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成本物耗统计、分析表

年度成本物耗统计、分析表

2004年成本物耗统计、分析(3)

人工成本核算范本

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项目构成:薪酬 + 福利 + 社保 + 税金 + 培训费用+招聘费用+其它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宿舍补贴,花草护理费) 人工成本项目未记录包括:员工日常生活必要品费用 一、人工成本各项目统计: 薪酬统计: 薪酬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激励奖金、加班工资; 固定工资指未扣除个人承担社保、通讯费、考勤等项目之前金额; 绩效工资包括超额绩效部分和超额年终奖金部分; 激励奖金、加班工资的核算公司只发放到部门。 据统计: N年全员薪酬总额为:XXXXXX元(转正员工人数为XX人,人均薪酬约为XXXX 元) N+1年全员薪酬总额为:XXXXX元(在职员工人数为XXX人,人均薪酬约为XXXX元) 以当年度12月工资表在职人员人数为依据 福利统计: 福利包括:误餐补贴、通讯补助、交通补助、过节费、劳保费用、年度旅游费、防暑降温费 N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10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080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45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共计38090元;劳保费用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5年度福利总额为237440元。(人均福利约为6417元)

N+1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28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104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20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1500元/人/年核算,共计69000元;劳保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6年度福利总额为272300元。(人均福利约为5794元) 说明: 社保统计: 各项社保项目养老保险、医疗、失业等由单位承担部分 N年度社保共缴社保为XXXX元。(财务统计数据) N+1年度全员共缴社保人数为XXXX人,单位承担社保项目平均数额为XXXXX 元/月,人均XXX元/月,全年共缴社保为XXXXXX元(员工因社保缴纳基数差异而产生的社保差异忽略不计) 说明: 税金包括: 因员工薪酬发生的企业所得税和应由个人承担而企业承担的个人所得税 N年度共缴税金XXXXXX元。 N+1年度共缴个人所得税XX人(中高层管理人员),月人均XX元,全年共计XXXX元 N+1年度全员共缴企业所得税XXX元,年人均XXXX元(N+1年全员按XX人,企税扣除基数XXXX年2-6月按XXX元,N++月按XXXX元核算),由此得出,N+1年度全员共缴税金XXXX元。 培训费用统计: 企业因提供员工各种学历和职业技能培训而产生的费用

人工成本统计表指标解释

填表说明 (一)基本内容。 本表主要反映企业负担和实际发放的人工成本总额、构成情况以及与人工成本有关的指标情况。 (二)编制方法及要求。 1.企业应依据本编制说明要求,按照相应指标进行分项统计实际发生费用。 2.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按照合并报表口径填报本表中的有关项目。 3、本报表相关指标以财务部门数据为基础,财务部门及人事部门数据应保持一致。 (三)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的在岗和不在岗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在岗职工还包括: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入职1个月内的职工); 2.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 其他从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此类人员是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

职工福利费用主要为交通费、通讯费、住房补贴、节日补助、餐费补贴以及其他福利。其中:交通费是指企业按月按标准支付或报销职工的交通费用或为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问题而支付的通勤费用;通讯费是指企业按月按标准支付或报销职工的通讯费用;住房补贴是指企业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按月按标准支付的费用;节日补贴是指企业在节假日给职工发放的现金福利和物质福利的费用之和;餐费补贴是指企业为解决职工上班期间就餐而实际发放或支出的费用;其他福利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非上述福利项目,如:烤火降温补贴、少数民族补贴、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奖励、困难职工生活补助、集体福利设施及丧葬抚恤救济费等。 社会保险费用及住房公积金反映企业承担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费用。 补充保险费用反映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提取缴纳的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以及企业按照内部议事规则,经过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决议,在商业保险机构为职工购买团体商业保险费用等。 教育培训经费反映企业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的各种培训、教育费用,包括企业为主要培训本企业人员的技工学校所支付的费用。 工会经费反映企业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主要包括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一定比例向工会拨付的经费。 劳动保护费用反映企业为职工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包含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 技术奖酬金及业余设计奖反映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净收入中预计提取的奖励给重要贡献人员的奖金和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山东中通钢构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文件 一、目的 为降低各项资金费用,实现公司年度目标,在全公司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结合本公司特点,制定本文件。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生产部室、车间的质量成本管理 三、定义 (一)、质量成本:为获得顾客满意的质量对组织外部做出质量保证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而造成的损失。 (二)、预防成本: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 (三)、鉴定成本:评价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的试验、检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四)、内部质量损失:产品在交付前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五)、外部质量损失:产品在交付后因未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三、各部门职责 (一)公司领导(总经理、运营副总、QHSE管理部部长)负责审批质量目标。 (二)QHSE管理部 1、负责编制质量成本控制文件,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统计、控制和改进,监督检查各生产部室、车间质量成本统计及控制情况; 2、负责每月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及时向有关领导,部室提供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3、负责质量鉴定成本及预防成本的统计,其中预防成本同人力资源部结合,质量鉴定成本包括QHSE管理部检测设备的费用统计,鉴定费用的统计,及各项试验费用的统计; 4、负责统计本部门质量管理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5、负责核算、审核各部门的质量数据,负责价格、成本的确认、协调各部门数据的真实性; (三)制造部 1、负责统计本部门的质量预防成本及质量管理成本; 2、制造部驻现场人员负责统计现场因质量问题产生的费用; (四)各生产车间 1、负责统计本车间各项质量管理费用,以工段为单位每月统计质量成本,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汇总,监督;

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项目构成:薪酬+ 福利+ 社保+ 税金+ 培训费用+招聘费用+其它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宿舍补贴,花草护理费) 人工成本项目未记录包括:员工日常生活必要品费用 一、人工成本各项目统计: 薪酬统计: 薪酬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激励奖金、加班工资; 固定工资指未扣除个人承担社保、通讯费、考勤等项目之前金额; 绩效工资包括超额绩效部分和超额年终奖金部分; 激励奖金、加班工资的核算公司只发放到部门。 据统计: 2005年全员薪酬总额为:1134895元(转正员工人数为34人,人均薪酬约为33379元) 2006年全员薪酬总额为:2361264元(在职员工人数为47人,人均薪酬约为50240元) 以当年度12月工资表在职人员人数为依据 福利统计: 福利包括:误餐补贴、通讯补助、交通补助、过节费、劳保费用、年度旅游费、防暑降温费 2005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10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080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45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共计38090元;劳保费用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5年度福利总额为237440元。(人均福利约为6417

元) 2006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28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104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20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1500元/人/年核算,共计69000元;劳保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6年度福利总额为272300元。(人均福利约为5794元) 说明:2005年无计划的旅游费用2006取消业务招待费 社保统计: 各项社保项目养老保险、医疗、失业等由单位承担部分 2005年度社保共缴社保为58382元。(财务统计数据) 2006年度全员共缴社保人数为30人,单位承担社保项目平均数额为12975元/月,人均282元/月,全年共缴社保为155700元(员工因社保缴纳基数差异而产生的社保差异忽略不计) 说明:2005年8月全员实行社保统筹安排。 税金包括: 因员工薪酬发生的企业所得税和应由个人承担而企业承担的个人所得税 2005年度共缴税金125659.42元。 2006年度共缴个人所得税11人(中高层管理人员),月人均50元,全年共计6600元 2006年度全员共缴企业所得税25159元,年人均550元(2006年全员按46人,企税扣除基数2006年2-6月按800元,2006.7-2007.1月按16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6年度全员共缴税金31759元。 培训费用统计:

人工成本统计表指标解释

人工成本统计表指标解 释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填表说明 (一)基本内容。 本表主要反映企业负担和实际发放的人工成本总额、构成情况以及与人工成本有关的指标情况。 (二)编制方法及要求。 1.企业应依据本编制说明要求,按照相应指标进行分项统计实际发生费用。 2.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按照合并报表口径填报本表中的有关项目。 3、本报表相关指标以财务部门数据为基础,财务部门及人事部门数据应保持一致。 (三)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的在岗和不在岗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在岗职工还包括: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入职1个月内的职工); 2.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

工资、奖金及工资性补贴反映企业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年终加薪、津补贴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职工福利费用主要为交通费、通讯费、住房补贴、节日补助、餐费补贴以及其他福利。其中:交通费是指企业按月按标准支付或报销职工的交通费用或为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问题而支付的通勤费用;通讯费是指企业按月按标准支付或报销职工的通讯费用;住房补贴是指企业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按月按标准支付的费用;节日补贴是指企业在节假日给职工发放的现金福利和物质福利的费用之和;餐费补贴是指企业为解决职工上班期间就餐而实际发放或支出的费用;其他福利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非上述福利项目,如:烤火降温补贴、少数民族补贴、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奖励、困难职工生活补助、集体福利设施及丧葬抚恤救济费等。 社会保险费用及住房公积金反映企业承担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费用。 补充保险费用反映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提取缴纳的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以及企业按照内部议事规则,经过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决议,在商业保险机构为职工购买团体商业保险费用等。 教育培训经费反映企业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的各种培训、教育费用,包括企业为主要培训本企业人员的技工学校所支付的费用。 工会经费反映企业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主要包括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一定比例向工会拨付的经费。 劳动保护费用反映企业为职工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包含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

人工成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人工成本管理,合理地计划、使用、控制人工成本,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潜能,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控股公司(包括本部及各钢铁子公司),其他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章人工成本构成 第三条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第四条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五条本办法中人工成本的组成明细项目,详见附件四。 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为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明确各部门相关职责,特拟订机构职责如下:人力资源处: 1、人力资源部门是人工成本的归口管理部门; 2、负责编制公司年度人工成本预算、审核,并监督执行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对人工成本优化负全面责任; 3、负责薪资总额、激励计划等费用的合理管控; 4、根据地方法律规定确定社会统筹保险缴纳方案; 5、根据公司需求以预算为基础,合理管控培训、招聘费用; 6、按周期(月度、季度、年度)对公司人工成本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

估、检讨; 7、依据制度,跟踪、评估各一级单位人工成本预算执行情况; 8、各子公司每月14日前上报人工成本统计报表(附件五)、每季度第一个月20日前上报季度人工成本评估报告(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财务部门: 1、按规定支付人工成本各项目费用; 2、根据公司规定对人工成本费用对应会计科目列支,详见附件四《人工成本各项目列支会计科目》; 3、根据人工成本管理的有关项目建立公司统计台帐,每月对公司人工成本支付情况进行统计和反馈,同时每月10日前为人力资源处按管理口径提供相关数据,包括附件四人工成本各项目数据及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成本等数据。 企划处: 1、制定人工成本预算执行的方针目标; 2、按质询会材料,每月10日前为人力资源处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包括粗钢产量、工业增加值等。 行政管理处: 1、按实际支出项目,编制福利费、工会经费等明细项目的年度预算; 2、按月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每月10日前报人力资源处。 生产部门:(含职能处和生产厂) 1、制订劳动保护费用等人工成本管控项目使用的标准和管理规定; 2、编制劳动保护费预算的明细项目并按预算管控,按月度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每月10日前报人力资源处; 3、管控本部门的人工成本总额,对本部门的人均人工成本及单位产品人工成本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

第一篇.前言 现代质量的含义是“以实现顾客满意,确定顾客的需求得到确定和满足”,如何达到顾客满意度,提升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归根到底看企业能否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而“价廉”与“物美”往往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能否达到这样和谐统一的境界,就要看企业如何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才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质量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为了达到质量要求,须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人员培训,质量认证,检验分析,购入、使用、维修检定、检测仪器设备,内部的返工、返修、报废,外部的投诉、维修、退货、索赔等等,在这些过程的实施中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费用,这些都是为质量而付出的费用,称作质量成本,是不可缺少的一笔费用,如何投入最少的这笔费用来获得顾客的满意,也就是如何达到质量经济性的管理,“既然不能不投,如何投入得最少、投入得最经济、投入得最有效”,这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应思考的问题。 本策划方案就是从质量成本结构的划分,比例系数的设定,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方面来进行策划,来达到质量成本最经济化的目的。

第二篇.方案内容 据我对企业质量控制的理念,制定了如下的方案内容,期望在质量成本建立的初期阶段,能起到引导质量管理观念,搭造质量成本管理的平台,建立质量成本管理模型的作用。 目录如下: 1.质量成本的构成 2.质量成本项目的含义与范围 3.质量成本数据的采集 4.质量成本统计数据的账务处理 5.质量成本模型的建立 6.质量成本的结构比例 7.质量成本的目标设定 8.质量成本的结果运用 9.质量成本系统的维护 10.质量成本管理的流程 11.附表一:06年质量成本目标的设定 12.附表二: XX年质量成本目标的分解计划

人工成本统计表指标解释

人工成本统计表指标解 释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填表说明 (一)基本内容。 本表主要反映企业负担和实际发放的人工成本总额、构成情况以及与人工成本有关的指标情况。 (二)编制方法及要求。 1.企业应依据本编制说明要求,按照相应指标进行分项统计实际发生费用。 2.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按照合并报表口径填报本表中的有关项目。 3、本报表相关指标以财务部门数据为基础,财务部门及人事部门数据应保持一致。 (三)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的在岗和不在岗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在岗职工还包括: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入职1个月内的职工); 2.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

工资、奖金及工资性补贴反映企业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年终加薪、津补贴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职工福利费用主要为交通费、通讯费、住房补贴、节日补助、餐费补贴以及其他福利。其中:交通费是指企业按月按标准支付或报销职工的交通费用或为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问题而支付的通勤费用;通讯费是指企业按月按标准支付或报销职工的通讯费用;住房补贴是指企业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按月按标准支付的费用;节日补贴是指企业在节假日给职工发放的现金福利和物质福利的费用之和;餐费补贴是指企业为解决职工上班期间就餐而实际发放或支出的费用;其他福利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非上述福利项目,如:烤火降温补贴、少数民族补贴、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奖励、困难职工生活补助、集体福利设施及丧葬抚恤救济费等。 社会保险费用及住房公积金反映企业承担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费用。 补充保险费用反映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提取缴纳的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以及企业按照内部议事规则,经过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决议,在商业保险机构为职工购买团体商业保险费用等。 教育培训经费反映企业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的各种培训、教育费用,包括企业为主要培训本企业人员的技工学校所支付的费用。 工会经费反映企业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主要包括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一定比例向工会拨付的经费。 劳动保护费用反映企业为职工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包含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1]

全国大化肥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报告为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引导企业降低劳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员工收入水平,中国劳动学会化工分会从2000年起在全国大化肥企业开展了人工成本分析活动。今年,是大化肥企业开展人工成本分析活动的第三年,前二年分析活动的成果起到了行业人工成本指导线的作用,得到了业内各企业和有关专家的肯定,为大化肥企业控制人工成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今后我会将继续开展这项活动,并不断扩大分析的广度和增加分析的深度。 本年度全国有16家化肥企业提供了人工成本调查统计数据,其中11家企业报表数据完整,占全国大化肥企业的39%。 本年度统计范围内企业人工成本的各项指标比上年有好转,经过各大化肥企业一年的努力,人工成本指标下滑的趋势被基本遏制住了。但是,2004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三年,化肥的进口关税配额将会提高,这对国内大化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人工成本的效益分析指标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标,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含量指标。 本年度大化肥企业平均劳动分配率为 29."5%,比上年下降了 6.8个百分点,行业先进值为 9."97%;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为 3."39,比上年上升了 0."64,行业先进值为 10."03;平均人事费用率为 10."1%,比上年下降了 1."6个百分点,行业先进值为

4."3%;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为 9."94,比上年上升了 1."36,行业先进值为 23."5;人工成本含量为11%,比上年上升了 0."4个百分点,行业先进值为 4."5%;每百元人工成本实现利润79元,行业先进值为466元。 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9."05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46."7%,行业先进值为67万元;平均工资为 1."74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13."7%;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与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的比例为1: 0."29,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高于工资率增长的速度,工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引导企业降低劳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员工收入水平,中国劳动学会化工分会从2000年起在全国大化肥企业开展了人工成本分析活动。今年,是大化肥企业开展人工成本分析活动的第三年,前二年分析活动的成果起到了行业人工成本指导线的作用,得到了业内各企业和有关专家的肯定,为大化肥企业控制人工成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今后我会将继续开展这项活动,并不断扩大分析的广度和增加分析的深度。 2002年全国大化肥企业人工成本情况如下: 一、概况 本年度全国有16家化肥企业提供了人工成本调查统计数据,其中11家企业报表数据完整,占全国大化肥企业的39%。

(质量成本类)质量成本类

制定 财务部 实施日期 04/07/01 页 数 1/10 过 程 分 析 工 作 表 ( 乌 龟 图 ) 输 入 ② (要求是什么?) 1、市场资料; 2、公司级数据; 3、业务计划; 4、质量成本预算; 5、质量成本计划。 过 程 ① 填写COP 或过程名称 质量成本管理 如何做? ④ (作业指导书/方法/程序/技术) 1、质量成本管理程序; 2、业务计划管理程序; 3、 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4、纠正/预防及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使用的关键准则是什么? ⑦ (测量/评估) 1、各质量成本目标、指标; 2、质量计划完成率; 3、改进执行率。 使用什么方式进行 ⑤ (材料/设备/装置) 1、资料数据; 2、计算机; 3、文件记录。 输 出 ③ (将要交付的是什么?) 1、质量成本执行情况表; 2、预防成本明细表; 3、鉴定成本明细表;4、内部故障成本明细表; 5、外部故 障成本明细表 ; 6、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明细表; 7、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由谁进行? ⑥ (能力/技能/知识/培训) 1、财务部; 2、各相关部门。

制定财务部实施日期04/07/01 页数2/10 1 目的 明确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质量成本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和报告等环节的方法、内容和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成本的实施和管理。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财务部负责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归口部门。 4.2各相关部门负责按规定的程序提供相应的数据。 4.3品管部负责根据成本状况制订质量改进计划并组织落实。 5 程序内容 5.1 原则 5.1.1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是以寻求适宜的产品质量成本为手段,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5.1.2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是对每一环节实施一系列的组织和活动,做到数据可靠、核算正确、分析透彻、控制有效、考核真实,以达到适宜的产品质量成本。 5.2 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5.2.1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由总经理统一领导,品管部、财务部共同管理,并由技术部、生产部、保全课和各生产部门共同组成组织体系。

人工成本核算(1)

人工成本核算 【知识要求】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及构成: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 也称用人费用(人工费用)或人事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包括: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等。 人工成本并不仅仅是企业成本费用中用人于人工的部分,还包括企业税后利润中用于员工分配的部分。 (二)人工成本的构成 1、我国工业企业人工成本的构成范围及列支渠道: (1)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制造费用-直接工资) (2)产品生产人员福利费(制造费用—直接工资) (3)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制造费用) (4)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福利费(制造费用) (5)劳动保护费(制造费用) (6)工厂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公司经费) (7)工厂管理人员的福利费(管理费用—公司经费) (8)员工教育经费(管理费用) (9)劳动保险费(管理费用) (10)失业保险费(管理费用) (11)工会经费(管理费用) (12)销售部门人员工资(销售费用) (13)销售部门人员的福利费(销售费用) (14)子弟学校经费(销售费用) (15)技工学校经费(销售费用) (16)员工集体福利设施费(利润分配—公益金) 2、按照我国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人工成本统计口径。人工成本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1)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含不在岗员工生活费),包括:员工工资总额,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人事档案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劳动报酬,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 在岗员工工资总额,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从市统计局劳动情况报表中采取。 不在岗员工生活费,即已经离开本企业生产或管理岗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员工生活费用。可参考市统计局劳动情况报表。 (2)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储蓄养老保险、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其他养老费用。 社会保险按企业列支数统计。 (3)住房费用,包括: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4)福利费用,包括:冬季采暖补贴费、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丧葬抚恤救济费。 来源:A.企业净利润分配中公益金里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费用。 B.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福利费。 福利费按实际支出数统计。 (5)教育经费 来源:A.财务“其他应付款”科目中的有关支出。 B.营业外支出中的“技工学校经费”。 教育经费按照实际支出数统计。 (6)劳动保护费用,包括:实际享有劳动保险用品、清凉饮料、保健用品。 来源:制造费用中的劳动保护费科目。 劳动保护费用按照实际支出数统计。 (7)其他人工成本,包括:工会经费、企业因招聘劳动力而实际花费的招工招聘费用、解聘辞退费。 二、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应考虑的影响因素:(P338-340) 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应考虑企业的支付能力、员工的生计费用、工资的市场行情。 (一)企业的支付能力 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