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作文课评课稿

二年级作文课评课稿

二年级评课稿

傅联英:上午听了叶老师的作文课,这是一堂氛围轻松的作文课,课题新颖。教师语言亲切,引课自然,本节课教师重视了口头作文的训练,通过教师得当的引导,学生都爱发言,述说自己的童年趣事,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主题由于不是单元教学内容,所以较为空泛。

伍丽萍:老师抓住了人物动作、心理、语言进行了作文教学,准备充分,亲和力强,还结合学生自己身边发生过的同年趣事教学,有讲有练,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能少点“扶”,多点“放”就更好了。

傅婷:在这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聆听,听到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阔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

熊碧玉:叶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以“习作情感”为主线,及时点评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选择内容,进行指导写作。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会写作,敢于写作,喜欢写作,但是如果能合理安排时间,给孩子多一点的思考时间就更好了。

魏伟燕:在这节自由写话课中,课堂进行的自然流畅,教师紧扣主题,循循善诱,积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及时的做出有针对性的点评,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 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 真实的佳课。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 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 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 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 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 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 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 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范围缩小到 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 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 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 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 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 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 段的训练。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 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林老师这堂课 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 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 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 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 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 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 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 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 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 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 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总之, 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 堂难得的好课。 2 作文课评课稿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 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

二年级识字二评课稿

篇一:识字二评课 评课 周老 师这节课一开始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让学生根据 要求自读课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图文并 茂,学习生字既直观又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读时采用多种形式来读,这样教师既可 以大面积地检测学生的认读情况,又可以把整节课的重点一下子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 然。 在分 析字形时,教师先跟学生复习识字方法,再让学生按所学的识字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小 组派代表汇报.这样既可以教给学生的识字方法,又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从而得到互补,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学 习词语时,教师也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认读词语后,教师问:读了这些词语后,你有什么 发现这样设计,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中找出答案。 为了 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字词,教师又设计一个复习巩固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出示课件,词语卡片, 让学生认读,通过认读来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样使整节课的重点就更突出,在复习, 巩固后,为了扩大学生的词语积累,在此又安排一个扩词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得到知识 延伸。 教师 总结时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先让学生说,教师再来归纳这节课的知识,这样就更好地明确 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篇二:识字二说课稿 《识字二》说课稿 各位 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二》下面,我就 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本 节课的教材分析。 本课 的十二个词语,描绘出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 识生字,一定会感到熟悉、亲切、有趣。 2、教 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 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教 学重点、难点:

习作指导课评课

篇一: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林老师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总之,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2作文课评课稿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方向》评课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方向评课 《认识方向》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方向与位置的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材不过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情况,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面向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课的活动主题图是一幅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主题图,当中以学校为中心,先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都有些什么主要的建筑物,学生一看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找得到的,都很有兴趣,立刻说出了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家属楼在什么方向,然后紧紧抓住学生这份好奇心,设疑引思,用这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二、体现生活亲历性 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遭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就紧紧抓住孩子们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设疑求新,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

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整节课,采用了分散难点、循序渐进、强化表达的方法进行教学,孩子们惊喜的发现,原来数学也是这么有趣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是很容易的。 值得探讨的问题: 1、本节课中,用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如“谁在谁的什么方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表达时都因为中心点确定不准确而刚好说反,我觉得找准中心点至关重要,那么怎么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准这个中心点呢?可以采取让学生尝试多种表达方式,反复练习的形式。 2、这节课只是认识方向的第一课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能以一个中心点确定其他方向就可以了,改变中心点对学生要求太高了。

《识字七》评课稿

《识字七》评课稿 《识字七》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识字七》是一课集中识字课,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认字比较枯燥、乏味,因此X老师的设计旨在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看、读、说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我觉得:X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朴实"和"真实"。现在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以识字教学为命脉,设计课堂教学

在这节课中,X老师始终把握"识字"这条命脉,通过看图识字、集中识字、读文识字、听音找字、摆字读字、自主识字等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让学生充分体验着识字的乐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首先 X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动物王国跟可爱的动物们交朋友,出示一张张鸟类的图片和名字,引导学生读词、认字,然后再集中识字、读文识字。最后巩固生字,整堂课环节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成为极快乐有趣的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体现童趣 语文学习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X老师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识字经验,首先X老师通过课前和学生谈话,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引用蒂皮这个小朋友和动物的亲密接触的图片,迅速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动物的距离,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认字比较枯燥、乏味,因此,X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层次的识字活动,首先读图识字让学生读准字音,提醒学生读好后鼻音、前鼻音。其次集中识字环节中让学生识记字形,但是老师不是一个一个的教,而是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忆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如:加和减、换偏旁、编字谜、编故事、做动作等等,再利用这些已有的方法同桌合作记字形,此时,学生的兴致

看图作文的评课要求

看图作文的评课要求 前几天有幸聆听了我校几位老师的展评课,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主要针对姚敏老师和刘君碧老师的习作教学,谈谈我的收获. 习作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许多学生面对作题仍然无言以对、空话假话连篇,而这次两个老师的习作训练内容,更有利于老师去引导学生说出学生的心里话,不再惧怕作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习作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本节习作指导课上他们把这一要求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习惯,培养学生表达有序的能力,以及由感到说,由说到写的正确表达的方法。 语文特级教师高林生在《小学作文教学应有的突破》一文中提出“作文是一个人在表述动机的驱动下,遵循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子,以别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以线性文字编码显现其结果的过程”。这其实点明了作文的实质,“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而现在学生为了作文而作文,提到作文就头痛,我觉得这两节节习作课的重点还是要让学生打开话匣子,说出真话,然后,顺水推舟,由说到写。写作文的难点放在了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怎样抓住事情中的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来写具体”。另外,让每一个学生从别人的评价中完成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那些写得好,那些还不足,可以怎么修改,

这也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 说到这节作文课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使我想起了这样一句俗话“落在猫脚爪下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表达氛围、和蔼的创作气氛,让学生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活力,尽情地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变“要学生写”为“学生要写”,把学生引入“成长”、“有趣”的境界,文思如泉,妙笔生花。这样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出发,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引导学生走出怕作文的怪圈,让他们自由的去表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谈话法,谈论“成长”,”回忆童年“这样一个话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关键是唤起学生的童心,”学生可以在这节课上愉快地讨论,畅所欲言地表达,把真实的心境说出来,写出来,与别人交流,这是讨论法。另外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习作和别人的习作,从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知识,培养了能力。这是评价法。在这节课上,如果要把教学方法归纳出来,大概有谈话法、疏导法、讨论交流法,评价法。 这两节课的设计上从习作本质的特点出发,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在课上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语文习作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内容的四结合。让我们非常明了的感受到从激趣——审题——选材——说作文——评作文——写作文——改作文这一教学流程的清楚和流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倾吐真言。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学生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这些在生活中积累的方位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一部分知识是起点和基础。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 《认识方向》这节课是参加新乡市优质课评比,课上延长了5分钟才下课,听课的老师对我说:你怎么不挑一些好学生来回答问题,这又不是随堂课,有这么多领导来听课,你看那个宋全回答问题一直说不到正地方,多耽误时间,还会影响评课的效果。听了同事的话,我的内心一直不能平静下来: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其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说实话,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顺顺利利,学生配合的恰到好处,但是这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 有的学者就提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者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新课程中,

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即使他学的很困难,也要使他相信,老师和同学们并没有嫌弃他,并没有把他和其他同学区分开,课堂上人人平等,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学会。 有人曾经说过: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每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当他们露出自豪的笑容的时候,我内心是最激动的,那是我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那是最美妙的时刻。 下面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来谈谈本节课上有关“使学生会问”的培养。 学生已经敢于提问了,但是怎样提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所以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知道提什么?怎么提?教师的提问还在发现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例如:课堂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以学校为参照物确定位置后,让学生继续在平面图上变换参照物来确定位置,老师先举了一个例子:体育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接着老师提出:你能像老师这样也提出一个有关方向的问题吗?通过教师的抛砖引玉,大多数学生明确

《识字2》评课稿

评《识字2》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张童兰 《识字2》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识字韵文,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将一组词语组成了韵文让学生认读。四组排列整齐的词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不仅能使学生借韵文形式和情境图识字,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认识事物,受到美的熏陶。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陈老师教学时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一、激趣导入,生活入手 [片断一]: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早上几点钟起床?起床后又做了哪些事呢?谁来说一说?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生活?(指名说) 2、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她叫芳芳,和大家一样,今年她也上一年级,每天早晨是芳芳最忙的时候,我们来看看,芳芳早晨是如何度过的? 3、有顺序地展示文中几幅图画,放录音,伴随《上学歌》。 评析: 本课的词语,表现的是学生一天的生活。陈老师以谈话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生活中的活动,再引入韵文。这样,采用联系实际方式,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带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激发兴趣,为识字教学打下情感铺垫。 二、情境识字,循序渐进 [片断二]:

师:你看了以后觉得芳芳的生活怎么样?(学生说)是啊!芳芳的生活也很有规律,可是啊我们有的小朋友啊,生活的一塌糊涂,这样就没有人想和你做朋友啦!我们班的小朋友可不会学那些生活没有规律的小朋友是不是呀?那我们就赶快跟着芳芳一起来做一个生活有规律的好孩子吧! 1、看图练说,在情境中认知 (1)指导学习第一行 ①师展示闹钟和小鸟的组合画面(播放小鸟的喳喳声、闹钟的叮当声) 问:瞧!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答) 小朋友真聪明!出示:小鸟闹钟 ②小鸟在唧唧喳喳叫、闹钟在叮铃铃地响,你们看,太阳公公也被叫醒了。(出示红红的太阳,随后出示词卡:太阳) ③谁来读准这些词语?指名认读词语(重点指导读准三拼音、后鼻音) ④男生——指名读,女生——齐读。 师:是啊!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奏响了新的乐章,小鸟也来欢快的歌唱,好象在告诉大家,天亮了!起床啦!新的一天来到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谁能把它读好?指读,大家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①过渡: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正在鸣响,小鸟欢快地叫着,小朋友新的一天开始了。那么太阳、闹钟、小鸟它们三个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原来它们在催小朋友早起呢!谁来读准这个词?(出示:起早) ②(展示图片:一名女生起床穿衣)看,芳芳听了太阳公公、闹钟、小鸟的

认识方向听课记录评课

认识方向听课记录评课 《认识方向》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以下是的认识方向听课记录评课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3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能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旧知 1、请你说出徐老师站的位置? 2、引导学生用指南针找北方,说出南北、东西两对相反的方向。 二、探究新知,深化认识 1、指名指出北和南,并说说你是怎样找出来的? 2、小组合作:顺时针找东方 一个小组汇报后教师分析。 3、转换观察点,问:北方向在哪?找出后学生齐答其它三个方向。

4、三个点的北方向有什么相同点?指向哪? 5、师小结:这说明北方向是一致的。 6、猜C点的北方向和A点的北方向? 7、让学生贴出北方向。 三、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小组活动:找出你喜欢的点指出东、南、西、北。 根据观测点的不同找准方向。9、 2、全体做游戏: (1)明确要求。 (2)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找方向。 (3)分组展示,体验成功。 四、总结质疑,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北极和南极,拓展延伸。 分析: 1、徐平老师的这节综合实践课《认识方向》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得比较好。徐老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找方向。 2、教师的语言精炼,教态自然,和蔼可亲,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识字教学的评课稿

因词而异,独具匠心 ——评林芳师《老人与海鸥》一课的字词教学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主要的载体。人生识字聪明始,郭沫若先生也曾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好汉字是重中之重,而高年级也应把识字教学作为侧重点之一。 林芳老师在今天的这节课上,对于识字教学处理的很有特色,独具匠心,表现如下:一、把握词语教学的时机,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课的开始,教师为了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出示一组词:塑料袋、企盼、歇落、抑扬顿挫、褪色、扇动翅膀、白色漩涡,抓住“褪色、扇动翅膀、白色漩涡”中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强调,做到了扫除障碍,轻松入境。可见林芳老师平时是非常重视学生生字词的预习。 课中,老师把“抑扬顿挫、褪色”作为重点词随文教学,在文本中还原词语的感情色彩,赋予词语以生动的意境,使词语得体会与文章的意境紧密相连。 二、重视词语教学的方法,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1.因词而异,独具匠心 “抑扬顿挫、褪色”是本文的关键词,对他们的感悟理解,老师可谓是下足了功夫。理解“抑扬顿挫”时,教师首先询问学生:平常你的妈妈会对你亲昵的说些什么?学生回答后,令人遗憾的是教师把关注点停留在内容上,而忽略了亲昵的语气。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想象一下,海鸥在远处时,老人会怎么呼唤;海鸥在近处时,老人的叫声又是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忽高忽低地呼唤起海鸥。见到形式成熟,教师小结:像这样忽高忽低地叫唤,就是——遗憾的是,部分学生回答的是“亲昵”!这是教师问题的指向性含糊,学生答案不一的结果。“亲昵”,这也是能体现老人对海鸥爱的词语,文中出现了两次,也是一个关键词,教师应该抓住亲昵的语气引导学生感悟后,再去理解“抑扬顿挫”。而不是把二者混在一起。但不可否认,教师能根据词语的含义,结合文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如剥笋般深入浅出地理解词义,可谓是独具匠心。 因为“抑”是本课的生字,又是容易写错的字,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写时要注意什么?可以与什么字进行对比?当学生回答出“柳”字时,教师根据那一撇,教给学生:柳树有柳枝多写一撇。多么形象的区别,可见教师事先进行了精心准备。 写完,教师还要求同桌间互改,这充分体现了高年级学生识字的自主性。 2.还原词语的感情色彩 文本中,“褪色”连续出现了三次,教师引导学生读透句子后,抓住“褪色”让学生谈体会,还通过出示图片补充材料,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透过这个词,学生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那深深的爱,这样的理解方式又与刚才不同,体现了高年级多样的学习方式,

作文讲评课 评课稿

作文讲评课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一节习作讲评课,收获很多。尤其是孩子们的优美习作,让我很感动。本节作文讲评课进行了作文后的讲评,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帮助学生习作水平的再次提高。 课中,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专家会诊。教师亲自示范,选一篇习作,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自由发言,边修改边让学生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把主要问题梳理出来。同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重点通过修改问题作文的细节描写,过渡段以及结尾,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真实感人。付老师的教学,给了我很多启迪: 修改作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加深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课中,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激起了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来自于身边的同年龄、同水平的并非完美的学生习作,则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独立意

识,促使其调动自己的知识修养来体味、参与、完善阅读对象,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量。 (二)创造了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各抒己见,既独立又合作的学习思考,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通过品评作文,写得好的同学,由于作品的不断被认同,会对其写作形成良性的刺激,从而激发起更浓厚的写作兴趣;而对于作文水平差及日常懒于动笔的同学,则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和鞭策,促使其产生向好意识、竞争意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评改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学生的习作初稿,就象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反复地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和强化了写作知识的迁移,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以后的思考会更深入,也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 总体感觉,这节课上的很实,扶放得当,交给了学生修改习作

认识方向评课

商河县实验小学周吉鹃工作室 时间2013年5月地点周吉鹃工作室主持人周吉鹃 参加签到周吉鹃马娜伟牟敏杨雪梅信慧娟吴荣荣王卫卫高丰广郭玲玲赵建红王存英姚天虹 赵萍 主要内容 听一节课评课 一、听课:《方向与位置》执教信惠娟 二、评课: 发言记录: 一、上课教师介绍教学设计: 辨认东西南北是学生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教材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此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后一部分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通过在地图上找方向,找淘气房间物品等活动来进行,并通过绘制校园示意图来进行巩固,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二、评课 周吉鹃:《方向与位置》一课教学环节很清楚,与生活联系的密切,难点突破的层次性强,辨别方向的资料找得好,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实效性强。 牟敏:《方向与位置》一节,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教材挖得较深。认识东南西北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开火车游戏比较巧妙,在游戏当中巩固了东南西北的认识,学生兴趣较高。对东南西北认识清楚。 建议:“北斗星”在学生前面回答问题时已经说过,但好像没按老师的设计走,故老师没有给予评价,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问题。 杨:《方向与位置》一节,联系生活特别密切,从学生生活中取材,学生掌握知识较快,记忆深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完成较好。 杨雪梅:《方向与位置》一节,学生对从生活到平面图中方向的认识过渡的比较自然,学生对绘制地图这一方向的规定要求清楚、明白,是因为老师在这部分难点的处理上下了一番功夫,从地图到淘气房间的示意图,环环相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一要求的理解。 建议:教师在方向相对性的处理上还欠火候,例子再丰富些。 高风广:《方向与位置》一节,教师通过试讲,感觉进步较大,对教材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把握得较好。特别是在巩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时,通过开火车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从中发现了规律,在对难点的处理上,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实效性强。 建议: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和驾驭能力。 赵萍:《方向与位置》一节,环节清楚,顺其自然。 建议:方向的相对性较难,时间可再长些。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课稿范文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课稿范文 篇一:语文识字课评课稿 一(7)班语文下册《识字四》的评课稿 今天江老师为我们展示《识字4》的精彩演绎,,江老师的这堂课,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不知不觉地就认识了这么多字,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能够在识字课堂中达到的效果。识字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导入。 出示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同时让孩子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小动物,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可爱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激起了孩子们认识新朋友的欲望,同时也激起了孩子学习新课的兴趣,这是老师的精心设计,老师的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智慧。 二、运用看图识字,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识字。 古语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江老师在这堂课里,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进行识字。 三、识字教学恰当运用多种方式。 《识字四》中要求会认有十四个,根据要认的字的特点,把它分成两个板块来学习。

江老师在教学“蜻、蜓、蚯、蚓、蝌、蚪”等几个动物的名字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字,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把这些字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特点。 四、从文本出发,回归文本。“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是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江老师从课文出发,将词语单独提出学习,并且最终还是回归文本。通过“自由读—赛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兴趣昂然地投入“识字”这一活动中,在这个识字活动中,学生们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声情并茂,语言轻切,姿体语言丰富,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语言也比较丰富,并且有多种形式的表扬与鼓励。教师评价语对学生的积极性起着很大的作用,也对学生 的回答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说,这堂课还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不完整,老师没有强调;学生把“yin”说成后鼻音,老师没有及时更正;“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但学生进行了拼读,老师没有及时更正。这些可能都是老师的大意,但是,作为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是不能出现这样的错误的。 一(1)班语文下册《识字三》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

作文指导课评课 循序渐进有效课堂 ——评作文课《让你的心在作文中跳动》 今天有幸聆听了周老师的一节“心理活动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家往往用“课堂的是否有效”标准来衡量一堂课是否是好课。周老师的课,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注学生,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基本掌握了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正是“有效课堂”的最好体现。 1、巧架桥梁,“有效”在悬念中起步 作文是学生头疼的事情,“咬着笔杆愁眉苦脸”,“看着题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这样的情形在作文课堂并不少见。但令人惊奇的是,周老师的作文课堂中不但没有这样的情形,相反我们看见学生的是他们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我想,这一切“反常”的表现,应该是源于周老师巧妙地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一座心灵桥梁。上课前,周老师特意创造情景“老师迟到了”,让学生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说起,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自然导入本节课内容,教学无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2、巧设过程,“有效”在灵动演绎中铺展 周老师用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给予多角度的范文,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我们不妨连起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写心理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感受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写心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情、环境烘托的方法。看,周老师让学生思考回答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恰当,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本可依。 纵观整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既轻松又有效。 3、巧作点评,“有效”在肯定鼓励中升华 教师好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还能引领学生、提升学生。作文,需要的是语言,所以周老师的评价,尤其注重对学生语言的提升。比如本堂课,周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和自己语言中表现心理活动的一些关键词,“小心翼翼”、“愧疚心理”等,课堂上,学生的心是活跃的,情是真挚的,但由于平时的积累不够,或一时不能联想,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想说却无法说,说不明,此时,教师提供一些词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作时运用语言,使描写更具体。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今后同类题材的写作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专家谭惟翰曾说过,“纳”是“吐”的前提,是基础,会“纳”才谈得上“吐”。”周老师的设计与引导,不正是在帮助学生“纳”吗?有了足够的“纳”,还怕学生“吐”不出吗? 智慧的教师能创造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能培养智慧的学生。在周老师的作文课中,处处显示着教师的智慧: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关注了学生的起点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能看到生命成长的画面,是真正的有效课堂。当然,如果再加点时间,通过师生评点,生生点评,紧扣前面学到的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在习作中得到落实,那么被评点的学生会更有信心,其他学生也能明白怎样的描写是好的,从哪些方面改进等,这样也许会更生本、更有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认识方向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教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有两个内容:一是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为已有方向知识的延伸补充,便于学生在生活中更具体、细致地了解物体所在的位置。二是会看简单平面图中的路线,作为方向知识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方向感 教学方向知识如果不和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将是无意义的,如果不和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体活动结合起来将是低效的。因此,教材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学情分析 首先通过“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然后告诉学生“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引出新教学的四个方向中的两个。接着通过“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另两个新教学的方向。最后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应用学到的八个方向描述平面图中任意两个场所间的位置关系。第一个层次确定了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如果说东、南、西、北是四个对独立的方向,那么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有规律的。第二个层次是学生体会东北面介于东面和北面之间、西南面介于西面和南面之间。只有体会了“东北”“西南”的含义,才是真正接受了新的方向知识。第三个层次是认知迁移,也是学生创造知识。这里讲“迁移”,意思是让学生类推出西面和北面之间是西北面、东面和南面之间是东南面,他们进行类推的认识基础是上一层次中对东北、西南含义的体验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方向。 教具准备: 课件,指南针图,写有八个方向的长方形卡片,黑板上画好一个空白方向板;每个学生准备一块空白方向板。 课时安排:3课时

最新小学语文《识字7》评课稿

小学语文《识字7》 评课稿

识字是基础,打开思维是关键 ——评老师执教课文《识字7》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于醴陵市实验小学的教师,成婧。今天在长沙的听课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小语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识字写字教学。我今天评的是张绿江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七》一课。 新课标指出:“要以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为目标”,可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识字教学的基本主线。低年级是识字写字的关键时期,课标明确了从“喜欢学习汉字”到“学习独立识字”等六大目标,其中,喜欢是前提基础。要想学生喜欢汉字,教师就必须深入挖掘汉字的形体美,并引导学生发现其美。这是识字教学的基本手段。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关心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识字方法,尽量帮助学生实现识字的加速度,是二年级的识字教学的基本方向。把握了这“三个基本”,识字教学才能紧扣并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张老师执教的《识字七》一课,识字、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为避免成为枯燥、乏味的单纯认字课,张老师根据自身对汉字的认识,对教材进行了一定处理,把对汉字的热爱传递给了学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很多是动物的名称,教师创设了一个“金秋联欢会”的情境,自然带出了“孔雀、锦鸡、”等字词。然后通过“时装表演”、“空中绝技”等环节来认读生字、词语和指导写字,形式活泼,轻松有趣,带给学生持续的新鲜感。 2.灵活运用方法提高识字效果。从师生见面到课堂教学,教师都在渗透识字方法的指导。比如:换偏旁、加一加、猜字谜等。印象最深的是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方向》评课意见总结

认识方向评课意见总结 《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这一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贴近学生的实际,但要让学生掌握在生活中如何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学会如何辨认图上的方向,以及体会方向的相对性,对于刚刚步入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在一节课中掌握这么多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兰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用前后左右介绍周围的同学的活动。主要考虑“前后左右”是学生在一年级学过的方位词,利用学生熟悉的旧知引入新知,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同时也为后面继续学习新知作了铺垫。同时学生到一个新的环境上课,对这个环境不熟悉,用已有的知识“前后左右”介绍自己周围的同学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 二、教材中的红点是一张学生并不熟悉的校园的平面图,而学生对自己的学校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同时在众多的老师面前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大家,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这节课中兰老师出示的是学生自己校园的平面图,学生向在座的同学介绍校园时,学生能清楚的进行介绍。达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三、利用互动游戏、巩固新知。喜爱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通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手、脑、口、眼、耳等多种感官,营造玩中学,学中玩学习氛围,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也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兰老师采用多种

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如:认识东方时,考虑到当时时间的特殊性把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引入课堂,教学生记辨认方向的儿歌“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并结合教室进行了反复练习,强化了学生记忆。 本节课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有些环节的设计比较保守,没能放的更开,感觉老师引导的多一些。应该进一步利用小学生的天性、灵性,展开教学。

评课稿《识字七》

评课稿《识字七》 《识字七》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识字七》是一课集中识字课,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认字比较枯燥、乏味,因此X老师的设计旨在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看、读、说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我觉得:X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朴实和真实。现在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以识字教学为命脉,设计课堂教学 在这节课中,X老师始终把握识字这条命脉,通过看图识字、集中识字、读文识字、听音找字、摆字读字、自主识字等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让学生充分体验着识字的乐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首先X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动物王国跟可爱的动物们交朋友,出示一张张鸟类的图片和名字,引导学生读词、认字,然后再集中识字、读文识字。最后巩固生字,整堂课环节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成为极快乐有趣的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体现童趣 语文学习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X老师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识字经验,首先X老师通过课前和学生谈话,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引用蒂皮这个小朋友和动物的亲密接触的图片,迅速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动物的距离,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认字比较枯燥、乏味,因此,X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层次的识字活动,首先读图识字让学生读准字音,提醒学生读好后鼻音、前鼻音。其次集中识字环节中让学生识记字形,但是老师不是一个一个的教,而是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忆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