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的生态化策略

城乡建设的生态化策略
城乡建设的生态化策略

城乡建设的生态化策略

当前,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城乡蓬勃展开。在新一轮跨世纪城乡总体规划中,生态意识已大大提高,全国已有30多座城市(如上海、扬州、张家港、乐山、成都、日照、襄樊、十堰等)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还有浙江、海南、吉林、黑龙江、陕西、福建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的提出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生态化发展的进程。这种选择不管是出于“应急”或“调整”或“自觉”,可以看出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群众越来越意识到城乡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生态化发展策略

城乡生态化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重构,更涉及到发展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乡的生态化发展。上千年的生态退化和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更要求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以新的生态视角开辟一条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城乡生态化发展之路。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的演进严重失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损害了自然!为挽救生态环境的破坏,解决城市发展的生态危机,人类首先必须以谦恭、友好的态度尊重自然,呵护自然,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平衡机制。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倡导东方人“和谐”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

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复兴被冷落或被遗忘的城市历史场所,找回失落的空间,重新唤起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实现城市现代化应与城市地域化、个性化相结合。

建立大地园林化、城乡一体化,城乡互动、互惠共存的协调关系,实现城市生态化。

建立城市的绿色平衡体系,加大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如努力做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绿地覆盖率不低于35%,城市应普遍建设森林公园,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

浅谈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其中包括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途径。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 企业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和谐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由追究社会经济指标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或者说绿色企业转变的需求。 企业既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考量,更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经济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自觉意识和市场意识,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企业的表率。

三、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企业的文化。在企业文化上,强化绿色财富观、绿色幸福观、绿色管理观、生态人格的培育,从而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为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和环境伦理基础。集团企业文化提出的“强基精管”管理观和“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契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做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广节能、环保、高效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理念,做好高耗能技术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的提升,切实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做好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首先要做好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技术更新改造替代传统工艺和落后产能,节约有限的城市土地、能源,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其次,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通过政策时势导向、企业文化渲染、职工群众向好意愿,倡导和创造科学发展、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和工作环境,实现企业与社会、人与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发展。再者,形成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制度方面建设与完善,保持和延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命力。 (四)做好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领导和运行机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加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形成包含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创新技术等企业经济、环境管理和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做好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 (五)做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工作,通过形势分析、决策诠释、动态报道、典型宣传、深度报道等形式,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企业员工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主体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发表时间:2015-09-06T16:45:39.9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作者:张杭 [导读]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居住环境上,要达到健康、舒适和个性的标准。 张杭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指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技术要求,充分明确了建筑生态化的重要性,通过对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新技术;趋势 一、生态建筑设计 1.概念 生态建筑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先进科学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把建筑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建筑的设计将空间中的内外物进行有序的高效循环转换,把庞大的人口融合到一种巨型建筑中去,达到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无废的建筑环境。总的来说,生态建筑有两个方面,一是一种全新健康的、巨型的生活空间环境;二是实现建筑的生态化,高效节能达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平衡。 2.原则 (1)以人为本可持续。随着1999 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得到广泛共识,生态建筑的设计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突出生态化的特点。建筑的设计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认识到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建筑要以生态为核心,保护自然环境。 (2)健康舒适特色性。目前的社会,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居住环境上,要达到健康、舒适和个性的标准。因此首先建筑的设计要遵循当地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根据地理环境进行建筑的设计;其次,生态建筑的风格要符合广大人群的需求,设计具有创新丰富和个性独特的建筑;最后,在建筑的选材上要保证环保无污染,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充分保障居住人群的健康。 (3)高效节能再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日益紧张,对于建筑的实施,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因此建筑对土地的利用就尤为重要。在建筑的设计建设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为生态建筑做好保障。在建筑材料选择时,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对环境破坏大的材料的选择,做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3.技术要求 (1)节能减排。目前的许多太阳能装置已发展成型,避免了以往对太阳能低效利用的弊端。一是通过太阳的运行轨迹对太阳进行线性追踪,达到了精准追踪太阳光,有效提高了接受太阳光的效率;二是采用时钟机械式的主动跟踪,能够提升太阳能装置的运行装置,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三是在建筑面安装太阳能光板,克服了太阳照射地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接受太阳的面积,使装置与太阳轨迹充分吻合。 (2)垂束导光。垂束光导是对太阳光和其他可利用的光源进行采集的一种技术,组成包括采光器、反射管和追光器等,可以将光源通过设备通道室内采光较差的阴暗区域,同时具有清洁作用。这种技术很好地延长了光线的距离和加强了光的强度,减少了对于阴暗区域光电的需求,节省了用电费用。 (3)光气源热泵。光气源热泵是在冬天进行制热时,同时将户外的空气和光能组合成热源优先,从而形成一个高效和节能的循环系统。在使用时,不仅可以进行开水的加热,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加热的速度,对于单独加热时更是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这种系统解决了传统加热器使用受季节的影响,而不再依赖于季节的影响,能够充分保证一年四季热水的供应。 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1.趋势分析 (1)原材料节约。建筑材料中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水暖电材料、通讯材料以及装修用材料,原材料的节约也是在这些方面展开的。而原料的结余主要体现在结构材料,在建筑结构上,逐渐放弃了以往的砖砌式结构,改用更为轻型的钢架结构构造方形建筑构架,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减轻了建筑的自重,提高了整个建筑的稳定性,扩大了建筑的利用性。目前主要的有膜结构建筑,运用膜结构很好地节约了建筑材料,让整个建筑与材料得到很好的融合,通过空间中的无柱结构将整个建筑空间得到了大的提升。 (2)能源节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尤其是以光能利用为主的能源节约技术,开创了采光器、追光器和反射管等光能利用技术,与生态建筑的设计进行了有效的融合。运用这些技术摆脱了以往建筑设计上的障碍,充分利用光能和热能提升了采光的效率,加大了采光的区域,集约了其他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在这些技术的引导下,不仅将整个建筑生态化,同时也节约了水电暖方面材料的使用。 (3)建筑再利用。在建筑的设计上,设计师只是片面地注重建筑的美观和独特性,从而忽视了建筑的广泛适用利用性,导致许多建筑在建设之后,出于某些原因对建筑进行拆迁重建,降低了建筑的利用率,同时还导致建筑资源的大量流失,增加了费用的压力。而在我国,由于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更是大规模地拆迁重建,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降低了建筑生态化趋势。因此,建筑设计从地理环镜、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出发,因地制宜,考虑建筑的广泛适用性,提高建筑的再利用。通过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整个自然环境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建筑的适用性、经济性和寿命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2.对策思路 (1)普及生态知识 目前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的理解还只是停留于表面,对于生态建筑本质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往往人们对于生态建筑的理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生态建筑就是通过绿化增加建筑受到植物的覆盖率,只是把生态建筑看作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建筑,另一种则是片面地认为生态建筑是一种节能型建筑,忽略了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两种情况都是片面的想法,是对生态建筑认识不深刻的表现,真正的生态建筑是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包含各个方面。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的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公共上的教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生态问题的现状 1.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第一,全国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有的在逐年降低,有的在逐年增加,总量水平仍远远高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污染仍很严重。第二,从环境质量来看,一些大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但是许多城市与地区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尤其是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堵塞成为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第三,从水环境来看,全国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质占41%,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来自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 2.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仍是以追求GDP 为核心的“高投入、 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模式。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4 倍,是德国的 4.97 倍、日本的 4.43 倍、美国的 2.1 倍、印度的 1.65 倍……我国综合能效率仅为33%。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必然会导致废弃物的高排放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 3.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生态环境承载力低 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 4.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部分河流、湖泊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确保食品安全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讲稿)

讲稿 云岩区中天社区服务中心 主题: 《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14年4月3日 地点:中天社区服务中心 宣讲人:张琼

生态文明建设 宣讲人:张琼 一、生态文明的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开始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地球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在过去数百年间,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样的弯路。并不是说中国没有这个权利,而是这条路是一条死路。当今的工业化国家,人口仅占世界的15%,而工业化进程中却消耗了世界60%的能源和40%的矿产资源。我们人口占世界的22%,如果走西方的工业化道路,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够的资源。专家测算表明,如果中国也象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国现有水平,即使把目前可开采的全部后备石油采出来,也只够用一年零三个月。十八大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是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国情。从资源来讲,我国并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受季风的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产或生活。资源相对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探讨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探讨 随着环境破坏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生态理念越发重视,尤其是在近几年,生态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并从理论倡导阶段发展到了实际运用阶段,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文中就生态建筑设计作了大致的论述,并相应提出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为我国建筑设计朝生态化方向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标签生态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一、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满足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并能与之共生是生态建筑的前提,对客观的生态系统资源、条件进行充分利用,并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对一切无公害技术和材料加以充分利用,用最小的成本为大家营造出一个和谐、宁静、安全的生活氛围以及工作环境。 (一)经济原则 只有投入高技术和高科技才能确保建筑的生态性,所谓高技术设计并不等同于经济浪费。地域特点以及地方化材料和适宜技术的建造经验也是建筑生态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能使建筑生态化得以实现,同时还能满足经济性的原则。 (二)舒适原则 满足人们各种需求是建筑存在的前提。人们对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舒适,只有环境舒适才能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在进行建筑设计之时,不能以环境作为换取舒适的代价,而要通过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共同配合,让两者能找到一个均衡点。 (三)节约原则 在满足建筑服务功能均衡与全寿命使用周期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与资源占有。 (四)高效原则 满足建筑人们生活以及生产需要是建筑的最终目的,在进行设计之时,设计师要站在居住者的立场,本着对他们负责的态度,营造出无污染、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在集成技术的帮助下使建筑物功效得以提升,并对管理调控系统予以优化管理,从而使生态建筑高效性原则得以实现。 (五)和谐原则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其“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次盛会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领会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本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 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 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严重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的根源通常被人们归纳为三大问题: 人口增长、技术影响、消费方式。这些影响因素虽然重要, 却往往被误解或夸大, 从而掩盖了其根本性问题。快速增长的人口通常被列为环境破坏的头号原因。而人口爆炸多出现于发展中国家, 可是多数的环境破坏, 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性后果的环境破坏, 却是由人口已相当稳定的工业国一手造成。人口增长同环境破坏只不过是同一根本疾患的不同表征而已。 科学技术。无可否认, 对于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现状, 科学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8 世纪纺织机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在短短100 年里人们就创造了过去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进入20 世纪中叶, 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激光通讯、海洋开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出现, 标志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可是, 生态环境已经在在科技的穷追猛打下千疮百孔。因此,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利剑”, 在为人类带来充分舒适的同时也为人类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抉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全面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速度也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大幅度上升,这就使我国本己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

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诸多显著成绩,然而与此同 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恶化,不但使得雾霾、酸雨等自然灾害气候频繁 出现,还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针对于此,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生态建 筑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室内气候调节能力以及节能环保性,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而笔者也对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以及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开展深入研究。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笔者认为,生态建筑与一般性建筑的主要区别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态建 筑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例如内部能源循环等,而另一方面则是生态建筑的节能环 保性,例如在生态建筑的建设阶段以及竣工使用期间内,对建筑周边生态环境的 影响系数较低,以及建筑运行能源消耗量较低。因此笔者认为,对生态建筑的设 计要点以及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应从上述两方面加以着手,具体 研究如下。 一、生态建筑的主要设计原则分析 第一,生态建筑的协调性设计原则。相较于其他建筑工程而言,生态建筑的 主要设计理念与原则为,将生态建筑视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并在生态建筑 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的首要设计理念为找寻建筑设计、建筑使用以及周边生态 环境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实现生态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一方 面需要保障生态建筑内部空气的清洁程度,又要保障生态建筑在使用与建设期间 内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系数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二,生态建筑的环保性设计原则。在生态建筑的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需 要注重于在生态建筑的施工阶段以及使用期间内,对于能源的消耗系数以及对生 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例如在生态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配置层面中,设计人员 应注重于优先选择绿色环保型施工材料,并在施工方案设计阶段中,制定好生态 建筑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计划,例如废弃施工材料的掩埋地址、净 化流程等。 第三,生态建筑的节能性原则。首先,在生态建筑的消耗能源类别层面上, 设计人员应优先选择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环保型能源,并通过优化生态建筑 的照明系统等配套系统的配置与运行模式,来降低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 消耗总量。其次,设计人员也应从生态建筑的格局设计、施工材料配置等层面上 实现对生态建筑运行能耗的降低,例如适当添加建筑墙体玻璃施工材料的配置比例,从而实现在室外光照强度系数较高的前提基础上,生态建筑的室内明亮度符 合使用要求,从而降低生态建筑照明系统的运行能耗。 第四,生态建筑的人性化原则。笔者上述所提及三项设计原则皆站在生态环 境与生态建筑层面上。然而在生态建筑的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也应注重于人性 化原则,避免出现过度追求对生态建筑节能环保性的降低,而忽视了对生态建筑 的居住适宜性、便捷性的要求。例如,建设过程无任何污染的原始土坯房并不被 称为生态建筑。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首先应注重的是保障与提 升建筑的居住适宜度与便捷性,做到以人为本。 第五,生态建筑的实际性原则。虽然在生态建筑的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需 要优先选择配置绿色建筑施工材料。然而在生态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也 应适当考虑到生态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从实际着手,避免出现生态建筑设计方 案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以及工程造价成本过于高昂等问题。

浅析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同时,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企业也应当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契机,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同时也通过生态文明来赢得使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力。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的企业管理的思想中也应当有所反映,本文就从企业生态文明的内涵,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企业生态文明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一、企业文明建设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阶段,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人类文明,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所要达到的文明程度。 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这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描述了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即“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因此,如何构建生态文明与企业展怎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变得息息相关,企业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当然主体,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领域要求企业各种经济行为都要生态化,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尤其要加强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建设,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如此一来,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就可以划分为两个密切相关而有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即建立生态产业和产业的生态化。建立生态产业要求企业根究市场需求、国家支持和社会期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或开拓新的生态友好型业务,产业的生态化要求企业朝着有好的方向改造,升级原有的企业业务,包括树立生态理念、进行绿色采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生态培训、进行绿色营销,加强生态管理等。 企业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和谐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由追究社会经济指标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或者说绿色企业转变的需求。 企业要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考量,更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经济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自觉意识和市场意识,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企业的表率。 二、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我国我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着许多问题。 1. 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生态文明理念 我国很多企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很少,对消费者绿色需求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化、问题引起企业竞争能力的差异、环境问题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等缺乏应有认识。一些企业也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仅仅看到绿色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借生态文明之名、行刺激消费之实。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篇一:×××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汇报 立足×××建设生态镇 ——×××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以“保护青山绿水、构建生态××”统揽工作全局,按照“面向城市、经营农村、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工作思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全镇的各项工作,以建设生态文明村镇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红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西南面,距××市中心23公里。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97亩。辖2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54265人,其中农业人口32845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61%。镇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贵黄公路、清·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属城郊型生态经济重镇。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69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8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新增774元。 二、目标执行情况

(一)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保护水体为前提,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管理、节约为核心,抓好×××水源环境的保护。通过实施“一基四化”的建设,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有了大的改观,为×××水环境的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我镇落实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有:道路“村村通”工程,全 镇22个村均硬化道路连接公路干道,完成串户路104个村民组,硬化率达85%;生态能源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四改一气”,清洁能源占能源使用户的45%;居有所安工程,农户居住危房改造率达92%;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我镇加强滥砍滥伐和预防森林火灾的监管力度,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努力,我镇村镇宜林荒山绿化率达94%以上。另外,对农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引导农户抓好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工作;整脏治乱改差工程,我镇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向乡镇延伸的试点单位,认真抓好方案制作,落实好“精细化管理人本化服务”理念。主要以“整脏治乱改差”为突破口,以“三清八治三创建”为载体,着力抓好镇村两级的环境卫生建设,制定保洁制度,落实清洁队伍,每季度开展一次卫生检查评比活动,确保无“五乱”(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房屋乱建)现象发生,分别在××、××、××、××等村修建垃圾池,在实施“四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得时代背景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得时代背景 党得十八大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以独立篇章全面加以论述,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主要就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当今世界得发展实践与发展理念就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得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开始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得危害,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得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地球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在过去数百年间,西方发达国家走得就是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得现代化道路。但就是我们不能再走那样得弯路。并不就是说中国没有这个权利,而就是这条路就是一条死路。当今得工业化国家,人口仅占世界得15%,而工业化进程中却消耗了世界60%得能源与40%得矿产资源。我们人口占世界得22%,如果走西方得工业化道路,就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够得资源。专家测算表明,如果中国也象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得资源也不够用。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国现有水平,即使把目前可开采得全部后备石油采出来,也只够用一年零三个月[1]。

(二)中国得国情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得现实基础 十八大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得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得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与全过程。”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得严峻形势就是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得现实国情。 从资源来讲,我国并不就是一个地大物博得国家。国土面积得65%就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受季风得影响,33%就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得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产或生活[1]。资源相对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得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得1/4—1/2。一方面就是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却就是有限得资源存在存在浪费得现象。 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流得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繁;土壤污染、危险废物、空气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与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与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瓶颈因素。 我国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得发展环境,所面临得资源约束与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得都更加严峻。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得增长模式,将导致资源

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意义 李振宇

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意义李振宇 发表时间:2018-03-28T10:38:19.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作者:李振宇[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相应带动了国内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并促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身份证号:45030219890401xxxx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相应带动了国内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并促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初期环保意识缺失等因素影响,建筑行业发展初期的高速发展状态,多是以异常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实现的。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有效改善了建筑行业发展与自然生态建设间的关系。笔者即从生态建筑设计入手,就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意义,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问题;意义 建筑行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初期,由于行业整体环保意识薄弱,其工程建设施工普遍以异常的资源损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实现,从而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严重的影响。近几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环境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为建筑行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我国目前的生态建筑设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实际效用。本文即从生态建筑设计入手,就其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现阶段国内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对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够深刻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生态建筑仍不具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定义,但在因地制宜、与生态学理论原则相契合、符合建筑学理论要求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统一的认识。生态建筑相关概念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属于一种新型的建筑概念,国内建筑行业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仍不够深刻和全面,从而限制着国内生态建筑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于生态建筑的研究不够系统 虽然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在生态建筑方面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多数是单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研究,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之间相互独立,尚未达到“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的研究发展要求,尤其在“居住环境如何结合植物环境工程”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二、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 (一)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建筑是人类生存需求的具象化表现,传统模式下,建筑侧重于人们需求的满足,对于建筑施工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和污染。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重点突出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建筑设计要求,更有利于社会与自然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渠道。 (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是一种系统、复杂的建筑概念,其不仅包含建筑外界环境的绿化设计,还涉及内部有氧环境的设计和建设,通过内外环境中的绿化设计应用,可进一步增加城市环境中的“绿化面积”,从而提高现代建筑的生态价值,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在实际设计阶段,设计者可根据建筑实际需求和结构特征,在建筑内部开放式大厅、屋顶等区域,合理增强建筑绿化设计,以综合提高建筑的生态性能和价值,同时为建筑使用者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资源节约作用分析 建筑工程是典型的高资源消耗工程,并且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现代建筑的建筑规模扩展明显,这种高资源消耗特征被进一步放大。在这种环境下,建筑设计单位需进一步加强生态建筑的资源节约设计,从建筑实施的各个阶段,控制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从而提高生态建筑的生态性能。首先,建筑设计单位应加强现代绿色施工材料的设计应用,通过绿色材料的施工使用,减少建筑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和污染;其次,设计单位应对各类建筑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规划,深度挖掘各类材料的内在价值,通过合理的材料再利用,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生态效益。 (四)能源节约作用分析 节能设计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现代智能技术的科学引入,即可在创造更舒适、优质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以建筑采光设计为例,加强建筑表面的通透性设计和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就可以提高建筑的采光效率,降低建筑的照明成本,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的生态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是未来的建筑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对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因此,相关单位和部门需全面提高对生态建筑的重视,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入手,加强生态建筑的研究和推广,以全面提高我国建筑的生态化建设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微,廖三生.关于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 [2]彭何昊.试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江西建材,2016(09). [3]贾琳琳,崔健.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管窥[J].科技经济导刊,2016(04). [4]武建强,张洪杰.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城市建筑,2013(14).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报告doc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报告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题目: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年 ** 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因此,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调查方法、概况 为深入了解**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与举措,在XX年1月至XX年3月,我们先后深入**市国土资源管理、林业、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企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向主体班学员和部分干部群众发放了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践调查。

调查内容 一、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1、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中,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生态优良比生产增长更可贵,低碳绿色比高碳黑色更持久,花红叶绿比灯红酒绿更科学”的观点开始为多数人所接受。 2、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的机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推出了包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我国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虽我国一直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生态环境依然遭到严重的破坏,特针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一系列问题作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以期能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措施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the nation's long-term future plan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work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been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was still serious damage, in view of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system degradation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s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

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读《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有感“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们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我们老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的理解。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大核心之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作为一名治黄工作者、特别是战斗在水土保持科研战线上的一员,更应积极响应与践行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履行黄科院的职责和水保人的义务。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注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环保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环保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量大、污染严重,同时海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也较少。 我们去超市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即使进行焚烧,还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这样做合适吗?德国年轻人正以挎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绿色时尚吧。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气体,有时带有黄褐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