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模型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模型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模型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模型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数学 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3,4,AB AD AE BD ==⊥,垂足是E .点F 是点

E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接A

F 、BF .

(1)求AF 和BE 的长;

(2)若将ABF 沿着射线BD 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m (平移距离指点B 沿BD 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 分别平移到线段AB AD 、上时,直接写出相应的m 的值. (3)如图②,将A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1(080)a a ?<

''A BF ,在旋转过程中,设''A F 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D 交于点P ,与直线BD 交于点Q .是否存在这样的P Q 、两点,使D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DQ 的

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129,55AF BF =

=;(2)95

m =或16

5m =;(3)存在4组符合条件的点

P 、点Q ,使DPQ 为等腰三角形; DQ 的长度分别为2或

258

9

1055或3

5105 【解析】 【分析】

(1)利用矩形性质、勾股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2)依题意画出图形,如图①-1所示.利用平移性质,确定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分别求出m 的值;

(3)在旋转过程中,等腰△DPQ 有4种情形,分别画出图形,对于各种情形分别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四边形ABCD 是矩形, ∴∠BAD=90°,

在Rt △ABD 中,AB=3,AD=4, 由勾股定理得:2222345AB AD +=+=,

∵S △ABD 12=

BD?AE=1

2

AB?AD ,

∴AE=AB AD3412 BD55

??

==,

∵点F是点E关于AB的对称点,

∴AF=AE

12

5

=,BF=BE,

∵AE⊥BD,

∴∠AEB=90°,

在Rt△ABE中,AB=3,AE

12

5 =,

由勾股定理得:BE

2

222

129

3

55 AB AE

??

=-=-=

?

??

(2)设平移中的三角形为△A′B′F′,如图①-1所示:

由对称点性质可知,∠1=∠2.BF=BE

9

5 =,

由平移性质可知,AB∥A′B′,∠4=∠1,BF=B′F′

9

5 =,

①当点F′落在AB上时,

∵AB∥A′B′,

∴∠3=∠4,

根据平移的性质知:∠1=∠4,∴∠3=∠2,

∴BB′=B′F′

9

5

=,即

9

5

m=;

②当点F′落在AD上时,∵AB∥A′B′,AB⊥AD,

∴∠6=∠2,A′B′⊥AD,∵∠1=∠2,∠5=∠1,

∴∠5=∠6,

又知A′B′⊥AD,

∴△B′F′D为等腰三角形,

∴B′D=B′F′

9

5 =,

∴BB′=BD-B′D=5-916

55

=,即m

16

5

=;

(3)存在.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AD=90°,

∵AE⊥BD,

∴∠AEB=90°,

∠2+∠ABD=90°,∠BAE+∠ABD=90°,

∴∠2=∠BAE,

∵点F是点E关于AB的对称点,

∴∠1=∠BAE,

∴∠1=∠2,

在旋转过程中,等腰△DPQ依次有以下4种情形:

①如图③-1所示,点Q落在BD延长线上,且PD=DQ,

则∠Q=∠DPQ,

∴∠2=∠Q+∠DPQ=2∠Q,

∵∠1=∠3+∠Q,∠1=∠2,

∴∠3=∠Q,

∴A′Q=A′B=3,

∴F′Q=F′A′+A′Q=1227

3

55

+=,

在Rt△BF′Q中,由勾股定理得:

22

22

927910 BF F Q

555

????

+=+=

? ?

????

'',

∴DQ=BQ-BD=910

5 5

-;

②如图③-2所示,点Q落在BD上,且PQ=DQ,

则∠2=∠P,

∵∠1=∠2,

∴∠1=∠P,

∴BA′∥PD,

则此时点A′落在BC边上.

∵∠3=∠2,

∴∠3=∠1,

∴BQ=A′Q,

∴F′Q=F′A′-A′Q=12

5

-BQ,

在Rt△BQF′中,由勾股定理得:BF′2+F′Q2=BQ2,

即:

22

2 912

55

BQ BQ

????

+-=

? ?

????

解得:

15

8 BQ=,

∴DQ= BD-BQ=5-1525 88

=;

③如图③-3所示,点Q落在BD上,且PD=DQ,

则∠3=∠4.

∵∠2+∠3+∠4=180°,∠3=∠4,

∴∠4=90°-

1

2∠2. ∵∠1=∠2, ∴∠4=90°-

1

2

∠1, ∴∠A′QB=∠4=90°-

1

2

∠1, ∴∠A′QB=∠A′BQ , ∴A′Q=A′B=3, ∴F′Q=A′Q -A′F′=3-

12355

=, 在Rt △BF′Q 中,由勾股定理得:BQ=2

2

2

2

93310BF F Q 555????+=+= ? ?????

'', ∴DQ=BQ-BD=310

5-

; ④如图④-4所示,点Q 落在BD 上,且PQ=PD ,

则∠2=∠3.

∵∠1=∠2,∠3=∠4,∠2=∠3, ∴∠1=∠4, ∴BQ=BA′=3, ∴DQ=BD-BQ=5-3=2.

综上所述,存在4组符合条件的点P 、点Q ,使△DPQ 为等腰三角形,DQ 的长度分别为:

2或

258

91055或3

5105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平移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第(3)问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画出各种旋转图形,依题意进行分类讨论.

2.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cm =,8AD cm =,连接BD ,将ABD △绕B 点作顺

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 B D

'''

△(B′与B重合),且点D'刚好落在BC的延长上,A D''与CD相交于点E.

(1)求矩形ABCD与A B D

'''

△重叠部分(如图1中阴影部分A B CE

'')的面积;(2)将A B D

'''

△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直线BC向右平移,如图2,当B′移动到C点时停止移动.设矩形ABCD与A B D

'''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移动的时间为x,请你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2)的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时间x,使得AA B''

△成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你直接写出对应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1)2

45

2

cm;(2)

2

2

3316

24(0)

225

88020016

(4)

3335

x x x

y

x x x

?

--+≤<

??

=?

?-+≤≤

??

;(3)存在,使得AA B''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x的值有:0秒、

3

2

669

-

【解析】

【分析】

(1)先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10

B D BD cm

''==,

2

CD B D BC cm

'=''-=,利用B D A

∠'''的正切值求出CE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差即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分类讨论,当

16

5

x

≤<时和当

16

4

5

x

≤≤时,分别列出函数表达式;

(3)分类讨论,当AB A B

'=''时;当AA A B

'=''时;当AB AA

'='时,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

【详解】

解:(1)6

AB cm

=,8

AD cm

=,

10

BD cm

∴=,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10

B D BD cm

''==,2

CD B D BC cm

'=''-=,

tan

A B CE

B D A

A D CD

''

'''

∠==

'''

6

82

CE

∴=,

3

2

CE cm

∴=,

()286345

22222

A B CE A B D CED S S S cm ''''''?∴==

-?÷=-; (2)①当1605x ≤<

时,22CD x '=+,3

2

CE x =, 233

+22

CD E S x x '∴=

△, 221333

68242222

y x x x ∴=??-=--+;

②当

1645x ≤≤时,102BC x =-,()4

1023

CE x =- ()2

21488020010223333

y x x x ∴=?-=-+.

(3)①如图1,当AB A B '=''时,0x =秒;

②如图2,当AA A B '=''时,1825A N BM BB B M x '=='+'=+

,24

5

A M N

B '==, 2236AN A N +'=,

22

2418623655x ?

???∴-++= ? ??

???,

解得:6695x -=

秒,(669

5

x --=舍去); ③如图2,当AB AA '='时,1825A N BM BB B M x '=='+'=+

,24

5

A M N

B '==, 2222AB BB AN A N +'=+'

22

224183646255x x ?

???∴+=-++ ? ??

???

解得:3

2

x =

秒. 综上所述:使得AA B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x 的值有:0秒、

32秒、66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能够数形结合,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全面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我们定义:如图1,在△ABC看,把AB点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AB',把AC绕点A逆时针旋转β得到AC',连接B'C'.当α+β=180°时,我们称△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B'C'边B'C'上的中线AD叫做△ABC的“旋补中线”,点A叫做“旋补中心”.

特例感知:

(1)在图2,图3中,△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D是△ABC的“旋补中线”.

①如图2,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AD与BC的数量关系为AD= BC;

②如图3,当∠BAC=90°,BC=8时,则AD长为.

猜想论证:

(2)在图1中,当△ABC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AD与B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3)如图4,在四边形ABCD,∠C=90°,∠D=150°,BC=12,CD=23,DA=6.在四边形内部是否存在点P,使△PDC是△PAB的“旋补三角形”?若存在,给予证明,并求△PAB的“旋补中线”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①1

2

;②4;(2)AD=

1

2

BC,证明见解析;(3)存在,证明见解析,

39.【解析】【分析】

(1)①首先证明△ADB′是含有30°是直角三角形,可得AD=1

2

AB′即可解决问题;

②首先证明△BAC≌△B′A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2)结论:AD=1

2

BC.如图1中,延长AD到M,使得AD=DM,连接E′M,C′M,首先证

明四边形AC′MB′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BAC≌△AB′M,即可解决问题;

(3)存在.如图4中,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M,作BE⊥AD于E,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E于P,交BC于F,连接PA、PD、PC,作△PCD的中线PN.连接DF交PC于O.想办法证明PA=PD,PB=PC,再证明∠APD+∠BPC=180°,即可;

【详解】

解:(1)①如图2中,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AB′=AC′,

∵DB′=DC′,

∴AD⊥B′C′,

∵∠BAC=60°,∠BAC+∠B′AC′=180°,∴∠B′AC′=120°,

∴∠B′=∠C′=30°,

∴AD=1

2AB′=

1

2

BC,

故答案为1

2

②如图3中,

∵∠BAC=90°,∠BAC+∠B′AC′=180°,∴∠B′AC′=∠BAC=90°,

∵AB=AB′,AC=AC′,

∴△BAC≌△B′AC′,

∴BC=B′C′,

∵B′D=DC′,

∴AD=1

2B′C′=

1

2

BC=4,

故答案为4.

(2)结论:AD=1

2 BC.

理由:如图1中,延长AD到M,使得AD=DM,连接E′M,C′M

∵B′D=DC′,AD=DM,

∴四边形AC′MB′是平行四边形,

∴AC′=B′M=AC,

∵∠BAC+∠B′AC′=180°,∠B′AC′+∠AB′M=180°,

∴∠BAC=∠MB′A,∵AB=AB′,

∴△BAC≌△AB′M,

∴BC=AM,

∴AD=1

BC.

2

(3)存在.

理由:如图4中,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M,作BE⊥AD于E,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E于P,交BC于F,连接PA、PD、PC,作△PCD的中线PN.

连接DF交PC于O.

∵∠ADC=150°,

∴∠MDC=30°,

在Rt△DCM中,∵3,∠DCM=90°,∠MDC=30°,

∴CM=2,DM=4,∠M=60°,

在Rt△BEM中,∵∠BEM=90°,BM=14,∠MBE=30°,

∴EM=1

BM=7,

2

∴DE=EM﹣DM=3,

∵AD=6,

∴AE=DE,∵BE⊥AD,

∴PA=PD,PB=PC,

在Rt△CDF中,∵3CF=6,

∴tan∠3

∴∠CDF=60°=∠CPF,

易证△FCP≌△CFD,

∴CD=PF,∵CD∥PF,

∴四边形CDPF是矩形,

∴∠CDP=90°,

∴∠ADP=∠ADC﹣∠CDP=60°,

∴△ADP是等边三角形,

∴∠ADP=60°,∵∠BPF=∠CPF=60°,

∴∠BPC=120°,

∴∠APD+∠BPC=180°,

∴△PDC是△PAB的“旋补三角形”,

在Rt△PDN中,∵∠PDN=90°,PD=AD=6,DN=3,

∴PN=2222

++=39.

DN PD

=(3)6

【点睛】

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

4.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借助几何画板对以下题目进行了研究.如图1,

MN是过点A的直线,点C为直线MN外一点,连接AC,作∠ACD=60°,使AC=DC,在MN上取一点B,使∠DBN=60°.

观察发现

(1)根据图1中的数据,猜想线段AB、DB、CB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2)希望小组认真思考后提出一种证明方法:将CB所在的直线以点C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与直线MN交于点E,即可证明(1)中的结论. 请你在图1中作出线段CE,并根据此方法写出证明过程;

实践探究

(3)奋进小组在继续探究的过程中,将点C绕点A逆时针旋转,他们发现当旋转到图2和图3的位置时,∠DBN=120°,线段AB、BD、CB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但是仍然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这两种关系:

在图2中,线段AB、DB、CB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在图3中,线段AB、DB、CB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提出问题

(4)智慧小组提出一个问题:若图3中BC⊥CD于点C时,BC=2,则AC为多长?请你解答此问题.

【答案】(1)AB+DB=CB;(2)见解析;(3)AB-DB=CB;DB-AB=CB;(4)23【解析】

【分析】

(1)根据图中数据直接猜想AB+DB=CB

(2)在射线AM上一点E,使得∠ECB=60°,证明△ACE≌△DCB,推出EB=CB从而得出(1)中的结论;

(3)利用旋转的性质和线段的和差关系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线段关系;

(4)过点C作∠BCE=60o,边CE与直线MN交于点E,设AC与BD交于点F.证明

△ACE≌△DCB,得出BC=EC,结合△ECB为等边三角形,得出∠ECA=90°,在

Rt△AEC中根据边长计算出AC的长度.

【详解】

综合与实践

(1)AB+DB=CB

(2)线段CE如图所示.

证明:∵∠ECB=∠ACD=60o,

∴∠2+∠ACB=∠1+∠ACB,

∴∠2=∠1.

∵∠ACD=∠DBN=60o, ∠ABD+∠DBN=180o,

∴∠ABD+∠ACD=180o,

∴在四边形ACDB中,∠CAB+∠3=180o.

∵∠CAB+∠4=180o,

∴∠4=∠3.

又∵AC=DC,

∴△ACE≌△DCB(ASA)

∴EA=BD,EC=BC.

又∵∠ECB=60°,

∴△ECB为等边三角形,

∴EB=CB.

而EB=EA+AB=DB+AB,

∴CB=DB+AB.

(3) AB-DB=CB;DB-AB=CB;

(4)证明:如图,过点C作∠BCE=60o,边CE与直线MN交于点E,设AC与BD交于点F.∵∠DCA=60o

∴∠ECB+∠BCA=∠DCA+∠BCA

即∠ECA=∠BCD

∵∠DBN=120o

∴∠DBA=60o

又∵∠AFB=∠DFC

∴∠EAF=∠BDC

又∵AC=DC

∴△ACE≌△DCB(ASA)

∴BC=EC

∴△ECB为等边三角形

∴∠CEB=60o

∵BC⊥CD

∴∠ECA=∠BCD=90o

∴在Rt△AEC中,∠CAE=30o

∵BC=2,EC=BC

∴AC=EC·tan60o= 2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根据题中条件适当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的性质得出线段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5.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BE=DF,点P是AF的中点,点Q是直线AC与EF的交点,连接PQ,PD.

(1)求证:AC垂直平分EF;

(2)试判断△PDQ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如图2,若将△CEF绕着点C旋转180°,其余条件不变,则(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B=∠ADF=90°,

∠BCA=∠DCA=45°,由BE=DF,得出CE=CF,△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2)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得出PD=AF,PQ=AF,得出PD=PQ,再证明

∠DPQ=90°,即可得出结论;

(3)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得出PD=AF,PQ=AF,得出PD=PQ,再证明点A、F、Q、P四点共圆,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PQ=2∠DAQ=90°,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B=∠ADF=90°,∠BCA=∠DCA=45°,

∵BE=DF,

∴CE=CF,

∴AC垂直平分EF;

(2)解:△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点P是AF的中点,∠ADF=90°,

∴PD=AF=PA,

∴∠DAP=∠ADP,

∵AC垂直平分EF,

∴∠AQF=90°,

∴PQ=AF=PA,

∴∠PAQ=∠AQP,PD=PQ,

∵∠DPF=∠PAD+∠ADP,∠QPF=∠PAQ+∠AQP,

∴∠DPQ=2∠PAD+2∠PAQ=2(∠PAD+∠PAQ)=2×45°=90°,

∴△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成立;理由如下:

∵点P是AF的中点,∠ADF=90°,

∴PD=AF=PA,

∵BE=DF,BC=CD,∠FCQ=∠ACD=45°,∠ECQ=∠ACB=45°,

∴CE=CF,∠FCQ=∠ECQ,

∴CQ⊥EF,∠AQF=90°,

∴PQ=AF=AP=PF,

∴PD=PQ=AP=PF,

∴点A、F、Q、P四点共圆,

∴∠DPQ=2∠DAQ=90°,

∴△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6.如图,△ABC和△DEC都是等腰三角形,点C为它们的公共直角顶点,连接AD、BE,F 为线段AD的中点,连接CF.

(1)如图1,当D点在BC上时,BE与CF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

(2)如图2,把△DE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其他条件不变,问(1)中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把△DEC绕C点顺时针旋转一个钝角,其他条件不变,问(1)中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写出相应的正确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答案】(1)BE=2CF;(2)(1)中的关系是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1)中的关系是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SAS”证明△ACD≌△BCE,可得AD=BE,又因为AD=2CF,从而

BE=2CF;

(2)由点F是AD中点,可得AD=2DF,从而AC= 2DF+CD,又由△ABC和△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知BC=2DF+CE,所以BE= 2(DF+CE),CF= DF+CD,从而BE=2CF;

(3)延长CF至G使FG=CF,即:CG=2CF,可证△CDF≌△GAF,再证明△BCE≌△ACG,从而BE=CG=2CF成立.

解:(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C,

∵△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D=CE,

在△ACD和△BCE中,,

∴△ACD≌△BCE,

∴AD=BE,在Rt△ACD中,点F是AD中点,

∴AD=2CF,

∴BE=2CF,

故答案为BE=2CF;

(2)(1)中的关系是仍然成立,

理由:∵点F是AD中点,

∴AD=2DF,

∴AC=AD+CD=2DF+CD,

∵△ABC和△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C,CD=CE,

∴BC=2DF+CE,

∴BE=BC+CE=2DF+CE+CE=2(DF+CE),

∵CF=DF+CD=DF+CD,

∴BE=2CF;

(3)(1)中的关系是仍然成立,理由:如图3,

延长CF至G使FG=CF,即:CG=2CF,

∵点F是AD中点,

∴AF=DF,

在△CDF和△GAF中,,

∴△CDF≌△GAF,

∴AG=CD=CE,∠CDF=∠GAF,

∴∠CAG=∠CAD+∠GAF=∠CAD+∠ADC=180°﹣∠ACD,

∵∠ACB=∠DCE=90°,

∴∠BCE=360°﹣∠ACB﹣∠DCE﹣∠ACD=180°﹣∠ACD,

∴∠CAG=∠BCE,

连接BE,

在△BCE和△ACG中,,

∴△BCE≌△ACG,

∴BE=CG=2CF,

即:BE=2C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旋转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8,0),点B(0,6),把△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

(1)如图1,若α=90°,则AB= ,并求AA′的长;

(2)如图2,若α=120°,求点O′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边OA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BP′取得最小值

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答案】(1)10,102;(2)(33,9);(3)12354

5

(,)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①,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5,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A=BA′,∠ABA′=90°,则可判定△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AA′的长;(2)、作O′H⊥y轴于H,如图②,利用旋转的性质得BO=BO′=3,∠OBO′=120°,则

∠HBO′=60°,再在Rt△BHO′中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计算出BH和O′H的长,然后利用坐标的表示方法写出O′点的坐标;(3)、由旋转的性质得BP=BP′,则

O′P+BP′=O′P+BP,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结O′C交x轴于P点,如图②,易得O′P+BP=O′C,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O′P+BP的值最小,接着利用待定系数法求

出直线O′C的解析式为y=x﹣3,从而得到P(,0),则O′P′=OP=,作

P′D⊥O′H于D,然后确定∠DP′O′=30°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计算出P′D 和DO′的长,从而可得到P′点的坐标.

试题解析:(1)、如图①,∵点A(4,0),点B(0,3),∴OA=4,OB=3,

∴AB==5,

∵△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A′BO′,∴BA=BA′,∠ABA′=90°,

∴△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A′=BA=5;

(2)、作O′H⊥y轴于H,如图②,∵△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

∴BO=BO′=3,∠OBO′=120°,∴∠H BO′=60°,在Rt△BHO′中,∵∠BO′H=90°﹣

∠HBO′=30°,

∴BH=BO′=,O′H=BH=,∴OH=OB+BH=3+,∴O′点的坐标为

();

(3)∵△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点P的对应点为P′,∴BP=BP′,

∴O′P+BP′=O′P+BP,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结O′C交x轴于P点,如图②,

则O′P+BP=O′P+PC=O′C,此时O′P+BP的值最小,∵点C与点B关于x轴对称,∴C(0,﹣3),

设直线O′C 的解析式为y=kx+b ,

把O′(),C (0,﹣3)代入得,解得

∴直线O′C 的解析式为y=

x ﹣3, 当y=0时,x ﹣3=0,解得x=,则P

(,0), ∴OP=

, ∴O′P′=OP=

, 作P′D ⊥O′H 于D ,

∵∠BO′A=∠BOA=90°,∠BO′H=30°, ∴∠DP′O′=30°, ∴O′D=

O′P′=

,P′D=

, ∴DH=O′H ﹣O′

∴P′点的坐标为(

,).

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

8.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 是射线BC 上的动点,将A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E ,连接DE .

(1).如图,猜想ADE ?是_______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 (2).如图,猜想线段CA 、CE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①当BD=___________时,30DEC ∠=;(直接写出结果)

②点D 在运动过程中,DEC ?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DEC ?周长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等边三角形;(2)AC CD CE +=,证明见解析;(3)①BD 为2或8时,30DEC ∠=

;②最小值为4+ 【解析】 【分析】

(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60AD AE DAE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答; (2)证明ABD AC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 CE =,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3)①分点D 在线段BC 上和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②根据ABD ACE ???得到CE BD =,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 【详解】

解:(1)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可知,,60AD AE DAE =∠=,

ADE ∴?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边三角形; (2)AC CD CE +=,

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可知,60,DAE AD AE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60AB AC BC BAC ∴∠?==,=, 60BAC DAE ∴∠∠?==,

BAC DAC DAE DAC ∴∠+∠∠+∠=,即BAD CAE ∠∠=,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

∠=∠??=?

, ABD ACE SAS ∴??≌()

BD CE ∴=,

CE BD CB CD CA CD ∴++===;

(3)①BD 为2或8时,30DEC ∠=, 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

3060DEC AED ∠?∠?=,=,

90AEC ∴∠?=, ABD ACE ??≌,

9060ADB AEC B ∴∠∠?∠?==,又=,

30BAD ∴∠?=,

1

22

BD AB ∴==,

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3060DEC AED ∠?∠?=,=, 30AEC ∴∠?=, ABD ACE ??≌,

九年级数学几何模型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几何模型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数学 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3,4,AB AD AE BD ==⊥,垂足是E .点F 是点 E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接A F 、BF . (1)求AF 和BE 的长; (2)若将ABF 沿着射线BD 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m (平移距离指点B 沿BD 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 分别平移到线段AB AD 、上时,直接写出相应的m 的值. (3)如图②,将A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1(080)a a ?<

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对称全等模型 角分线模型 往角两边作垂线 往角两边截取等线段 过角分线某点作垂线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 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换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

1.(1)操作发现· 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将△ABE 沿BE 折叠后得到△GBE ,且点G 在矩形ABCD 内部.小明将BG 延长交DC 于点F ,认为GF =DF ,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2)问题解决 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 =2DF ,求AB AD 的值; (3)类比探究 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 =n ·DF ,求 AB AD 的值. 2.如图1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DCB =75o,以CD 为一边的

等边△DCE 的另一顶点E 在腰AB 上. (1)求∠AED 的度数; (2)求证:AB =BC ; (3)如图2所示,若F 为线段CD 上一点,∠FBC =30o. 求 DF FC 的值. 3.如图①,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E ⊥BC 于点E ,DF ⊥BC 于点F .AD =2cm ,BC =6cm ,AE =4cm .点P 、Q 分别在线段AE 、DF 上,顺次连接B 、P 、Q 、C ,线段BP 、PQ 、QC 、CB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记为M .若点P 在线段AE 上运动时,点Q 也随之在线段DF 上运动,使图形M 的形状发生改变,但面积始终.. 为10cm 2.设EP =x cm ,FQ =y cm ,A B C D E 图1 A B C D E 图2 F

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当x =3时y 的值; (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当x 取何值时,图形M 成为等腰梯形?图形M 成为三角形? (4)直接写出线段PQ 在运动过程中所能扫过的区域的面积. 4.如图①,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然后沿虚线剪切,得到两个(不等边)三角形纸片△ABC ,△A 1B 1C 1. A B C D E F (备用图) A B C D E F Q P 图① 图 ① A C A 1 B 1 C 1

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

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2) 1.如图1,在Rt△ABC中,∠B=90°,BC=2AB=8,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连接DE,将△ED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为α. (1)问题发现 ①当α=0°时,= ;②当α=180°时,= . (2)拓展探究 试判断:当0°≤α<360°时,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形给出证明. (3)问题解决 当△EDC旋转至A,D,E三点共线时,直接写出线段BD的长. 2.已知直线m∥n,点C是直线m上一点,点D是直线n上一点,CD与直线m、n不垂直,点P为线段CD的中点. (1)操作发现:直线l⊥m,l⊥n,垂足分别为A、B,当点A与点C重合时(如图①所示),连接PB,请直接写出线段PA与PB的数量关系:. (2)猜想证明:在图①的情况下,把直线l向上平移到如图②的位置,试问(1)中的PA 与PB的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延伸探究:在图②的情况下,把直线l绕点A旋转,使得∠APB=90°(如图③所示),若两平行线m、n之间的距离为2k.求证:PA?PB=k?AB. 3.【问题提出】 如图①,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点E在线段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60°至△ACF连接EF 试证明:AB=DB+AF 【类比探究】 (1)如图②,如果点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线段AB,DB,AF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果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③的基础上将图形补充完整,并写出AB,DB,A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几何经典模型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中点模型 【模型1】倍长 1、倍长中线;2、倍长类中线;3、中点遇平行延长相交 E D A B C F D A B C E 【模型2】遇多个中点,构造中位线 1、直接连接中点;2、连对角线取中点再相连 【例1】在菱形ABCD和正三角形BEF中,∠ABC=60°,G是DF的中点,连接GC、GE. (1)如图1,当点E在BC边上时,若AB=10,BF=4,求GE的长; (2)如图2,当点F在A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GC、GE有怎样的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F在CB的延长线上时,(2)问中关系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图3 图2 图1 G F D C G F D C G F D C A B E E B A E B A 【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上一点,连接DE、EF,且AE=AF,BAF DAE∠ = ∠. (1)求证:CE=CF; (2)若? = ∠120 ABC,点G是线段AF的中点,连接DG,EG.求证:DG上GE. 【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为BC、AD中点,BA交EF延长线于G,CD交EF 于H.求证:∠BGE=∠CHE. H G E F A B D C

E A B C O D E A B C O D B O A C 角平分线模型 【模型1】构造轴对称【模型2】角平分线遇平行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边于E,EF⊥AE交CD边于F,交AD边于H,延长BA到点G,使AG=CF,连接GF.若BC=7,DF=3,EH=3AE,则GF的长为. H G F E A D B C 手拉手模型 【条件】OA OB OC OD AOB COD ==∠=∠ ,, 【结论】OAC OBD ?;AEB OAB COD ∠=∠=∠(即都是旋转角);OE AED ∠ 平分; - 【例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在CD上,且DE=2CE,过点C作CF⊥BE,垂足为F,连接OF,则OF的长为. 【例6】如图,ABC中,90 BAC? ∠=,AB=AC,AD⊥BC于点D,点E在AC边上,连结BE,AG⊥BE 于F,交BC于点G,求DFG ∠ G F D C B A E

初二数学几何压轴题选编.doc

1. 如图,在△ABC中,∠ABC=45°,C D⊥AB,BE⊥AC,垂足分别为D、E,F 为BC的中点.BE 与D F、DC分别交于点G、H, 连接AG. (1)求证:BH=AC; (2)若AB=BC,求证:AG=BG. 2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90 °,∠ A= ∠D=30 °,点 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 F. (1)求证:AF+EF=DE ; (2)若将图①中的△DBE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请直接写出你在(1)中猜想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③. 你认为(1)中猜想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AF、EF与DE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已知:如图,点E在△ABC的边AC上,且∠AEB=∠ABC. (1) 求证:∠ABE=∠C; (2) 若∠BAE的平分线AF交BE于F,F D∥BC交AC于D,设AB=6,AC=10,求DC的长; (3) 若BE平分∠ABC,AF平分∠BAC,且F D∥B C交AC于点D,连接 F C,则△DFC是什么三 角形?为什么? 4.如图①,在△ABC 中,∠BAC= 90°,AB = AC ,∠ABC= 45°.MN 是经过点 A 的直线,BD MN 于D,CE MN 于E. (1)求证:BD = AE. (2)若将MN 绕点A 旋转,使MN 与BC 相交于点G (如图②),其他条件不变,求证:BD = AE. (3)在(2)的情况下,若CE 的延长线过AB 的中点 F (如图③),连接GF, 求证:1= 2. N A N A F 1 N E 2E A D E B C G D M B C B C G D M M 26 题图①26 题图②26 题图③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对称全等模型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形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中点旋转: 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公旋转顶点,通过证明旋转全等三角形证明倍长后的大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七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集锦

在矩形ABCD中,点E为BC边上的一动点,沿AE翻折,△ABE与△AFE重合,射线AF与直线CD交于点G。 1、当BE:EC=3:1时,连结EG,若AB=6,BC=12,求锐角AEG的正弦值。 2、以B为原点,直线BC和直线AB分别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5,BC=8,当点E从原点出发沿X正半轴运动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AEG成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 1、2 a b m b a-+b+3=0=14. ABC A S 如图,已知(0,),B(0,),C(,)且(4), o y= DC FD ADO ⊥∠∠ ∠ (1)求C点坐标 (2)作DE,交轴于E点,EF为AED的平分线,且DFE90。 求证:平分; (3)E在y轴负半轴上运动时,连EC,点P为AC延长线上一点,EM平分∠AEC,且PM⊥EM,PN⊥x轴于N点,PQ平分∠APN,交x轴于Q点,则E在运动过程中,

MPQ EC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 2、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3、(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B C B C

B C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1=110°,∠2=130°,求∠ A 的度数。 A C 4、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F A B 5、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

中考数学超好几何证明压轴题大全

中考数学超好几何证明压 轴题大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BCD=90°,且AB=1,BC=2,tan ∠ADC=2. (1)求证:DC=BC; (2)E 是梯形内一点,F 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 ,DE=BF ,试判断△EC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的条件下,当BE :CE=1:2,∠BEC=135°时,求sin ∠BFE 的值. 2、已知: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AG ∥DB 交CB 的延 长线于G . (1)求证:△ADE ≌△CBF ; (2)若四边形 BEDF 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 是什 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 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 绕斜边EF 的中点O (点O 也是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 转. (1)如图13-2,当EF 与AB 相交于点M ,GF 与BD 相交于点N 时,通过观察或 测量BM ,FN 的长度,猜想BM ,FN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 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 ,线段BD 的延长线与G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 ,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4、如图,已知⊙O 的直径AB 垂直于弦CD 于E ,连结AD 、BD 、OC 、OD ,且OD =5。 (1)若,求CD 的长; (2)若 ∠ADO :∠EDO =4:1,求扇形OAC (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 5、如图,已知: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上一点,CH ⊥AB 于点H ,直线AC 与过B 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 ,E 为CH 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BD 于点F ,直线CF 交直线AB 于点G. (1)求证:点F 是BD 中点; (2)求证:CG 是⊙O 的切线; (3)若FB=FE=2,求⊙O 的半径. 6、如图,已知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4,3), ⊙A 的半径为2.过A 作直线l 平行于x 轴,点P 在直线l 上运动. (1)当点P 在⊙O 上时,请你直接写出它的坐标; (2)设点P 的横坐标为12,试判断直线OP 与⊙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7、如图,延长⊙O 的半径OA 到B ,使OA=AB , DE 是圆的一条切线,E 是切点,过点B 作DE 的垂线, 垂足为点C . 求证:∠ACB=31∠OAC . E B F C D A 图13-2 E A B D G F O M N C 图13-3 A B D G E F O M N C 图13-1 A ( E ) C O D F C A B D O E

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及答案及答案

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及答案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观察猜想 (1)如图①,在Rt△ABC中,∠BAC=90°,AB=AC=3,点D与点A重合,点E在边BC上,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F,连接BF,BE与BF的位置关系是,BE+BF=; 探究证明 (2)在(1)中,如果将点D沿AB方向移动,使AD=1,其余条件不变,如图②,判断BE与BF的位置关系,并求BE+BF的值,请写出你的理由或计算过程; 拓展延伸 (3)如图③,在△ABC中,AB=AC,∠BAC=α,点D在边BA的延长线上,BD=n,连接DE,将线段DE绕着点D顺时针旋转,旋转角∠EDF=α,连接BF,则BE+BF的值是多少?请用含有n,α的式子直接写出结论 2.在△ABC的边BC上取B′、C′两点,使∠AB′B=∠AC′C=∠BAC (1)如图1中∠BAC为直角,∠BAC=∠AB′B=∠AC′C=90°(点B′与点C′重合),则△ABC∽△B'BA∽△C'AC,,,进而可得AB2+AC2=; (2)如图2中当∠BAC为锐角,图3中∠BAC为钝角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则AB2+AC2等于什么(用含用BC和B′C′的式子表示)?并说明理由 (3)若在△ABC中,AB=5,AC=6,BC=9,请你先判断出△ABC的类型,再求出B′C′的长

3.(1)问题发现 如图1,在Rt△ABC和Rt△CDE中,∠ACB=∠DCE=90°,∠CAB=∠CDE=45°,点D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连接BE 填空: ①的值为;②∠DBE的度数为. (2)类比探究 如图2,在Rt△ABC和Rt△CDE中,∠ACB=∠DCE=90°,∠CAB=∠CDE=60°,点D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连接BE.请判断的值及∠DBE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将点D改为直线AB上一动点,其余条件不变,取线段DE 的中点M,连接BM、CM,若AC=2,则当△CBM是直角三角形时,线段BE的长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答案. 4.(1)问题发现:如图①,在△ABC中,∠BAC=90°,AB=AC,点D是BC的中点,以 点D为顶点作正方形DFGE,使点A、C分别在DE和DF上,连接BE、AF.则线段BE 和AF数量关系. (2)类比探究:如图②,保持△ABC固定不动,将正方形DFGE绕点D旋转α(0°<α≤360°),则(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若BC=DF=2,在(2)的旋转过程中,连接AE,请直接写出AE的最大值.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O A B C D E 图 1 图 2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③ ===OA OB OC OD AC BD tan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必有22 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1 S △BCD ?=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 OC 2 1 S S S =+=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 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 ;②OE-OD=2OC ; ③2△OCD △OCE OC 21 S S =- O B C O A C D E O B C D E O A C D A O B C D E 图 1 A O B C D E M N 图 2 A O B C D E F 图 3 A O B C D E M N 图 4

几何图形变换中考数学压轴题整理

几何图形变换压轴题中考整理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已知:△ABC的高AD所在直线与高BE所在直线相交于点F.(1)如图l,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ABC=45°,过点F作FG∥BC,交直线AB于点G,求证:FG+DC=AD; (2)如图2,若∠ABC=135°,过点F作FG∥BC,交直线AB于点G,则FG、DC、AD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的条件下,若AG=2 5,DC=3,将一个45°角的顶点与点B重合并绕点B旋转,这个角的两边分别交线段FG于M、N两点(如图3),连接CF,线段CF分别 3,求线段PQ的长. 与线段BM、线段BN相交于P、Q两点,若NG= 2 (湖北省随州市)如图①,已知△ABC是等腰三直角角形,∠BAC=90°,点D是BC 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C分别在DG和DE上,连接AE,BG.(1)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2)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或等于360°),如图②,通过观察或测量等方法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BC=DE=2,在(2)的旋转过程中,当AE为最大值时,求AF的值.

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 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 绕斜边EF 的中点O (点O 也是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13-2,当EF 与AB 相交于点M ,GF 与BD 相交于点N 时,通过观察或测 量BM ,FN 的长度,猜想BM ,FN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 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 线相交于点M ,线段BD 的延长线与G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 ,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在△ABC 中,点P 为BC 的中点. (1)如图1,求证:AP < 2 1 (AB +BC ); (2)延长AB 到D ,使得BD =AC ,延长AC 到E ,使得CE =AB ,连结DE . ①如图2,连结BE ,若∠BAC =60°,请你探究线段BE 与线段AP 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②请在图3中证明:BC ≥ 2 1 DE . 图13-2 E A B D G F O M N C 图13-3 A B D G E F O M N C 图13- 1 A ( G ) B ( E ) C O D ( F )

(完整版)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g a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掌握它轻松搞定压轴题! 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这次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认真掌握哦~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对称全等模型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g a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自旋转模型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初中数学几何经典模型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模型1】倍长 1、 倍长中线; 2、倍长类中线; 3、中点遇平行延长相交 E D A B C F D A B C E ---------------------------------------------------------------------------------------------------------------------- 【模型2】遇多个中点,构造中位线 1、 直接连接中点; 2、连对角线取中点再相连 【例1】在菱形ABCD 和正三角形BEF 中,∠ABC =60°,G 是DF 的中点,连接GC 、GE . (1)如图1,当点E 在BC 边上时,若AB =10,BF =4,求GE 的长; (2)如图2,当点F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线段GC 、GE 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F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2)问中关系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图3 图2图1G F D C G F D C G F D C A B E E B A E B A 【例2】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CD 上一点,连接DE 、EF ,且AE =AF , 中点模型

BAF DAE∠ = ∠. (1)求证:CE=CF; (2)若? = ∠120 ABC,点G是线段AF的中点,连接DG,EG.求证:DG上GE. 【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为BC、AD中点,BA交EF延长线于G,CD交EF于H.求证:∠BGE=∠CHE. H G E F A B D C 【模型1】构造轴对称 【模型2】角平分线遇平行构造等腰三角形 ---------------------------------------------------------------------------------------------------------------------- 【例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边于E,EF⊥AE交CD边于F,交AD边于H,延长BA到点G,使AG=CF,连接GF.若BC=7,DF=3,EH=3AE,则GF 的长为. 角平分线模型

中考数学几何证明压轴题

北京优学教育中考专题训练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BCD=90°,且AB=1,BC=2,tan ∠ADC=2. (1) 求证:DC=BC; (2) E 是梯形内一点,F 是梯形外一点,且∠E DC=∠F BC ,DE=BF ,试判断△E CF 的形 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条件下,当BE :CE=1:2,∠BEC=135°时,求sin ∠BFE 的值. 2、已知: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AG ∥DB 交CB 的延长线于G . (1)求证:△ADE ≌△CBF ; (2)若四边形 BEDF 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 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 绕斜边EF 的中点O (点O 也是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13-2,当EF 与AB 相交于点M ,GF 与BD 相交于点N 时,通过观察或测 量BM ,FN 的长度,猜想BM ,FN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 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 线相交于点M ,线段BD 的延长线与G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 ,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4、如图,已知⊙O 的直径AB 垂直于弦CD 于E ,连结AD 、BD 、OC 、OD ,且OD =5。 E B F C D A 图13-2 图13-3 图13-1 A ( B ( E )

初中数学——最全: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最全: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小编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认真掌握哦~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对称全等模型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 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形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安徽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

1 几何压轴题练习 1.已知四边形ABCD ,AD //BC ,连接BD . (1)小明说:“若添加条件BD 2=BC 2+CD 2,则四边形ABCD 是矩形”.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出一个反例. (2)若BD 平分∠ABC ,∠DBC =∠BDC ,tan ∠DBC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2.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BD 上的一点,点E 在AD 的延长线上,且PA=PE ,PE 交CD 于F . (1)证明:PC=PE ; (2)求∠CPE 的度数; (3)如图2,把正方形ABCD 改为菱形ABCD ,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 ,试探究线段 AP 与线段C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2017)已知正方形ABCD ,点M 为AB 边的中点. (1)如图1,点G 为线段CM 上一点且∠AGB=90°,延长AG 、BG 分别与边BC 、CD 交点E 、F. ①求证:BE=CF ;②求证:=BCCE. (2)如图2,在BC 上取一点E ,满足=BCCE ,连接AE 交CM 于点G ,连接BG 并延长CD 于点F ,求tan ∠CBF 的值. A B C D E F G M M G F E D C B A 图1 图2 D C B A

2 4.已知:正方形ABCD 中,45MAN ∠=,MAN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 N ,. 当MAN ∠绕点A 旋转到BM DN =时(如图1),易证BM DN MN +=. (1)当MAN ∠绕点A 旋转到BM DN ≠时(如图2),线段BM DN ,和MN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并加以证明. (2)当MAN ∠绕点A 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BM DN ,和MN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5. 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E 点作EF ⊥BD 交BC 于F ,连接DF ,G 为DF 中点,连接EG ,CG . (1)求证:EG =CG ; (2)将图①中△BEF 绕B 点逆时针旋转45o,如图②所示,取DF 中点G ,连接EG ,CG .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BEF 绕B 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 6.(2011安徽23)如图,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 1、l 2、l 3、l 4上,这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h 1、h 2、h 3(h 1>0,h 2>0,h 3>0). (1)求证:h 1=h 2; (2)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求证:S =(h 1+h 2)2+h 12; (3)若 3 2h 1+h 2=1,当h 1变化时,说明正方形ABCD 的面积S 随h 1的变化情况. B B M B C N C N C N M 图1 图2 图3 A A A D D D F D C E G 第24题图② F A 第24题图③ D E G 第24题图① 图1 图2 图3 A B D l 1l 2l 3l 4h 1h 2h 3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模型1】倍长 1、 倍长中线; 2、倍长类中线; 3、中点遇平行延长相交 E D A B C F D A B C E ---------------------------------------------------------------------------------------------------------------------- 【模型2】遇多个中点,构造中位线 1、 直接连接中点; 2、连对角线取中点再相连 【例1】在菱形ABCD 和正三角形BEF 中,∠ABC =60°,G 是DF 的中点,连接GC 、GE . (1)如图1,当点E 在BC 边上时,若AB =10,BF =4,求GE 的长; (2)如图2,当点F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线段GC 、GE 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F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2)问中关系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图3 图2图1G F D C G F D C G F D C A B E E B A E B A 中点模型

【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上一点,连接DE、EF,且AE=AF,BAF DAE∠ = ∠. (1)求证:CE=CF; (2)若? = ∠120 ABC,点G是线段AF的中点,连接DG,EG.求证:DG上GE. 【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为BC、AD中点,BA交EF延长线于G,CD交EF于H.求证:∠BGE=∠CHE. H G E F A B D C 【模型1】构造轴对称 【模型2】角平分线遇平行构造等腰三角形 ---------------------------------------------------------------------------------------------------------------------- 角平分线模型

最新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汇编

中考28汇编 1.如图,在四边ABCD 中,BC=DC ,∠BAD+∠BCD=180°,AC ⊥BC ,O 是AB 的中点 (1) 如图1,求证:∠OCD=∠OBC (2) 如图2,E 是AC 上一点,连接OE 并延长交AD 于点F ,连接BD ,分别交AC 、OC 于点M 、 N ,若∠FOC=3∠CBD ,BN DM 7 6 ,试探究线段OE 和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O D C B A O N M F E D C B A (图1) (图2)

2.△ABC ,∠ACB=90°,点D 在BC 上,点E 在AD 上,∠CEB=90°,∠CED=∠CBA ,CE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F ,连接DF 。 (1) 如图1,求证:∠EFD=∠DBE ; (2) 如图2,若3 2 cos = ∠CAB ,DF 与BE 交于点G ,猜想GF 与D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E D C B A G E D C B A (图1) (图2)

3.已知,如图1,等腰直角△ABC中,AC=BC,等腰直角△CDE中,CD=DE,AD∥BC,CE与AB 相交于点F,AB与CD相交于点O,连接BE (1)求证:F为CE中点; (2)如图2,过点D作DG⊥BE于G,连接AE交DG于点H,连接HF,请探究线段HF与BC 之间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O F E D C B A (图1) O G H F E D C B A (图2)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连结BD 、AC 相交于F ,AB=BC ,AD=DE=DC ,∠ABC+∠EDC=180°,且AB AE AD ?=2。 (1) 如图1,求证:∠ADE=2∠DCA ; (2) 如图2,过点B 作BH ⊥CD 于点H ,交AC 于点G ,连结EC 交BD 于点P ,交BH 于点Q , 若3 1 tan = ∠ACD ,试探究线段PE 与P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P G H Q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图1) (图2)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O C D E 图 1图 2O C O C D E O B C D E O C D

③ ===OA OB OC OD AC BD tan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必有22 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1 S △BCD ?=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 OC 2 1 S S S =+=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 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 ;②OE-OD=2OC ; ③2△OCD △OCE OC 21 S S =- (2)全等型-120° 【条件】:①∠AOB=2∠DCE=12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OC ;③2△OCE △OCD △DCE OC 43 S S S =+=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右下图:在OB 上取一点F ,使OF=OC ,证明△OCF 为等边三角形。 (3)全等型-任意角ɑ 【条件】:①∠AOB=2ɑ,∠DCE=180-2ɑ;②CD=CE ; 【结论】:①OC 平分∠AOB ;②OD+OE=2OC ·cos ɑ; ③α cos αsin OC S S S 2△OCE △OCD △DCE ??=+=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右下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A O B C D E 图 1 A O B C D E M N 图 2 A O B C D E F 图 3 A O B C D E M N 图 4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