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

名解&(简答题)&问答题

第一章、上皮组织

名解:

1、内皮:分布在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基膜: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间的一层薄膜样结构

4、微绒毛: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与质共同向外形成的指状突起

第二章、结缔组织

名解:

1、组织液:由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部分血浆成分,含有血液中多种营养成分

2、骨单位:骨单位(哈弗氏系统)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位于内外骨板间,数量较多,呈筒状,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构成

问答:

1、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

1 细胞少,间质多

2 无极性地分散于细胞间质中

3 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

4 有连接、支持、防御、保护、营养、运输、修复的作用

2、比较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异同点:

1 抗拉/弹性

2 量多/量少

3 粗细不等/细

3、描述巨噬细胞的光镜结构&功能:

结构:

1 核小(圆形或肾形)

2 有较长的伪足,形态不定

3 胞浆丰富嗜酸

功能:

1 趋化运动

2 吞噬作用

3 免疫应答

4 分泌作用

4、长骨骨干的组织结构:

骨松质、骨膜、关节软骨、骨髓

骨密质:

1 环骨板

2 骨单位(构成骨板)

3 间骨板

4 骨内外膜

5 中央管,穿通管

第三章、血液

名解:

1、血浆:血液离心后的上层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PH为7.3~7.4,渗透压为313mOsm,包含水、无机物、有机

问答:

1、光镜下红细胞的结构特点:

1 圆形,两面凹,中央浅红,周围深红

2 无细胞核,无细胞器

3 有一定的可塑性

2、光镜下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同点(详见下):

异:

1 数量:多/少

2 胞质:细小/粗大

同:

1 直径相似

2 分叶核数量相近

3、比较光镜下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异同点(详见下):

异:

1 数量:3~8% / 20~30%

2 体积:14~25μm / 5~8μm

3 胞核: 核形态多样 / 核大,核质比=9∶1

同:

含嗜天青颗粒

第四章、肌组织

名解:

1、肌节:相邻两条Z线间的肌原纤维,1/2的I带+A带+1/2的I带

2、横小管:由肌膜向肌浆内凹陷的小管,垂直肌膜表面

3、三联体:有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所组成

4、闰盘:心肌细胞的连接

问答:

1、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1 细长圆柱状,直径10~100μm,长1~40mm

2 肌膜外有基膜,有几十~几百个细胞核,位于肌膜下方

3 肌浆内有大量肌原纤维,纤维间有大量线粒体

4 纤维具有明(I带——Z线)暗(A带——H线——M线)带

2、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 肌原纤维:粗(肌球蛋白)、细(肌动蛋白、钙蛋白、原肌球蛋白)肌丝组成

2 横小管

3 肌浆网

第五章、神经组织

名解:

1、郎飞结:轴突各节段间无髓鞘处的弧形缩窄区

2、结间体:相邻两郎飞结间的一段神经纤维

3、神经纤维:由神经元长突起和包在外的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形成传导束,在周围形成神经,功能是传导冲动

4、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梢在组织、器官内形成的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部分

5、运动终板:分布在骨骼肌纤维处的运动末梢

问答:

1、什么是突触,并进行分类: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或非神经元之间的特化的细胞连接

分类:化学、电、混合

2、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

1 前成分:突触小泡、突触前膜

2 后成分: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

3 间隙:

3、神经纤维的构成和分类:

1 构成:神经元的长突起和包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在周围神经

系统中有神经膜细胞构成

2 分类:根据神经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结构,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六章、循环系统

名解:

1、血窦:也称窦状毛细血管,管径较宽,大小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间间距较大,基膜不连续或完全缺如的毛细血管

问答:

1、光镜下中动脉的管壁结构:

1 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构成

2 中膜:10~40层平滑肌,由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构成

3 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2、简述各种毛细血管管壁特征及分布范围:

管壁特征:

1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连接紧密,封闭了细胞间隙。基膜完整。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中枢

神经系统、胸腺和肺。参与了血-脑屏障等屏障性结构的组成。

2 有孔毛细血管:一层紧密连接的内皮细胞和连续的基膜,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较薄。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

分泌腺和肾血管球

3 血窦:内皮细胞有较大的间隙,基膜不连续或完全缺如。分布于肝脏、脾、骨髓

第七章、免疫系统

名解:

1、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的统称

2、淋巴小结:与周围的界限清楚,由B细胞密集而成,也含有一定量的Th细胞

3、血-胸腺屏障:连续型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巨噬细胞血管间隙、胸腺上皮的基膜

4、副皮质区:位于皮质深层,由T细胞聚成的弥散淋巴组织

问答:

1、淋巴结皮质的结构和功能:

1 浅层皮质:由淋巴小结及小结间的薄层弥散淋巴组织组成,为皮质的B细胞区

2 副皮质区:位于皮质的深层,为较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有T细胞聚集而成

3 皮质淋巴窦:是被摸下方和与其连同的小梁周围的淋巴窦分别称为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

功能:巨噬细胞清除进入腔内细菌、异物,捕获抗原物质

2、淋巴小结光镜结构:

1 暗区:由许多刚转化的体积较大的B细胞核部分Th细胞组成,细胞嗜碱性强而着色较深

2 明区:主要由中等大小的B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核巨噬细胞

3 小结帽:一层密集的小淋巴细胞,含幼浆细胞、初始B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

第八章、消化系统

名解:

1、肠绒毛:肠上皮+固有层向肠壁突出的细小突起

2、中央乳糜管:肠绒毛中轴固有层12条的纵行毛细淋巴管,运送肠胃上皮细胞吸收的乳糜微粒

3、门管区:相邻肝小叶间呈三角形或不规则的结缔组织小区

4、窦周隙:肝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场所,位于内皮细胞与肝细胞间的狭小间隙

问答:

1、肝细胞各邻接面的超微结构:

1 肝细胞的连接面:紧密连接、桥粒连接

2 肝血窦面:有发达的微绒毛,内皮细胞有间隙,内皮外无基膜

3 胆小管面:有发达的微绒毛,紧密连接、桥粒连接、具有微绒毛,相邻肝细胞角膜局部凹陷形成胆小管

2、肝血窦和窦周隙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肝血窦的结构:位于肝板之间,有小叶间动脉、静脉终末支将血液汇入,汇入中央静脉,肝血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功能:有利于肝细胞与血流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其内有肝巨噬细胞,为肝内重要的防御装置

·窦周隙的结构:位于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有贮脂细胞

·功能:利于物质交换,贮存维生素A

3、肝小叶的组成、结构、功能:

·组成:肝板、肝血窦、胆小管围绕中央静脉而成的

·结构:中央有长轴中央静脉,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肝板,肝板间有肝血窦,相邻肝细胞局部胞膜内陷形成胆小管·功能:

1 接受小叶间静脉、动脉血,加工肠胃吸收的营养物质,由小叶下静脉运出

2 肝细胞合成胆汁后汇聚胆小管,由小叶间胆管运出

第九章、呼吸系统

名解:

1、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界

2、肺泡隔:相邻肺泡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属肺间质

问答:

1、肺气壁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的关系:

结构特点:黏膜(纤毛细胞、杯状细胞)、粘膜下层(含混合性气管腺)、外膜(有C型透明环状软骨)

·功能:

黏膜:清除异物,构成黏液屏障

外膜:支撑作用,保持气道通畅,有助于免疫作用,有利于清除痰液

2、肺内导气部的组成及结构变化规律:

组成: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变化规律:

1 管壁:厚——薄

2 杯状细胞:多——少——无

3 气管腺:多——少——无

4 软骨片:多——少——无

5 平滑肌:无或少——多——完整环形

3、气血屏障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和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连续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

·功能:有利于气血交换

第十章、泌尿系统

名解:

1、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滤过屏障:血浆经过的有孔内皮、毛细血管基膜、足细胞裂孔膜这三层结构的总称

3、致密斑:远端小管曲部在近血管极一侧的细胞呈高柱状紧密排列,形成的直径40~70μm的椭圆形隆起,约有20~30

个细胞组成

问答:

1、近端小管曲部管径粗,官腔窄而不规则,胞界限不清的原因:

1 表面积大,有利于重吸收

2 完成钠离子、钾离子的主动运输

第十一章、男性生殖系统

名解:

1、血-睾屏障(血-生精屏障):包括血管内皮和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界膜、支持细胞紧密连接

问答:

1、精子形成的主要变化:

精子形成:单倍体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化,由圆形逐渐转化为蝌蚪形的精子过程

主要变化:

1 胞核染色质极度浓缩,核变长移向胞的一侧,构成精子的头部

2 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泡,成双帽结构覆盖在核的头端,构成顶体

3 中心粒迁移到胞核的尾侧,发出轴丝,精紫细胞变长,形成尾部

4 线粒体从细胞周围汇聚于轴丝近端周围,盘绕形成线粒体鞘

5 仅在胞核、顶体、轴丝表面覆有薄层细胞质,多余胞质渐汇于尾端,后脱落

2、精子的发生:

1 B型精原细胞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

2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

3 次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为精子细胞

4 精子细胞逐渐分化形成精子

第十二章、女性生殖系统

名解:

1、卵泡:卵母细胞+卵泡细胞

2、放射冠:紧贴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放射状排列

3、透明带:凝胶状糖蛋白,由初级卵母细胞、卵泡细胞共同分泌

4、封闭卵泡:退化的卵泡

5、卵泡腔:卵泡体积增大后,细胞间出现的不规则的腔隙并逐渐形合并成的半月形的腔

问答:

1、次级卵泡的结构:

1 次级卵母细胞

2 透明带

3 放射冠

4 卵泡腔

5 颗粒层

6 卵泡膜

2、黄体的生成、演变、功能:

·生成:

卵细胞脱落后,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一个体积大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呈黄色

·演变:

若卵细胞未受精,黄体维持两周,变为白体

若受精维持六个月,再退化为白体

·功能:

分化为粒黄体细胞核膜黄体细胞,释放雌激素、孕激素、松弛素,支持胎儿的发育,促进子宫平滑肌松弛,维持妊娠~ 3、子宫的结构、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特点和机制:

·结构:内膜、肌层、外膜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特点:

1 月经期1~4天:黄体退化,子宫内膜缺血脱落

2 增生期5~14天:卵泡发育成熟,内膜厚度增加,螺旋动脉增长弯曲

3 分泌期15~28天:内膜在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继续增厚,螺旋动脉更加增长并弯曲

·整个周期的变化受到黄体生成变化规律的影响,与激素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填空&选择

第一章、绪论

1、组织学:研究人体细微结构及其功能关系的学科

2、细胞: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组织:由形态功能相思,生理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

4、4中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

5、器官:由不同类型的基本组织有机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特定的生理功能,任何器官均有4种不同类型的

基本组织有机构建、而成

6、系统:有数个形态结构不同而生理功能相似的器官有机组合而成,并能完成某一连续性生理功能

7、光学显微镜:最大放大限度:1000~1500倍,分辨极限0.2μm。切片厚度不超过0.5cm

H-E染色:碱性——苏木精(蓝紫)细胞核,酸性——伊红(红)细胞质

8、荧光显微镜技术:包括自发性荧光、荧光染色法、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9、电子显微镜:分辨率极限0.1~0.2nm(超微结构),包括透射电镜(用重金属盐染色)、扫描电镜(不必经超薄切片,只要求

样本表面充分暴露)

10、组织化学&细胞化学技术:

糖类:过碘酸-希夫反应,使糖分子存在部位反应产物为紫红色沉淀

核酸:孚尔根反应,DNA呈紫红色

11、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

用标记抗体寻找样品中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第二章、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的一般特性:

1大量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2 具有明显的极性,有游离面和基地面

3 通常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

4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觉的作用

2、上皮组织可分为:

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3、上皮分为:

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组成:

柱状细胞、杯形细胞、梭形细胞、锥体细胞

6、复层扁平细胞的特点:

1 表层数层细胞呈扁平状,常见核固缩现象

2中间的数层细胞为多角形

3最深层的基底细胞为矮柱状或立方形

4 角质化上皮具有较强的抗机械性摩擦和受损后修复的能力

7、上皮细胞的三个面:

游离面、基底面、侧面

8、细胞衣:具有识别、信号转导的作用

9、微绒毛的作用:增加细胞游离面表面积

10、纤毛与微绒毛的区别:

a)9+2结构排列,完成清除异物、物质运输的作用

细胞间的四种连接方式:

1紧密连接:防止组织液外溢

2中间连接:维持细胞形状

3桥粒:支持作用,非常牢固

4通讯连接:信号传导

11、基膜分为三层:

透明板(靠近上皮细胞)、基板、网板(连接结缔组织)

12、腺细胞:以分泌功能为主的细胞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以腺上皮为主要结构的器官

13、蛋白质分泌细胞(浆液细胞)VS糖蛋白分泌细胞(黏液细胞):

1含酶丰富/一般不含酶

2 分泌蛋白质/分泌糖蛋白

第三章、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的特点:

1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

2 细胞无极性地分散于间质中

3 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

4 具有连接、支持、防御、保护、运输的作用

5 有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变而来

2、结缔组织的分类:

·狭义(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

·广义: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组织、血液&淋巴

3、肥大细胞:分布广泛,与过敏性反应关系密切,特殊颗粒中含有肝素(抗凝血)、组织胺、白三烯(扩张微静脉,通透性增

强,造成水肿)、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4、胶原纤维(白纤维)VS弹性纤维(黄纤维):

1 直径1~20μm / 0.2~1.0μm

2抗拉能力强/ 弹性强

3 Ⅰ、Ⅱ型胶原蛋白/ 微原纤维

5、软骨组织:软骨组织细胞越成熟,体积越大,接近圆形,成群分布

纤维软骨:分布于纤维束中、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弹性软骨: 耳廓、会厌

6、骨:由骨组织、骨膜、骨髓组成,是钙、磷的贮存库

分为:

1 骨祖细胞(骨细胞中的干细胞)

2 成骨细胞(分泌有机成分形成类骨质)

3 骨细胞

4 破骨细胞

7、骨基质:有机成分35%【大量胶原纤维,少量无定形基质(蛋白类)】,无机成分65%【无机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结晶】

8、骨单位(哈弗氏系统)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

9、血液:成人血量总量约为5L、约占体重的7%

血浆:血清、纤维蛋白质

血细胞:红细胞(男4~5.5×1012/L、女3.5~5.0×1012/L)、白细胞(4~10×109/L,分为有粒细胞、无粒细胞)

血小板(100~300×109/L)

10、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正常寿命120天

11、·中心粒细胞:

1 直径:10~12μm

2 比例:50%~70%

3 颗粒:含大量细小颗粒,浅紫色的嗜天青颗粒

4 颜色:胞质浅粉红色

5核:分叶2~5

12、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有关系):

1 直径:10~12μm

2 比例:0%~1%

3 颗粒:嗜碱性特殊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内含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4 颜色:胞质深红色

5核:分叶

13、·嗜酸性粒细胞:

1 直径:10~15μm

2 比例:0.5%~3%

3 颗粒:粗大的橘红色颗粒

4 颜色:胞质浅粉红色

5 核:分叶2

14、··单核细胞:

1 直径:14~25μm

2 比例:3%~8%

3 颗粒:细小的淡紫色嗜天青颗粒

4 颜色:胞质着色较浅

5 核:大

15、··淋巴细胞:

1 直径:大部分5~8μm

2 比例:20%~30%

3 颗粒:少量嗜天青颗粒

4 颜色:蔚蓝色

5 核:巨大,核质比9∶1

16、血小板:有骨髓巨核细胞局部胞质脱落而成的,激活后可生成不规则形

第四章、肌组织

1、肌细胞又称为肌纤维,肌纤维细胞膜成为肌膜,胞质成为肌浆,其中有大量肌丝

2、骨骼肌由内到外分别是:

肌纤维、肌内膜、肌束、肌束膜、肌外膜

3、肌纤维收缩的时候,I带H带收缩,A带不变

4、闰盘:心肌细胞间的连接

第五章、神经组织

1、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是神经元的10~50倍)的作用:

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绝缘

2、神经元胞核:

大而圆,位于胞体中央,核馁异染色质较少,核着色较深

3、尼氏体:嗜碱性,树突中有,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功能:更新结构蛋白,合成递质所需的酶和肽类神经调质

4、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神经微管构成

功能:构成神经元骨架,参与物质运输

5、树突棘:增加了胞体的表面积

6、轴丘:轴突与胞体连接面上无尼氏体而染色浅的部分

7、假单极神经元:中枢突属轴突,周围突属树突

8、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

1 星形胶质细胞: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2 少突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裹轴突形成髓鞘,抑制神经元突起的再生长

3 少胶质细胞:

4 室管膜细胞:位于脑室、脊髓中央管腔面,对神经中枢起支持保护作用

9、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胞:

1神经膜细胞: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包裹轴突形成髓鞘,促进神经的再生

2 卫星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作用

10、血脑屏障: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完整,可有效地限制血液中的细菌、毒素及有害物质对血管壁的通透,对脑组织

起保护作用

11、神经末梢分类:感觉、运动神经末梢

12、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的合称

第七章、循环系统

1、三种毛细血管吻合支:

1微动脉——微静脉:普通组织常见

2 微动脉——微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

3 微静脉——微静脉:门静脉处毛细血管

2、小动脉、微动脉成为外周阻力动脉,维持血压

3、连续毛细血管通透性最低

第八章、免疫系统

1、免疫系统的组成:

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免疫活性分子

2、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稳定、监视

3、免疫细胞:

1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

特性:特异性、转化性、记忆性

2 抗原呈递细胞:捕获、加工、处理抗原,能将抗原呈递,并使T细胞活化、增殖的一类免疫细胞

3 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以及由它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的统称

摆阔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网状细胞、血窦内皮细胞

4、淋巴组织:

1弥散淋巴组织:呈弥散状分布的淋巴组织,与周围无明显界限

2 淋巴小结:分为暗区、明区、小结帽

5、中枢淋巴器官包括胸腺、骨髓,外周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扁桃体

6、胸腺上皮分泌胸腺素、胸腺生成素,并帮助胸腺细胞分化

7、发育中胸腺细胞有95%的凋亡(因为能与自身抗原相结合、与自身MHC抗原不相容)

8、血-胸腺屏障的构成:

连续型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血管周隙、胸腺上皮基膜、胸腺上皮细胞

9、淋巴结的作用:

滤过淋巴、免疫应答

10、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个淋巴组织到另一个淋巴组织的现象

淋巴细胞经过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全身后通过弥散淋巴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返回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

带九章、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有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2、黏膜的构成:

上皮、固有层、黏膜肌层

消化管两端为复层扁平上皮,适应摩擦,具有保护作用。其余部分为单层柱状上皮,以分泌吸收功能为主

3、肌层平滑肌纤维为内环外纵排布

4、外膜分为:浆膜和纤维膜

浆膜(胃、大部分小肠、部分大肠)可动,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

纤维膜(咽、食管、大肠末端的外膜)一般不可动,仅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5、食管上2/3 为复层扁平上皮,下1/3为单层柱状上皮

食管肌层上段由骨骼肌构成,中段有骨骼肌+平滑肌,下段去全为平滑肌

不同上皮细胞交接的地方容易诱发癌症:宫颈癌、直肠癌、食管癌

6、胃的消化作用:

1平滑肌——搅拌

2 胃腺——初步消化,分泌消化液

3 柱状细胞——少量吸收

7、胃上皮的表面黏液细胞作用:分泌高浓度的含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黏液,保护上皮

8、胃底腺作用:分泌HCL

9、胃壁的肌层分为:内斜、中环、外纵

10、环形皱襞:黏膜+黏膜下层向肠腔的突起

11、肠绒毛:上皮+固有层形成向肠腔形成的细小突起

12、肠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覆盖于微绒毛表面由吸收细胞、杯形细胞、内分泌细胞组成

13、环形皱襞、肠绒毛、微绒毛(使肠腔的面积扩大了30倍)、细胞衣,增加了肠的消化面积

14、糖、氨基酸的吸收后运输通路:

毛细血管——脾静脉——肺门静脉

15、甘油三酯、脂肪酸吸收后的运输通路:

毛细淋巴管——肠干——左右腰干——乳糜池——胸干

16、小肠腺:小肠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的管状腺

17、三对大唾液腺:

大唾液腺的一般结构: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

1腮腺:纯浆液性腺

2 舌下腺:混合腺,以粘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为主

3 下颌下腺:混合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

18、胰腺: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进入循环系统):又称胰岛分为胰岛A、B、D、PP细胞

胰岛A细胞(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占75%):胰岛素

外分泌腺(分泌的产物进入消化道或是体表):重要的消化腺,分泌胰液

19、肝脏血液的流向:

门静脉、肝动脉——中央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20、黄疸的形成:

肝细胞发生病变或胆道堵塞,胆汁进入窦周隙所形成的

第十章、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分为导气部(气体进出的通道)和呼吸部(气体交换的部位)

2、肺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不完整,有少量肺泡开口

气管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构成:

纤毛细胞(有利于净化空气,清除异物)、杯形细胞(分泌黏蛋白,构成黏液屏障)、基细胞(未分化细胞,有分化能力)、刷细胞、小颗粒细胞(产生5-羟色胺)

3、肺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不完整,有少量肺泡开口)、肺泡管、肺泡囊(若干肺泡共同开口,开口处无环形平

滑肌环绕)、肺泡

肺泡包括:肺泡上皮、肺泡隔、肺泡孔、气-血屏障

肺泡囊:是若干肺泡共同开口处,无环形平滑肌环绕

4、Ⅰ型肺泡细胞:

数量少,胞宽而薄,覆盖95%的肺泡表面积,构成气血屏障的结构之一

5、Ⅱ型肺泡细胞:

数量较Ⅰ型肺泡细胞多,仅覆盖5%肺泡表面积,是一种分泌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酰卵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6、尘细胞:肺巨噬细胞吞噬了大量吸入肺内的尘埃后成为的细胞

心力衰竭细胞:心力衰竭时肺淤血,大量红细胞从毛细血管溢出,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将红细胞分解为铁血黄素颗粒时细胞的称谓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的功能:生成排出尿液,内分泌

肾小叶:每一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相邻接的皮质迷路构成的

髓放线:由肾椎体的底与皮质相连,辐射状的条纹伸入到皮质

2、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

肾叶:每个肾锥体和相连的皮质所组成的

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

肾小管=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髓袢+近端小管曲部+远端小管曲部

3、足细胞:神小囊脏层细胞上许多大小不等的突起,突起又分为初级突起,次级突起

相邻突起间的间隙称为裂孔

4、近端小管的重吸收:

将原尿中几乎所有的氨基酸、葡萄糖、多肽、维生素、85%的水和无机盐离子都吸收

5、近端小管VS远端小管:

壁腔:厚,腔小,不规则/ 薄,腔大,规则

细胞界限:不清/ 清晰

基部:有纵纹/ 纹明显

游离面:刷状缘明显/ 无刷状缘

胞质染色:嗜酸性/ 弱嗜酸性

胞核:近基部着色深/ 近腔色浅

6、球旁复合体(肾小球旁器)的组成:

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致密斑(感受怨毒远端小管滤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变化)、球外系膜细胞(信息传递)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 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 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 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 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 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

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庄子》 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顶真)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 孟子 )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 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 31.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古诗十九首 32.《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编集的《文选》。 33.《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游子羁旅之情;思妇感伤之怀。 34.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使用了(比兴)手法,以鸟兽眷恋乡土的本性比拟怀恋故乡的感情。 36.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 37.“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语出: (南朝)江淹的《别赋》 38.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陶渊明。 39.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朴素、自然、真淳。 4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

教育学重要资料整理

绪论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我国古代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西方 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的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 广义:泛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社会活动,都可以成为教育。理解的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其智力和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牢记的 狭义教育的特点: 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2.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3.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活动的人。 2.学习者受教育者 相对于“教育者”或“教师”而言的概念 “学习者”这个概念与“受教育者”或“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所以,比起“学生”来说,“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内容上: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注: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主要信息媒介 形式上: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注:有教材中,三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答题时注意一致即可。 三者间关系纽带桥梁对象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地位:

大学语文题库及参考答案模板

大学语文2016年备考题库 一、作家作品知识 1. 下列作家中,被列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是() A.冯梦龙 B.侯方域 C.宗臣 D.顾秉谦 2.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 《马伶传》的“马伶”在《鸣凤记》中扮演的是() A.严嵩 B.杨继盛 C.夏言 D.顾秉谦 4. 《马伶传》在叙述“马伶和李伶第二次较量”时所用的方法是() A.倒叙 B.顺序 C.插叙 D.分叙 5. 《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7. “宝玉挨打”的多种因素中,最终激怒贾政痛打宝玉的直接原因是( ) A.贾环的进谗 B.金钏儿投井 C.贾雨村的挑唆 D.忠顺王府索人 8.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9. 苏轼《前赤壁赋》行文叙述的外显过程是()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10.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 下列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写作主张的是()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梅尧臣 12.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的文学家是()

教育学一题库(13英语班整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必然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传统教育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4.广义教育: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5.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6.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7.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组织形式。 8.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9.学校文化: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10.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11.沟通: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 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面系统论述了班 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 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 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A )A《短歌行》 B 《饮酒》C《蛇》 2、《采薇》一诗的艺术特点是(AB C ) A 反复咏叹 B 抒情和写景融为一体 C 起兴手法 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C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 “美”“乐”属(B )A 使动词 B 意动词 C 名词 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 A yì B sī C shī 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 A 《短歌行》 B 《月夜》 C 《春江花月夜》 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 A 陆游 B 唐琬 C 白居易 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 A 赠别诗 B 七言古诗 C 山水诗 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A 夸张 B 对比 C 借代 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

A 李白 B 曹操 C 杜甫 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 A 《听听那冷雨》 B 《雅舍》 C 《神女峰》 16、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 自( A ) A 《短歌行》 B 《邯郸记》 C 《还魂记》 17、 “何以解 忧, 唯有杜康”是出自( C ) A 《蜀道难》 B 《逍遥游》 C 《短歌行》 18、 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论语》的有( ABC ) A 举一反三 B 当仁不让 C 君子成人之美 19、 《诗经》中 的 “风”是( C ) A 人风 B 家风 C 国风 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 B ) A 《大雅》 B 《小雅》 C 《国风》 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 A )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 当仁不让 C 君子成人之美 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 萧萧哀风逝,淡淡 寒波生 23、《逍遥游》的艺术特色是( ABC ) A 夸张 B 比喻 C 对比 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C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 B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白云一片去悠悠 C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A 崔莺莺 B 张珙 C 红娘 12、《铸剑》属于( C ) A 散文 B 神话 C 小说 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 A 《道士塔》 B 《蛇》 C 《乡 愁》 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 是( B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 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着作的是() A.《国语》B.《战国策》 C.《左传》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

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整理资料

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整理资料 教育学 一、教育学名词解释 1. 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

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6.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7. 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 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

真题最新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真题最新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真题)最新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D、插叙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教育学概论(按题型整理)讲课教案

教育学概论 名词解释、选择题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门科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孔子 ·《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赫尔巴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教育起源论被称为---心理起源论 ·对终身教育提出系统阐述的是----保罗*朗格朗(法) ·下列不是原始教育的特点的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文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教育的本质:培养人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而作用于社会,它的特定功能或基本职能是通过人类已有文明的传授促使受教育者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智力的沉睡状态进入激活状态,使其沉睡状态的潜能发展为动态的潜能,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教育活动的构成: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的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当代社会构成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 ·人的特征: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即个体在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结构与特征方面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大学语文考试资料答案

题号:1 案)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本题分数:2 《郑伯克段于鄢》:“请京,使居之。”句中有三处省略,如果把省略的成分补足,正确的一项是()。 A、(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B、(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C、(姜氏)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D、(姜氏)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说自己是“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这句话的含意是()。 A、不愿成为孔门弟子 B、感叹成为孔门弟子太难 C、孔子已逝,只能望孔子之门而兴叹 D、自谦没有得到孔学真谛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论语》“侍坐”章中,孔子让众弟子各言其志,弟子们的言论中,孔子叹着气赞赏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下列选项中的“如”字,用法和“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字一样的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求,尔何如?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对句中“离”的解释确切的是()。 A、逃脱、避开 B、离散 C、遭受 D、经历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句中“时”的意思是()。 A、时常 B、按时 C、适时 D、及时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论语》“侍坐”章中,由于“其言不让”而被孔子“哂之”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学员答案:a 说明:

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起源论:生物起源论(错)、心理起源论(错)、劳动起源论(对)。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西欧封建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教育的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教育的现代化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著作: 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韩愈《师说》无名氏《大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礼”。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翟主要思想“非攻”“兼爱”认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 史上第一部教育学文献是:《学记》。 产婆术出自“苏格拉底”。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凯洛夫《教育学》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 ) A《短歌行》 B 《饮酒》C《蛇》 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美”“乐”属(B ) A 使动词 B 意动词 C 名词 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 A yì B sī C shī 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A )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 A 《短歌行》 B 《月夜》 C 《春江花月夜》 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 A 陆游 B 唐琬 C 白居易 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 A 赠别诗 B 七言古诗 C 山水诗 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 A 夸张 B 对比C借代 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 A 崔莺莺 B 张珙 C 红娘 12、《铸剑》属于(C ) A 散文 B 神话 C 小说 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 A 《道士塔》 B 《蛇》 C 《乡愁》 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B ) A 李白B曹操 C 杜甫 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 A 《听听那冷雨》 B 《雅舍》C《神女峰》 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 )

A 《短歌行》 B 《邯郸记》 C 《还魂记》 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C ) A 《蜀道难》B《逍遥游》C《短歌行》 19、《诗经》中的“风”是(C ) A 人风B家风 C 国风 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B ) A 《大雅》 B 《小雅》 C 《国风》 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A )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 当仁不让 C 君子成人之美 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 A 韩愈B柳宗元 C 白居易 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B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白云一片去悠悠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2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 28、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A ) 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闺中只独看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29、“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A ) A 陆游B唐婉C白居易 30、“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B ) A 助词“的” B 动词“到” C 代词“这” 31、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 ) A曰.归曰.归 B 三十而.立 C 之.二虫又何知 32、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有( B ) A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教育学主要内容整理

第一章 1、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论者认为,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之,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2、教育的历史 原始教育的特点 1. 非独立性——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2. 无阶级性——教育机会具有原始均等性 3. 原始性——形式、手段和内容极为简单,水平低下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的教育。 第一、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 第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实际。 第四,机械性与刻板性。 近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与控制,公立教育崛起。 第二、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第三、教育的世俗化。 第四,教育立法的实施。 3、教育的定义,广义狭义。 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德育”是同义词。 4、教育的八个属性 1、教育的永恒性 2、教育的生产性 3、教育的历史性 4、教育的继承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6、教育的长期性 7、教育的民族性 8、教育的阶级性 5、教育的要素与作用 1、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学校教育,教育者则主要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 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层于主导地位。 2.学习者 第一,学习者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第二,学习者具有独特个性,身心不断发展完善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docx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序二篇》 序文:I 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 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天与人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变型与原型或人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Z屮。道家、儒、佛教都对“天人合一”有自己的理解。 1、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答: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2、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 答: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吋,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儿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 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 王蒙多年前即提倡“作家学者化”,其实优秀的作家开讲学问,也是别具风格的:不是高头讲章,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对语言的研究甚至引发了二十世纪哲学思想的全球性转向。王蒙的演讲当然不是从哲理层血的全方位探讨,但他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 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颇有独具只眼的地方。无论是对于增强社会的批判力,还是自觉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本文对青年朋友都是大有裨益的。 讲演稿 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具有针对性、情感性和通俗性的特征。讲演稿的体例讲演稿的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开头语。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岀下文。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B.概括讲演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C.从讲演题目谈起;D.从讲演缘由引起;E.从另件事引入正题; F.用发人深思问题开头。 第二部分:主体。主体即中心内容。一般有三种类型:A.记叙性讲演稿。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B.议论性讲演稿。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论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听众;C.抒情性讲演稿。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 第三部分:结语。是讲演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完整文意等方法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1什么是讲演? 答: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教育学基础》期末重点知识整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 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的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 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3. 教育的基本形式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特点:(1)启蒙性与长期性(2)全面性与渗透性(3)针对性和权威性 学校教育的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3)内容的系统性 社会教育的特点:(1)对象的开放性(2)内容的多样性(3)媒介的多元化 4. 教育理念的含义及作用含义: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

断与看法,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 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作用:(1)反思与概括作用(2)导向与激励作用(3)创新作用 5. 当代主要的教育理念 (1)终身教育理念【特征:终身性、整合性、民主性、灵活性】 (2)全民教育理念【特征:差别平等、普及化】 (3)素质教育理念【特征: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6. 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简答或论述) (1)教育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教育自觉性的提升 (3)教育学为反思性、研究性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教育功能(上) 1. 教育功能的分类 (1)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备考题库(适用于纸考)汇编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入学考试 (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备考试题题库 2016年 一.单项选择题1-5. CDAAB 1. 下列作家中,被列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是(c ) A.冯梦龙 B.侯方域 C.宗臣 D.顾秉谦 2.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d)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 《马伶传》的“马伶”在《鸣凤记》中扮演的是(a ) A.严嵩 B.杨继盛 C.夏言 D.顾秉谦 4. 《马伶传》在叙述“马伶和李伶第二次较量”时所用的方法是(a) A.倒叙 B.顺序 C.插叙 D.分叙 5. 《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b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d )6-10. DDCAB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7. “宝玉挨打”的多种因素中,最终激怒贾政痛打宝玉的直接原因是(d ) A.贾环的进谗 B.金钏儿投井 C.贾雨村的挑唆 D.忠顺王府索人 8.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c)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9. 苏轼《前赤壁赋》行文叙述的外显过程是(a )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10.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b)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大学语文资料

成人教育考试及答案大学语文 1.(单选题)“望洋兴叹”这个成语来源于( )(本题1.0分)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贵粟疏》 D.《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A. 解析:无. 2.(单选题)在盛唐诗坛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本题1.0分)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杜甫 答案:D.

3.(单选题)小说《伤逝》是下面哪位作家的作品?( )(本题1.0分) A.沈从文 B.鲁迅 C.茅盾 D.钱钟书 答案:B. 解析:无. 4.(单选题)下形作家中,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是( )(本题1.0分) A.余华 B.陈忠实 C.莫言 D.贾平凹 答案:C.

5.(单选题)下列作品中,是外国文学作品的是( )(本题1.0分) A.《日出》 B.《纪念傅雷》 C.《听听冷雨那》 D.《最后一片叶子》 答案:D. 解析:无. 6.(单选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本题1.0分) A.比喻、夸张 B.比喻、借代 C.模拟、夸张 D.比拟、借代 答案:A.

7.(单选题)蒲松龄与下面哪位作家是同一时代( )(本题1.0分) A.施耐庵 B.罗贯中 C.曹雪芹 D.吴承恩 答案:C. 解析:无. 8.(单选题)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本题1.0分) A.李白《蜀道难》 B.《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C.杜甫《登高》 D.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 答案:C.

9.(单选题)唐代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本题1.0分)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答案:D. 解析:无. 10.(单选题)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本题1.0分)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