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具-决策预测]弹性系数法(ElasticCoefficientMethod)

[管理工具-决策预测]弹性系数法(ElasticCoefficientMethod)
[管理工具-决策预测]弹性系数法(ElasticCoefficientMethod)

[管理工具-决策预测]弹性系数法(Elastic Coefficient

Method)

弹性系数法(Elastic Coefficient Method) 什么是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法在对一个因素发展变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弹性系数对另一个因素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的一种间接预测方法。弹性系数法适用于两个因素y和x之间有指数函数关系的情况,式中α为比例系数,b为y对x的弹性系数。

弹性一词来源于材料力学中的弹性变形的概念。弹性系数指材料长度变形的百分比同所施加力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称为交互弹性。后来弹性的概念被推广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弹性系数被用来表示两个因素各自相对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在某一时期内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同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的比率,就称为在该时期内能源消耗相对于工农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如果这个系数为0.9,比例系数α为

1.096,工农业总产值预测增长为7.2,,那么能源消耗增长的预测就是6.48,。弹性系数法的预测公式

有3种表达形式:

1、

2、

3、(近似公式为)

式中k为基期,t为预测期。相应地弹性系数b也有3种估值方法:

1、logy = blogx + loga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tt

2、

3、

从y同x的函数关系中求得。当弹性系数为常数时,称为恒弹性系数,否则为变弹性系数。称为弹性充足;|b|,1,当|b|,1,称为弹性充足;|b|,1,称为弹性不足。

弹性系数法的应用

弹性系数法在能源方面应用很广,常用的是能源需求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弹性系数。例如工业的弹性系数,中国1950,1978年为0.95,1.0;美国

1950,1973年为0.94;日本1960,1973年为1.0,1975,1978年降为0.43。工农业

总产值预测增长为7.2,,那么能源消耗增长的预测就是6.48,。大多数国家在 1.0附近。对于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可对消费者收入水平求弹性,称为需求量的收入弹性;对其价格求弹性,称为价格弹性;对另一产品(互补产品或代用产品)的价格求弹性,称为交互弹性。

弹性系数法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此方法的数学模型为:

,

,

式中:

, ——未来第L期的预测值;

, Y——预测对象在当前统计期值; T

', i,i——预测对象在过去和未来时间的平均增长率(%);

, L——预测期的时间长度;

', q,q——分别为类比变时在过去和在未来的年均增长率。

例:某地区在某年的货物周转量为2000万t.km,在过去的5年中,该地区的货物周转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而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预计未来3年中该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保持8%的平均增长速度,那么该地区3年后的货物周转量为:

(万t.km)

弹性系数法案例分析

[1]案例一:基于弹性系数法的全国公路客货运量预测研究

一、概况

到2002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76.5222×104km,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2。513×104km,汽

[2]车总保有量超过2053(1677×104辆。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公路客货运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在2002年,我国共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以下简称公路客

[2]运量)147.53亿人,公路货物运输量(以下简称公路货运量)111.63×108t,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加5.1653,和5.6813,。

预测今后几年我国公路客货运量及其发展趋势,对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比较完善的公路客货运市场,从根本上转变公路客货运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公

路客货运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为其他一系列相关问题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时间序列数据及其初步分析

从开展预测的角度出发,充分地占有数据是必要的前提。只有充分地占有过去的数据和未来的信息,才能正确地把握事件的特性,选择和判断影响预测事件的主要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在此,数据的多少和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预测的精度。

表1过去10年我国公路客货运量国内生产总值时间序列数据。

表1 给出与预测直接有关的各种时间序列数据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t 1 2 3 4 5 6 7 8 9 10 公路客运量(亿人) 86.0719 95.3940 104.0810 112.2110 120.4583 125.7332 126.9004 134.7392 140.2978 147.5257 公路货运量84.0256 89.4914 94.0387 98.3860 97.6536 97.6004 99.0444 1038813

105.6312 111.6324 (10^8t)

国内生产总值(亿34634 46759 58478 67885 74463 78345 82067 89404 95933 102170 元)

而与表1中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应的各项指标年增长率见。表2

表2 各项指标年增长率 (%)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公路客运量增长率 17.6209 10.8306 9.1064 7.8112 7.3498 4.3790 0.9283 6.1771 4.1121 5.1653

公路货运量增长率 7.5953 6.5049 5.0813 4.6229 -0.7444 -0.0545 1.4795 4.8836 1.6845 5.6813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变价) 13.50 12.60 10.50 9.60 8.80 7.80 7.10 8.00 7.30 8.00

三、弹性系数法预测模型

1.弹性系数法预测模型

弹性系数法是经济预测中被各国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所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用该方法预测时的数学模型为

式中——预测对象y在时刻f的预测值; yt

——预测对象y在当前时刻t^\prime的值;

——预测对象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增长率,%;

i——预测对象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平均增长率,%;

——弹性系数;。 Es

——类比变量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增长率,%;

q——类比变量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平均增长率,%。

2.预测结果

由表1、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公路客运量年均增长率为7(3481,,公路货运量年均增长率为3.6734,,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9.32,。另外,2002年全国共完成公路

8客运量147(5257亿人,公路货运量111.6324×10t。

与此同时,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一直保持

7.18,的年均增长速度。而按国家统计局对今后几年的预测以及对国民经济实际运行情况的深入分析,今后几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极有可能为8.00,左右。

由此可以确定,按弹性系数法预测模型,我国2007年的公路客运量低值应为。

(亿人)。

而其高值则为

(亿人)。

同理,2007年的公路货运量低值应为

表3为采用弹性系数法时2003-2005年的具体预测值。

表3 我国2003年-2005年公路客货运量预测值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t 1

低值: 155.8757 164.6982 17430201 183.8697 194.2767

公路客运量(亿人) 高值: 156.8307 166.7227 177.2385 188.4177 200.3018 平均值: 156.3532 118.0402 121.3807 124.8158 128.3481

低值: 114.7916 118.0402 121.3807 124.8158 128.3481

8公路货运量(10t) 高值: 115.1523 1187831 122.5285 126.3919 130.3772 平均值: 114.9720 118.4117 121.9546 125.6039 129.3627

四、预测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由弹性系数法所得出的预测结果,不难看出我国2003年一2007年间无论公路客运量,还是公路货运量均将呈继续上升的态势,预测年份里两者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9857%和2.9921%,较之它们在过去的10年中各自的年均增长速度

略低一点,但比两项指标最近5年中分别为4.1524%和2.7349%的年均增长速度要高出不少,因而预测结果与国家宏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十分吻合,或者说绝对有能力支撑预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

另外,预测结果也提醒我们,未来几年公路客货运量的增长势头仍然比较强劲,因而对道路基础条件和客货运装备条件的改善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决策者们未雨绸缪,认真加以应对。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快发展公路交通,使公路交通运输生产力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做出新的贡献。

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快道路运输结构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策引导、行业推动、企业自愿、外引内联等途径,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尽快形成一批具备一级经营资质的跨地区、跨行业的运输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规模经营效益,提高公路客货运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快科技创新,

加快公路交通信息化、公路数据库、智能交通系统(ITS)、现代物流技术(MLT)等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实现公路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

由弹性系数法所得出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我国2003年一2007年间公路客货运量均将呈继续上升的态势,预测年份里两者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9857%和

2.9921%,与国家宏观目标十分吻合,也完全可以支撑预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市场预测与决策复习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市场预测与决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20% 1、市场预测 2、亏平衡分析图 3、风险型决策 4、系统性原理 5、预测误差 6、随机抽样 7、敏感性分析 8、市场普查 9、面谈调查 10、投入产出分析法 11、完全信息 答案: 1、市场预测:是对商品生产、流通、销售的未来趋势或状态进行的科学推测与判断。是预 测学理论与方法在经济领域的运用,集中表现在市场体系中的运用。 2、盈亏平衡分析图是借助于直角坐标反映销售量、成本、利润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揭示 在不同情况下企业盈利、亏损、平衡状态的一种图示决策分析方法。 3、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的问题已经了解,但不能完全控制其发展变化,因此,处理问题的 每个决策方案都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各种结果的可能性可以以用概率分布来描述。 4、系统性原理是指预测必须坚持以系统观点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实现预测的系统 目标。 5、预测误差是指预测模型的理论估计值同历史观察期的实际发生值之间的差异。是用以衡

量预测精确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6、随机抽样是按随机原则在调查母体中进行抽样。随机原则是保证母体内每个样本被抽取 的机会均等的原则。 7、敏感性分析法是指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定因素引起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以揭 示决策方案的优劣性在其实施过程中怎样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对决策方案承受外在条件变化的能力作出科学的判断。 8、市场普查:是指企业为了掌握市场的全面情况,了解某些重大问题而专门组织的对市场 有关母体进行逐一、普遍与全面的调查。 9、面谈调查:是指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双方直接面谈,询问调查问题,收集市场资料的一 种调查方法。 10、投入产出分析法:是指一种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以及企业内部投 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计量经济方法,可用于经济分析和市场预测。 11、完全信息:是指为决策需要所提供的全部的、完全准确可靠的信息。 二、填空30% 1、市场预测的一般原理主要有系统性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性原理、可控性原理。 2、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谈调查法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德尔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5、正确地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市场预测,一要注意数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要注意数据资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要保

论管理学中决策和计划的关系

论管理学中决策和计划的关系-----点击查看参考写作资料 中决策和计划的关系 管理的中心环节,影响着管理各功能的发挥 ,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行政组织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的基础和起点,决策的优劣,直接制约着管理的好坏。首先,管理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目标,就是管理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定,决定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制定目标首先面临选择目标的决策。目标是主观的,又是具体和现实的,不仅有长远目标,还有近期目标、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等。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现实可行又具有吸引力,直接制约着管理的成败。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唾手可得,便调动不起人们的积极性; 定得过高,如“水中月”、“镜中花”,让人可望不可及,则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正确目标的制提,那就是要在收集和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如:国内外政治、经济及同行业的发展形势,国家及上级部门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本组织面的状况等)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在多个可选目标中确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具有发展趋势的目标,这就是决策。事实上,人类的一切行动在后。正确的决策,可以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勃勃生机,而如果决策错误,不仅其后的一切努力都将徒劳无效,甚至会造成巨大损失,有年,我国科技工作能不断适应新形势,年年上新台阶,是与一系列正确决策和严格管理分不开的。如:科技体制改革后,科研拨款制度改变研经费逐步减少。各大院校原来采取跑“部”要经费的做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需转向立足地方、面向社会争取科研任务。在这种的科研任务和经费,有多种可行的做法。现在国家根据各学校情况,采取了加强激励、全面动员、推动教师参予科研社会竞争的决策,收到核心是改革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使教师从社会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有比较宽松的使用支配权。例如可提取项目经费总额3%-15%的带有奖提取不超过15%的劳务加班费。此外,若争取到大项目,还有一定的奖励费等。这项决策,经过全校科技工作会议审议论证,学校批准,用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促使学校科研工作形成新的局面。如计算机科学的软件开发工作,过去多数是搞一些横向小项目,而且研经费流失。自从这一决策方案出台后,尤其是对这类软科学研究给予比一般项目更高的立项费。于是,计算机学科不但争取更大规模地横取政府级的大项目。由于有比较充裕的立项费,就有条件组织学生加班加点日夜苦战,从而科研成果不断出来。决策是管理的主要内容,贯策是管理的基础,并非只是对目标的确定。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策。确定了目标,只是管理的开始,为了达到目标,必须拟定一个计划,将实现目标的过程分为一个个阶段和步骤,预先确定先做什么,如是对实现目标的未来各种行为过程作出抉择,为通向目标铺设桥梁。实现目标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哪种最为快捷、最优胜,需要管理者作出过程。计划的实施,又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组织协调人们的行动,包括协调人与工具等活动对象的关系和人与人何设计,人、财物如何优化配置才能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最大潜能; 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有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协调好各部门、各成员间的关系统内部功能的损耗,齐心协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等,都需要决策。由于人是有主观思想的,对人的管理最难,决策也最为复杂。在计划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管理必须适应并反应客观变化,人们既要不时纠正因各种因素造成的对原计划的偏差,又要随计划实行阶段的效果调整自己的行动,这就是控制中的决策。 中决策和计划的关系 决策是管理的首要和中心环节,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整个管理活动,就是这样一利,决策一执行一反馈一再决策一再执行一再反馈的循环和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目标、计划、组织、控制环环相扣,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纵观管理的每一步的决策(目标、计划、组织、控段:收集情报,拟定方案、选择最优方案。而这三个阶段本身都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如,第一阶段,面对大量情报要分析、取舍,需决一阶段收集的材料,拟出各种备选方案,其决策性更明显。事实上,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员在前两个阶段上所花的时间更多。因为只有把前两

市场预测与决策试卷(附答案)

经济预测与决策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量:15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1*15=15分 1.经济预测的第一步是()A A.确定预测目的,制定计划 B.搜集审核资料 C.建立预测模型 D.评价预测成果 2.对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称为()B A.长期经济预测 B.中期经济预测 C.短期经济预测 D.近期经济预测 3.()回归模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是呈直线型的。C A.多元 B.非线性 C.线性 D.虚拟变量 4.以下哪种检验方法的零假设为:B1=B2=…=Bm=0? B A.r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DW检验 5.以数年为周期,涨落相间的波浪式起伏变动称为()D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不规则变动 D.循环变动 6.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 A.众数 B.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7. 通过一组专家共同开会讨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产生“思维共振”,达到相互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的预测方法为()A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PERT预测法 D.趋势判断预测法 8.()起源于英国生物学家高尔登对人类身高的研究。B A.定性预测法 B.回归分析法 C.马尔科夫预测法 D.判别分析预测法 9.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D A.经济性 B.时效性 C.适应性 D.全面性 10.下图是哪种多项式增长曲线()B A.常数多项式 B.一次多项式 C.二次多项式 D.三次多项式 11.根据历年各月的历史资料,逐期计算环比加以平均,求出季节指数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C A.平均数趋势整理法 B.趋势比率法 C.环比法 D.温特斯法 12.经济决策按照目标的性质和行动时间的不同,分为()D A.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决策 B.高层、中层和基层决策 C.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D.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 13.()是从最好情况出发,带有一定冒险性质,反映了决策者冒进乐观的态度。B A.最大最小决策准则

基于回归分析和弹性系数法的运量预测

基于回归分析和弹性系数法的运量预测 发表时间:2019-03-27T11:18:52.2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苏影 [导读] 摘要:运量预测是列车开行方案确定、车流组织、车辆运用计划和列车生产计划编制的基础,也是铁路技术标准、站场布置、通信和信号设计的依据[1]。本文以黑龙江省客运量为基础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弹性系数两种方法进行运量预测。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分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运量预测是列车开行方案确定、车流组织、车辆运用计划和列车生产计划编制的基础,也是铁路技术标准、站场布置、通信和信号设计的依据[1]。本文以黑龙江省客运量为基础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弹性系数两种方法进行运量预测。深入分析了回归模型建立、函数拟合、趋势外推等统计方法的计算过程,为统计学方法在设计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量预测;回归分析;趋势外推;弹性系数 1.引言:运量预测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的测算和判定。准确的运量预测对国家资源配置、投资结构调整、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运输组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预测的对象、层次不同预测可分为客运量预测、货运量预测、全社会运量预测、分行业运量预测。本文主要以地区的全社会客运量预测为案例,但其预测方法也同时适用于分行业的客货运量预测。 2.综述:运量预测是市场预测,属于经济预测的范畴,大多为中长期预测。传统的预测方法按技术特性可分为经验推断法、产销平衡法和经济数学预测法[2]。经验推断法主要根据预测者的经验对未来做出判断,计算简单,应用广泛,主要包括调查法、指标法、弹性系数法等。产销平衡法主要应用于煤炭、矿石、钢铁等大宗品类货物的预测。经济数学法又称数理统计法,主要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推导运算,对预测者的数学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高要求,主要方法有指数平滑、趋势外推、回归分析、重力模型等。本文主要采用弹性系数、回归分析、趋势外推三种方法。 3.基于回归分析法的客运量预测 3.1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利用数据统计原理,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因变量与某些自变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一个相关性较好的回归方程(函数表达式),并加以外推,用于预测今后的因变量变化的分析方法。根据自变量数量可将回归模型分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根据回归趋势,可分为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预测公式为: 由统计数据建立的回归模型是否适用,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相关性是否密切,需要通过相关性系数R判定。在实际分析中当R>0.7时,称强相关;R=0.3~0.7时,称为相关;R<0.3时,称为弱相关,或可认为不相关。 3.2回归模型建立 客运量是人民出行需求和意愿的数值体现,客运量的大小与地区生产力水平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均有很大关系。本文以黑龙江省近30年(1987年-201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国民生产总值(GDP),人均生产总值、人口、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客运量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1、3-2、3-3所示: 表3-1 模型摘要 a.因变量:客运量(万人) b.预测值:(常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人口(万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表3-2 变异数分析 表3-3 模型系数 在建模过程中通过相关性检验将人均生产总值剔除,得到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表3-1所示,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865,判定系数为0.748,说明模型有较高的相关性。表3-2为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由表可

管理学基础问题解答( 第二篇 计划与决策)

管理学基础问题解答(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2004年10月11日)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4.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5.如何评价目标管理制度?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市场预测与决策重点

第一章:信息 方法 分析 判断 第二章: 样本大小的确定: 3. 数据数字特征分析技术 1) 中位数:位于中间的变量。 2) 组中值: 3) 众数:在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变量。在等距数列中,众数在次数最大的一组里 面,有 4) 算术平均数 5) 加权平均数 6) 极差:有称全距,R=序列最大值-序列最小值 7) 标准差 8) 分位数 X 上(75%) 、X下(25%) 9) 平均差:各序列值与其平均值的平均离差。 2221? =σt n 、重复抽样:2 222 22σσt N N t n +?=、不重复抽样: 2 组下限 组上限+=i x 1 100-+=--K K f f M M 组上限组下限

10)绝对平均差 第三章(略) 第四章: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 是通过一组专家共同开会讨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产生“思维共振”,已达到相互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的预测方法。 ●头脑风暴法的分类 ?创业头脑风暴:开会讨论,提出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质疑头脑风暴:开会讨论,使报告或计划趋于完善。 ●对头脑风暴法的评价 (一) 优点 1、产生思维共振,短期内获得创造性结果。2、获取的信息量大,考虑因素多,提供方案全。 (二)缺点 1、易受权威影响 2、易受表达能力影响 3、易受心理因素影响 4、易随大流 特尔斐法 ●特尔斐法 由兰德公司1964年正式提出,它是指主持机构根据预测的课题选定10-50名专家,通过函询收集专家意见,加以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各位专家,征求意见。经过4-5轮的反复,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意见的统计处理:通常采用中位数作为有代表性的预测值,把上、下四分为数所构成区间的作为有50%以上把握的预测区间。) ●特尔斐法的特点: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

ZT04703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

《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T04703 课程名称: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 英文名称:Method of management prognosis and decision 总学时:30讲课学时:30 学分:1 授课对象:质量管理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管理运筹学》 开课参考学期:5 教材:宁宣照.《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科学出版社,2009 教学参考书: [1] 郭秀英.《预测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秦德智.《管理预测定量方法与模型》,科学出版社,2007 [3] 张昭贵.《管理决策模型、方法与应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4] 王延章.《管理决策方法:问题、模型与决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所地.《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一、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及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实际工作中应用预测方法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供管理决策中的科学定量方法。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管理问题中的预测与决策重点讲解的几种方法、原理要清晰、透彻,特别注意整理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能将所学方法很好的应用到实 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基本理论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时间安排 三、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预测概述 第一节预测的作用 第二节预测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预测的分类 第四节预测的程序 第五节预测的精度和价值 第二章定性预测方法 第一节市场调查预测法 第二节专家预测法 第三节主观概率法 第四节预兆预测法 第三章回归分析预测方法 第一节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第二节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第四章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 第一节时间序列概述 第二节移动平均法 第三节指数平滑法 第五章趋势外推预测方法 第一节指数曲线法 第二节修正指数曲线法 第三节生长曲线法 第四节包络曲线法 第六章决策概论 第一节决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科学的决策与如何科学地决策 第三节决策的程序 第七章随机性决策分析 第一节随机决策问题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随机性决策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三节先验信息和主观概率 第四节贝叶斯分析方法 第五节抽样贝叶斯分析 第八章多阶段决策和序贯决策 第一节多阶段决策 第二节序贯(序列)决策 第三节多级决策案例分析 第九章多目标决策 第一节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等价代换法 第三节多属性效用理论 第四节排序方法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第二篇 计划与决策)(doc 7页)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 2004年10月11日) 第3章计划 一、单项选择 1.确立目标是()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计划 B.人员配备 C.指导与领导 D.控制 2.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属于()计划。 A.专项 B.综合 C.财务 D.生产 3.“第十个五年计划”属于()计划。 A.专项 B.长期 C.中期 D.短期 4.管理过程中的其他职能都只有在()确定了目标以后才能进行。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决策职能 5.供应计划是按()进行分类的计划类别。 A.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 B.企业管理部门 C.计划的内容 D.企业管理职能 6.年度计划一般属于()计划。 A.长期 B.中期 C.短期 D.生产 7.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采取行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既定目标,这也是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即()。 A.目标 B.策略 C.规划 D.政策 二、判断正误 1.决策工作是进行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工作的基础。 2.计划是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他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严格意义上讲,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开始。 4.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任务和目标,拟定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5.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及时性。 6.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7.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第4章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的是()。 A、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3.以下哪一条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A、目标制定简便易行 B、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一致 C、目标管理的应用适用于任何企业 D、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4.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A、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5.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市场预测与决策

1、在一次移动平均法公式:中的T表示预测期与当期的间隔数。() A. 正确 错误:【A】 2、在盈亏平衡分析法中,生产的产品Q>Q。,说明能够盈利。() A. 正确 错误:【A】 3、在联测法中,调查某一企业而预测全行业的结果,必须满足该企业与行业具有相同的属性。() A. 正确 错误:【A】 4、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的延伸和深化。() A. 正确 错误:【A】 5、使用最好的回归模型就能完全包括所有的影响因素。()

A. 正确 错误:【B】 6、市场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变化规律,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A. 正确 错误:【A】 7、悲观法都采取“小中取大”的原则。() A. 正确 错误:【A】 8、时间序列随时间变化而波动很大,此时可用移动平均法预测。() A. 正确 错误:【B】 9、市场典型调查必须把调查和预测结合起来。() A. 正确 错误:【B】

10、市场调查可以为市场预测提供必须的信息资料。() A. 正确 错误:【A】 11、F检验又称复相关系数检验。() A. 正确 错误:【B】 12、由于实验调查具有科学性,因而实验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大的说服力() A. 正确 错误:【B】 13、稳态的当期市场占有率等于上期的市场占有率。() A. 正确 错误:【A】 14、指数平滑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权移动平均数。()

A. 正确 错误:【A】 15、市场预测应尽量用定量预测,因为它是最精确。() A. 正确 错误:【B】 16、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既可以分别作为一门学科或一项实际工作,同时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A. 正确 错误:【A】 17、抽样调查特别适用于研究市场现象的数量表现。() A. 正确 错误:【A】 18、市场预测的要素之一是:预测一定要经济理论指导。() A. 正确

工商管理专升本市场预测与决策试卷定稿版

工商管理专升本市场预 测与决策试卷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课程名称:市场预测与决策 一、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市场预测具有的基本特征是预测性、__________、科学性和_____________。 2、特尔斐法的特点是_______和________。 3、市场调查应遵循五个原则,即:有客观性、__________、科学性、__________、和经济性的原则。 4、在抽样调查过程中,分层抽样具有层内_________,层间_________。 5、盈亏分析需要根据决策方案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市场预测的第一步是() A.收集资料 B.明确预测目的 C.判断分析 D.作出预测 2、季节指数预测模型法是一种() A.主观估计预测法 B.技术预测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 D.结构关系分析法

3、多在市场初步调查或对市场情况不甚明确时采用,在正式市场调查中较少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任意抽样法B.判断抽样法 C.配额抽样法D.系统抽样法 4、市场预测步骤的第一步是()。 A.收集数据和资料 B.选择预测方法 C.确定预测目标 D.确定预测人员 5、在应用一次移动平均法对时间序列预测中,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n取的越大,对时间序列修复越强 B.第一移动平均值放在时间序列的末端 C.时间序列波动很大的情况下 D.以上都不正确 6、季节指数预测模型法是一种() A.主观估计预测法 B.技术预测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 D.结构关系分析法 7、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市场预测与决策名词解释

1 同步指标:是指景气指标中与总体经济变化相一致或同步的那些指标。 2 预测精度:是指预测模型拟合的好坏程度,即由预测模型所产生的模拟值与历史实际数据拟合程度的优劣。 3 劣势方案:统计决策中,如果一个方案在任何自然状态下的结果都劣于其它方案结果,则该方案称为劣势方案。 4 层次分析法:是用于处理有限个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最低层次通过两两对比得出各因素的权重,通过由低到高的层层分析,最后计算出各方案对总目标的权数,权数最大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1 灰色预测: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它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并对原始数据的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从而建立模型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状况。 2 风险型决策:是根据预测各种事件可能发生的先验概率,然后采用期望效果最好的方案作为最优决策方案。 3 多重共线性:是指多元回归分析中各个自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可能会导致建立错误的回归模型以及得出使人误解的结论的问题。 4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直观地说,就是时间序列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各观测值围绕某一固定值上下波动。 1 扩散指数:是在某一时期,景气指标中处于扩张(或半扩张)状态

的指标占全部指标的数量比例。 2 自相关系数:是衡量同一变量不同时期的数据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 3 长期趋势因素:它反映了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发展方向,既可以表现为一种近似直线的持续向上、向下或平稳的趋势,也可以表现为某种曲线的形式。经济现象的长期趋势一旦形成,总能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对于预测经济现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卡尔曼滤波:它的实质是由量测值重构系统的状态向量。它以“预测-实测-修正”的顺序递推,达到对状态空间模型的优化拟合。 1 不规则变动:是指经济现象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一种没有规律性的波动。 2德宾-沃森统计量:是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的一个有效方法,其 计算公式为 i i i n i i n i i i y y u u u u W D? , ) ( 1 2 2 2 1 - = - = - ∑ ∑ = = - 其中 ,根据经验,D-W统 计量在1.5~2.5之间表示没有显著自相关问题。 3组合预测:是一种将不同预测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预测结果的方法。组合预测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等权组合,即各种预测方法的预测值按相同的权数组合成新的组合预测值;二是不等权组合,既赋予不同预测方法的预测值的权数是不一样的。 4 α系数决策准则:它是对“坏中求好”和“好中求好”决策准则进行折衷的一种决策准则。α系数依决策者认定情况是乐观还是悲观而取不同的值。若α=1,则认定情况完全乐观,α=0,则认定情况完全

需求预测方法及模型总结

需求预测方法及模型总结 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学号:071412127 学生姓名:刘学鹏 指导教师:秦丹丹 完成时间:2015-11-26

需求预测方法及模型总结 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交通发展政策的制定、交通网络设计以及方案评价都与交通需求预测有密切的关系。现代交通规划理论中的交通需求预测习惯上被分为四个阶段,即交通产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分担预测及交通网络分配。下面就对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以及其各自的模型进行总结。 一、交通生成预测 Ⅰ、增长率法 增长率法是根据预测对象(如客货运量、经济指标等)的预计增长速度进行预测的方法。 预测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Q t =Q (1+α)t 增长率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增长率,但增长率随着选择年限及计算方法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增长率法一般仅适用于增长率变化不大且增长趋势稳定的情况,其特点是计算简单,但预测结果粗略,较适用于近期预测。 Ⅱ、乘车系数法 乘车系数法又称为原单位发生率法,类似于城市交通预测中的类别发生率法,它用区域总人口与平均每人年度乘车次数来预测客运量。模型的形式为: Q t =P t β 乘车系数可以根据指标的历年资料和今后变化趋势确定,但是乘车系数本身的变动有时难以预测,各种偶然因素会使其发生较大波动。此外,人口、职业、年龄的变化也使系数很难符合一定规律。 Ⅲ、产值系数法 产值系数法是根据预测期国民经济指标值(如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和确定的每单位指标值所引起的货运量或客运量进行预测的方法。模型的形式为: Q t =M t β Ⅳ、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法是通过研究单位社会经济指标产生的小区交通出行量,预测将来吸引、发生量的一种方法。此法是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和发展

基于回归分析和弹性系数法的运量预测

基于回归分析和弹性系数法的运量预测 摘要:运量预测是列车开行方案确定、车流组织、车辆运用计划和列车生产计 划编制的基础,也是铁路技术标准、站场布置、通信和信号设计的依据[1]。本文 以黑龙江省客运量为基础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弹性系数两种方法进行运量预测。深入分析了回归模型建立、函数拟合、趋势外推等统计方法的计算过程,为统计 学方法在设计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量预测;回归分析;趋势外推;弹性系数 1.引言:运量预测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的测算 和判定。准确的运量预测对国家资源配置、投资结构调整、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运输组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预测的对象、层次不同预测可分为客运量 预测、货运量预测、全社会运量预测、分行业运量预测。本文主要以地区的全社 会客运量预测为案例,但其预测方法也同时适用于分行业的客货运量预测。 2.综述:运量预测是市场预测,属于经济预测的范畴,大多为中长期预测。 传统的预测方法按技术特性可分为经验推断法、产销平衡法和经济数学预测法[2]。经验推断法主要根据预测者的经验对未来做出判断,计算简单,应用广泛,主要 包括调查法、指标法、弹性系数法等。产销平衡法主要应用于煤炭、矿石、钢铁 等大宗品类货物的预测。经济数学法又称数理统计法,主要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推 导运算,对预测者的数学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高要求,主要方法有指数平滑、 趋势外推、回归分析、重力模型等。本文主要采用弹性系数、回归分析、趋势外 推三种方法。 3.基于回归分析法的客运量预测 3.1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利用数据统计原理,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因 变量与某些自变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一个相关性较好的回归方程(函数表达式),并加以外推,用于预测今后的因变量变化的分析方法。根据自变量数量可将回归 模型分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根据回归趋势,可分为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 预测公式为: 由统计数据建立的回归模型是否适用,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相关性是否密切, 需要通过相关性系数R判定。在实际分析中当R>0.7时,称强相关;R=0.3~0.7时,称为相关;R<0.3时,称为弱相关,或可认为不相关。 3.2回归模型建立 客运量是人民出行需求和意愿的数值体现,客运量的大小与地区生产力水平 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均有很大关系。本文以黑龙江省近30年(1987年-201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国民生产总值(GDP),人均生产总值、人口、固 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客运量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回归分 析结果如表3-1、3-2、3-3所示: 表3-1 模型摘要 a.因变量:客运量(万人) b.预测值:(常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人口(万人),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表3-2 变异数分析 表3-3 模型系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二节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 二:系统的特征 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三节人本原理 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四节责任原理 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五节效益原理 一:效益的概念 二:效益的评价 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工商管理【专升本】-市场预测与决策-2017-9-1810-26-1试卷

课程名称:市场预测与决策 一、填空题(本题共 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市场预测具有的基本特征是预测性、__________、科学性和_____________。 2、特尔斐法的特点是_______和________。 3、市场调查应遵循五个原则,即:有客观性、__________、科学性、__________、和经济性的原则。 4、在抽样调查过程中,分层抽样具有层内_________,层间_________。 5、盈亏分析需要根据决策方案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 道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市场预测的第一步是() A.收集资料 B.明确预测目的 C.判断分析 D.作出预测 2、季节指数预测模型法是一种() A.主观估计预测法B.技术预测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D.结构关系分析法 3、多在市场初步调查或对市场情况不甚明确时采用,在正式市场调查中较少采用的抽样方 法是() A.任意抽样法B.判断抽样法 C.配额抽样法D.系统抽样法 4、市场预测步骤的第一步是()。 A.收集数据和资料 B.选择预测方法 C.确定预测目标 D.确定预测人员 5、在应用一次移动平均法对时间序列预测中,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n 取的越大,对时间序列修复越强 B.第一移动平均值放在时间序列的末端 C.时间序列波动很大的情况下 D.以上都不正确 6、季节指数预测模型法是一种() A.主观估计预测法B.技术预测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D.结构关系分析法 7、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行元素之和必为 1 B.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列元素之和必为 1 C.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 1 D.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副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 1 8、访问调查法中,()获得的资料较为可靠,但成本较高。 A. 人员访问 B. 网上调查 C. 电话调查 D. 邮寄调查 9、从编号为1~50 的50 枚最新研制的某种型号的导弹中随机抽取 5 枚来进行发射实验, 若采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则所选取 5 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A.5,10,15,20,25 B.3,13,23,33,43 C.1,2,3,4,5 D.2,4,6,16,32

谈谈决策与计划的关系

谈谈决策与计划的关系 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说他们是相互区别的,因为这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我们从“管理的首要工作”这个意义来他我决策的内涵。任何组织,在任何时期,为了表现其社会存在,必须从事某种社会需要的活动。在从事这项活动之前,组织当然必须首先对活动的方向和方式进行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但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散地交织在一起的。 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群体决策。(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尽管个人对决策过程的理解不尽相同。(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1)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管理者在决策是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这要求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要不计成本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因决策水平提高而给组织带来的利益)超过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该信息。决策过程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诊断问题(识别机会),二、明确目标、三、拟定方案,四、筛选方案,五、执行方案,六、评估结果。然而决策是为组织的运行服务的,而组织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行,所以决策首先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其他相同的情况下,环境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决策行为。具体来说,环境的稳定性、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结构类型以及买卖双方在在市场中相对地位的变化等会对决策产生影响。决策作为一个过程,是在组织中完成的。决策所针对的是组织内部产生的问题或组织面临的机会,最终选择的行动方案是在组织内部实施的并且需要消耗组织的资源,所以决策还受到组织自身因素的影响。现实中,组织文化、组织的信息化程度以及组织过去对环境的应变模式等都会对决策产生影响。由于决策的最后一个因素是决策主体,无论是个体,还是作为群体,决策者的心里与行为特征均会左右决策。集体来说,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个人价值观以及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决策。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环境因素:(1)环境的稳定性;(2)市场结构;(3)买卖双方在市场的低位,二、组织自身的因素:(1)组织文化;(2)组织的信息化程度;(3)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三、决策问题的性质:(1)问题的紧迫性;(2)问题的重要性,四、决策主体的因素:(1)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2)个人能力;(3)个人价值观;(4)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决策制定过程中,不论是对

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 第一节预测 一、预测的概念与特征 (一)预测的概念 预测是面向未来,是对未来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趋势预先作出的推断。预测是以过去为基础推测未来,以昨天为依据估计今后,以已知预计未知,这种估计不是凭空捏造的。预测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活动过程。预测的结果是在对所预测的事物进行一系列科学的分析后作出的。这一系列科学的分析包括:预测目标的确定、预测信息资料的收集、预测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预测模型的选定及估计、预测结果的评价等一整套过程。因此,预测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预测方法,对预测对象在未来的状态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料推测的过程。 (二)预测的特征 1.不确定性。预测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未知的,作为预测基础的过去或现在的事物也可能是未知的,具有不确定性或随机性。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预测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以求得对未来情况的了解,把握其发展趋势。 2.科学性。预测是在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基础上推断未来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同时,预测是依赖于科学的预测方法,并经过一定的科学步骤对未来发展状况作出判断,它是一个有根据、有论证、有结果、有建议的一系列活动。 3.近似性。一方面,预测是在事物发生之前,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规律作出的推断;另一方面,预测的结果与将来的实际情况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的偏差,不可能完全重合,只能大致接近。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运用预测技术的日益熟练,这个偏差逐渐缩小,但很难完全消除。 4.局限性。预测对象的许多因素,因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具有随机性,从而对预测对象 的方向和强度的影响出现随机性,加上人们认识上的限制,或者因为资料不齐全、不准确, 或者因为预测所涉及的因素过于复杂,在建立预测模型时,不得不舍去一些因素和条件, 并拟定某种假设,以致预测不能表达事物发展的全貌,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经济预测的作用 经济预测是预测的一个重要分枝。经济预测可以应用于经济的各个方面,具体作用 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预测为计划工作提供可靠信息及科学依据 经济预测对未来的经济过程进行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和描述事物现象的变化 规律、发展趋势,从而为选定计划目标、编制计划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同时,可以预测 在计划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及计划执行后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为及 时修改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经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保证 决策中方案的制定、评价和选择的基础和依据是预测的结果,所以,经济预测为科学 决策提供可靠保证。 (三)经济预测可以促进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方面,经济预测,特别是定量预测是以历史数据为依据进行的,经济统计是收集经济变量或经济指标历史数据的主要途径,要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必须保证用于预测的历史资料的质量,从而在客观上要求统计工作应该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要使统计成为经济管理的有力助手,就不能局限于对经济过程的简单描述和数据的收集汇总,还要进一步运用这些数据预测未来。所以,经济预测可以促进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经济预测的类型 (一)按照预测的范围不同分为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