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李商隐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上】

《夜雨寄北》李商隐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上】
《夜雨寄北》李商隐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上】

《夜雨寄北》李商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原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2、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二、赏析简答题:

1、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应用有什么好处?

3、想象一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描绘的场景,并写下来。4、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5、说一说诗歌一、二句的内容,以及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6、三、四句是本诗的名句,作者由实转虚,他想象了什么的情景?

7、古人最讲究炼字,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你最喜欢哪个字?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二、赏析简答题:

1、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答:这句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照,突出的表现了思念无边的沉重和悲怆。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应用有什么好处?

答:“涨”字与“夜雨”“秋池”相照应,表面上即景点题,实则说明了淅淅沥沥的秋风使池水都涨满了。巧妙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时间之长。这一精细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3、想象一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描绘的场景,并写下来。答:诗人和思念的人在长久的分离后终于得以团聚,相谈甚欢,直至秉烛,他们谈论些什么呢?原来谈论的就是现在彼此思念的情状。

4、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答:这两句是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

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

5、说一说诗歌一、二句的内容,以及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诗一开始,一问一答,摆出了不可解说的矛盾,即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欲归不得之苦跃然纸上。第二句描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更为浓重的渲染了愁思与离情。6、三、四句是本诗的名句,作者由实转虚,他想象了什么的情景?

答:设想了相聚后,秉烛夜谈,叙说今日离情的情景。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用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委婉的表达相思之情,构思奇妙。

7、古人最讲究炼字,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你最喜欢哪个字?

答:“涨”赋予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注入秋池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课文内容默写专项训练(七年级语文) 3.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从岳阳楼上观洞庭湖,气象极为壮观,用杜甫诗句描述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黄鹤楼高耸巍峨,阎伯理曾这样描述“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其造型独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登上黄鹤楼可以看见“坐窥井邑,俯拍云烟。”滕王阁意境高远,唐朝诗人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尽了其妙处。 5.莲花是美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这样描述其姿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李商隐的诗句“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写尽了莲花与莲叶相映之美,郑谷的诗句“移舟水渐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写出了莲叶的香美;莲花之果——莲子更是清香诱人,苏轼有诗为证:“旋折莲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而陆龟蒙的诗句“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则写出了白莲的情态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成为莲花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的象征。 6.梅花是美的,美在其精神。陆游笔下的寒梅敢于傲霜斗雪,却是寂寞而又饱受摧残的,正如其诗中所写:“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却是坚强不屈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但两位诗人都赞美了梅花的美好品格——不争春,毛泽东写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游是这样写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塞外的荒漠,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正是这一特征的最好写照。 9.边塞的夜晚,寒气逼人,月冷霜重,正如《木兰诗》中所写“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0.北国的风光,用毛泽东的诗句来概括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登高望远,诗人看到了“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1.蝉在虞世南的笔下是“贵”与“清”的统一,其叫声响亮且传播极远,正如其诗中所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2.孤雁是执著念群的,《孤雁》一诗中“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写出了其执著的行为,而“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则写出了其念群深切的心理。 13.郑谷在诗中这样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鹧鸪的叫声悲切,催人泪下,正如诗中所写“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14.黔之驴是外强中干的,其外形是“庞然大物”,其叫声也挺可怕的,柳宗元曾这样写“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但它面对敌人却是软弱无措的,其行动只有“蹄之”。真是外强中干(填一成语)。 15.老虎是机智勇敢的,面对貌似强大的敌人,它终于战胜了恐惧心理,开始了“识驴三步曲”:第一步,“(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第二步,“益习其声,又进出前后,终不敢搏。”;第三步,“稍近益狎,荡倚冲冒”从而激怒了驴,探出了黔驴之技,并采取果断措施:“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6.赵普虽贵为宰相,晚年仍勤奋苦读《论语》,他“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他“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曾四次为国举荐人才,“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等细节描写,反映了他不顾个人安危而为国推荐人才的胆略和超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 17.杜甫晚年举目无亲,体弱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正如在《登岳阳楼》一诗中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却仍然为国事而担忧,“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爱国情怀。 18.爱国词人辛弃疾时刻不忘抗金大业,多少次梦回抗金战场,在《破阵子》一诗中,他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诗人想象着战斗的场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然而“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难酬,只落得“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19.木兰虽是一个女子,却决心替父从军,“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明了她对父亲的爱,更表明了对国家的忠。一组排比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展现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解性默写习题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文三篇理解性默写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说明:必修下册第一课共三篇古文,精心编辑了三篇文言文的理解性默写。后附有答案。 目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庖丁解牛/《庄子》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理解性默写: ①《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居则: ,_________,________?” ②《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 _ , ,加之以师旅,____ 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 ③《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__ __,___ ___,__ ___。” 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

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以吾一日长乎尔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且知方也 3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5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7 夫子哂之。 8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二、《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理解性默写: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及其答案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专题 1■《观沧海》 ①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统领全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②曹操《观沧海》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是/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勾勒出大海 吞 是: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的诗句 , ; ,。 ③是:《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 ,。,。 ④《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 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 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 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 3.《次北固山下》 ①《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尾联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急迫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运用对偶的名句是/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春已呈现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④《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景又蕴涵自然理趣的诗句是/给明月的诗句是: 4.《天净沙?秋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必背64篇古诗文以及理解性默写题

高考必背64篇古诗文 【初中50篇】 1.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论语》中,表现学习与按时温习,是一件令人高兴并能提升人的境界的句子是:“, ?” 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论语》中,表明做君子的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要给人以足够的理解和宽容的句子是“,

。”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论语》中,表达君子对有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之人的高兴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答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十则》中阐述对学习应该保持正确态度,切莫不懂装懂的语句是:“, ”。 答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 ,”。 答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 答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十则》中的“”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答案:逝者如斯夫 10.(2015山东卷)《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班级:姓名: 一、12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 句是:。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 切关心的句子是:。 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1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12.《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 13.《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 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14.《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15.《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16.《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17.《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 念的两句是:。 18.《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19.《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 渴望等诗句是:。 20.《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2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22.《秋词》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23.《秋词》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24.《秋词》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25.《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抒发志向的诗句:。 26.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秋词》中与 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最新)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班级:姓名: 一、12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 是:。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 是:。 1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 是:。 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12.《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 是:。 13.《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14.《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15.《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16.《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 是:。 17.《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

念的两句是:。 18.《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 是:。 19.《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 20.《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2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 是:。 二、《论语》十二章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记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舍弃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是: 4.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5.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7.《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 是:。 8.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9.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 是:。 10.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 11.《论语》中强调对学习的热爱是取得学习效果的句子 是:。 12.《论语》中强调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的句子 是:。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汇总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 1、《孔子语录》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论语十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十则》中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则》中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十则》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则》中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十则》中.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十则》中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 (1).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承上启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2017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 (一)《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二)《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帖,可汗点兵,军书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7、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10、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凯旋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12、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017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 (三)《竹里馆》(王维) 1、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用以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四)《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诗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做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6、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逢入京使》(岑参) 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四: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诗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艺体生百日冲刺专题20 名篇名句默写

第三篇古诗文阅读 专题8名篇名句默写 【考点精讲】 【考点精释】 考点说明: 2020年《考试大纲》对“名篇名句默写”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情分析: 自2014年起,全国新课标卷都采用了情境提示型的默写题(而2013年及以前的默写题,采用的都是记忆型默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而非机械识记能力。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1)范围稳定:只考《考试说明》规定的64篇,不涉及课外名句。如2019·全国新课标卷Ⅰ、卷Ⅱ、卷Ⅲ分别考查了《观沧海》《阿房宫赋》《庄子·逍遥游》《陋室铭》《荀子·劝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重点突出:①突出先秦、唐宋时期的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②突出孔子、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家名篇,如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考查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突出对关键字的考查,如同音字、通假字、生僻字等。如2017·江苏卷“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考生易将填空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冯”写成“凭”,就属于对通假字理解错误。 (3)题型稳定而又富于变化:稳定的是,一般三句五空(或两句五空),或一诗一文,或两文一诗等;变化的是,题型由语境式填空题变为情境式填空题。 (4)多考查以下类型的句子:①富有哲理性的句子;②抒发爱国情怀,表明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襟的句子;③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④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句子;⑤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如2017·北京卷“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句中填写的两句就属于第③⑤类。 备考建议: 1.注意四类易错字:生僻字、同音异义字、同义异形字、通假字。 (1)生僻字。如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中“嘲哳”易写错。 (2)同音异义字。如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赢得仓皇北顾”中“皇”,常误写为“惶”,“仓皇”,匆忙急迫。而“惶”的本义为“普遍的恐慌”,引申义为“恐惧,惊慌”,考生不了解其义,常常出错。 (3)同义异形字。如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漠”,易误写为“寞”。 (4)通假字。古诗文中只能写通假字处误写成本字。如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益州疲弊”中的“弊”,易误写为“敝”。 2.注意古诗文中常常倒置的词语。 古诗文中常有较之现代汉语不同的倒置的词序。如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高中理解性默写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侧面烘托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6.《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 柳永《雨霖铃》全词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的句子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8.《声声慢》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六、柳永《雨霖铃》 1、柳永《雨霖铃》一词中渲染分别的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了一种凄凉的况味的句子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柳永《雨霖铃》一词中刻画分别时痛苦的细节描写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全词上下片过渡的句子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柳永《雨霖铃》一词中用了点染手法的句子有三处:①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②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全词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的句子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虚设别后情景,把离别伤痛推向高潮的句子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七、《声声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 《木兰诗》 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3、《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 。 4、《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 6、《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 《竹里馆》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 ,。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春夜洛城闻笛》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3、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 《逢入京使》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是的两句是:,。 3、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的是,, 《晚春》 1、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

部编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古文理解性默写积累

部编版普高必修二第一单元古文理解性默写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古文目录: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庖丁解牛/《庄子》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鸿门宴/司马迁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理解性默写: ①《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②《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③《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④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⑤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浴乎沂_,风乎舞雩,咏而归。” 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

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夫子哂之。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参考答案】 二、《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理解性默写: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是: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三、《庖丁解牛》/庄子 ①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②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③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⑤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四、《烛之武退秦师》

高考理解性默写高考题目带默写练习(全国卷)

高考理解性默写高考题目及默写练习(全国卷) 《孔子语录》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阐述关于对待学习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谈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论语》谈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 9、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11、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论语》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个人应有的修养和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忍的品质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比喻有节操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9、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强调要随时随地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4、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从字面来看,是“如心”,也就是“如自己的心”。恕,仁也。——《说文》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以心度物曰恕。——《声类》以己量人谓之恕。——《贾子道术》。《论语》解释说:每个人通过对自己的“心”的观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进而据此推断他人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因为自己喜欢什么,而成全别人的喜欢,这就叫“忠”(为其一部分含义),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 25、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也要与他的短处对比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体现古人注重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善于自我批评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8、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时长:30分钟满分:100分) 1.《竹里馆》中运用拟人手法,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气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夜洛城闻笛》中运用了夺张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写自己的思乡情怀,却从他人反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逢人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以托人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手法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韩愈在《晚春》中形象生动地写出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无语,人有情。韩愈《晚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杨花的不甘示弱;陆游《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了梅花的坚守;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落花的奉献。 5.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生不逢时的境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6.(1)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望岳》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云:诗以言志。杜南在《望岳》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英雄气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 (3)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4)用拟人手法突出泰山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7.(1)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8.(1)陆游《游山西村》中表现村民热情好客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着在最困难时往往会有转机的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美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绘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

《庖丁解牛》同步练习题

《庖丁解牛》同步练习题【统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资料:【原文】【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习题】 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翻译】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

初中必背50篇课文理解性默写题

初中必背16篇文言散文理解性默写题 要求:一天巩固一篇,先背诵,后默写。 N01.《孔子语录》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NO2.《鱼我所欲也》 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NO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NO4《曹刿论战》 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6、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NO5.《邹忌讽齐王纳谏》 1. 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 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 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 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最后邹忌得出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 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