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战场、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综合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2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新闻报道和引导学生收集、分角色表演北伐战争的小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展示自我的意识;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认识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认识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二、教材分析

本课它上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接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的三大武装起义。主要介绍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重点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问题。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及北伐战争中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对学生有重要思想教育意义。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与历史的接触,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但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授课前让学生分组收集北伐战争小故事,课上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质疑、动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⑴提问引导法。

⑵材料归纳法。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⑶讲述法、讲解法。

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微笑着伸出右手,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也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伸过最近处距离只有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有人说,两党领导人的这次历史性握手,是国共两党走向第三次合作的起点。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情况呢?国共合作最主要的成果就是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北伐战争。

同学们齐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几部分内容?好,三部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现在来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怎么实现的。

(二)自主学习 知识构建

一、黄埔军校

: 孙中山认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1924.5 : 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有了这样一支钢铁般的队伍,加之融入思想里的洪流,及对黑暗

势力的不满,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校场举行北伐

誓师典礼,蒋介石就任总司令。各路大军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

雄壮歌声中出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了。(同学们请看P52页的国民

革命军出征前誓师大会的图片)

二、北伐胜利进军

师: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的标志是北伐胜利进军。

北 伐

争 目的: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时间:1926.7 总司令:蒋介石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重要的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南昌(江西)等 铁军称号:叶挺第四军 战果: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出师不到半

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国民政

府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4月,北伐军又挥师北上,

进攻张作霖的军队。

注;叶挺1919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在苏联学习加入共产党,叶挺不仅是北伐名将也是抗日英雄,1940年皖南事变叶挺被囚禁在长达5年的囚禁生活中无论蒋介石怎样逼迫怎样诱惑用尽各种办法都不能使他屈服叛变在狱中写下《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的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在战场上是杰出的将领,在立场上又异常的坚定,我们看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无畏的自我奉献精神,革命先烈们的可贵精神希望对我们大家以后的人生道路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教师强调:革命势如破竹,大家通过阅读也了解到北伐战争的

大致经过,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并列出来。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师:正在北伐军一路凯歌,挥师北上时,蒋突然反过来杀向革命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请看图片,图片是历史的无声记载,从一幅幅心痛的图片到一组组令人惊讶的数字可以看出国民革命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对,失败了。为什么说失败了呢?没有完成反地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2、 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由于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经验,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 过渡:在国民革命失败的同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的具体情况如何呢? 时间:

1927.4 建立者;蒋介石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内外政策:对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个对抗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东北易帜(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结束语:

历史证明,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辉煌成就,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最终导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中华民族再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残酷的史实向我们昭示:只有合作团结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分裂只会带来灾难!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共两党都在用真诚和热情书写着两岸关系的新篇章。最后,让我们在这里共同期盼国共两党能够再度携手,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当堂检测(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 [2011?龙东]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A.北京大学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

2. [2011?东营]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袁世凯B.吴佩孚C.孙传芳D.张作霖

[2011?株洲]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南京等地正在筹备大型的纪念活动,缅怀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下列活动与孙中山有关的是()

①创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盟会③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④创建黄埔军校⑤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3.[2011?河南]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D.打倒列强,除军阀

4. [2011?嘉兴]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5.[2011?山西]学校准备举办“1919—1949年国共关系图片展”。下面这张图片应归属的栏目是()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A. 国民革命,打倒军阀

B. 十年对峙,战火连绵

C. 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6.(2011年泰州)北伐战争时期曾激励北伐将士们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7.(2010河北13)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8(2009.日照)“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军歌唱响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2008合肥)孙中山曾形象的教导黄埔军校的学生说:“大家来到这所学校,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更要知道枪朝什么人放。”这说明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是()

A.它的创办得到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B.它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C.它是一所使用先进武器的学校

D.它非常重视学生的军事素质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神枪手

八年级历史上册 11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11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3、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学习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学习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学习准备】工具书,表格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时安排】一课时 一、激情“动”员(3分钟) 展示《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 谈一谈你的感想? 二、主“动”展示(5分钟) 讲述一个你知道的北伐战争小故事。三、调“动”探究(10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知识点: 一、黄埔军校建立 1.背景: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 2.建立:()在广州黄埔建立。 3.领导:校长()。政治部主任()。 4.作用:()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开始时间:( ) 2.北伐目的:() 3.主要对象:()、()、()。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北伐先锋: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

6.重要战役:()、()、()。 7.主要战果: (1)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伐军半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背景: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 (2)性质:()。 (3)政策:()。 四、互“动”交流(20分钟)我收获,我快乐 1、展示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革命活动有哪些?结果如何?教师点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等革命活动,试图挽救民族危机,但都以失败宣告结束;与此同时,中共成立后,按照中共一大的党纲要求也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工人运动,也同样以失败结束。正当双方对革命的前途迷茫之际,在苏联的帮助下,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国民革命。 2、《黄埔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问: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孙中山创办军校的目的,是创建革命武装,以武力推翻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反动统治,挽救国家危亡,这也是军校的办学宗旨。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2、重点突破——北伐战争 一、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同时分析: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 教师点拨: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a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b作战方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教案

第11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等。 2、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国民革命歌》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出示:黄埔军校图片以及门上的对联,让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动脑筋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再出示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让学生体会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学生回答后进行如下归纳: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背景导入:黄埔军校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由国民党创办的。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成立的。 学生读课文第一段,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情况。 读《黄埔军校第一至第六期毕业人数》,归纳创办黄埔军校的意义。 过渡: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那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过程、结局怎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3-1-5 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解读: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发动了北伐战争。正当国民革命运动高潮之时,国共合作破裂。 二、【教材简析】: 教材首先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现实,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讲述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下,国共开展双方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北伐的胜利。促成了中国的“统一”,也隐藏着国共合作破裂的危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胜利、武汉国民政府建立、国共合作破裂。 理解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和北伐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从必要性方面,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 结合“北伐战争示意图”,介绍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国共第一次合作,历史进入了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北伐战争更是国民革命军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 难点: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和方式 说明: 国共合作能够实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从国共双方立场出发,思考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次国共合作采用党内合作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教师应通过分析历史条件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合作方式是当时唯一正确的组织策略。

五、【教学设计】: 导入:中共二大以后加紧组织发动工人运动,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工人进行了100多次罢工,其中最有影响力京汉铁路大罢工(二七罢工)。但是这些罢工最后都失败了,中共从血的教训中明白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强有力的同盟军。中共找到了谁呢? 1.讲述第一次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原因:国共合作能够实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请同学阅读课文,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各自立场出发,思考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 国民党革命屡遭挫折,国民党组织涣散、缺乏战斗力,孙中山决心引入新思想,改行新策略,改造整顿国民党 共产党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受挫,要求寻找同盟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合作方式——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也就是说本次合作采用的是在国民党内部实行合作的形式。 提问: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呢?(给学生思考时间)因为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组织策略。当时中共还在初创时期,力量和影响较薄弱,国民党却以俨然是一面革命旗帜了,党内合作将国民党变成了革命的大本营,结果是国民党成为了工人、农民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阵营,扩大统一战线,推进革命进程。当然,孙中山也不可能同意让国民党加入共产党,他所乐见的是中共作为新鲜血液改组国民党。 (3)合作标志——191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 2.讲述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产物: 通过阅读教材,引导讨论下面的问题: (1)你能够从哪些方面看出这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2)从军校的对联,你能看出军校的创办宗旨是什么? (3)军校的创办有什么影响? 3.讲述北伐战争: (1)背景: 国共合作促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将矛头指向当时割据各地的封建军阀,广州革命政府成立以后,“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革命思想高涨,进行北伐的时机也成熟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最新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北伐战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2.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 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提示: 时空1924年,广州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参会人员 领导和组织工作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等。 2.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国民革命歌》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教案[001]完美版

《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黄埔军校创建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及重要战役。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观看北伐战争的视频,培养学生从影视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flash《北伐战争形式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方法。(2)让学生课前搜集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历史任务的资料,并掌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3)通过展示有关本课内容的歌谣,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人大无畏、视死如归的表现的描述,培养学生“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了解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革命的失败史实,学生能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为理想奋斗的坚强意志。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二)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师:大家看,这是国民革命军军歌,其旋律大家都很熟悉啦。 生: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师:这首儿歌是10世纪流行于欧洲,后来传到中国,被填了新的歌词,立刻在风起云涌的北伐战争中改变了儿歌的身份,以不变的旋律为仁人志士添入宣扬北伐宗旨的歌词。那么这到底是在描写中国的具体哪段历史呢?歌词中为什么要“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到底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呢?也许大家多这段历史比较陌生,但没关系,我现在就带大家来一次国民革命之旅。 师:我们这次国民革命之旅总共有四个站:分别为:国民党一大站、黄埔军校站、北伐战争站、四一二站。旅途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基本情况是怎么样的,课前已经叫大家去找资料了,从检查的结果看大家都做得很好,那我在此就不再重复了。出发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一个概念“军阀”,大家从上几单元学习中都知道,帝国主义列强曾经把清政府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然而请政府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袁世凯便成了他们新的代理人。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而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在华的利益,划分势力范围,各自扶植地方军阀,使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那么什么叫军阀,简单理解就是封建割据政权,他们的性质跟请政府没什么区别,所以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内忧外患。那外患指什么? 生:列强侵略。 师:对了就是各国列强的侵略,那内忧又是什么呢?国内军阀有列强撑腰,经常怎么样? 生:答打战。 师:就是在这种不断割地赔款,长年战乱的情况下,中国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因此要解救中国老百姓必须要消灭列强和军阀。所谓国民革命是指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打倒列强和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那么走出国民革命第一步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生: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师: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我们第一个站,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这张图片就是国民党一大会议会址,也即现金的广州市东山区文明路125号,位于中山图书馆和广东博物馆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思路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思路 作者:庞轶君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指导老师:邵锦平江苏省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 一、课前系统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一)研读分析教材 1.分析课程标准: 本课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2.分析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从单元教学的角度看,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合作到国共对峙中的第一课。第一次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最终破裂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本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才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在单元教学中,上承中共的诞生——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下启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北伐后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于是共产党开始武装起义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所以在中国革命史的学习中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分析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授的课程内容为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的胜利进军及最终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进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引导学生收集北伐战争相关知识,使其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掌握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热情。通过了解北伐战争失败的史实,使学生们了解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和胜利进军 2.叶挺独立团3.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4.国民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二、能力训练点1.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指导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进军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统一战线关系着中国革命的成败。2.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新代理人,从民主革命者蜕变为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破坏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国民革命遭到了失败。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北伐的胜 利进军(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难点(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3.疑点1)北伐战争打垮了封建军阀,又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2)帝国主义为什么会与国民党勾结?

(3)陈独秀为什么会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4.解决办法(1)关于北伐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让学生阅读课文中叙述的史实,进行综合概括,教师予以引导,得出以下结论:(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是一场正义战争,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正义之师必胜。(2)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结果,两党齐心协力反对北洋军阀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3)北伐军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4)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热情支援是战争胜利的保证。 (2)关于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内容,从敌我两个方面去找原因,也就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在讨论完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国民党右派为什么要叛变革命?帝国主义为什么与国民党右派相勾结?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要害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史实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思考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认识革命的领导权是关系成败的关键。 (3)对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理解。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教学过程: 1、(导入)问:这几天电视里的新闻提到最多的是什么?这场战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在反帝反封建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为了保证本课教学的连贯性,并且便于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可对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即以国共合作为线索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相关史实,学生对黄埔军校以及北伐战争会比较感兴趣,但是其内容带有一定的政治性,比较难理解。而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能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并且有了一定的主观判断能力。但是他们对历史学习仍然带有一定的惰性,并且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要通过补充史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文和史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在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 通过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黄埔军校的大门及门上对联。师: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

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那么,黄辅军校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它建立后对当时的形势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教师出示导读提纲)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有关黄埔军校的内容。 从中提炼出相关信息。 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作用) 2、生交流阅读成果,师归纳: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年5月广州黄埔。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北伐胜利进军 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展示:幻灯片(孙、吴、张三派军阀实力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生交流,师归纳: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 生交流,师归纳:通过这个实力表和《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可以看出吴、孙、张三派军阀拥兵自重,控制着中国大部分富庶的地区;同时他们又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中国封建统治的代表,他们对内镇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的教学设计 冀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的教学设计冀教版课程标准: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重要战役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探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2、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训练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惜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2、通过探讨北伐战争胜利原因,认识北伐战争是中国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并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国共合作。了解国共合作的主要原因及其过程。 2、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难点: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教学方法:阅读看书;自学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随堂检测;中考链接。 教学过程 歌曲引入新课: 教师清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仿《两只老虎》曲调) 投影出示问题,检查预习情况(独立写本子上,交给组长检查,教师抽查) 1、跟据内容判断这是什么时期的战歌? 2、是什么人进行的革命活动?结果如何? 3、除军阀的军阀指那些人?

教师引入语:这些是我们这节课需要了解的知识,赶快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学生学习过程:依据教师投影出示的自学提示梳理本课知识。 板书——自学提示: 1、国共合作形成原因: 标志:中国国民党召开() 2、合作产物—黄埔军校:划时间、地点、名称、创立者、特色、作用。 目的:为了()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3、合作高潮—北伐战争主要对象:(、、) 时间与领导机构() 方针:()主战场() 思考并讨论:p82想一想。 4、合作结果—破裂:()制造 ()政变;

[初中历史]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1)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方法 歌词导入法。 分析讲解法。 归纳法。对于北伐的目的、对象等内容,通过学生自己整理、归纳,使他们自己找到一种学习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其过程可以用多媒体来显示。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讲述法。 教学资源 ①多媒体设备②图片:《国民革命军军歌》;孙中山,周恩来等人物的头像;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黄埔陆军军官学校;③黄埔军校校门对联和一些文字资料。④视频资料。⑤flash动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用国民革命歌导入新课 2、黄埔军校的建立 多媒体设备给出黄埔军校图片以及门上的对联,并让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动脑筋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再出示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范敬涛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教学方法】 分析讲解法。 归纳法。对于北伐的目的、对象等内容,通过学生自己整理、归纳,使他们自己找到一种学习方法。 讲述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埔军校的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由此导入新课。 2、黄埔军校的建立 a.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谁创建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是什么呢?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由此,中国进入一个大革命的时代。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 本课是新人教部编第五单元第15课的内容。课标这样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它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从单元教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课:上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终于形成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二、进入新课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展示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十五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主要介绍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及合作后的成果: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史实,这部分内容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课内容重点在于强调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带来的成果,讲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学习历史的经历,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但在大历史背景中了解历史事件的意识还不够强;掌握了一定的历史表述能力,但总结和动手能力还须提高;对胜利的原因分析有了一定的直接经验,可以给他们机会自己总结;对于历史事件的成功与否有了一定的判断标准的认识,有利于独立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思路】

本课的史实包括: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等,对这些基本史实的内容,采取的处理方式通过阅读课本填写表格,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如国共两党为什么合作、北伐为什么会胜利进军,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教师提示思考思路或提供材料,让学生思考、交流、解答,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出示黄埔军校的对联,孙中山先生的遗嘱,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立;通过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胜利进军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带回历史,再拉回现实,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

北伐战争教案及说课稿(优质课)

优质课《北伐战争》说课稿 前河乡中心学校李全良 一、说课标 本课所需直接落实的内容标准是两项,即“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明确黄埔军校创立的目的,知道其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名称、意义),能从事实中认识到国共合作的特点;明确北伐战争的目的,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包括时间、进攻对象和战争的发展和结果),能够分析出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知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明确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能正确判断北伐战争的成功与失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带回历史,再拉回现实,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通过影视资料的解读,提高学生提炼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绘制北伐战争示意图,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和表达能力;通过对北伐战争的结果分析,提高对历史事件结果的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黄埔军校大门上的对联的赏析,激起对革命先烈英勇无私品质的敬仰之情;通过对黄埔军校培养出的军事政治人才的了解,感受革命青年的报国之志与奋斗之精神;合唱《国民革命歌》来感受激情燃烧的大革命时代气息;通过对蒋介石的叛变革命的历史事件的了解,明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三、说教材

从单元教学的角度看,本课以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涌动、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破裂为主要内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本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才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所以,在单元教学中,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说重点、难点 怎样理解国共两党的历史使命促使两党的合作并开创了中国的未来,怎样理解国民党的叛变革命。 五、说教法 理念: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力争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最大化。 构思:基于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本课给学生带来的“兴趣点”较多,所以采取多媒体手段落实资料的呈现与教学活动的组织。采取“六助教学”,助生自助。 六、说学法: 理念:以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为主。 构思:综合采取知识迁移法、总结归纳法、分析提炼法、史论结合法、搜集整理法、分析比较法等等。 七、说设计 一、导入: 我将用视频《国民革命歌》来导入。能激起学生兴趣,利于调动学生情绪以及课堂气氛。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我用白板中的翻版来进行展示本课的三个部分,反面用文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共“三大”的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地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爱国、爱党的情感。 【重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自主学习】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2.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目标是什么?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和原因是什么?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为己任的新民一代军人。你知道黄埔军校是怎样建立的吗?你知道哪些革命前辈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吗? (情境式导入)播放北伐军歌《打倒列强》。教师讲述:同学们觉得这首歌的曲调熟习吗?它和哪首我们耳熟能详的儿歌曲调一样?(《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其实最早是一首欧洲儿歌,后来传入中国。1924~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打倒帝国主义列强和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革命者高唱着这首军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北伐战争》。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那国共两党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答案提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2.阅读教材P70,回答: (1)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案提示: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提示: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3)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大会通过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点拨: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进行了明确,因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国民革命的车轮在国共的领导下开始运转。国共合作之后,直接的成果是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阅读教材P71相关内容,回答: (1)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地点、名称、领导人及作用。 答案提示:根据教材回答。 (2)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这一领导组织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黄埔军校的性质是国共合作之下的军官学校。 教师点拨:黄埔军校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二北伐胜利进军 1.P72阅读教材P71,思考: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些人?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什么? 答案提示:北伐从1926年开始,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