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作为一位幼教工作者,在每年的民办幼儿园年检工作中,我亲眼目睹了许多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情景:在设备简陋的教室里,几十个孩子挤在一起,老师在讲台上大声教着拼音和指导着写字,最后一排小孩几乎看不到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看着这一幕,我就一阵阵地揪心,不禁由衷地发出感慨:转变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那么,幼儿园“小学化”存在的因素是什么?幼儿园“小学化”有哪些危害?怎样才能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存在的因素

1、家长的观念错误。

不少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念,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错误地认为孩子越早点识字、学数学越好,因而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里多学点文化基础知识,多掌握一些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学习技能。他们对幼儿园的评价,也往往以幼儿会认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来作为标准。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给幼儿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很多幼儿园难以坚持正确的办园理念。这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幼儿园的功利思想严重。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不少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一切“向钱看”,为了自身的利益,宁愿放弃正确的办园理念,一味迎合家长的的需求,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而开设拼音、识字、算术等小学课程,让幼儿拿出所谓的“学习成绩”来,向社会炫耀自己的“办园质量”,以便扩大影响,抢到更多的生源。

3、园长和教师队伍不够专业。

由于园长的不专业,在管理上就出现了偏差,用管理小学生的方法来管理幼儿,根本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造成幼儿园管理“小学化”。此外,幼儿园专业教师的短缺,加上教师自身学习机会少而无法提高专业知识,造成不少幼儿园教师不懂得幼儿的特点和教育规律,认为幼儿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于是便像教小学生那样给幼儿上文化课,甚至布置家庭作业,使幼儿教育“小学化”。

4、资金投入不足,办园条件差。

部分幼儿园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许多设备无法添置,幼儿活动的环境无法创设,很多适合幼儿的活动也就无法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把幼儿园继续办下去,就只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而实行“小学化”的教育了。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诸多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严重地违背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心

发展规律,自然就会对幼儿造成很大的危害。

1、由于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比较弱,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容易使大脑疲劳,造成神经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和表情呆板等。

2、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的学习能力,强迫他们像小学生那样学习文化知识,他们的智力水平跟不上就会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正如我看到的几位一年级学生,由于在“小学化”幼儿园三年时间里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写字、计算等作业,上了一年级不但学习成绩并不见得好,而且讨厌上语文课,畏惧上数学课,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

3、由于“小学化”的幼儿园课程设置不按照《规程》、《条例》规定执行,老师没有按照《纲要》要求来进行教育活动,使幼儿园大班、学前班都教一年级教材,造成幼儿阶段重复了三年教育,导致这些儿童在一年级时养成了不爱动脑、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三、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解决策略

1、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产生,与一些家长的错误观念有关。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对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论,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如组织亲子游戏活动,使家长在亲子互动游戏中感受到自己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分享孩子们的快乐,让他们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认识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纠正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这样,他们就不会要求幼儿园搞拔苗助长的“小学化”教育了。

2、幼儿园要摒弃功利思想,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

各幼儿园要自觉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执行《幼儿园工作条例》,切实贯彻《纲要》精神,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宗旨,合理安排好幼儿每一日的活动,做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要做到“三个为主”,即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各个活动环节要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和分散活动的交替。注意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自由活动的结合。要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

同时,要合理安排幼儿园课程。课程设置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

权力,坚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所以幼儿教育活动中应通过发挥游戏的作用来发展幼儿的体能、智能,平衡幼儿情绪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3、要想方设法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幼教队伍是否专业化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就像我市许多民办幼儿园,本身就缺少专业教师,加上教师的流动性大,导致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无法提高,造成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指导教师学习教育法规,使每一位教师都熟知其内容,还要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做到依法施教。

(2)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教师知道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不同于小学教育,不能用教育小学生的方法来教育幼儿。要引导教师走出那种把教育活动搞得严肃、死板,束缚幼儿活动天性的误区,让教师懂得摆正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市尝试开展“基于博客的幼儿教育案例研究”,采用“集体备课——现场展示——专家点评——在线研讨”的模式,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以后可以多开展诸如此类的有实效的培训活动,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3)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因为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4、要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的监管和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幼儿教育指导性文件的要求,通过督导检查,规范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保育行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教研部门要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活动观摩、案例研讨、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同时发挥示范园的引领作用,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更新观念,规范办园,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5、加大投入,优化办园条件。

要采取政府扶持和幼儿园自筹相结合的方法,投入资金配备专业的幼儿教具、玩具、活动场地、活动室、功能室等,给幼儿创造一个能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幼儿教育能真真正正地“幼儿化”而不是“小学化”。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幼儿园产生“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存在的危害,那么就必须纠正错误倾向,不能任其发展,让幼儿继续受到伤害。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对策,引领幼儿园走出“小学化”教育的误区,努力使幼儿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得

到发展,并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