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商业类用户电压等级供电方案经济技术 精品

最新-商业类用户电压等级供电方案经济技术 精品
最新-商业类用户电压等级供电方案经济技术 精品

商业类用户电压等级供电方案经济技术

要根据国网公司《业扩供电方案编制导则》规定了用户接电电压等级,但在实际工作中,电网公司在确定用户供电电压等级时应需要根据电网现状、用户诉求、资源情况等综合论证确定,本文就以典型商业类用户采用不同电压等级供电的项目——浙江省北部某地某办公大楼兼容数据中心项目报装容量200为例做相关经济性比选分析。

关键词商业类用户;电压等级;供电方案1项目案例该项目数据中心部分采用国际级数据中心标准建设,单个基地用地面积为92万2,总机柜数量为7500个,服务器数量为150000台,合计报装容量200,预计稳定运行负荷率48左右,通电3年后可达正常运行负荷。

项目距离最近可接入220变电站分别为85、12,附近110变电站距离05,周边无架空通道。

根据国网导则,用户应采用220电压等级供电;但其主要业态为办公写字楼及数据中心,负载率不足50,也适宜110供电;若根据开发区供电至红线原则,也可采用10供电。

2用户主接线方案设计本案例设计了3种电压等级接入的用户主接线方案。

21220专线供电220用户专变设计采用内桥接线,2×100,运行方式双路常供;220用户专线采用1×4002电缆或1852架空线。

主变电站采用22010变压器,用户高配采用1004配变;每个数据中心楼安排2个10高配,单个高配配变8×2500总容量20000;10专线电缆采用3×4002。

22110专线供电主变电站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4×50,低压侧母线两两互联,运行方式双路常供;110用户专线采用1×6302电缆1回专线、另1回采用专线或与相邻线路合用间隔。

2310专线供电电网公司投资建设110变电站,10专线供电。

1变电站建设形式与用户专变方案相同,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4×50。

2变电站采用常规的内桥+线变组接线形式,3×50,每台主变下送10间隔12个,一次性建设完毕,运行方式三路常供1专2;10专线电缆采用3×4002。

3方案效益对比分析31可靠性分析1220或110专变方案均为2回专线供电,接自同一220变电站;线路总长为17,220以架空线路为主,110电缆线路为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规定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与规定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要满足用电设备对供电电压的要求,电力网应有自己的额定电压,并且规定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相一致。为了使用电设备实际承受的电压尽可能接近它们的额定电压值,应取线路的平均电压等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由于用电设备一般允许其实际工作电压偏移额定电压±5%,而电力线路从首端至末端电压损耗一般为10%,故通常让线路首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5%,而让末端电压比额定电压低5%。这样无论用电设备接在哪一点,承受的电压都不超过额定电压值的±5%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通常运行在比网络额定电压高5%的状态下,所以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比网络额定电压高5%。具体数值见表4.1-1的第二列。 表4.1-1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网络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 变压器额定电压 一次绕组二次绕组 3 6 103.15 6.3 10.5 3及3.15 6及6.3 10及10.5 3.15及3.3 6.3及6.6 10.5及11 13.8 15.75 18 20 13.8 15.75 18 20 35 110 220 330 500 35 110 220 330 500 38.5 121 242 363 550 3、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根据功率的流向,规定接收功率的一侧为一次绕组,输出功率的一侧为二次绕组。对于双绕组升压变压器,低压绕组为一次绕组,高压绕组为二次绕组;对于双绕组降压变压器,高压绕组为一次绕组,低压绕组为二次绕组。 ①变压器一次绕组相当于用电设备,故其额定电压等于网络的额定电压,但当直接与发电机连接时,就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②变压器二次绕组相当于供电设备,再考虑到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耗,故当变压器的短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接地装置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电力系统过电压与接地装置 班级:电气化铁道技术1132 姓名:刘浩 学号:201108023211 指导教师:赵永君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九日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中和运用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接地技术等知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电力系统各种过电压防护措施研究接地装置的测量方法和降阻方式,设计电力系统的接地装置等。 关键词:内部过电压雷电过电压接地保护 前言 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扰动现象。电工设备的绝缘长期耐受着工作电压,同时还必须能够承受一定幅度的过电压,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研究各种过电压的起因,预测其幅值,

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是确定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前提,对于电工设备制造和电力系统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电力系统、用电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往往采用接地的方式来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本课程设计根据《高电压技术》简单的对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与接地装置进行研究。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接地装置 一、电力系统过电压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雷电、电磁能量的转换会使系统电压产生瞬间升高,其值可能大大超过电气设备的最高工频运行电压。其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是很大的。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雷电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1内部过电压 1.1工频过电压 系统中在操作或接地故障时发生的频率等于工频(50Hz)或接近工频的高于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的过电压。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当系统操作、接地跳闸后的数百毫秒之内,由于发电机中磁链不可能突变,发电机自动电压调节器的惯性作用,使发电机电动势保持不变,这段时间内的工频过电压称为暂时工频过电压。随着时间的增加,发电机自动电压调节器产生作用,使发电机电动势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这时的工频过电压称为稳态工频过电压。

国内电网电压等级划分

国内电网电压等级划分 局民用电是220V,工业用电是380V,为什么同样是变电站出来的电,到了用户端就不同呢?高压与低压有什么不同呢? 工业用电与居民用电 工业用电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 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而民用电采用的是单相220V对居民供电。 三相交流电可以使电机转动,当三相交流电流通入三相定子绕组后,在定子腔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动前静止不动的转子导体在旋转磁场作用下,相当于转子导体相对地切割磁场的磁力线,从而在转子导体中产生了感应电流(电磁感应原理)。这些带感应电流的转子导体在磁场中便会发生运动,因此工业用电都是三相交流电。 民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电压为220V ,工业用电则是各相线间电压380V ,相地之间电压220V。民用电其实就是三相之中的一相。电厂到居民变电站都是3相5线,变电站的作用之一就是把电分成很多个1相3线给居民使用。 高压与低压的分界线 根据GB/T 2900.50-2008中定义2.1规定,高[电]压通常指高于1000V(不含)的电压等级,低[电]压指用于配电的交流电力系统中1000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国际上公认的高低压电器的分界线交流电压则是1000V(直流则为1500V)。 在工业上也有另外一种说法,电压为380V或以上的称之为高压电,因此我们习惯上所说的220V、380V都是低压,高于这个电压都是高压;再之前的电业规程中规定分界线为250V,虽然新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已经出台,但很多地方执行的还是以前的标准。 高压电器的通俗分类 1、所谓的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并无本质区别(随着电压增高,绝缘要求、安全要求会有不同),只是人们的叫法不同而已,其分界线也是约定俗成,并无明确规定。 2、电网就是指整个供配电系统,包括发电厂,变电站,线路,用电侧。

主板常见供电电压分布详解

主板常见供电电压分布详解 12V主要是给CPU供电,通过电压调整模块,调节成1.15-1.75V核心电压,供CPU、Vtt FSB、CPU-I/O。12V除了CPU外,还提供给AGP、PCI、CNRCommunicationNetwork Riser)。其中负电压-12V主要为AC’97、串口以及PCI接口提供。2n5[.['S%t#G-k5H9N6 I 5V被分成了四路,第一路经过VID(VoltageIdentificationDefinition)调整模块调整成1.2V供CPU,主板会根据Pentium4处理器上5根VID引脚的0/1相位来判别这块处理器所需要的VCC电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PU核心电压)第二路经过2.5V电压调整模块调整成2.5V供内存,并经过二次调整,从2.5V调整到1.5V供北桥核心电压、VccAGP、VccHI。第三路直接给USB设备供电。第四路供给AGP、PCI、CNR供电。;k9k8p'm9i/r7 k(u2b!a$D.m 3.3V主要是为AGP、PCI供电,这两个接口占了3.3V的绝大部分。除此之外,南桥部分的Vcc3_3以及时钟发生器、LPCSuperI/O、FWH即主板BIOS)也是由3.3V供电。. k0L3m5s,T3s6X J)/ 5VSB一直被我们忽视,这一路电压与开关机、唤醒等关联紧密;5VSB在INTEL84 5GE/PE芯片组中至少需要1A的电流,目前绝大部分电源9b%的5VSB都是2A。其中一路调整成2.5V电压供内存;第二路调整成1.5V,在系统挂起时为南桥提供电压;第三路调整成3.3V供南桥5R0~2o0X)N6h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额定电压:各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都是按一定标准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当它们运行在标准电压下时,技术、经济性能指标都发挥得最好。此标准电压就称为~。 一、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 1、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额定线电压) 220,kV 3,kV 6,kV 10,kV 35,kV 60,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750,kV 1000一般来说:110kv 以下的电压等级以3倍为级差:10kv 35kv 110kv 110kv 以上的电压等级,则以两倍为级差:110kv 220kv 500kv 确定额定电压等级的考虑因素: 三相功率S 和线电压U 、线电流I 的关系是UI S 3=。 当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等载流部分的截面积越小,投资越小;但电压越高,对绝缘的要求越高,杆塔、变压器、断路器等绝缘的投资也越大。所以,对应于一定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应有一个最合理的线路电压。 但从设备制造的角度考虑,线路电压不能任意确定。规定的标准电压等级过多也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发展。 2、发电机、变压器、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的确定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线路额定电压 允许其实际工作电压偏离额定电压% 5±2)线路的额定电压: 指线路的平均电压(Ua+Ub )/2, 线路首末端电压损耗为10%;因为用电设备允许的电压波动是±5%,所以接在始端的设备,电压最高不会超过5%;接在末端的设备最低不会低于-5%;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总在线路始端,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3kv 的线路发电机电压为3.15kv。

4)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一次侧:相当于用电设备 A、直接与发电机相连,额定电压与发电机一致。 B、直接与线路相连,额定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相同; 二次侧:相当于电源 A、二次侧位于线路始端,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计及自身5%的电压损耗,总共比线路额定电压高10%。 B、二次侧直接接用电设备(负荷)时,只需考虑自身5%的电压损耗。

电压等级划分详细

电压等级(voltage class)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级别系列。 额定电压是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规定的正常电压,即与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某些运行特性有关的标称电压。 电力系统各点的实际运行电压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其额定电压,在这一允许偏离范围内,各种电力设备及电力系统本身仍能能正常运行。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把标称电压1kV及以下的交流电压等级定义为低压,把标称电压1kV以上、330kV以下的交流电压等级定义为高压,把标称电压330 kV及以上、1000 kV以下的交流电压等级定义为超高压,把标称电压1000 kV及以上的交流电压等级定义为特高压,把标称电压±800 kV以下的直流电压等级定义为高压直流,把标称电压±800 kV及以上的直流电压等级定义为特高压直流。通常还有一个“中压”的名称,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标准文件中把2.4 kV至69 kV的电压等级称为中压,我国国家电网公司(SG)的规范性文件中把1 kV 以上至20 kV 的电压等级称为中压。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60kV、110kV、220kV、330kV、500kV。

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 通常将35kV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35KV、60KV 线路为输电线路,110KV、220KV线路为高压线路,330KV以上线路称为超高压线路。把60KV以下电网称为地域电网,110KV、220KV电网称为区域电网,330KV以上电网称为超高压电网。把电力用户从系统所取用的功率称为负荷。) 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24V、12V三种。

电力系统过电压考试复习汇编

当电力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接地故障时,就会在由电气设备构成的集中参数电路中产生电磁暂态过程,引起系统电压的升高或产生过电流。 当电力系统中某一点突然发生雷电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时,这一变化并不能立即在系统其它各点出现,而要以电磁波的形式按一定的速度从电压或电流突变点向系统其它部位传播。 电磁波在分布参数电路中传播产生的暂态过程,简称波过程。 一般架空单导线线路的波阻抗Z?500 Q,分裂导线波阻抗Z?300 Q 冲击电晕对导线耦合系数的影响 发生冲击电晕后,在导线周围形成导电性能较好的电晕套,在这个电晕区内充满电荷,相当于扩大了导线的有效半径,因而与其它导线间的耦合系数也增大。 冲击电晕对波阻抗和波速的影响冲击电晕将使线路波阻抗减小、波速减小 冲击电晕对波形的影响冲击电晕减小波的陡度、降低波的幅值的特性,有利于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最大电位梯度出现在绕组的首端。冲击电压波作用于变压器绕组初瞬,绕组首端的电位梯度是平均电位梯度的a I倍。a l越大,电位分布越不均匀,相应绕组的抗冲击能力越差。(危及变压器绕组的首端匝间绝缘) 最大电位梯度均出现在绕组首端,其值等于 a U0,对变压器绕组的纵绝缘(匝间绝缘) 有危害。 绕组内的波过程除了与电压波的幅值有关外,还与作用在绕组上的冲击电压波形有关。过电压 波的波头时间越长(陡度越小),由于电感分流的影响,振荡过程的发展比较和缓,绕组各点的最大对地电压和纵向电位梯度都将下降;反之则振荡越激烈。波尾也有影响,在短波作用 下,振荡过程尚未充分激发起来时,外加电压已经大为减小,导致绕组各点的对地电压和电位 梯度也比较低。 变压器绕组内部保护的关键措施是:改善绕组的初始电位分布,使初始电位分布尽可能地接 近稳态电位分布。这可有效地降低作用在绕组纵绝缘上的电位梯度,并削弱振荡,减小振荡过 电压的幅值。 (1)补偿对地电容C0dx 的影响;(静电环)(2)增大纵向电容K0/dx (纠结式绕组)绕组匝间绝缘所承受的冲击电压为Uab= alab/v 侵入波的陡度愈大,每匝线圈的长度愈长,或波速愈小,则作用在匝间的电压也愈大。为了限 制匝间电压以保护绕组的匝间绝缘,必须采取措施来限制侵入电机的波的陡度。

最新各国供电电压参数

各国供电电压参数

各国供电电压参数 我国的标准是相电压380伏,线电压220伏,频率50赫之。 日本的标准是相电压190伏,线电压110伏,频率60赫之。 世界各国的用电频率,各国电压等级及频率 阿根廷:电压:220V (单相) ,380V (三相),频率:50Hz 巴西:电压:110/220V(单相) ,380/460V(三相),频率:60Hz 加拿大:电压:120/240V (单相) ,208/240V (三相);频率:60Hz 墨西哥:电压:127/220V (单相) ,220V (三相);频率:60Hz 美国:电压:120/240V (单相) ,208/240V (三相);频率:60Hz 澳大利亚 / 新西兰:电压:240/415V (单相) ,415V (三相);频率:50Hz 香港:电压:120/220V (单相) ,220V (三相);频率:50Hz 印度:电压:230V;频率:50Hz 印尼:电压:230V (单相) ,380V (三相) ;频率:50Hz 日本:电压:100/200V (單相) ,200V (三相);频率:50Hz 韩国:电压:220 (单相) ,380 (三相);频率:60Hz 马来西亚:电压:220-240V;频率:50Hz 菲律宾:电压:220V 频率:60Hz 新加坡:电压:230V (单相) 400V (三相) 频率:50Hz 台湾:电压:110/220V (单相) 220V (三相)频率:60Hz 泰国:电压:220V (单相) 380V (三相)频率:50Hz 越南:电压:120/220V (单相) 220V (三相)频率:50Hz 丹麦:电压:230V (单相) 380V (三相) 频率:50Hz

电力系统过电压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1.地面落雷密度:一个雷电日每 km2 的地面上落雷的次数(次/雷电日·km 2 )。落雷密度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地面平均落雷次数 2.保护设备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如何配合?为什么?答案: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始终低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这样,当有一过电压作用于两设备时,总是保护设备先击穿,进而限制了过电压幅值,保护了被保护设备。 3. ZnO 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有哪些?答案:ZnO 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有无间隙、无续流、电气设备所受过电压可以降低、通流容量大、ZnO 避雷器特别适用干直流保护和 SF6 电器保护等优点。适于大批量生产,造价低,经济性能好。 4.跨步电压:人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取跨距为 0.8m)工作接地中,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电位差包括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人所站的地点与接地设备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势 5.内部过电压倍数:内部过电压倍数:内部过电压幅值与最大运行相电压幅值之比。 6.【简答题】什么叫做操作过电压?答案:电力系统是由电源、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当开关操作,或事故状态引起系统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时,各储能元件的能量重新分配并发生振荡,在设备上将会产生数倍于电源电压的过渡过程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电力系统由于操作从一种稳定工作状态通过震荡转变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过渡过程所产生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7.简述电力系统中操作过电压的种类。答案:①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②空载变压器分闸过电压③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④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一种是计划性的合闸操作,另一种是自动重合闸操作⑤电力系统解列过电压 8.在不同电压等级中起主导作用的操作过电压类型?答案:(一)6~10kV,35~60kV:电弧接地过电压;(二)110~220kV:切空载变压器,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三)330~500kV:合空载线路过电压。 9.电弧接地过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将会引起健全相得电压升高到线电压。如果单相接地为不稳定的电弧接地,即接地点的电弧间歇性地熄灭和重燃,则在电网健全相和故障相上将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一般把这种过电压称为电弧接地过电压。 10.影响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因素有哪些?答案:(一)电弧熄灭与重燃时的相位;(二)系统的相关参数(相间电容、线路损耗);(三)中性点接地方式。 11.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发展过程和幅值大小都与什么有关?答案:电弧过电压的发展过程和幅值大小都与熄弧的时间有关,存在两种熄弧时间:(1)电弧在过渡过程中的高频振荡电流过零时即可熄灭(2)电弧要等到工频电流过零时才能熄灭 12.什么叫做截流?答案:流过电感的电流在到达自然零点前被断路器强行切断,称为强制熄弧,使得储存在电感中的磁场能量被强迫转化为电场能,导致电压的升高。当采用灭弧能力很强的断路器切断很小的励磁电流时,工频励磁电流的电弧可能在自然过零前被强制熄灭,甚至电流在接近幅值 m I 时被突然截断,这就是断路器的截流现象。 13.为什么说切空载变压器容易发生截流现象?答案:切断 100A 以上的交流电流时,电弧通常都是在工频电流自然过零时熄灭的;但当被切断的电流较小时(空载变压器的激磁电流很小,一般只是额定电流的 0.5%~4%,约数安到数十安),电弧提前熄灭,亦即电流会在过零之前就被强行切断。 14.断路器的性能和变压器的参数是怎么影响切空变压器的?答案:切断小电流电弧时,性能差的断路器,由于切断电流能力不强,切除空载变压器时过电压较低;而切除小电流电弧时性能好的断路器,由于切流能力强,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较高。另外,当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差时,切流后在断路器触头间容易引起电弧重燃,而这种电弧重燃与切空线相反,使变压器侧的电容中电场能量向电源释放,从而降低了过电压。使用相同断路器,即使是在相同的截流能力下,当变压器的电容越大和电感越小时,过电压会降低。 15.如何限制切空载变压器的过电压?答案:(一)在断路器的变压器侧加装阀式避雷器。(二)在断路器的主触头上并联一线性或非线性电阻。(三)需频繁进行变压器的分合闸操作的场合可采用:在电弧炉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侧并接三相整流电路,直流回路中接有大容量电解电容。 16.在不同电压等级中起主导作用的操作过电压类型?答案:(一)6~10kV,35~60kV:电弧接地过电压;(二)110~220kV:切空载变压器,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三)330~500kV:合空载线路过电压。

电压等级及供电距离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产生的方式:火力发电(煤)、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21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将氢、天然气、煤气、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的高效和清洁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输电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电能的传输,它和变电、配电、用电一起,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输电,把相距甚远的(可达数千千米)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和其他能源的传输(如输煤、输油等)相比,输电的损耗小、效益高、灵活方便、易于调控、环境污染少;输电还可以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输电是电能利用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社会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动脉。 输电线路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地下输电线路。前者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上;后者主要用电缆,敷设在地下(或水下)。输电按所送电流性质可分为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后因受电压提不高的限制(输电容量大体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比例)19世纪末为交流输电所取代。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输电又有新发展,与交流输电相配合,形成交直流混合的电力系统。 输电电压的高低是输电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常用输电电压有220千伏及以下的高压输电330~765千伏的超高压输电,1000千伏及以上的特高压输电。 变电 电力系统中,发电厂将天然的一次能源转变成电能,向远方的电力用户送电,为了减小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及线路阻抗压降,需要将电压升高;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安全的需要,又要将电压降低,并分配给各个用户,这就需要能升高和降低电压,并能分配电能的变电所。所以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通过其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工装置,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同时通过变电所将各电压等级的电网联系起来,变电所的作用是变换电压,传输和分配电能。变电所由电力变压器、配电装置、二次系统及必要的附属设备组成。 变压器是变电所的中心设备,变压器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 配电装置是变电所中所有的开关电器、载流导体辅助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装置。其作用是接受和分配电能。配电装置主要由母线、高压断路器开关、电抗器线圈、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高压熔断器、二次设备及必要的其他辅助设备所组成。 二次设备是指一次系统状态测量、控制、监察和保护的设备装置。由这些设备构成的回路叫二次回路,总称二次系统。 二次系统的设备包含测量装置、控制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控制装置、直流系统及必要的附属设备。 配电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类和特点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类和特点 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是: 大气过电压:由直击雷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冲击性强,与雷击活动强度有直接关系,与设备电压等级无关。因此,220KV以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大气过电压决定。 工频过电压:由长线路的电容效应及电网运行方式的突然改变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 操作过电压:由电网内开关操作引起,特点是具有随机性,但最不利情况下过电 压倍数较高。因此30KV及以上超高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操作过电压决定。 谐振过电压:由系统电容及电感回路组成谐振回路时引起,特点是过电压倍数高、持续时间长。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一般如何考虑?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一般如何考虑? 答: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应尽量保持变电所的零序阻抗基本不变。遇到因变压器检修等原因使变电所的零序阻抗有较大变化的特殊运行方式时,应根据规程规定或实际情况临时处理。 (1)变电所只有一台变压器,则中性点应直接接地,计算正常保护定值时,可只考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正常运行方式。当变压器检修时,可作特殊运行方式处理,例如改定值或按规定停用、起用有关保护段。 (2)变电所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应只将一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当该变压器停运时,将另一台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改为直接接地。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变电所正常必须有两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当其中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停运时,若有第三台变压器则将第三台变压器改为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否则,按特殊运行方式处理。

电压等级划分

电压等级划分 我国的电力网额定电压等级(KV): 0.22,0.38,3,6,10,35,60,110,220,330,500。 习惯上称10KV以下线路为配电线路,35KV、60KV线路为输电线路,110KV、220KV线路为高压线路,330KV以上线路称为超高压线路。把60KV以下电网称为地域电网,110KV、220KV电网称为区域电网,330KV以上电网称为超高压电网。把电力用户从系统所取用的功率称为负荷。另外,通常把1KV以下的电力设备及装置称为低压设备,1KV以上的设备称为高压设备。 电压等级(voltage class)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级别系列。额定电压是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规定的正常电压,即与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某些运行特性有关的标称电压。电力系统各点的实际运行电压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其额定电压,在这一允许偏离范围内,各种电力设备及电力系统本身仍能正常运行。 我国最高交流电压等级是750KV(兰州---官亭线),其下有500、330、220、110、(60)、35、10KV,380/220V,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实验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 我国最高直流电压等级为正负500KV(葛洲坝---上海南桥线、天生桥---广州线、贵州---广东线、三峡---广东线),另有正负50KV(上海---嵊泗群岛线),100KV(宁波---舟山线),南方电网公司将建设正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通常35KV及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10KV及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24V、12V三种。 我国规定的额定电压为:42V、36V、24V、12V、6V五种。 我国高压为:750KV、500Kv、220KV、110KV、35KV、10Kv、6KV。我国低压为:380V、220V、110V、36V、24V、12V。

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

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是与供电方式、供电负荷、供电距离等因素有关的。 有关资料提供了供电电压与输送容量的关系: 当负荷为2000KW时,供电电压易选6KV,输送距离在3-10公里; 当负荷为3000KW-5000KW时,供电电压易选10KV,输送距离在5-15公里; 当负荷为2000KW-10000KW时,供电电压易选35KV,输送距离在20-50公里; 当负荷为10000KW-50000KW时,供电电压易选110KV,输送距离在50-150公里; 当负荷为50000KW-200000KW时,供电电压易选220KV,输送距离在150-300公里; 当负荷为200000KW以上时,供电电压易选500KV,输送距离在300公里以上。 但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的进步及电力技术的发展,输送容量及距离有了很大进步。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 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kV、6 kV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 kV或10 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 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10Km、35 kV为20~50Km、66 kV为30~100Km、110 kV为50~150Km、220 kV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 /220kV /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 kV /110kV /35kV或110kV /35kV /10kV。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 /10 kV 或35 kV /10 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 kV /10kV、35kV /0.4kV、10kV /0.4kV,其中以10kV /0.4kV为最多。 3.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 1)一次接线种类 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供电电压偏差 1.基本定义 1.1 系统标称电压用一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1.2 供电点供电部门配电系统与用户电气系统的联接点。 1.3 供电电压供电点处的线电压或相电压。 1.4 电压偏差实际运行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以百分数表示 1.5 电压合格率实际运行电压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的总运行时间的百分比。 2.电压偏差 根据电工学理论,两电势点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压,用U表示,单位为V(伏),分为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电压偏差即为实际供电电压与额定供电电压之间的差值。引起电压偏差的因素有无功功率不足、无功补偿过量、传输距离过长、电力负荷过重和过轻等,其中无功功率不足是造成电压偏差的主要原因。 供电电压偏差是电能质量的一项基本指标。合理确定该偏差对电气设备的制造和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重要意义。 2.1 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 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注:如供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标准。 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220k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对供电点短路容量较小、供电距离较长以及对供电电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由供、用点双方协议确定。 2.2 供电电压偏差的测量 2.2.1 测量仪器性能的分类 测量仪器性能分两类,分别定义如下: A级性能----用来进行需要精确测量的地方,例如合同的仲裁、解决

争议等。 B 级性能----可以用来进行调查统、排除故障以及其他的不需要较高精确度的应用场合。 注:应该根据每个具体应用场合来选择测量仪器性能的级别。 2.2.2 供电电压偏差的测量方法 获得电压有效值的基本测量时间窗口应为10周波,并且每个测量时间窗口应该与紧邻的测量时间窗口接近而不重叠,连续测量并计算电压有效值的平均值,最终计算获得供电电压偏差值,计算如下: 电压偏差(%)=系统标称电压 系统标称电压—电压测量值×100% 对A 级性能电压监测仪,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四个不同类型的时间长度计算供电电压偏差:3s 、1min 、10min 、2h 。对B 级性能电压监测仪制造商应该表明测量时间窗口、计算供电电压偏差的时间长度。时间长度推荐采用1min 或10min 。 2.2.3 仪器准确度 A 级性能电压检测仪的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2%; B 级性能一起的测量误差不应该超过±0.5% 2.2.4 电压合格率统计 被监测的供电点称为监测点,通过供电电压偏差的统计计算获得电压合格率。供电电压偏差监测统计的时间单位为min ,通常每次以月(或周、季、年)的时间为电压监测的总时间,供电电压偏差超限的时间累计之和为电压超限时间,监测点电压合格率计算公式如下: %100-1%?=)总运行统计时间 电压超限时间()电压合格率( 2.2.5 电网电压检测 电网电压监测分为A 、B 、C 、D 四类监测点: (1)A 类为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的20kV 、10(6)kV 母线电压。 (2)B 类为20 kV 、35 kV 、66 kV 专线供电的和110 kV 及以上

电力系统过电压考试复习doc资料

?当电力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接地故障时,就会在由电气设备构成的集中参数电路中产生 电磁暂态过程,引起系统电压的升高或产生过电流。 ?当电力系统中某一点突然发生雷电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时,这一变化并不能立即在系统 其它各点出现,而要以电磁波的形式按一定的速度从电压或电流突变点向系统其它部位传播。 ?电磁波在分布参数电路中传播产生的暂态过程,简称波过程。 一般架空单导线线路的波阻抗Z≈500Ω,分裂导线波阻抗Z≈300Ω ?冲击电晕对导线耦合系数的影响 发生冲击电晕后,在导线周围形成导电性能较好的电晕套,在这个电晕区内充满电荷,相当于扩大了导线的有效半径,因而与其它导线间的耦合系数也增大。 ?冲击电晕对波阻抗和波速的影响 冲击电晕将使线路波阻抗减小、波速减小 ?冲击电晕对波形的影响 冲击电晕减小波的陡度、降低波的幅值的特性, 有利于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最大电位梯度出现在绕组的首端。冲击电压波作用于变压器绕组初瞬,绕组首端的电位梯度是平均电位梯度的αl倍。αl越大,电位分布越不均匀,相应绕组的抗冲击能力越差。(危及变压器绕组的首端匝间绝缘) ?最大电位梯度均出现在绕组首端,其值等于αU0,对变压器绕组的纵绝缘(匝间绝缘) 有危害。 ?绕组内的波过程除了与电压波的幅值有关外,还与作用在绕组上的冲击电压波形有关。 过电压波的波头时间越长(陡度越小),由于电感分流的影响,振荡过程的发展比较和缓,绕组各点的最大对地电压和纵向电位梯度都将下降;反之则振荡越激烈。波尾也有影响,在短波作用下,振荡过程尚未充分激发起来时,外加电压已经大为减小,导致绕组各点的对地电压和电位梯度也比较低。 ?变压器绕组内部保护的关键措施是:改善绕组的初始电位分布,使初始电位分布尽可能 地接近稳态电位分布。这可有效地降低作用在绕组纵绝缘上的电位梯度,并削弱振荡,减小振荡过电压的幅值。 (1)补偿对地电容C0dx的影响;(静电环)(2)增大纵向电容K0/dx (纠结式绕组)绕组匝间绝缘所承受的冲击电压为Uab=ālab/v ?侵入波的陡度愈大,每匝线圈的长度愈长,或波速愈小,则作用在匝间的电压也愈大。 ?为了限制匝间电压以保护绕组的匝间绝缘,必须采取措施来限制侵入电机的波的陡度。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kV),3 kV、6kV、10 kV、20 kV、35 kV、66kV、110 kV、220kV、330kV、500 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kV、6 kV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 kV或10 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 kV 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10Km、35kV为20~50Km、66kV为30~100Km、110 kV为50~150Km、220 kV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 /220kV /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kV/110kV /35kV或110kV /35kV /10kV。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 /10 kV或35kV/10 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kV /10kV、35kV/0。4kV、10kV/0。4kV,其中以10kV/0.4kV为最多。 3.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 1)一次接线种类 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 2)线路变压器组 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而且再无发展的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3)桥形接线 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 4)单母线 变电站进出线较多时,采用单母线,有两路进线时,一般一路供电、一路备用(不同时供电),二者可设备用电源互自投,多路出线均由一段母线引出. 5)单母线分段 有两路以上进线,多路出线时,选用单母线分段,两路进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用母联开关连接起来.出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我国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等级

我国电力系统有那些额定电压等级?电力系统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如何确 定? 我国最高交流电压等级是750KV(兰州---官亭线),其下有500、330、220、110、(60)、35、10KV,380/220V,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实验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 我国最高直流电压等级为正负500KV(葛洲坝---上海南桥线、天生桥---广州线、贵州---广东线、三峡---广东线),另有正负50KV(上海---嵊泗群岛线),100KV (宁波---舟山线),南方电网公司将建设正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通常将35kV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 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24V、12V三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特别是静止变流器,从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到高压大容量用的工业交直流变换装置,由于静止变流器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另外,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使得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这些对电网的不利影响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造成对电网的“公害”,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相继颁布了涉及电能质量五个方面的国家标准,即: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供电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供电三相电压不允许平衡度,公用电网谐波,以及供电频率允许偏差等的指标限制。 1.电压允许偏差 用电设备的运行指标和额定寿命是对其额定电压而言的。当其端子上出现电压偏差时,其运行参数和寿命将受到影响,影响程度视偏差的大小、持续的时间和设备状况而异,电压偏差计算式如下: 电压偏差(%)=(实际电压-额定电压)/额定电压×100% (1)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90)规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 (1)35kV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5%; (2)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7%; (3)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 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综合考虑了设备制造和电网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后,对各类用户设备规定了如上的允许偏差值,此值为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在工业企业中,改善电压偏差的主要措施有三: (1)就地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及时调整无功功率补偿量,无功负荷的变化在电网各级系统中均产生电压偏差,它是产生电压偏差的源,因此,就地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及时调整无功功率补偿量,从源上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措施。 (2)调整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在铭牌规定植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同步电动机

操作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简介 真空断路器是利用高真空中电流流过零点时,等离子体迅速扩散而熄灭电弧,完成切断电流的目的。在真空断路器中,气体非常稀薄,气体分子的自由行程相对较大,发生相互碰撞的几率很小,其真空度应不低于10-4托时,在较小的真空间隙距离(2—3 毫米)情况下,有很高的绝缘特性,真空断路器的触头开距一般不大。 特点,燃弧时间短,绝缘强度高,电气寿命也较高,触头的开距与行程小,动作速度极快。 真空断路器会引起操作过电压,特别在开断感性负截如电动机时,一般情况下,为限制过电压而需给真空断路器配过电压吸收装置。 2:操作过电压分析 真空断路器开断高压电动机时主要产生三种过电压, 即截流过电压、高频重击穿过电压和三相同时截流过电压。 运行统计表明, 高压感应电动机的绝缘事故约占电厂电气设备事故的20%。从实际运行状况分析, 真空断路器开断主要有电动机启动状态下开断、空载电动机开断和电动机负载状态下开断三种。 2. 1截流过电压 真空断路器很好的灭弧性能使其开断小电流时,未等电流过零,电弧被强行熄灭。电流波形好象被突然截断一般,这就是截流的现象。

图1 断路器开断感性负载 若图 1 中的VCB 在t=0时刻断开,电流瞬时被突然截断,此时的电源电压为一u 。,L 中的电流为I ,此时在电动机漏抗L 中将有储能212 LI ,由于电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将继续向电容C 充电,电容上的电压将继续升高。在电流被突然截断后,电动机的对地电容、等效电感回路发生高频振荡,产生截流过电压。如图2所示。 图2 截流示意图 的电动机时,由于断开电流小,截断电流小,产生的过电压也较小;断开大功率的电动机,由于导线截面大,绕组匝数少,其等效电感L 小,电容C (高达20~30A),其产生的过电压仍然较小,不会对电动机线圈绝缘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断开中等功率的电动机(几百千瓦)时,截断电流较大,特性阻抗也较大,所以产生的过电压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