6

s '22

10754.27100.02291.014.38001130

c f M f b h αα?===???

0.50.99s ?=+=

6

20754.27101873mm 0.993601130

s s y M A f h γ?===??

验算配筋率:min 018730.20%550.21%8001130s t y

A f bh f ρρ=

==>==? 按构造配筋选配钢筋6 22, 2s 2281mm A =()。 2)横梁中跨跨中

按矩形截面计算555.84kN m M =?

6

s '22

10555.84100.0381.014.38001130

c f M f b h αα?===???

0.50.98s ?=+=

6

20555.84101673mm 0.983601130

s s y M A f h γ?===??

验算配筋率:min 016730.18%550.21%8001130s t y

A f bh f ρρ=

==<==? 按构造配筋选配钢筋6 22, 2s 2281mm A =()。 3)纵梁跨中

纵梁按倒T 形计算

翼缘计算宽度'f b 的确定 069002300mm 33

l =

= 梁的有效高度01200701130mm h =-= 判断T 形截面的类型

''10500

() 1.014.32300500(1130)14471.6kN m 292.91kN m 2

2

f c f h f b h M α-

=????-

=?>=?故属于第一类倒T 形截面

6

s '22

102929.9100.071.014.323001130

c f M f b h αα?===???

0.50.93s ?=+=

6

202926.9107736mm 0.933601130

s s y M A f h γ?===??

验算配筋率:min 077360.80%550.21%8001130s t y

A f bh f ρρ=

==>==? 满足要求,选配钢筋14 28, 2s 8620mm A =()

。 4)横梁支座截面

按矩形截面计算,截面最大弯矩555.84kN m M =?,将上面求出的受拉钢筋作为支座

处的受压钢筋,则2

2281.00mm s A '=

602

2

10()

555.84103602281(113035)01.014.38001130

y s s s c M f A h a f bh αα'''--?-??-=

=

2s x a =

62'

y 0555.84101430mm ()360(113050)

s s M A f h a ?===-- min 014300.16%0.22%8001130

s A bh ρρ=

==<=? 验算最小配筋率二级框架支座处min ρ=0.30% 或 1.43

65

650.26%360

t y f f =?= 取大值

m i n

ρ=0.30% 按构造配筋:9 20, 2s 2827mm A =() 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对于纵梁B 支座:

30.73295.61100.7 1.438001130

5.61.25 1.253001130

sv t o yv nA V f bh S f h -?-???===?? 选 14,4肢箍 15394

110mm mm 5.6

S ?≤

= 取110 故取 14@110.

对于横梁端支座:V=867.52kN

30.7867.52100.7 1.438001130

01.25 1.253001130

sv t o yv nA V f bh S f h -?-???==

.min 1.430.24

0.210.11%300

t sv yv f f ρ==?= 取4肢箍 10@250 .min 314 1.430.131%0.240.210.11%800300300

t sv yv f f ρρ=

=>==?=?。

梁板式筏型基础设计

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 1、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 衡阳市平安小学综合楼法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下部为粉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1.500m。基础面积为16m×61m,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基础埋深5、2m,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30,底板厚800mm,钢筋采用HRB235级钢。基础梁受力筋为HPB335,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上部结构竖向荷载见表7、1;基础平面布置图见图7、1;地质情况见第1部分第一节。 1、1、柱荷载 图1、1竖向标准荷载分布图 柱荷载基本组合 kN 柱号荷载(kN) 柱号荷载(kN) 柱号荷载(kN) 柱号荷载(kN) 合力(kN) A1 2112B12631 C1 2877 J1 2282 9902 A2 3775B2 4491C2 4648 J2 378516699 A3 3839B3 4321 C3 4371 J3 359316124A4 3105 B43520 C4 3634 J42974 13233 A5 3105 B5 3520 C5 3634 J5 297413233

图2基础平面布置简图

2设计尺寸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2、1基础底面地下水压力得计算确定混凝土得防渗等级 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1.5米处,此处不考虑水得渗流对水压力得影响。 查《混凝土防渗规范》将底板混凝土防渗等级确定为S6。 2、2基础底面尺寸得确定 由柱网荷载图可得柱得标准组合总荷载为: =90398kN 其合力作用点:,基础左右两边均外伸0、5m 3.6)22934235302375922340[(90398 1 ??+?+?+??= = ∑∑i i i c N y N y =7、5m 基础下边外伸长度0、5m ,为使合力作用点与基础形心重合,基础总宽度为: 则:基础上边外伸长度为: 由以上计算,可得基础底面面积为: 基础底面积为,上部基本组合总荷载为111916kN,基低净反力 2、3地基承载力得验算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 地基受力层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得建筑物且不超过8层高度在25m 以下得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得抗震承载力验算。仅演算一般情况下得地基承载力。 先对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

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方法

伐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方法 1.悬臂法 方法概述——就是传统的墙下钢混条基计算法。 计算特点——假定基底土反力为均匀分布,为了减小基底压力使之满足软弱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而将基底加宽到互相连通的程度,但不作为连续的整板去分析。 方法缺点——基础宽度加大后,基底土的反力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计算时,基底已经连成了一体却不考虑其连续性,因此很不合理,计算的结果是不经济的。 2.倒楼盖法 方法概述——假定筏板为一块倒置于地基上的连续板,由纵横墙支承。 计算特点——假定基底土反力为均匀分布,按普通的楼盖计算。 方法缺点——考虑了筏板的整体性,计算结果较悬臂法经济。但此法仍然没有考虑到基底土的反力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所以各墙支座处所算得的负弯矩偏小,甚至出现小于实际弯矩而偏于不安全。 3.柔性基础简化计算法 方法概述——将在柱荷载作用下的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简化为各条单向连续条形基础的计算方法。 计算特点——将柱荷载的总值先按两个方向交叉连续的条形基础(板)的刚度比值进行分配以作为各向的柱荷载,然后分别按单向连续条形基础(板)计算。 方法缺点——此方法的一般假定为基底反力是按线性分布的,柱下最大,跨中最小,计算结果较倒楼盖法还要经济。但该方法只适用于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和柱下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不适用于横墙承重的筏板基础。 4.弹簧地基梁法 方法概述——假定筏板沿横向被截分为单位宽的条板,置于文克尔假设的弹簧低级上,并假定板底面任一点的单位压力p与地基沉降S成正比,即p=kS。 计算特点——条板按受有一组横墙集中荷载作用的无限长梁计算。由于地基沉降S与基础挠度y接触协调相等,有p(x)=kS=ky. 方法缺点——同文克尔弹簧地基法假设。 5.弹性理论截条法 方法概述——将筏板横向截分为单位宽的条板并置于均质半空间弹性地基上。 计算特点——由于积分上的困难,基底地基反力与沉降之间的关系很难用解析函数表达。目前是利用郭尔布诺夫-波萨多夫的《弹性地基上结构物的计算》中的计算表格来简化计算。 方法缺点——虽然克服了文克尔弹簧地基法假设的基本缺点,具有能够扩散应力和变形的优点,但是,它的扩散能力往往超过实际情况。由于计算所得的沉降量和地表沉降范围较实测值为大,而实际地基压缩层厚度是有限的,压缩层范围内土质往往是非均质的,即使是同一种土层组成,变形参数也有随深度而增长的情况。按半空间弹性理论所得的地基反力分布一般呈马鞍形和集中在梁端和板的边缘处,这是半空间弹性理论所算得的梁板弯矩大的主要原因。 6.弹性地基板法

有梁式筏板基础问题

有梁式筏板基础问题: ①筏板部分一般为上下两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片放在最下面,基础梁的整个钢筋(箍筋及纵筋)放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上面。是这样的吗? ②但是,一般图纸在标注基础梁的高度时,梁底标高和筏板板底标高是在同一个高度,这样就出现了“基础梁的有效高度”缩减的问题。因为,首先是梁的下部纵筋的保护层变厚了。(最下面是筏板的保护层,然后是筏板下层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然后是基础梁的纵筋,最后才是基础梁的下部纵筋)当我们进行基础梁的强度计算时,应该采用这个“缩减后的有效高度”进行计算。您说对吗?然而,有的设计院并不是这样,甚至连基础梁的箍筋高度还是采用梁高减两倍的保护层来计算的,这显然会造成箍筋“高度太大”。 ③至于筏板钢筋网片,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哪个在下面、哪个在上面?是否应为: ⅰ“下层钢筋网片”是短方向的钢筋在下面、长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ⅱ“上层钢筋网片”是长方向的钢筋在下面、短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ⅲ因为,从“有梁式筏板”的受力结构模型来看,正好是“楼板和梁”的受力结构模型翻转过来。这样的看法对吗?

■综合问题: 1、筏形基础的钢筋配置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 2、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层(最底层)板筋; 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置“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 4、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 5、板上部面筋的布置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跨度相差较大时,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 6、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 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是,柱是第一道防线,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

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

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 2.1工程概况和设计依据 本工程为长沙市信德商场的梁式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的工程地质条件详见中表1.1。本筏板设计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进行设计。 2.2 基础形式的选择 本工程中上部柱荷载平均在4599kN,较大,且粘土层的承载力较低,故使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础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经综合考虑,选择筏板基础,既充分发挥了地基承载力,又能很好地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本工程上部荷载平均在4599kN,较大且不均匀,柱距为9m,较大,将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肋梁式筏基具有刚度更大的特点,可以很好的抵抗弯曲变形,能够减小筏板厚度,更适合本工程。 2.3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地基承载力验算采用标准组合,地下室柱下荷载标注组合由PKPM导出的, 即 表2.2 竖向导荷 柱号 荷载 (KN) 柱 号 荷载 (KN) 柱 号 荷载 (KN) 柱 号 荷载 (KN) 柱 号 荷载 (KN) 合力 A1 2219 B1 3261 C1 3056 D1 3578 E1 2654 14768 A2 3357 B2 4512 C2 4113 D2 4813 E2 3549 20344 A3 3133 B3 4216 C3 4357 D3 4526 E3 3179 24176 A4 3142 B4 4230 C4 4354 D4 4496 E3 3203 19431

A5 3193 B5 4255 C5 4096 D5 5419 E5 4545 21508 A6 2553 B6 3513 C6 3045 D6 3672 E6 2716 15499 合 力 17597 23987 23021 26504 19846 110955 基底面积: ㎡144032450=?=A 110955 255331933142313333572219271645453203317935492654=++++++??++++++=∑i N kpa A N P i 1.771440 110955 == = ∑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持力层): 查表得:)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ηb=0.3 ηd=1.5 γ=20.3KN/ m 3 m3/55.9104 .104 .23.205.13.205.61.19KN m =-?+?+?= γ kpa P kpa f a 8.956.1039)5.000.2(55.95.1)36(3.203.01000=≥=-??+-??+= 符合条件,满足要求。 基础内力计算采用基本组合,地下室的柱荷载基本组合是由PKPM 导出的,即 11KQ Q G K G S S s γγ+= (2.1) 其中:G K G S ,4.1.2,1Q 1==γγ—恒载,K Q S 1—活载。 地下室(柱与基础相交处)基本组合下竖向荷载见表2.1。 表2.2 竖向导荷 柱号 荷载(KN) 柱 号 荷载 (KN ) 柱 号 荷载 (KN ) 柱 号 荷载 (KN) 柱号 荷载 (KN ) 合力 A1 2703 B1 4014 C1 3779 D1 4408 E1 3237 18141 A2 4125 B2 5633 C2 5158 D2 6009 E2 4366 25291

筏板基础计算

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下面就筏基的分析计算做详细阐述。 (1 )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法同独立柱基,参见第17.1.1节内容。对于非矩形筏板, 抵抗矩W采用积分的方法计算。 (2 )基础抗冲切验算 按GB50007-2002第8.4.5条至第8.4.8条相关条款的规定进行验算。 ①梁板式筏基底板的抗冲切验算 底板受冲切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50.70/认 式中: F i ——作用在图17.1.5-1中阴影部分面积上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 B 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U m ――距基础梁边h°/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 f 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图17.1.5-1 底板冲切计算示意 ②平板式筏基柱(墙)对筏板的冲切验算

计算时考虑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所产生的附加剪力, 距柱边h o/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力T max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石=E / %瓜 - a / l s r max^0.7(0.4 + 1.2/A)ApZ 1 式中: F i——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集中力设计值,对内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破坏锥体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对边柱和角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临界截面范围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地基反力值应扣除底板自重; U m ――距柱边h o/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M unb ――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设计值; C A B――沿弯矩作用方向,冲切临界截面重心至冲切临界截面最大剪应力点的距离; I s ――冲切临界截面对其重心的极惯性矩; B s——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当B s<2时,B s取2;当B s>4时,B s取4 ; c i——与弯矩作用方向一致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 C2——垂直于C i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a s ――不平衡弯矩通过冲切临界截面上的偏心剪力传递的分配系数; ③平板式筏基短肢剪力墙对筏板的冲切验算 短肢剪力墙对筏板的冲切计算按等效外接矩形柱来计算,计算方法完全同柱对筏板的冲切,等效外接矩形柱参见图17.1.5-2。

第2节 梁板式筏形基础

第二节梁板式筏形基础 【要点】 本节根据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受力特点,说明梁板式筏形基础的设计要求、技术要点、使用条件及相关经济性指标,应特别注意框架结构的无地下室或一层地下室筏基的抗震设计要求,还应重视框架-核心筒结构(或荷重分布类似的结构)在核心筒四角下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应力集中问题。 一、梁板式筏基的组成 梁板式筏基由地基梁和基础筏板组成,地基梁的布置与上部结构的柱网设置有关,地基梁一般仅沿柱网布置,底板为连续双向板,也可在柱网间增设次梁,把底板划分为较小的矩形板块(图6.2.1)。 图6.2.1 梁板式筏基的肋梁布置 (a)双向主肋(b)纵向主肋、横向次肋(c)横向主肋、纵向次肋(a)双向主次肋 梁板式筏基具有:结构刚度大,混凝土用量少,当建筑的使用对地下室的防水要求很高时,可充分利用地基梁之间的“格子”空间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等优点(图6.2.2a)。但同时存在筏基高度大、受地基梁板布置的影响,基础刚度变化不均匀,受力呈现明显的“跳跃”式(图6.2.2b),在中筒或荷载较大的柱底易形成受力及配筋的突变,梁板钢筋布置复杂、降水及基坑支护费用高、施工难度大等不足。

图6.2.2 梁板式筏基的特点 (a )梁格的利用 (b )地基反力的突变 由于梁板式筏基在技术经济上的明显不足,因此,近年来该基础的使用正逐步减少,一般仅用于柱网布置规则、荷载均匀的某些特定结构中。 二、梁板式筏基的计算要求 1.(“地基规范”第8.4.5条、“箱筏规范”第5.3.2、5.3.3条)梁板式筏基底板除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外,其厚度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受剪切承载力的要求。 2.(“地基规范”第8.4.5条)梁板式筏基的底板受冲切承载力按式(6.2.1)计算: l F ≤0m t hp 7.0h u f β (6.2.1) 式中 l F ——底板冲切力设计值,即:作用在图6.2.3中阴影部分面积(l A )上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j p ),l F 按公式(6.2.2)计算: j l l p A F = (6.2.2) 0h ——基础底板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t f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m u ——距基础梁边0h /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

筏板基础计算

筏板基础设计分析2009 1 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 天然筏板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 因此地基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 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 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 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性. 二是按照补偿性基础分析地基承载力. 例如: 某栋地上28 层、地下2 层(底板埋深10m ) 的高层建筑, 由于将原地面下10m 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 则卸土土压力达180kpa, 约相当于11 层楼的荷载重量;如果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 , 则水的浮托力为80kpa, 约相当于5 层楼的荷载重量, 因此实际需要的地基承载力为14 层楼的荷载. 即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 250kpa 时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筏基底板适当向外挑出, 则有更大的可靠度. 2 天然筏板基础的变形计算 地基的验算应包括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方面, 尤其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变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目前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对地基变形的精确计算还比较困难, 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往往使工程设计人员难以把握, 有时由于计算沉降量偏大, 导致原来可以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 不适当地采用了桩基础, 使基础设计过于保守, 造价提高, 造成浪费.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自由沉降量往往同实测的地基变形量不同, 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1) 这种理论的假定条件遵循虎克定律, 即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 土体任何一点都不能产生塑性变形, 与土体的实际应力—应变状态不相一致; (2) 公式中S = 7S6 z iAi- z i- 1Ai- 1ES i[ 2 ] 采用的计算参数系室内有侧限固结试验测得的压缩模量ESi , 试验条件与基础底面压缩层不同深度处的实际侧限条件不同; (3) 利用公式计算的建筑物沉降量只与基础尺寸有关, 而实测沉降量已受到上部结构与基础刚度的调整. 采用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的高层建筑物,由于其荷载大、基础宽, 因而压缩层深度大,与一般多层建筑物不同, 地基不是均一持力层. 因此在地基变形计算的公式中引入了一个沉降计算经验系数7S. 通过实际沉降观测与计算沉降量的比较, 适应高层建筑物箱型基础与筏板基础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主要与压力和地层条件相关, 尤其与附加压力和主要压缩层中(0. 5 倍基础宽度的深度以内) 砂、卵石所占的百分比密切相关. 由于该系数7S 仅用于对附加压力产生的地基固结沉降变形部分进行调整, 所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计算高层建筑的地基变形时, 由于基坑开挖较深, 卸土较厚往往引起地基的回弹变形而使地基微量隆起. 在实际施工中回弹再压缩模量较难测定和计算, 从经验上回弹量约为公式计算变形量10%~ 30% , 因此高层建筑的实际沉降观测结果将是上述计算值的1. 1~ 1. 3 倍左右. 应该指出高层建筑基础由于埋置太深,地基回弹

PKPM软件JCCAD筏板基础设计步骤举例

PKPM软件JCCAD筏板基础设计步骤举例PKPM软件JCCAD筏板基础设计步骤举例 一、地质资料输入 1、PKPM软件的JCCAD部分进行基础设计时,不一定要输入地质资料。 对于无桩的基础,如果不进行沉降计算,则可以不输入地质资料;如果要进行沉降计算,则需要输入地质资料。输入土的力学指标包括:压缩模量、重度。 对于有桩基础,如果不进行单桩刚度及沉降计算的话,可以不输入地质资料;否则就要输入。输入土的力学指标包括:压缩模量、重度、状态参数、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2、在PKPM软件主界面“结构”页中选择“JCCAD”软件的第一项“地质资料输入”,程序进入地质资料输入环境,如下图所示: 3、土层布置

给地质资料命名之后,开始进行土层布置,点击右侧菜单“土层布置”,如下图所示: 弹出土层参数对话框,显示用于生成各勘测孔柱状图的地基土分层数据,如下图所示:4、输入孔点

单击“孔点输入”→“输入孔位”,以相对坐标和米为单位,逐一输入所有勘测孔点的相对 位置。孔点输入结束后,程序自动用互不重叠的三角形网格将各个孔点连接起来,并用插值法将孔点之间和孔点外部的场地土情况计算出来。如下图所示: 程序要求孔点形成的三角形网格互不交叉,互不重叠。如孔点位置十分复杂,程序自动形成的网格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可以通过“网格修改”命令由人工修改完成。 点击“修改参数”,点取已输入的孔点,弹出孔点土层参数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对话框中显示的是标准孔点的土参数,应按各勘测孔的情况修改表中的数据,如土层低标高、土层参数、空口标高、探孔水头标高等。空口位置一般不采用绝对坐标,不必修改孔口坐标。如某一列各勘测孔的土参数相同,可以选择“用于所有点”,以减少修改土层参数的工作量。

筏板基础模板计算书

Appendix 1附件1 Calculation of the Formworks模板计算书 1、Side Formwork Construction侧模施工 1.1、设计说明 Design description: using site processed wood formwork, face plate is plywood of 15mm, secondary keel is timber of 50mm×100mm (the material is northeast larch) with 250mm space in between. Main keel is the timber of 80mm×200mm as modeling with the min. height no less than 150mm. 2 main keel set up with spacing of 700mm, 250mm as bottom and 255mm as upper side of slab. 侧模采用现场加工木模板,面板为15厚胶合板;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方(材质为东北落叶松),间距250mm;主龙骨使用80mm×200mm木方做造型木(材质为东北落叶松),造型木中心最小高度不小于150mm。主龙骨设置两道,间距700mm,距底部250mm和上侧255mm. 1.2、Computational Checking of Secondary Keel次龙骨验算 1)Load and Combination of Load荷载及荷载组合 a.side pressure on the form for concrete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t0=200/(25+15)=5h (即混凝土的温度按25℃计算) F1=0.22γc t0β1β2V1/2=0.22×25×5×1.2×1.15×21/2 =53.67KN/m2 F2=γc H=25×1.2=30KN/m2(取此值做强度验算) (take this value for computational checking of strength ) b.load of concrete pouring混凝土倾倒荷载:4KN/m2 c.load of concrete vibrating混凝土振捣荷载:4KN/m2 combination of load荷载组合:1.2×30+1.4×(4+4)=47.2KN/m2 line load化为线荷载:q=47.2×0.25=11.8KN/m 2)Computational Checking of Flexural Strength抗弯强度验算 M max =11.8×0.7^2×(1-4×0.252/0.72)/8=0.52KN·m (建筑施工手册表Construction Manual 2-10) W n =1/6bh2 =1/6×50×1002 =250000/3 σm = M/W n =0.52×106 /(250000/3)=6.24N/mm2≤ f m =17 N/mm2

梁板式筏形基础布筋解析

梁板式筏形基础布筋解析 ●经验交流□褚浩存(南通二建集团九分公司 ) 梁板式筏形基础在施工前,正确理解和掌握梁、板的布筋顺序和施工方法是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依据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4g101—3)的要求,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及以往施工中的实践经验,编制切实可行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文件是十分必要的。 梁板式筏形基础由梁和板两个部分组成,一般分为高板位(梁顶与板顶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及暗梁型(梁在上下层板筋中间)等形式。筏板的布筋原则:下层筏板筋短跨向钢筋在下,长跨向钢筋在上;上层筏板筋反之。基础梁的布筋原则:当双向等高基础主梁交叉时,基础主梁a的梁顶部纵筋与

底部纵筋均在基础主梁b的纵筋上交叉,基础主梁b的上下纵筋均在基础主梁a的纵筋下交叉;当两向不等高基础主梁交叉时,截面较高者为基础主梁a,截面较低者为基础主梁b;次梁的纵筋均在基础主梁a、b纵筋下交叉。现对低板位和暗梁型筏形基础钢筋布筋具体解析如下。 一、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解析 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见图1。(1)板底下筋位于b向梁纵筋的保护层内。(2)基础筏板底部最下层钢筋(短跨向钢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的下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3)基础主梁b向底部纵筋,基础筏板底部第二层钢筋以及与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箍筋下平直段,三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4)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底部纵筋。(5)与基础底部筏板钢筋相反布置的上部双向筏板钢筋。(6)基础主梁b向的顶部纵筋。(7)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上部纵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上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8)基础主梁a向纵筋以及

筏板基础计算书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 课程设计 学年学期: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院别: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专业方向:岩土工程 班级:勘查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陈国周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班级姓名学号

目录 一、工程概况几工程地质条件 (5) 柱位图 (5) 土层信息 (5) 上部荷载 (5) 二、基础选型 (6) 三、设计尺寸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6) 基础底面积尺寸的确定 (6) 地基承载力验算 (7) 四、沉降验算 (8) 五、筏板基础厚度的确定 (9) 抗冲切承载力验算 (9) 抗剪承载力验算 (10)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1) 六、筏板、基础梁内力计算 (13) 基础底板内力计算 (13) 基础梁内力计算 (15) 边缘横梁(JL1)计算 (15) 中间横梁(JL2)计算 (16) 边梁纵梁(JL3)计算 (17) 中间纵梁(JL4)计算 (20) 七、梁板配筋计算 (22)

底板配筋 (22) 板顶部配筋(取跨中最大弯矩) (22) 板底部(取支座最大弯矩) (23) 基础梁配筋 (25) 八、粱截面配筋图 (32) 九、心得体会 (36) 十、参考文献 (36)

一、工程概况几工程地质条件 某办公楼建在地震设防六度地区,上部为框架结构8层,每层高。地下一层,不设内隔墙,地下室地板至一楼室内地面竖向距离。地下室外墙厚300mm。柱截面 400×400,柱网及轴线如图所示。室内外高差。不考虑冻土。上部结构及基础混凝土均采用 C40。 柱位图 土层信息 上部荷载

二、基础选型 根据提供的土层信息,可知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地基土多为粘土和粉质粘土,且地下水位较高,属于软土地基,且考虑到建筑的柱间距较大并设置了地下室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采用梁式筏板基础,梁式筏板基础其优点在于较平板式具有低耗材、刚度大,在本次设计中决定采用双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础。 三、设计尺寸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积尺寸的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筏形基础底板各边自外围轴线挑出,则筏形基础的底板尺寸为× A=×=2 N P k 29667.1∑=永久 准永久荷载总组合: 2.偏心校验(荷载效应为准永久值): m 044.029667 2 .7)110016601787188716671220110016671753188716331100(m 0403.029667 15.317872100175318872093188745.9)166019801667166719401633(7.15110015601100120015331100-=?------+++++= =?---+++?---+++?---++= y x e e )()(

梁板式筏形基础布筋解析

梁板式筏形基础在施工前,正确理解和掌握梁、板的布筋顺序和施工方法是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依据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4G101—3)的要求,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及以往施工中的实践经验,编制切实可行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文件是十分必要的。 梁板式筏形基础由梁和板两个部分组成,一般分为高板位(梁顶与板顶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及暗梁型(梁在上下层板筋中间)等形式。筏板的布筋原则:下层筏板筋短跨向钢筋在下,长跨向钢筋在上;上层筏板筋反之。基础梁的布筋原则:当双向等高基础主梁交叉时,基础主梁A的梁顶部纵筋与底部纵筋均在基础主梁B的纵筋上交叉,基础主梁B的上下纵筋均在基础主梁A的纵筋下交叉;当两向不等高基础主梁交叉时,截面较高者为基础主梁A,截面较低者为基础主梁B;次梁的纵筋均在基础主梁A、B纵筋下交叉。现对低板位和暗梁型筏形基础钢筋布筋具体解析如下。 一、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解析 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见图1。(1)板底下筋位于B向梁纵筋的保护层内。(2)基础筏板底部最下层钢筋(短跨向钢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的下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3)基础主梁B向底部纵筋,基础筏板底部第二层钢筋以及与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箍筋下平直段,三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4)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底部纵筋。(5)与基础底部筏板钢筋相反布置的上部双向筏板钢筋。(6)基础主梁B向的顶部纵筋。(7)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上部纵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上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8)基础主梁A向纵筋以及A向梁箍筋的上保护层。 二、暗梁型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解析 暗梁型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见图2。(1)板底下筋位于B向梁箍筋的保护层内。(2)基础筏板底部最下层钢筋(短跨向板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的下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3)基础主梁B向底部纵筋,基础筏板底第二层钢筋以及与B向 梁板式筏形基础布筋解析 ●经验交流□褚浩存(南通二建集团九分公司 ) 4

筏板基础计算

筏板基础计算 pkpm平板筏基建模方法 目前工程中,“柱下或者剪力墙下平板式筏板”在pkpm里计算,简单概括有三个方法:“倒楼盖”“弹性地基梁法”“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 具体到用“弹性地基梁法”(即jccad中第三个菜单)计算“柱下或者剪力墙下平板式筏板”的操作步骤是什么,这个流程是什么下面具体罗列: 1、首先要按地勘报告输入地质数据,用于沉降计算。非常重要。 2、在菜单2中输入筏基模型,注意筏板一般要挑出,因此首先用网格延伸命令将网格向外延伸一个悬挑长度,然后定义并布置筏板,给出厚度和埋深,并做柱和墙的冲切验算,看看板厚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可以加柱帽(注:加柱帽的功能在“上部构件”的菜单中)。 3、输入筏板荷载,如果是平板式基础,可以直接布置板带,程序自动确定板带翼缘宽度形成地基梁模型。也可以不布置板带,直接定义地基梁形成梁元模型。 4、进入菜单3,按梁有限元法计算筏板。首先需要计算沉降,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地基模型的选用。程序用模型参数kij(默认为0.2)来模拟不同的地基模型,kij=0的时候,为经典文克尔地基模型,kij=1的时候,为弹性半空间模型,不明白看教材。一般软土取低值0~0.2,硬土取高值0.2~0.4。其它参数不难理解,不赘述。梁元法程序提供两种沉降计算模式,刚性沉降和柔性沉降。柔性沉降假定筏板为完全柔性,而刚性沉降则假定为完全刚性。计算完成后,程序用求出的各区格反力除以其沉降值得到各区格的地基刚度值,然后转换为地梁计算用的地梁下的基床反力系数,这样便确定了基地的反力分布,用于下一步的内力计算。沉降计算是筏板计算的核心步骤。

4、基床系数k的合理性判断。沉降计算完毕后,计算数据中会给出各区格的 地基刚度,即基床系数。这个系数一般要比建议值小很多。基床系数的合理性,关键看沉降计算结果。可用规范分层总和法手算地基中心点处的沉降值作比较。如出入大,应调整基床系数使其接近手算值。因此,用软件算连续基础,实际上就是对基床系数的校核。菜单5的有限元法中提供的“沉降试算”功能,就是这个思想(其实这个功能就是给懒人和初学者开发的)。 5、对于基床系数的调整,程序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功能--可以按照广义文克尔地基模型进行地基梁计算,即变基床系数调整法。可以把你输入的基础系数,按照已经计算完毕的各区格的刚度变化率进行调整,作为新的基础系数用于下一步的地基梁内力计算。 6、基础计算模型一般用普通弹性地基梁就可以了,倒楼盖模型缺点较多,一般不推荐。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完全刚性,或等代刚度法。 筏板基础设计分析2009 1 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 天然筏板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 因此地基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地基承载力 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 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 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 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性. 二是按照补偿性基础 分析地基承载力. 例如: 某栋地上28 层、地下2 层(底板埋深10m ) 的高层建筑, 由于将原地面下10m 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 则卸土土压力达180kpa, 约相当 于11 层楼的荷载重量;如果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 , 则水的浮托力为80kpa, 约相 当于5 层楼的荷载重量, 因此实际需要的地基承载力为14 层楼的荷载. 即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 250kpa 时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筏基底板适当向外挑出, 则 有更大的可靠度. 2 天然筏板基础的变形计算

梁板式基础设计算

1 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 1.1工程概况和设计依据 本工程为梁式筏板基础。 1.2 基础形式的选择 本工程中上部柱荷载平均在4599kN ,较大,且粘土层的承载力较低,故使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础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经综合考虑,选择筏板基础,既充分发挥了地基承载力,又能很好地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本工程上部荷载平均在4599kN ,较大且不均匀,柱距为9m ,较大,将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肋梁式筏基具有刚度更大的特点,可以很好的抵抗弯曲变形,能够减小筏板厚度,更适合本工程。 1.3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地基承载力验算采用标准组合,地下室柱下荷载标注组合由PKPM 导出的, 即 表2.2 竖向导荷 柱号 荷载(KN) 柱 号 荷载 (KN ) 柱 号 荷载 (KN ) 柱 号 荷载 (KN) 柱号 荷载 (KN ) 合力 A1 2219 B1 3261 C1 3056 D1 3578 E1 2654 14768 A2 3357 B2 4512 C2 4113 D2 4813 E2 3549 20344 A3 3133 B3 4216 C3 4357 D3 4526 E3 3179 24176 A4 3142 B4 4230 C4 4354 D4 4496 E3 3203 19431 A5 3193 B5 4255 C5 4096 D5 5419 E5 4545 21508 A6 2553 B6 3513 C6 3045 D6 3672 E6 2716 15499 合 力 17597 23987 23021 26504 19846 110955 基底面积: ㎡144032450=?=A

筏板基础钢筋支架计算书

钢筋支架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兖州市惠民城建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北京中联环建文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济宁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地质勘察,济宁市兴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红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 本工程用地性质为二类住宅用地,住宅性质为商品房,本标涉及总建筑面积约17.154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2栋11层高层住宅、2栋15层高层住宅,9栋18层高层住宅另外包括1个地下车库及其他配套建筑。 本工程地下两层为储藏室,地上为住宅,,防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丙类,建筑物场地类别为三类,建筑物标准层高为3米。 本工程为伐板基础,筏板钢筋为¢25@200双层双向。筏板厚度800~1200mm。 二、参数信息 钢筋支架(马凳)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或者一些大型设备基础和高厚混凝土板等的上下层钢筋之间。钢筋支架采用钢筋焊接制的支架来支承上层钢筋的重量,控制钢筋的标高和上部操作平台的全部施工荷载。 角钢支架一般按排布置,立柱和上层采用角钢,斜杆采用钢筋,焊接成一片进行布置。对水平杆,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对立柱和斜杆,进行强度和稳定验算。

作用的荷载包括自重和施工荷载。 钢筋支架所承受的荷载包括上层钢筋的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钢筋支架的材料根据上下层钢筋间距的大小以及荷载的大小来确定,可采用钢筋或者型钢。 上层钢筋的自重荷载标准值为1.00 kN/m; 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为1.000 kN/m; 施工人员荷载标准值为2.000 kN/m; 横梁的截面抵抗矩W= 3.130 cm3; 横梁钢材的弹性模量E=2.05×105 N/mm2; 横梁的截面惯性矩I= 11.210 cm4; 立柱的高度h= 1.20 m; 立柱的间距l= 1.30 m; 钢材强度设计值f= 360.00 N/mm2; 二、支架横梁的计算 支架横梁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支架横梁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支架横梁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支架横梁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1.2×1.00=1.20 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 1 活荷载的计算值 q =1.4×2.00+1.4×1.00=4.20 kN/m 2 支架横梁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详解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 (一)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方式进行表达 2.当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其所支承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或混合结平面一起绘制。 3.通过选注基础梁底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标高高差来表达二者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明确与板顶一平)、“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三种不 4.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和编号; a)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 (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 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 a)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标注两部分内容。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b)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 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 板区划分条件:

i当板厚不同时,相同板厚区域为一板区。 ii当因基础梁跨度、间距、板底标高等不同,设计者对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的区域为一板区。各板区应分别进行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内容规定如下: 注写基础平板的编号。 ?注写基础平板的截面尺寸。注写h=XXX表示板厚。 ?注写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及其总长度。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图面从左至右为X 贯通纵筋的总长度注写在括号中,注写方式为“跨数及有无外伸”,其表达形式为:一端有外伸,(xxB)两端有外伸。 注:基础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线之间无论有几道辅助轴线,例:X:BB22@150;TB20@150;(5B) Y:BB20@200;TB18@200;(7A) 表示基础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间距15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20间距150的为5跨两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B20间距20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18间距20度为7跨一端有外伸; 当某向底部贯通纵筋或顶部贯通纵筋的配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时,先注写跨内两前面加注纵筋根数(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围);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要加分隔。 例:X:B12B22@200/150; Y:T10B20@200/150

筏板基础设计步骤及要求

筏板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 (1)埋置深度 当采用天然地基时,筏板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的1/12,当筏板下有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的1/15,桩长度不计入埋深。但对于非抗震设计的建筑物或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筏基的埋深可适当减小;在遇到地下水位很高的地区,筏基的埋深也可适当减小。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建筑物的滑移,设置一层地下室是必要的,这在建筑使用上也常常需要。当基础落在岩石上,为设置地下室而需要开挖大量石方时,也允许不设地下室,但是,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防止倾覆和滑移,应采用地锚等必要的措施。 (2)选型 梁板式筏基和平板式筏基两者相比,前者所耗费的混凝土和钢筋都比较少,因而也比较经济;后者对地下室空间高度有利,施工也比较方便。因此,筏基型式的选用应根据土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及施工等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在工程设计中,一般认为柱距变化不超过20%、柱间的荷载变化也不20%时,对于柱网均匀且间距较小和上部荷载不很大的结构,通常考虑选用平板式筏板基础;对于纵横柱网尺寸相差较大,上部结构的荷载也较大时,宜选用梁式筏板基础。对于上部结构为剪力墙体系时,如果每道剪力墙都直通到基础,

一般习惯把筏板基础做成平板式的;而对于每道剪力墙不都直通到基础的框支剪力墙,必须选用梁板式的筏板基础。 (3)筏板厚度 筏板厚度可根据上部结构开间和荷载大小确定。梁板式筏基的筏板厚度不得小于200mm,且板厚与板格的最小跨度之比不宜小于 1/20。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度应根据冲切承载力确定,且最小厚度不宜小于300mm。 (4)筏板平面尺寸 筏板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地基承载力、上部结构的布置以及荷载分布等因素确定。需要扩大筏基底板面积时,扩大位置宜优先考虑在建筑物的宽度方向。对基础梁外伸的梁板式筏基,筏基底板挑出的长度,从基础梁外皮起算横向不宜大于1200mm,纵向不宜大800mm;对平板式筏基其挑出长度从柱外皮起算横向不宜大1000mm,纵向不宜大600mm。 (5)筏板混凝土 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常用C25及其以上的混凝土。当有防水要求时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S6,并应进行抗裂度验算。

筏板基础的类型与特点

筏形基础的类型与特点 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 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采用一般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基础扩大成支承整个建筑物结构的大钢筋混凝土板,即成为筏形基础或称筏板基础。 特点:1、减少地基土的单位面积压力、提高地基承载力 2、增强基础的整体刚性 应用:多层和高层 选用原则: 1、在软土地基上,用柱下条形基础或柱下十字交梁条形基础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变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2、当建筑物的柱距较小而柱的荷载又很大,或柱的荷载相差较大将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础的整体刚度以调整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3、当建筑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储液结构(如水池、油库等),结合使用要求,可采用筏形基础。 4、风荷载及地震荷载起主要作用的建筑物,要求基础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类型:平板式和梁板式 依据:地基土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及施工条件等确定 一、平板式基础 底板是一块厚度相等的钢筋混凝土平板,其厚度:——之间 适用:柱荷载不大、柱距较小且等柱距 可按每层50mm初步确定,然后校核抗冲切强度 底板厚度≧200mm 五层以下的民用建筑≧250mm 六层民用建筑厚度≧300mm 特点:混凝土用量较多但不需要模板,施工简单,建造速度快,常被采用

二、梁板式基础(大多采用) 柱网间距大时,可加肋梁使基础刚度增大 1)单向肋: 2)双向肋: 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筏板基础的类型与特点(特点、应用、选用原则、类型) 二、平板式筏板基础(适用条件、板厚的选取、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