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美术__小伙伴教案

七年级上册美术__小伙伴教案
七年级上册美术__小伙伴教案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

第一课小伙伴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头像的基本比例及其五官特征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和头像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感知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

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

教学用具:

教师:范画

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教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很高兴今天和实验二小的同学们一起上课,首先老师先和大家来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猜猜他是谁?”

教师出示课题:《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第一课小伙伴》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师:“刚才的小游戏,让老师发现我们的同学观察力都很好,我们知道咱们班里的每一位同学的表情、动作、样貌、性格都是完全不同的,老师刚才大屏幕展示的只是一部分同学,你能给老师和同学们描述一下你的小伙伴面貌特征吗?让我们猜猜看他是谁?”

2.师:“看,这两位同学用我们美术方面的小知识描述了他的小伙伴,描述的多形象呀!”

3.教师向学生展示多种人物头像图片,提问:其实呀,我

们每个人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例如脸型就有好多种呢!大概可以分为八种基本形,民间画诀概括为“八格”,以“申、甲、由、田、用、国、目、风”八个字的外形比喻头部的基本形。

4.师:“这八种形式,我们都已经很了解了,但我们要怎样用画笔来表现呢?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画家是怎样表现人物头像的?”

5.师:“看了书上的作品,我们了解到,我们要想把人物画的更真实一些,还要注意人物头部的比例关系

大屏幕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总结人物头像基本比例:

A、脸部的长度(三庭)

B、脸的宽度(五眼)

6.师:“除了老师刚才讲到的知识,还要注意人物丰富的表情,我们一块来看这些表情用画笔是怎样表现的。先看图片,人物的表情变化非常丰富,常以喜怒哀乐来表现。人物表情变化时,五官中的哪个部位会产生变化?学生观察后回答。

7.教师讲解头像写生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8.教师板书绘画步骤

起形构图

五官比例特征

深入刻画

整理完成

三、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创作。

1.师:“同学们你能用你们今天学到的小知识为你的小伙伴画画像吗?别着急,先请看作业要求。教师大屏幕展示作业要求:用线造型的表现方法画一幅你的同学肖像,要表现出他们的相貌特征和性格。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播放音乐。

四、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分六个小组在原位展示自己的作品。找1-2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猜猜画的是谁?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单线的形式描绘了我们身边的小伙伴,同学们在画的时候也注意到了人物的脸型、五官比例和表情的变化。课后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刻画,也就是我们前面欣赏的明暗画法。这样会使你的绘画更加生动、形象。

五、课后拓展:

课后同学们也可以用夸张的手法画一画自己感兴趣的人物。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全套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 2、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3、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 4、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视频、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了解佛教的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过程。 2、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播放《九色鹿》动画片 稳定学生情绪,逐步导向课题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

他们的兴趣,营造好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看过这部动画片吗? 2、你知道这部片子中的故事是来自哪里? 3、播放《九色鹿本生》视频。 《九色鹿》。根据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故事改编的。教导人们要诚信、向善。学生谈对敦煌的了解。壁画,彩塑、藏经洞、王道士。学生的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予以补充。 4、敦煌最有名的是什么? (三)、敦煌的历史 通过同学们得发言,看来大家对敦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信息有些零碎,片面。今天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敦煌之旅。看看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1、板书:《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引用佛教的术语,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 2、结合PPT课件展示 3、板书:敦煌的地理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小伙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小伙伴》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科书上册 《小伙伴》 教学目标设计 1、让学生了解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 2、通过名作欣赏、讨论、交流,感受线造型艺术的独特和不同线条表现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感染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其合作能力,增加生生交流,和谐同学关系。 3、临摹或者对照图片写生一幅速写人像,体验线造型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优秀线造型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难点: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感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写真图片):同学摄影图片两幅(正、侧各一);人体规律示意图;学习资料一份;课笺一份;部分学生作业;学生作业纸若干 学具准备 铅笔、炭画笔、木炭条、炭精条、任意选择一种,钢笔或圆珠笔一支。 课堂体验设计 1、画家速写作品欣赏,分小组讨论,完成课笺练习。 2、学生作业点评 3、测量人的头宽和肩宽比例 4、临摹或写生练习。 课后体验设计 让学生以同学作为模特,验证、测量、分析、比较人在站立、坐、跪等动态时的人体比例。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互动导入 1、教师作一“优美动作”引入学生对同学常见姿态的回忆(各自回忆,小组互述和表演) 2、学生叙述、表演。 3、切入正题(板书“校园伙伴”)教师语言设计:“同学们对自己身边的伙伴这么熟悉,有没有想过给伙伴们画张像呢?”或“相处这么长时间了,对身边的伙伴还不了解,可不行!不过没关系,咱们一起给伙伴们画张像,让伙伴们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欣赏、感受、分析 1、想画好一张同学像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只要咱们细心去体味,去学习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成功也不是太难。 2、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几幅画家的作品。(请各小组根据分发的的材料上图片及其提讨论、分析,得出各组同学对大师作品的感受,填写课笺。从画面构图、线条、动态等方面进行表达) 3、各组评述,教师点评。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小伙伴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多彩的校园生活 第一课《小伙伴》实践课教案 学校:高庄中学 年级:七年级(1) 组织形式:班级 指导活动教师:高老师 课时:1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头像的基本比例及其五官特征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和头像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感知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 难点: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 活动准备用具: 教师:头像挂图

学生:绘画工具。 三庭五眼 头部的几种基本形 头部的基本形态

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我们升入了新年级,走进了新校园,也结识了不少的新伙伴,面对一个伙伴,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物头像。

二、讲解活动主要知识点: 1、向学生展示多种人物头像图片,提问:人物的头形相同吗?大概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形?

总结:头部的几路基本形:申、甲、由、田、用、国、目、风 2、让学生亲自动手来测量一下五官比例。(出示正面及侧面人物头像图片)

总结人物头像基本比例: A、脸部的长度(三庭) 从额头发际线到下颚为脸的长度,将其分为三等分:由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尖,鼻尖倒下颚为三庭。 B、脸的宽度(五眼)理想脸型的宽度为五个眼睛的长度,就是以一个眼睛的长度为标准,从发际线到眼尾(外眼角)为一眼,从外眼角到内眼角为二眼,两个内眼角的距离为三眼,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又一个眼睛的长度为四眼,从外眼角再到发际线称为五眼 3、表情:人有丰富的表情,我们常以喜怒哀乐来概括。多种多样的表情肌的收缩运动产生。 4、透视:如果人的头部产生俯仰或侧转运动,那么画面中五官的比例、位置和形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初中美术教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汇总(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 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1-2周《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课时 3-4周《美术是个大家族》2课时 5-6周《小伙伴》2课时 7周《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 8周《我们的风采》1课时 9周《有创意的字》1课时 10-11周《精美的报刊》2课时 12-13周《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 14-15周《设计我们的校园》1课时 16周《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课时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 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 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 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 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 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 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 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

初中美术小伙伴教案

初中美术小伙伴教案 【篇一:七年级上册美术__小伙伴教案】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 第一课小伙伴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头像的基本比例及其五官特征 3、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感知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 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 教学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个小游戏,我的手里有几张纸条,上面写的是 关于人得心里活动,比如高兴,愤怒等等。接下来找一个同学到前面,任意抓一个,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我们看看这位同学表 演的怎么样,大家掌声鼓励。哪位同学勇敢的出来尝试一下。 高兴:考试考满分 愤怒: 恐惧:作业没有做完,怕班主任批评 惊讶: 郁闷:考试没考好 非常好,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谢谢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 么多的欢乐,刚才一幕幕的情景让我们记忆犹新。我们可以看到人 的面部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我们可以从人的面部中看出一个人的 外貌特征还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认识了很多小伙伴,今天我们 就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身边的小伙伴。 二、讲解新课:

1、人物画也叫肖像画,从古至今,历代画家都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 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肖像画的相关知识。在说肖像画之前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问题:画一幅以人物头像为主的肖像画,需 要画写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我们需要画脸型、五官、发型、表情。 我们接下来先看脸型,两幅图片(篮球运动员姚明和黑人总统奥巴马)有哪位同学选择其中的一幅,用语言描述出他的脸型,在看看 他的脸型像我们汉子中的哪个字? 学生:略 总结:虽然我们的外貌各部相同,但民间画诀将人的头部的外形特 征概括为“八格”:以“申、甲、由、田、用、国、目、风”八个字的 外形比喻成八种头部基本型。有些人的头型比较明显,一看就能看 出是哪种脸型,有些人就不是很明显。练一练:看看他们的脸型? 学生:略 2、三庭五眼 “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以成年人平视时五官的比例 关系。生活中大多数基本符合这一比例关系,由于五官形状的细微 变化,从而产生了相貌的差异性。 所谓三庭:上庭是从发际线到眉毛(发际线是头发与额头相交接的 线叫发际线),中庭是从眉毛到鼻底,下庭是从鼻底到下巴,三庭 的长度相等。 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为五个 等份,从左侧耳垂到右侧耳垂,分五只眼形,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只 眼睛的间距,两眼外侧至耳垂各为一只眼睛的间距,各占比例的1/5。 3、肖像画除了“三庭五眼”之外,我们画肖像还要抓住人物的特征。这个特征比如说某某大眼睛,某某嘴唇厚等等。接下来我们看这幅 成龙肖像画,他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大鼻子小眼睛,那么刘欢呢,是 由字形的脸长长的头发。再比如去年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江南style,鸟叔的特征莫过于他那具有标志性的眼镜。 4、绘画步骤 在我们观察人物形象时,第一印象往往是最强烈也是最本质的,它 包括人物的外 形、五官和精神面貌。我们在作画时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对所画人 物形象做到心中有数。

七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过去的日子》 教材分析: 《过去的日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以美术、摄影作品为线索,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并组织活动内容: 1、欣赏课本上美术、摄影作品,对作品所表现的时代、人物、环境等内容进行分析,谈你的感受;观看家庭老照片,听祖辈、父辈的故事,谈一谈你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并将当时的情景画下来。 2、用速写或卡通、连环画、摄影等形式,描绘、表现当前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分析: 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起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过去的事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认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掌握分析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方法;尝试用多种绘画表现语言表现生活。 教学难点: 艺术作品中“主题”的把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如何画才能体现主题”;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的开拓;如何让学生在欣赏与感受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理解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自主表现——用绘画的形式把在过去的日子里值得回忆的人或事画下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捕捉”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今天,把握明天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开放性、活跃性;改变过去“教师的权威”为“学生的朋友”,开启学生封闭的心扉;彻底改变过去注重美术绘画技能的传授倾向,强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与教师架起友谊的桥梁,并在愉快的“谈心”活动中,感化学生,形成一堂轻松愉快的、充满和谐的美术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体现“过去的日子”的主题的音乐磁带及有关美术、摄影作品,学生准备儿时照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小伙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小伙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小伙伴》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1、让学生了解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 2、通过名作欣赏、讨论、交流,感受线造型艺术的独特和不同线条表现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感染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其合作能力,增加生生交流,和谐同学关系。 3、临摹或者对照图片写生一幅速写人像,体验线造型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优秀线造型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难点: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感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写真图片):同学摄影图片两幅(正、侧各一);人体规律示意图;学习资料一份;课笺一份;部分学生作业;学生作业纸若干 学具准备 铅笔、炭画笔、木炭条、炭精条、任意选择一种,钢笔或圆珠笔一支。 课堂体验设计

1、画家速写作品欣赏,分小组讨论,完成课笺练习。 2、学生作业点评 3、测量人的头宽和肩宽比例 4、临摹或写生练习。 课后体验设计 让学生以同学作为模特,验证、测量、分析、比较人在站立、坐、跪等动态时的人体比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互动导入 1、教师作一“优美动作”引入学生对同学常见姿态的回忆(各自回忆,小组互述和表演) 2、学生叙述、表演。 3、切入正题(板书“校园伙伴”)教师语言设计:“同学们对自己身边的伙伴这么熟悉,有没有想过给伙伴们画张像呢?”或“相处这么长时间了,对身边的伙伴还不了解,可不行!不过没关系,咱们一起给伙伴们画张像,让伙伴们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欣赏、感受、分析 1、想画好一张同学像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只要咱们细心去体味,去学习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成功也不是太难。 2、下面我们就先看看几幅画家的作品。(请各小组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最全】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美术七年级美术教案(下)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一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二单元春天畅想 第一课---------- 色彩的魅力 第二课---------- 春天的畅想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一课---------- 凝练的视觉符号 第二课---------- 亲切的使者 第三课---------- 喜悦与收获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第一课---------- 广而告之 第二课---------- 盛情邀约 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 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

第一单元、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教具准备课件、画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课: 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2.作品描绘了什么? 3.作品表现的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4.它来源于什么? 板书部分课题——源于生活 二、新授:

(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容是怎样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 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2)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 三、课堂小结: 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善于发现,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继续上节课的艺术作品分析 a.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请同学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b.师讲述《格尔尼卡》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P4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变形的手法) c.思考讨论 《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从而印证本课课题——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

七年级美术下《小伙伴》教学设计

《小伙伴》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赵娜 教师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十中学 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教学设计 2课时(第课题小伙伴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一课时) 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校园生活》第一课内容《小伙伴》。 教材本课头部的主要学习人物脸部比例、脸型、以及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等。学生分析通过学习可以 更好的增进伙伴间的情谊。在对人物肖像画的绘画过程中可以在寓教于乐中掌握所学知识。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头像的基本比例及其五官特征。 教学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特征。 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不同同学的样貌,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形体结构、透视等共性规律。 教学难点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 师:多媒体课件、展板、标题、收集学生照片等 教学准备生:素描纸、铅笔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播放课前(本班同学)制作的微电影,观看电带入情景,让该电影设计的是十年之后同学相遇的 场影学生自己融入其创设情境景,由此导入本课。中,引起对本课的(二)板书课题:小伙伴兴趣。 一、画人物肖像画的特点学生思引起学生思考,让(一)1、提出问题:画一幅以头像为主的考回答 学生在学习八种脸肖像画需要画些什么?学生观型的时候,学以致2、教师总结概括:脸型、五官、发 察比较用观察小伙伴的脸型、表情。小组讨型。 (二)1、观察不同小伙伴的脸型,播放照论学习“顺三庭,横片。观察互五眼,一手捂住半讲授新 知总结出脸型八格。评张脸。”为了后面2、小组探讨小伙伴的脸型,请上两绘画小伙伴脸部比位小 伙伴互评一下对方的脸型。例,带领学生用(三)1、观察人脸面部,讲授三庭五眼,播TPR全身教学法,放三庭五眼的微课堂。加深脸部比例的理2、带领学生用手势探索三庭五眼的比例。解。 (四)发型,用百变发型郭德纲来感受不同发体验发型带给人不型给人不同的感受。同的感受 二、练一练练习学生的眼力,观察人物的特征,请同学回答不同小启发学生观察人物伙伴的样貌特征和 性格特点。特征。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阶段: 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 (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小伙伴》

小伙伴 一、谈话导入: 从课间老师播放的画面看得出,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与同学朝夕相处的时光是美好的,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用绘画的形式来描绘一下我们的小伙伴吧! 板书:小伙伴 二、新授: (一)学习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要解决以下两个任务:1、了解头像的基本比例及其五官特征。2、学习人物头像写生的方法和绘画技巧。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感知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 (二)游戏——五官去哪儿了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看这是什么?一张空白的脸,可怕吗!五官去哪儿了?我们找两个同学把五官给他找回来吧! 请两位同学上台贴上五官。 师问:贴的好不好?有没有问题? 生回答发现的问题:比如眉、眼、嘴的位置。 师:我也觉得五官的位置不协调、不舒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五官在脸上的位置看起来比较舒服呢?五官在脸上的位置比例有规律吗? 生可能会回答:三庭五眼,师要及时给与肯定与表扬。 师:古人在绘画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五官在脸上的位置比例是有规律的,并总结了四个字——三庭五眼。 板书:五官三庭五眼 师结合图例边讲解边在自己的脸上演示,以启发引导为主。要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位置。 师:有的同学对这个三庭五眼还有些疑问,对桌或同位之间用手比量一下,看是不是这个规律? 生:是一样的。 师:有没有新发现?

生:他的上庭有点短,他的两眼之间有点宽… 师:有的同学发现自己的三庭不是那么相等,这个也很正常,三庭五眼是大多数人五官在脸上的比例,但是也有个别不同,正是因为这个细微的差别才产生了人得相貌上的差异。所以,大家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庭五眼。 我们已经了解五官在脸上的比例位置了,现在再找个同学把刚刚贴的五官调整一下好吧? 请学生上台再调整。 师:现在看着是不是舒服多了? (三)头部透视,五官的变化。 师:我们刚才观察的三庭五眼都是人物在正面平视的情况下,如果人的头部发生了运动变化,那么画面中五官的比例、位置的形状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师做头部俯、仰、正、侧的动作,请学生观察五官的变化。 师:有变化吗? 生:有变化。 师:这就是五官的透视现象。所以,大家在写生时还要注意观察。 板书:透视 师:刚刚同学们观察五官在脸上的位置大体都是一样的,那每个人的脸型也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四)认识头部基本形 1、观察脸型 师:同学们现在正是爱美的年龄,每天都要照镜子,你发现自己是什么脸型了吗? 生:瓜子脸。生:苹果脸。…… 师:我们的古人啊太善于发现总结了,他们就用我们的八个汉字概括了人的脸型。哪八个汉字呢? 板书脸型八格 2、认识八格脸型 刚才那个同学说的瓜子脸应该用那个汉字来对应呢? 生:甲字。 师:他们的特征是什么? 生:就是上宽下尖。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小伙伴》教案2

《小伙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的比例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任务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教法设计: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大胆、自由的把所见、所想、所感表现出来,体验造型表现和成功的乐趣。 教学程序设计: (附时间安排)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5分钟) 二、发展阶段 整体感知(20分钟) 自主探究(15分钟) 三、展评 四、拓展 五、课后拓展(5分钟) 1、引导新课。 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园里的伙伴又是我们最熟悉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与研究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小伙伴》。

2、发展阶段: (1)学习研究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 A、利用人体比例图指导学生测量各种姿势人体大致比例。 问题一:校园里的伙伴就是我们的同学,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么谁能说说平日里同学们都有哪些不同的姿态?我们人是最完美的形体,其组合匀称、谐调,头与躯干和四肢之间存在着恰当的结构关系。那么,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来测量一下,你就会发现结果的。人体有许多种不同姿态,现在我们主要来测量这四种姿态。”(出示人体四种姿态比例图) 测量的方法是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从头到脚垂直测量,看大约有几个头的长度,记录下来。 分组测量:一组和二组测立姿的;三组测坐姿中坐在凳子上的;四组测坐姿中席地而坐的;五组和六组测跪姿的。七组和八组人物的局部比例。测量时每组要有分工:有测量的、有被测的、有记录的、有观察的、还有汇报的。被测的同学在测量时一定要把腰背挺直,平视前方。 B、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 通过大家的测量,我们得到的结果大致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所差异,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不同的人身体发育的速度存在着差异,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性别,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在我们来观察这些数据,你会发现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 站约7个头长;坐约5个半头长;席地坐约3个半头长;跪约4个半头长。 上身3个头长,下身4个头长,手相当2/3头长,上臂4/3头长,小臂1个头长,脚相当与1个头长。 (2)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A、过渡。(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例:肩胛带与骨盆带变化对比图) 立姿与坐姿是表现人体相对静止情况下的形态,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物形态的动作变化很大。在绘画中,大家觉得相对静止的形态容易画,还是运动的形态容易画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幅图两种姿态图,看看人体正立和活动时,肩胛带和骨盆带有什么不同? 结论:人体正立时,肩胛带和骨盆带成水平状,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所以觉得容易

新人教版_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3课时) 第二课时:(总课时:第4课时)

【作业布置】 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幅人物肖像画,并表现出其相貌特征。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人物脸部的比例、表情特点、以及人物头部的基本形等知识,以及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等。让学生明白人物头像写生的意义,人的形象最为生动完美,又富于动态、表情和个性特点的变化,因此,惟妙惟肖地画好人物形象也就是最为困难,需要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较高的素描技巧。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是获得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人体比例基础知识,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通过赏析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再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人体运动时重心及人体的动态。 难点:运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人体站坐速写示范图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总课时:第5课时)

【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知识,用速写的方法表现身边的伙伴。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6课时 ) 【作业布置】 选取学校生活的一个活动场面,用速写的方法来表现。

最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伙伴》教案2

最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伙伴》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的比例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任务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教法设计: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大胆、自由的把所见、所想、所感表现出来,体验造型表现和成功的乐趣。 教学程序设计: (附时间安排)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5分钟) 二、发展阶段 整体感知(20分钟) 自主探究(15分钟) 三、展评 四、拓展 五、课后拓展(5分钟) 1、引导新课。 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园里的伙伴又是我们最熟悉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与研究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小伙伴》。 2、发展阶段:

(1)学习研究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 A、利用人体比例图指导学生测量各种姿势人体大致比例。 问题一:校园里的伙伴就是我们的同学,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么谁能说说平日里同学们都有哪些不同的姿态?我们人是最完美的形体,其组合匀称、谐调,头与躯干和四肢之间存在着恰当的结构关系。那么,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来测量一下,你就会发现结果的。人体有许多种不同姿态,现在我们主要来测量这四种姿态。”(出示人体四种姿态比例图) 测量的方法是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从头到脚垂直测量,看大约有几个头的长度,记录下来。 分组测量:一组和二组测立姿的;三组测坐姿中坐在凳子上的;四组测坐姿中席地而坐的;五组和六组测跪姿的。七组和八组人物的局部比例。测量时每组要有分工:有测量的、有被测的、有记录的、有观察的、还有汇报的。被测的同学在测量时一定要把腰背挺直,平视前方。 B、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 通过大家的测量,我们得到的结果大致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所差异,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不同的人身体发育的速度存在着差异,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性别,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在我们来观察这些数据,你会发现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 站约7个头长;坐约5个半头长;席地坐约3个半头长;跪约4个半头长。 上身3个头长,下身4个头长,手相当2/3头长,上臂4/3头长,小臂1个头长,脚相当与1个头长。 (2)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A、过渡。(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例:肩胛带与骨盆带变化对比图) 立姿与坐姿是表现人体相对静止情况下的形态,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物形态的动作变化很大。在绘画中,大家觉得相对静止的形态容易画,还是运动的形态容易画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幅图两种姿态图,看看人体正立和活动时,肩胛带和骨盆带有什么不同? 结论:人体正立时,肩胛带和骨盆带成水平状,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所以觉得容易画。而活动的人体,肩胛带与骨盆带倾斜呈相反状,左右不对称了,所以觉得难画。这里面有个小巧门,只要大家掌握了运动人体形态的重心、重心线和动态线,就会觉得很容易了。 问题二: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七年级美术教案

《向日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凡·高的代表作、课本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每课时45 分钟。 第一课时:启发、引导与体验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欣赏,侧重对色彩的心理效应的介绍。使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表现自我的关系。 第二课时:活动课,运用不同的色彩、富有个性的笔触来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向日葵-色彩的心理效应》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一、组织教学:屏幕上分别打出冷暖色调布置的房间图片,同时播放冬天刮风、下雨的声音。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1)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里,外面刮着风,下着雨。你出外归来,先后走进这两间房,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 分钟) :让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 提问:(2) 两间房间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不同? (2 分钟) :学生回答,老师暂不总结。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课题。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展示课题:《向日葵-色彩的心理效应》 1 .展示两组色彩卡片,与学生共同分析。 a 红、橙、黄 b 蓝、绿、紫提问:这些颜色分别会让我们联想起什么? 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 2 分钟) 2 .展示课本11 页风景图片。提问:同一风景,画面色调不同,给人感觉相同吗? 0 分钟) 师生共同小结:"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氛和传达情感。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像力。通过回答、分析使学生了解色彩富有表情,具有强烈的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小伙伴》教案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 第一课小伙伴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头像的基本比例及其五官特征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和头像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感知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 用简单的线条或明暗表现方法描绘出人物头像。 教学用具: 教师:头像挂图 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我们升入了新年级,走进了新校园,也结识了不少的新伙伴,面对一个伙伴,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物头像。 二、讲解新课: 1、向学生展示多种人物头像图片,提问:人物的头形相同吗?大概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形? 总结:头部的几路基本形:申、甲、由、田、用、国、目、风 2、让学生亲自动手来测量一下五官比例。(出示正面及侧面人物头像图片)总结人物头像基本比例: A、脸部的长度(三庭)

从额头发际线到下颚为脸的长度,将其分为三等分:由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尖,鼻尖倒下颚为三庭。 B、脸的宽度(五眼) 理想脸型的宽度为五个眼睛的长度,就是以一个眼睛的长度为标准,从发际线到眼尾(外眼角)为一眼,从外眼角到内眼角为二眼,两个内眼角的距离为三眼,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又一个眼睛的长度为四眼,从外眼角再到发际线称为五眼 3、表情:人有丰富的表情,我们常以喜怒哀乐来概括。多种多样的表情肌的收缩运动产生。 4、透视:如果人的头部产生俯仰或侧转运动,那么画面中五官的比例、位置和形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5、头像写生方法: 在我们观察人物形象时,第一印象往往是最强烈也是最本质的,它包括人物的外形、五官和精神面貌。我们在作画时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对所画人物形象做到心中有数。具体确定头像在画面中的基本位置,注意头、颈、肩的衔接关系以及头发、脸型、颈部的比例位置,进一步明确五官的比例和特征。深入刻画时,重点突出人物的形象和表情特征,线条要流畅有力。最后,人画面整体效果出发,调整完成。 三、作业: 用线条或明暗表现的方法画一幅你的同学肖像,要表现出他们的相貌特征和性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回忆上节课所课人物头像比例,继续完成人物头像作业。 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初中: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汇总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 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美术教案 / 初中美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汇总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单元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