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剧艺术的发展

论京剧艺术的发展

论京剧艺术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1-04-28T16:54:18.187Z 来源:《中国校园导刊》2011年第4期作者:王丹[导读] 本文对论京剧艺术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王丹

【摘要】:本文对论京剧艺术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京剧艺术艺术产生演变发展

一提到中国——北京,无不想起古老的万里长城、故宫、天坛等名盛古迹,因为他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古老与文明。的确是这样,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好与坏都代表了这个国家的人民整体的素质。事实上,外国人也开始探寻先辈们的文化遗产,这也并非是偶然的。就拿欧美地区国家来讲他们的文化思想差异都不太大,都有相似之处,所以他们的文化“音乐”就是他们所称之为高雅艺术的“歌剧”,只有这么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虽说音乐方式单一,其加入内容量比较窄,局限性显然也就很小了,不过就这样的“音乐”形式来看,全世界的人民都热衷于他,有的还去学习他,因而很受欢迎,所以流传至今,而事实上,中国也有很多不错的艺术,也很受欢迎,和其他的表现形式无法媲美,那就是中国的京剧,京剧在早先,人们称它为“国剧”是因为它的古典性与民间性的水乳交融。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所以它的诞生给中国的戏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功不可没。

一、京剧艺术的产生

京剧的真正前身则是昆曲与徽调吸收了秦腔的腔调、皮簧和其他剧种而产生的综合性产物。

京剧的历史源头,应从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算起,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徽班在北京基本上完成了自徽调皮簧与京调皮簧的演变,其结果便出现了咸同间稍盛于京师戏曲舞台的北方京剧。后来形成了昆、梆、徽汉诸腔纷呈的繁荣局面,促进了各种剧种之间的相互吸收、相互竞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是各种表演艺术的聚集地。

把一个产自于扬州、下里河者所唱乱弹及梆子腔、二簧调、高腔、罗罗腔等基本标准,进而丰富了徽班声腔,也成为了徽班进京的标志,是皮簧合秦和唱念音韵,逐渐京味化,而形成了后来的京调。

京剧在北京的形成,很快风靡全国,真正代替了昆曲成为了全国性第一大剧种。而在此后,京剧成为了北京地区最流行的“音乐”,不论你是老百姓,还是高官,人人都很喜欢。

二、京剧艺术的演变与发展

(一)解放前时期

程长庚先生从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咸丰、同治年间(1845年),成为三庆班挑梁的老生和班主。他继承了三庆班以唱二簧为主的声腔特色,以他深厚的昆曲根基,自觉吸收昆曲,京高腔,湖广调的演唱艺术,在一些吐字、发音、运气的技巧,在唱腔中柔中带刚,不求花哨,高亢之中又别具于“沉雄之致”使之自己达到京二簧“字眼清楚,极抑扬吞吐之妙”境界。使徽戏发生了质的飞跃,开始了就的历史篇章。为老生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梅兰芳先生1894年出生于上海,九岁学戏,十二岁便搭翊班登台演出,开始了一生艰难曲折的艺术探索。打破了一直由老生独揽整个局面的现象。创始了有中国代表性的行当,旦行,成为了一种独秀。而京剧从辛亥革命至20年代时是黄金时代,在北京尤其繁盛。而这时候也是梅先生最辉煌一个时期,到了1927年他就成为有名的“角儿”了,而在梅先生大红大紫的时候,“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思潮爆发时,中国京剧开始了改良时期,那是为了宣传救国、理念,民主新思潮,所以编演了一些新戏尤其是时装戏,像《一缕麻》、《邓霞姑》等。

到了“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国难当头的现状,又编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抗日救国的宣传。八年抗战后,梅先生的戏改工作在此被迫中断,到他垂暮之年,一直演的戏是他最喜爱的《穆桂英挂帅》,直到解放后,他又回到了他深爱的舞台。

(二)解放后“文革”时期)在“文革”时期,京剧走向了低谷,传统的剧目当成了反革命的教化,有很多京戏工作者都感到世界末日的降临,从1951年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央文化部戏曲改进复函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处中,就明确指出:以京剧形式来表现现代生活,这时的京剧传统剧目禁止上演,而改换成另一种表演形式。1964年6月5日——7月31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京剧现代观摩大会,演出35个现代剧目,其中大戏25出,小戏10出,像大家比较熟悉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剧目,和带有关“红”的剧有七、八出之多,都代表了革命气氛,使传统剧目改为了现代戏。造成了京剧在这个时期中受到最难堪的境地,从此走向低糜状态。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拔乱反正,京剧也得到了他昔日的辉煌。

(三)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

到了80年代,中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闭关锁国”终于向外界开放了,重新改造中国落后的局面。这样的改变,把中国人几十年来的思想、观念都解放出来了。第五代导演首先开出了先河,就象远离我们的“亲人”一样,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像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把当时算是最低级的工作唱戏的戏子们的事情,而搬到了银幕上去演。这部戏运用了大量的京剧艺术手法,由张国荣、葛优、张丰毅、巩俐等重量级演员演绎了梅先生的传世之作。剧中“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秋”,这两句诗也表达了梅派表现手法魅力无法抵挡。还有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所运用的音乐都是京剧唱腔贯穿于整部戏。很有京味的韵味,不有他和西方音乐制作大师一起为歌剧《图兰朵》所创作的音乐当中也插入了京剧在里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古诗云“离恨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我们对京剧艺术的珍惜,期待喜欢京剧的人和诗中所说的一样不要焦急,等待适当的时代与气候,提倡与尊重,来拯救京剧。让中国的京剧跻身于世界戏曲之林。

这就是中国独特的艺术——京剧,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艺术瑰宝。(哈尔滨市第二十六中学)

二十、京剧趣谈(部编版语文2018新教材)

二十、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4、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作细致了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京剧,被成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 你了解到了哪些?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 二、作者简介 1、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2、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三、学习字词 1、控制唯恐彻底凸显鲜明虚拟 仆人无穷无尽风雨不透 2、理解词义 彻底:全面的,充分的。 唯恐:唯独害怕;只怕。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四、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 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第二自然段: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第三自然段: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的虚拟道具的妙处。 六、研读课文 1、课文第一自然段: 1)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呢?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2)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魅力: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2、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这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有意思? 七、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词。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十、京剧趣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4、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作细致了解。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有人主张保存旧剧。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

论新时代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论新时代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星,它自出现在人类文明起便已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所具有的虚拟性、综合性、写意性都因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除了已经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和昆曲外,地方戏曲也不容忽视,它们都在孕育自己的土地上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虽然地方戏的历史都比较短,主要在20世纪初开始活跃于各地的戏曲舞台上,包括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都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当地浓厚的乡土特色,往往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地方戏曲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正逐步下降,人民也不再像以往一样喜欢欣赏地方戏曲了,能够接下前人戏班衣钵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然而地方戏曲在当今时代是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呢?又应该怎么把它们传承下去呢?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期: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从乡村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转变为城镇市民占大多数,从一元的价值观、伦理观变成了多元的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的转型必然给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领域的各种形态带来较大的冲击,一切不适应新的社会机制的都要被改造,甚至被淘汰。戏曲,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分子,自然不能例外,一样会受到冲击,若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型。 那么传统戏曲如何融入当代呢? 改制的本质,是打碎现有的铁饭碗体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要想在戏曲表演的行业内成为名角、红角,没有本事是不行的;想在行业内站住脚,并得到不菲的报酬,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没有自己“绝活”,也是不行的。 目前戏曲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要原封不动地保持戏曲传统的艺术特征,另一种则是鼓励大胆地吸收当代的艺术元素,让传统的戏曲融入当代的意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进行力度较大的改造。 客观地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局限性。保守派不了解戏曲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变化:元杂剧不同于宋杂剧,南戏不同于元杂剧,就连今日之京剧也是既不

论京剧《贵妃醉酒》的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29169539.html, 论京剧《贵妃醉酒》的艺术特色 作者:王汝捷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1期 【摘要】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把清朝时的京剧《醉贵妃》加工创作,优化完善以及精雕 细琢,最终形成了《贵妃醉酒》这一京剧艺术体系当中的经典曲目。《贵妃醉酒》是围绕唐朝的著名历史人物杨贵妃及其相关故事创作出来的京剧作品,描绘的故事场景是百花亭,因此这部京剧作品也被叫作《百花亭》。这部京剧作品表现出的是杨玉环忠于爱情并且期望获得纯洁爱情的故事,描述了杨玉环失宠后借酒消愁。同时还描绘了高力士阿谀奉承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京剧;《贵妃醉酒》;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821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46-01 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戏剧文化,唐朝时期就已然拥有了大量极具影响力和知名戏剧作品。在我国的戏剧艺术体系中,京剧艺术的影响力极大,知名度也很高,拥有着深厚文化与艺术底蕴,同时也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创新,赋予了戏剧艺术新内涵。《贵妃醉酒》这部京剧作品是梅兰芳创作并演绎的经典作品,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从中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魅力也极具鉴赏和解读价值,更是未来京剧发展的宝贵财富。 一、鲜明独特人物角色 著名京剧作品《贵妃醉酒》素材选自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一部分故事。京剧中,在对杨玉环角色进行设计时,不单单需要表现表现杨贵妃的绝美姿态,还对京剧实施了深层次的挖掘与研究。因为杨贵妃是帝王身边的宠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唐玄宗要杨贵妃共同在百花亭饮酒赏花时,却在途中改变主意去到了江妃之处。而这部京剧当中最精彩和出彩的一部分就是杨贵妃苦等很久一直没有等到唐玄宗来,于是派人查唐玄宗行踪,在获知行踪之后的一系列情感体现。而这些复杂的情感当中有精心准备却不得人知的难堪与失落,还有对江妃的嫉妒。在整个的表演过程中,大师梅兰芳用精彩的演绎为观众描绘出了敢于爱恨,渴望获得纯洁爱情的一位女子。到了马嵬坡哗变时,杨贵妃再一次表现出了她对爱情的忠贞与追求,为了爱情牺牲自我。 在这部京剧作品当中,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是高力士,这个人物的戏剧化色彩十分鲜明。高力士为讨好杨贵妃和皇帝,卑躬屈膝,用尽一切方法讨得杨贵妃欢心。特别是在高力士进酒时的选段当中,在回答杨贵妃问题时,高力士说到通宵酒与太平酒,形象刻画了为了获得权贵而自降身价的一个角色。除此以外,还描绘了高力士与李白,始终对李白醉酒后让他脱靴的事情怀恨在心,甚至到杨贵妃面前污蔑李白的诗是在拿杨贵妃和赵飞燕相比,而且有嘲笑杨贵妃和其相似的意思,阻碍李白在朝中的发展。观众在看这个角色和聆听京剧时,可以非常容易的出现共鸣,对这个小丑角色产生厌恶,也让观众对整个的表演印象深刻。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发展京剧

姓名:苑令辉 学号:5902112048 班级:能动121班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摘要:京剧,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种凝聚了千年来文人智慧与风雅的艺术。京剧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保存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代大学生教育中京剧可以负起教育的使命,成为指示人们回归精神家园、安抚人们焦虑的心态的一种路径。因此,大学生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京剧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列举了高校对京剧的传承活动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京剧文化。关键词:京剧大学生传承 一、京剧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京剧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目前少数几个仍然延续着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度之一。现在被人们称作“国粹”的京剧,虽然形成于近代,然而其文化源头却在中国的古代,因为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其内容,均脱胎于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化、历史片断。随着京剧的发展,人们在创作中愈加精益求精,尤其是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充实京剧的形式和内容,京剧在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上日臻完善。中国京剧音乐自上世纪50年代初的“戏曲改革”到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0多年间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是运用西方作曲技术,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内容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至在之后的几十年京剧音乐发展和创作中,这些经验仍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京剧申遗成功 2010年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京剧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京剧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和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申遗倾注了心血与努力,但申遗本身并不是目的,为的是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京剧将薪火相传,它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传承戏曲艺术 发扬中国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曲艺文化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自电影传入中国,便与戏曲深深结缘,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扬中国文化。 【关键词】传统戏曲中国文化中国电影戏曲元素 小小的身影讲述着千年的故事,幽婉的曲调传扬着上古的声音,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锣鼓传递着华夏子孙不屈的意志,一幕幕曲折动人的故事承载着国人五千年的悲喜怒乐。戏曲——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戏曲的发展,潺潺而流,从未曾干涸。数百年前,当我们依旧做着天朝圣国的美梦时,西方世界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业革命,当他们打开我们的国门强行带走无数奇珍异宝的同时,也将电影带进了我们的世界。随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经历着一次次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主流载体。除了那些从小听着《穆桂英挂帅》,看着《天女散花》的祖辈们,现今已鲜有年轻人愿意跨进剧院,聆听这份传承千年的艺术。无数人站出来宣称戏曲灭亡论,殊不知,戏曲已经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历史发展的大舞台之中。纵观中外电影,无论是《霸王别姬》还是《大闹天宫》;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动画;无论是从小受中国戏曲文化熏陶的本土导演陈凯歌,还是深受中西文化融合影响的香港电影导演徐克,戏曲元素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影视剧作品之中,依旧用戏曲特有的方式,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方式的载体,我们称之为戏曲元素。 何为戏曲元素? 有人说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唱念做打”便是戏曲元素,也有人说戏曲元素就是五彩斑斓的服饰、夸张传神的动作、丰富多变的色彩、生动夸张的脸谱。戏曲元素即编剧方面有剧本文学的诗赋性,结构方面是点线连贯的分场性,超脱的时空变化,综合的表演形式,根据行当创造角色,流动的技艺及通俗的民间艺术。①笔者认为,戏曲元素简单概括便是戏曲的综合性、写意性与技艺性。 下面笔者从三个部分来具体阐述戏曲元素在影视剧作品中的运用。 一、向经典致敬 1905年,丰泰照相馆内,“谭鑫培唱着最拿手的《定军山》,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就听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百呎一卷,很快便摇完了,算告一段落……”② 就这样,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完成。这是京剧史上的里程碑,更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电影的起步,便是说唱艺术和传统的中国戏曲结合的产物。传统中国戏曲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独特的一种存在形式,自电影开始在中国发展,就未曾忽略过民族国粹的地位,更有许多影片向中国传统艺术致敬,其中不乏《霸王别姬》《刀马旦》等优秀影片。 《霸王别姬》可谓是陈凯歌导演的巅峰之作,本片以“文革”为背景,讲述了京剧名旦程蝶衣和名生段小楼的故事。片中情感细腻,色彩华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及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影片中,当段小楼揭发程蝶衣时,当“文革”的黑色雾霾笼罩着中国大地时,笔者不禁思考陈凯歌为什么要用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来衬托这一故事。中国京剧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最为厚重的艺术之一,陈凯歌导演的独到之处便是用最具代表性的中华艺术来映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虞姬最后自刎于霸王剑下亦是程蝶衣自刎于段小楼剑下,陈凯歌的这一做法是聪明而独到的。戏曲《霸王别姬》无疑是国人最熟悉不过的剧目之一,用历史演绎过去,戏曲的助力使影像的张力更加具有历史深度。 二、局部引用 在众多中国电影中,戏曲的各种元素被中国导演灵活运用。1942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铁扇公主》吸收了传统戏曲的造型艺术,人物活灵活现。无独有偶,《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扮相完全借鉴了京剧中猴戏的孙悟空脸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音乐方面,影视剧作品中不乏锣鼓小调的出现,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大宅门》同名片头曲《大宅门》中融合了京剧、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3.京剧趣谈

京剧趣谈 教材分析: 《京剧趣谈》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徐城北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这篇课文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是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京剧的“术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2.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作细致了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京剧,被成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

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学生畅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 师:同学们,上课前先听老师介绍一下作者徐城北,你对徐城北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引出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现在请同学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控制彻底鲜明虚拟仆人唯恐凸显无穷无尽风雨不透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师指导写生字词。 学生练写生字词。 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义。 彻底:全面的,充分的。 唯恐:唯独害怕;只怕。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设计意图】准确掌握本课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字词的书写,并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2.指名分自然段读《马鞭》。 3.学生汇报。

浅谈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戏剧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中国是戏剧大国,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 坦尼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中国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戏剧中心,而且在当下的社会中,中国的戏剧已经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低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戏剧接受主体的观众对于戏剧本身的拒绝接受,另一个则是作为戏剧管理者和戏剧文学家们对于戏剧与市场和戏剧文学创作的不切实际。 如今,步入低谷的中国戏剧已无法与繁荣发展的西方戏剧相媲美。世界齐名的两大戏剧中心——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西方戏剧的王国,而且也成为了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时至今日,它们作为戏剧中心和娱乐中心,不仅将西方戏剧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美英两国的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发展势头和成就是现在的中国戏剧无法企及的。 那么,中国戏剧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呢?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相比,它有哪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认为二者的发展路线存在差异。非源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注定是一种“大雅”的艺术审美形式,这种“大雅”本身不会存在着太多的接受者。经过漫长的发展,中国的戏剧一直保留着当时的唱腔、表演形式与剧本模式,这种保留一方面是国粹的传承,一方面却很容易走向拟古守旧的误区。而纽约百老汇则不同,它走的是大众化路线,经常会组织人员对各地的观众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口味和与

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谋求和谐。伦敦西区的魅力和优势也在于它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以集体的优势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产生连锁效益,因为不同口味的观众在西区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 所以,中国戏剧要有所发展,应该“让戏剧走向大众视野”,戏剧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自觉地受观众的制约。其实中国的戏曲艺术历来重视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传统戏曲时刻不忘观众。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新闻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导演也是如此,时刻提醒演员不要忘了观众。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戏曲演出必须明确一点:要让观众看得懂、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果观众对所演的剧目根本看不懂,或是虽能看懂,但剧目曲高和寡,或反映的是观众不关心的事,那么即使编剧的写作再娴熟,导演的手法再高明,演员的演技再炉火纯青,对于观众来说都是隔靴搔痒、无动于衷的。戏曲不能打动观众,就会失去生命。这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曾有过教训。如昆曲历史悠久,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皇家御用的宫廷戏后,离百姓生活愈来愈远,渐渐脱离了群众。 戏曲艺术以观众为中心的原则,归纳起来是:思想性、娱乐性、群众性三结合的原则。首先,它有很强的思想性,但表演要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既讲究娱乐性,要求演出声情

京剧艺术的现状及发展

京剧艺术的现状及思考 --------从马克思主义看?京剧现状与发展?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年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的努力,使京剧艺术变成了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深厚实践积累,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文艺瑰宝,不但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京剧是国宝,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自从徽班进京,京剧就开始形成。在清末,就出现了谭鑫培、杨小楼等一大批京剧艺术家。在以后又出现了以四大花旦、四小花旦、马派、谭派〃〃〃〃〃〃等一系列流派,使京剧艺术走入了成熟期、鼎盛期。以后一直为国人喜爱,中国也为有这样的艺术而骄傲。 京剧艺术更是给了我们独特的美的享受。京剧完美表现追求意境美的主张,它贯穿在一切表演手段中;无论哭、笑,还是辱骂,无论是鞭笞,还是杖打,即便是顶风冒雨,或者是临死挣扎必须是以‘唯美’的创作标准,演员必须把内心的真实体验,赋予形体外在的表现美。京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的?哭与笑?要求哭;要哭得美,笑;要笑得艺术,它决不是生活中的真哭,真笑。而京剧艺术正是运用这个虚实结合的表演艺术智慧,才升华了艺术表现的伟大价值。它与历史同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播作用。京剧演出盛况直至六十年代末,京剧它一直是百姓喜爱,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娱乐的主流艺术。这魅力无穷的京剧艺术能像魔幻一般叫世人着迷,那是京剧它有一张极尽民族表情的面孔,它有着代表中国人性格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表达方式,经过长期磨砺被证实的就是那种完美表现的艺术追求。京剧正是通过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和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震惊了世界,是中国的?国粹?传到世界各地。 然而,古老文化的逐渐陨落已是即成的事实,在流行元素的冲击下,京剧、民乐、诗词歌赋等等精神财富正在被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一代——所遗忘,这无疑是一种国家精神文化的断层与流失。 随着90年出生的一代人开始占据文化领域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中国传统艺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年轻人对流行的音乐电影更感兴趣,京剧这被称为?国粹?的艺术已经被我们渐渐淡忘。 从过去的万人空巷到现如今的鲜有人闻,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当代文化的冲击。当今社会,文化丰富,娱乐形式多种多样,各种文化间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通俗易懂的快餐文化充斥着大街小巷,而那犹如高空明月京剧就显得没那么接地气了。 二是创作人才匮乏。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京剧院团,虽然已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表演人才队伍,但是,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创作人才,却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京剧需要领头人,需要像梅兰芳、谭鑫培那样的大师,二反观目前京剧界的现状,大师们基本上都已老态龙钟甚至故去,各个流派青黄不接,早在2012年张学津先生去世时,大家就曾言世上再无马派,而最近戏剧界更是哀伤连连,四月底,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爱子、梅派艺术当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最新教育文档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昆曲之后对中华文化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认可。 京剧是二百多年前汉剧与徽剧“两下锅”的产物。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至嘉庆年间汉戏来京,四大徽班与汉剧艺人“两下锅”共同演出,在相互融合中,又从昆曲、梆子腔等剧种中不断吸取营养,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1840年后京剧正式形成于北京,不仅成为京城戏曲舞台的主流,而且开始向全国传播,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京剧兴盛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戏曲的三百多个剧种里,京剧虽然诞生很晚,却后来居上,荣登“国剧”的宝座,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由于诸多的原因,当代京剧的发展却面临着困境。1.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2.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3.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很多剧场演不了;4.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5.电视及多元艺术的冲击。 2008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京剧进入小学课堂。将京剧纳入学校教育非常必要,这是传承京剧的重要举措和良好开端。但学生

没有基础,只靠学唱几个名家名段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较完整地接受京剧知识比较困难。作为一名戏曲鉴赏课的教师,我颇感责任重大,思考怎样使京剧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和世界同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一、京剧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由于京剧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剧形式,学生对京剧知识的理解相对缺乏,很多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只是通过电视剧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而已。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学生觉得京剧距离我们越来越远。1.念白、唱腔听不懂;2.程式化的表演看不懂;3.传统剧目内容不懂;4.行头繁杂读不懂;5.角色行当搞不懂。这样学生就有陌生感、距离感。虽然在教学规定的唱段当中,有不少是现代京剧,样板戏虽然易学易唱,但也不如流行歌曲上口。而且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光从简单的学唱入手是不够的,唱念做打是京剧艺术的核心。 二、入门要了解京剧的行当, 京剧是程式化艺术,表演、剧本、行当、音乐、化妆、服饰等方面,都有规范性的程式。尤其是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行当作为戏曲中的人物,最终形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若干分支,分支以下又有细目,各有其固定的程式和表演特色。行当是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划分的。 要想看懂京剧,首先要使学生能够分辨各个行当中的人物,

京剧传承的文化责任

京剧传承得文化责任,不能只被梅葆玖们承担20160426 09:38:24 京剧得生存危机,在梅兰芳时代就有,所以梅兰芳才要在巨大得压力下推动京剧改革。也正就是因为改革,梅兰芳所创立得“梅派”艺术,才取得了辉煌得成绩。 昨天,梅兰芳之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去世。在张君秋之子张学津、马连良之子马崇仁去世之后,京剧名家传人就此又少一位。人们在纪念梅葆玖得同时,不免也会有些担忧,京剧得传承,在这些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得名家去世之后,究竟会往何处走? 多年以来,京剧被定义为传统文化得一张名片,这使得京剧得戏剧地位,得以被很好地捍卫。但与此同时,过于强调京剧得文化属性,而淡瞧其娱乐价值,也使得京剧固守辉煌历史,却不得不面对市场日益冷清得尴尬。面对这种状况,京剧人作出了百般努力,但瞧似于事无补。 毫无疑问,对于传统戏剧得传承,要在认知上有新得角度。艺术传承得关键在于人,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当成保护传统戏剧得金规铁律。无论就是直接传承人还就是间接传承人,都承担了巨大得文化责任,甚至这责任会成为难以承受之重。但除了人得要素之外,艺术传承还要在纵向得时间线索上不能断裂,在横向得空间范围内有蒲公英式得广泛散播。 京剧就是欣赏门槛较高得戏剧品类,这就是公认得。可由于长期速食化娱乐得影响,当大量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等几乎无理解障碍得作品或产品摆在面前时,非专业观众难免会舍弃京剧、昆曲等传统戏剧,转而接受更直接得娱乐消遣。很少有人愿意去改变惰性,通过提升自己,来达到能够完整体会京剧之美得目得。于就是,这样一种奇怪得状况产生了:传承人越就是严肃、认真地向观众传递自己得京剧精神,观众虽然在口头上报以赞赏,但在行动上却往往敬而远之。 这不由让人反思,在京剧传承得时间线索上,究竟在哪儿出了问题。在整个社会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得背景下,京剧信息得传播为何总要等到其代表人物去世时才能引起公众关注?京剧得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扩大观众群重现京剧辉煌还有没有可能?传统戏剧必须要牺牲掉一些固守得形式来延续生命力有没有必要?想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显然仅把京剧得冷清归罪于“娱乐至死”就是不够得。 京剧得生存危机,在梅兰芳时代就有,所以梅兰芳才要在巨大得压力下推动京剧改革。也正就是因为改革,梅兰芳所创立得“梅派”艺术,才取得了辉煌得成绩。1930年在美国演出得巨大成功,也使得京剧拥有了一次流行于国际得机会。 当然,京剧那次良好得国际化开端带来得经验,并没有在后来被总结运用,因为,想真正在文化多样性得国际演出市场上站住脚跟,京剧就必须要遵循商业演出得规律,必须要改革,甚至要大得改革,这对京剧根深蒂固得祖师规矩仍然就是严峻得挑战。直到今天,京剧改革仍然就是京剧人想要触碰又不敢触碰得命题——京剧改革带来得利益与改革带来得压力与伤害相比,人们更在乎后者。 媒体发达,公众对优质精神产品重拾兴趣,传统文化得时尚运作空间越来越大,京剧不就是没有复兴得可能。京剧复兴得基础,当然在于对其精粹得认识,对其传承得重视,但需要做一些此前很少做得事情,比如用现代得眼光来重新审视京剧,用不违与得技术来为京剧增加魅力,用新鲜得概念、创意,在推广、制作、审美提升等方面,扭转京剧下滑得颓势。而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精美教案

23 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2.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实在道具:马鞭省略马匹,表演自由 道具有继承 京剧趣谈虚拟道具:可感觉可使用有发展 静态亮相武艺高强必胜信心独特 动作高妙 动态亮相英雄气概 课后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介绍的是我国京剧道具和动作这两个方面,突出了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 在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京剧《唱脸谱》,让学生对京剧有个大概的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果然看了视频,孩子们很开心,很幸福,这为学习这篇文章开了好头。接着我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京剧的,这个问题不难,孩子们大部分都能回答上。另外这篇文章结构很明显分为两部分。然后分段学习,重点抓住两部分的关键语段,带领学生阅读,联想,使学生感受到京剧的独特魅力整堂课下来,我觉得整体上的不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京剧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课外延伸这个环境,让感兴趣的学生下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视频,以便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生,从而达到了弘扬我国传统艺术的目的。

23* 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 2.学习课文,了解京剧更多的奥秘,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奥秘及艺术特色。体会课文表达的条理性。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作者简介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你认为京剧有哪些艺术和奥秘?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学生畅谈,教师指导。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 驰骋尴尬彻底虚拟绱鞋底仆人凸显戛然而止 2.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抽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京剧趣谈》这篇课文。阅读结束后,请简要说一说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京剧哪些方面的艺术。(指名答)

谈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谈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戏曲艺术的发展阶段 纵览中国戏曲的全部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宋代以前属于“因子聚集期”,各种装扮表演及演唱要素自发组合,寻找碰撞,寻找受体;宋至清中期为“旧体成熟期”,作为古代戏剧样式的中国戏曲已完全成熟,并有着极其严格的声腔规范。这一时期,实现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杂剧和以汤显祖、洪?N、孔尚任为代表的明清传奇的两度文学腾飞;清中期以后为“新体再造期”,京剧作为古代戏剧的集大成者,既宣告了旧体戏曲的结束,也标志了现代戏曲的开始。这一时期戏曲最终在表演艺术上完全定型,并基本体系化。它与上一时期的本质区别,在于确立了戏曲的“观众本体意识”。 前一时期的戏曲较多表现为作家本体,是作家、戏剧家自我抒发的工具,从而产生了过多的限制,使其成为一种“小众文化”。第三阶段的戏曲是在“花部”群起、乱弹纷呈的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面对着观众而重塑自己的,追求开放和多样,让戏剧“完成于演员和观众中间”,以“大众文化”的品格而扶摇于世。因之,这一形态至今依然是戏曲舞台的主体。尽管改革呼声从上个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现在,它的艺术本体却一直未受到大的冲击,新样式也一直未能建立。因为它是遵循大众的需要造就自己,对它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等待大众审美趣味的改变,并追赶这种趣味,才能实现新的再造。而这些,又都有待于文化的整体变革。

二、戏曲艺术传承“大写意”的总体风格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鼎盛期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京剧大师梅兰芳率团出访日本、美国、俄罗斯。其所展示的中国京剧的程式化的表演艺术风采,不仅使海外的普通观众为之倾倒,而且也使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们惊羡不已。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就觉得中国戏曲表演的写意手法与他所倡导的“间离效果”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的文章,把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置于世界戏剧文化的宏观视野之中。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十分赞赏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尽管他的戏剧观念和布莱希特完全不同。他以一位大戏剧家的睿智和简练的语言,称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建立在中国艺术总体的写意观念之下的。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都是写意观念的产物,它们追求“以点带面”“以少胜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艺术效果。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仅用一个“绿”字,就把早春的江南秀色及满眼生机表达出来;在一匹疾走的骏马旁画上几只蝴蝶,就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意;画上几只大虾,不着任何水迹,就给人水暖虾肥的感觉……这些都是中国艺术写意观念的奇妙魅力。 中国戏曲秉承这一观念,使其表演艺术呈现出“大写意”的总体风格。借助虚拟和假定,使舞台成为气象万千的小天地,使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舞台上呈现。“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虽然针对的是人间世相,意思是说“舞台”是一个小社会,人间众生相、世

从《四郎探母》论京剧独特的唱腔艺术

---------------------------------------------------------------最新资料推荐------------------------------------------------------ 从《四郎探母》论京剧独特的唱腔艺术从《四郎探母》论京剧独特的唱腔艺术本文作者: 李秀萍文秘网原创投稿摘要: 《四郎探母》是京剧的经久不衰的作品。 本文先从花雅之争的角度着手,分别以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析京剧《四郎探母》的声腔风格;在此基础上,再从现代美学中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运用美学规律分析京剧《四郎探母》的板式节奏变化特征,从而进一步得出了京剧的独特唱腔艺术是以皮黄为主,并附之昆腔、拨子、南锣等多种声腔和以板式变化体主导的音乐体制。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在花雅之争的实践中有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运用了现代美学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四郎探母》;花雅之争;纵向;横向;现代美学;西皮腔;二簧腔;板式引言京剧的魅力首先在于声腔之美,我们习惯说听戏而不是看戏,可见听戏比看戏重要。 传统的经典京剧《四郎探母》,自从它推演至今、影响之大、演出的场次之繁,几乎已经难以统计了。 而这部京剧作品的出名,就其唱腔上就占有很大优势,整部戏从头到尾都是采用的西皮腔演唱,但在一种声腔上来创造丰富多彩的唱段,因而以《四郎探母》这个京剧作品来论证京剧独特的唱腔艺术。 1 / 10

综合历年对《四郎探母》和京剧唱腔的研究,主要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安志强和陈国卿在《京剧的艺术魅力》中有说到《四郎探母》在唱腔上具有丰富性,即在一种唱腔上创造丰富的唱段。 李婷婷在《京剧坐宫分析》里有坐宫这一折运用了多种西皮板式的论断。 程海云在《论京剧唱腔的演唱艺术》中说到京剧的唱腔是广收博采、兼容并蓄。 路正在《中国京剧二十讲》中也有对于《四郎探母》这部作品进行赏析,认为因为扬延辉情绪低落,所以用慢板唱,又因他是英雄战将,所以用的是西皮而不是二黄或者南梆子的声腔。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认为前人的优点是对于《四郎探母》作品本身的研究已经很清晰,不足之处是没有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进一步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则是结合花雅之争的史实进行动静态来分析《四郎探母》的声腔特色。 本文还用现代美学理论的知识,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板式节奏变化,从而得出京剧的独特唱腔艺术是皮簧戏和板腔体。 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价值,对后期的京剧研究会有启发。 一、花雅之争综合的声腔风格花雅之争,实际上就是地方戏和昆曲的较量。 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声腔上的差异,地方戏的声腔多为高腔,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

《京剧趣谈》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趣谈”是什么意思? 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新课,将了解的相关资料与同伴分享,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检查读文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途径之一。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读通文字,读懂文义,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请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作好批注。 3.学生汇报。 预设:这篇文章介绍了京剧中的“马鞭”与“亮相”,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 4.你觉得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 把阅读引向深入,促使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文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透彻地理解“马鞭”和“亮相”的意义。 预设: 生1:“马鞭”这一部分内容是我喜欢的,想深入了解一下京剧中“马鞭”有怎样的作用。 生2:我想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亮相”与京剧中的“亮相”有啥不同?

大学生与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大学生与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人文学院汉语言142班彭照珺 5000214071 自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它吸收了汉调、秦腔、梆子戏等古老艺术之精华,加以融合、锤炼、升华,成为了中国的国粹艺术。而如今这门艺术也与其它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冷落和忘却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鼎力振兴。 梅兰芳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虽然比较起其他的艺术形式,京剧200年的历史不算很长,但是京剧不像秦砖汉瓦可以保存在博物馆里,而是演员靠演出传承下来,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京剧艺术葆有青春活力,那么这门古老的艺术也不能生存到今天。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戏曲界的专业人士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比如京剧的“话剧化”、“时尚化”,京剧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等等。2004年4月,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普遍的好评。还有报道说“青春版《牡丹亭》使昆曲的观众人群年龄下降了30岁,打破了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习惯,提高了年轻人审美情操及艺术品位。”这些煞费苦心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更多的观众看懂了京剧,让看戏的门槛变低,为京剧注入了年轻的血液。但如新编京剧《赤壁》这样被批为“娱乐至上、京剧成点缀”的也不在少数。有专家认为京剧的“时尚化”是一种迎合,即使是为了京剧的传播,所谓创新也应该有所保留,京剧应该有它自己的艺术规格,年轻人欣赏京剧是克服欣赏困难的一个过程,专家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从专业的角度让京剧更加通俗、普及化,而不是把京剧改成随便谁都能看懂的东西。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要加强保留传统的意识,这也是很多戏曲名家和专家们的共识,关于京剧里面是否可以加入现代元素的问题,有记者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