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_李炳全

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_李炳全
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_李炳全

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

李炳全

提要 解释学是精神分析学的哲学理论基础,解释学的发展对精神分析学的演变有很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历程与解释学的发展历史基本一致,都表现出对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日渐重视和主客二分与对立的逐渐消亡。受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影响,弗洛伊德强调对无意识意义的客观分析;受狄尔泰的影响,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受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影响,拉康等人重视分析双方的互动,开始注意到符号与无意识意义联系的多重性和分析的持续性、主观性。因此,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精神分析理论,并预见其今后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解释学 精神分析学 认识论 方法论 本体论

精神分析学在本质上是一门介于艺术与实证科学之间的解释学。从弗洛伊德到霍妮、弗洛姆再到拉康等人,他们共有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都毫不例外地运用解释学方法。从解释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二者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历程,由此也说明二者联系紧密。解释学的发展可分为两大时期、四个阶段。两大时期是前哲学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时期,其中前哲学解释学时期是局部解释学 阶段,哲学解释学时期又可分为施莱尔马赫的心理主义(方法论)解释学、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历史文化)解释学和伽达默尔的辩证法解释学等三个阶段。这些解释学都分别对不同的精神分析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局部解释学和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与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学说

解释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解释学在传统学术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方法,而且是一种理论思想。在西方,解释学主要源于解释 圣经 的实践。其最初含义是解释上帝的旨意与圣经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是尽可能领会和忠实原意。在柏拉图的 依庇诺米

局部解释学是指蕴藏于某些具体学科中,与修辞学、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密不可分的解释学,它是一种具

篇 里,解释学就被看作 是一门传达神旨的艺术,类似从符号中猜出神意或从中预测未来的艺术。 随着近代认识论的发展(取代本体论,成为哲学的中心)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解释学得以强化和提升,逐渐演变为哲学解释学(一般解释学)。19世纪初,与科学概念和方法论概念的产生和被使用相适应,施莱尔马赫首先使解释学摆脱局部解释学的偶然性和一切教义方面的偶然因素,使之成为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一般学说,即包括各种解释规则的一般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 实证方法论相对应的人文科学方法论)。

受传统解释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 ,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看作是避免误解的学问,认为解释学的任务是揭示文本的真正含义。为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必须返回到文本当时的历史条件或环境中,尽可能消除解释者的主观偏见和误解。由此他要求把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 结合起来,从这两个层面上去解释文本。在他看来,这两种解释是重建作者原意的主要途径或方式。由此表明,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旨在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其方法是分离主客体,在分离中实现主体对客体的理解。

从弗洛伊德所使用的方法和基本理论观点来看,明显受到前哲学解释学和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解释学的目的是阐明符号所表征或代表的意义,但意义不能直接观察到,需要进行解释。这与弗洛伊德从梦、症候和人的日常行为表现入手去挖掘它们所隐含的真正的无意识内容或意义的想法和做法是一致的。(2)弗氏的理论体现出了施氏的两种解释和解释者可 比作者理解他自己更好地理解作者 的理论思想。在其理论和实践中,既要分析梦、症候等,又要分析被分析者的心理,通过移情等方式体验和理解被分析者心理活动和感受,这样分析者就能够比被分析者本人更好地理解他,从而引导他。(3)弗氏承袭了施氏的意义整体性原则思想,在精神分析中要求解释符号的整体意义,依据它确立个别符号的地位。他认为, 无意识的字母并不是一种借喻,而是一种标记,即对一些本无联系的因素被严密地编织为一种合乎逻辑的序列的标记。

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是下意识,而下意识既不能被直接观察,也不能由自我观察(内省或反省)来捕捉,而只能通过解释或理解来认识或了解。其过程可表示为:下意识 象征 解释或理解 被意识所认识或了解。弗洛伊德认为,下意识活动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然而下意识内容被压抑着,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要表现出来,就必须歪曲和变形,63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84页。语法解释是指语义分析,是一种字面解释,主要是根据客观的一般规律解释语词在语言整体中的意义。心理解释是一种内在的预感行为,它是一种心理转换,即将解释者置于文本原作者的整个创作活动中,重新体验原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受,通过想像、体验等对原作者的创作活动进行重构或 再创造 ,它侧重于解释原作者的内在深层心理活动和他对语言的个人主观理解与使用。

传统的自然科学以求 真 为目的,以主客二分为特征和前提,坚持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以客观性、必然性和 中性 为基本原则,以此作为确立知识或真理的标准,注重研究方法、手段与技术,力求凭借精确的方法、手段和工具通达 真 。由于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由此获得的很高的社会地位,人文科学逐渐依傍自然科学,即以自然科学为蓝本,向自然科学看齐,到了19世纪,基本上甚至完全受自然科学的支配。就连黑格尔、马克思等大哲学家都未摆脱这种境遇。如马克思认为一门科学如果还未能应用数学就不能称为成熟科学。

何卫平: 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 ,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3 54页。

这就需要一个特殊的过程 置换。由此弗洛伊德认为,要真正了解下意识的内容或意义(它是神经症的真正起因),就必须对表现出来的变了形或被歪曲的下意识产物进行分析、解释,以弄清象征符号所代表的真正的下意识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两种方法和途径是必需的:一是重构。弗洛伊德指出: 在研究材料时,心理分析者不要去检验,也不要去抛弃任何东西,他的任务完全不是强令想起某种东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其任务是什么呢?是恢复,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重构已遗忘的东西,以这种东西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为基础。 二是移情,即认同被分析者的心理活动,并将自身置于其中,对之加以切身体验和感受。如对神经症患者的有效治疗需要医生与患者心理互换,同情、体验患者的情感,深入到患者的心理活动中,从患者的角度去分析或考虑。现代心理治疗和咨询中发展起来的 通情术 就是以此为基础。当然,为了使心理分析顺利进行,切实有效地理解无意识意义,分析者既要通过移情与被分析者形成一定的特殊关系,但同时又要使这种关系正常地发展和终结,以避免其消极影响。为此,分析者应具有一定的自制力,在与被分析者的交往中保持 中性 态度,由此就产生了分析的 中性 说。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与施莱尔马赫的 重构论 十分类似。施莱尔马赫认为,真正的理解是重构作者的创作活动,即让解释者与作者处于同一层次,好像 变成作者的第二个自我 ,但这种建立同层次的 心心相印 决不是简单的同一化, 重构 不同于 模仿 ,再创作活动在质上异于原创作活动。因此,解释既要受作者的限制,又要超越这种限制。由此看来,弗氏与施氏的理论没有什么根本的本质差别,二者都是以客体为中心,树立对象在分析或理解中的绝对地位,抹杀分析或解释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或文化历史性。这表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古典解释学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由此可以说,如果施莱尔马赫提出一套完整地解释心理现象的方案和理论,他本可以被称为精神分析学的首创者。

二、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历史文化)解释学与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

狄尔泰继承和发展了施莱尔马赫的心理主义解释学思想,他的生命哲学解释学直接脱胎于施氏一般解释学,又坚决地维护与以康德为代表的天才论美学的联系。狄尔泰从 内在生活 出发进一步强化施氏的心理解释思想,特别重视 移情 的作用,将理解径直看作人的心灵生活的重建,从而使他的解释学更具有心理学色彩。他认为, 正是在移情或转换的基础上产生了理解的最高形式,在这种理解中,精神生活整个处于再创造和再体验的活跃状态之中。 在这里,狄氏所讲的移情是指理解者通过想像进入对象的思想情感中,暂时忘却自我,但通过把主体融入对象中,在对象中又找到自我,即 在你中重新发现我 。据此,狄尔泰超越了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从对文本的解释扩展到对历史文化的探讨,并以他的生命哲学为皈依。在他看来,生命是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是人的心理要素的内在经验,其精神本64 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C.克莱芒、P.布律诺、L.塞弗: 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 ,第35页。

体贯穿于人类全部历史和每个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活动。这些论点表明狄尔泰与施氏单纯注重对文本的解释不同,更加关注对历史的理解,将解释学纳入到历史主义的背景中。他认为,文本是部分,解释者自身的全部历史文化背景是整体。这样,狄尔泰就进一步将解释学从语法、心理和历史文化背景等三个方面加以融贯,并用 生命 把它们联系起来,使解释学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他指出,解释者要解读一个历史文本,就应放弃已有的观念或偏见,以便进入作品,了解作者的原意,换言之,就是要把握原文本的 客观精神 。而人只有置身于自身和他人的生命之流的融合之中,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

与解释学这一发展历程极为类似的是,精神分析学在发展中也开始跳出弗氏的个体无意识理论的圈子或模式,逐渐重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作用。首先是阿德勒、荣格抛弃了弗氏的泛性论。阿德勒反对弗氏把性本能视为行为的根本起因和动力,把社会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看作心理活动的动力,注重 生活风格 和社会兴趣。荣格则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理论,重视历史演进过程中世代逐渐积累下来的人类祖先的经验。他指出: 所有这些工作的主旨,就是力求剖明历史问题,通过现代人心灵的无意识活动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 继荣格之后,朗克、费林茨等把历史进一步向前回溯。这样,荣格、朗克、费林茨便都用 退化 来构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而他们对退化的理解与莱布尼茨 对它的解释一样具有哲学意义。由此,通过退化,回溯到开端处,就可发现另外的发展可能性,并选择其他可能的发展道路。这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象学还原 是一致的。

上述理论对历史文化因素的重视逐渐演变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诞生。20世纪初,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一些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同的新发现、新理论,主张把人看作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而不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由此奠定了心理学沿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由于狄尔泰的目的是想通过解释学为人文社会科学确立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他对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很大;再由于解释学本身就是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方法论基础,因此,他对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直接抑或间接的)是可想而知的。这主要表现在:(1)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重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在人的发展和心理分析中的作用与狄尔泰对这些因素的重视是分不开的。(2)该学派体现了狄尔泰重视移情和理解双方互动的思想。狄尔泰认为,对人的研究与自然科学对物的研究不同,需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形成密切关系,就像热恋男女的关系那样。只有这样,被研究者才能敞开心扉,毫无防范,研究者才能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达致真正的、准确的理解。与此类似,社会文化学派也要求深入到被分析者所生活的社会文化和内心生活中,通过感情投入与关怀,与被分析者形成良好关系。(3)社会文化学派扩大心理分析的范围,把被分析者所处的整个文化背景作为心理分析的内容或重要参考的理论和做法与狄尔泰把文本作为部分,而把文本所处的整个历史65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

莱布尼茨认为,现在包含着过去,现在能建造一种机器,让时间倒流,就像可以改变空间的定向线的方向一样,梦、昏迷状态就是向过去的退化。C.克莱芒、P.布律诺、L.塞弗: 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 ,第72页。

文化背景作为整体的思想是一致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在继承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弗洛伊德的学说加以修正,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将微观的家庭环境与宏观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这样,在进行心理分析时就要求将人融入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中,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去解释、揭示无意识内容或意义。社会文化学派认为,人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人格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这样就把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实践的重心从个体内部转移到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上。霍妮认为,神经症只不过是偏离了社会文化所规定的正常行为模式,其根源应到社会文化中去寻找。 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某些典型的困境,这些困境作为种种内心冲突反映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神经症的形成。 沙利文将人际关系视为精神医学的核心概念,而这种关系既包括与现实中他人的关系, 还包括与人创造的传统、习俗、发明和制度的相互作用 。卡丁纳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的概念,认为人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弗洛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社会性格理论。所有这些,都与狄尔泰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如果把无意识看作一个文本,则可以看出该学派的理论与狄尔泰的解释学理论无多大差异,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理论是狄尔泰的解释学在心理学中的具体运用或表现。

三、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辩证法解释学与

拉康的后精神分析学说

解释学在狄尔泰那里虽已被推进到生活理解本身,具有更加浓厚的辩证性、非理性色彩和更深刻的历史主义底蕴,但还没有跳出客观主义的基本模式,实现解释学由方法论、认识论向本体论的转变。这种转变最终由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完成。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还原对解释者自身的历史性进行反思而 触摸 到了解释学的最内在本质。伽达默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 前理解 作为解释学中的整体,而将整个被解释的对象作为部分,二者形成一种循环互动关系,即展现出一个不断更新、放大的辩证发展过程。这种循环在历史的 此在 和历史的文本之间进行,在传统和解释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中实现。它将事情本身和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联系起来,无所谓逻辑和判断意义上的循环,有的只是 此在 与世界的相互缘起。在这个根本时间化了的本体域中,传统形而上学所偏执的主客二元对立已不复存在,认识中的彼此之分已被打破。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而视域融合是动态发展的:任何一种解释或理解首先应移置到一个更广阔的视域中,这一视域包含了理解双方的历史视域;其次,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总是不断地扩大并修正自己原有的视域,而这一新视域又成为更新、更大一轮理解的起点。这样,理解的视域将逐渐扩展,既包括原有两个视域,又超越它们,依次达到更高的层次或水平。在伽氏看来,文本没有固定的客观意义,其意义只能存在于具有历史性的不同理解中;解释者与文本是一种互动和共同发66 史学理论研究

2004年第2期

霍妮: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9页。

展,即互为主客体的关系;理解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理解主体和对象都有历史性,二者都内在地镶嵌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不考虑历史语境而追求纯粹的客观性根本上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梦想。

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这种解释学思想对精神分析学说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1)启发精神分析学在心理分析中不仅应注意或考虑被分析者的社会历史文化境遇,而且应注意自己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积极促进双方的对话和视域融合。(2)启发精神分析者在心理分析过程中既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作用,又要利用被分析者的合理因素,促进分析者和被分析者双方的发展。(3)伽达默尔对把握文本原意可能性的否定和解释的无限循环的思想启发精神分析学家注意无意识(所指)与表征它的符号(能指)之间的断裂和心理分析的延续性、持续性以及多义、多元性。拉康认为, 语言的隐喻特性允许一个词去指代超出它的字面意义和所指对象的某种东西。在说出的话语背后,存在着他原想说的东西。而在他原想说的东西背后还有另外的意思。这个过程永无止境。 (4)伽氏对对话的重视对精神分析学发展中的语言学或话语转向有很大的影响。

20世纪,西方哲学和思维方式的最大变化是由认识论到语言学转向,伽达默尔、拉康等人都毫不例外地顺应、利用这一转向。这样,主体与世界的关系由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所取代,主体间的可交流性、可理解性取代了认识能力、来源和界限,成为西方哲学的中心话语。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拉康以语言学为基本框架,把心理与语言结合起来,围绕无意识与语言符号的关系、社会符号系统中的自我与他人、语言与心理间的建构和互动关系等建立起他的整个理论大厦。拉康认为, 无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 , 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其最基

本的公式是:语言=无意识。 在他看来,潜意识就是主体与主体间的话语交流关系,即主

体与 他者 的话语交流。通过交流,达到二者的融合与发展。以分析对话为例,拉康认为分析者与被分析者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被分析者的潜意识可以在 他者 处(分析者)发现,分析者只不过是将被分析者的话语整理、联贯,找回失落的 所指 后返送给被分析者。他一直坚持, 我们与对象的关系不能建立在把对象作为认识对象来参照的基础上。 他认为,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中,儿童先与欲望客体认同,最后与文化意义上的角色认同。若从解释学的角度讲,这一过程是儿童对自己和他者的解释过程。在这种解释中,二者都是主体。通过解释,儿童不断地在新情境中与他者认同,进而不断地发展成熟。拉康把凝缩、移置、象征等无意识运作方式与语言中的隐喻和换喻相对应,用无意识编码原则置换语言系统尤其是能指与所指和二者的关系。他的这些看法与伽氏的解释学理论基本一致。

四、解释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将来发展趋向

从上述解释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因素和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但67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

方汉文: 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6页。https://www.360docs.net/doc/b211305548.html,can Ecrits,A Se le ction ,New York,1977,p.155.

也由此越来越陷入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困境中。这样就会使我们失去对解释进行评判的依据,无所谓解释合理性。从伽达默尔的理论来看,他具有反方法论立场。他不关心甚至反对、否定解释的客观性、真理性标准和成见的合理性尺度,而只关心解释之成为可能的条件。但这是片面的。因为解释的正确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永远是解释者和解释活动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否则,任何解释,不管它们的差异性有多大,都是正确的,人们就会陷入解释和知识的混乱之中,美丑不分、对错不明,这样整个人文科学和人的价值或意义以及对它的解读就会陷入危机或困境之中。为解决这一困境,将来解释学的发展必然是客观论与主观论、反映论与建构论、普遍性与相对性有机辩证的结合。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把解释看作是这样一个辩证发展过程:文本 发问 预期性解释 验证 新的解释 以此往复,解释不断深化,新意义不断呈现。若用它来描述科学研究,则科学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个演进过程:现象 发现或提出问题 假设(理论) 验证 (较成熟的)理论 即人们在对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提出解释性或预测性的假设(建构理论),并用实证方法验证假设,最后对假设进行调整、完善或否定,建构较为成熟的理论。以此往复,科学知识不断深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或意义既是被逼出来的,也是自我展现的。说是被逼出来的,是因为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卷入,问题或意义不会自行显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文本或现象,不同的人解释或观察到的东西各不相同。如牛顿观察到苹果落地能提出问题,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但他以前或同时代的人则没有做到这一点;弗莱明对他观察到的现象能提出问题,从而发明青霉素,而在他之前的一位观察到同一现象的日本医学家则失去这一机会。说是自我展示,是因为问题或意义的显露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人的主观性,它具有客观性,是对事物本身固有的逻辑、本质和规律的展开。这就是说,解释者与文本、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文本或对象的展现方式影响解释者或研究者,解释者或研究者又制约着意义或问题的呈现。因此只强调主观性、非理性或只重视客观性、理性都不足取。这说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相通性,二者都既需要理性因素,也需要非理性因素;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研究成果既具有普遍性、真理性,又具有特殊性、相对性。

上述解释学的发展趋向预示着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必将从注重差异性、否定性、断裂性的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中走出来,逐渐与其他心理学趋向融合或整合起来,既重视人文方法、差异性、主观性,也注重实证方法、同一性、普遍性和客观性。笔者曾在 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表征比较研究 中指出,认知心理学的表征理论有助于精神分析学家对无意识意义与其外在符号表现的关系的理解、解释和理论建构。这说明精神分析学应与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趋向结合起来,积极汲取它们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对无意识解释时,既要注意到解释的主观性,又要突出解释的客观性,把主观性和客观性、理性与非理性恰当地结合起来。

(作者李炳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生;邮编:210097)

(责任编辑:景德祥)

(责任校对:姜 )

68 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 is no longer main enterprise of humanintellect.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may also be divided into perfectibilism and millenarianism.

The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and The Evolvement of Psychoanalysis Li Bingquan

Her meneutics i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psychoanalysis,its development has greatly affected psychoanalysis.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psychoanalysis accords with hermeneutic s generally.Both of them show attaching increasing importance to social culture and declining of the division and opposition of subject vs object.From Schleiermacher,Freud,to Dilthey,Heidegger,Gadamer and Lacan,scholars began to notice the multiple connections of symbol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subcon scious and subjectivity of psychoanalysis.

The Revisionism in American Education History Studies Zhang Hong

The Revisionism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 has formed in the 1960s.Generally,Amer ican scholars divide it into two cate gories.The one is moderate revisionists,re writing the American ed ucational history by expanding the domain of educational studies beyond the public school.The other is radical revisionists,which discover the dark side of public school,it is not only the change of ap proach,but also the turn of analytic paradigm.The revisionism has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l history,but it is always easier to destroy an interpretation than to create one.An objec tive,compre hensive educational history is still the main task facing the American historians.

The Patterns of Remembrance in the Ancient West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Civilizations Jin Shoufu

Each civilization ha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because it came into being in its peculiar geographi c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ed through adapting itself to and c onquering nature while improving its so cial systems.At the same time,each civilization created its own special patterns of remembrance.This essay discusses some different patterns of reme mbrance in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and tries to empha size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the re membrance played in the c ourse of each relevant civilization.

The study of American Overseas Expansion at the Turn of the 19-20th Centuries by American 160 HISTORIOGRAPHY QUARTERLY No.2,2004

人格心理学笔记3之新精神分析学派

第二章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指完全个人的或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 (一)阿德勒的理论观点 阿德勒对人格方面的重要贡献:寻求优越、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父母在人格发展上的作用以及出生顺序的影响。 1. 寻求优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寻求优越的概念来说明人类的主要动机。寻求优越始于自卑,他认为每个人一出生就有着深刻的自卑感,该自卑感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在阿德勒看来,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来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克服自卑感。 一个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越强烈。阿德勒把商业成功看作是寻求优越感的表达。但过度自卑会产生自卑情结: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差的太多,以至于产生一种无助感,而不是驱使自己去建立优越感。过度自卑的儿童和成人会拒绝或远离挑战而不是去战胜他们。他还认为,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的人通过社会兴趣来表达对优越感的寻求;相反,自我调节差的人是通过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私行为和追求个人名誉来寻求优越感。 为了克服自卑,一个人会通过“追求卓越”来实现人生完美的发展目标。但是,也会出现病态反应—优越情结。优越情结是指力争上游过程中一味地要高人一等,以胜过别人为人生乐趣,待人倨傲、喜人奉承,时常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优越情结与自卑情结实为一体的两面,均为病态。 2. 自卑与补偿 (1)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而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感驱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2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障碍或想象的障碍。(补偿或超补偿就是直接指向于个人真实的或想象的自卑感) (3)对自卑感的补偿有两条基本途径: A. 觉知到自己的某种缺陷后,集中力量在缺陷处发展其功能。如体弱者通过持久的 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B. 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例如,失明者 通过发展听觉或触觉来进行弥补。 (4)阿德勒认为,个人的自卑感起源于婴幼儿时期的无力、无能和无知。婴幼儿完全依赖成人才能生存,所以生命之初就有自卑感。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又有优越目标的引导,这种一推一拉的过程持续不止,这就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5)自卑感一方面是积极的驱动力,同时也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产生无助感,束手无策,心灰意懒,甚至导致万念俱灰、万事皆休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感便成了阻碍个人积极成长的障碍力量和破坏力量,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差得太多,以至于产生一种无助感,而不是驱使自己去建立优越感。[情结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

精神分析学派的简要内容

精神分析学派的简要内容 1.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理论 西格蒙德佛洛依德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图示,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以及人格发展阶段。 在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图示中他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几个部分。早期佛洛依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的心理机制由意识和无意识构成,具体来说既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组成。佛洛依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和出生后基于本能所形成的各种欲望。这些原始冲动和欲望不被人类文明的伦理道德约束所接纳,因此被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并未消失,它们在不自觉的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前意识是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人类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当中。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是可以观察的心理现象,它负责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本能和欲望。 晚年佛洛依德对此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三部人格结构”说,既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他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结构,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欲望的体现,本我过程常常是无意识的,遵循着“唯乐原则”,追求快乐逃避责任与痛苦。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环境影响发展起来的。它从本我中发展而来,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了不凭冲动随心所欲,开始考虑行为的后果与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超我既是道德化的自我,它从儿时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最终形成道德约束和自我理想。超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简言之,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在其人格发展动力理论中,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里能在人格系统中的作用所致。心里能操纵着人格三个结构的运转,人格中某一结构获得较多能量后其他结构的作用就会减少。例如一个人如果心里能大部分作用于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很强的冲动性;若大部分作用于超我,则其行为就很有道德。 2.荣格的主要理论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学生,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与佛洛依德一样很重视无意识的概念。他认为精神活动是由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构成的。意识既是人格中自我的部分,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及记忆的部分。与佛洛依德不同,荣格将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是每个人独特的是区别于他人的,个人潜意识曾一度在意识里出现过,但后来被遗忘或者压抑,其内容多与情绪有关,是一种情结。集体潜意识是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经验,是人类对某些事情的先天遗传性倾向。它常在梦或幻想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原型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等。阿妮玛原型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除此之外荣格还提出了自性化概念,既是一个人的意识不断发展,认识自我并且最终实现自我的过程,可以理解成人心理成长的历程。

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摘要:一名精神病医生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 也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这位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及他的学生为早期精神分析学说做出了杰出贡献,后很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非常独到和深入的发展。同时精神分析学派从两次大的转变中实现了创立和发展。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派、心理病理学、普通心理学、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探寻和挖掘前人从未企及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潜意 识问题,精神分析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尽管精神分析 运动在不断发展, 但其最核心的观念始终未变, 即: 我们的大多数精神生活是 潜意识的, 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构成了心理的基础; 同时, 各种精神分析 理论都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 提出了各不相同的关于心理发展的图景, 构成了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依赖于两次 大的转变, 一是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的转变, 二是从成人精神分析向儿 童精神分析的转变。 一、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 弗洛伊德在精神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十分注重追溯个体各种精神症状的早期起源, 所以在他的理论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 被称为“儿童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因此, 弗洛伊德本人也被看作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当然,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是心理病理取向的, 从哈特曼开始才转向普通心理学, 使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一) 精神分析从心理病理学向普通心理学的转向 在弗洛伊德时代, 精神分析主要是研究心理病理学问题的。正是在病人那里, 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的世界。但是由于他只埋头研究病态心理, 因而不能解决病态心理与普通心理之间的矛盾。只分析病人, 而不观察正常人, 必然导致强调冲突与防御, 忽视正常人的适应能力。因此,发展精神分析的主要任务还是在于揭示自我的适应性。 其实, 自我心理学的萌芽还是始于弗洛伊德本人, 他在其理论中曾反复论述自我具有外部和内部客体关系的双重任务, 既可把自我看作是一种外在的适应机能,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人格的一种内在的统量。他在 1923年出版的《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结构理论, 1926年出版的《压抑、症状和焦虑》修正了最初的焦虑理论, 可视为现代自我心理学的思想萌芽。随后安娜·弗洛伊德 1936年出版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总结和扩展了其父亲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并确

战略管理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起着指针的作用,因此,战略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回顾战略理论研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战略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战略研究与经济理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融,以及研究方法上多种理论的有效整合是它的未来研究趋势。 管理科学有三个层次:管理基础、职能管理、战略管理〔1〕。显然,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起着指针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制定正确的战略并有效地实施和控制,以便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有关战略研究的论著是十分丰富的,但给人莫衷一是的感觉,尤其是当前战略管理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人们需要的是对战略理论的演进过程与现状有一个比较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对其发展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目的,系统地回顾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讨论了它的现状、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演进过程的简要回顾 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的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一书中(1938年),巴纳德运用战略的思想对企业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开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之先河。1962年,美国经营史学家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尽管他没有对企业战略本身进行具体分析,但却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开辟了道

路、奠定了基础。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自3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萌芽期。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奠基期。在这一阶段中,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的概念与构成要素等理论问题上。1965年,安索夫发表《企业战略论》,对企业成长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从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探索期,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战略管理。安索夫的《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1976年)和《战略管理论》(1979年)突出地反映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霍弗的《战略制定》(1978年)和W.R.金与克里兰的《战略规划与政策》(1978年)则代表着战略管理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研究的新发展。从80年代是战略管理研究的争鸣与反思期。随着8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战略研究学者认识到必须更新70年代形成的战略管理模式,从过分重视企业中物的要素和过分理性化的研究方法转变为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重视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进而导致非主流学派的迅速崛起。从8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是战略管理研究转折期,战略研究围绕企业竞争优势展开,提出了基于资源、基于能力、基于知识等崭新观点,并对战略联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上述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战略研究理论的演进过程 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著作主要特征或贡献 萌芽期(30 巴纳德:《经理的职能》(1938) 首次在企业管理中引 年代末到60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入战略思想,开创战略研 年代中期) 业史的考证》(1962) 究之先河

精神分析学派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1838-1917)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 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的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的活动。他称这种活动为心理的活动或意动。但是意动不是离开客体和内容而独立存在的;它一定要指向一个客体,涉及一种内容。譬如看必有所见,听必有所闻,思维必有所思及的对象。所见、所闻和所思及之物是内容,见、闻、思维等就是意动。布伦塔诺以为内容不是心理学的对象而是物理学的对象,意动才是心理学的对象。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 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 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 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

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布伦塔诺提出来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心理学有相当大的影响。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及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 单子论是莱布尼兹最有名的哲学论述,莱布尼茨在《论自然本性》中把实体阐述为单子,他说“实体的本原,在生物那里就是灵魂,在别的东西那里就是实体的形式。这种本原与物质相连就构成了一个真正的'一'的实体,但凭它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单元,也就是这种本原,我名之为单子。”单子=实体本原=简单实体=实体形式 在莱布尼茨看来单子具有其固有的本性-知觉和内在的本原-欲望: 知觉:莱布尼茨的基本规定是“知觉是一个单元中的对繁多性的表达”,也就是一个单子对所有其他单子或者说由单子构成的宇宙的表达。知觉作为一种表达,其主体是单子,其对象是宇宙中所有的单子。知觉是单子的一种自主活动,它不是由外部事物对知觉者起作用引起的。 欲望:莱布尼茨的规定是“欲望是从一种知觉到另一种知觉的倾向,是单子内在本原的活动”,也就是说单子具有自发性。 他认为,单子是没有广延、没有部分的、单纯的不可分的实体。“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不论实体或偶性都不能从外面进入一个单子”,因此,各个单子不能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而是彻底孤立的。单子没有量上的差别,但有质的差别,“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单子本身的变化来自于内在的原则。因此,在这里,单子虽然是实体,但却不具有传统实体的特性。 单子构成了现实的事物,它们与灵魂相似,具有不同等级的知觉。无机物和植物只具有低级的“微知觉”——隐德来希,动物的灵魂是高一级的知觉,人的心灵是具有理性的知觉,天使则具有更高一级的知觉,而最高级别的担子就是上帝,是创造一切单子的单子,是全能,全知,全善的。除此而外,单子之间的等级如同数字一样具有连续性,全部单子构成连续的整体,中间并无空隙。 赫尔发展的意识阈概念: 由德国教育家、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是指一个观念如要从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须跨过一道界限,这些界限便是意识阈。其意思是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他认为,由于观念具有引力和斥力的关系,人们只能意识一定的对象或注意有限的范围,不能同时注意两个观念。故意识不是人的全部心理生活,在意识阈限以下,称为无意识活动。就字面而言,无意识就是“无意识的意识”。看来似乎矛盾,其实人的无意识的性质就是如此。他还认为,意识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意识和无意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随着时间的变迁,意识阈限上的观念可以转入阈限下面而成为无意识的。相反,被抑制的观念可通过有关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 较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 古典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指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他的早期的 理论是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是 无意识系统;另一是前意识系统(它包括意识)。前意识的主要作 ———」用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 不良情感, -I 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 —— - □ 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和无意识完 全隔离。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 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 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 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 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弗洛伊德 非常强调无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无意识的重要性远远 超过意识和前意识。后期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

我、超我。本我与二部人格说中的无意识概念接近,但不完全等同。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作用。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以性心理为主线。以性心理发展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他所用的研究方法有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他的研究资料来源于对病态人格的心理分析。 新精神分析是在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阿德勒、埃里克森、霍尼、弗洛姆等人。新精神分析不再一味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转向自我。研究对象从非常态转向正常

人。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该学派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方法和心理历史学分析法,发菜了投射等心理测量的方法,并引进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跨文化研究方法等。 新精神分析不再一味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转向自我。研究对象从非常态转向正常人。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该学派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方法和心理历史学分析法,发现了投射等心理测量的方法,并引进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跨文化研究方法等。 新精神分析在作了一些不同的解释的情况下,仍保留了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潜意识动机作用,压抑和抵抗,精神决定论,移情作用,以及自由联想法等。新精神分析学家在各自理论中提出的如基本焦虑,原始恐惧,逃出自由等概念,尽管名称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在起主要作用,不过表现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而已。一些从西欧,特别是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医疗实践和理论探讨中,开始背离了正统的精神分析路线。他们反对 S.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能论,抛弃了里比多(即性力)的概念和人格 结构说,把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了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和治疗原则的首位,逐渐形成了新精神分析派。这一派的主要代 表有H.S?沙利文、K.霍妮、E.弗罗姆等人。 沙利文强调的是人这个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人际关系。他认为人格不是别的,乃是一个人在以一定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中一种日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随着历史的进程,管理的含义、内容、方式及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综观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演进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这一阶段对科学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着作《科学管理原则》,提出以计划、标准化、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代替以往的经验法则,从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人们称之为“泰勒制”,泰勒也被誉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由于“泰勒制”的推行,使美国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对世界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泰勒的追随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亨利·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劳动报酬奖金制”等;弗兰克·吉尔布雷在建筑业中研究发展科学管理,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埃默森,着有《十二条效率原则》一书(1912),被称为“效率大师”。 2)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着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①将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②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③提出了能力与管理层次对应的原则(法约尔法则);④提出了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同级下属可自行协商相关问题的法约尔跳板原则。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法约尔所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3)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创立了行政组织设计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式的“理论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着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此外,詹姆士·穆尼在与赖利合着的《组织原则》一书中,提出“协调、等级、职能”三原则,并提出管理是指导、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组织是把各种不同职责联系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的方法。有突出贡献的英国着名管理专家林德尔·厄威尔,把泰勒、法约尔、穆尼等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系统化,并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和预测、协调、指挥三项指导原则。 科学管理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这是科学管理的最大缺陷。 30年代到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此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科学管理思想阶段及其管理方法不注重人的因素常导致管理效果欠佳,这就促使管理学家们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行为科

精神分析学派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101种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 自我防御的特征: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一、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二、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习题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自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就有了()。 A管理思想 B管理活动 C管理理论 D上述三者都有 2、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韦伯 B泰罗 C法约尔 D梅奥 3、人际关系学说理论认为,人是()。 A经济人 B复杂人 C自我实现人 D社会人 4、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梅奥 B泰罗 C韦伯 D法约尔

5、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管理的职能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管理的原则 D提高劳动积极性 6、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有()。 A5项 B10项 C14项 D6项 7、后人称法约尔为()。 A管理理论之父 B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C组织理论之父 D科学管理之父 8、管理学产生的萌芽阶段是()。 A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 B18世纪~19世纪末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9、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之中。A《科学管理原则》

B《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C《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D《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 10、梅奥实验经历了()个阶段。 A4 B10 C5 D6 二、多项选择题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泰罗 B韦伯 C德鲁克 D梅奥 E法约尔 2、法约尔认为管理这一职能活动由()职能组成。A指挥 B计划 C组织 D人员配备 E控制 F协调 3、以下属于法约尔管理14项的有()。 A统一领导 B等级链

C管理宽度 D职权和职责 E集体精神 4、韦伯认为存在的纯粹形态的权利有()。A社会权利 B自然权利 C理性一合法权力 D传统权力 E超凡权力 5、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包括()。 A管理组织的虚拟化理论 B自我管理理论 C知识管理理论 D企业再造理论 E学习型理论 F人本管理理论 三、简答题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现代管理论学派主要有哪些? 3、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要点。 4、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终审稿)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主要心理学思想 12心本班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约在1897年开始创立了精神分析这个理论,1902 年发展成心理分析学。他的学生阿德勒、荣格等发展了它,后又与他分道扬镳,现在它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他是精神病医师,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主要着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理论贡献: 1.对人类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揭示 2.人格结构理论: a,本我-性欲望驱动,按照快乐原则行动。 b,自我-社会经验积累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c,超我-理想道德,是最上面一层,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理想化了的自我。 3.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例如投射,压抑,合理化,升华等。 4. 精神层次理论,它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潜意识却

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面里发生和进行。 5.性本能驱动理论(后被继承者修正为更全面的生物本能驱动理论)。 6.焦虑的描述: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7.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儿童早期性器官发育前的三个阶段——口头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 (2)某种延长了的“潜伏期”(大约从6岁到青春期,个体慢慢地成熟,性欲逐渐消失) (3)“青少年时期” (4)成熟期的“生殖器阶段” 弗洛伊德提出,个体的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 (1)本我——由生而有之的某种心理本性——诸如本能——的所有东西构成。由人的人格的生物成分构成的本我,借助于作为减少紧张的手段的快乐原则来发挥作用。对于本我来说,不存在善和恶;它不知道道德。 (2)自我——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

新精神分析学派

新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创立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人文背景,其观点方法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经过众多的心理学家的努力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众多派别,不仅在西方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成为一种影响了当代西方文化的重要社会思潮。其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影响更是入木三分,以致于“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某些基本特征和方向。”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动机、人格、社会化、态度、群体动力学等理论领域。当代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荣格(C.G.Jung)。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能体验到的部分;而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与本能有关的欲望部分,这些欲望和冲动因受到禁

忌和法律等的控制而压抑到意识之下,虽然不被意识但未被泯灭,仍在不断活动,随时有可能被召回到意识之中,这可召回的部分就是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前意识。人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在的力量促使人去寻求一种不受约束的快乐或快感,他称之为"力比多"。"力比多"是人的本能能量,是人作出一切行为和人格发展的源动力,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可以合成卫生的本能;与之相对的是死的本能,即个体可能存在的某种侵略、破坏或自我毁灭的本能。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有本能和欲望组成,“力比多”在人格结构中与本我联为一体;超我则按社会的道德准则行动,按至善的原则活动,遵循伦理原则;自我是人格的意识部分,既要满足本我的即刻要求,又要按超我的客观要求行事,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依现实可以允许的尺度而控制和压抑本我的冲动,使我们经历到的真实存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亦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个体身上的平衡过程。另外,梦的解释,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等也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点内容。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与弗洛伊德认为情结的产生源于个体早期童年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工商1401 赵博文 现代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与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持有不同观点的各个学派不断涌起,形成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形势。由此,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不断出现,在交织碰撞中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体系。 二战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工业生产专业化和联合化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孤立、片面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为管理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动力。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辅助学科的发展又为管理理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曾经的管理理论迎来了转变的机遇。 现代管理理论的生父切斯特·巴纳德早在1938年就提出组织以协作系统方式运作。然而他的思想当时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巴纳德的思想引发了现代管理理论重视系统理论及其与组织关联性的风潮。研究者们认为,组织以开放式系统方式运作。组织与外界环境间处在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管理者必须有效管理系统各个部分。 早期的管理学家,对于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创新是值得赞扬的。但随着更多管理原则中的例外情况在实践中的出现,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原先的管理理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是

以权变学派主张的因组织、员工所处环境不同,组织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的理论。在其不断地研究中,它们将组织规模、技术的常规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及个体的差异作为影响管理方式变化的重要因素。另一个理论就是由人工智能之父,赫伯特·西蒙,结合了社会系统学派理论,通过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学派理论及计算机科学理论所创立的决策理论。他提出要重视管理的决策职能,并提出人有限度理性行为命题和“令人满意决策”准则。倡导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不要寻求绝对最优方案,而要根据相应情况选择最满意的方案。可以说,这两种理论为主的新理论的补充,使现代管理理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经济、文化迎来了更迅猛发展。其中的信息技术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世界经济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加剧。由此,管理理论为了适应时代进步,又产生了更新的变化。如重视非理性主义倾向及企业文化的塑造、战略管理理论提出、企业再造理论出现,以及由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等众多观点的提出,使企业管理更重视通过信息技术为媒介。由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由中下层管理者通过信息技术接收战略并针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重视企业对新经验、技术的学习,重视员工自身学习,从而使现代管理理论更好地融入企业现实发展中。而一直到今天,20世纪80年代后丰富发展的现代管理理论,还在影响着我们。 现代管理理论,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综合,是一门管理的科学。

新精神分析

新精神分析(转) 一、从古典的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 (一)新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各国,随之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神经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患者的病因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各种复杂的因素,其中以经济因素尤为突出,已非泛性论所能解释。 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学科都逐渐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也注意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深信与患者的交互影响的重要性。 在此情况下,精神分析由里比多说演进为了文化说。 (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学的社会因素,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新精神分析学家否定里比多或性的重要性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因素。 2、新精神分析学家重视发生法,研究发展心理学。 3、新精神分析学家倾向于性善论,而不同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意识里装着的是不可告人的欲望。 二、沙利文及其心理学理论 沙利文(1892-1949),第一个文化派精神分析理论家,主要著作有《现代精神病概念》。他非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其精神分析理论又叫人间关系理论。 (一)人格学说 沙利文认为人格是那些经常发生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型,它们能表明人的生活特性。即人格是一个中间变量,从一个人与其他的人和物有关的行为中推论而得,一个人的人格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存在。他主张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了心理关系。 沙利文把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成人早期和成人后期这六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的年龄大约与某一成熟程度相当。成熟很重要,因为它能使个人觉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各个方面并能给予应付。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生理成熟与社会认可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可以引起焦虑、倒退和自我中心的人格。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_池国华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 池国华 吴晓巍 (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16025) 【摘要】 管理控制(M anagement Control)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管理者对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本文首先剖析了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指出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管理控制在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支配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回顾了管理控制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的研究文献;最后总结了管理控制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所带来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控制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 环境变迁 理论演进 内部控制从组织内部的控制主体角度可分为董事会控制,管理者控制,员工控制,从而形成三个层级的内部控制:一是战略规划控制,即董事会对战略制定的控制;二是战略实施控制,即管理者对战略执行的控制;三是任务控制,即员工对作业的控制。管理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含这三方面的控制;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张先治,2002)。我们这里将管理控制作狭义解释。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从内部控制的理论进展可以看出,管理控制作为管理者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随着企业环境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主要都是从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角度强调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而忽略经营效果效率提高这一根本目标,从而忽略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构建、评价和研究。 一、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财产安全,确保账目正确。这一阶段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49年,AICPA首次正式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这就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这一定义强调内部控制“制度”不局限于与会计与财务部门相关的控制方面,而且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和内部审计等。但是由于审计人员认为该定义的含义过于宽泛,因此AICPA于1953年在其颁布的《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做了正式修正,并将内部控制按其特点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部分,这种划分是为了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的范围,目的在于缩小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无论怎样,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正式将管理控制纳入其制度体系之中,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AICPA在其颁布的SAS55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指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之所以提出内部控制结构,是因为人们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难以分割的。因此此时的内部控制融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于一体。 53

精神分析学派

1.基本简介 精神分析学说,其实就是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分析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 创立者为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也称弗洛伊德主义。为了有所区别,该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后的发展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或新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2.产生原因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Freud,S.)是位精神病医生,他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建立了精神分析的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 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起见,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它是那些此时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搜索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潜意识动机的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及人格的影响,由于弗洛伊德的强调和重视,才为心理学界认识,对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基本内容 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

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主要心理学思想 郦卓琦 12心本班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约在1897年开始创立了精神分析这个理论,1902 年发展成心理分析学。他的学生阿德勒、荣格等发展了它,后又与他分道扬镳,现在它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他是精神病医师,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理论贡献: 1.对人类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揭示 2.人格结构理论: a,本我-性欲望驱动,按照快乐原则行动。 b,自我-社会经验积累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c,超我-理想道德,是最上面一层,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理想化了的自我。 3.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例如投射,压抑,合理化,升华等。 4. 精神层次理论,它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潜意识却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面里发生和进行。 5.性本能驱动理论(后被继承者修正为更全面的生物本能驱动理论)。 6.焦虑的描述: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7.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儿童早期性器官发育前的三个阶段——口头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 (2)某种延长了的“潜伏期”(大约从6岁到青春期,个体慢慢地成熟,性欲逐渐消失) (3)“青少年时期” (4)成熟期的“生殖器阶段” 弗洛伊德提出,个体的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 (1)本我——由生而有之的某种心理本性——诸如本能——的所有东西构成。由人的人格的生物成分构成的本我,借助于作为减少紧张的手段的快乐原则来发挥作用。对于本我来说,不存在善和恶;它不知道道德。 (2)自我——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环境之间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3)超我——人格的社会成分,代表着自我控制,由社会的传统理想的内在表现所构成。在这里,个体被教会区分正确和错误,并学会为完美而奋斗、而不是为快乐而奋斗。因此,超我与本我是相冲突的。 理论描述:弗洛伊德认为人受深层性本能的驱动,当性欲望驱动的本我与有人生经验(比如法律或者社会舆论不容许)的自我,以及代表理想道德的超我发生矛盾时候,就可能会产生焦虑和心理问题。 经典的分析的基本概念今天还在被广泛运用,如潜意识,催眠,人格,释梦等,没有它的基础就难有后来的各学派。 对他的评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在20世纪的最初有一段兴盛时期,形成了精神分析运动,对许多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的贡献,学术界都持较广泛认可的态度。但是对精神分析的某些假设和方法论,学界并不都赞同,被认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推测。同时他过分重视性本能的观点,后期也被他的女儿及学生修正。 在弗洛伊德经典精神理论的基础上,诞生了后来的自我心理学。著名自我心理学家拉波帕特最早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演变作出概括。他在19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