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_2016年9月

《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

说明:

【课程性质】

《网络舆情概论》是文化学院传播学、广告学的专业选修课,是体现该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要求掌握网络舆情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讲练结合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网络舆情在网络环境治理与引导中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与规律,掌握舆情研判与引导的最基本的业务技能。适应择业、就业的要求。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关系】

本课程是在本专业已上过的《传播学导论》、《舆论学》、《新媒体概论》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相关知识略讲或不讲,重点讲学生未接触过的知识及训练作为一名网络舆情研判和引导应当掌握的业务技能。

【教学内容及教学主要方式】

教学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二是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使用的基本业务技能。教学方式主要为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

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学习16周,32学时;复习一周,。

【考试要求及主要内容】

按学院要求,本课为考查课(结课论文);主要内容为二部分:一是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结课论文,占70%;二是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及课堂互动),占30%。

【主要参考书目】

1.《舆论学》,李普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乌合之众》,勒庞,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3.《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蒲红果,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

目录

说明

第一章导言

一、网络舆情概念

二、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

三、网络舆情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网络舆情的发生机制

一、网络舆情与社情民意

二、网络舆情与社会心理

三、网络舆情与谣言

四、网络舆情与意见领袖

第三章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

一、网络舆情传播源

(一)传统媒体

(二)网络媒体

(三)个体网民

二、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

(一)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二)互动社交平台

(三)移动社交应用

三、网络舆情传播渠道

第四章网络舆情的传播效果

一、网络舆情的正面效果

(一)网络舆情正向传播效果表现

(二)网络舆情产生正向传播效果的原因

二、网络舆情的负面效果

(一)网络舆情负向传播效果的表现

(二)网络舆情负向传播效果的原因

(三)网络舆情负面效果在传播时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

三、舆情传播效果的反转

(一)网络舆情效果反转的典型案例——乌坎事件

(二)网络舆情效果反转的原因

(三)网络舆情效果多次反转现象的应对措施

第五章网络舆情监测技术

一、网络舆情监测数据采集

(一)数据采集基本技术

(二)数据采集原理

(三)数据采集常用方法

二、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

(一)数据分析基本技术

(二)数据分析原理

(三)数据分析常用文本挖掘算法

三、网络舆情监测可视化技术

(一)数据可视化技术介绍

(二)数据可视化原理

(三)数据可视化常用工具

四、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测技术遇到的挑战

(一)大数据的由来

(二)大数据的特征

(三)大数据对舆情的价值和影响

(四)大数据带来的问题

(五)大数据下的解决方案

第六章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

一、网络舆情监测的基本要素

二、网络舆情信息采集

三、网络舆情监测的操作流程

四、舆情信息的搜集

五、网络舆情监测的工作机制

第七章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

一、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基本要求

二、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基本程序

三、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与研判的基本方法

四、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指标体系

第八章网络舆情报告

一、网络舆情报告概述

二、网络舆情报告撰写的要求

三、网络舆情报告撰写的技巧

第九章网络舆情信息的分发与报送

一、分发与报送的概念和意义

二、分发与报送的基本要求

三、分发与报送的主要渠道

四、分发与报送的主要方式

第十章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一、网络舆情应对的基本原则

二、网络舆情应对思路

三、网络舆情有效引导的技巧

四、网络舆情应对的经验与启示

第十一章网络舆情信息的经营

一、网络舆情的商业价值

二、网络舆情产业的经营

三、网络舆情产业的发展

第十二章网络舆情的管理

一、网络舆情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二、网络舆情管理的方式和内容

三、网络舆情管理的国外经验

第十三章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

一、突发事件概述

二、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

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第十四章网络舆情与社会形象

一、网络舆情与国家形象

二、网络舆情与机构形象

三、网络舆情与地区形象

四、网络舆情与个人形象

第十五章网络舆情与政府决策

一、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

二、网络舆情与公众参与

三、网络舆情与社会和谐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一、网络舆情概念

(一)舆情概念辨析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

二、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

(二)网络舆情的类型

三、怎样学

(一)教师精讲

(二)在实践中训练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网络舆情的重要作用;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本课课程、学什么、怎么学。为学好本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舆情及网络舆情概念。

【教学时数】2课时

【思考与训练】

谈谈自己所知道的网络舆情现状。

第二章网络舆情传播机理

【教学内容】

一、网络舆情与社情民意

二、网络舆情与社会心理

三、网络舆情与谣言

四、网络舆情与意见领袖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网络舆情的产生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及心理,进一步了解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网络舆情发展的社会心理及背景,同时注意谣言、意见领袖等在网络舆情发生发展中重要的因素。

【教学时数】2课时

【思考与练习】

1.网络舆情与社情民意的关系?

2.本章的其他内容布置学生自学。

第三章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

【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