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7-2018届初三中考语文课外诗赏析典型题练习

2017——2018届初三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赏析专题

[知识讲解]

一、边塞诗的概念

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

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例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古诗赏析]

(一)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二)从军行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请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

(三)从军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设置了怎样的背景?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五)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说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2、本诗最后一句写出唐军的怎样气势?

(六)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七)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九)湘南即事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十)山房春事(其二)【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十二)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十四)田家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明”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五)秋夜山居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十六)舟行〔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1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 从“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十六)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

节的图画?

(十七)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十八)咸阳值雨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

....略作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十九)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二十)秋夜曲张仲素①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教师用: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赏析专题——边塞诗

[知识讲解]

一、边塞诗的概念

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

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例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诗赏析]

1、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⑴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⑵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1、⑴“丧”描写出了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⑵“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

活生生的心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从军行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⑴请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

⑵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

2、⑴“碎”字足见将军征战时间之久,所历战斗之残酷;“独”字写出了将军力压敌人千军万马、勇武过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⑵选材上写了一次败仗而且是从败仗中写出豪气。首先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包将军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其次用“城南已合数重围”来衬托将军,于重重包围之中,将军却能射杀敌将杀出重围写出了将军的豪迈气概。

3. 从军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⑴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设置了怎样的背景?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⑴前两句交代时间、地点、季节、氛围。为主人公的抒情设置了一个苍凉荒远孤独寂寞的背景。

⑵作者巧妙的转换角度,借主人公设想万里之外的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妻子以及家庭的无限思念之情。

4、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问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答: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问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答:“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问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答: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

5、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问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说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答: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问2:本诗最后一句写出唐军的怎样气势?

答:写出了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6、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