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案1-《工业的区位选择》

名师教案1-《工业的区位选择》
名师教案1-《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模式介绍

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发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三、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四、达成目标,形成能力

设计思路说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由此导入农业主题并明确本节要探讨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以及活动探究,小组交流观点,组间质疑,教师及时给出各种案例,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讨论问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各小组派代表总结讨论生成的主要观点,教师对于学生的各组给予评价,对于正确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错误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

课堂最后教师呈现形成性评价试题,检验目标是否达成。

教材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工业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内容绝

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然后教材从环境、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3.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文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判断不同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2.结合案例和阅读,分析钢铁工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三次变化,从而了解主要区位

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结合具体地区和实例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情景案例的创设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建立科学

的发展观、环境观。

2.工业的区位选择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1. 创设情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而工业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

要的地位。

2. 确定探究主题

主题1工业概述

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

主题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探究主题1 工业概述

1.什么是工业?

工业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来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为:采掘工业、加工工业

按投入要素分为:资金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按产品用途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3.工业生产的特点:

工业生产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过程,与农业相比,工业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因素一般不要求更多投入,这使得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除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多数工业可在任何季节生产。

探究主题2 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

(1)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

(2)产出:产品及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4.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各自的工业特点不同,区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就不同,如下表所示:

探究主题3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原因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也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2)考虑污染程度

(3)考虑污染类型

①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a.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下图中A处。

b.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有空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A处。

c.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d.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

②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在选择时自来水厂布局在A 处,化工厂布局在B处。

③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部门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课堂小结:

三、达成目标,形成能力

国外一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开办一生产企业,他们在①②③④四地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幅四地生产成本柱状图。据图回答1~2题。

1.从生产成本考虑,该企业最终会选择()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综合推断,这家企业属于________企业()

A.市场导向型B.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