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手册

质量控制手册
质量控制手册

目录

第9章质量管理 (1)

9.1质量管理目标 (1)

9.2 质量管理职责 (1)

9.3项目质量策划 (2)

9.4 质量控制 (3)

9.5 计量器具管理 (5)

9.6 检验与试验 (6)

9.7质量分析与改进 (6)

9.8 成品保护 (9)

9.9 质量验收 (9)

9.10 质量创优 (9)

第9章质量管理

9.1质量管理目标

9.11公司质量目标

竣工工程一次性交验合格率100%

顾客满意度90%以上

重大质量事故为零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争创市优、省优、部优工程

9.12项目经理部质量目标

项目经理部总体目标

根据合同要求确定项目经理部总体质量目标,必须符合公司质量目标要合同质量目标要求。并在项目目标责任合同中明确。

项目经理部阶段性质量目标

根据项目总体质量目标,确定质量目标分解,确保每个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9.2 质量管理职责

9.21公司主管部门质量职责:项目管理各部门

◇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上级关于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要求;

◇建立和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负责完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和项目部一起完成质量计划编制,审核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

◇对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落实;

◇根据公司的规定建立内部质量监理制度,及时掌控项目部的质量动态;

◇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定期对各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审核检查,参与项目管理检查中工程项目的质量评比;

◇组织和参与对项目质量事故和质量投诉的处理;

◇定期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质检员进行培训、考核;

◇指导项目的创优工作,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创优目标实现。

9.22项目部质量职责

◇贯彻落实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行;

◇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

◇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策划,负责编制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和质量创优计划经公司审核批准后实施,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对进场原材料的质量负责;

◇对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质量负责;

◇组织工程项目质量检验批的检验;

◇将专业分包的质量管理纳入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并进行监督管理。

◇按照质量奖罚规定落实对相关人员和专业分包的质量奖罚。

◇组织定期对项目作业现场质量进行检查,形成检查记录对于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促进工程项目质量得以持续改进和提高。

◇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向公司上报不合格报告。

◇收集和整理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资料,为工程的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做好资料准备。

◇上报工程项目的质量事故,参与和协助公司的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对确定工程创优的项目,实施创优工作,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创优目标实现。

9.3项目质量策划

9.3.1 项目合同签订后,公司项目管理部门围绕合同质量目标,在项目进场

后 15 天内,组织部门和项目部编制完成质量策划书(含创优策划),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9.3.2 质量策划主要内容:质量目标和质量内控标准的确定、分解;质量风险、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关键控制点识别;深化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统筹安排;质量成本控制措施;工程创奖可行性分析,创优亮点策划等。

9.3.3 质量策划的实施

项目部根据项目合同条款和公司相关制度的要求,落实分解质量策划各项任务。

质量策划应实行动态管理,并在各阶段实施前向所有劳务及专业分包进行沟通和交底。

项目部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工作,落实并反馈质量策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差,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9.4 质量控制

9.4.1 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项目质量控制应坚持“PDCA”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应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

◇项目质量控制必须实行样板制。

◇项目部应建立各岗位的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办法,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应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过程质量控制应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

◇施工过程均应按要求进行自检、专检和交接检,未经检验或已检定为不合格的工序严禁转入下道工序。

9.4.2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物资的进货检验与试验,保证试验合格物资。

9.4.3 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

◇现场的施工机械应满足施工需要。

9.4.4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项目施工工艺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工程施工及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做好施工交底工作。各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员应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工序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以及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对项目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后要进行方案交底,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

项目经理应按质量计划中工程合作单位和物资采购的规定,参与选择并评价合作单位和供应商,并应保存评价记录。

施工员应认真做好施工记录,以保持可追溯性。

对不合格的工序产品、检验批应及时进行整改跟踪复查。

项目应采取有效的统计技术对工程质量数据和质量状况进行汇总分析。

公司人力资源部应定期组织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并应保存培训记录。

9.4.5 工程施工检验状态标识

只有合格的工序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对不合格工序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对分项工程检验状态标识,由质检员负责。分项工程检验状态体现在检验批验收记录中,标识追查时可直接查找该记录。

9.4.6 一般工序的控制

施工员负责工序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并要求班组严格按规定的工艺流程操作,督促其做好“三检”工作,并进行抽检。同时,施工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项目专职质检员随时巡视工地进行检验,对于不合格工序签发《整改通知单》。

对各分项工程检验,均需做好检验记录。

隐蔽工程的检验由技术负责人/质检员会同发包方/监理单位共同进行,检验通过后各方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上签字认可,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9.4.7 特殊工序的控制

特殊工序由具有相应施工资格的工种施工,该工种须持有操作证上岗,严格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使用合格的设备,按照既定工艺方法施工。按照既定的检

验/试验方法对工序施工质量会同发包方/监理进行验收,最后结果应得到发包方/监理的确认。

对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界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对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的规定外,还应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施工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施工员应对特殊工序过程的技术指标和操作程序进行监控,确保过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技术交底要求,并记录。

9.4.8 工程变更应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的相关程序,经有关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9.5 计量器具管理

9.5.1 计量器具的配置

项目应编制监视和测量装置配置计划,各劳务班组需使用的铝合金靠尺、钢卷尺等简易装置由班组自行配备。项目管理人员需使用的铝合金靠尺、钢卷尺由项目提出采购计划,由采购员负责采购。其他需使用的水准仪、多功能检测尺等由项目向公司申请领用。

公司按经批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配置计划向项目发放,同时向申领项目提供装置的合格证书、周期检定报告复印件各一份,当场试用确认无误后,作好发放登记。

9.5.2 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和标识

A 类设备按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由公司吧(分公司)项目管理部门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验);

B 类设备由公司进行自校。

项目部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当项目使用的计量器具内校到期时,及时与公司联系,确保及时内校,确保使用计量器具精确、有效。

对设备进行检定,并对其进行标识。

30m以上的钢卷尺必须按规定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30m 以下的钢卷尺凡是有出厂合格证、有MC标识的,无需自校。但刻度模糊不清或明显损坏的,以使用期超过两年以上的设备禁止使用。不得使用没有 MC标识的钢卷尺。作业人员用来监视使用的铝合金靠尺无需自校。

项目部负责跟踪装置标识的清晰度情况,当装置还在有效使用期内但标识有破损和脱落现象时,应及时与公司联系,及时对装置进行重新标识。

9.5.3 计量器具的搬运、贮存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搬运、贮存条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9.5.4 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

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谨慎操作。

项目对借用的、自购的、劳务队伍配备的、合作方配备的计量器具,均应纳入项目统一管理,建立完整、清晰的台帐,并备齐所有装置的合格证书、周期检定证书、内校记录表等。

项目在使用计量器具时,当发现装置因准确性出现怀疑,被拆卸、损坏或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与计量员取得联系,由计量员进行处理,严禁使用单位私自拆卸修理。

计量器具的使用人负责对装置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装置处于正常有效使用状态。

9.6 检验与试验

9.6.1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编制《物资进场验收计划》、《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计划》,发至材料员、质量员。

9.6.2 工序试验控制

制定试验检验计划,确定试验时间和试验方案,报项目经理审批。

试验检验主要包括电线、水管的消防方面的检测、幕墙的相容性试验、水泥的安定性、铝塑板剥离试验、膨胀螺栓、化学锚栓的拉拔试验以及对石材抗折性、花岗岩放射性、细木工板的甲醛挥发性的复检。

试验检验取样时质检员应邀请发包方/监理人员见证,在试样上作标识或封样标志,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质检员填写《项目检验和试验台帐》,将试验结果反馈项目技术负责人,试验报告送交项目部资料员存档。

9.7质量分析与改进

9.7.1 不符合的分类

不合格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分类:

重大不合格品:分项工程不合格;系统性原因造成的质量通病;大面积的或造成永久性缺陷的不合格;

一般不合格品:孤立的、经返修处理后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不合格;

轻微不合格品:工序的不合格点,对工序评定为合格不发生影响。

不符合过程的分类

重大不符合:违背法律法规的要求;顾客或相关方投诉、抱怨或开具整改通知;

一般情况下,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重大不符合又称为事故或事件;

一般不符合:实际工作与体系文件要求不一致;目标指标未能完成或管理方案未按时实施;

—轻微不符合:个别签字不到位,记录中日期填错等不影响对体系运行有效性判断的不符合;尚未构成不符合但若不纠正有可能成为不符合。

9.7.2 不合格品的标识和记录

不合格的工序(包括外包工序)和分部分项工程由项目质检员以《质量检查整改通知书》予以标识和记录。可能时,对不合格品挂牌或用粉笔、油漆等标出不合格部位。对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由质检员将处置方法和处置过程作好记录。

已竣工工程需提供维修服务的不合格工序由公司以《工程维修服务单》标识和记录。

9.7.3 不合格的评审

不合格工序和分部分项工程

重大不合格品由公司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分公司和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编制整改方案和措施。

一般不合格品由分公司项目管理部门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编制整改方案和措施。

轻微不合格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评审并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有关责任人员实施。

已竣工工程不合格的评审由公司项目管理部门进行评审并提出整改意见,组织人员实施。

9.7.4 不合格品的处置

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的部门和权限。

不合格工序由项目部处置。

顾客投诉的产品质量由项目管理部处置。

对不合格品有以下处置方法:

返工。

返修。

不合格品经处置后须重新判定其合格与否。

9.7.5 纠正措施

凡重大不合格均需填写《质量纠正措施分析单》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一般不合格/不符合中,在一个单位/项目多次或连续发生、在若干单位/项目都有发生时,也需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其它不合格/不符合可不实施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实施程序—根据不合格/不符合的评审结果由责任部门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不符合产生的原因;

针对不合格/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由项目经理审核批准,拟采取的纠正措施要与问题的严重性和针对的质量相适应;

项目部实施所制定的措施;

项目部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项目部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则需再次分析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直至取得预期效果。

项目部负责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验证工作可采用现场检查或通过记录、资料对比的方式,验证记录要有充分的事实和依据。

9.7.6 预防措施

项目部应利用适当的信息来源,发现、分析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事故,防止其发展为现实的不合格或事故,包括:

其他公司曾经发生过不合格的工程类型或工序本公司即将开始施工;

新工艺、新物资、新设备工具的应用;

公司历史上曾发生过不合格的工程类型或工序再次施工;

自然条件的可能变化。

预防措施的实施程序

对其他公司曾发生的不合格和事故、事件,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进行深入调查,以确定潜在的不合格及事故;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确定为防止不合格和事故、事件是否需采取预防措施;

制定预防措施并实施;

记录所采取预防措施的结果;

—对预防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验证,以评价其有效性。

项目部对经实践证明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及时纳入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中,以防止不符合情况再次发生。

9.7.7 质量持续改进应按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项目部应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定期或按节点进行统计分析,制订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避免相同问题重复出现,实施质量改进。

9.8 成品保护

9.8.1 项目部对进场材料、半成品、已完分项工程进行全过程成品保护。

9.8.2 项目副经理(生产)是成品保护第一责任人,各施工员是本专业的是成品负责人,质检员对成品保护实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即向项目生产经理汇报并下达整改通知,督促成品保护措施落实。

9.8.3 成品保护要与施工同步进行,施工中做到不破坏其他专业成品,不破坏本专业成品,保护本专业成品不被他方破坏。

9.8.4 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时,向作业人员提出成品保护要求。

9.8.5 质量问题或事故的处置:按照《中建装饰集团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执行。

9.9 质量验收

9.9.1 工程质量验收必须执行国家规范的规定。

9.9.2 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检验批划分与分

部分项验收计划》。

9.9.3 建立质量内部验收制度,内部验收合格后方可报请监理验收。

9.10 质量创优

9.10.1 合同规定或项目策划中有创优要求的工程项目,项目部必须单独编制《工程创优策划书》,内容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工程创奖可行性分析;项目过程验收与各级创奖工作安排;拟打造的质量亮点及具体做法;创优费用投入需求计划;工程创优所需要的工程资料清单、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方案等。

9.10.2 项目技术负责人或质量总监负责组织《工程创优策划书》交底工作,并做好交底记录。

9.10.3 创优项目应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创优过程的资料(文字材料、工程照片、工艺录像等)和后期创优工作,并及时向公司汇报创优工作进展情况。

9.10.4 对合同目标要求创优的项目,要做好施工全过程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工程照片和录像满足申报要求。

[中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手册(126页)

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手册2018年月日

前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GB/T19001—2008”、“GB/T50430—200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三个规范为基础;以“工程局2005C/0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相关文件”、工程局“项目管理手册”相关规定、工程局“项目部质量管理检查考核办法”三个文件为准则;施行“标准化”与“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提质增效”为主题;在“成败在质量”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本手册对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系统的梳理,按流程分步骤进行解析,旨在使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流程化;达到管理的目的。 前期准备: 1、资料档案盒36个; 2、档案盒侧立面标签见附件《资料封面》—档案盒标签; 3、各种资料封面见附件《资料封面》; 4、检查验收常用工具(包括靠尺、游标卡尺、回弹仪、扭力扳手、万用表等); 5、相关国家、地方及企业现行规范、规定及标准等,过期更新;

第一步:质量策划 时间:《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 内容: 1、《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后,根据《工程承包合同》、国家、地方、企业自身对该工程“质量”的相关要求,由公司“技术·质量部”进行策划,项目工程部负责组织、实施,公司主管领导审批,该策划一式三份,公司工程部、技术·质量部、项目部各留存一份; 2、“策划”主要编写内容为质量目标的确定、质量体系的建立、创优策划和QC小组活动成果策划、实体质量的控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资料管理等; 3、要求:所有工程项目必须全部包括在内,不得有遗漏; 4、制作封面见附件《资料封面》—1“质量策划”;资料包括: 1〕、质量策划及相关审批、签字文件; 2〕、交底记录、交底影像资料; 编写范例:《×××项目质量策划》—附件一⑴;

质量控制基本知识

质量控制基本知识 一栅栏技术 栅栏理论是德国食品专家L.Leistner提出的一套系统科学地控制食品贮藏保鲜期的理论。栅栏技术(hurdle techlogy)是指在饰品设计、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利用食品内部能阻止微生物生长繁殖方面,栅栏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1栅栏因子 食品防腐上最常用的栅栏因子,都是通过加工工艺或添加剂方式设置的,总计已在40个以上,这些因子均可用来保证食品微生物稳定性以及改善产品的质量。现将肉制品中几种主要的栅栏因子简介如下: 热加工(H) 高温热处理是最安全和最可靠的肉制品保藏方法之一。加热处理就是利用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从肉制品保藏的角度,热加工指的是两个温度范畴:即杀菌和灭菌。 A、杀菌 杀菌是指将肉制品的中心温度加热到65-75℃的热处理操作。在此温度下,肉制品内几乎全部酶类和微生物均被灭活或杀死,但细菌的芽孢仍然存活。因此,杀菌处理应与产后的冷藏相结合,同时要避免肉制品的二次污染。 B、灭菌 灭菌是指肉制品的中心温度超过100℃的热处理操作。其目的在于杀死细菌的芽孢,以确保产品在流通温度下有较长的保质期。但经灭菌处理的肉制品中,仍存有一些耐高温的芽孢,只是量少并处于抑制状态。在偶然的情况下,经一定时间,仍有芽孢增殖导致肉制品腐败变质的可能。因此,应对灭菌之后的保存条件予以重视。灭菌的时间和温度应视肉制品的种类及其微生物的抗热性和污染程度而定。 低温保藏(t) 低温保藏环境温度是控制肉类制品腐败变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代谢活动,降低酶的活性和肉制品内化学反应的速度,延长肉制品的保藏期。但温度过低,会破坏一些肉制品的组织或引起其它损伤,而且耗能较多。因此在选择低温保藏温度时,应从肉制品的种类和经济两方面来考虑。 肉制品的低温保藏包括冷藏和冻藏。 冷藏(refrigeration)就是将新鲜肉品保存在其冰点以上但接近冰点的温度,通常为–1-7℃。在此温度下可最大限度地保持肉品的新鲜度,但由于部分微生物仍可以生长繁殖,因此冷藏的肉品只能短期保存。另外,由于温度对嗜温菌和嗜冷菌的延滞生长期和世代时间影响不同,故在这二类微生物的混合群体中,低温可以起很重要的选择作用,引起肉品加工和储藏中微生物群体构成改变,使嗜温菌的比例下降。例如在同样的温度下,热带加工的牛肉就较寒带加工的牛肉保质期长,这主要是因为前者污染菌多为嗜温菌而后者多为嗜冷菌。 水分活性(aw) 水分活性是肉制品中的水的蒸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之比。当环境中的水分活性值较低时,微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从基质中吸取水分。基质中的水分活性值降低至一定程度,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一般地,除嗜盐性细菌(其生长最低aw值为0.75)、某些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w值为0.86)以外,大部分细菌生长的最低aw均大于0.94且最适aw均在0.995以上;酵母菌为中性菌,最低生长aw在0.88-0.94;霉菌生长的最低aw为0.74-0.94,aw在0.64以下任何霉菌都不能生长。

快速入门指南

快速入门指南 Sybase 软件资产管理 (SySAM) 2

文档 ID:DC01050-01-0200-01 最后修订日期:2009 年 3 月 版权所有 ? 2009 Sybase,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除非在新版本或技术声明中另有说明,本出版物适用于 Sybase 软件及任何后续版本。本文档中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处说明的软件按许可协议提供,其使用和复制必须符合该协议的条款。 要订购附加文档,美国和加拿大的客户请拨打客户服务部门电话 (800) 685-8225 或发传真至 (617) 229-9845。 持有美国许可协议的其它国家/地区的客户可通过上述传真号码与客户服务部门联系。所有其他国际客户请与 Sybase 子公司或当地分销商联系。升级内容只在软件的定期发布日期提供。未经 Sybase, Inc. 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电子的、机械的、手工的、光学的或其它手段)复制、传播或翻译本手册的任何部分。 Sybase 商标可在位于 https://www.360docs.net/doc/b218947658.html,/detail?id=1011207 上的“Sybase 商标页”进行查看。Sybase 和列出的标记均是 Sybase, Inc. 的商标。 ?表示已在美国注册。 Java 和基于 Java 的所有标记都是 Sun Microsystems, Inc. 在美国和其它国家/地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Unicode 和 Unicode 徽标是 Unicode, Inc. 的注册商标。 本书中提到的所有其它公司和产品名均可能是与之相关的相应公司的商标。 美国政府使用、复制或公开本软件受 DFARS 52.227-7013 中的附属条款 (c)(1)(ii)(针对美国国防部)和 FAR 52.227-19(a)-(d)(针对美国非军事机构)条款的限制。 Sybase, Inc., One Sybase Drive, Dublin, CA 94568.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一、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要点 (一)目的 确保地基、基础、支护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二)范围 适用于云南俊发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建筑工程地基和基础分部工程。 (三)职责 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公司组织,项目工程部参与。 (四)内容 1、检查依据 1.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7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1.8 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9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1.10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J112-87 1.11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1.1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CB50108-2008 1.13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1.14 地区标准、规定和条例 1.15 施工图纸、资料 2、检查内容 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 (1)地基处理、桩基施工等单位的专用资质情况。 (2)水泥浆液流量计的计量标定情况。

(3)见证取样制度执行情况。 (4)各种建筑材料的存放条件。 (5)护坡、桩基施工单位的资质条件和各专业技术人员上岗证。 (6)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及沉桩机械的定期鉴定情况。 (7)标准试块的养护条件。 (8)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防护措施。 2.2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检查 (1)详细查看设计图纸说明、图纸会审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地基加固范围、加固方法、支护方案、检验要求及施工顺序和要求等。 (2)明确采用桩基类型、数量、单桩设计容许承载力、设计桩长、桩径、桩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顶标高、接桩形式、停锤控制标准、试桩要求、桩位偏差要求、桩的检测要求等。 2.3 质保资料检查 (1)各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准用证和进场检验报告;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复试报告及准用证;预制桩出厂合格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书和准用证。 (2)混凝土、水泥土试块的强度测试报告。 (3)单桩或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报告及其他地基质量检验报告。桩基轴线及样桩放线定位及复核测量记录。 (4)打(压)桩施工记录、灌注桩成桩施工记录。 (5)桩基隐蔽验收记录(包括预制桩接桩、灌注桩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混凝土灌注等)。 (6)灌注桩混凝土试块报告及评定结果。 (7)单桩静载和动力测试报告。 (8)桩位轴线偏差和标高验收记录。 (9)桩基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1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桩位竣工图和竣工验收资料。 2.4 现场实物检查

某公司的质量手册的管理(doc 17页)

某公司的质量手册的管理(doc 17页)

目录 0 质量手册修订页 (2) 1 质量手册的管理 (3) 2 公司简介………………………………………………………………………………………………………………………………………. 3-4 3 引用标准 (4) 4 质量管理体系………………………………………………………………………………………………………………………………. 4-5 5 管理职责……………………………………………………………………………………………………………………………………….. 5-7 6 资源管理……………………………………………………………………………………………………………………………………….. 7-8 7 产品的实现…………………………………………………………………………………………………………………………………. 8-10 8 量测、分析和改

进………………………………………………………………………………………………………………………. 11-13 附件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 (14) 附件二质量管理体系之过程关系图 (15) 附件三ISO 9001:2000条文要求与本公司程序文件对照表………………………………………………16-17

1.0 质量手册的管理 本公司为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规范并改进本公司管理体系以达到客户满意,特制定本质量手册,以作为质量管理活动的指南。 本手册由总经理室根据ISO9001:2000年版质量管理国际标准要求、结合企业现状和发展需要制定。手册产生之后,将提交管理代表审查、总经理核准后颁布生效。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对手册进行修改。手册修改时,同样应经以上权责人员审查、核准后方可生效: A 当公司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 B 当公司质量管理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时; C 当引用的ISO9000国际标准版本修订时; D 公司高层领导认为需要进行修改时。 经核准后的手册,依照《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进行编号、分发使用。当文件修改时,亦按照《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要求回收旧版文件、发行新文件。质量手册允许进行单页版本修订。修订时,应于修订页中注明修正情形。当本手册其中一页修正次数超过10次时,则应对质量手册进行整本改版,依次为01、02、03、04、05、06、……99。。。。

PS快速入门手册

一. 光和色的关系 1. PS是图像合成软件,是对已有的素材的再创造。画图和创作不是PS的本职工作。(阿随补充:当然了,PS也是可以从无到有的进行创作的,发展到现在来说,画图和创作两方面,PS也是可以完成很棒的作品了。) 2. 开PS软件之前,要准确理解颜色、分辨率、图层三个问题。 3.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色色料的三原色(印刷领域则细化成青品红(黑))。形式美感和易识别是设计第一位的,套意义、代表一个寓意的东西是其次的。 4. 色彩模式共有四种,每一种都对应一种媒介,分别为: ●lab模式(理论上推算出来的对应大自然的色彩模式) ●hsb模式(基于人眼识别的体系) ●RGB模式(对应的媒介是光色,发光物体的颜色识别系统。) ●CMYK模式(对应的是印刷工艺)。 5. 加色模式:色相的色值相加最后得到白色;减色模式:色相的最大值相加得到黑色。

6. lab色彩模式,一个亮度通道和两个颜色通道,是理论上推测出来的一个颜 色模式。理论上对应的媒介是大自然。 7. hsb色彩模式,颜色三属性: ●色相(色彩名称、色彩相貌,即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英文缩写为h,它的单 位是度,色相环来表示) ●饱和度(色彩纯度,英文缩写s,按百分比计量,跟白有关) ●明度(英文缩写b,按百分比计量,明度跟黑有关)。 注意:黑色和白色是没有色相的,不具备颜色形象。 8. RGB色彩模式,每一个颜色有256个级别,共包含16 777 216种颜色。因 为本模式最大值rgb(255,255,255)得到的是白色,即rgb三个色值到了白色,所以称之为加色模式;当rgb(0,0,0)则为黑色。 三个rgb的色值相等的时候,是没有色相的,是个灰值,越靠近数量越低,是 深灰;越靠近数量越高,是浅灰。 9. CMYK色彩模式,色的三原色,也叫印刷的三原色(即油墨的三原色)青品(又称品红色、洋红色)黄。按油墨的浓淡成分来区分色的级别,0-100%,英文缩写CMY。白色值:cmy(0,0,0);黑色值(100,100,100),色相最大值 得到黑色,所以称之为减色模式。因为技术的原因,100值得三色配比得到的 黑色效果很不好,所以单独生产了一种黑色油墨,所以印刷的色彩模式是cmyk (k即是黑色)。 10. CMYK与RGB的关系:光的三原色RGB,两两运用加色模式(绿+蓝=青,

公司质量控制手册

公司质量控制手册 简介 H&M 颁布了《生产及质量控制手册》(GPQ),旨在和供货商就双方可以接受的质量标准达成一致。GPQ应该被作为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一个指导。G PQ 明确规定了H&M公司的规则.要求.限制.条件及标准相一致的最低质量控制要求。G PQ 被视作是H&M公司同供货商之间就定单所达成的合同。合同的其余部分包括H&M公司的所有其它正式文件。见第三页。 供货商有责任保证第三页上的所有H&M公司的正式文件同纱线.布料及附件供货商都加以了沟通。 如果上述这些文件所提出的要求没有被执行或达到,H&M公司保留取消订单或将原订单重新处置的权利。由于没有达到这些规定而由此产生的任何费用将由供货商承担。引起的法律诉讼按进口国的法律程序进行。 从生产的计划阶段直到大货出运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质量控制,这一点很重要。 服装检验的目的是目测检查服装,根据所有H&M公司的正式文件的规定和H&M公司已接受产前确认样的标准来评判服装的整体形态和外观。H &M 公司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中对系统和工艺进行实时检查。对于H&M 公司的每一份订单,都必须有最终的质量控制报告,以保证质量符合要求。H &M公司的质量控制人员会在生产期间定期到供货商处查看,监督并确保供货商严格

执行了H&M公司质量标准与要求。H&M公司人员应当有权利在生产前.生产期间以及生产后的任何时间都能随时检查所有服装和查阅所有记录。 但是,检验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检查出次品的百分率,更要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在以后的生产中尽早纠正这些问题。H &M公司要求供货商: * 员工接受过与他们的工作相关的培训。 * 对服装的全部相关部份都要有记录:面料.辅料.包装材料.衣架等 *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检查结果加以记录。 * 在疵点出现之前及时发现问题 * 出现疵点后立即停止生产* 明确问题,查出原因,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H &M 正式文件 * H&M公司订货单.尺寸表.纸样.结构图.尺寸和颜色搭配表.商标指示.生产单和细节说明等 * H&M公司的《行为准则》 * H&M公司《质量标准与要求》 * H&M公司的《童装安全性要求》 * H&M公司《有关化学品的限制》 * H&M公司《太阳眼镜的限制》 * H&M 公司交货及贸易条件(H&M D&TC),交货的条款及交货方式。供货商所在国应持有两者其中之一。 * H&M公司标准购买条件* “ICC Incoterms”的最新版本 制造手册1样品程序 1.1 一般规则 * 在订单上已经写明所要求的服装尺码和每一个样品的交货期限。直到H&M公司认可了供货商提供的产前确认样后,订单方才生效。如果产前确认样到达H&M公司的时间晚于

第1章 质量控制手册的典型内容,本课程涉及哪些

第1章质量控制手册的典型内容,本课程涉及哪些(优) 质量控制手册所包括的典型内容: (1)质量控制的依据。包括所采用的规范、标准、手册等 (2)管理、组织及人员。应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分管人员及各种组织、管理制度 (3)质量控制工程。包括质量控制方针,质量控制规程的拟定和发布,质量检查制度,抽样检验方案,质量控制图等。 1)工序流程: 独立钢筋砼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2)工作内容: 1)钢筋安装: a) 钢筋下料长度:①号筋=B-100+弯钩长度(螺纹钢可不作弯钩) ②号筋=S-100 b) 钢筋安装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材料单相符; c) 在基础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独立基础的双向第一排应为B-50和S-50,然后按各 号钢筋依次摆放,然后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d)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得倒到一边; e) 因本工程的独立基础为单排钢筋,所以柱插筋应在基础模板安装好后绑扎,以防造 成插筋移位,柱插筋的规格应与上部柱筋的纵筋一致,柱插筋的箍筋应比柱箍筋小一个 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柱插筋底部应做“L”钩,钩头长度15d,其埋在基础混凝土内设 两道箍筋; f) 柱插筋扎完后应再次复核柱的轴线位置,然后与模板固定牢靠。 2)模板安装 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 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稳撑牢;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进行上 一阶模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

最后检查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 3)基础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不设搅拌设备,直接采用泵送。 (1)准备工作 A、基础钢筋必须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B、基础及柱插筋的轴线位置复核无误,模板标高准确支撑牢固; C、混凝土配合比(C25)已具备,原材料经检验合格且计量设施调整准确; D、已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已经知道“做什么,怎么 做,如何做好”; E、浇筑用的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必须安全稳固,能满足浇筑要求。 (2)操作工艺 A、按台阶分层一次完成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每一次混凝土要一次卸足,先角部 后中间,务必使混凝土充满第一级模板; B、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情况,应在第一级混凝土振捣下沉2~3cm后 暂不填平,继续浇筑第二级,先用铁铲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然后再分层浇筑,外围边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级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待第二级混凝土浇筑齐模板顶边再拍实抹平; C、用插入式振动棒将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 (3)混凝土养护 A、完成基础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下12小时后开始进行浇水养护,养护用水必须为自 来水(即配制混凝土用的水) B、在确保基础角部不受损坏的情况下方可拆除边模; C、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浇水频率以维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准。 (4)混凝土试块制作 混凝土出厂时应有合格证和试块试验报告,但现场施工时也要做试块。每台班且不大于50m3混凝土不少于三组试块,一组标准养护,二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上应有编号、工程名称、结构部位、强度等级及制作日期等内容。标准养护试块应在拆除试块模12小时内送到试验室进行养护,同条件试块应置于相应部位进行养护,且在累计达600℃时检验其实际强度。 3)标准 (一)清理及垫层浇灌 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及扰动土,不留积水,立即进行垫层砼施工,垫层砼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 (二)钢筋绑扎 垫层浇灌完成后,砼达到1.2Mpa后,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弯钩部分必须与底板筋成450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cm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做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基础砼浇完后,必须进行更换。独立柱基钢筋绑扎示意 钢筋绑扎好后底面及侧面搁置保护层塑料垫块,厚度为设计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不得 大于1000mm(视设计钢筋直径确定),以防出现露筋的质量通病。 注意对钢筋的成品保护,不得任意碰撞钢筋,造成钢筋移位。 (三)模板 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小钢模或木模,利用架子管或木方加固。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

OnXDC软件快速入门手册

OnXDC软件快速入门手册X0116011 版本:1.0 编制:_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9月

OnXDC软件快速入门手册X0116011 版本:1.0 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9月

目录 第一章、从新建工程开始 (3) 1.1新建工程 (3) 1.2激活工程 (3) 第二章、全局点目录组态 (4) 2.1运行系统配置 (4) 2.2点目录编辑 (4) 第三章、站点IP设置 (4) 第四章、运行XDCNET (5) 第五章、XCU组态 (6) 5.1用户登录 (6) 5.2进入XCU组态 (6) 5.3进行离线组态 (6) 5.4在线组态修改(通过虚拟XCU) (8) 第六章、图形组态 (11) 6.1进入图形组态界面 (11) 6.2手操器示例 (11) 6.3图形组态过程 (11) 6.4保存文件 (17) 6.5弹出手操器 (18) 6.6添加趋势图 (19) 6.7添加报警区 (20) 6.8保存总控图 (21) 第七章、图形显示 (21)

第一章、从新建工程开始 1.1新建工程 XDC800软件系统安装后会在操作系统的【开始】—>【程序】菜单中创建OnXDC 快捷方式,点击其中的【SysConfig】快捷方式运行系统配置软件,然后点击工具栏上的【工程管理器】按钮,打开工程管理器,点击工具栏上的【新建工程】按钮,弹出新建工程对话框,首先选择工程的存放路径,然后输入工程名称,如“XX电厂”,点击【确定】按钮,系统会在该工程路径下新建四个文件夹,分别是Gra、Res、Report、HisData,其中分别存放图形文件、图形资源文件、报表文件、历史数据文件。 1.2激活工程 在【工程管理器】的工程列表中找到刚刚创建的工程,选中后点击工具栏上的【激活工程】按钮,即可将该工程设为当前活动工程。

[中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手册(126页)[详细]

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手册

前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GB/T19001—20XX”、“GB/T50430—20XX”、“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三个规范为基础;以“工程局20XXC/0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相关文件”、工程局“项目管理手册”相关规定、工程局“项目部质量管理检查考核办法”三个文件为准则;施行“标准化”与“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提质增效”为主题;在“成败在质量”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本手册对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系统的梳理,按流程分步骤进行解析,旨在使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流程化;达到管理的目的。 前期准备: 1、资料档案盒36个; 2、档案盒侧立面标签见附件《资料封面》—档案盒标签; 3、各种资料封面见附件《资料封面》; 4、检查验收常用工具(包括靠尺、游标卡尺、回弹仪、扭力扳手、万用表等); 5、相关国家、地方及企业现行规范、规定及标准等,过期更新; 第一步:质量策划

时间:《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 内容: 1、《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后,根据《工程承包合同》、国家、地方、企业自身对该工程“质量”的相关要求,由公司“技术·质量部”进行策划,项目工程部负责组织、实施,公司主管领导审批,该策划一式三份,公司工程部、技术·质量部、项目部各留存一份; 2、“策划”主要编写内容为质量目标的确定、质量体系的建立、创优策划和QC小组活动成果策划、实体质量的控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资料管理等; 3、要求:所有工程项目必须全部包括在内,不得有遗漏; 4、制作封面见附件《资料封面》—1“质量策划”;资料包括: 1〕、质量策划及相关审批、签字文件; 2〕、交底记录、交底影像资料; 编写范例:《×××项目质量策划》—附件一⑴; 使用表格:管理交底记录—附件一⑵;

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

PDCA简介 是最早由美国质量治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因此又称为“戴明环”。PDCA的含义如下:P(PLAN)--打算;D(Do)--执行;C (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确信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治理体系运转的差不多方法,事实上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技术和方法。如下图所示,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个时期(图1所示)、8个步骤。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 循环,依此类推。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确实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统计的工具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时期"、"八个步骤"和"七种工具"。 四个时期确实是P、D、C、A; PDCA8个步骤 ①分析现状,发觉问题;②分析问题中各种阻碍因素; ③分析阻碍问题的要紧缘故;④针对要紧缘故,采取解决的措施; --什么缘故要制定那个措施? --达到什么目标? --在何处执行? --由谁负责完成? --什么时刻完成? --如何样执行? Why,what,where,who,when,how.(5W1H) PDCA8个步骤 ⑤执行,按措施打算的要求去做;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

Paramics快速入门手册

Paramics快速入门手册 本手册旨在提高广大用户的基础应用能力,为广大用户入门提供参考,手册涵盖了软件的安装与运行、仿真路网状态的查看、数据报告的查看和三维仿真方面的基础操作等内容。 用户可以以本手册作为学习Paramics软件的辅助手册,结合软件其他的技术操作手册(软件自带的manual)进行Paramics软件的基础学习。 用户在使用本手册的过程中如有疑问,请跟我们技术支持部门联系,发邮件至Paramics-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b218947658.html,, 或登陆我们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218947658.html,,九州联宇将给您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服务。

第一章 安装、运行软件 (3) 1.1安装软件 (3) 1.2运行软件 (3) 第二章 使用Paramics软件 (4) 2.1、二维模式下 (4) 2.2、三维模式下 (4) 2.3、观察点控制 (4) 2.4、地图窗口 (6) 2.5、仿真控制操作 (6) 第三章 仿真分析 (7) 3.1、OD显示 (7) 3.2、热点显示 (8) 3.3、车辆动态信息显示 (9) 3.4、车辆追踪 (11) 3.5、公共交通信息显示 (12) 第四章数据报告 (13) 第五章演示 (14) 5.1、设置图层 (14) 5.2、图层叠加 (14) 5.3、PMX模型 (15) 5.4、环境影响因素 (16) 5.5、飞越播放 (17) 第六章制作仿真视频 (18) 结语 (19)

第一章 安装、运行软件 1.1安装软件 用户在安装Paramics V6安装之前,必须确认安装了.NET Framework 3.0以上的版本。确认安装之后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插入安装光盘,以下两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点击Paramics V6 setup,运行软件 2、按照屏幕出现的安装指南进行操作 3、安装结束后要重启计算机 1.2运行软件 用户在启动Paramics之前,确保USB软件狗的红灯闪亮 用户可以通过一下操作打开Paramics路网 点击开始菜单,打开Paramics建模器(Modeller); 在软件中点击File ――Open,打开存放路网文件的文件夹; 选中Demo1,点击OK即可载入演示网络。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参考知名建设集团质量控制手册)

XX建设集团新业务板块 机电安装公司 工程质量控制手册项目名称: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质量目标 0 第二章质量管理网络 0 第三章质量管理制度 (3)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3) 2.定期质量分析会制度 (3) 3.工程质量检查评比、奖惩制度 (4) 4.全员质量教育制度 (4) 5.样板先行制度 (5) 6.工序检查验收程序、制度 (5) 7.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质量验收制度 (6) 第四章质量管理职能分工 (6) 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6) 2.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7) 3.质量总监/质监工程师质量职责 (7) 4.专业工程师质量职责 (8) 第五章质量控制措施 (8) 1.质量文件控制 (8) 2.采购质量控制 (9) 3.甲供产品控制 (9) 4.产品质量标识和可追溯性 (9) 5.质量过程控制 (10) 6.设备质量检验和试验 (12) 7.不合格品的控制 (12)

8.质量记录的控制 (13) 第六章质量控制工艺流程 (13) 1.专项技术及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3) 1.1 电气安装工程 (13) 1.2 管道安装工程 (14) 1.3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 (15) 2.关键工序技术及质量控制保证措施(详细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另行编制) (16) 2.1 预留预埋 (16) 2.2 卫生器具安装 (17) 2.3 配电箱安装 (17) 2.4 配管 (18) 2.5 管内穿线 (19) 2.6 电缆线路敷设 (20) 2.7 电气器具安装 (21) 2.8 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22) 2.9 金属风管制作、安装 (22) 2.10 风机盘管安装 (23) 2.11 风口安装 (24) 2.12 水泵安装 (24) 2.13 排水机制铸铁管安装 (24) 2.14 管道、冲洗试压 (26) 2.15 防腐保温 (27) 2.16 调试 (27) 3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8) 4成品保护措施 (28)

A系统快速入门指导手册

九洲港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 用 户 使 用 手 册 集团电脑部 本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OA系统)内容包括协同办公、文件传递、知识文档管理、

公共信息平台、个人日程计划等,主要实现本部网络办公,无纸化办公,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内部的办公效率。OA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监控管理机制,最终解决部门自身与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效率问题,从而系统地推进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一、第一次登录到系统,我该做什么? 1、安装office控件 2、最重要的事就是“修改密码”!初始密码一般为“123456”(确切的请咨询系统管理员),修改后这个界面就属于您自己的私人办公桌面了! 点击辅助安 装程序 安装 office 控件

密码修改在这儿! 一定要记住你的 新密码! 3、设置A6单点登陆信息 点击配置系 统 点击设置参 数 勾选A6 办公系 统

输入A6用户和 密码后确定 二、如何开始协同工作? “协同工作”是系统中最核心的功能,这个功能会用了,日常办公80%的工作都可以用它来完成。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发个协同”吧! 1、发起协同 第一步新建事项 第五步发送 第二步定标题

第三步定流程 式 第四步写正文 方法:自定义流程图例:

第一步新建流程 式 第三步确认选中第二步选人员 在自定义流程时,人员下方我 们看到如下两个个词,是什么 意思呢? 第四步确认完成 、 提示(并发、串发的概念) 并发:采用并发发送的协同或文电,接收者可以同时收到 串发:采用串发发送的协同或文电,接收者将按照流程的顺序接收 下面我们以图表的方式来说明两者的概念: 并发的流程图为:

某物业管理公司质量控制手册范本

1. 目的 通过消除在向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已被发现的适用围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出现,防止类似的不合格再次发生,实现公司服务质量日常持续改进,以达到促进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围 2.1发生在辖区的各类刑事案件和重大火灾未遂和大小火灾事故; 2.2无论何种原因(如跑水、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造成公司自身损失或小区公共设备、设施等损坏,估算损失在1000元以上的各类事件; 2.3无论何种原因造成顾客个人财产损失,且对方向我方提出索赔要求的各类事件; 2.4轻伤以上的工伤事故及重大工伤; 2.5政府有关部门,各类新闻媒体已介入的对我抱怨事件; 2.6小业主三人以上联名抱怨的事件及其它的顾客重大抱怨; 2.7有可能造成公司声誉损害及经济损失的各类事件; 2.8公司服务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严重服务质量不合格 2.9部服务质量检查、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和第三方审核以及政府验评中发现的严重不合格; 3.职责 3.1质量管理部负责识别和向公司主管经理报告2.8、2.9中描述的不合格情况。 3.2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负责识别和在第一时间依照职责和权限对在本单位发生的除2.8、2.9外的上述情况进行处理,并在24小时以口头形式向公司主管经理报告。 3.3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对一般顾客抱怨进行跟踪和验证。 3.4公司主管副总负责评价确保不再发生的措施需求并安排相关部门对纠正措施的执行进行跟踪和验证; 3.5对顾客抱怨的处理结果,应通报顾客征求意见,进行或上门回访。 4.容 4.1当发生2.0中描述的情况时,各单位(部门)必须首先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有效处理; 4.2公司主管经理负责安排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部门)一起调查、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从对成本、业绩、可信性、安全性和顾客满意等方面的影响来评价出现的不合格对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 4.3责任部门为消除不合格产生原因,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针对调查、分析的不合格原因制定纠

质量手册:关于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修改页

0 目录

01 关于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概况 本手册根据CNCA-01C-015:2001《电器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焊机》(以下简称“实施规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本质量手册符合“实施规则”的要求,是本公司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用以确保和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本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本公司职工必须严格按本手册以及质量体系中其他文件规定的要求执行。 本质量手册也可作为对外提供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时使用。 质量手册及其管理 ㈠依据及意义: 本质量手册是依据“实施规则”而建立的,是本公司质量体系的基本纲领和行为准则。 ㈡编写及批准: 本手册由质量负责人制订,经总经理批准后以发布日期为生效日期。 ㈢分发及控制: ①本手册由品质部负责分发和控制,发放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并保存手册

的分发记录。 ②本手册受控发放范围是经总经理核准同意后的发放名单进行发放,若有顾客或其它 原因需要对外发放,则总经理同意后发放。 ③修改及作废: a.在手册使用其间,如有修改意见,各部门主管应汇总意见,及时反馈到办公室; 质量手册应每年的管理评审会议上得到评审,评价其适宜性、充分性及与“实施规则”的符合性;必要时对手册予以修改。 b.本手册的修改,必须经原核准者审批后方为有效。若需其他人员审核,则应确保 其得到相关背景资料。 c.本手册的修改以整章节修改的形式出现,由办公室从受控手册中收回已作废的文 件页经总经理核准后销毁,保留一份底稿并盖上“作废”章。 d.凡作修改的手册,必须由办公室在文件修改记录表中给予明确记载。 e.对非受控手册不予跟踪修改。 ④纪律及法律 a.本手册持有者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禁止私自外传、外借和赠送他人。调离本公 司时,必须归还品质部或办理交接手续。 b.本公司对本手册拥有知识产权,未经总经理的书面同意,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私自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1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a)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b)质量具有_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四个特点。 c)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d)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PDCA循环_。 e)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机、料、法、测、环_。 2、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2分) a)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 b)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c)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质量要求的能力。 d)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e)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f)一般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超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 3、简述题(每题5分,共45分): a)如何理解质量? 简答: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指某事物本身应具有的特性。如:定位销的外径、产品的外形等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b)简述质量概念的发展? 简答:质量的概念由符合性发展到适用性,最后发展到广义质量。 符合性质量:它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适用性质量:它是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 广义质量的概念: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它既反应了要符合标准要求,也反应了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 c)你是如何理解质量管理的? 简答: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策划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这些质量目标设计行动方案。

质量科质量管理操作手册

质量科质量管理操作手 册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质量管理模块操作手册 一、基础资料定义 1、项目质量安全工作分解结构 质量管理模块资料编制前,首先进行项目质量安全工作分解结构的确定。确定原则:按照每个单位工程进行逐级分解,工程不涉及的分部、分项工程不要进行分解。质量分解结构层次如下: 土建工程:单位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主体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装饰装修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屋面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节能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 安装工程:单位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建筑电气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电梯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 2、操作步骤:点击【项目综合管理】→【项目基础资料】→【质量安全工作分解结 构】,选中所分解项目,点击【新增】→弹出质量安全工作分解结构页面,然后进入页面点击【新增】。 3、具体操作方法 3.1 单位工程分解结构 项目有多个单位工程时,要依次逐个进行分解。 【编码】:从01开始编码,一个单位工程形成一个编码。(必填) 【名称】:×××小区1#楼(必填)

【工程项目】:引用上级(必填) 【结构性质】:点击“▼”选择单位工程(必填) 3.2 导入模板 选中单位工程→点击【导入模板】→弹出导入模板页面→选中所需分部(土建:地基与基础分部、主体结构分部、装饰与装修分部、屋面分部、节能分部;专业分公司根据实际需要导入)→点击【确定】。 注意:本工程涉及的分项、检验批启用。 3.3 退出项目基础资料 进入业务流程 二、质量管理 公司全面掌握在施项目质量管理工作,通过查看相关数据、质量检查内容、质量情况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最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操作步骤:项目综合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目标管理→质量目标定义、质量目标检查→选择所在项目→点【新增】→填写内容→修改【制单日期】→保存→提交。 1、质量策划 1.1质量目标管理

品质控制基本知识

品质控制基本知识 一.品质控制的演变 1.操作者控制阶段:产品质量的优劣由操作者一个人负责控制。 2.班组长控制阶段:由班组长负责整个班组的产品质量控制。 3.检验员控制阶段:设置专职品质检验员,专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 4.统计控制阶段:采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是品质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创了品质控制的全新局面。 5.全面质量管理(TQC):全过程的品质控制。 6.全员品质管理(CWQC):全员品管,全员参与。 二,品质检验方法 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形: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 ①适用于以下情形:a. 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b. 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 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d. 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可以将一个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b.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 e.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况下,采用一般水平Ⅱ。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⑤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还是多次抽样方案。 ⑥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三、检验作业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