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项目建议书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项目

2、项目管理单位:洽川镇人民政府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地点:洽川镇

二、项目地概况

洽川镇位于合阳县城东23公里处,是国家级AAAA级景区处女泉所在地,东临黄河、西依青山,北接司马迁祠,南望西岳华山,面积165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素有“一条黄河,十里洽川,百种珍禽,千眼瀵泉,万顷芦荡”之称。全镇下辖2个社区,4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2045户,9280口人,耕地面积9635亩,可耕地5138亩,滩涂面积3万余亩。

三、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好家风好家训则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家风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也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包括传承价值观、论理观与道德观,也包括传承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优良的家风、家训其终极目的就是达到“家和”,达到“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

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皆衍生出无数的新鲜事物,人们的生活与心灵无不承接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冲击。快节奏和高强度的行进中,急功近利唯利为止,潦草盲目,信仰缺失,世俗淡薄,责任殆尽等速朽的生活姿态,消解着人民沉积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为此,洽川镇党委、政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好家风好家训,在全社会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决定实施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项目,在全镇开展以“传承优秀家规家训培育古莘文明家风”为主题的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四、项目方案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按照市委《关于深入推进2016年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方案》(渭市办字[2016]28号)文件精神及要求,以家规家训建设为抓手,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干部群众素质为目的,立足机关学校、城乡社区和基层农村,通过征集评选、组织活动,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荟萃和展现蕴藏在广大家庭中的好家规好家训,让好家风深入千家万户,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项目概况

按照市、县统一安排,成立“万条家训进万家”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衔接,扎实部署,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将“万条教训进万家”工作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充分结合洽川地域特色和旅游资源,有机融入传统文化、国学精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进一步做好结合,注重示范,强化措施,积极推进,“万条家训进万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项目内容

一是打造沿黄大道家训十里长廊。包括传统的家训知识文化墙、美观实用的家训候车亭、亮丽大方的竹篱笆家训宣传牌,通过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和来洽游客展示洽川家风及家训的浓厚氛围。

二是建成家训文明村。以王村天柱山环线为重点,建设以“孝悌忠信”等内容的传统家训文化墙500米及家训巷道5条,每户门前安装符合家庭文化的家训牌,让家风家训融入百姓生活。

三是创建家训文明单位。以镇机关为重点,对机关活动室进行维修改造,建设了600平方米的道德大讲堂,一次可容纳200余名群众,同时建设家训停车位、家训花园,营造了浓厚的家训进机关氛围。

四是创新家风家训活动宣传。印发家风家训为主题的“洽川之声”专刊2000余份,我镇制作了家训宣传展板20幅在机关大院进行日常展示,旅游综合广播每日早晚两次进行家风家训宣传,机关及街道LED显示屏循环播放家训内容,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五是制作“廉政、家训”工艺葫芦2000个、家训布袋2000

个,发放给全镇所有党员干部,作为车内饰品和室内摆放饰品,同时由洽川镇党员小分队成员向广大群众和游客免费发放,让家风家训宣传随时随地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六是在王村建成占地面积6亩的家训孝道广场,群众自发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我们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深入农户,挖掘家训背后的故事,让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弘扬洽川正能量。

七是为机关全体干部、驻镇单位负责人及王村、莘里、莘野、夏阳四个重点村农户制作家训摆台,确保家风家训入户入心。

八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让好的家风引领家庭和谐,在全镇掀起爱家训、学家训、立家训的活动热潮。

十是在全镇农家乐改造提升工程中,我们着重点对农家乐内部的宣传标语增加“无信不立,心诚则灵”、“见利思仁,团结生义”等家风家训内容。

十一是邀请了县上的书法名家为广大群众义写家风家训300余幅。

十二是在镇机关建设了600平方米的道德大讲堂,一次可容纳200余名群众,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培训班和国学培训班,培训学员400余名,发放培训资料1000余本。同时积极筹划实施,让家风家训走上讲堂,让普通群众在道德讲堂分享自家家训故事,传播崇德向善正能量。

十三是制作家训花盆。将家训内容与洽川艺美莲产业相融

合,将家训内容刻在香水莲花盆上,做成旅游纪念品,旨在让游客游山玩水之后能够感受洽川文化、品味洽川乡风。

十四是建立洽川游客家训库。结合旅游重镇的特点,让每一位来洽游客讲述自己的家训故事,留下自己的家训内容,通过归类、整理,建立洽川游客家训库。

五、项目投资和效益分析

1、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建设单位投工酬劳80万元,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20万元。

2、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该项目是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洽川景区文明程度的重大举措。项目的实施不仅将进一步明显地提升洽川人民的综合素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也将改善洽川镇的文化旅游环境,更有效地促进洽川镇的旅游经济的发展。

六、项目保障

为确保该项目顺利进行,提出以下几点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要高度重视家风家训建设工作,要以创建国家文明县城为契机,围绕建设文明单位、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目标,把开展好家风活动与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

结合起来,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全镇营造出自觉传承、自觉建设的良好氛围,进而带动广大群众深入参与,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社风,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创的家风文化盛宴。

2、精心策划。要按照镇上要求,及时召开动员会对“传承优秀家规家训培育古莘文明家风”活动进行安排部署。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好“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等一系列活动。要注重将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相结合,与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3、总结推广。要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手段,传播弘扬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形成弘扬家庭美德、构筑“中国梦”的良好风气。更要积极在社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及广场、公园、街道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集中进行家风宣传展示,提升在广大群众中的宣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