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与东西方文化比较

人类学与东西方文化比较
人类学与东西方文化比较

人类学与东西方文化比较

一、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基础和前提

后现代思潮如此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观念世界,以至于我们今天讲起东西方文化比较这几个字来都有些心虚气短,但后现代要颠覆和解构“东西方”及其“主义”也不无道理。地球本是个球状体,球状体上的方位本来难搞清楚。往东看,中国的东面有东洋日本,日本的东面有夏威夷,夏威夷的东面有北美,北美的东面有老欧洲,那已经是西方的老营。往西看,至少在古代中国人眼里,太行山以西就是山西陕西,再往西就是西域西藏,再往西相当于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地方,已经是《西游记》里的西天。还往西呢?连近代中国的开明文人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只好叫个“泰西”。但在西方人眼里,地中海东南岸的埃及已是近东,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是古代东方,东岸再往东的地方是中东。波斯、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他们的近代新东方。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则是他们的远东了。然则哪里才是我们要做的东西文化比较中的东方?是埃及、波斯、印度还是中国、朝鲜、日本或东南亚?这件事在梁漱溟(1893-1988)写《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921)时就很犯难,现在仍然聚讼纷纭。这些难处,应该是后现代思潮能够行时的原因吧。

但世界毕竟还有后现代难以颠覆和解构的物质和制度方面。比如说,即使在后现代的今天,太阳还是东升西落。今日世界上,穷人还是容易吃亏,落后还是容易挨打。环境卫生差的也还是容易得病。得上非典之类的传染病,还是要隔离。建设小康社会也还是得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既然如此,我们划分东西方时,也就可以仍其旧惯,以中国为东,以欧美为西。至于夹在东西两方之间的印度、伊朗和阿拉伯,他们自有他们对东西方的理解。我们也可以讨论他们的东方性或西方性,就像他们讨论我们一样。讲清这个前提,我们就转入对文化的讨论。

人类学宗师E.B泰勒在1871年《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道德、艺术、法律、习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这么长的定义还没包括物质文化在内。我们为操作方便,从杜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对社会的定义中改装出一个简明定义:文化是外在于个人且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的思想、行动和感觉的方式及其产品。这样定义的文化与文明大致重合。例如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4)里所讲的文明,就可以跟文化互换。如果硬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区分,我们就说文明是文化的外显方式,文化是文明的内在机制。

文化作为有机有序能动变迁的复合整体,具有习得性(符号可传递)、模式性(体系性有序)、类型性(民族和地域特点)、时代性(与时俱进的变迁能力)和内部多样性(亚文化的复杂多样)。操作中,我们从地域上把文化分成全球人类文化、区域国家民族文化和地区族群文化三个层面。时间上,我们以工业时代为界,区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具体操作中,我们再以区域文化为单位,区分各自内部的单数大传统和复数小传统。单数大传统指一个分析单位里能够容纳、涵盖和支配小传统的文化共性。复数小传统则指分析单位内部的各种多样性,例

如中国文化中的地方、民族、民俗和民间文化。我们用费孝通教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989)中提出的“多元一体”概念来称呼这种多层次特点。

我们的东西方文化比较,主要是在发韧于西方的现代化与东方的传统文化之间所做的比较。这样比较的长处和局限性,我们后面有讲。现在正是为了操作方便,我们参考马文·哈里斯在《文化唯物主义》(华厦出版社,1989)一书,抽象出一个静态模型:

面对这个模型,我们首先要问文化是否可比?文化相对论说,任何文化价值的衡量尺度都在其内部。如果这一条成立,还怎么比较东西方文化?我对此的回答是:人类学里不仅有文化相对论(cultural relativism),还有生物文化整体论(bio-cultural holism)。从整体论角度看,人是有文化的生物。人类文化会受生物进化规律制约而表现出共性。有共性就有可比性。譬如一些文化为其成员提供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比较多,吸引青年人去仰慕追随,就会更加繁荣,反之就会衰落。怀特在《文化的进化》里开列的文化公式:E乘T=P,即技术乘能量等于生产率,也是一个可比的指标。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感觉自己文化和功夫都不差,但两刃相割利钝立显。相对论在此没有什么空间。整体论的另一层含义是文化中的层面和要素构成一个结构体系。跨文化比较不是单个要素之间的比较,而是体系之间的比较。两个体系之间,总有可比的内容。而构成这些可比基础的就是普同人性。人是双足直立行走、具有发达大脑、能够自由运用象征符号的动物。格尔茨在《解释人类学》(1973)里还说过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那什么才是人性呢?我觉得人性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属性,也就是人类跨文化地表现出来的普同行为倾向和特点。

学界关于人性有两点争论:一是争其有与没有。二是争其由生物决定还是由文化决定。工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和杜尔干相信约翰·洛克的白板论,主张人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没有社会文化之外的人性。人是小写的社会,社会是大写的人,人性就是社会性或文化性。顺着这条思路,后现代学者一般相信人性可以解构成环境里的各种条件。

与此相反,古代哲学家多主张人性真实不虚。孔子说:“言笃实、行恭敬、虽蛮貊之邦可行”,就是相信人有普同之性。人类学古典进化学派继承启蒙运动传统,主张人类的心性一致,所以进化的路线也相同。当代心理学家如马斯洛说人有普同的需求层次,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力主人类生来具有语言能力,心理人类学家斯皮罗1987年出版的《文化与人性》更是大讲人性可被文化矫正但不能泯灭。

文化体系的静态抽象模型

|

|客位结构(经验观察)主位意识(意义解释)

|外上层结构:意识形态(宗教、神话、本土内容内

| 科学、哲学、艺术及仪式)

|显/世界体系(含国际体系和本土认识隐

| 全球化进程)

|的政治组织形式(从村镇到国本土形式的

| 家,含司法和武装力量)

|结结构:社会组织形式(从家族到民本土制度意

| 族,含传承和制裁制度)

|构经济生产方式(组织、分配本土实践义

| 和消费方式)

|体\人口再生产方式(婚姻、本土习俗体

| 家庭和亲属关系)

|系基础结构:环境、技术、人口及三者互本土知识系

| 动关系

| 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体系(含历史) |

至于人性的生物决定与文化决定论之争,博厄斯以来的文化人类学都主张人性由文化铸造,如萨皮尔—沃尔夫主张的语言决定论就是典型的文化决定论。后现代学者继承了这个衣钵,但社会生物学家,包括写《社会生物学》的威尔逊和写《自私的基因》的道金斯,都主张人性的生物决定沦,至少是环境决定论。仔细分析起来,人是生物—文化合成的动物,所以两边都有道理。但我们要做东西方文化比较,就不能骑墙,只能假设普同人性的存在。不承认这一点,就会丧失跨文化比较的基础。

人性分很多层面。越靠近生物底层,人类之间的相似性就越多。越往意识形态上走,相似性就越少。例如我们都有对生存、安全、舒适、异性、亲情的需求。我们表达情绪的面部感情相似,而且相互可以看懂。各种文化里都有乱伦禁忌、等级观念、趋利避害、自我中心、党同伐异和互惠互报的制度或习俗。各种社会都讲秩序、讲级别、讲分工、讲交换、讲权力和制裁。世界各地的人也都按地位和角色分类,都有性别和年龄分野,并且相互结盟和讲究群体认同。文化方面:我们都有象征符号、语言能力,都用两元对立方法区别节日、生熟、文野、阴阳、圣俗等,也都有信仰和终极关怀。世界上的人也都计算时间,都承认因果关系,都区分对错而且在区分时采用双重标准,即宽以谅己严以律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把超脱在这些本性之上的人称为圣人。但到了宗教层次,我们就不那么容易沟通,动不动就说自己信的是正道,别人信的是邪说。

简言之,自我中心、两元对立、双重标准、互惠互报、象征比喻和乱伦禁忌是普同人性的集中表现。在跨文化比较中,我们要时刻把文化相对、伦理互通、历史个别、人性普同的道理铭记于心。

二、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要素和方法

(一)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单位

很多学者主张把研究单位限定为国家或民族之间,因此就有了这么多国别史或民族史。但斯本格靳的《西方的没落》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都认为,无论从时间、空间或文化的角度衡量,民族或国家都太新太浅且变动太频繁,不能作为能够自行说明问题的研究单位,能够自行说明问题的单位是文化或文明。汤因比识别出世界各大区域出现过21-22个文明,其中大多已经消失或变型。今天世界上保持活力的只有7-8个文明。斯塔夫里扬

诺斯的《全球通史》继承了这样做法。无独有偶的是,亨廷顿从现代国际政治角度识别出的文明也是7-8个。他认为文明或文化尽管也会随时间而变迁,但比民族国家或政治经济制度更稳定也更能说明问题。当代人类学中,也有两部采用这种方法做长时段大范围比较的重要著作:一是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1974),一是埃里克·沃尔夫的《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1982)。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历史上,各种文化之间曾经有过纠结不清的关系。例如宗教方面,东方的犹太教是西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灵感源头,基督教在唐代曾以大秦景教之名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今天已经算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产生于南亚的佛教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绝迹,却流行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宋代以来,佛教还成为新儒学里的重要内容。可见世界之复杂,实非“东、西”两字所能概括。

(二)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空间

发源于西方的历史事件曾经深刻影响印度和中国。例如古代的亚历山大东征发源于地中海北岸,影响及于古代印度和中国西域。今天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发源也在西欧一隅。同理,中国古代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曾影响中亚、东欧甚至西欧。匈奴西迁曾间接导致罗马帝国瓦解,蒙古西征直接影响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地区。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助长了西方的地理大发现、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甚至今天的航天工业,如此等等。

但在19世纪之前的很长时期里,东西两个文明互动不深,所以略能独立发展。这使我们有理由在空间划分上采用一个折中方案:即把东方和西方各自分出大小:古代大东方包括东亚的方块字流行区,现代的小东方仅指现代中国。古代大西方包括东亚以西的欧亚大陆,现代小西方仅指北大西洋两岸的西欧北美。这样我们为自己的比较研究所定下的空间架构,图示出来就是:

|

| 东方西方

|古代中国东亚欧洲南亚

中东

|现代中国欧美

|

这样做的缺点是忽略了南亚、阿拉伯、俄罗斯和拉丁美洲及大洋洲,但因为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现代史中,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冲击最大,所以我们把东西方文化做为首要的比较研究对象。

(三)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时间

时间是跨文化比较里的棘手难题。这是因为当能比较的两个文化都有很长的历史时,文化的时代性就会与文化的类型性(民族性)相纠结。面对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我们首先要问这是时代差别还是类型差别?如果是前者,它会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消失。例如清代中国还曾经是家天下,现在就不再是。半年前中国对“三无”人员还采用收容制度,今天就改成了救助制度。但如果是后者,问题就不会这么简单,例如中国古代用方块字,今后还要用。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的是中国的文化延续性很强。这也是国人引为自豪的特点之一。中国自古就崇尚大一统,今天还是如此。相比之下,西方的文化从希腊、罗马到今天,出现过许多断裂和跳跃。例如它的基督教从无到有,它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挪到大西洋彼岸,它的罗马帝国分解为中世纪的诸侯王国,近代又形成林立的民族国家。过去几年,它又开始通过欧盟搞起新的大一统。这样历时地看,一个中国就要跟好几个西方比。我们对此的解决方案是:第一,确认参与比较的是两个文化中相对稳定的文化大传统,而不是特定时代的特定制度。第二,通过划分相对的时间阶段来体现两种文化各自的历时变迁,避免任意打乱两种文化在时代上的对应性。第三,体现厚今薄古原则,重点比较当前的东西方文化特点。当两种文化处于同一个时间阶段时,例如在1500年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时,我们就在承认文化之间有时代差别的前提下侧重文化之间的类型差别。

(四)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

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第一节“文化模型”中的内容。例如,民族和国家这两个概念在现代的东西方文化中都很重要且高度可比。通过比较,我们能把这些词的中文意思理解得更深。例如,中国宪法中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一个词,但它对应的却是西方的nation 和state两个词。同理,中国的“民族”一词,也对应着西方的三个概念nation,nationality和ethnic group。东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甚至神话传说也都可以进行比较。

(五)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方法

如果没有严格的方法论,跨文化比较就会漫无边际,因而达不到认识双方文化本质的目的。我们采用的东西方文化比较方法,首先是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方法。具体操作中,我们首先参考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提出的四个步骤:

第一:从东西方文化中归纳其各自的共同点(分别概括两种文化的特点);

第二:从共同点中抽象出他们各自的社会文化根源(在各自的社会中探求其根源);

第三:验之以西方文化史看这个根源存在的持久性(历时的检验);

第四:验之以当今事实看这个根源的存在的广泛性(共时空间检验)。

其次,我们遵照钱穆先生晚年提出的关于文化史研究的下列原则:

第一,研究整个体系,不要研究孤立的事物或层次;(注重整体性)

第二,辨别两者之间的差异,暂时忽略其共性;(注重找寻区别性特征)

第三,从大处看,不要专计其小;(着眼根本制度而不计皮毛)

第四,看汇通,不要看个别;(侧重抽象全貌,不要罗列细目)

第五,看长远,不光看眼前;(注重规律或趋势)

第六,看各自的长处,不要专寻短处。(为学习和反思而不为自优自豪而比较)(注:钱穆:《如何研究文化史》,载于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pp496-507。)

基于上述的方法,我们引进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文化模型,还有比较方法中的整体论和文化相对论。这样比较的结果,我们能对东西方文化得出如下的结论性模型(从下向上看):文化事项千头万绪,没有哪个模型能将其囊括净尽,但模型毕竟是我们认识文化特点的地图。地图不是实际空间,但它能为我们认识空间提供一种方法和导向。模型的作用也是如此。这个模型的缺陷是一定程度上的时代错位:它显示的是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它引起的问题是:为什么不拿中国的现代跟西方的古代比?或者拿中国的现代来比西方的现代?我们对此的回答是:首先,跨文化比较只能比较成型的内容。中国的现代文化尚未成型,因此其内容显示不出中国特色而只能折射出许多西方特色。其次,我们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正是为了认清中国的发展方向和保持中国人的认同。西方的现代对中国和世界造成的影响最大,所以我们要拿中国的古代跟西方的现代比较。

三、东西方文化比较给我们的启示

欧亚大陆四个文明分别起源于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和中国。两河流域和埃及属于同一个地域板块,都是干旱区域中的大绿洲且具有文化上的同质性,它们是欧洲文明的共同源头(因此我们说西方的文明次生于东方)。从印度洋上看,两河流域、埃及与印度也相距不远。历史上,上述三个文化之间的互动程度高于中国。《全球通史》(上册)第114- 115页提供的各文明形成年表是:两河流域:3500BC;埃及,3000BC;印度河流域,2500BC;中国黄河流域,1500BC。中国以外的几大古代文明有如下共同点:一是近海且地域有限。二是由于近海而重视和依赖商业。这是因为绿洲和海滨文化对商业有内在需求。三是由于地域有限而民族入侵和迁徙更迭频繁。四是宗教的发展影响强烈影响政治,形成独立力量。 |

| 西方(欧美)东方(中国)

|总体形貌重个性/科学/民主/法制/功利重群体/直觉/集权/

| 人治/礼义 |语文载体拼音/简明/贴近发音/明了表意/繁复/超越发音

| /含蓄

|人际关系重差异/形貌/实力重普同/涵养/秩序

|观念形态人道/递进推理/进化/物竞天择天道/回顾取譬/循环

| /天人合一 |思维方式类分/分析/抽象/彻底描述/笼统/直观/玄

| 妙

|价值取向前瞻/创新/进取回顾/怀旧/守成

|宗教信仰基督教/人神对立儒学/天人合一

|政治形态重利益/经济/欲望/尚消费重秩序/礼仪/道义/

| 尚勤俭

|施政方式以法治超越人/信规则将法治付诸人/信道德

| 人心

|社会形态多元异构/尚权/政教分离一元同构/尚亲/政教

| 合一

|制度组织个体-社团-权利格局家族-亲朋-差序格局

|经济形态重商/尚生产重农/尚分配

|核心生计商贸(移民)农耕(土著) |地理基础沿海(地中海)大陆(海中地)②

|发生形态次生于古代东方(两河流域和埃及)原生于中国本土

|

②关于地中海和海中地的思考,首见于张正明先生1988年的“地中海与

‘海中地’,就早期文明中心答记者问”,载《江汉论坛》,1988第3期第42-46页。

上述要素与中国形成对照。空间上,中国远离其他文明。范围上,中国的内部空间远远大于其他文明。因此中国文明形成期的底子铺得更大,从东北辽河流域、长江黄河上游再到珠江流域有数百万平方公里。密度上,中国早期的文化要素分布均匀,没有西方那样发达的商业城邦与原始乡村部落之间的鲜明差别。民族迁徙方面,中国内部的民族人口流动也很强烈,包括几千年来各民族人口自北向南的稳定流动。但不同于西方的是:第一,这些移动或入侵最终被纳入一个体系,从而给人以中国文化连绵不绝的印象。第二,这些民族,无论土著或移民,后来达到较高程度的认同,形成同一的历史文化大传统。例如在中国文明形成早期就有各部落和酋邦的人在中央政府任职,战国时更重用客卿,不问族别和籍贯。商业上,中国社会也有较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例如茶马互市。中国古代的商人也曾影响政治,如吕不韦之于秦国。但自大传统形成后,商业一直受到政府压抑,没有像在西方那样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宗教上,中国的文化大传统中也没

有形成鲜明的排他性宗教信仰。对于宗教,上层人把它当成个人的精神修练,下层人持一种见神烧香见庙磕头的实用态度。结果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西方那种宗教战争或印度那种宗教冲突。

这些基本特点造成中西两方文化巨大不同。例如重农和重礼使中国发展出超越于发音之上的文字,它使得中国各地各民族人可以用不同的发音读出同一个字的意思。这种文字不利于快速学习掌握,却有利于深度的跨文化交流和认同,并能有效抵制各种分裂企图。历代中国的中央政府保持高度集权,在减少冲突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也使中国没有发展出足以制衡政府权力的民间机制。由于民众权利体现不充分,所以公共责任感也就薄弱。目前国人的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低,也是这种传统的集权结构导致的结果之一。与此相反,西方的拼音文字简单易学,却无力同化和规范方言的发音。在中央政府控制力降低时,例如在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瓦解后,西方就出现了林立的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注:参见dlister E.Mcgrath:《当上帝开始说英文》,张zhào@①菲译,台湾,新新闻文化事业股份公司出版部,2002。)其结果是欧洲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但自希腊罗马时代以来,西方世俗政治集权始终受到贵族集团和宗教权力的制约。集权统治上的空隙使中世纪的自治商业城市坐大。这种社会结构给宪政和议会政治以空间,而且促成了商业和科技发展。最后,通过民族国家这种商业和战争机器促成了西方文化在全球的扩张。但是,西方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也具有较强的反思和自我批判能力。他们目前正在通过欧洲联盟的形式克服民族国家的弊端,求取多民族统一政体的好处。从这点上讲,中国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又可以作为西方文化的借鉴。至于中国人的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的问题,则可以从西方的市民社会和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中找到借鉴之道。总之,东西方文化比较除了帮助我们拓展视野之外,也能促使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人类的福祉。

【参考文献】:

1 粱漱溟(1893-1988):《东西文化与哲学》(初版1922),参见《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漱溟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 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

3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74。

4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5 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明下加空

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里

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里 文化的核心是观念的共识,在当前的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观念的共识,那就是东方文化的整体性和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不同特性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 1、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这里称之为“西方物质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他的内容变化是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到科学。西方的神学与东方的神学不一样,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 2、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东方神学极力排斥物质。这种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导致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由此带来了西方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东方文化由于排斥物质,也就产生不了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 西方哲学文化的产生,是西方物质文化产生的前奏和思想准备,也是西方文化理性思维的开始。从神学文化走向物质文化,西方的哲学文化起到了过渡作用。在西方哲学文化中,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这种哲学上的大辩论,最终把西方文化从神学的混沌思维中解脱出来,建立了偏重于物质的理性思维,也就是物质文化的思维,这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大进步。 在这期间,科学文化的产生有力地支持了唯物论,并因此而把神学思维撇在了历史的后面,神学从此而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文化“摆设”。 3、西方的物质文化是以科学思维为基础的。哲学文化解放了西方人的思维,同时孕育出了科学思维,也孕育出了科学理论。“分子论”的诞生,宣告了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因为这是西方人物质思维的开始,物质思维是以探索物质构成和崇尚物质光华为思维特征的。 4、东方人的思维是物性思维,以“阴阳论”为基石,注重对事物属性及其功能的分析,优点是宜于看到物质与精神的运动共性,掌握事物运动与人之间的

中西文化心得体会

姓名:陈楠班级:临床医学13级1班学号:1304505113 指导老师:周咏梅 《中西文化差异》课程心得体会 光阴似箭,一个学期的时光飞逝而过,在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中西文化差异》课程,从中我受益匪浅,特别就是我们的任课老师—周老师,她对我影响极其大。周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质华,每天都要坚持阅读书籍,在书房呆上半小时,日积月累,肯定会收获不少。您还说当我们学习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能够从一些专业的角度去进行总结,而不就是只单单停留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以,在这门《中西文化差异》课程结束后,我也要回过头去,望望自己走过的路,都留下怎样的脚印。我的《中西文化差异》课程学习心得总体将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学习心得收获,第二部分就是我的学习感受体会,第三部分则就是我对自己的反思以及将来的希望。 首先,老师以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以及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给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我们的现场讲解能力。因为老师会给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她上课的前半小时讲解有关中西文化的内容。这样不仅让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更加深刻,而且潜移默化地锻炼我们的讲解能力。即使每个小组讲的的内容不同,老师都会有话题讲。可见,老师的学识渊博,渐渐地她成了我学习的偶像与榜样。 接着,我认为《中西文化概论》这本书以及这门课程所要教会我们的不仅仅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它更让我们瞧到中西方文化中所

各自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中方文化的根源就是儒释道。一儒家以仁为核心。积极的一面就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另一面就是追求集体的与谐,对个人的人性进行了约束。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西方文化的根源就是希腊理性,犹太基督教以及文艺复兴。西方的文化强调了物质思维,强调了理性思维,强调了个人的权利与人性的解放。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做为一个具有全球化视角的人必须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理解,融汇。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解,理解中西方文化有利于扫除交流的障碍,有利于顺畅的交流。有利于善良的人更好的,更短时间的了解理解对方。文化差异的体系就是中西方文化梗概,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中方文化强调集体意识,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一种深层次的平衡,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自我意识,求个性,求理性,强调绝对的个人自由。中方的建筑文化注重整体美,讲究曲柔,追求写意,追求空间的封闭性,注重与谐之美,追求天然之趣。西方建筑文化注重个性美,讲究刚直,追求写实,追求倾向于开放性,注重对抗之美,追求人工之美。中方讲究美性,味感。西方注重理性,讲究营养。中方礼仪以礼服人,以谦为尚,以与为贵,亲情至上。西方随意地打礼貌的招呼,忌问隐私,礼貌又加,讲求效率,女士优先,重视小费。中方欢乐文化的心理期盼就是分享喜悦,西方就是发泄个人情绪、张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各国的饮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 中国的传统饮食有四大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了没有”,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4.重理: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中国的饮食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生,如牛排带血丝;二是冷,如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无甜不餐,无餐不甜。此外西式餐饮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此外西餐还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根据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 2.选料精细,用料广泛。西餐烹饪在选料时十分精细、考究,而且选料十分广泛。如美国菜常用水果制作菜肴或饭点,咸里带甜;意大利菜则会将各类面食制作成菜肴:各种面片、面条、面花都能制成美味的席上佳肴。 3.讲究调味,调味品种多。西餐烹调的调味品大多不同于中餐,如酸奶油、桂叶、柠檬等都是常用的调味品。 4.注重色泽。在色泽的搭配上则讲究对比、明快,因而色泽鲜艳,能刺激食欲。 5.工艺严谨,烹调方法多样。西餐十分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工序严谨。西餐的烹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烩、烤、焖、焗、炸、熏、铁扒等十几种,其中铁扒、烤、焗最具特色。 6.器皿讲究。烹调的炊具与餐具均有不同于中餐的特点。特别是餐具,除瓷制品外,水晶、玻璃及各类金属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西文化比较 课程代码:EE3007 计划学时:34 学分: 2 课程性质:必修、考试面向专业:英语专业学生 课程负责人:梁洁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西文化比较是英语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授中西文化理论,文化基本模式,基本因素,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基本原理,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文化冲突案例分析。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克服文化障碍,以减缓可能碰到的文化冲击,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英语理解能力——通过文化对比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和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英语理解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熟悉文化差异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接受和适应不同的文化差异,并使之为自己的社会实践服务。 三、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

(1)文化素养——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应能够认识中、西文化的基本异同点,以及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鉴赏能力——通过对课程学习,使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促使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审美热情,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创新和开拓精神——学生学习课程后,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他们将会寻求更好、更恰当的交际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和开拓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有关文化的定义,特性和作用,以及价值观对比。 本课程的难点首先在于实践教学环节很难操作。由于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外国人,很难有机会直接观察跨文化交际现象,更难直接参与。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与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九个单元。每单元大概四课时,共34课。主要学习方法包括:典型实例分析,学Presentation展示,角色扮演,PPT演练,英汉双向练习等。 第一单元为绪论,总体介绍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三单元介绍日常言语交际,着重介绍跨文化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称呼、话题选择、拜访礼仪、赞语与赞语应答等。练习注重训练学生的日常交际的模式化习得。 第四单元介绍语言交际,着得讲解词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思维模式。通过大量的实例,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生动有趣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把文化深层结构引入学生的视野。 第五单元介绍非语言交际,主要概述非语言交际的三大内容:时间观念、空间的使用与身势语,用大量事例充分展示了非常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规则。 第六单元介绍跨性别文化交际,介绍中外男女性别意识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异,如谈话风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复习资料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概括:“文化概念最初是指对自然的有 目的的影响,以及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培养不仅包括培养人们遵守现有的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括鼓励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使他们相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需求。任何社会文化都包含这两层意思。”(2) 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涉及到文明,《尚书》、《易经》等,李渔的《闲情偶记》中有“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也”,隐含与蒙昧相对应的文化状态的含义,接近现代意义。西方的文明概念与城市文化兴起关系密切。(3)在许多情况下,文明和文化两个词通用。文明往往指的是相对成熟或者高级的文化形态。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等。但对于处在低级状态下的文化,一般不用文明一词。如因纽特文明。(4)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为精神现象,而文明指制度化、形态化的社会现实,如政治、军事、法律等。有的学者(美国巴格比)用文明将较大较复杂的文化与较小较简单的文化区别。四大文明古国与一些“亚文明”。许多人不加细究地把文明作为文化的广义解释,用它来描述那些综合性、整体性较强的文化事实。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精神文明等。 中西学者对文化的阐述:1把文化看做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 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4还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方式或全部社会遗产。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文化性质和特征:1、我们赞成把文化看做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2、我们把民 族性和地域性看做五年后的重要特征。3、文化还具有规则性。4、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5、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中西文化的不同地理差异和自然条件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中:1 首先是 幅员辽阔、腹地纵深。辽阔的土地不仅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而且蕴藏着雄厚的发展潜能,使他们能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并且进退裕如。2 其次是复杂的地形地貌。这些都滋养了中华文化众彩纷呈的特殊,为华夏多民族、多源流、多侧面的亚文化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 第三是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4 第四是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促使中华文化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发展,创造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主旨了华夏文明的不断进步。西:1 陆地狭窄而多山地带,土地贫瘠加上气候不利于粮食的生长。因而很难形成完全自足的农业经济,因而他们不得不转向大海讨生活。2 地中海地区特色的海洋地理和周边环境。开放的地理环境和具有较高文化势能的周边文明又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宝贵的经验。3 古希腊自然地理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的全境被各种天然屏障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区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产生了希腊独特的城邦制社会结构,多方向、多民族共生的富于变化的文化聚集,也陶冶了希腊民族崇尚自由和个性独立的基本性格。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在东西方企业中,双方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的价值观、文化背景、教育模式、思维方式都不相同,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员工组成的各种组织,对工作又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追求,而西方在经营目标、市场选择、管理方式、处事作风、作业安排及对作业重要性的认识、变革要求等常常会持有不同的态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管理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管理冲突,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招聘、报酬和福利、培训和发展、绩效评估、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社会等各方面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下面主要介绍东西方在人才使用上产生的差异。 一、在人才理念方面:东西方企业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 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但核心理念不同:西方企业往往以企业及个人的美好前景、对个人的尊重、对人们生活的改善等人性的光辉来吸引人才。例如:美国 GE 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 我们为生活带来美好的东西 (We BringGood Things To Life )", 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理念是: " 为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创造机会 , 培养并实现他们的梦想 ";而摩托罗拉公司则强调对人持久不变的尊重 , 提出:" 摩托罗拉是一个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公司 " 。 而在东方 , 儒家修齐治平的入世思想和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的传统 , 对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企业都以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来激励员工、吸引人才。比如:深圳华为公司的企业理念是:" 以公司文化为纽带 , 大我与小我相融合 , 共铸民族通讯业的辉煌 "; 而韩国三星公司的基本理念是:" 人才第一、事业报国、合理经营" 。 二、在选人方面:每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 都要不断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人才。但在人才的选择标准方面 , 东西方明显不同:西方企业在选人方面通常是以寻找最好的人才为最高标准。比如Intel公司提出了用聪明人吸引聪明人的口号 , 而微软则要寻找比我们 ( 微软现有员工 ) 更优秀的人才。在具体的招聘技巧方面:Intel 公司有一套严谨的招聘程序 , 通过面试、心理测试、模拟测试( 最终测试 ) 来获得需要的人才 , 而微软则对心理测试不感兴趣 , 它更注重通过面试中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创造性和可塑性 , 而且强调高层管理者亲自参加招聘。微软用来测试个人创造性的面试题目可以说广受推祟。 东方企业在选人方面 , 虽然也希望得到优秀的人才 , 注重个人的品质、才能和发展潜力 , 但它往往并不一味地追求最优秀的人才 , 而是强调合适, 希望获得适合于企业的、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人才。比如日本松下电器就奉行寻找 70 分人才的招聘原则。正如松下创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题目: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学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白莉 学号:201141000102 指导教师:刘晓玲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摘要] 中西方不仅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在饮食习惯,交际礼仪等等多方面。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去了解与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礼仪与餐桌礼仪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对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认识,从而加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日常礼仪;交际礼仪

目录 引言 (3) 称呼 (3) 饮食 (4) 餐具 (4) 交谈 (5) 结论 (5)

引言 培根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正如同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理解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身为高等学府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友人交往。在交往中需要学习并且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利的语言交流是不够的,必须了解中西文化利益的差异。“礼仪”的学习与了解应该是有意识的加入到日常生活照,下面,对中西方文化礼仪之差异作进一步分析。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尊敬他人的礼节程序。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两个字组成,分别代指礼貌、礼节,仪式、仪表。它们是一种要求,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程序。《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可以产生出“人利”的气氛。“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貌,则无法立身,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共识,反映了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中国自古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有《周礼》、《仪礼》、《礼仪》三部名著,这三部涵盖了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内容。 西方礼仪有很多种词汇,比如courtesy:有礼貌的行为。Etiquette:除了礼仪外,还指对从事某一行业人士的行动起约束作用规矩。Protocol:一种刻板的,在外交和军事领域内实行的长期公认的相处准则。Tite:仪式、典礼和惯例、习俗。 繁多的有关礼仪的词汇反映出了西方人对礼仪的重视,并有对礼仪更加细致的划分。这具体到礼仪文化上,中西方有如下多种差异。 称呼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是指家庭,中国的礼仪产生于不同的家族文明。西方则从古希腊就开始以工商经济为主,这种经济于天然人伦无法相容,所以,宗法文明未充分发展。英语中的家源自拉丁词汇,而这个拉丁词汇源于在“家族之父的权力下”从事劳动的奴隶[1]。这与中国的家的概念完全不同。西方的家带有与工商经济发展相融的私有财产的意味。不仅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英语中,国家主要表示地域性或民族性的含义。是地域、民族、家族的总和。在中国人看来“国之本在家”。家是国家的命脉。中国人重在家中做人,英文中所说的一个人的背景与起源在中文中时身家,出身的表示。中国礼仪有着一种高超的宗法文明,同时内外亲疏之别,是中国人往往注重拉关系,“义父”、“义子”、“干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论文)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xx级x班 xxx 学号:xxxxx 通过对本学期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学校,我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以下我将从饮食、节日、音乐、建筑等方面,简要对中西文化的异同做一下探讨。 首先,从饮食方面来说: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和西方的饮食习惯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不同于西方,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己的食品板块,在中国菜都放在表和大家共享。如果你是被视为一个中国主机,准备一吨的食物。中国是他们的饮食文化非常自豪,并会尽力给你许多不同类型的菜肴的味道。朋友之间,他们只是为了将足以为那里的人民。如果他们有人出来吃饭的关系是半礼貌客气的,那么他们通常会比客人数量(例如四口人,五菜)为了一个菜。,如果它是一个商务宴请或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食物量,将不可能完成。一个典型的餐开始与一些凉拌菜,像煮花生和大蒜捣烂黄瓜。这些都是其次的主要课程,热鲜肉和蔬菜菜肴。最后,汤是带了出来,这是由淀粉的“主食”食品,通常是米饭或面条或有时饺子。许多中国人吃米饭(或面条或其他)最后,但如果你要与其他菜肴米饭,你应该说那么早。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英文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c h i n e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c u l t u r e With the rapidly challging word,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found it increasingly necessary to minimize the rate of misunderstanding due to miscommunication in their contacts with another. In the oast most human beings were born, lived, and died within a limited geoographical area, never encountering people of other cultural backgrounds. It might be said tha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have been most effective in creating the borderless word, the global community. As our world shrinks and its inhabitants become interdependent, people from remot cultures increasingly come into contact on a daily basis. It is no longer hard to find situations in which membes of ince isolared groups of people. Now these people may live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or right next door to each other. So all the people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understand this world. So when the east meet wes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ome problems are listed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way of eating. All huaman beings have certain basic needs. Our fundamental needs for things that keep us alive. This is the physioligical need. All individuals must eat in order to survive. But what people eat, when they eat, and the manners in which they eat are all patterned by culture. No society views everything in its environment that is edible and might provide nurishment as food. Americans eat oysters but not snail. The French eat snails but not locusts. The Jews eat fish but not pork. The Hindus eat pork but not beef. The Russiand eat beef but not snake. We all have ideas about what kinds of food are good to eat. We also have ideas about what kinds of food are bad to eat. As a result, people from one culture often think the food that people from another culture eat are disgusting or nauseating. Dislike is not the only reason why some culture will not eat a certain food. In some clture, certain foods are taboo. Sometimes the food taboos may be so strong thrat just the thought of eating forbidden foods can cause an indivdual to feel ill. We can also find culture difference in way of bring up children treating the early, greeting each other, saying and spending money before other people do in everyday, but in som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people do not agree with us. We chinese may enjoy something that is not usually consider as edible by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 Generally we perfer to have thing hot and much emphasis on the taste. We eat from one plate when we are eating with others, and we like to seat one by one, and in the shape of a round. On the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撍姹銛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 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儒学思想同西方文化之间完全对立,二者既有很大差异,也有一定共同或相似之处,可以在二者之间找到汇合点。而这方面正是目前学术界所忽略的。以笔者之见,至少应有以下几条: (一)均倡导教育优先 从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精神到古代东亚的儒家思想,均可以看到教育在东西方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西方国家现代化是在包括兴办新式学校在内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基础上出现的。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对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加,从11—13世纪开始,欧洲到处办起城市学校,从此开始打破教会的封锁。欧洲出现了巴黎、牛津、剑桥、海德堡等著名的大学。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欧洲的自然和人文科学获得迅猛发展。“这些都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前提,后来的英国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当然是在当时欧洲教育和科学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教育给人以智能,教育不但培养科学家,也培养政治家、企业家和官僚。”(注:田桓:《东亚文化中的儒学与中日现代化》〔M〕,载《东方文化与现代化》,时事出版社,1992第124—125页。)同样,儒家也倡导教育优先主义。孔子一直主张“学而优则仕”,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主张通过学习和普及教育来提高人的智能。自孔子提出这一教育思想后,中国和其它东亚国家一直把它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在各个时代。特别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不但使战国时代的教育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而且由于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中国一直到18世纪中叶,仍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注:田桓:《东亚文化中的儒学与中日现代化》〔M〕,载《东方文化与现代化》,时事出版社,1992第124—12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