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7-4287(2007)09-1268-04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贵星1,刘双凤2

(1.四川大学华西院实验医学科,四川成都610041; 2.成都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以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脂质在粥样硬化斑块沉积为特征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有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三大学说,即脂质学说、炎症学说和感染学说,但仍没有完全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因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缺乏有效的措施。本文就动脉粥硬化与脂代谢、免疫、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1脂化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与冠心病的关系已被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脂质源于血浆脂蛋白的浸润,主要为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脂(CE),其次为甘油三酯(TG)、磷脂和载脂蛋白。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随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加重,血浆胆固醇的浓度与冠心病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及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LDL-C在不同水平通过各种典型的和不典型的机制起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天然的与氧化的LDL是几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有效生长因子。另外,LDL还调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2]。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将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3]。

有文章分析认为: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中国人群)LDL-C水平正常,而TG水平升高。研究发现LDL亚组分颗粒大小同血浆T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体外模拟实验成功将大颗粒疏松的LDL 在高TG条件下,经胆固醇转运蛋白(C TP)、胆蛋白脂酶(LPL)的作用,转化成为小颗粒致密LDL,故认为体内高TG可引起体内大颗粒LDL向小颗粒LDL 转化。大颗粒LDL又称为A型LDL,小颗粒致密型LDL又称为B型LDL。A、B型LDL的氧化易感性不同,B型抗氧化性低,较A型易氧化。LDL氧化程度(氧化型LDL/LDL比值)同LDL脂质组成(甘油三酯/胆固醇比值)相关,血浆氧化型LDL同小颗致密LDL氧化易感性相关,同小颗粒致密LDL蛋白浓度亦有相关趋势。因此,认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的高水平氧化型LDL(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主要来源于氧化的B型LDL[4]。LDL升高及氧化的B型LDL形成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5],wallenfeld k[6]等研究进一步证实循环中的ox-LDL独立于其它因素与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关。

另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 M)也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二者的残体可转化为LDL而能被巨噬细胞摄取,沉积于粥样斑块内[1]。最近发放成人血脂处理方案指南指出:TG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些富含TG的脂蛋白(常称为脂蛋白残粒),有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冠心病(CAD)的严重程度与血浆中富含TG的颗粒数呈正相关。循环中含APO-B的脂蛋白升高,如LDL 和VLDL,已经被认为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展的重要物质。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组同源微粒,由于它们的合成和代谢及在血管内通过酶和转运蛋白的重塑,形成大小不一、化学组成不同[8,9]的一组脂蛋白。许多资料表明,HDL-C浓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一般新的HDL-C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且流行病学资料已表明HDL浓度升高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另外,研究表明HDL可通过抑制LDL的氧化,参与氧化型LDL 的逆向转运,降低氧化型LDL引起的损伤,抑制单核细胞粘附和迁移到血管内膜,刺激内皮细胞修复和增殖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10]。在过去10年里,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低LDL-C水平,此方法已经表明在冠心病(C HD)的一期及二期预防中有益。大量干预实验证明升高HDL-C浓度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是可行的,通过保健干预,如有氧运动、减轻体重及停止吸烟,升高HDL血浆水平的方法被推荐作为一期预防冠脉疾病[11]的方法。HDL还没有作为脂代谢紊乱的新目标,最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HDL的组成成份(如APOA1)的分析,载脂蛋白的深入研究也许会带来新的治疗方法[12]。有研究表明[13]:APOA1水平增高可减少高胆固醇血症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量研究证实,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密相关,约50%有冠脉疾病的病人[7],其脂质变化有LDL、TG、致密LDL、致密VLDL和HDL-2升高。

2免疫与动脉粥样硬化

最近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AS损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包括巨噬细胞、CD4+和CD8+细胞、TC Ralphabeta(+)T细胞、树突状细胞及自身抗原(如HSP60/65)和ox-LDL。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识别受体的抗体库,当受体和配体结合后,细胞被活化或吞噬PMPS 颗粒后,诱导炎症反应,多种刺激能活化巨噬细胞并影响一些基因如CD36、ABC A1,后者能影响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及致AS作用[14,15]。

AS损伤处的大多数T细胞是CD4+T细胞[16],大多数CD4+T细胞是分泌细胞因子的TH细胞,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控制巨噬细胞的活性和清道夫受体的表达。基于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被分为TH1细胞TH2细胞,前者可分泌干扰素-r 和白细胞介素2促进细胞调节的免疫反应,后者可分泌I L4,IL5,I L10和IL3,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CD4+和CD8+T细胞不能降低动脉窦处的损伤,有趣的是缺乏CD4+T细胞可导致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早期损伤。当缺乏TCP alpha beta(+)淋巴细胞时,可降低动脉早期和晚期的粥样硬化。CD8+T细胞的对AS作用至今仍不清楚[17]。

热休克蛋白(HSPs)在细胞受刺激(感染、炎症、氧化物)时大量合成,Wick等[18]指出血管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诱发HSPs表达,这些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细胞因子、自由基、吸烟的循环产物、机械压力增高如高血压等。尽管HSPs是一种正常存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应激诱导的过度表达使其存在于细胞表面,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从而促进AS发展。目前有关感染的两种假设均与HSP有关,其一是病原微生物介导交叉免疫反应,由于HSP和内皮细胞产生的HSP分子结构类似引起;另一为感染内皮细胞导致它们表面分泌和暴露HSP及激活先天免疫反应[19]。研究发现AS组织中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人类HSP60表达增强,而且人类HSP60抗体滴度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18]。

通过分析AS损伤处T细胞受体表达的mRNA,发现T细胞表达TC R-Vbeta6,这种受体类型在识别ox-LDL的T细胞上也可表达,这意味着ox-LDL是一种介导强烈的局部的T细胞对斑块反应的自身抗原[20]。Ox-LDL可以有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抗体。血循环中的抗ox-LDL抗体又可与内皮下蓄积的ox-LDL形成免疫复合物,并以不溶性较大聚合物形式存在局部。实际上,血液循环中的ox-LDL 相对过剩,更容易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后者可减慢巨噬细胞内组织蛋白酶对ox-LDL降解速率,造成ox-LDL在细胞内大量沉积。同时也使巨噬细胞表面LDL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加,导致天然LDL容易进入巨噬细胞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21]。LDL的修饰不仅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也改变其它物质的自然构象,产生了一系列修饰的脂质和蛋白。例如:在apoE缺乏的大鼠,针对ox-LDL 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滴度与AS的程度相关。但是, ox-LDL不是均一的,有许多异构体,包括从脂质表面小的构形改变到肽链的断裂。因此,免疫对各种ox-LDL的产生反应,并且他们对AS进展的关系是非常不同的[22]。基于现在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人们在鼠模型上进行免疫修饰来探索AS新的治疗方案。阻断巨噬细胞介导因子或扰乱巨噬细胞上的清道夫受体如SR-A和CD36可抑制AS进展。将TH1 CD4+T细胞转换为TH2CD4+T细胞可介导抗炎症细胞因子I L10的分泌,从而降低AS的损伤[15]。

3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

自1979年,Minick等[23]发现marek病毒感染鸡后,可诱发其产生与人类相似的AS,自此,学者们开始致力于研究病原体与AS的关系。

近几年,大量的血清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体外细胞培养的证据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提示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AS和冠心病密切相关。基因分析还发现人宿主基因被CPN调控增强,这些基因中大部分与脂代谢、粘附受体、激素、激素受体等有关,这些增强基因代表有HSP60、清道夫受体、细胞色素P450及VEGF165R[24]。还有研究发现内皮细胞的CPN感染可促进LDL氧化[25]。CPN可激活内皮细胞生成与AS发展有关的生长因子B FGF,Erkilal 等[26]对C57BL/6JBOM-鼠的研究表明,在持续喂饲

胆固醇及重复感染CPN时,针对HSP60的自身抗体升高,且感染负荷会增加鼠的旱期脂损伤。这些都支持CPN与AS发展有关,然而,也有人提出反面证据,认为至今所有报道在猝死病人中证明CPNDNA 阳性的均用的是多聚酶链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假阳性结果,而通过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REAL-TI ME PC R,CPN没有在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中被测到,而存在于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CPN-DNA并不能预示内皮血管CPN的感染,更有可能的是以前肺部感染的CPN[27]。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证实。

当然,也有大量证据是针对其他病原体的。有研究通过PC R技术对48个患者粥样硬化斑并以同一病人非AS血管作为对照进行研究,显示疱疹病毒-1DNA在斑块中发现而在对照中未发现,10%的斑块中有巨细胞病毒,2%的有EB病毒,疱疹病毒-2在斑块及对照中均未发现[28]。Ellis hektoen等[29]均发现了分枝杆菌和心脏疾病有关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XU的动物实验表明分枝杆菌的蛋白可导致实验动物的AS。而且,一些标志物像CRP、IL6在结核时均会升高。另外,大量证据支持流感病毒在AS及其并发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0]。

感染致AS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平滑肌细胞聚集、增生及移行。o抑制细胞调亡,导致细胞聚集增生,加剧再狭窄及AS。?促进脂质聚集。?导致内皮功能失调。?致病原移入血管壁并处于潜伏状态,产生顿挫感染或低水平复制及致AS作用。?介导免疫反应。?介导炎症反应。à同时感染致病原的种数。

越来越多的资料支持感染促进AS发展和斑块不稳定。然而,目前仍不能确定感染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何种作用以及确切的作用机制。如果证明感染确实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及治疗AS 的方案将发生重大变革[31]。

作者简介:李贵星,男,39岁,医学硕士,副主任技师。主要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光华.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

126.

[2]Goun-i Berthold I,Sachi nidis A.possible non-classic i ntracell L lar and

molec L lar mechanis m of LD L choles terol ac tion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 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 s[J].Curr vasc pharmacol,2004, 2(4):363-70.

[3]Sheen AJ,K L lbertus H.Chinese s tudy of the month.REVERAL and

PRO VE-IT:confirmation of the concept/the lo wer,the better0for choles-terol therapy i n patients w i 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rticle in French] Rev M ed Liege,2004,59(3):167-73.[4]汪俊军,张春泥,庄一义.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不同特性在动脉粥

样硬化中的作用[J].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杂志,2004,12(2)1

[5]Wi tztun J L,Steinbe-rg D.Role of oxi dized low density li poprotein in

atherogenesis[J].Cli n Invest,1991,8(6):1785-1792.

[6]Wallenfeldt K,Fagerberg B,Wiks trand J,et al.O xidiz 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n plas ma i s a prognostic marker of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in clinically healthy men.

[7]Segrest JP.The role of non-LD L:non-LD L particles i n atherosclerosis[J].

Curr Diab Rep,2002,2(3):282.

[8]Perez-Mendez O.Hight density lipoprotein(HD L).Atherapeutic obi ective

i n the atherosclerosis prevention?[J].(Arch Cardi ol Mex,2004,74(1):

53.

[9]Spieker LE,R uschitz ka f,et al.HDL and inflammati on i n atherosclerosis

[J].Curr Drug Targets i mmune endocr metabol disord,2004,4(1):51.

[10]田德峰.高密度脂蛋白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学分

册,2003,30(1).

[11]As ztalos BF,Schaefer EJ.HD Li n atherosclerosi s:actor or bys tander?

[J].Atheroscler Suppl,2003,4(1):21.

[12]Dudle y-Brown S.A shor of good cholesterol:s ymthetic HD L,a new inter-

vention for atheros clerosis[J].Cardi ovasc Nurs,2004,19(6):421. [13]Kawashi ri MA,Zhang Y,Pure E,et https://www.360docs.net/doc/b2945260.html,bi ned efects of choles terol re-

duction and apolipoprotei n A-1expres sion on atherosclerosis i n LD L re-ceptor deficient mice[J].Atheroscleosis,2002,165(1):15-22. [14]Chri stoph J Bi mder,M-i KYUNG Chang,Peter X sha w,et al.Innate and

acuauired immunity i n atherosclerosis[J].Nature Medicine,2002,8

(11):1218.

[15]Ohas hi R,Mu H,Yao Q,et al.Atherosclerosis:i mmunopathogenesis and

immunotherapy[J].Med s ci monit,2004,10(11):RA255-60.Epub 2004.

[16]Hanss on G K.Cel-l mediated immunity in atherosclerosi s.Curr opin LIPI-

D OL,1997,8(5):301-11.

[17]El hage R,Gourdy P,Brouche t L,et al.Deleting TCR alpha beta+or

CD4(+)T lymphocytes leads to opposite effects on site-specific atherosclerosis in female apolipoprotei n E-deficient mice[J].Am j Pathol,2004,165(6):2013.

[18]尹磊,周长勇,董果雄.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现状

[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38(4)1

[19]Bl asi C.The role of the infectious agent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evolu-

tion of atherosclerosis[J].Ann Ital M ed Int,2004,19(4):249.

[20]Hanss on GK,Zhou X,Tornquist E,et al.The role of adaptive i mmunity

in atherosclerosis[J].Ann N Y Acad Sci,2000,902:62.

[21]余泽淇,苏伟青,李树裕,等.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与细

胞因子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检测及意义[J].河北医学, 2004,10(3).

[22]Shaw PX.Rethi nking oxidized lo w-dens ity li poprotein,i ts role in athero-

genesis and the i mmune responses ass ociated with i t[J].Arch i mmunol ther exp(Warsz),2004,52(4):225.

[23]Minick CR,Fabricant CG,Fabricant J,et al.Atheroarteroosclerosi s in-

duced by i nfecti on wi th a herpesvirus[J].A M J Pathol,1979,96:673.

[24]Shi Y,Tokunaga O.Chla mydia pneumooniae infection upreg L lates

atherosclerosis-related gene express ion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J].Atherosclerosis.2004Dec;177(2):245.

[25]Dittric h R,Dragonas C,Mueller A,et al.Endothelial Chlamydia pneumo -niae infection promotes oxidation of LDL[J].Biochem Biophy rescom -mun.

[26]Prochau D,Rodel J,Hartmann M,et al,Growth factor production in hu -man endotheli al cells after Chla mydia pneumoniae i nfecti on [J ].Int J Med M icrobiol,2004,294(1):53.

[27]Apfal ter P,Barousch W,Nehr M ,et al,No evidence of involvement of

Chla mydia pneumoniae in severe cerebrovas cular atherosclerosis by means of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J ].Stroke,2004,35(9):2024-8.Epub 2004,15.

[28]Ibrahi m AI,O bei d MT,J ouma MJ,et al.Detec tion of herpes si mplex

virus,cyto megalovirus and Epstein -Barr virus DNA i n atherosclerotic plaues and in unaffec ted bypass grafts [J ].J Clin Virol,2005,32(1):29.

[29]Broxmeyer L.The greatext .risk .factor of them all[J].Med Hypothes es,

2004.62(5):773.

[30]Madjid M,Aboshady I,Awan I,et al.Influenza and cardi ovasc L lar dis -ease:i s there a cause relationshi p?[J].Tex heart Ins t J,2004,31(1):4-13.

[31]尹 磊,周长勇,董果雄.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现状

[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第,2002,38(4).

(收稿日期:2007-03-06)

*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1007-4287(2007)09-1271-03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体检查

孙步彤1,孙淑艳2,侯 巍3,孙荣武1*

(1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3;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1解放军461医院)

免疫(Immunity)是由机体多细胞克隆、多分子间相互刺激、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一种网络反应,目的在于保持机体的纯一性。免疫应答反应的本质是识别/自我0和/非我0,排斥和消灭进入机体的抗原,清除自身恶变细胞的生理过程。根据Burnet 克隆选择学说,具有抗自身反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被清除或抑制,正常机体内不存在针对自身组织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不产生自身抗体,一旦出现自身抗体,将导致自身免疫性损伤的发生。

自身免疫(Autoim munity)泛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激发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是以自身组织为免疫原,产生的抗体。自身抗原移位、失隐蔽、变性或被修饰、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失调、免疫识别紊乱以及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或障碍,都可致敏免疫活性细胞产生抗自身抗体。主要通过变态反应、细胞毒、免疫复合物、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和干扰细胞功能等造成免疫损伤。1 自身抗体与天然自身抗体

111 自身抗体(autoantibody) 是指对自身组织所产生的抗体,并与其抗原决定簇发生免疫反应。自身抗体多属IgG,少数为IgM 和IgA,几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抗原,包括细胞的各种成分,结构性和可溶性抗原、细胞因子和激素及其受体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诱发产生相应的抗体。自身抗体与抗原的免疫反应多无种属性和个体特异性,但具有与器官、组织及其抗原成分反应的特异性。自身抗体与机体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能造成免疫损伤。健康人也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且随年龄增长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仅将对机体造成免疫性病理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疾病称风湿病,自身抗体是风

湿病的一个重要表现,但它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是发生了风湿病。它可存在于无风湿病的正常人或其他系统疾病患者。112 天然自身抗体 人体内存在抗非隐蔽抗原的自身抗体,称为天然自身抗体(natural autoantibody,NAA)。是在没有任何抗原免疫的情况下,正常机体产生的针对一种或多种自身抗原的抗体,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1)通过抗原交叉反应的特性识别并清除病原微生物,构成防御外来感染的第一道防线;(2)协助清除衰老或凋亡的细胞,参与生理稳定状态的维持和调节;(3)参与T 细胞递呈抗原;(4)能够结合并封闭超抗原,中和炎症介质从而发挥抗炎活性;(5)对肿瘤的发生有监视作用,通过结合于恶变细胞膜表面抗原而阻抑肿瘤的发展,或协助免疫细胞进行识别和杀伤;(6)通过与T 细胞、B 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影响这两种免疫细胞群体的形成,参与免疫系统自身稳定的调节。NAA 与病理性自身抗体的区别,目前尚无明确的界定,前者血清滴度低,自限性强,不造免疫损伤,病理性自身抗体主要是IgG,由高突变的可变区基因编码,对自身抗原具有高亲和力,且谱较窄,造成免疫损伤。113 自身免疫病理损伤效应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从实验诊断检查看,细胞免疫反应检查多数不具有特异性,只能表达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多无法提供确切地诊断依据;而自身抗体对诊断较有特异性,不仅可定性也可定量,表达的阳性和阴性结果比较明确,所以将检查自身抗体列为诊断和研究风湿病的检查项目。由于体液免疫反应异常而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是风湿病的一个主要特点,几乎每个风湿病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相关的自身抗体已成为血清学诊断标志物,有助于临床医师作出更准确的诊断、鉴别和疗效的观察。目前的免疫学分析已确定了某些特异性抗体与一些临床疾病间的关系,一些自身抗体具有相对的诊断疾病特异性,不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落后国家。 动脉硬化一般是指一组动脉的硬化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危害较大:动脉中层钙化,老年人常见,危害较小;细动脉硬化,见于高血压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甘油三酯亦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高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或)功能障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另一方面,高血压时有脂质和胰岛素代谢异常,这些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3.吸烟: 大量吸烟可使血液中LDL易于氧化;烟内含有一种糖蛋白,可引起SMC增生;吸烟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儿苯酚胺浓度升高,但使不饱和脂肪酸及HDL水平下降,这些均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性别: 女性的血浆HDL水平高于男性,而LDL水平却较男性为低,这是由于雌激素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缘故。 5.糖尿病及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HDL水平较低,且高血糖可致LDL糖基化。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SMC 增生,而且胰岛素水平与血HDL含量呈负相关。 6.遗传因素: 冠心病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是本病的危险因素。遗传性高脂蛋白性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学说有: 1. 脂源性学说: 高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脱落,管壁透性增高,脂蛋白进入内膜引起巨噬C反应,SMC增生并形成斑块。 2. 致突变学说: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平滑肌细胞为单克隆性,即由一个突变的SMC子代细胞迁入内膜,分裂增殖形成斑块,犹如平滑肌瘤一般。 3. 损伤应答学说: 各种原因引起内皮损伤,使之分泌生长因子,吸引单核C附着于内皮,并移入内膜下刺激SMC增生,并分泌各种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纤维斑块。 4.受体缺失学说: 若血浆中LDL受体数目过少,则导致细胞从循环血中清除LDL减少,从而使血浆LDL升高。 三、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十分密切,动脉杈、分支开口,血管弯曲的凸面为病变的发生部位。病变过程由轻至重,分为四期: 1.脂纹(fatty streak):

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失眠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并提高心血管病的死亡率。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都和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对动脉硬化和睡眠障碍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引发机制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并探讨两者中医证型上的关联。 标签:睡眠障碍;动脉硬化;相关性 睡眠障碍是睡眠的质或量发生异常,不能满足生理需要,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的身心状态。常见的慢性失眠会引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心理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1]。 睡眠障碍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也是血管疾病后常见的并发症。Ogilvie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受试者与睡眠7~8小时的受试者相比,BMI、腰围和体脂显著升高,少于5小时的更甚,由此可知睡眠障碍和肥胖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关联[2];美国一项调查发现,睡眠障碍在中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并因种族、民族、性别和肥胖状况而不同,中国人比白人更容易获得睡眠障碍[3];在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中,有学者意外的发现,血糖控制不良也与睡眠质量差有关[4];不仅如此,台湾某地区的医务人员在试验中还发现较短的睡眠时间会增加患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风险[5];睡眠障碍也与高血压有密切相关,它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出现晨峰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6]。 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已有研究[7]表明,PWV升高易出现睡眠障碍;患者的PWV越高,更易患高血压病。另一方面OSAHS可增加动脉硬化发生率和动脉硬化的程度[8],同样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9]显示50%~92%的OSAHS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而30%~50%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OSAHS。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随着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程度的加重,其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水平的指标明显升高[10],其动脉硬化程度较非OSAHS高血压患者严重,说明OSAHS能加重动脉硬化[11]。尽早干预OSAHS 对动脉硬化进展的影响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12],但也有学者认为OSAHS非动脉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13],两者之间的引发机制尚无明确定论。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睡眠障碍与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4]。不广为人知的是,心血管病也与睡眠障碍也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心血管疾病多种多样,患者群体庞大,其中合并有失眠的比例很高,与原发疾病相互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临床结局[15]。曾有实验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推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的提出是因为研究者看到斑块中的脂质沉积,认为这是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而渗透到血管壁内所致。其包含以下3个过程: ①脉内皮下脂质颗粒的蓄积与修饰: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步骤目前还存在争议。 动物实验显示,给与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脉内皮下很快就会出现以LDL为主的脂质颗粒的蓄积,这些脂质颗粒与内膜下蛋白多糖结合并有聚集的倾向,易发生脂质颗粒蓄积的部位与随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一致的。许多因素可导致内皮损伤而使其对脂质颗粒的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加LDL 颗粒的沉积速度。而影响LDL颗粒沉积速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血浆LDL的浓度,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物实验显示如LDL-C <80mg/mL,则较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动脉内皮下LDL等脂质颗粒蓄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备条件。 过多沉积的LDL等脂质颗粒需要依赖巨噬细胞的吞噬而清除,内皮下LDL首先需要进行化学修饰以区别于血液中正常运行的LDL,方便巨噬细胞的识别。脂质颗粒与蛋白多糖的结合使其更容易被氧化或其它化学修饰,而LDL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步骤。早期内皮细胞产生的还原型辅酶II 氧化酶等参与LDL的氧化,随病变进展迁移至内膜下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脂质加氧酶(LOs)、髓过氧化物酶(MPO)等也参与脂质颗粒的氧化。

动脉粥样硬化(内科学第八版)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2 【发病机制】3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4 【诊断和鉴别诊断】8 【预后】8 【防治】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一血栓形成,atherosclerosis-thrombosis)。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在动脉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常见的动脉硬化类型还有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和动脉中层硬化(Monckeberg arteriosclerosis)。前者是小型动脉弥漫性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高血压患者。后者多累及中型动脉,常见于四肢动脉,尤其是下肢动脉,在管壁中层有广泛钙沉积,除非合并粥样硬化,多不产生明显症状,其临床意义不大。 鉴于动脉粥样硬化虽仅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类型,但因临床上多见且意义重大,因此习惯上简称之“动脉硬化”多指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确定,对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risk factor)。主要的危险因素为: (一)年龄、性别 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人甚至儿童的尸检中,也曾发现他们的动脉有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已开始。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 脂质代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特别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减低,载脂蛋白A(apoprotein A,Apo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此外脂蛋白(a)[Lp(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TC及LDL增高最受关注。 (三)高血压 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收缩压和舒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四)吸烟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得病理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陈瑞芬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就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得重要疾病。在我国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 心血管系统疾病得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第一位。 动脉硬化症就是一组动脉疾病得统称,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弹性减退,这些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中膜钙化以及细动脉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就是指管壁表面得内膜柱出现大小不等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动脉硬化,主要表现在细动脉出现玻璃样变。动脉中层钙化在我国较少见,病变主要发生在肌型动脉,以中层钙化为特征,常见于老年人。细动脉硬化症常见于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就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得疾病 , 主要累及大、中动脉。我国 AS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多见于中、老年人 , 以 40 ~ 50 岁发展最快。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就是指血浆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得异常增高。胆固醇在血浆中主要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LDL、VLDL(坏胆固醇)得水平持续升高与 AS 得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 水平得降低与 AS 得发病率呈正相关,LDL与VLDL就是判断AS与冠心病得最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动脉斑块形成得作用,氧化得LDL就是最重要得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就是损伤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得主要因子,氧化得LDL 不能被正常LDL受体识别,而易被巨噬细胞得清道夫受体识别,而快速被吞噬、摄取,促进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HDL可运载血中胆固醇到肝脏,因而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得沉积。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7-4287(2007)09-1268-04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贵星1,刘双凤2 (1.四川大学华西院实验医学科,四川成都610041; 2.成都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以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脂质在粥样硬化斑块沉积为特征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有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三大学说,即脂质学说、炎症学说和感染学说,但仍没有完全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因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缺乏有效的措施。本文就动脉粥硬化与脂代谢、免疫、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1脂化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与冠心病的关系已被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脂质源于血浆脂蛋白的浸润,主要为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脂(CE),其次为甘油三酯(TG)、磷脂和载脂蛋白。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随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加重,血浆胆固醇的浓度与冠心病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及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LDL-C在不同水平通过各种典型的和不典型的机制起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天然的与氧化的LDL是几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有效生长因子。另外,LDL还调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2]。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将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3]。 有文章分析认为: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中国人群)LDL-C水平正常,而TG水平升高。研究发现LDL亚组分颗粒大小同血浆T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体外模拟实验成功将大颗粒疏松的LDL 在高TG条件下,经胆固醇转运蛋白(C TP)、胆蛋白脂酶(LPL)的作用,转化成为小颗粒致密LDL,故认为体内高TG可引起体内大颗粒LDL向小颗粒LDL 转化。大颗粒LDL又称为A型LDL,小颗粒致密型LDL又称为B型LDL。A、B型LDL的氧化易感性不同,B型抗氧化性低,较A型易氧化。LDL氧化程度(氧化型LDL/LDL比值)同LDL脂质组成(甘油三酯/胆固醇比值)相关,血浆氧化型LDL同小颗致密LDL氧化易感性相关,同小颗粒致密LDL蛋白浓度亦有相关趋势。因此,认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的高水平氧化型LDL(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主要来源于氧化的B型LDL[4]。LDL升高及氧化的B型LDL形成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5],wallenfeld k[6]等研究进一步证实循环中的ox-LDL独立于其它因素与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关。 另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 M)也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二者的残体可转化为LDL而能被巨噬细胞摄取,沉积于粥样斑块内[1]。最近发放成人血脂处理方案指南指出:TG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些富含TG的脂蛋白(常称为脂蛋白残粒),有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冠心病(CAD)的严重程度与血浆中富含TG的颗粒数呈正相关。循环中含APO-B的脂蛋白升高,如LDL 和VLDL,已经被认为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展的重要物质。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组同源微粒,由于它们的合成和代谢及在血管内通过酶和转运蛋白的重塑,形成大小不一、化学组成不同[8,9]的一组脂蛋白。许多资料表明,HDL-C浓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一般新的HDL-C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且流行病学资料已表明HDL浓度升高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另外,研究表明HDL可通过抑制LDL的氧化,参与氧化型LDL 的逆向转运,降低氧化型LDL引起的损伤,抑制单核细胞粘附和迁移到血管内膜,刺激内皮细胞修复和增殖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10]。在过去10年里,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低LDL-C水平,此方法已经表明在冠心病(C HD)的一期及二期预防中有益。大量干预实验证明升高HDL-C浓度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李枫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古老的疾病,500年前埃及木乃伊的动脉中就已发现粥样硬化性病变。而人类认识动脉粥样是一种疾病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相关研究也有100余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血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解剖学管道,而是有着复杂功能的器官。早在100年 前,Virchow等就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认为动脉粥 样硬化是一种增生性疾病,而Rokitanshy等学者认为粥样斑块是血栓吸收和修复的结果。后来人们用髙脂饮食喂养动物诱发出动脉粥样硬化,并认识到胆固醇尤其 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近来人们发现有诸多炎症因子参与其疾病过程,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实质上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认识上的进步可能带来防治上的突破。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上有几个重要学说,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基础。 1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1.1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的提出是因为研究者看到斑块中的脂质沉积,认为 这是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而渗透到血管壁内所致。其包含以下3个过程: ①动脉内皮下脂质颗粒的蓄积与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步骤目前还存在争议。动物实验显示,给与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脉内皮下很快就会出现以LDL为主的脂质颗粒的蓄积,这些 脂质颗粒与内膜下蛋白多糖结合并有聚集的倾向,易发生脂质颗粒蓄积的部位与随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一致的。许多因素可导致内皮损伤而使其对脂质颗粒的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加快LDL颗粒的沉积速度。而影响LDL颗粒沉积速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血浆LDL 的浓度,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物实验显示如果LDL-C v 80mg/mL则较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动脉内皮下LDL等脂质颗粒的蓄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备条件。 过多沉积的LDL等脂质颗粒需要依赖巨噬细胞的吞噬而清除,内皮下LDL首先需 要进行化学修饰以区别于血液中正常运行的LDL方便巨噬细胞的识别。脂质颗粒 与蛋白多糖的结合使其更容易被氧化或其它化学修饰,而LDL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步骤。早期内皮细胞产生的还原型辅酶II氧化酶 (NADPH oxidases)等参与LDL的氧化,随病变进展迁移至内膜下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脂质加氧酶(LOs)、髓过氧化物酶(MPO)等也参与脂质颗粒的氧化。 ②单核细胞的粘附与迁移 正常的内皮细胞有抑制血液细胞粘附的能力。但LDL颗粒蓄积部位的内皮细胞 却需要吸引血液中巨噬细胞迁移至病灶部位吞噬和清除沉积的LDL^ 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等表达P-选择素等促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贴近血管壁以跳跃和滚动的形式行进,随后被内皮细胞等表达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 1 ) 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等固定在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上。固定在内皮细胞的单核细胞需要接受新的信号以便准确迁移至病灶部位。研究显示,内皮细胞在 氧化LDL等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MCP-1,而MCP-1能够选择性吸引单核细胞穿越内皮细胞间隙进入内皮下并游至病灶部位。干扰素诱导 蛋白10 (IP-10 )等则参与T-淋巴细胞向病灶部位的趋化和迁移。 ③泡沫细胞的形成 迁移至内皮下的单核细胞随后分化为巨噬细胞,修饰的LDL颗粒在该过程中起

动脉粥样硬化试题答案

陈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 三季度业务学习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多选题24分 1.在临床实践中,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中,(AC )增高最受关注。A.TC B.TG C.LDL-C D.HDL-C 2.吸烟可导致(ABCD )。 A.血小板易在动脉壁黏附聚集 B.降低血中HDL-C原蛋白量C.血清TC 升高 D.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受损 3.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ABC ) A.A型性格 B.口服避孕药 C.高热量、高脂饮食 D.过度运动 4.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BCD ) A肺动脉B主动脉 C 冠状动脉D脑动脉 5.颅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ABCD ) A脑供血不足B脑栓塞C脑萎缩D血管性痴呆 6.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ABCD) A下肢发凉B下肢麻木C足背动脉搏动消失D下肢坏疽 7.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进行适当体力活动,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ABCD )。A根据身体情况定活动量B根据体力活动习惯定活动方式C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D以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宜 8.心绞痛发作的诱因有(ACD ) A情绪激动B劳累之后C寒冷D吸烟 9.心绞痛疼痛的部位主要是(BCD ) A心脏B胸骨后C左肩D左臂内侧 10.心绞痛缓解方式有(BD ) A降血脂B含服硝酸甘油C补充血容量D消除诱因 11.不稳定型心绞痛较稳定型心绞痛(ABD ) A疼痛持续时间更长B诱发疼痛的体力活动阈值降低C含服硝酸甘油缓解D放射至新的部位

12.冠心病分为两大类,其中慢性冠脉病,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ABC )A稳定型心绞痛B缺血性心肌病C隐匿性冠心病D冠心病猝死 13.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ABCD )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C.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D.静息型心绞痛 二、填空题60分 1.动脉粥样硬化时,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2. 动脉粥样硬化女性发病率较低,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该病发病率迅速增加。 3.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4.家族中有在年龄(<50 )岁时患动脉粥样硬化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 5. 正常动脉壁由(内膜)、(中膜)、(外膜)三层构成。 6.在冠心病的辅助检查中,(冠状动脉造影)能提供详细的血管相关信息,帮助指导治疗并评价预后。 7. 当冠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就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持续的、严重的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梗死)。 8.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等。 9.含动物脂肪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有()()、()、()()()、()、()等。 10.低动物性脂肪的食物有()()()、()、()等。 11.血脂异常患者,经饮食调节和体力活动(3)个月后,未达到目标水平者,应选用降脂药物。 12.阿斯匹林是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能防止(血栓)形成。 13..稳定性心绞痛持续时间很少超过(30)分钟。 三、判断题16分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习惯上简称之“动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2010年12月 第31卷 第6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r nal of C apitalM ed icalU niversity D ec .2010V o.l 31 N o .6 [do:i 10.3969/j .issn .1006 7795.2010.06.031] 综 述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浩然 于春江 *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三系,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神经外科二病区)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对其发生机制已有较新的认识,血管内皮黏附因子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他汀类调脂药及A CE I 的确切作用得到充分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新进展。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治疗;药物 中图分类号! R 541.4 N e w Progress i n M echanis m and Treat m ent of A therosclerosis WANG H ao ran ,YU Chun jiang * (T he Th ird Faculty of N e urosurgery Ins titute ;The Eleven t h M edical Co llege ;The Second D istr ict ,D e p ar t m ent of N e urosurg ery,Sanbo Brain Institute ,Cap italM edical Universit y ) ABSTRACT ! A the rosclero si s is the m a j o r d iseases threa ten i ng t he hu m an health .W it h the deve l op m en t o f research ,ne w understand i ng o f its pat hogenesis has been reached .VCAM 1and I CAM 1beca m e the ne w f ocus .T he anti atherosclerotic e ffect o f Sta ti ns and ACEI has been f u lly confi r m ed .G reat adv ance m ent i n prevention and trea t m en t of a t herosc l e rosis has been m ade ,In this paper ,w e rev ie w the new progress in m echan is m and treat m ent of atherosc leros i s . KEY W ORDS ! atherosclero si s ;m echan is m;treat m ent ;drug s * Correspond i ng au t hor ,E m a i :l cj yu1955@si na .co m 动脉粥样硬化(ather osc lerosis ,AS)是指在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有脂质沉着(主要是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同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下增生,使内膜增厚,形成黄色或灰黄色状如粥样物质的斑块。 AS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可累及全身的各个器官,已成为多种中老年常见病的基础病变。AS 最常累及心、脑、肾,且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高度相关。AS 是多种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与颅内动脉瘤、慢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脑部血管状况也一定程度的影响着颅脑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 动脉粥样硬化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期:首先在动脉内膜出现略为隆起的含有脂质小滴的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黄色条纹。#期:由于脂质(磷脂、脂蛋白、胆固醇)的不断沉积,条纹增大,变软形成斑块。?期:斑块表面纤维变化,呈灰色或珍珠白色,内部隆起的内膜增厚,而内部的蛋白质常常含有胆固醇结晶,斑块发展进入中层。%期:斑块表面坏变脱落,形成 粥样硬化溃疡,有钙盐沉着及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机体器官缺血,发生功能障碍 [1] 。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 动脉壁内皮损伤及脂质的沉积是目前公认的AS 始动因素[2] ,其基本过程如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刺激发生损伤后,发生功能改变和渗透性增高。血液中的脂质在内皮下沉积。随后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损伤处进入内皮下,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肪斑。血小板也逐渐聚集并黏附于内皮的损伤处。吞噬细胞、内皮细胞及黏附于内皮细胞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增生并合成胶原纤维,脂肪斑演变成纤维斑块。此时脂质进一步沉积,沉积的脂质进一步加重吞噬细胞的黏附、血小板的聚集和炎性反应因子的释放。随着这一过程的发展,脂质不断沉积,多种炎性细胞逐渐浸润,纤维帽渐渐变薄,慢慢演变为不稳定斑块。以不稳定斑块的裂缝、糜烂或破裂为基础形成 血栓,最终导致严重心脑血管损害[1,3 4] 。上述过程各阶段的演变机制十分复杂且相互交织,人们对其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有关学说甚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动脉疾病,可引起冠心病和脑梗塞。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进展仍然较慢。其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复杂,病变发展缓慢且在早期无症状。故研究中所能得到的人体数据多是横断面的,难以肯定其因果关系;多种动物模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又都是“速成”的。尽管近年来有了遗传性高脂血兔的模型,但在动物模型中,仍难观察到类似人的多年来自然形成病变时那种细微而重要的变化。近年来,虽然很多实验室用了细胞培养等技术,但也与在体的情况有一定差距。临床和流行病学多年来随访观察所用的指标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发生率,这类指标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不易确切地推测到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目前尚缺乏无创地、能比较准确地重复测量动脉壁(特别是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可靠方法,因而对诸多危险因子的确定也是根据其并发病的症状或体征,而不是根据粥样硬化的程度。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过去多是对危险因子(特别是高脂血症、高血压)、人体尸检材料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以及生物化学等进行研究,后来才逐渐转向对动脉壁的有关细胞成分(皮、平滑肌及单核/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 为便于理解,下面简要复习一下正常动脉壁的基本结构、功能、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类,然后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说和病变形成的机制。 一、正常动脉壁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正常动脉 (肌型和弹力型)壁从形态上可清楚地分为三层,即膜、中膜及外膜。 (一)膜 膜位于动脉腔面,包括一连续的单层皮细胞(EC)与其下一层断续的弹力纤维称弹力膜。在皮与弹力膜之间,有结缔组织(胶原、弹性蛋白、细胞外基质)和平滑肌细胞(SMC,小儿偶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基质和SMC渐增,膜变厚。膜并非仅为循环血液与动脉壁之间的屏障。EC的代十分活跃,它参与血液-血管壁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包括凝血、纤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白细胞粘附和迁移,以及通过其合成与分泌的多肽、糖蛋白或直接的细胞间信息交流,调控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如增殖,舒和收缩)。现将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有关者简述如下。 1.在动脉腔面形成“非血栓表面”。已知主要由于膜上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和前列环素(PGI 2 )能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前者还能加速抗凝血酶Ⅲ对凝血酶的灭活作用以及EC表面的thrombospondin与凝血酶结合后,激活C蛋白;后者再与EC合成的S蛋白,形成复合物,灭活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从而防止血小板、单核细胞等在血管腔面粘附和血栓的形成; 2.合成和分泌与凝血有关的因子。如Ⅷ因子复合物,介导血小板粘附于膜损伤处,参与止血作用。

(完整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目前仍不能全面解释,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学说,脂代谢紊乱学说、内皮损伤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壁面切应力以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等,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1、脂质代谢紊乱学说 高血脂作为AS的始动因素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AS的发生呈正相关。在高血脂状态下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携带大量胆固醇的LDL-C 在血管内膜沉积,并通过巨噬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携带胆固醇进入细胞内。同时血液中及血管内膜下低密度脂蛋白(LDL)经过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其对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如: CD36,SR-A,LOX1)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导致Ox-LDL 被迅速捕捉并被吞噬。然而Ox-LDL 对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毒害作用,可以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的快速激活增殖聚集退化,然后凋亡为泡沫细胞,这些泡沫细胞的大量聚集便形成了As 的脂质斑块。此外,Ox-LDL 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LOX1 结合导致细胞内信号紊乱并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Ox-LDL还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断增殖并向外迁移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从脂代谢紊乱学说的病变过程中可以看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于AS 动物模型的诱导当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促使脂代谢紊乱。 2、内皮损伤学说 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内膜是调节组织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屏障。由于多种因素(如: 机械性,免疫性,LDL,病毒等)刺激内皮细胞使其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其发生功能紊乱与剥落,进而改变内膜的完整性与通透性。血液中的脂质会大量沉积于受损内膜处,促使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并大量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的不断累积便形成脂肪斑块。同时内皮细胞的凋亡与脱落促使血液中血小板大量粘附与聚集,功能紊乱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分泌产生大量生长因子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刺激中膜平滑肌细胞不断增生并进入内膜,同时导致血管壁产生收缩。其结果是脂肪斑块不断增大,同时管腔在不断缩小,进而导致AS 病变的形成。 3、炎症反应学说 As 并不是单纯的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性疾病,而是一个慢性低度炎症反应的过程,氧化应激过程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某些脂类如溶血磷脂、氧固醇等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的受体结合后可激活特定基因表达,生成许多促进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血管内膜功能受损,导致ICAM1、M-CSF、MCP1、VCAM1、MMP 等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加,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迁移进入内膜并吞噬Ox-LDL 形成泡沫细胞,促使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向内膜方向迁移摄取脂质形成泡沫细胞。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炎性细胞和吞噬了Ox-LDL 的巨噬细胞增多,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IL-1)等多种重要的炎性因子进一步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C 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物质,在临床研究中常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同时研究证明CRP 是动脉硬化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心血管疾病预测的价值超过LDL-C 及一些传统的心血管预测因子。而CRP 不仅是炎症标志物也是一种炎症促进因子,直接参与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聚集,促使炎症反应放大。综上所述,炎症反应可能是众多危险因素致As的共同通路,这为As新的防治策略——以炎症机制的不同环节为靶向研发新的抗炎药物、用于As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4、壁面切应力

[医学考研]病理学: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引言 心血管系统部分病理考题较简单,以识记为主,每年考题大都类似,动脉粥样硬化章节需重点把握病理变化。 考纲要求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历年真题 2014 与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形成关系密切的细胞是 A 平滑肌细胞 B 内皮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单核细胞 答案:A 知识点解析 1. 定义 动脉粥样硬化以血管内膜形成粥瘤或纤维斑块为特征,主要累及大动脉和中等动脉,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 2. 病因(1996,2007) (1)高脂血症: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增高,LDL 和VLDL 增高及HDL 降低与AS 发病率正相关。 (2)高血压:血流对血管壁冲击引起血管内皮损伤。 (3)吸烟:是心梗主要的独立危险因子。由于CO 使血管内皮缺氧性损伤,同时LDL 易于氧化。 (4)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疾病: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甲减,肾病综合征。 (5)遗传 (6)性别与年龄:女性雌激素作用

(7)代谢综合征 3. 发病机制(1997,2000,2007) (1)脂质渗入学说 (2)损伤应答反应学说: LDL 通过内皮细胞渗入内皮下间隙,单核细胞迁入内膜,ox-LDL 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形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动脉中膜的SMC 迁入内膜,吞噬脂质形成肌源性泡沫细胞,SMC 增生迁移,合成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帽,ox-LDL 使泡沫细胞坏死崩解,形成粥糜样坏死物,粥样斑块形成。 (3)动脉SMC 作用 (4)慢性炎症学说 4. 病理变化(1990,1991,1992,1993,1996,2004,2005,2011,2012,2014,2015,2016,2017) (1)基本病理变化 (A)脂纹:是AS 肉眼可见的最早病变,肉眼观为点状或条纹状黄色不隆起或微隆起于内膜的病灶,常见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光镜下,病灶处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体积大,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有小空泡,来源于巨噬细胞和SMC,苏丹III 染色橘黄(红)色,为脂质成分。 (B)纤维斑块:由脂纹发展来,肉眼观,内膜表面散在不规则隆起斑块,颜色浅黄,灰黄和瓷白,光镜下,病灶表面一层纤维帽,由大量胶原纤维,蛋白聚糖及散在的SMA 组成,纤维帽下可见数量不等泡沫细胞,SMC,细胞外基质和炎症细胞。 (C)粥样斑块(粥瘤):纤维斑块深层细胞的坏死发展而来,肉眼观,内膜表面可见明显灰黄色斑块,光镜下,纤维帽之下有大量不定形坏死崩解产物,胆固醇结晶,钙盐沉积,斑块底部和边缘出现肉芽组织,少量淋巴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膜因斑块压迫,SMC 萎缩,弹力纤维破坏而变薄。 (D)继发性病变: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血管腔狭窄。(2)主要动脉病理变化 (A)主动脉:好发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腹主动脉病变最严重。不引起明显症状,但可导致动脉瘤 (B)冠状动脉:属于中动脉,危害最大,左前降支最多。可导致心梗。 (C)颈动脉和脑动脉:最常见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Willis 环。可致脑萎缩,痴呆,脑梗死(脑软化),可形成动脉瘤(多在Willis 环出),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

病理学第六章笔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定义:广泛累及大、中动脉,以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在大、中血管的内膜沉积、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继发坏死,形成粥样斑块,常造成血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及血管壁硬化的疾病,相应器官可出现缺血性改变。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考试用书 (一)致病因素: 1、血脂异常:AS的严重程度随胆固醇的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血浆LDL、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HDL水平的降低与AS发病率呈正相关。 氧化LDL是最重要的致粥样硬化因子。HDL具有保护作用。 2、高血压 3、吸烟 4、相关疾病:糖尿病,甲减,肾病综合症; 5、年龄 6、其它:性别,感染,肥胖等 (二)发病机制:脂源性学说、致突变学说、损伤应答学说及受体缺失学说等。 二、基本病变: (一)脂纹(期):脂纹(fatty streak)是AS早期病变。动脉内膜上出现帽针头大小斑点及宽约1~2mm、长短不一的黄色条纹,不隆起或稍微隆起于内膜表面。镜下为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来源:血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膜平滑肌细胞。(二)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期):肉眼观,为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随着斑块表层的胶原纤维不断增加及玻璃样变,脂质被埋于深层,斑块乃逐渐变为瓷白色。镜检下,斑块表面为一层纤维帽,纤维帽之下有不等量的增生的SMC、巨噬细胞及两种泡沫细胞,以及细胞外脂质及基质。(三)粥样斑块(期):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亦称粥瘤(atheroma)。肉眼观为明显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切面,表层的纤维帽为瓷白色,深部为多量黄色粥糜样物质(由脂质和坏死崩解物质混合而成)镜下,纤维帽玻璃样变,深部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质,其内见胆固醇结晶(石蜡切片上为针状空隙)、钙化等。底部和边缘可有肉芽组织增生,外周可见少许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病变严重者中膜SMC呈不同程度萎缩,中膜变薄。外膜可见新生毛细血管、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三、复合性病变(complicated lesion): (一)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二)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栓塞(三)血栓形成:引起梗死(四)钙化 (五)动脉瘤(aneurysm)形成:真性动脉瘤——血管壁局部扩张,向外膨胀;夹层动脉瘤——中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中膜。 四、主要动脉的病变: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以腹主动脉病变最为严重,依次为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易形成动脉瘤。 (二)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脑萎缩、脑梗死。 (三)肾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于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干近侧端。导致AS性固缩肾。 (四)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常发生在下肢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及前后胫动脉。导致肌萎缩、跛行,坏疽。 (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之欧阳家百创编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欧阳家百(2021.03.0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推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的提出是因为研究者看到斑块中的脂质沉积,认为这是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而渗透到血管壁内所致。其包含以下3个过程: ①脉内皮下脂质颗粒的蓄积与修饰: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步 骤目前还存在争议。动物实验显示,给与富含胆固醇和饱 和脂肪酸的饮食,动脉内皮下很快就会出现以LDL为主的 脂质颗粒的蓄积,这些脂质颗粒与内膜下蛋白多糖结合并 有聚集的倾向,易发生脂质颗粒蓄积的部位与随后发生动 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一致的。许多因素可导致内皮损伤而 使其对脂质颗粒的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加LDL颗粒的沉积 速度。而影响LDL颗粒沉积速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血浆LDL 的浓度,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

硬化,而动物实验显示如LDLC<80mg/mL,则较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动脉内皮下LDL等脂质颗粒蓄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备条件。 过多沉积的LDL等脂质颗粒需要依赖巨噬细胞的吞噬而清除,内皮下LDL首先需要进行化学修饰以区别于血液中正常运行的LDL,方便巨噬细胞的识别。脂质颗粒与蛋白多糖的结合使其更容易被氧化或其它化学修饰,而LDL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步骤。早期内皮细胞产生的还原型辅酶II氧化酶等参与LDL的氧化,随病变进展迁移至内膜下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脂质加氧酶(LOs)、髓过氧化物酶(MPO)等也参与脂质颗粒的氧化。 ②核细胞的粘附与迁移:正常的内皮细胞有抑制血液细胞粘 附的能力。但LDL颗粒蓄积部位的内皮细胞却需要吸引血液中巨噬细胞迁移至病灶部位吞噬和清除沉积的LDL。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等表达P选择素等促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贴近血管以跃和滚动的形式行进,随后被内皮细胞等表达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等固定在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上。固定在内皮细胞的单核细胞需要接受新的信号以便准确迁移至病灶部位。研究显示,内皮细胞在氧化LDL等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而MCP1能够选择性吸引单核细胞穿越内皮细胞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